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感受(竺永)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感受
西盟一中
数学组
竺 永
从2009年9月份开始,我省普通高中从高一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我在一线教学经过三年的新课改实践,课程改革到现在,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对这次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认识,也十分关注新课程改革,同时新课改给我带来了一连串思考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课程改革改在何处?为什么这样改?新课改教材内容有何改变?教材的知识体系是如何安排的,通过教学,我们应当让学生学到什么?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新课改,我们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学生的角色的是什么?高考的考察方向又是什么?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怎样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新课程改革,我们教师的教学路在何方?下面谈谈使用新教材后的几点感受。
一、对新课改教材内容的一些认识
教材中有五本必修课本和若干本选修课本,我上的是文科班,就文科而言选修主要有选修1-
1、选修1-
2、选修4-
1、选修4-
4、选修4-5。新课程的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内容上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增删,内容顺序安排上也有很大的调整,可以说,新教材凝聚专家学者心血和汗水,是几代专家学者们集体智慧结晶。具体如下: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如二分法求近似解、幂函数、空间直角坐标系、几何概型、茎叶图、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算法初步(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事情交付计算机完成,而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因此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这部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删掉的教学内容,如极限等;教学、学习要求
上有调整的,如立体几何初步中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这部分知识我认为和初中的教材一致,先让学生认识立体的事物,现实生活中我么首先看到的是立体的东西,符合了认知的规律,另外要从整体上把握,注重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做要求;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的定义,也不要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教材中安排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一对函数后才给出反函数概念,使我深感这符合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发现事物,寻找规律。);对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要求从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做要求。还有提高要求的,如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知道最小二乘法等。
二、借助课改的契机加强学生对读书学习的认识
冥冥之中,是什么主宰着我们的命运?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著名导演张艺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无论是名扬全球的科学家,艺术家,或是一个普通百姓,都是知识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三国时代,诸葛亮羽扇纶巾,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力量就来自于知识;一代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海纳百川,领导全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用知识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是知识,让高尔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是知识,让爱迪生从贫民窟走入了曼哈顿;是知识,让轮椅上的霍金成为了全世界的骄傲!结合我们西盟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较薄弱,部分学生不想读书,我的做法是真诚地和学生做朋友,课堂上严格要求,多阅读教材,多探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引领学生树立可攀的理想,尽量发扬自己的闪光点,建立自信。
三、新教材提倡探究式的学习,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是关键
数学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教师要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包括顾问、辩论会主席、对话人、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和多重角色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重结果、轻过程。由于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教学或“接受式”教学,学生只知问题的答案,不知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么”:只知老老实实地运用前人的经验,跟着前人的脚步走。久而久之,学生的求异、批判意识被压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被严重阻碍。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通过师生的“交互”作用,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探究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重现”,一次又一次的“原地踏步”,长时间没有结果,就会失去实质意义和价值,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兴趣和动力。事实上,探究过程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情绪冲动,诱发灵感,正是这种“冲动”和“灵感”可能会带来创造和发现。
“满堂灌”式的教和“自问自答”式的“启发”都不适合探究性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并逐渐丧失这方面的权威性和垄断。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适应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探究性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问题的发现者。给他们一个探究的空间,引导并激励他们自主活动.自主参与探究。但是,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师生的交互活动,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要
“导”得准,“导”得合适,“导”得有效。一些教师常抱怨学生的探究活动难以发动,探究意识难以激发,教学常陷入“启而不发”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能把握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西盟的学生我往往采用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用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带动基础更弱的学生,给时间给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带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当然小组合作交流中教师务必组织好,对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对学生的分组要合理。通过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使更多的学生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
四、教学中有几处知识点的肤浅处理
我在教学中注重知识融合,培养思维灵活性。基于我们西盟学生对数学知识储备的太少,对知识点记忆不清,理解不了,对有些知识更是空白或者混乱不清,在教学中我努力把知识融合起来。例如:数学5中的解三角形的问题上,一般情况是已知三个元素求未知的三个元素,教材中列举了解三角形的几种情形,上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和学生总结的六种解三角形的情形,这与初中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情形是一致的。初中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认为从边和角出发,可以分为六种情形,分别为边边边、角角角、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边、角边角,其中角角角和边边角不能作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角角有全等的情形也有相似的情形,反例是同一类的老师用的三角板和学生用的三角板;边边角有有全等的情形和不全等的两种情形,通过画图可以得到反例。所以解三角形时已知三角的情况答案太多无法求解,已知边边角(此角不是两边的夹角)时答案就有有两种。这样学生在做解三 4
