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

时间:2019-05-13 17:0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

第一篇: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

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

——基于洛特曼文化交际模式理论的视角

张 涛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边缘化趋势严重,农村幼儿,特别是农村留守幼儿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在大力倡导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均衡;政府职能;农村学前教育

发展幼儿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规模较快,但发展水平低,且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异。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工程的起始阶段。作为一项为儿童成长和社会发展造福的事业,学前教育亟待科学发展、均衡发展。

一、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时代诉求

“我们今天的教育政策不能再继续扩大教育不均衡这个现实,而这一现实正是教育最应该关怀的角落。”[1]随着教育公平问题的愈演愈烈,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核心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亦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许多国家将发展幼儿教育看作是消除不同阶段、阶层和家庭文化差异,尽早实现教育机会起点平等的重要途径和补偿性措施。[2]国外诸多研究证明,不同文化背景儿童入学准备上的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入学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到公共财政投入的效率,同时进而使得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望大打折扣,为此,不少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在我国,长期以来,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有限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主要偏向城市,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幼儿教育相当薄弱,造成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失衡。幼儿教育城乡差异己经成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幼儿教育公平的瓶颈。要实现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就是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其中更是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和谐之音

如果把教育事业比作一只木桶,那么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分别是组成这只木桶的木块。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起点低,步子窄,是这些“木块”里最短的一根,而农村学前教育使这根“木块”显得更加短小。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一)农村幼儿园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1.农村幼儿园财政投入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中只有1.3%左右用于学前教育,[3]而且这有限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又偏向城市、偏向教办园和少数机关园。14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幼儿教育财政拨款用于城市和县镇公办园。[4]乡、村幼儿园却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基本靠收取适量的学费维持。教育公平这台“天平”在经费投入上就已经很明显地偏离了农村。

2.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差。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不足,使得其在基础设施、幼儿园环境等方面远远不如城市幼儿园。有些幼儿园校舍狭小,课桌椅破旧;游戏设施、体育设施、交通设施、教学用具等比较缺乏;教室通风度、采光性差;食品卫生、消防等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等等。

3.农村幼儿园入园率低、师幼比小。据2008年统计,全国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为47.3%,城市近60%,农村仅为37%。经济发达省市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均为90%以上,已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并向普及学前四年教育过渡。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此外,农村幼儿园师幼比较小,往往一个老师带三、四十个孩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4岁)25人,中班(4-5岁)30人,大班(5岁至入学前)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6] 4.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和学历相对较低。相比而言,农村教师在生活(包括住宿、饮食、交通等)、职称评定、进修学习、职业认同等方面均不如城市教师。[5]同时,教师待遇和教师学历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较低的物质待遇,使得教师流失量、流动量大,优秀教师也不愿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所以当前农村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较少,大多是高中及以下学历。

(二)农村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大部分是隔代监护人)照顾的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0—6岁)。农村留守幼儿往往会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安全感降低,生活条件下降,语言发展较为缓慢,卫生、行为和学习习惯较差,抗挫折能力弱,个性发展不完善等问题,[7]对于留守幼儿来说,他们更“容易受伤害”,留守生活所带来的痛苦经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8]与非留守幼儿相比,他们在入小学前就已经“落后”了很远,其生存和发展状况(特别是受教育状况)异常严峻,是一群处于弱势,亟需帮助的孩子。

(三)农村幼儿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家长受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低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有些家庭条件较差,收入也不高,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对幼儿教育有益的物质条件,如丰富的膳食营养、良好的学习环境、许多的课外书籍等。此外,农村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初中毕业占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比例较小,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毕业生或初中辍学生。许多家长意识不到知识和文化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有些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恰当,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诱导,直接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政府主导—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喜之源”

根据“木桶效应”,一只水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木块,恰恰是最短的那一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教育事业要想取得更为健康长远的发展,就应极大地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是基础,明确政府职责是关键,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突破。美国“先行计划”赢得了约占总人口七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家庭的信任与尊重,成功地唤起公众对幼儿教育,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因而依据美国“先行计划”的优秀经验以及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立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益屏障

2010年11月温家宝总理指出要“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次年2月,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表示,期待着学前教育立法的尽快出台,“不要小看一部法的作用,最简单的例子,你看看《义务教育法》出台后,义务

