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5篇

时间:2019-05-12 00:3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

第一篇: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

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

发布时间:2008-10-27 15:58:5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踏上工作岗位,我就幸运地担任了初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由于学校只有我一个化学教师,在很多的教学过程中我只能在摸索中进行,其中的过程有着许多的酸甜苦辣,但却收获颇丰。在过去的一年教学时间里,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在工作过程中却有着很深刻的休会。

我们知道: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揭示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浓厚兴趣。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好化学这门学科?就是我们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学好化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学好化学不能拼命的赶进度,打好扎实的基础更重要

学好基础知识,就是要学好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做到每个章节过关。由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自身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而为了留更多复习时间的做法,很可能就会造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囫囵吞枣”,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掌握基本技能,就是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其二、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要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同时,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这样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开阔知识面;而且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学到比较实用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

其三、抓好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这是化学教育界的共识。化学实验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它的成功教学更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与些同时,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应当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在在

平时教学及复习中加强这一部分的力度,使这一部分内容得到分较高的分数。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揭示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性实验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其

四、重视化学学科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化学在中考中的地位变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了。同时,许多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增加了化学教学的难度。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克服学科自身的缺点,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点,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做教师首先要备好课,上好课。备课工作非常的繁琐,即使课备好了,上好课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作为新教师的我觉得要把每堂课上的生动活泼,使学生容易理解更加不容易。除此之外,每天还要批改作业,给同学讲解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

其五、上好课的同时,做好课后的工作

上课讲课时要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课后,作业要及时性的批改,同时学生遇有学习上,生活上的疑难和困惑也乐于跟我探讨,交流,师生关系早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单边关系,融入了情感的化学学习早就超出了单纯的物理,化学反应。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在我的课后辅导中,没有差生,只有朋友;没有懊丧,只有愉悦。

第二篇:化学感想--

我的感想

原先以为我们选的这个课题”从海带中提取碘”就只是做几个实验,很容易就能完成,过程肯定是枯燥乏味.但我的种种”以为”都是错的!从我们踏入实验器材室,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实验不简单阿!光是实验器材就拿了两个水槽一般大的槽子.进入实验室,把实验器材放好后,组长拿出昨晚熬夜拟定了这次化学研究性学习——《从海带中提取碘》 的实验计划,怀着既期待又担心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课题研究.首先,我们把买来的海带剪好,放进坩埚里,然后烧.过了将近十分钟,海带已经烧成灰了,我们把它倒进烧杯里,加了十毫升水,进行加热.加热完毕之后进行冷却,接着过滤,最后向过滤好的清液中滴入稀硫酸和淀粉溶液.滴入淀粉溶液后,烧杯中溶液并没有变成蓝色,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成功!还好只是第一次失败,我们立马进行第二,三次实验,但都失败了!三次都失败了,于是我们开始想原因,是海带烧得不够彻底吗?是水加得太多了吗?是过滤不完全吗?是稀硫酸加得太多吗?我们想了许多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吸取前三次的教训,继续实验.为了预防再次失败而导致的浪费时间,我们一次性烧几瓶海带,并准备了几个过滤的装置.我们做了好几个小时的实验,排除了一个又一个原因.最后,我们怀疑是稀硫酸加得太多了,于是决定不加稀硫酸了.非常失望的我们根本不觉得会成功,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仔细分析之前失败的原因,我们的结论是:原来加多了浓硫酸会让碘变成氢氧化碘甚至损失,加浓硫酸后要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值的调节,中和酸性到接近中性.喜出望外的我们马上把变蓝的溶液拍下来,拍下我们的实验成果,然后就各自分工记录实验过程,收拾器材等.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才明白原来把一个实验做成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强的耐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成功的喜悦使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昨晚熬夜拟定了这次化学研究性学习——《从海带中提取碘》 的实验计划,心里有点期待也有点忐忑,不知道实验步骤的规划是不是够完善,实验能否成功。

今天在老师的帮助下,器材,材料等都准备好了。看看可真是不简单,实验器材把两个水槽都装满了!比起往日的化学实验真是小巫见大巫。现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我们先把干海带剪成了小碎片,放入坩埚钳中灼烧成海带灰,海带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化学室,大家开玩笑说可以做海带汤了。接着我们往海带灰中加入10ml的蒸馏水,再将溶液煮沸。这个实验可真是考验人的耐心!不仅烧的时间长,过滤的时间也不短。取得滤液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往滤液中加入硫酸,振荡后再加入淀粉溶液。没想到溶液没变蓝!

“可能是实验步骤出现差错”,有同学说道,“我们再按照计划的实验步骤做一遍吧”。也只能如此,望着那棕褐色的溶液,大家都失望得摇了摇头,起初的兴奋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迷惑不解。然后事与愿违,再做一次结果还是如此!

“难道要这样宣布实验失败?如果按照实验步骤应该没问题才对。得到海带灰的沸腾的溶液后再滴入酸,因为海带灰里含有碳酸钾,酸化使其呈中性或弱酸性,对下一步氧化析出碘有利。然后再滴入淀粉溶液应该就可以提取出碘单质啊!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这样想着。还是查一查资料吧,说不定这其中有哪些细节被我们忽略了。

原来浓硫酸加多了则易使碘化氢氧化碘而损失!加浓硫酸要做后处理,溶液的酸碱度即pH的调节,中和酸性到基本中性!看来化学试验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最后一次了,大家放手一搏,做最后一次的挣扎了”有同学说道,“这次可是必胜啊!”这一次我们调节好了溶液 的PH值,手拿着胶头滴管往烧杯中滴加淀粉溶液的那一刻,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溶液变蓝了!实验成功了!

