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

时间:2019-05-12 00:5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

第一篇: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

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正确性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自信心强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无穷,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我国的跳水运动员高敏在高手林立的奥运场上镇定自若,屡屡击败对手,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微笑着,靠的就是自信心。一个人若经常体验到失败的痛苦,就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增强其成功的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肯定了自己,相信了自己,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去争取成功。为帮助学生成功,教师必须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创设成功机会,从情感维度上处理教材,使教材和学生需要相统一,在此基础上获得成功,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培养自信

第二篇:班主任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我国自1994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全国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今的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在不断学习研究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当今的农村中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这项工作中,班主任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就目前来看,农村中学中受过心理辅导专业训练的老师奇缺,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且中学方方面面的教育工作都要通过班级这个最基层的单位去落实,而班主任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与管理者,说到底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为此班主任老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既然如此,班主任老师应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现结合自己几年来的班级工作实际粗浅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第一,班主任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关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水平。

班主任老师虽然大多是大学毕业,在校时学过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对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却知之不多,所以,为胜任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明确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目标及措施等,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便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特点展开工作。为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班主任老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人(或者说应是一个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否则,又怎能谈到教育别人?班主任作为一种积极的、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意志、感情、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也最大,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深深地烙印,或是创伤,或是产生巨大的力量。(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基于此,班主任老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或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不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的教育也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班主任由于自身心理存在着问题,在处理班级中的某些问题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果不但没教育好学生,反而造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能形成的。

那么,作为班主任老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心理品质呢?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具有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爱护每一个学生班主任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来对待学生,而应一视同仁,不偏袒优秀生,更不能歧视后进生。班主任的爱是关系到心理素质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只有爱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增强心理承受力及自我调节能力,学会消除精神压力。中学阶段,既是学生个体发育过程中充满生机的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过激的危险年龄阶段,他们行为往往缺乏自制,有时会对老师不满甚至对抗,此时班主任老师只有克制自己、宽以待人,才不至于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即自尊、自信、坚毅、刚强、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对学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其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持之以恒,知难而进。

4、善于理解别人,乐于与人交往,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既能“自我接纳”,又要接纳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

5、具备积极的稳定的情绪。积极的稳定的情绪是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当心境不好时,要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态,不可借题发挥,把学生当成发泄的对象;当心情好时,也不可过分激动,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既充满激情,又富有理智。

6、培养良好的性格。开朗、乐观而又稳重是班主任老师的特殊性格要求。

第三,班主任老师除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中学时代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学生处于心理产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再加上社会生活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面临许多困惑、焦虑和压力,班主任不但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要在班级工作中予以及时教育,并与其它各项工作相互渗透。班主任可以采取召开主题班会、举办讲座、进行心理辅导、个别心理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直接的、专项的教育,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

1.发展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黑板报、壁报等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文明、互助、竞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际环境;注意教室的环境卫生,保证教室干净整洁,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班主任的一些传统做法,如低估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能力,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凭个人意志制定班级措施,以命令、训话、指示等方式布置工作,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偏爱优生、歧视差生等直接影响良好班级气氛的形成。班主任应改变这种做法,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①以“爱护”治班。即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照学生,做学生的“忘年交”,真诚交往。

②以“民主”治班,师生平等交往,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的班级氛围。我现担任初一班主任,学生虽小但我并未轻视他们,而是虚心向他们征求班级管理的好方法、好建议,并予以采纳,对学生提出的意见都能虚心接受,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以“民主”治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

③以“舆论”治班。利用晨会(夕会)、班会上课等机会引导集体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周队活动、墙报、黑板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途径来维护、促进健康舆论的发展。有一个阶段我发现我班学生在劳动时有偷懒,相互等靠等不良现象,我并未直接批评哪一个学生,讲应该如何,而是在班内展开“如何对待劳动“大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不良现象已不复存在。针对成绩不好同学有气馁、动摇情绪,我及时组织召开了“我们都是好学生”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相互找优点,使他们树立信心,迎头赶上。

④以“活动”治班,在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沟通师生心灵,在轻松的气氛中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如可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野游、野炊、登山、观海等有意义的活动,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3、形成合理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作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针对学生在竞争中取胜的动机过强或过弱等总是进行宣传、分析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激发竞争意识和拼搏向上精神;组织书法绘画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英语竞赛等多种竞赛,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参与竞争的兴趣与信心。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并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总之,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班主任老师只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理论水平,采用好的教育方法,并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相信一定会造就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