角形的题目时和初中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结合起来思路清晰,相互比较,相互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在学数学2中的线面平行、线面垂直时,我们西盟的学生最怕这一类型的题目,我的做法是先结合课本探究清楚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这里还要引导学生弄清判定与性质之间的区别、联系,然后以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交流,没弄清的同学可以及时问同学或老师。还有数学2中的第一章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时引导学生弄清转化思想方法,把立体的转化为平面来解决,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转化之后主要只需记住平面中的公式,这样学生能较为轻松的解决了记公式问题,当然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混淆几何体的元素与平面的元素,这时老师需要及时的提醒和加强训练。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以上想法和做法可能存有不妥,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正为谢。
五、使我感到最困惑的问题
1、高一时课时不足。新教材内容很多,尽管在难度上可能低于旧教材,但在广度上远远多于旧教材,和以前相比,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每节课课堂容量都较大,加上有时要讲练习,觉得时间很紧,常常无法进行单元测验及考前复习。
2、如何上好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很实惠的课?
新课改以来,听了一些专家有关新课改的专题报告和到了普洱二中新课程观摩课。专家的报告很精彩,观摩课也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觉得这些新课堂里体现“新”的东西不少,但有些课堂上依然容量过大,抽象难懂,有些课堂虽有新课程的味道,但例习题处理得太少。我们到底应如何进行新课程的教学?以什么标准来上既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又高质量、实惠的课?
3、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健全。
4、如何看待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
学业水平考试是指学生完成必修内容之后的结业考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但是在高考中不能体现出这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付出,有时出现认真学习数学的学生和不怎么学习数学甚至根本不学数学的学生在高考中分数相当,这样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习积极者。当然更多是我对数学高考认识不到位,这要求我今后要加大对高考的研究、对考试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研究。
六、课改带给的一些思考
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有所发展。我想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的思维得以锻炼,能体会数学中的思想方法,能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和应用,其实生活是学习,学习也是生活,做教师的我能引导多少、能通过数学提高学生多少能力,这些值得我深思;另外可以好好用好每周的班会课,结合三生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让学生书法、绘画、演讲、主持节目、谈学习心得、演唱、舞蹈等等,使每个同学都有所展示,亮出他们的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而且活动中各方面能力得于锻炼,学生的能力才得以进一步提升,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实际中这样的班会我们老师组织得少。
总之,课改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息息相关,只有课改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相信课改会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相信随着课改的推进各种教育制度会不断完善,相信中国的教育会办得越来越好!
第二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我市从2009年开始了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这几年,我们多次进行了新课程教材与课标的学习、培训,为全面开展新课程教学做好了准备。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发现和感触,非常值得反思。下面我就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1.提示学生抄笔记别丢了“西瓜”
高考数学试卷中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只要把这些基础题做好,分数便不会低了。要想做好基础题,平时上课时的听课效率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他们上课时讲的教学内容可谓是精华,认真听讲45分钟要比自己在家复习两个小时还要有效。听课时可以适当做些笔记,但前提是不影响听课效果。有些同学光顾着抄笔记却忽略了老师的解题思路,这样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得不偿失。
2.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更深入、具体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实现短期效果,仍然是使课堂教学变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学生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更谈不上探究、自学、讨论。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变成一听就懂,只会模仿例题来做。当时看来效果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查学生,却连当时认为简单的都不会了,个别会做的却是用当初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做的。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经历动脑思考探讨的过程,没有动手练习巩固,就不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全员参入、全程参入,坚决废除“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
3.利用数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概率的定义
课前请同学们同位2人一组准备1枚硬币,上课后组织同学们做抛硬币的实验,分为连续抛10次,50次,100次,等等,一位同学抛,同桌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同学们做得兴高采烈。做完以后老师适时提问:“若是随机抛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大?请同学们用你的实验记录来解释。”由于学生全部参与了实验,因此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收获。
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利用数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数学概念、规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原则:(1)要有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够得着”;(2)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3)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4)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5.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
悬念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机制,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起到持续的刺激作用,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获取新知、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思起于疑,有疑始有进”这一理念渗透在问题情境创设中,设置超出学生认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并要求学生善于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打破常规解题途径,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探究过程,切实获得了解教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的学习能力。
