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红色课程开发纲要

时间:2019-05-12 00:3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德红色课程开发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德红色课程开发纲要》。

第一篇:明德红色课程开发纲要

“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

“明德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活动纲要

一、课程需求评估

我校从2010年开始着力于红色歌曲进校园、班班都是合唱团的活动。为学期我们上级此项活动要求,结合本校“明德”德育主题文化特色,依托“王杰中队”的爱国主义文化资源,确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明德红色文化”开发。我们相信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这项校本课程能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利于学校文化特色的显现。

二、课程目标

1、以唱、读、讲、看等生动有效的形式,让悠扬动听的红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声情并茂的诵读,打造浓郁书香的校园文化;曲折动人的英模电影,播下英模精神代代传颂的种子。使先进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经典文化在校园广泛传播,2、通过开展丰富生动的红歌传唱、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英模故事演讲,爱国题材电影的观看活动,让歌声满校园、经典进课堂、故事入人心,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谐校园得以加快发展,从而形成明德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实施原则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整个校园文化德文化为主题,借助红色歌曲、英模故事、革命电影传播爱国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焕发精神,昂扬学习劲头。二是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学校选编红歌目录红色电影目录供学生学唱、观看;拟收集整理、挖掘编写王杰等先烈故事学生阅读、宣讲。统筹安排每周2课时,开展经典诵读和观看影视教学活动。

三是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以“讲故事”主题班会等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等重要节庆日,广泛深入开展“讲故事”活动,并以演讲、征文、写心得体会和读后感等生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故事的内涵和精髓,用优秀故事引领人、鼓舞人、激励人、带动人,进一步树立新风正气,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四是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要求低、中、高年级每位学生分别会唱5、8、10首以上的优秀红歌,推动红歌传唱进课堂。六一前后,学校将组织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红歌演唱赛,同时组建学生红歌合唱团,推动红歌传唱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四、课程内容

(一)“红歌进校园”课程

一、课程指导思想

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积极开展以“唱响红色旋律 弘扬王杰精神”为主题的红歌进校园活动,使红色歌曲传遍学校每一个角落,从而坚定我校少先队员的理想信念,培养少先队员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的作风,达到个个受熏陶、人人受教育的目的。

二、课程主题:唱响红色旋律 弘扬王杰精神

三、实施范围:全校师生

四、课程内容

1、上一堂红歌专题音乐课:音乐老师利用音乐课,向全校各班少先队员们介绍红歌的意义、为什么要唱红歌以及教唱适合各年龄段的红歌。(注:各年级的必唱和选唱曲目)

必唱歌曲为《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

选唱曲目为《红星歌》《让我们荡起双浆》、《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二小放牛郎》《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校园多美好》《学习雷锋号榜样》《快乐的节日》《我们走在大路上》《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走进新时代》等。(负责人:各年级音乐教师及班主任)

2、开展“红歌进校抒豪情,一日两唱展歌喉”主题活动。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利用红领巾广播时间营造浓厚的学、唱红歌氛围,让红色歌声响彻校园,每天上午、下午上课前校园广播播放红色歌曲,每班唱一首红色歌曲。

(负责人:冯艳红 各班主任)

3、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与红歌相伴、与快乐同行”为主题的队会课,时间定于4月27日,并坚持在每周三下午的队会课上演唱经曲红歌。

(负责人:冯艳红)

4、利用第二课堂合唱兴趣小组学习时间,组织学生练习演唱红色歌曲经典曲目《红星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

(负责人:孟柳辰)5、5月份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广泛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合唱比赛活动,帮助广大师生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聆听历史前进的足音,激发爱国主义精神,铭刻革命英雄主义痕迹,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使校园充满积极阳光、昂扬向上的氛围。(负责人:于丹丹 冯艳红)

四、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红歌进校园”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

2、各负责人以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以上各项活动,并由少大部负责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整理保管。

3、少先队大队部于4月30前将此活动方案,上报教育局办公室。

4、加强督查、确保实效。各年级组长在本年级开展督查,检查本年级工作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明德小学“红歌进校园”课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桂芬(明德小学校长)

副组长:都基权(明德小学党支部书记)

于海燕(明德小学教学副校长)宋晓杰(明德小学政工副校长)

组 员:郝桂芳(明德小学校长助理)

