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撰写外文论文的心得
撰写外文论文的心得
有人归纳了外刊论文撰写的五个基本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只有满足这5点,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外刊文章
1.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是外刊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就是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外刊论文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好的Introduction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家应该在Introduction的撰写上下功夫。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A.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须知看文章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B.文献总结回顾。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极力避免;一旦审稿人指出这两个毛病,很可能意味着表明你做的不够深入或全面,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切记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而是从别人文献中发现的另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特差!此外,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C.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高潮,因而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时,需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是中文文章易犯的毛病),外刊论文写作万万不可如此,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要注意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篇好文章;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算相当不错。
D.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Introduction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至此,Introduction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琢磨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得恰当准确,这对Introduction的修改完善至关重要。
2.Methods:
Methods部分描述论文实验过程,这一过程的写作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需注意的问题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内容。Methods部分可按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来组织行文。只要能在以下4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Methods不是主要问题。
A.实验对象一般是人、动物或一些组织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要注意国外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操作,这需要认真阅读投稿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可能会不接受评审或发表。
B.实验设备,要对仪器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作详细说明;实验设备之间的连接要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操作错误的感觉。设备使用时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要详细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Discussion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前要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
C.实验材料,不同学科有不同要求。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点描述不清,可能会导致整个实验过程不成立。
D.实验过程,就是清楚描述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一般要附以实验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很多,有文字式的,有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不同实验有不同做法。一般来说,可能后者多一些(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因为这样能使评审人对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示意图画得漂亮,还可以增加一些印象分。描述时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评审人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描述得来的。
3.Results:
有人把Results和Discussion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论文都是分开的。这两种做法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不适合单独拿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Discussion成为鸡肋时),合在一起是合适的;反之就应该分开写。
A.Results的要求是翔实准确。准确是结果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伪造和篡改。翔实是提供最全面的分析结果,把一切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都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隐瞒或遗漏某些重要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结果的真实性被怀疑文章就肯定被拒。
B.结果提供一般是表和图。不同杂志对图表要求不完全一致,应根据杂志要求分别对待。表格能清晰展示论文获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比。图示能将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更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图表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结果展现更丰富。目前,大家越来越喜欢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但杂志却要尽量限制图的个数;因为会增加排版的困难,版面费和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建议大家在提供图时,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最多的信息,最多不超过8个。图片太多显得罗索和累赘,主编不会欣赏;必要时可用表格替代一些图。图片格式要求每个杂志不同,用tif格式较多,不推荐用bmp(jpg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其实和tif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就行。黑白图片可免费,彩色图片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C.Results和Discussion分开写时,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涉及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陈述结果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重叠,显得累赘,从而对Discussion不利。结果的描述也要注意层次安排,要按照条理性要求分别描述,显得逻辑性较强。不要乱七八糟,降低论文的可读性。
D.Results中大多要提供统计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给出,有的要求对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0.03等形式给出,自由度的表达也有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虽然关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统一,不要乱七八糟各自为战。统计分析结果过多时,可用表格给出,具体可参照SPSS软件分析之后的结果。如果论文结果部分通篇都是统计分析的数据,会显得凌乱不堪,表格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4.Discussion:
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是最难写的两部分。Discussion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指是否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解释实验结果。要写好Discussion,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A.选择要深入讨论的问题。Results中有的结果是重要的,有的则可一笔带过。选择合适的结果在Discussion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原则来判断:如果你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那这个结果就是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就应该一笔带过而无需深入讨论。Discussion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区别就是创新。
