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直单位选派农村“第一书记”
省直单位选派农村“第一书记”工作问答
2012-04-24 15:30:19
1、“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关系如何把握? 答:“第一书记”在派驻的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党组(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发挥指导帮带作用,全程参与村党支部的工作,协调推进扶贫任务落实。“第一书记”由帮包村所在的乡镇党委通过一定方式宣布。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村党支部的日常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遇事两人先沟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二是“第一书记”要把握好“度”,自觉做到指导不指责、到位不越位、帮带不包办、帮忙不添乱;三是“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要“同坐一条船”、“同唱一台戏”,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第一书记”在何处办公,办公用品如何配备? 答:“第一书记”应当在派驻村办公。办公用品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宜从简配备,以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所需经费由派出单位解决,不能让乡村两级花钱。
3、“第一书记”办公经费如何解决?
答:参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选派省市县机关年轻干部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组发„2010‟35号)精神办理。具体为:省直机关每人每年不少于1万元。办公经费以村为单位,在乡镇设立专户,确保专款专用。
4、“第一书记”通过哪些平台加强交流?
答:主要有三个平台:一是在“齐鲁先锋—山东党员教育平台”建立“第一书记在行动”网页,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工作经验;二是利用全省党员干部“12371”短信交流平台,定期发送有关政策、信息;三是建立“第一书记”工作交流QQ群,群号为:227390668。
5、派驻到德州市农村社区贫困村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还是担任党小组长?
答:2009年以来,德州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一些村合并为农村社区。考虑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性,派到德州市农村社区贫困村的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具体工作方式,根据走访调研的情况与当地党委研究确定。“五通”、“十有”建设目标任务,与该市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同步安排进行。
6、“第一书记”进村入户走访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入户走访要做到全覆盖,重点做到“五必访五必问”,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入户走访,一般要两人以上。要尊重当地的乡风民俗,学会沟通技巧,多用群众语言交流,把走访的过程变成了解情况、熟悉村民的过程,变成宣传“第一书记”、让群众认可“第一书记”的过程。
7、如何使用“第一书记”旗帜、铜牌、日志本? 答:“第一书记”旗帜,由接旗手存放在帮包的村,待第一批帮包工作结束时,转交下一批“第一书记”,依次递交。“第一书记”铜牌,要挂在村办公场所的醒目位置,请村民了解,请村民监督。“第一书记”要认真撰写工作日志,记录心得体会和工作历程。
8、如何让乡村党员干部了解“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
答:“第一书记”到帮包村后,乡镇党委及时组织召开帮包村全体党员大会,讲清“第一书记”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及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关系,营造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氛围和导向。
9、有的单位帮包10个村,选派的党员干部不足10名,“第一书记”该如何开展工作?
答:根据选派党员干部的数量,选择对应数量的村,每位党员干部分别担任一个村的“第一书记”,一名同志牵头负总责。其他帮包的村,由派出单位联系帮扶,“第一书记”提供实践经验和工作建议。也可安排“第一书记”分别兼任其他村的指导员,通盘推进扶贫任务的对接落实,协调派出单位把帮包的责任落地。
10、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特派员何时到位? 答:省委组织部将结合2012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为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的582个贫困村各选聘1名大学生村官,7月底到村上岗。
省农业厅统一负责,各级农业部门根据“第一书记”所在村村情和产业发展需要,负责做好农业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5月底前到位。
11、“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着力点是什么? 答:落实贫困村扶贫开发任务,比如“五通”、“十有”,主要靠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来完成,“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村庄脱贫规划、措施与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的对接。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通过强班子、带队伍,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留下永不走的“宣传队、工作队、服务队”,实现村庄的持续发展。
12、对“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帮包工作如何考核? 答:对“第一书记”的考核,由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负责,县(市、区)委组织部配合,注意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优秀”等次不占派出单位名额,考核结果通报派出单位党组(党委)。
对省直单位帮包工作的考核,结合省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考核,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一同进行,作为评价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将协调有关方面,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
13、“第一书记”食宿方面有何要求?
答:本着艰苦朴素、简朴节约、便于工作的原则,安排好生活,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第一书记”原则上吃住在村,同一派出单位的可在一个村集中居住;条件暂时不具备的,也可先在乡镇集中居住。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到岗后,应当吃住在村。吃饭根据情况灵活安排。灶具炊具等由派出单位负责安排。
“第一书记”中的女同志,一般在乡镇居住,也可与本单位其他同志在一个村集中居住。
14、“第一书记”生活补贴标准如何掌握?