[9]教育得到多么大的发展就可以知道”。学前教育立法,可以让全国各界加深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步伐,为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带来春天的气息,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法律屏障。学前教育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颁布适合于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法规;第二,立法中应为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出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第三,对于村镇公办园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园的条件、权力和行为须给予应有的规范要求与制度保障;第四,制定相应的农村学前教育各级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经费投入体制,注重突显公益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第五,对于城乡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流动和留守幼儿等弱势群体,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农村留守幼儿的权利,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村留守幼儿问题上的政府职责、农村留守幼儿的学前教育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农村留守幼儿的学前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10]

(二)统筹规划——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活水源头

规划是政府的“第一资源”,是政府引导和调控学前教育发展有力的“有形之手”。各级政府应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把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优先建设。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指导下,应建立“以县为主,乡镇、村共建共管”的规划格局,从解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统一整合,细致筹划,立足全局,落实到点,突出重点;尊重规划理想,兼顾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探索形成一套满足多方需求的规划方法,切实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三)经费投入与管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支柱

《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资金的投入、合理的分配以及科学的管理,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支柱。政府应设立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建立和健全投入体制和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城乡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流动和留守幼儿等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让农村的孩子有园可入,生存和生活状况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应加强对资金的科学管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钱由谁来管理,用到哪里,怎么用,用多少,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仔细斟酌的,须让每一分钱都用到明处、用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建立公益、普惠的民办幼儿园;用于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用于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其专业发展;用于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用于提供农村弱势群体幼儿家庭生活补助金;用于建立幼儿家长委员会和农村幼儿家长学校;等等。

(四)协调监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保证

政府的协调监督职能不可小觑,它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能否更加长远、健康地发展。政府需要协调各相关教育行政组织之间、教育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各级各类幼儿园之间等的关系,使其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另外,政府应设立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与监督委员会,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估管理体系,加强教育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教育政策[J].教育研究,2003,5 [2]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1

[3]朱家雄,张婕.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J].教育导刊,2006,(2).[4]王化敏周亚君幼儿教育经费的十年回顾及改革建议.[EB/OL].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3月15日浏览.[10]何奕敏.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4,(6).Government-led forward for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Zhang Tao

Tang he hua(Education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Abstract: Nowadays,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our country is badly marginalized, children, especially the leftover ones in rural areas have a worrying prospective of development.Now we are advocating equal and balanced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t’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fully take its leading role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Key words: education balanced, government functions,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作者简介:

张涛(1987—),西南大学教育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唐荷花(1987—),西南大学教育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原理 通讯方式:

地址:重庆北碚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邮编:400715 电话:*** 邮箱:hyzhangtao19870305@163.com

第二篇:幼儿园让墙面与幼儿对话

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让墙面与幼儿对话

一、“互动主题墙”的由来与价值

众所周知,幼儿园环境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是幼儿园隐形的教育课程。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活动室墙面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物质环境之一,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与幼儿相互作用,影响幼儿的发展。应该说,大多数幼儿园都比较重视活动室墙面环境的创设。但由于各个幼儿园创设的理念不同,因此其显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墙面环境创设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装饰为主,功能单

一、教师为主,主体失衡、静态为主,互动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幼儿园这几年以《纲要》为指导,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互动主题墙”创设的实践与研究,旨在突显环境创设中的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更好地发挥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潜在功能,让幼儿在与墙面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互动主题墙”创设的主要策略

1、墙面软化策略

在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前,要对原有的墙面进行基建改造,使墙面“软化”,突显墙面“可变”的优势,使我们在环境创设时,可以无限次地对墙面布置的材料进行拆除、移动、更换,而不致于损害墙面。

1)软化方式

A、包墙:先在普通墙面上垫一层较厚的高密度泡沫板,然后在泡沫板的外面包上一层较厚实的布或革,最后在四周压木线条即可。

B、贴墙:用软木板或儿童彩色泡沫垫板直接贴在普通墙面上,压相应的线条即可。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2)注意事项

A、要悉心选择材料,保证质地,符合今后长期反复使用的需求。

B、相关的辅助材料配备要注意安全,线条要光滑、使用儿童图钉,切忌用大头针。

C、软墙不宜过高,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视线范围。

2、多维互动策略

我们知道,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幼儿只有在与他人分享、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确立对事物的新认识和新概念。多维互动策略就是想让幼儿在墙面环境创设中与环境、教师、同伴、家长之间产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行为的互通、信息的传递及情感的交流,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1)教师与幼儿互动——随动

在“互动主题墙”的创设中,要求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角色定位,时而是支持者、时而是合作者、时而又是参与者。但无论处于哪种角色,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随动”即“追随幼儿”。把幼儿看作是墙面环境创设的主体,通过必要的、适时的支持、帮助,让幼儿学会学习。