B.对选中的问题按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说理要有根据、问题要讲清楚、讲透彻。选择的问题有时不只一个(多数情况是2个以上),因此要按一定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开头和末尾。放在中间能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高潮,前面是铺垫,后面是总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问题无论大小,是否重要,都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1)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2)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鉴别人分析方法等等)。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深入阐述清楚,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要做到这点的确很困难,因为评审人总会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只可能尽量做到这一点罢了)。
C.Discussion部分还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性!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千万不要出现按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形,那证明你的讨论思路是彻底的失败或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所以Discussion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为重要。由于中英文表达的不同,在投稿之前要尽量避免出现表达上的误解,如果论文因此被拒是很冤枉的。
5.Acknowledge & References:
Acknowledge主要分为两个: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中国一般都是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大多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写基金时一般要标注清楚基金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算是该项基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须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是在没有资金资助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这一点非常必要。第二是对参与人员(没有列在作者中的研究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如果通过一审和最终接受发表,还要添上对editor和anonymous reviewers的感谢,这是基本礼貌。
References重要在于格式。不同杂志对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不一样,具体下来有所区别的可以分为:作者的写法,有的是简写在前,有的简写在后,有的简写有点,有的简写没有点;文章的名字,有的要加上引号,有的没有引号;期刊的写法,有的要简写,有的要全称,有的要斜体,有的则不需要;年和期卷号的顺序,有的是年在前,有的是年在后;期刊论文、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四种引用的格式各不相同;文献的排列顺序,有的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有的则是按照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看来很是琐碎,但是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排列的乱七八糟,那就会使得评审人对你论文的印象很差,认为你没有认知组织和撰写论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事情虽小,影响却大,还是要认真组织为好。
此外,论文在撰写时要自始至终都用英语写,千万不要先写中文再译成英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中不中,英不英,而且极大浪费精力。宁可一开始写得语法差一些,慢慢修改都比这种写法好。如果有同专业英语比较好的人帮助的话,这样写还会更省事。写作时行文时态要注意,中文没有时态问题,英文有,而且要求还相当严格。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去时态,在Introduction文献回顾,Methods整个部分,Results结果总结,Discussion中的大部分,都用过去时态陈述。其他情况下可以用一般时态来描述。时态之间的界限是比较严格的,最好是仔细的通读国外的论文,好好分析一下,或者让有经验的人帮你把把关,这样比较好一些。
四、Writing Skills in English for Research Paper
写paper注意九个环节:Preparation, Structure, Title, Abstracts,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Body of Paper, Recision, Acknowledgement。
Preparation就是收集资料,找出灵感和方向,主要依靠的是journal in library。Structure是重点,paper的structure应该是两个triangle组成的:上面一个倒三角,下面一个正三角,意思就是选题要宽(wide),研究方向要窄,然后最后的conclusion又发散开来。在paper的body前后都必须有declarative statement,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吸引读者。
Title必须清晰简短(clear,short),表达出自己唯一的topic以提升读者的兴趣(promote the interest of reader),然而title中切记不能出现abbreviation和自己的result。
Abstracts是paper的一个缩写(miniature of whole paper),一定要简明扼要(less than 200 words,one paragraph),按照paper的顺序介绍主要研究对象(subject)、实验设计(design)、实验步骤(procedures)以及最后结果(results),这种介绍必须让非专业的人员(non-specialist)能够看懂。
Introduction同样要保证简短,顺序是一般背景介绍、别人工作成果、自己的研究目的及工作简介,其中介绍别人工作时只需介绍和自己最相关的方面(very relevant),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不用说明细节,因为这个要放到body中去。不要忘记在介绍自己工作之前要有一个declarative statement。
Body部分可以分为methods、result和discussion三个部分:①Methods,详尽的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案以便于他人能够重复自己的实验过程,对于通用的实验方案可以简略,重点要放到自己的独创方案上面(own procedures),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介绍,为了文章的阅读方便,不要使用过多层次的subheadings,比如subsubsubsection等等。②Result,使用text、table、figure等手段表达出来,其中table不要使用过多,而figure必须保证图线清楚、注解明确,必要的时候还要对于自己的result中的一些结论进行解释说明。③Discussion,这个部分是为了以后的study,在其中提出自己的problem或者是hypothesis,和别人的成果进行比较,暗示自己的主要收获,为后面的conclusion做准备。
Conclusion中不要包含body以外的information,保持brief、neat和concise,一定要舍得结束自己的paper;如果自己的paper只是project的一部分,稍做说明。Revison是在写完之后回头看看是否有逻辑上的错误,是否考虑到了读者兴趣,自己的declarative statement是否令人满意,Brevity is the soul of literary construction。Acknowledgement,不要忘记,这个反应了一个人的个人品质。
第二篇:浅谈论文撰写心得
浅谈撰写论文心得
在撰写科技论文之前, 必须要思考和了解的问题是: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要阐述哪些观点和论据? 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共同署名的作者是谁? 有兴趣的读者是谁? 要投稿到哪一份期刊? 拟投稿的期刊有哪些文体方面的具体要求? 凡事预则立, 有针对性地准备, 不仅有助于节省稿件撰写和修改的时间, 同时也会增加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
科技论文的作者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 你为何要开始? 你做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它的意义是什么? 这4个问题在论文中有固定的格式来阐述和回答, 即论文的IMRD结构: 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和讨论和结论(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再加上题名(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致谢(ACKNOWLEDGEMENTS)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 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论文。
达晋编译5050黄生:在着手撰写论文, 需要准备的工作如下!