答:参照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行„2007‟43号)规定,按省内出差人员公杂费定额包干办理,省直单位每人每天10元。差旅费实报实销。
各市、县(市、区)选派的“第一书记”生活补贴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5、“第一书记”可否办理人身意外、医疗等保险? 答: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统一负责,为省直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综合保险,最高保额30万元。
16、“第一书记”工作、休假时间如何把握? 答:“第一书记”工作日期间,原则上驻村工作。节假日可正常休息。遇有重大任务或工作需要,可适当调整休息时间。
第二篇:选派“第一书记”总结
关于XXX选派村“第一书记”
情况总结
根据XXXXX文件通知精神,为扎实开展此项工程增强和巩固我XX镇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努力建设一支作用突出、素质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现将对我XX开展此次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的工作目标,发展壮大基层支部队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为目的,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注重选派条件,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村“两委”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深入学习宣传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乡专门召开党委和党支部会议,研究并讨论开展此项工作的各个细节。并组织乡干部深入所辖村支部进行文件的宣传和意见收集工作。
(二)、初步拟定和最后形成。根据XX党委的会议讨论结合村支部推选意见,初步拟定10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候选人。再根据选派条件对候选人一一进行考核审查,并最终确定第一书记。
(三)、从点到面的扩散.XXX乡共XX个村党支部,其中,吾木宗村为“后进村”。为扩大和深入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进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带头和表率作用。经乡党委研究决定,为包括“后进村”在内的五个行政村都配齐村支部第一书记。
(四)、任命和宣誓仪式。为防止出现挂名不管事,干事不负责的情况的发生。在乡党委会议上正式公布任命的支部书记,并让每位被任命的支部书记在党委会议上进行宣誓。
此次,选配任命严格按照《通知》的选派条件进行。并考虑到工作的熟悉程度和包村联系的方便,以及根据各村党支部的实际问题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配任命。被选派的有乡政府副乡长,包村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等。
中共XXXX党委X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选派第一书记意义重大
选派第一书记意义重大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干部、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由此可见,选派第一书记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是机关内的优秀干部,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选派他们到组织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可以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并将一些新理念新思路带到基层贫困村,改变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陈旧意识。
其次,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选派到村可以利用自身人脉和派出单位优势,帮助所在村创新发展路子,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因村制宜,发挥优势,突显特色,带领农民致富。
再次,有利于干部锻炼。选派第一书记,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搭建了自身锻炼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使机关干部对基层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能落到实处,贴合实际,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
第四篇:选派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选派第一书记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选派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根据区、市、县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荣幸的被选派到资源县瓜里乡田洞里村担任第一书记。4月18日到村里报到后,我采取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村班子座谈会、民情分析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此外,还走访了钟家湾、牛塘凹、将军头、竹子山、村架岭、田洞里等村民小组,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贫困户等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田洞里村是我县瓜里乡的一个较为贫困的山村,村民以汉族为主,全村分为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76户,总人口852人。全村有一所村级小学,是一个复式教学的学校,包括学前班到小学2年级,共23名学生,各年级的学生交叉在一起上课,1名教师,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
田洞里村行政区划面积约为16.8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共有水田795亩,人均水田只有0.93亩,旱地145亩,人均不足0.17亩,林地9800亩,人均11.5亩,林木大都是三木药材,经济林所占比重大。
村委现有干部3人,中国共产党党员40名。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全村共有贫困人数438人,贫困党员7人,特困户8户,木皮房翻新8座。
二、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田洞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实现
全村通电、通电视,村民组基本通公路,2014年兴建了90平方米的卫生室。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村共有沼气池64座。
经济产业结构情况:农业方面,全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种植厚朴、金银花经济作物为辅,目前共种植有5000多亩的厚朴基地和亩的金银花基地;养殖方面,目前有两家养猪场和两家竹鼠养殖场。据村委干部介绍,至201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98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目前尚有户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
农民增收情况:除正常的种植、养殖收入外,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一是外出采割松脂;二是劳务输出,基本上每户都有一名以上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人数达到426人,占全村劳动力一半以上,占全村人口总数的二分之一。两户竹鼠养殖户均处于试养阶段,还未能进行规模养殖。
三、制约田洞里村经济发展和急需
解决的几个问题
1、尽快启动钟家湾自来水架设工程和道路硬化工程。
2、由**洞里村级主干道没有硬化,特别是通往田洞里时经过的河道,一到下雨天车辆无法通行,给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3、田洞里村是目前全县最大的厚朴种植基地,连片种植达5000多亩但由于交通不便,没有进行深加工,只能靠卖原材料,建议政府实行政策倾斜,针对田洞里村的产业进行招商引资。
4、村民文化娱乐设施极为缺乏,全村没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几乎为零,村民聚在一起时均是靠喝酒、打牌度闲暇时间。建议政府考虑村民的实际困难,争取在田洞里村建设一个村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县委组织部:
本街道除三里桥村安排有第一书记驻村外,其余的村均未安排第一书记驻村。为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未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认知度和期望值。元月6日至8日,紫水街道党工委安排组织办付培武、等同志对本街道马湾、前楼、柳店、余集等村的部分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问卷。现把调查问卷的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和方式
1、调查时间:
2、调查方式:走访座谈并进行问卷
二、调查对象分析
上述四个村的干部群众共计60人,其中村干部16人,群众44人,占73.3%,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看,18-50岁占75%,基本上能代表未选派第一书记村的干部群众。被调查对象一般都具有小学至高中学历,其中初中占到了58.6%,家庭收入一般都处于当地中等偏上水平,保证了他们对党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接受新鲜事物能力。
三、问卷内容分析
从问卷看,大部分受访者对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助推该村发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认为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对该村发展稳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比较显着,只有23.5%的受访者认为不明显,有一部分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评价很高;有83%的受访者认为本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一般,有必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行路难,用电难,用水不够卫生,村里缺乏主导产业,群众增收比较困难;有的认为自己村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如果该村有派驻的第一书记,希望他们能修路铺桥、打井修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希望能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以及维护村内的和谐稳定等。他们对第一书记任职的希望和要求集中在能实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作风务实,廉洁奉公,能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能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调查结论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帮助改变落后村的面貌已初见成效,并逐渐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这项工作能够进一步铺开,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的调查报告
紫水街道党工委
县委组织部:
本街道除三里桥村安排有第一书记驻村外,其余的村均未安排第一书记驻村。为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未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认知度和期望值。元月6日至8日,紫水街道党工委安排组织办付培武、等同志对本街道马湾、前楼、柳店、余集等村的部分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问卷。现把调查问卷的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和方式
1、调查时间:元月6日至8日
2、调查方式:走访座谈并进行问卷
二、调查对象分析
上述四个村的干部群众共计60人,其中村干部16人,群众44人,占73.3%,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看,18-50岁占75%,基本上能代表未选派第一书记村的干部群众。被调查对象一般都具有小学至高中学历,其中初中占到了58.6%,家庭收
入一般都处于当地中等偏上水平,保证了他们对党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接受新鲜事物能力。
三、问卷内容分析
从问卷看,大部分受访者对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助推该村发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认为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对该村发展稳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比较显着,只有23.5%的受访者认为不明显,有一部分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评价很高;有83%的受访者认为本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一般,有必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行路难,用电难,用水不够卫生,村里缺乏主导产业,群众增收比较困难;有的认为自己村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如果该村有派驻的第一书记,希望他们能修路铺桥、打井修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希望能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以及维护村内的和谐稳定等。他们对第一书记
任职的希望和要求集中在能实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作风务实,廉洁奉公,能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能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调查结论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帮助改变落后村的面貌已初见成效,并逐渐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这项工作能够进一步铺开,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关于xxx选派村“第一书记”
情况总结
根据xxxxx文件通知精神,为扎实开展此项工程增强和巩固我xx镇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努力建设一支作用突出、素质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现将对我xx开展此次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的工作目标,发展壮大基层支部队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为目的,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注重选派条件,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村“两委”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主要措施、深入学习宣传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乡专门召开党委和党支部会议,研究并讨论开展此项工作的各个细节。并组织乡干部深入所辖村支部进行文件的宣传和意见收集工作。、初步拟定和最后形成。根据xx党委的会议讨论结合村支部推选意见,初步拟定10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候选人。再根据选派条件对候选人一一进行考核审查,并最终确定第一书记。、从点到面的扩散.xxx乡共xx个
村党支部,其中,吾木宗村为“后进村”。为扩大和深入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进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带头和表率作用。经乡党委研究决定,为包括“后进村”在内的五个行政村都配齐村支部第一书记。、任命和宣誓仪式。为防止出现挂名不管事,干事不负责的情况的发生。在乡党委会议上正式公布任命的支部书记,并让每位被任命的支部书记在党委会议上进行宣誓。
此次,选配任命严格按照《通知》的选派条件进行。并考虑到工作的熟悉程度和包村联系的方便,以及根据各村党支部的实际问题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配任命。被选派的有乡政府副乡长,包村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等。
中共xxxx党委xxxxx年xx月xx日
xx村村情调研报告
xxx
为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推
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我被任命为xx村第一书记,为了掌握我村在组织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迅速组成了调研小组,带领村书记助理、一村一警及村“两委”班子成员,直接入户开展调研,以切实掌握我村基本状况,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