于丹丹(明德小学政教主任)刘彩霞(明德小学政教副主任)姜晓亮(明德小学教务副主任)王瑞红(明德小学教务副主任)冯艳红(明德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王大勇(明德小学后勤主任)高凤福(明德小学成教主任)孟柳辰(明德小学音乐教师)各班班主任 各年级组长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固堤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2014年10月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模式。

第一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2.使教育体现出时代感,具有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性、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适合社会发展需要.3.有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首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方位教育。这也就是说,要打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操作型和探究型的课程领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自我负责。这十分有利于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并能集中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中某些方面的优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

第二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并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4.增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等。

第三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互补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地方的课程计划,并对国家、地方课程过于强调统一性、缺少灵活性的现状进行弥补。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注重改变传统学科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注重改变传统学科过于强调学科独立、缺乏整合的现状,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注重改变传统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强调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结合,强调与学生经验和兴趣的结合;注重改变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发现,强调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调建立指标多元、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2.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原则。校本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3.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汲取学校在以往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学校、教师、社区的潜能,给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氛围,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

4.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以达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能力的目标。

5.立足长远发展的原则。确定教育内容与标准时,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负责,还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

第四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框架。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我校将校本课程分解为可供学生选择的六大类选修课程。具体类别、课程目标及课程方向如下:

A类:品质教育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品质。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评价系统。涉及学科:科学、思想品德课等学科。拟开课程方向:

学习策略辅导、理想与前途教育、学习心理辅导、传统美德教育、自我监控、人格结构与行为表现

B类:文化素养教育

课程目标:

1.使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乡情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怀。

2.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比,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对比的观念,学会比较,学会鉴别。

涉及学科:文学、历史、科技等。拟开课程方向: 中国文化知识选讲 C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课程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2.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学科:科学、社会、地理等。拟开课程方向:

江河周边环保问题调查、环保知识介绍、环保主题活动设计 D类:科学发展与科学精神 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认识科学发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和思考人类生存的意识,培养学生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涉及学科:数学、科学、社会、地理、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方向:科学发展史探微、航天技术、科学家成功因素分析、创新思维的培养、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科技小报、校园科技活动展示

E类:生活技能与健身、艺术教育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2.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认识健身对人生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培养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等。拟开课程方向:

生活技能培训及竞赛、“校园之声”民族舞蹈队、书画技法、剪纸艺术、校园黑板报、校报、篮球联赛、乒乓球、广播体操比赛

F类:学科特长训练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涉及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方向: 各学科知识竞赛、电脑制作竞赛等

第五部分 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及保障措施

1.校本课程评价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1)课程的评价目的:

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2)评价方法: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我们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方法是:参与互动、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

a.观察:学生是这一课程学习的主体,是具体的实施者,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进行综合评价。b.交流:通过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习的收获写成心得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体会进行评价。

c.社会评价: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把学校的学习拓展到社会,根据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请家长参与评价。

d.自我评价:由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知识的多少,探究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现有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文件,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的理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初步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2)领导重视。我校的开放、民主、着重参与的管理特征,在进行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校长非常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发展。基于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校长鼓励教师自行设计教材,这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校长经常参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在校长的带领与直接参与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实施和开发小组,制定了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在理论和实施两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3)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之间合作是研究的需要,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在学期初,许多教师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和学校校本课程纲要的要求,在承载着基础性课程艰巨的教学任务和压力的同时,认真查资料、做实验、联系社会实践、设计教案„„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为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4)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自任组长,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全面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5)经费保障。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确保校本课程研发的顺利进行。

(6)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同类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了解国内外及本地区的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提高科研水准。

(7)认真组织研讨活动。研究期间每学期要组织课题组内交流、学科组内研讨、校级观摩等活动,使培训与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反复的实践、观摩、研讨、碰撞,提升开发能力。

(8)建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制度。评价机制的建立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运行的保障。要做好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第三篇:航模课程开发纲要

一、航模运动简介:

航模活动可以启迪了孩子们的智慧、锻炼了意志和培养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航模使孩子有理想爱学习。航空模型运动能带给孩子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航模感兴趣的孩子,就一定想知道飞机为什么会飞?飞行中怎样保持平衡和稳定?螺旋桨为什么会产生拉力?活塞式发动机怎样工作?遥控技术是怎么回事?航模活动并不简单,里面贯穿了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飞机结构、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无线电原理等领域的知识,还需要了解、掌握各种加工工艺。