2)幼儿与墙面互动——序动

在每个主题活动中,幼儿会通过各种表现,将自身的发展水平、兴趣、经验等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则围绕这些信息向幼儿提出墙面环境创设的初步设想,再通过幼儿参与讨论,共同确定墙面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案,接着幼儿便参与到资料的收集张贴、成果作品的展示等环境创设中去。然后随着主题活动地深入,幼儿将不断地调整、补充、修改墙面环境,再利用墙面环境进行相关学习。这种有序的互动使墙面环境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媒介。

3)幼儿与幼儿互动——触动 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在“互动主题墙”创设中,我们常常以墙面环境为介质,引发幼儿的生生互动。这种互动是一种的网络式的触动,多接点、多端口、一触即发。在这种互动网络中,幼儿与幼儿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互相学习,共同商议,并得到成长。

4)幼儿、教师、家长互动——协动

在“互动主题墙”创设中,家长通过主题资料收集、幼儿实践记录等方式的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这种参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墙面环境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拓宽了教师和幼儿的学习视野。幼儿、教师、家长借助“互动主题墙”这一平台,达到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打造家园协动的学习共同体。

3、主题整合策略

我们充分发挥软墙面可变优势,把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与幼儿主题课程开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墙面环境密切配合每一主题活动的脉络、走向有序展开。使活动室墙面环境成为主题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并使墙面动起来、变起来、活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多种功效。

1)利用软墙公告主题活动的目的与内容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家长作为活支持者,在活动开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让家长支持、参与活动,首先必须让家长了解活动。因此,在我们的软墙上,常常配有主题的文字说明及主题网络图,使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主题活动的目的与内容,继而关注、支持主题活动。但我们发现,这种以文字为主的主题网络对幼儿并无多大的价值。于是,我们对主题网络进行了改进,提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主题网络展现,既让幼儿读懂,也让家长关注。

案例:在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教师用文字向家长公告,幼儿则通过图画形式向同伴公告主题网络图。小朋友合作画出了水的三态变化图,公告主题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小水滴旅行记。幼儿还找到了各种各样有关云的照片,燕把它组合贴在网络图中,公告主题活动第二个内容—云的秘密。幼儿还同样以图画、照片等的形式公告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了主题活动的另外内容—风的秘密、动物的语言……使幼儿和家长对即将开展的主题内容一目了然。

2)利用软墙汇集主题活动的相关资料及信息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的各种有关主题的信息、资料,可以通过软墙进行展示,以达到交流、分享、共同学习的目的。

案例:在非典时期生成的主题活动《我健康,我快乐》中,大家通过剪报收集了有关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英雄事迹报导。在主题活动《亲亲小猴子》中,教师广泛发动幼儿、家长通过网络查寻,收集了各种有关猴子的资料。这些资料、信息,经过教师的归类、整理,展示在软墙上,引发幼儿相互观看、介绍、谈论,由此推动主题的深入开展。

3)利用软墙展示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所思、所言、所为。

在主题活动中,软墙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表达、表现、交流的平台。幼儿可以借助软墙这一平台,个性化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案例:在主题活动《动物天地》中,很多幼儿用充满童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动物喜爱,教师把这些语言加以原文记录后,张贴在了软墙上,以此引发幼儿语言的交流及思维的碰撞。再如,在《热闹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中,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考察了自己家所在的周边社区,以个性化的方式记录了周边社区的情况,如拍摄社区的照片,绘制社区地图等,这些照片、地图也通过软墙得以展示。在交流分享的同时,也带给每位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及成功感。

三、墙面环境创设的原则

1、全员——要给予每位幼儿均等的机会

在以往的墙面创设中,教师偶尔也会用一些幼儿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肯定是经过了精心地筛选。因为在教师的眼中,那些效果不佳的作品,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种做法使得一部份孩子失去了许多表达、交流的机会,也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而在我们的互动主题墙创设中,我们提倡幼儿的全员参与,切忌筛选。我们给予每一位幼儿均等的表达、交流的机会。不管能力强弱,无论成果优劣,只要孩子愿意,他的作品都有权在互动主题墙上进行展现。对于个别不能独立完成的幼儿,教师也应为他提供积极的帮助。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与肯定,也是孩子应有权利的回归。