(1)仔细考虑所阐述结论的可靠程度, 并将其与已有的认识相比较.如有可能, 最好与本领域有经验的科研人员进行讨论(如通过参加专业会议等形式), 认真听取他们对自己计划报道内容的评价以及对相关论据和推理的质疑, 然后再决定是否确要准备发表论文。
(2)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在结果(或数据)整理与分析中应认真、仔细地思考将要采用哪些插图和表格(图表的选择和设计应遵循必要、清楚的原则).如果在图表的制作与分析中发现数据(论据)有欠缺, 就要决定是否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或观察, 是否需要修改(甚至放弃)原来的设想或结论。
(3)检索并查阅参考文献.对参考文献的选择与标引在论文的撰写中最容易被轻视, 同时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有相当多作者的引证行为也有明显的失妥之处, 具体表现为故意(或非故意)回避引用重要参考文献、自引过多(只侧重引用作者本人早期的工作)、随意转引(从他人论文中间接地引用文献)等, 并因此在学术界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因此, 在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或数据)的同时, 一定要充分重视检索并查阅重要的相关文献,要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即引述他人思想、数据或论述而不注明出处)。
为方便文献的查阅和引用, 建议作者在日常的文献阅读时养成随时采集重要文献书目详细信息的习惯;对于极重要的参考文献, 应复制保留, 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为方便论文撰写和修改中对参考文献的增删, 建议在定稿之前对参考文献的标引一律采用“著者-出版年体系”, 定稿后再视拟投稿期刊的需要决定是否将其改为“顺序编码体系”。
(4)组织论文.查阅一下拟投稿期刊习惯采用的论文结构, 并结合已掌握的资料草拟一份简要的写作提纲.不要轻易抛弃拟投稿期刊所惯用的论文结构, 当然, 如果该结构确实不适合自己材料的组织, 可适当改变。
如前所述, 绝大多数原创性论文都具有IMRD的基本构架, 其中各部分的内容简述如下: I----引言: 介绍研究背景, 提出研究问题, 阐述研究目的;M----材料与方法: 描述如何做(研究或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如果所采用的方法已经公开报道过, 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R----结果: 叙述研究或实验的发现(结果), 可采取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表达结果, 以帮助读者的理解;如果有机会, 可在部门的讨论会或与小同行的非正式研讨中提出并讨论新得到的结果, 以决定是否需要在论文撰写前再做更多的工作;D----讨论和结论: 分析结果的意义, 包括对结果的解释和推断、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已有文献中正反两面的证据如何等, 最后作结论.结论是否单独列为一节可视拟投稿期刊的习惯和要求, 如果论文的篇幅较长, 所阐述的结论较多, 结论可单列节。
在努力对论文进行了撰写和反复修改后, 再把修改后的打印稿分别送交给参与研究与写作的合作者、本领域中赞同该研究工作且又能提出建议的同行评阅, 并请他们多提批评性意见.然后再结合这些反馈意见反复检查和修改原稿, 直至满意为止.如果是给英文期刊投稿,投稿前最好请英语母语的同行或合作者做最后的阅审, 这对于提高论文的表达质量、增加稿件的录用机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篇:论文心得-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认识
1、概念:毕业论文是有特定的审定标准的论文,对选题、中心论点、资料论据、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对象:毕业论文是和专家的对话。不要写大段的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在最后答辩时同样要注意,陈述时不要介绍论文内容,而应该注重在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自己的创新点、局限性、不足这些地方。
3、标准和要求:
1)论点明确,要在3-5分钟之内能陈述清楚自己的论点。论点新颖论文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
2)中心突出,无论分几个方面说明,都要始终围绕中心主题。
3)论据充分,扎实。所找的材料要贴切论题,别人的评论、作家的自述、各家的论争、以前和现在的对这个论题所研究的结果都可以做论据。
4)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分段代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层次。没有段落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反之,分段太多太碎的也不是好文章。分段不宜过多,3-5段。
5)表述要清楚明了。文字不要华丽,少用修辞手法,文章风格要质朴、清楚,语言要干净利落。
6)写作要规范。注释、引文要高度的严格,论点的提出要有依据,要做到学术规范。
7)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观点。
4、态度: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尽可能的查找一切的材料,要高度的重视、思考一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深度和广度。
二、写作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随便选一个题目的问题。选题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是对自己以往学习的一个完整清理的过程。要认真回顾对哪些内容印象更深、更感兴趣,哪些是有可能写的比较好的,可能会接触哪些材料。题目本身的大小难易不是问题,是并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写。怎么写永远比写什么重要,任何半点突破都是有价值的,和别人的差异就是价值。要从某一部作品顺带谈一个问题,选择一个角度来深入的讨论。