如在排列知识教学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如果现在口袋里放置1―6号6个红球和7―12号6个黄球,现在如果要你摸出两个球,那么‘摸出一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两个都是红球’、‘两个都是黄球’的排列和概率是否相同?”学生一开始都得出了“结果不相等”的结论,但接着感到很惊讶,很多学生表示怀疑,于是纷纷动手进行计算。这时我向学生说明,如果将任何一种情况进行列举比较麻烦,可以通过数列知识进行有效解答。
6.不要忽视数学系统性
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有的学生会因为一点困难没有解决而造成以后学习上更大的困难。随着学习内容的不同,随着学习方法不同,又会形成新的不适应和困难(如有的学生不适应由数向形的转化)。这种新旧不适应和困难,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加以重视和补救,日积月累,不适应和困难日益分化、扩大,学生渐渐失去学习信心、兴趣,甚至惧怕、憎恶数学,以至很难补救。事实上,一名学生一旦问题累积,甚至学习上脱节,要补回来并非易事。(这正是“多”“加”并不见效的原因。)相反,如能采取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方法及时回授,随时激励学生自信心,情况就大不一样。正如我们现在的做法:上课先解决前面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再上新课。坚持下去,知识巩固率显著上升,学生成绩提高很多。经验告诉我们:成绩差的学生是一课一课差下去的,教师应防微杜渐。实践表明,只要得到适当的帮助和必要的时间,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7.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包括测验、尤其是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诊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改善和调整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
第三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困惑
云南省元谋县第一中学白光志
邮编651300电话 ***
邮箱1274380545@qq.com
摘要:进入高中数学新课程以后,很多教师和学生分别在教学或学习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一些问题。教学目标要求难以实现,教学内容难以按时完成,课堂教学怎样实施才能更加有效,数学新课程对农村学生的学习造成那些困难,教师和学生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才能克服困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农村学生、困惑
2009年9月,云南省开始整体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云南省当年所有高一入学新生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A版教材。我所处的元谋一中是一所县级高中,信息闭塞,硬件设施较差,优秀的学生都往省级或市级重点中学读去了,到我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松散,行为随意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教学,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些粗浅认识,对新教材教育教学也有一些体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在此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 新课程有更高的目标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已变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比以往有很大的变化,层次更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的来龙去脉,结论的背景、产生过程和意义,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等等,重视数学的过程教学,舍弃应试教育中的结论教学模式。例如必修
(一)第一章第25页习题1.2B组的第2题,在题目先给出条件后,要求学生画出满足条件的函数图象,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1-
握程度不同,画出的函数图象也各不相同,这与过去答案唯一的教学相比要求更高了。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全民族数学素养。相对于基础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这一目标很难完全实现。
二. 新课程对教学方法要求更高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原来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枝
粉笔传统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去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同时教师必须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应用教师教学用书中配套的光盘制作优质的课件去丰富自己的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图文并茂、声象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及内涵,良好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宰,我们应根据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受到硬件条件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很难开展。
三.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开放有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应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追求课堂教学有多精彩多完美,但求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都有所收获。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讨论、对话,理解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新知,探究新知,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因材施教。而我们农村来的学生没有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所以开放式课堂的作用和效果不太明显。
四.新课程的内容偏多,难以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中数学必修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而高一就要学完其中四个模块。高一要完成必修教材的1至4模块,高二要完成必修5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以高一上学期为例,必修1,2各安排36课时共72课时,按每周4课时20周计算一学期共80节数学课,除去两次阶段性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去复习小结,更没有时间上习题课和进行单元测试了。而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较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都难以完成,甚至用两课时来完成都是常
有的事,经常出现到了期末考试了而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最后不得不快速推进。再具体到每一章节,必修2中按编者的意图,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用8课时;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用10课时;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用9课时;第四章“圆与方程”用9课时,照此进行不论那一章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如按教材要求第2.1.1“平面”这节内容用一课时完成,那么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平面,掌握平面的画法,三个公理,还要能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表达及互相转化。这节课有两个难点:一是画图,特别是画两个平面相交,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两平面的交线在哪,更不知道一个平面的哪部分被挡住了,哪部分没有挡住;二是很多同学刚开始接触符号语言,既不知道如何用符号语言表述,表述了也不知道其意思。一节课要完成如此之多的教学任务,别说学生不能接受如此多的知识点,就是教师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何况还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结果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有时一节课上两三课时的内容,没有练习,没有消化,没有巩固,教学过程势必成了走马观花,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似懂非懂,即使能记住知识点却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当然就不会解题了。新课标指出: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创造尝试、思考、交流、讨论、表述的机会,试问这样的一节课能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吗?