2、美感——要艺术整合墙面材料

在“互动主题墙”中,审美已不再是主要功能,但这并不意味在我们的创设中就不需要美感,美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互动主题墙”是以孩子为主体参与的一种环境,孩子表达的随意性很大,教师如不加以艺术的整合,可能会显得凌乱、无序,不但缺乏美感,而且也会使材料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教师艺术地整合墙面材料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我们会把图片、文字、照片、绘画等材料以一定的构图形式加以合理地组合、布局,并用相宜的彩色底板纸进行裱衬、张贴。

案例:在主题活动《新西湖,新杭州》中,教师选用了黄色塑料袋随意涂上蓝色组成西湖形状作为底板,在四周贴上了幼儿画的西湖新景象,还把幼儿对新西湖的感受用文字记录在船型纸上,张贴在软墙上。这样,经过既简单又艺术的整合后,软墙显得更美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利用——要实现互动墙面材料的再利用

随着主题更换,软墙上的材料也要做相应的更新,从软墙上拆下来的材料,我们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再利用。

1)把材料移到其他的墙面。在主题活动中,由于幼儿对主题的感受不同,因此延续的兴趣也有长短,有的主题暂告段落了,但个别孩子可能对此还有兴趣。我们可把材料移到其他墙面,让这部分孩子还可以继续地关注、讨论。

2)把幼儿富有个性的表达、表现的作品、材料放入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中,加以长期保存。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4、开放——要实现“互动主题墙”与其他墙面的对接与延伸

在班级“互动主题墙”创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以人为本地对幼儿园其他墙面进行创设与利用,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园里的每一面墙都诉说孩子的思想和感受,折射出童心、童趣,发挥每一面墙潜藏的教育功能,实现“让幼儿与每一面墙壁对话”的环境创设理念。

1)涂鸦墙:这是我们的“涂鸦墙”,孩子们在这儿可以随意地涂涂画画。也许他们的“大作”真的只有自己才看得懂,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的“诗性”的抒发:一棵能挤出牛奶的怪树,一个戴着墨镜的太阳,甚至是一群在黑夜中飞行的乌鸦……当然,更吸引孩子的是,这里彩色粉笔应有尽有,这里的板擦可以尽情地挥洒,孩子们在这儿可以痛快地过把“老师瘾”,这是他们最渴望的幸福。

2)读画墙:走廊两侧的“读画墙”也是我们的新幼墙面环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米罗的抽象画、几米的小品画、蒙得里安的格子画等都成了孩子欣赏、倾述的对象。孩子可以请老师或父母帮忙,用即撕贴记录自己对画作独特的理解与想象,贴在画作的下方,其他同伴可以随意地“跟帖”,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于是,同一张米罗的画在不同的孩子眼中有了不同的诠释,有的孩子看到了猫鼠大战,有的孩子认为是外星人访问地球,而还有的孩子读到却是夜色中的篝火晚会……

3)问题墙:我们的“问题墙”满足了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究。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发问,也可以就自己了解的问题做回“机灵小博士”进行回答。孩子间的每一次问答都会让人不得不惊叹他们的智慧与想象。

4)心情墙:每班在比较醒目的地方通过各种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情绪表达的空间,成为幼儿喜、怒、哀、乐的晴雨表,并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心理疏导,使幼儿健康快乐每一天。

总之,“互动主题墙”表达了墙面环境创设的一种新取向,实现了环境创设的一种质的转变:变静态环境为流动环境,变单一环境为整合环境、变局部环境为宏观环境,变物质环境为心理环境,同时促进了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发挥了环境作为教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中国)运营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育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真正实现了墙面与幼儿的对话。

第三篇:让生命与心灵对话

让生命与心灵对话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一、自我成长分析

每个人生命轨迹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开始于生的本能,终结于死的本能;而每个人生命中间的过程轨迹又有所不同。回首我三十岁的人生,它的轨迹好比是数学里的正弦曲线,高峰和低谷交错出现,似乎是冥冥中的某种安排。而对于我来说,正如哲学家赫曼·赫塞曾说过的:“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我都认真地努力地度过,这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