2、收集材料:材料的收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带着问题进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逐步的凝聚眼光、集中思路,其中要注意一大一小两个问题:
大:收集材料的过程是完成文献综述的过程。跟自己论题相关的成果有哪些,重要的观点、已经运用过的角度和方法、概括前人的观点,这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放在论文的第一段来写。
小: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出处、出版社、时间、页数。
3、提提纲:提纲的逻辑关系、层次感对论文的步骤有直接关系。
4、初稿:初稿尽早尽快的写,要连贯,一气呵成,然后再进行修订。
5、修订:最后的修改和确定要放慢速度,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
三、特别需要主要的几个问题
1、论文的看法和观点要尽可能的客观、公允。持之有据,论之有理。有材料来支持,有逻辑性认同,避免随意性,不要轻易说一些过头、过大的话,更不要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贬低其他的观点。涉及到对应关系的时候更要客观公允。
2、引文一定要规范。如果打了引号就要注明出处。要注明原出处,不要用时间差异太大的版本(比如引用五四时期的材料就要用五四时期出版的,不要用现代的),用正规的版本,尽可能的避免转引。
3、要写自己的感受、体会、感想,写自己的东西,不要七拼八凑。
第四篇:论文撰写格式
綦好东、王爱华(2004)认为乡村财务管理规范体系建设框架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乡村财务管理规范体系建设的目标、国家在乡(镇)村财务管理中的职责、乡镇政府在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职责、村民会议及村民委员会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3]。
陈爱玲(2006)指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层次为:规范化目标→规范化假设→规范化概念→规范化规章[4]。
易仁和(2008)提出要从制度制定必须执行、运作程序必须遵守、财务开支透明、资产管理须民主、举债责任须到人、招待费用须杜绝、财务监审须到位及档案管理须达标等八个方面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5]。
徐施蕾、屠梅影(2009)通过对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财务管理的调查,提出农村财务管理要在法律框架内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应以决策、监督、奖惩、披露为主线来进行完善和规范[6]。
潘自强(2011)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完善用人机制、培训机制和奖惩机制;健全民主理财机制;强化财务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7]。李凤玲(2011)总结出吉林省洮南市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经验是六个“统一”,即:统一财务处理程序、统一规范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统一集体财务专用文本标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实行会计电算化及统一村级财务公开[8]。
第五篇:机械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文献翻译
(2013届)
译文一:特殊工艺抛光机床的研究
学生姓名
祝彬彬
学
号
09143333
院
系
工学院机电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娄建国
完成日期
2013-03-01
特殊工艺抛光机床的研究
RESEARCH ON POLISHING PROCESS OF A SPECIAL
POLISHING MACHINE TOOL Guilian Wang1,2 and Yiqiang Wang1 1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2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China
介绍
抛光是一个重要的模具加工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去除轻微划痕,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据报道,技术工人完成制作模型和模型上的工作所花总时间的37%到50%中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技术。由于现代工业加工过程需要更高的精度和生产效率,自动化和优化生产过程成为了日益增加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效率抛光加工和精加工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很理想的,这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许多用于模具抛光的自动抛光机使用的组合磨料被调查了。Ahn等人开发了拥有智能抛光系统的五轴抛光机床,并对气动抛光头和抛光条件,比如压力、进给量和刀具库进行了调整,使用此智能监控,可以可以实现更快更好的表面加工。Wu等人研究了一个新的使用弹性球形轮的抛光磨削中心在自由曲面上加工的技术。这项技术仅删除尖的高度,适用于切割过程中切割位点的保证,有效地保持了切割生产过程中的形状精度。Furukawa等人研究了一种通过使用安装在机器人手腕上合适的被动末端执行器的自动抛光系统。该系统用于抛光一个未知的三维表面。
Tsai和Huang提出了一种由五轴机器人和力量控制机制组成的自动模具抛光系统,并制定了有效地自动抛光工艺和新标准磨具。Liao等人通过使用扩展检测工具整合的压力传感器制定了一个兼容抛光和去毛刺双重用途的工具头,并且在打磨面积上所有的的抛光动作都可以沿着工件的几何形状改变曲率。目前,许多抛光设备大多数基于传统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对于精处理系统组成的工业机器人,可以稳定的完成对力量和位置的控制。