第三篇: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

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即生物因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一是后天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我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及调查了解,在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着的学习洗礼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一定的方法。

因其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导致他们意识上常受来自于自身的、外界的各种干扰。学生对自己的约束力不够,自制力不强,自我调节能力差,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教育要做好耐心的引导教学,然而强有力的教学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是他们能在学习中体会的学习的乐趣,使他们能有自觉自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其次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现状导致现在的学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自身不能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务教学上多沟通交流,并有相应的专业培训来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通过自身来吸引学生学习,也是促进学生教育的间接方法。

最后就是学生的教育往往不能做到综合教育。这里所说的综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往往由于学生家庭对其溺爱,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其过分的呵护,致使一些学生惧怕艰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内心脆弱,不能承受来自于学习上的点滴压力与冲击。

二是学习偏科。学生学习是个综合学习的过程,现在学生偏科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很多学生家长鼓励学生偏科,认为有些学科对以后的工作及生活没有帮助,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久而久之,易导致学生产生“拜金”心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感知与语言之间发生障碍,学习品质与智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良好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往往是是否成为学生教育的决定因素。

第四篇:学生心理.doc

在普通高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一些行为,既不是什么思想认识问题,也不是什么涉及纪律的问题,而是因为心理障碍而引起的反常行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往往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造成工作没有针对性,方法不适当,效果不太好。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落实并开展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概述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心理健康这个问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有研究和论述。美国的麦灵格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应于社会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我国著名医学家傅连璋强调“健康的”含义中包括了“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效率;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合乎社会准则的行为,既能为社会所接受,又能保持个体本身的愉快心境。青少年学生更应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融洽的人际关系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障碍,我国患心理疾病最多的是学生,占27%,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6—25岁,占49%。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的时候,个人的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必然产生许多的心理矛盾,他们没有社会经验,道德观念薄弱,思想比较单纯,抵抗挫折能力不强。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加强意志锻炼,树立适当的理想和目标,增强分辨能力和抵制能力,很容易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误入歧途,遗憾终生。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预防心理性疾病的发生,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第五篇:音乐与历史课的结合

把音乐融入历史的舞台-音乐与历史课的结合

摘 要:夸美纽斯说:“兴趣是一个创造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要促进学生好奇心的发展,就必须唤醒其个人的内在激情。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音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教学资源。

关键词:共性 桥梁 应用

一、音乐与历史的共性

音乐与历史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音乐作用的写照。[1] 历史学是什么?它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学科的任务是什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亦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2](p2)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周围可供进行人格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2] 由此可见,历史和音乐在培养人的思想,健全人的人格方面有着相同的作用。如何找到音乐与历史课的最佳结合点呢?现代教育技术给了我们最好的媒介。

二、用多媒体搭建音乐与历史的桥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己进入视听并重的信息时代,过去津津乐道的“一张铁嘴,一支粉笔”的历史教师的完美标准己经过时。究竟采用一种什么样的辅助手段,才能激活历史这潭水,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呢?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一段时间内,各感官获得的知识多少是不等的,它们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 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实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都超过单项感官接受的效率。因此,历史教师应积极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投影机、电视面、放映机等多媒体技术,借助于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在电脑软件中可以技术性的加入一些音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内容的密度,加重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力度。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无疑为历史课与音乐之间搭建了最方便实效的桥梁。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创造力。

三、音乐在历史课中的应用

1、应用旋律,创设意境,营造氛围。

旋律和音调能创造出情感的共鸣。直接打动人心,唤起听众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绪的反映和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应用旋律,可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