童年经历:恐惧到平衡、邻居关系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妈妈和爸爸都是公司的普通职员。由于妈妈是从老家那边迁移到我们居住的村镇的,所以小的时候村里的部分邻居对我们家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觉得我们不是本地人,经常也会刁难我们家,外公外婆也都和我们居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妈妈也会经常和我说要努力学习,要为家里争气,妈妈是个好强乐观的人,不会去和邻居起正面冲突,爸爸是属于好说话,情商不是特别高的男人,还是会和村里的一些曾经陷害我们家的人一起聊天,而我从小因为邻居的问题很少和村里的人说话,出门也会有一些恐惧,有时候面对这种情况内心会开启自我防御机制,并且潜意识里会有一种自己是不能够被别人侵犯的,压力也特别大,经常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只有这样才不会遭邻居轻视,而且对于他人的攻击行为内心的反抗情绪也会非常强烈。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童年的我是不大快乐的,与一般孩子相比,我更像一个大人。妈妈每次对我说这种话的时候也交给了我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让我的童年充满了压力,但也培养了我追求独立、追求完美的性格,父母遗传给我的那种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童年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它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的形成。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输,对于邻居的恐惧感多少年后都能清晰地记起。但是我感到幸运的是妈妈是个很积极的人,爸爸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善良人,说话实在,也总是在用行动证明自己,虽然我对邻居的事情一直无法走出来,患得患失,但是在妈妈身上我看到了宽容的力量,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别人怎么对待你那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要去做恶人,妈妈经常会这么宽慰我,也是因为这样让我内心的恐惧和攻击性减弱了,我开始觉得妈妈都不害怕,我更应该去找回自己的自信,我不该让妈妈,爸爸失望。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从妈妈爸爸身上学到了他们对邻居关系的认知,这也使我年少的心灵没有偏离正常的轨道,为我奠定了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基础。

从少年到青年:起伏的轨迹、自卑与自信、自省

回顾我的学生时代,高峰与低谷相接相继,就像好运、厄运在交替轮回一样:读小学时我的成绩还不错,也经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我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女孩子,在班里也比较争强好胜,争当班干部,总体来说小学时代优越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也算是对自己小小的肯定,但是在小学升初中参加重点中学考试的时候,我并没有如妈妈所愿考上那个心仪的学校,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初中,这样的优越感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里出现了第一次低谷,班级里学习优秀的人有很多,我也不再是老师的掌上明珠,但是我骨子里是一个要强的女孩子,不容许自己输给别人,再加之妈妈爸爸给的嘱托,我告诉自己我必须成功,虽然在初中生涯成绩并没有非常冒尖,但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受到了老师的青睐,经历了青春期的躁动,内心也不再那么浮躁,后来也算是考上了一个中等的高中,高中的前两年我一直在普通班,成绩平平,爸爸妈妈给我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后来在高三分班的时候分入了重点班,我也开始变得更加自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也成了我人生小阶段中的小高峰,所以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验,后来妈妈也买了电脑作为我的奖励,但是后来我的成绩从年级第二下滑到了年级倒数第二,妈妈一直认为是电脑害了我,那段时间心情有些压抑,又临近高考了,我的内心非常着急,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内心仍旧保持着那股积极的信念,虽然在整个过程中有灰心的时候出现,最终冷静的思考还是战胜了压力和恐惧,因为从小不服输的信念也一直陪伴着我,虽然听起来是一个不太好的标签,但是确实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后来成绩又慢慢好起来,但是填报志愿的时候被调剂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不算是我人生中的低谷,我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虽然学校普通,专业从英语调到了别的专业,但是让我认识了更多的人,在大学里我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俱乐部和比赛,也积累了与人相处的经验,心情也不再会出现大起大落,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使人格达到了成熟:开朗而不放肆、活泼又有稳重、有爱心并且宽容,这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

在大学里我并没有放弃我想成为一名翻译的梦想,我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翻译工作,最终如愿以偿走上了口译的道路,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我也逐步发现一个人的心态是相当重要的,我也便在工作之余进修心理学,想通过心理学来更多地完善自己,为此我觉得自己着重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是:习惯自省、持之以恒、修心养性、不断学习、帮助他人。

在我看来,自我觉知,自我鼓励是我从青葱懵懂的时代逐步成熟起来的标志。总结成长经历中的波折,我会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的东西也都是被自己吸引而来的。总体来说,我是一个多血质类型的人,在积极地环境里我会迸发出我的能量,我身上豁达、积极乐观、敢拼敢闯的特征和品质使我收获了友谊和成功,虽然自己身上会有一些缺点:急躁,容易烦恼,但是正是这些缺点的存在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使我能够在成败起伏的经历中始终保持一份恬淡和热情,父母面对邻居的态度也让我学会了不断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放下心中的那份恐惧。成长的经历也让我更加了解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友谊力量:携手前行