所有家长都是既希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担心课余活动影响了学习。而航模活动不但不会拖学习的后腿,反而可以提升孩子学习(特别是数、理、化)的兴趣。航模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全面体现,孩子爱动脑筋,爱学文化课,且动手能力强,养成了认真、仔细的习惯。飞机在试飞、比赛时,孩子们会主动找出毛病分析、解决,不用老师督促。道理很简单:任何细微的失误,都会导致飞机“失事”。从小飞机到大飞机,从单一机种扩展到不同机型,孩子的知识层面在延展。因为喜欢,他们会主动安排好功课和航模的时间;因为喜欢,他们主动思考,勤于实践,在学校的动手课程上表现相当踊跃,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因为喜欢,他们又会主动到课堂上搜寻与航模相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其次是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发掘和培养。他们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广泛的兴趣,最后让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这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对孩子的一生都是重要的。

航模活动对儿童意志的培养也很有效。孩子亲自动手把木片、木条等原材料制作成一驾可以起飞的飞机,完成这个过程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达到成功。到郊外把亲手制作的飞机送上天空的时候,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在原野上奔跑,直到回收模型。当孩子们一起飞行、一起比赛,互相比较、相互帮助时,会更激励他们更加完善自己的飞机,让它飞得更高、更好。孩子们逐渐完成了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精神的培养。

航模活动还能培养儿童的体质和体能,室内制作已有较大的体力消耗,而室外飞行更是体能的锻炼,孩子们的灵敏度、耐力、臂力、腰部和腿部的力量训练,构成了协调全身的训练。

二、航模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1、课程一般情况:

开课教师:

授课对象:三——六年部分学生 课程类型:兴趣小组活动 教学材料:网上下载整理

学习时限:不限(随到随学,根据个人特点逐步提高)授课时间:每周半天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1)电动直升机飞行原理与飞行技巧;(2)无刷滑翔机飞行原理与飞行技巧;(3)静态滑翔机KT板制作;

(4)简易纸飞机制作、飞行、调试、基本原理;

3、课程目标:

学会动手,学会独立思考,锻炼意志,培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质。

(1)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掌握航模的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发现性的探索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航模的学习方法,主动迁移到学科学习中去。

4、考核与评价(评价以活动和竞赛为主)

(1)每学期在本校内开展1-2次表演活动或竞赛活动,让学员在活动和竞赛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2)积极参加较大规模的航模竞赛,增长见识。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1、几款电动直升机飞行表演与教学(5学时)

2、KT板静态模型制作(5学时)

3、纸飞机制作与飞行(3学时)

4、直升机飞行原理(1学时)

5、滑翔机飞行原理(2学时)

四、教学计划

三月份:电动遥控直升机、滑翔机飞行教学 四月份:KT板制作

五月份:各种飞机飞行表演、静态模型展览 六月份:简易纸飞机;校内飞行比赛

五、教学设计——资料展示

1、飞机的发展史

2、飞行原理简介

(一)3、航模活动对孩子的作用

4、航天模型项目简介

5、航空模型的一般知识

本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他们制造的飞行器员进行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12月17日凌晨飞机从平地起飞。这天莱特兄弟共试飞3次,第一次飞行12秒,最长一次飞行59秒,行程约260米。本图为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的飞机。1905年他们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能转弯、倾斜、做圆圈飞行和8字飞行,连续航行时间超过半小时。从此,人类的航空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飞行原理简介

(一)要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就必须先知道飞机的组成以及功用,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分成几个部分简要讲解。

一、飞行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用

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特殊形式的飞机外,大多数飞机都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

1.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操作作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不同用途的飞机其机翼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

2.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3.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全动平尾。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4.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5.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其次还可为飞机上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等。现在飞机动力装置应用较广泛的有:航空活塞式发动机加螺旋桨推进器、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除了发动机本身,动力装置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系统。飞机上除了这五个主要部分外,根据飞机操作和执行任务的需要,还装有各种仪表、通讯设备、领航设备、安全设备等其他设备。

航模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向充满求知创新欲的青少年提供这样一个实践机会,通过制作和放飞各种航空模型使他们既能尝到飞机飞上天空时那样的乐趣,又能学到一些航空科技知识,培养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新世纪的人才竞争已不是单方面的文化、体力的竞争,而是包含了科学技术、坚强的意志、广博的知识、创造性思维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较量。而航模活动正是培养孩子这种综合素质的良好形式。