然而,它对的自由面精加工是相对困难的,比如由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器加工 的自由面,因为其轨迹误差较大。由于多样化和模具表面的不规则性,抛光工具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件表面形状改变运动轨迹。此外,对自由曲面的抛光要求对抛光力精确控制和高的加工稳定性,可有效完成工件表面材料的均匀去除。所以开发一种特殊的抛光设备是有意义且必须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制定了并联机制。近几年,并联机构在工业上去的了广泛的应用。并联机床是基于并行机制并结合了机床、机器人和数控技术的新一代机械加工设备,比如并行铣床,钻床。并联机床拥有高刚度重量比、高响应率、高环境适应技术和高附加价值等特殊性能。
由于电动机可以安装在底座上,从而减轻了重量,并联机器人的速度通常比普通的关节机器人快。它们比串行机器人也更强,因为终端控制器可以有更多的链接。另一个好处是,相比串行机器人将误差平均,终端控制器的错误更少。但是大多数时候并联机器人的的工作空间有限,例如它们通常不能绕过障碍到达目的地。在执行中涉及的计算所需的操作通常也很难,并且有不止一个的唯一解决方案。
串联机器人拥有更大的工作空间和良好的灵活性等优势。这些都是并联机床的缺点,所以将两者的配置进行组合已经被开发,它可以拥有双方的综合效益。自由曲面抛光可以通过使用这个五自由度串并联抛光工具实现。
在这项研究中,一种基于弹性抛光原理的新型串并联混合动力专用抛光机被开发出来,使用限制的磨料,它可以用于抛光模具表面。此弹性抛光工具系统可以通过气压伺服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由弹簧实现被动整合,并且统一的材料去除可以通过对切削力和依据姿态角检测的旋转速度的实时控制来达到。对表面粗糙度和抛光效率有影响的主要工艺参数被调查收集并通过抛光实验进行分析。Taguchi通过自己和相关的分析报告得到优化过程的参数
串并联混合抛光机床
图一是串并联混合抛光机床照片(JDYP51型),图二是本机床结构示意图。本机床主要由并联机构三维运动平台和一系列两自由度旋转机制组成。并联机构由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移动平台、三个立柱、三个鞍座,以及三个等长的通过组合的Hooke接头连接移动平台和鞍座的支架组成。鞍座被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推动。并联机构控制抛光工具的空间位置。转动关节由一个可以提供一个自由度的转动副组成。该串联机械设备有两个转动关节,使它们分别绕过水平轴和垂直轴成为可能。串联机械结构控制抛光工具的姿态
图一:串并联混合抛光JDYP51型机床
据指出,许多弹性抛光工具和灵活的磨具被进行了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实抛光加工过程中的主动控制和被动协调。弹性抛光的定义是这工具系统使用弹性磨具,比如橡胶粘合剂或者树脂结合剂,根据工件表面形状它们都是可被控制的,并且工艺参数也被调整以实现统一性的材料去除和良好的表面质量。这项研究中的最终执行机构的结构图框如图三所示。从图三可以看出,该抛光工具由主轴电机驱动,而抛光力则通过调整气动伺服系统的汽缸压力来控制;同时被动协调工件表面形状的机构是一个弹簧。统一性的材料去除可以通过对抛光力合旋转速度的实时控制来实现。抛光工具和工件的位置关系在图四,如下:
Fn=Fs cosα(1)Vs=nrsinα(2)
其中Fs是汽缸轴的轴向力,Fn是由抛光工具作用在工件表面正方向的力,Vs是抛光工具在其与工件表面接触区域的线速度,n是工具的旋转速度,r是工具半径,α是定义为外曲面法线和工具杆轴方向的的夹角。
通过虚拟轴混合机床与抛光工具系统的结合,本机床拥有两个平衡部件和串联部件,所以它有快速反应、短传播链和高环境适应力的优势,它可以提供任何方向的运动非常适合抛光自由曲面。Yu等人研究了这个由灵活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研制的混联机床的动态特性。除了运动的开始时间,在抛光运动的各个时 期机器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此外,本机床使用的CNC系统是自主开发的基于PMAC(可编程多轴控制器)的并行双CPU系统。后台管理和人机界面都是由工业PC实时控制,如六轴运动控制和逻辑I/O信号控制都是基于PMAC的。
图二:串并联混合抛光机床结构示意图 1.柱2.鞍座3.支架4.运动平台5.系列机械结构 6.抛光工具7.工件8.静平台
图三:抛光机末端执行器 1.伺服电机2.汽缸连接接头3.汽缸4.调心轴承5.马达缸6.弹簧7.导柱8.耦合器9.钳10.主轴
图四:抛光工具和工件的位置关系图
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弹性抛光原理的串并联混合混合抛光机床已经发展成熟,并且进行了一些以分析抛光过程为目的的平面加工实验。本文的重点是其应用。通过研究工艺参数对表面特性和抛光效率的影响,可以得到加工参数的最佳组合。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1.包含并行机制的三维移动平台和串联的两自由度旋转机构的串并联混合机床,可以为抛光工具提供五自由度的运动。并联机构控制抛光工具的空间位置,串联机构控制抛光工具的姿态。弹性抛光工具系统可以借由气动伺服控制系统实现主动控制,由弹簧实现被动协调。统一性的材料去除可以由对切削力和根据姿态角来计算的旋转速度的实时控制来实现。
2.经过抛光实验证明刀具转速、进给速度、切削力和姿态角这些是对抛光效率和表面粗糙度影响很打的主要工艺参数。增加刀具转速和抛光次数,进给速度和姿态角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增加,表面粗糙度降低,但是切削力过大会适得其反。抛光效率随刀具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姿态角和抛光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切削力增加可以提高抛光效率,但是过大的切削力会减小效率。3.在本文所给出的条件下,最低表面粗糙度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工具转速1200r/min,进给速度0.2m/min,切削力30N,姿态角30º,抛光次数6次;在保证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提高抛光效率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工具转速1200r/min,进给速度0.6m/min,切削力30N,姿态角30º,抛光次数2次。