一路的成长,我的朋友并不算多,但交的也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最让我感动的是高中和大学时代结交的挚友,我是一个很珍惜友情的人,这些也都成为了我的知己,我们会分享彼此的故事,在他们眼里,会觉得我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冲在前面,有活动的地方就会有我的身影,乐于分享,当然我也有我的缺点,周围的朋友也曾这样评价我:有时太追求完美,偶尔有些固执,比较敏感。我觉得朋友不仅仅是朋友,更像是一盏明灯,让我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更客观的自己,这也是自我觉知的另外一个层面。

展望人生:目标,蜕变

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每一步虽然走的艰辛,但是每走一步都会有新的发现。现在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也开始报名参加各种类型的心理工作坊和心理课程。随着自己的成长,一直保持着努力进取的性格,也开始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邻居带给自己内心的创伤,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人格: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心态都能够相对平衡,我给自己确立了奋斗目标,我希望去帮助身边更多的人去摆脱心理的困扰,找到人生真正的价值,那就是:转型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

二、职业行业分析

早期接触心理学

最早接触到心理学是在大学校园里,那时候我们并没有心理课程,意外的一次在逛街的时候发现有心理培训机构在招心理咨询师培训,那个时候就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通过去心理机构实地的考察和老师的讲解,我报名了心理咨询师考试,那个时候班里的同学也知道我报考了,就经常会有情绪不好,考试失利或者孤僻,爱情受挫,对职业生涯茫然困惑的同学来找我谈心和分享他们的故事,我很享受这种彼此交流的感觉,而且慢慢地我也发现心理的疏通是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环,有了这份共情作基础,他们都给了我更多的信赖,把我当成最诚挚的倾诉者。这个人生体验也让我更加感受到技能是可以短期内学习到的,而心灵层面的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很好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也让我看到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在心理这一关上战胜自己。

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原因

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偶然的过程,大学里就接触了相关的心理培训课程,也通过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考试,那个时候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选择期,压力也很大,包括看到自己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承受着学业的重压等,让我的内心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有了更深的渴望,我希望自己能够运用自如地去解决我人生中的问题,培育自己健全的人格,然后去帮助更多有心理压力的人健康地成长,这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在心理咨询行业的做出的第一步尝试。

后来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虽然本职不是心理咨询,但是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越发觉得心理咨询的市场需求太强劲了,尤其是当前,社会上有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婚姻家庭情感,认知困惑,工作压力焦虑社交问题,个人成长规划等等问题,急需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与疏导,却往往由于没有寻找到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而错失了自己的情感,婚姻和发展机会。这是我想要从事心理咨询的一大原因。

另外,从情感方面来说,在走入社会谈感情的阶段,刚开始我的感情并不顺利,我并不能很好地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相处,每段感情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感情路上的一次次波折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审视自己的那段时间,我接触了大量的恋爱心理学的知识,后来为我的感情之路打开了窗口,也为我后来的感情带来了转机,可以说是心理学让我重获新生,在探索情感心理学的道路上我也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忍受着情感的困扰,迷茫,受伤害,但却一直没有人给她们合适的心理帮助,帮助她们真正地去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我也看到了很多原生家庭创伤给周围人带来的伤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了情感问题的研究,当时从网上看到情感专家冷爱,绛妖精的博客很受启发,自2015年也开始尝试从事情感咨询这方面的工作,后来也有幸加入了绛妖精情感咨询师团队,阅读了大量情感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参加了多期情感类工作坊,在情感咨询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让我越发热爱这份助人的事业,这份给他人传递幸福的事业,也更加坚定了我做一名合格的情感心理咨询师的决心,这对于我来说,既是跨越专业的挑战,又是丰富生活、充实自我的契机。

在接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心理咨询师,也一直在努力尝试转型成为一名全职心理咨询师,每次目睹情感中的伤痛和泪水如何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内心充满快乐,而我想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更多处于心理焦虑和感情困扰中的人。

成为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条件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先需要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情绪不能大起大落,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省察,这样才能避免将不良情绪投射到求助者的身上,并且也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督导,包括自己担任来访者的角色,进一步理清自己的症结,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自己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也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所以我具备一名出色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首先,我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考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仅是迈出了咨询路上的第一步,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实地锻炼心理咨询的技能,参与到更多的心理工作坊当中去丰富自己的咨询经验。广泛阅读心理学书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吸收理论精华。其次,要遵循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原则,改变原有工作中的沟通模式,学会去倾听求助者的声音,不仅仅是倾听,更要去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式。

另外,在以后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期待求助者能够给予我信任,帮助求助者真正地成长起来,拥有健全的人格,期待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情感咨询师,帮助更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期待采访一批从原生家庭创伤中走出来并获得一定成就的人,帮助更多人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变得更加自信。