基本概貌
1.地理位置
xx村位于xx镇政府西北部,全村占地近3000亩,东边与xx村接壤,西边与xx村为邻, 南边与xx村相邻,北部与xx村相连。
2.人口概况
全村有人口1665人,在我镇36个行政村中居第八,共500余户,劳动力占40%左右,全村18—45岁之间人群平均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新一代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全村每
年都有10余考取大中专院校,子女教育已受到普遍重视。
3.土地利用
全村共有耕地2358亩,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为500亩,全部流转入农户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我村基本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间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村里有果园500余亩,主要种植苹果、葡萄、山楂等水果。
4.基层组织
全村共有党员61人,村“两委”成员共8人。但是,党员年 1
龄结构层次不合理,以老年的居多,年轻党员数偏少。现在支部正大力发展,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来。
经济状况
村里有规模较大的养鸡专业户和养猪专业户各4户,有7户村民养殖了40头左右的小尾寒羊。由于村里没有企业,部分人经济来源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为主,其中从事家庭经营约50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120人。村里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经营种植业为主,社员总数约120人,去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7860元。
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情况
1、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村里已铺水泥公路3100余米,尤其在去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我村对部分道路进行修缮、绿化,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大大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税的免征以及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镇政府的指导下,xx村民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积极发展林果种植业,近年来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
3、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的引导下,每年在参加新农合之际,全村人每年都积极参保,参加人口占全村的95%以上,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自去年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全村所有适龄人群都踊跃参加,村民的养老观念有所转变,大大鼓舞
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4、计划生育、治安及信访稳定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村民们的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有所淡化,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在群众中逐步形成。在“一村一警”等活动开展以来,村级治安逐年好转,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5、以人为本,弱势群体倍受关注。
该村五保、低保对象,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每年在节日期间村委会组织人员对他们进行慰问,按季度将基本生活保障金足额发
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关于xx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
1.重点支持发展种植业,强化品牌建设。
在目前状况下,利用果树栽植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但目前产品存在着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的数量,而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忽视了品牌效应。加快“一村一品”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效应,让农民更快的富起来。
2.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
目前,该村的东部及南部,村级生产道路仍是一遇到雨天,泥泞不堪,交通阻滞,尤其农忙季节更是影响农民作业。村民深受其苦,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对全村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村民参与管理本村事务的热情,有利于以后村“两委”工作的
开展。
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议依托村农家书屋,搞好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大院并配备一些简单的健身设施,村民们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可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5.利用远程教育对党员进行培训,掌握致富方法。
充分利用好村里农村党员远程教
育设备,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大家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思想为指导,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xx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4年2月17日
第五篇:网评 选派第一书记意义
选派“第一书记”重大意义及要点分析
结合聊城市“双联共建”活动,东昌府区将2012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潮流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全区组织凝聚力,提高农村和谐水平,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度具有战略意义。一是通过选派“第一书记”,给农村带来最先进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理念,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让群众得实惠。由点及面,一个村带动一个管区(社区),一个管区(社区)带动一个乡镇(街道),典型效仿,自下而上,层层推进。二是借助下基层,倾听基层群众呼声,感受困难群众疾苦,对于机关干部调研农村问题,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积累了最新鲜、最原始、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制定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三是驻村接地气,有助于机关干部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在为民务实中锤炼党性,在实践一线中锻炼成长,为“三门”干部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以“争先进位”为动力,以选派“第一书记”为抓手,应着力在分类实施的基础上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严把入口关。选派困难村的第一书记,应重点从科级或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年龄不应受限,可以40岁以下干部为主体,有农村工作经验者或有涉农方面专业特长者优先考虑。
第二,要真正“沉下去”。想要发展农村,不了解情况不行,想要弄清情况,时间短了不行。因此选派干部到基层村工作,任职时间不应低于一年,且要以村为家,以支部为办公室。
第三,要有所贡献。市、区开展这项活动,必将在资金、政策上加大对联系村的扶持力度。因此,为想担当的提供了平台,为能担当的准备了基础,“第一书记”务必不虚此行,奋力施展才华与抱负。
第四,目标考核要到位。发挥人才在扶贫开发方面的作用,激励干部干成事,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财政补助,还要制定出台具体考核指标,对驻村干部进行考核,包括记功、晋级等。任期满后,表现好的干部还要优先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