这些结果为在自由表面抛光加工实践中选择最佳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Ahn, J.H.;Lee, M.C.;Jeong, H.D.;Kim, S.R.;Cho, K.K.(2002)Intelligently automated polishing for high quality surface formation of sculptured di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30–131: 339–344.Ahn, J.H.;Shen, Y.F.;Kim, H.Y.;Jeong, H.D.;Cho, K.K.(2001)Development of a sensor information integrated expert system for optimizing die polishing.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7: 269–276.Cho, S.S.;Ryu, Y.K.;Lee, S.Y.(2002)Curved surface finishing with flexible abrasive to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42: 229–236.Furukawa, T.;Rye, D.C.;Dissanayake, M.W.M.G.;Barratt, A.J.(1996)Automated polishing of an unknown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Robotics &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2(3): 261–270.Huissoon, J.P.;Ismail, F.;Jafari, A.;Bedi, S.(2002)Automated polishing of die steel surfa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9: 285–290.Lee, C.W.;Shin, Y.C.(2004)Modeling of complex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y hierarchical fuzzy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with application to grinding processes.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126: 880–890.Liao, L.;Xi, F.F.;Liu, K.F.(2008)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utomated polishing/deburring process using a dual-purpose compliant toolhea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doi:10.1016/j.ijmachtools.2008.04.009.Lin, T.R.(2003)The use of reliability in the Taguchi metho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olishing ceramic gauge bloc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2: 237–242.Lin, T.R.;Chiu, H.C.;Huang, M.F.(2004)Optimising removal rate and reliability of polishing of ceramic block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aguchi and grey methods.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 1649–1654.Márquez, J.J.;Pérez, J.M.;Ríos, J.;Vizán, A.(2005)Process modeling for robotic polish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59: 69–82.Pan, L.K.;Wang, C.C.;Wei, S.L.;Sher, H.F.(2007)Optimizing multipl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via Taguchi method-based Grey analysi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82: 107–116.Tsai, M.J.;Huang, J.F.(2006)Efficient automatic polishing process with a new compliant abrasive to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0: 817–827.Wu, X.J.;Kita, Y.;Ikoku, K.(2007)New polishing technology of free form surface by GC.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87–188: 81–84.Yu, M.;Zhao, J.;Zhang, L.;Wang, Y.Q.(2004)Study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virtual-axis hybrid polishing machine tool by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s.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18(9): 1067–1076.Zhang, L.;Tam, H.Y.;Yuan, C.M.;Chen, Y.P.;Zhou, Z.D.(2002)An investigation of material removal in polishing with fixed abrasives.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16: 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