学习和体验心理咨询师工作的感悟与从业优势和方向

从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探索,包括深入系统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后来感情受挫,不断研究情感心理学带给我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茫然想要逃避到找到了自救的方法来疗愈自己,慢慢转化为积极正面的能量,我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打算做心理咨询师以来的日子里,我有针对性地、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心理咨询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同时也感受着自己深埋于内心的伤痛与泪水;目睹着这份伤痛与泪水如何慢慢转化为勇气、力量与行动。于是,从当初的犹疑不决到现在开始爱上这一职业,我内心发生着空前的变化,从情绪的困顿到情绪的释放,从收获完美爱情到成就他人的幸福,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前提,而自己早年所受的创伤能够更好地让我去自我化解自己的情绪,享受快乐,更好地帮助他人。

我今年认真参加了冯特培训学校组织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全部培训课程学习,并参加了NLP工作坊,TA沟通技术等工作坊积累了很多在咨询实操方面的经验,这些学习为我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年也加入了绛妖精情感咨询师的团队

第四篇:《让文明与灵魂对话》演讲稿

《让文明与灵魂对话》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与灵魂对话》。

文明,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种束缚,是被动的强迫性的接受。“不许随地吐痰”“不许乱丢垃圾”“禁止喧哗”“禁止吸烟”……在明确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为因制约而沿着文明的轨迹缓慢的运行着。

法国思想先驱伏尔泰论及的“被动的文明”就触到了人类缔造文明世界的尴尬的软肋:你看,“禁止吸烟”的标牌下不乏吞云吐雾之士,宣誓“文明公约”后仍有污言秽语之辞,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港城仍存在“看着红灯过马路”“乱丢果皮视无睹”的反文明现象。

其实陋习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从来都不缺乏,只是在今天越来越多的知晓文明的人却在践踏文明,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沉的反思?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文明的源头—校园吧,当学生以作弊的方式完成《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卷时,当从小就口口声声喊着“老师好”的学生辱骂甚至殴打授课的老教师时,当部分学生面对受灾的川西表现出不屑的神情时,我们,将如何去抓握文明;我们,将如何去传承文明?

“现象永不能替代真理去诠释未来”,爱因斯坦曾用这句话劝诫战后垮掉的一代,今天我们同样用这句话告诉坚守着文明阵线、从未以阴霾而忘却蓝天的人们。只是我们更要理性的认识到:文明不仅仅是一条干净的街道那么简单,文明必须成为灵魂的需要,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文明从来都是人类最需要的。当然,之上高达194的天才马斯洛说过,生理的需要,物质的满足才是最基本的需要,其实这并不矛盾,只是回答的角度不同,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文明的倡导就在于让人们在文明中得到实惠,在陋习中吃到苦头。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到城市知识分子的丁克家庭很能从某个层面反映这个问题。

如此看来,灵魂与文明的碰撞还是很具有物质性的。当然,倡导文明不是让我们去追求物质,而是要明白文明并不是让我们变得木纳、贫穷。相反,只有文明存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世界才会更加有序、和谐与富强!

一个让座的落魄者得到了洛克菲勒的百万美元馈赠,东山再起;一个弯腰捡起废纸的青年在落聘的情况下得到了重用的机会,创建了“美国福特公司”,现实中的故事正在很亲切的讲述着文明的普遍意义,也只有这种普遍的物质意义为人接受时,与灵魂的对话才成为继续的可能,文明的传承才真正具有可持续的意义。

没有人不渴望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只是一些愚氓之辈以陋习的方式来索取物质或丰富精神,愚之蠢也!何须如此,文明一样可以得到,尚不用背罄竹难书之罪名。美国的埃里克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难道文明就不具有强大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抢险的人民子弟兵,不仅是威武之师更是文明之师,他们不正是以强大的力量正在战胜这场空前的自然灾难吗?

让文明与灵魂对话,就是让我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文明是否能带给我们这种需要。在这样的思考中,让文明成为我们内心天幕中的灿烂星空,照亮夜行的自己和他人,温暖黑暗中的一切草木和鸣虫!

谢谢大家!

第五篇:让音乐课与学生零距离“对话”

让音乐课与学生零距离“对话”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提倡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原因,第二方面是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最后是对实现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的思考。

关键词:音乐 教学生活化 效率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不仅阐述了课程内容必须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实际,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还要求注重探索和实践活动,使音乐走近学生的生活,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为新课程增添动力和活力。作为一名工作在农村教育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更加期盼通过努力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音乐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提倡生活化?