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我播放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它表现了1792年法国人民在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国的战争中,马赛的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保卫祖国战斗的历史事件。1792年6月,马赛市一支500人的志愿军开赴巴黎。士兵们沿途高唱这首战歌,到达巴黎的巴士底广场。[3](p.41)歌声伴着鼓声,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其实对于这首法文歌的歌词,学生并不能领会,但这波澜壮阔、振奋人心的旋律能让学生神入法国大革命中,从而进入角色。讲拿破仑战争时,运用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初段比较平缓,反映了战前俄国的和平和宁静,突然音乐变得激昂起来,一种战争的气息扑面而来,拿破仑发动了远征俄国的战争。高尔基曾经高度评价这一曲目代表了俄国人民普遍的心态,我趁机利用这一曲目,给学生再现了法俄战争的来龙去脉。这样,有效地利用音乐资源就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之效。[3] 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时,我用了慷慨激昂的九八世界杯主体曲导入新课,伴随着热情奔放的旋律,我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讲述巴西与阿根廷的足球,讲述拉美舞蹈伦巴、恰恰的热情,向学生展示了拉美独特的风情,使学生对这片神奇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追述拉美的历史。这种先声夺人声情并茂的导入,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其他如讲项羽刘邦垓下之战时,琵琶曲《十面埋伏》营造了紧张悲壮的战争场面,使学生对这场战争有直接的感知;讲唐朝后期政治时用《霓裳羽衣舞》让学生感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糜烂生活,进一步理解唐朝后期政治腐败这一历史事实。

运用旋律,巧设氛围。重现历史事件的具体意境,对学生既是一次艺术熏陶,又不失为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

2、应用歌词,重温历史,激发激情。

歌词往往是历史的缩影。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的智慧,传递着历史的遗韵。应用歌词,重温历史可以有效地点燃学生的激情。

在讲五四运动时,我用了《共青团之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青春点燃未来”。一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激起了学生久违的青春自豪感。在熟悉的乐曲当中我们开始追述青年节的由来,由此导入新课,学生从一开始就兴奋起来。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中国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啊!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讲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时,以一首《走进新时代》,我设置了一道材料解析题。中国人何时当家作主?中国人是如何以主人翁的身份开创了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道路呢?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并争先恐后的回答着我的问题,整堂课学生非常活跃,努力搜索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说明本堂课主题,他们切实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学习《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沉重而悲凉的音调饱含着愤怒的情绪,对东北同胞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出现四次,感情层层递进,把东北人民反对侵略者,要求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爹娘啊,爹娘啊”悲痛声中蕴藏了东北同胞要起来斗争的力量。这一切深深感染着学生,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学生迫不及待想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九一八为什么会出现?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会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这与直接讲给学生分析九一八事变背景、经过、影响的传统教法相比,效果大不相同,歌曲起到烘托铺垫、激发兴趣的作用,学生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其它如:讲《红军的长征》时采用《七律长征》;《抗日战争的爆发》时播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大生产运动时用到了《南泥湾》;讲《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时用到了《七子之歌》讲抗美援朝战争时用到了《志愿军之歌》。

旋律与歌词是音乐的两大要素,都在历史课当中得到了恰当的应用。

3、历史音乐的收集

历史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历史歌曲的欣赏,可以提高从艺术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欣赏、学唱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歌曲,重温历史,从而加深对不同时期历史的理解,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如通过抗日救亡歌曲的欣赏,让学生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历史音乐的收集,除老师动手进行外,也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将班级分为四个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各组或查阅相关书籍、影像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技术,或采访相关人士。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是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正是这特有的魅力使音乐成了历史教学中的珍贵资源,在历史新课程背景下,音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下载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历史课与学生心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现今普遍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历史课就被作为一个“副”科在初中的课堂......

    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教案

    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教案——心灵的合作 教学辅导理念: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而未来的社会既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随着现......

    高二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高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对策 2011-08-31来源:快乐学习浏览量:7558 字体大小 T |T 摘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大问题,由于......

    90后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

    一、90后中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1、中学生独立性增强 到了初中,学生们在班集体里的活动已不需要老师象小学时那样事必躬亲。在教育者的启发下,靠自己的干部对班集体进行领导......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听姚继海教授讲座有感 这次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姚教授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讲座。姚教授的讲座令我们回味无穷,首先是姚教授的讲座非常的生动有......

    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与最佳状态。人......

    开学学生心理引导与调整

    开学学生心理引导与调整 开学了,经过长达2个月的暑假,学生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家长要从旁敦促、协助,以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整生活......

    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简)

    “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模块 一、导入 1、自我介绍 2、目标介绍 3、环节说明 二、学习心理主要流派介绍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案例 农场偷菜——刺激——反应 新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