五.新课程知识难度增加
与老教材相比新课程看似难度在减少,其实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而这些新增加的部分难度却不小。我感觉新课程教材的编写完全是按照城市的重点高中学生素质编写的,而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农村学
生普遍感觉到高中数学很难学。选择人教A版作教材,更是难中之难。例如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是计算机语言,知识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我们农村来的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经济,家庭教育的限制,平时做事很随意,缺少条理,逻辑推理能力差,读高中之前很少接触过电脑,在电脑操作都还不熟练的情况就要求他去编写计算机语言,这对他们来说真是太难了,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一章上学得很是吃力。再有就是教材中的有些事例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而偏离了我们农村普通中学的实际,如公共汽车的票价、出租车的计费、轮船的航线与台风的影响等,这些例子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都很陌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新教材中数学的应用比以前重视了许多,但难度也加大了许多,原因是让我们农村普通中学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不多,教材很难贴近实际生活。
六.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难以把握
由于我省2009年9月才进入新课程,高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没有。所以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都是一个未知数,这样给教师把握教材的深浅带来了困难。虽然经历了新教材培训,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我们经常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只是给出了结论而没有推导或证明,要不要补充?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73页仅仅指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那么互为反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反函数的求法需不需要补充,教师真是难以把握。又如在选修1-1第二章中,新教材删去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而后面的习题中又出现练习,这让教师处理起来感到茫然。新教材中有不少“观察与思索”、“探究”、“思考”,可以说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对象具备一定的动
手、动脑能力,而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底子簿、基础差,对一些“探究”基本上是无从下手。对此,我们感到很困惑。
这是我在这两年新课改教学中的感受,可能部分同仁与我有同感。在教学中各位同仁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望各位给我多多指教,帮助本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人将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新人教A版必修1至5.选修1-1.1-2.2.张一民著《中学数学教法研究》
3.人教版《中学数学教材分析》
第四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得到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带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2)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寻找适合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教学设计要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习指导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二、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充实自我(1)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教师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
(2)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三、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1、课时不足与教学容量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虽然正在接受新课程培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课时不足的问题。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教师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何况探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2、可用的资料好像很少,其中很多还是换汤不换药的,配套的练习也很难找。而且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也是直接影响平时教学的关键因素。
但我们不能因此惧怕新课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相信通过我们的教学尝试,学习和摸索,并且通过实践不断调整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的新课改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第五篇:信息技术对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帮助
信息技术对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帮助
摘要:新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数学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目的是为了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为了贯彻和落实此标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其中,可以加强知识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知识的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趣味性、加强知识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加强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已经在山西省实行了四年,对于《普通高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高中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应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了贯彻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我就结合教学实际,简单谈谈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帮助:
一、加强知识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授“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变换”时,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便于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又调动不起来,使得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和教学目标很难实现。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那就使得这节课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可以在多媒体教室教学,每人一台电脑,通过电脑上的“函数图象变换”软件,随意的输入数据A、ω、φ,从而得到不同的正、余曲线,通过让学生从解析式和图象的角度自己分析参数A,ω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从感性上加深认识、体会图象的美感,形成视觉冲击,加强教学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通过对A、ω、φ的变化,为什么正弦曲线与余弦曲线可以互化?”、“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能否体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等。
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而且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加强知识的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线性规划”课时,只提出实际的数学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问题形象化,通过学生下面画,上面教师画,让其直观的形象的摆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上“立体几何体积的求法”课时,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三棱柱被切割成三个三棱锥,再把三棱锥补成三棱柱”的动画,真正做到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
例如在讲授解三角形内容中,关于曲柄连杆机构运动的时候,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出动画演示,效果一目了然,印象也比较深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
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