1、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要

2、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音乐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会生活的需要

4、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追求农村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需要

二、何谓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

艺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所谓音乐课堂生活化,笔者认为就是在音乐课堂中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教师处处围绕生活展开生动的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等方式方法,为音乐课增添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巧妙地运用生活经验将音乐难题化解,从而形成既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双赢局面,由此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由此可见,促进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生活化,有利于指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探索音乐知识,通过将音乐生活化,生活经验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农村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平衡与城区学生的差距。因此,如何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实践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经验较好地应用到音乐课堂中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三、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如何生活化?

(一)“生活化”教学目标

目前,学校的音乐教育与中学生的音乐生活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来自社会上各种商业化音乐形式的影响。在纷繁复杂的音乐形式中,学生们大都追捧流行音乐,成为了流行音乐的忠实粉丝。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逐步制定适合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可以让音乐课堂首先成为学生们情感抒发和交流的特定场合,通过贴近生活的音乐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逐步转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音乐感悟上升到知识的层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音乐,乐于了解相关音乐文化,最终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二)“生活化”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应当在方法上提倡“生活化”。许多音乐教学内容被赋予了较强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学生眼里却成为了“老掉牙的音乐。”例如八年级下册学习的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红色娘子军连歌》等等,这些表现革命主题的教学内容都不能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采用故事背景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课前了解剧中人物的背景和性格,在课堂中教师再强调歌舞剧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鲜明的个性特色,接着让学生尝试模拟剧中人物,然后跟着音乐回归到生活中的场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学会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三)“生活化”教学内容

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音乐教学内容在选择上也应当提倡“取材于生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背景,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角度地探索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中的音乐,在教授教材指定内容的同时,适当拓宽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例如添加学生喜欢的内容必须是健康积极的流行音乐作为补充歌曲,这也是拉近音乐课堂内容与学生的距离的方法之一。例如学唱梁祝选段《化蝶》时,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蝴蝶》作为兴趣导入,为音乐课增添几分“亲切感。”此外,歌曲《化蝶》中突出应用了越剧的元素,由此教师可以结合欣赏绍兴地方戏曲越剧选段《十八相送》,不仅激发学生对“家乡戏”的热爱,而且培养他们愿意主动探知和学习的能力。

(四)“生活化”教学评价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例如“晚会的现场”,“角色模仿”等。通过参与,仔细观察学生在过程中的的感受和表现,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的评价前提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学生语言要有所区别,运用的语言要贴近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

综上所述,音乐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主体――劳动人民。纵观音乐文化的发展史,无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哪个阶段,哪一个新的高度,音乐都在不断被继承发展和创新。生活创造音乐,音乐呼唤生活,音乐只有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我们的音乐课堂同样呼唤生活化,音乐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农村音乐课堂效率,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让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望“乐”兴叹,让音乐课不再缺少“生活味”,让音乐真正回归生活,服务与学生,让音乐课与学生“零距离”对话!

参考文献:

[1]周玲.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与美育,2011.12

[2]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3]易亮.让音乐教学回归生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下载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幼儿与艺术作品对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英语对话教学

    活动目标: 1﹑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及汉语意思。 2﹑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3﹑通常学习,幼儿能用英语会话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活动内容: 1﹑主题: HAPPY SHOPPING 2﹑单词: STORYBOOK、ORANGE......

    艺术作品与审美(共5则范文)

    思考题 巴洛克艺术的特征是什么?代表雕塑家和画家。 荷兰画派产生的原因?并列举代表画家。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1贝尼尼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观察与对话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在观察与对话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

    让幼儿健康成长

    让幼儿健康成长 ——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纪实 一、幼儿园的概况 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幼儿园,位于石鼓镇圩口207国道东郊,偎依在石鼓中心小学的西侧。是一所园舍独立,交通便......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艺术作品与历史教学[大全]

    艺术作品与历史教学 “历史”是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水画,其突兀的山峰告诉今人他存在的痕迹,但其身藏雾中的朦胧美令人回味。历史的真实与朦胧成为无数文人骚客作诗吟词、以古讽......

    发生艺术节让艺术与社区居民对话范文

    发生艺术节让艺术与社区居民对话 公共艺术社区风景 近年来,艺术和社区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艺术希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城市希望艺术带来创意的力量,进行城市更新。为此,越来越......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让学生走......

    对话文本,让课堂节外生枝(修改稿)

    对话文本,让课堂节外生枝 回浦实验小学 项月琴 《新课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立足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