航模活动是国家体委正式批准的一项军体竞赛项目,同时也是包容各门学科最多的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如果青少年时期就参加航模科技活动,那么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制作放飞模型飞机不仅因为他富有趣味,深受青少年喜好,而且还是一项科技活动和劳技活动。通过活动能够使青少年了解许多材料的性能,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培养青少年爱劳动、爱科学、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

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人都希望提高学习效率,这就必须掌握科学用脑的诀窍。航空技术是当今世界尖端技术的结晶,其中包括空气动力学、材料学、机械制图、制造工艺学、发动机构造原理、燃烧化学、胶接技术、木工工艺、钳工工艺、。无线电遥控技术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各种科技制作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这将直接促进文化知识的学习,促进智力的开发,这也是科学用脑的关键。

航空模型的活动最能充分展示青少年们的才能和想象力,提供开发智力和能力的良好机会。我国许多大城市学校成立了航空模型课外活动小组,有些学校把航空模型列为劳动课或劳技课的一项内容。许多大、中城市的青少年宫、科技馆、少年之家或少年活动站开设了航空模型班组。这些活动日益受到家长和老师重视。

航天模型项目简介

航天模型是模拟航天器原理设计制作的各种可以发射升空的的模型航天器。包括各种模型火箭、仿真模型火箭和火箭推进模型飞机等。是国际航空联合会(FAI)下属航空模型委员会(CIAM)管辖的运动项目之一。

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是由国际航空联合会主办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航天模型综合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至1998年已举行了13届,一般青少年世界锦标赛也同时进行。另有火箭模型纪录赛(MODEL ROCKET RECORDS)

航天模型中的“模型火箭”项目是靠模型火箭发动机推动升空而不利用空气动力产生升力,可分为自航和无线电遥控两种,装有能使其安全回到地面以便再次飞行的回收装置,模型的结构部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带降模型火箭以固体模型火箭发动机为推进器发射升空;动力停止后,箭体由飘带拖带自由坠落,是比赛留空时间的项目。

火箭推进模型飞机是航天模型的一种。以固体模型火箭发动机为推进器发射升空,发射时机翼呈折叠状态,动力停止后,机体恢复原状,进入自由滑翔,比赛留空时间。

遥控火箭推进模型飞机是航天模型的一种。以固体模型火箭发动机为推进器发射升空,操纵员通过无线电遥控器进行方向和俯仰控制,动力停止后进入滑翔,是比赛留空时间的项目。

模型火箭发动机是模型火箭的动力装置。为固体反作用式,其固体推进剂和所有带燃烧性质的化学成份均已预先混合并可立即使用。最大质量500g(含发动机组)。在发射瞬间,发动机和发动机组中的所有推进剂材料质量不得超过125g,工作级数不得超过3级。

航天模型中的高度比赛是以模型火箭发射升空的高度来决定胜负的。高度的测量以设在模型火箭发射场附近的两台光学观测镜跟踪观测模型火箭发射升空至最高点时的仰角和方位角,计算出高度。

航天模型伞降留空比赛是模型火箭发射升空至最高点后,发动机反喷打开降落伞,箭体靠降落伞阻力自由飘落,滞空时间长者获胜。

遥控仿真航天模型比赛是指模型的外形、尺寸、图案、色彩等均按某一航天器缩小比例制成,并按其制作的仿真程度、工艺水平和仿真模拟发射的质量进行评分。

航空模型的一般知识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 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第四篇: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胡集镇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21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凸现,教育将面临到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切的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时代要求、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学习现实和学习基础,考虑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在坚持统一的基础要求前提下,要明确各种教材的目的,做到教材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层次性的密切结合,要做到校本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校本教材。

我校有一批热衷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教师,多项课题的研究更锻炼了科研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高层次地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研究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学校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实践,乐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品质。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办学理念,达成办学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学生做有智慧的实践者。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具体目标

1.校本开发目标

选择开发《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总结提炼出校本教材开发和本 课程开发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改进机制。

2.学生发展目标

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高超的现代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3.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的教师。

4.学校发展目标

一切为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将学校建成一流、先进、面向世界、颇具特色的现代化窗口学校。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研究性原则:坚持民主、开放的原则,坚持动态和静态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要求突出个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前瞻性统一的原则,坚持知识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2.自愿性原则:尊重师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特长。

3.自主性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多给师生想象、创造的空间。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使师生都得到发展。

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宽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有关课程,并构建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社会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周辉

成员:代中山辛振敏

2.课程开发指导机构

金乡县教育局

(二)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师资培训的方式与途径:

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观摩);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老带新(通过师徒结对等名师带教形式,培养青年);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2.师资培训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专业理论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等。

(三)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实践为基础,结合参考有关资料,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通过学校组成的领导组审核,形成校本课程教材。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

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

1.教师评价

(1)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领导组、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通过五看即: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方式)。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的评比条件;根据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一)课时设置

每周固定课时,实践活动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安排。

(二)教学要求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上课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等。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6.教导处要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监控、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次校本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或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九、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处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学校规划→前期动员→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

3.措施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及评价小组。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区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2)制度保障: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3)经费保障: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4)建立激励措施:与教师的考核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09.10

第五篇: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开发纲要

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开发纲要

昌乐外国语学校 九年级一部 葛文清 高蕾

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开发纲要

一、课程背景

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实用最广泛的语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标对七、八、九三个年级段阅读能力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明确要求除教材外,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0万词以上,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词以上。

2.从现行的初中英语来看。体现了理念新,内容好,方法活的特点。但新教材词汇量剧增,信息获取量多,各种语法现象出现的时间较老教材早,且语法的密度很大,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学习英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再从每一单元的编写结构来看,对话和文章反复出现,阅读量很大,文章中词汇量丰富,语法现象多,有时各中时态交错出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近几年中考试题对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技巧是试题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学生仅仅读懂教材,不扩大语言输入量,将难以持续发展。它要求教师强调应用、注重能力、训练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泛读,拓宽视野。要求教师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消化、处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去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中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技巧。但是,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较弱的现象。由此可见,新课标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摆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言语运动在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读时,也往往伴随着言语运动器官的潜在发音动作。因此,阅读是与言语运动器官的发音动作相互联系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发音动作;另一方

面,通过分析综合活动来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为顺利地进行这种分析综合活动,要求学生事先具备一定条件:①有一定词汇与语法技能;②有相应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③联系课文了解来龙去脉;④了解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三、课程内容

研究的基本内容:1.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2.如何加大语言材料输入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技巧。4.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四、课程安排

准备阶段:资料学习、理论学习、听课、专家指导

实施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案;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听课,研讨活动;分析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案

总结阶段:对课程研究的过程进行分析。

五、课程评价

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小组内的同学共同进步提高。关注过程,用经常性评价代替偶然性评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考查,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为学生成长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六、教学资源

课本阅读材料以及其他阅读材料。

下载明德红色课程开发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德红色课程开发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选修课 «旅游地理 »课程名称:旅游地理 课程类型:选修 教师:熊勇珍 课程对象:高一学生 规模预设:30人 学习时限:每周一学时,共十学时 场地设备:地理专用教室、教室 课程目标:1、培养......

    美画板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美画板》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美画板【开发教师】董文贵【课程性质】艺术类【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课时;10课时【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喜爱绘画、创新的孩子【课程背景】......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剪纸艺术 课程门类:艺体类 教材来源:自编 授课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 教师......

    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编写理念 七年级语文组 实践表明,教师从写教案、教学进度到编写《课程纲要》是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形成课程意识,提高课程能力,特组织......

    课程纲要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孟庄镇二中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设计教师:梁婷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课时:30课时左右 【课程总目标】 1、坚持认......

    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标准) 课程名称: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开 发 者:肖学红 郭海珍 课程类型:自选课程 教学对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每学期18课时 课程安排:初一、初二每......

    一年级校本课程开发纲要三字经(共5篇)

    诵读---《三字经》课程纲要 《诵读---》:适宜一、二年级,开设一学期,总计17课时。 阅读内容《三字经》之《传到贵以专,为教妙在严》、《玉石雕后美,礼仪学中明》、《苦读当有恒,好......

    明德书院课程详解

    明德书院课程详解 【书院宗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者,大德也,彰明大德,以新民心,宽旷弘厚,谓之至善。明德书院以研究与弘扬国学为己任,以修身养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