第三篇:对“如何进行化学教育研究”的一点感想

如何进行化学教育研究?这个问题是每一位有理想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在读硕士生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当前社会的化学教学中虽不乏亮点,但更多的是停留于经验的层面,理论高度不足。而只有更好的理论才能指导好实践,所以,我们这些化学教育的研究者依然任重而道远。

化学教育的研究与其它领域的研究一样,大体要历经以下几个阶段,即文献的检索、论文的构思、论文的写作、论文的修正和论文的发表。

首先,文献的检索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一篇论文或者一个研究如果没有好的参考文献,那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凭空造出东西来。但是在这个信息膨胀的年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并筛选出适合的参考文献也绝非易事,因此,在文献检索过程中耐心、细致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接着是论文的构思,好的构思是一篇文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一个好的构思才能做到统御全局,我们的论文才能行文流畅、脉络清晰。而我觉得好的构思绝不是在细致严谨的案桌工作上得到的,相反有时候它需要我们有天马行空的思维。

然后是论文的写作,这是整个研究工作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累人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更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

写作完毕之后是论文的修订。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因此一篇好文章的面世,必然要历经千磨万凿。而论文的修订也不能只依赖导师,自身的纠错能力同样需要培养。因为,我坚信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最好的老师。

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就是论文的发表了,论文的发表首先要选择好投稿的刊物,而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必须来源于对论文质量准确、客观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也要多参考导师和周围同学的意见,既不能妄自尊大,也无需妄自菲薄。

第四篇:我对计算机化学的体会和感想

我对计算机化学的体会和感想

摘要:《计算机化学》课程是高校化学类学生在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开设的, 在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后,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的技能, 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化学专业问题的能力。这门课对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的难度较大。主要是这门课综合程度较高, 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 包括数值计算(计算方法)和编程(V isual Basic 程序设计)、部分优秀化学软(ChemOf fice 等)介绍和多媒体课件(Pow erPoint A uthorw are 等)制作三大内容。本课程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实践操作性强, 加之仅有36 学时, 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知识和技能, 存在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采取“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在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专业学习,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水平的提高, 出现了一系列带有边缘性的, 并具有独立特征的研究领域。如: 计算方法, 模型化方法, 模拟技术, 物质共性规律, 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研究, 数据库技术, 化学信息和化学结构的描述、处理、解析、分子图形技术, 化工冶金系统流程模拟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 A D)技术, 化学化工中的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等。这些新兴领域就大体上形成了化工中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计算机化学。

2.学科特征

计算机化学是一门从生产实践中自然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它目前仍处在迅速发展的过 程中, 匆忙地、人为地划定其学科边界或给出简单的定义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另一方面, 它作为一个学科确实已经初步成形。本文只就我们的认识, 扼要讨论一下其学科基本特征。目的是为我国发展这一新兴学科的政策提供一些依据。

2.1 计算机化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计算机化学的基础有三个方面:(l)基础化学;(z)工程化学;(3)计算机科学。如果说基础化学各学科和工程化学各学科是其“经” , 计算机科学中的若干新技术则是“ 纬”。通过交叉联系和渗透, 某一学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成果可以通过计算机化学迅速传递到化的各学科领域中去, 而化学领域中的许多新理论、新成果可以通过计算机化学及时地在各其它学科或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2.2 大量化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形成了计算机化学的鲜明特征

按照我国目前对基础研究范畴的提法, 基础研究包括三个方面:(l)基础理论研究;(z)应用基础研究;(3)基础科学数据的收集、整理、评价和有关规律的研究。和其它学科相比,按统计化学信息可占自然科学信息总量的40 呢左右。显然, 基础化学数据(绝大部分是实验结果和多年积累的宝贵资料)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化学家用通用的简洁语言—化学分子式、结构式、化学反应所表达的化学知识, 化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图形, 这些都是化学信息的核心部分, 把这些信息系统地在计算机内表达和存贮, 方便地实现各种指定目的的提取和加工是计算机化学各领域中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不同层次的化学结构

信息处理方法, 当然地成为计算机化学的研究重点。

2.3 产生高技术软件产品是计算机化学的又一个突出特征

一般基础研究, 多仅以文章形式发表成果, 但计算机化学除了文章以外, 还有系统的软件产品。以化工流程的模拟技术为例, 一系列做为化工流程设计必备工具的软件产品如A SP E N-P L U S PR O C E S 等已做为商品出售。软件产业在全世界已经逐步形成。与化学、化工有关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是典型的高技术产品, 在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计算机化学的研究工作和高技术软件产品的开发密不可分, 使得这一新兴学科分支既具有基础研究的特色, 又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前景。以上列举了计算机化学的三个重要特征。认识到它的存在和发展前景, 对制定学科发展 的技术政策是重要的。3 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沿

3.1一些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概况

质谱色谱、红外谱、核磁谱、光电子能谱等在医学药物、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中有广泛应用。这些谱图的数量极大, 如何提高所得数据的使用水平;如何快速地、正确地解释这些数据, 这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广阔领域。谱图库检索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谱图解析方法, 它根据存储在谱图库中的已知化合物的信息(标准谱图、分子式、分子量等), 用一定的程序进行检索, 来判别未知化合物的结构。存于谱图库中的所有参考谱图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输人。检索时未知物谱图按程序要求与库中的参考谱图进行比较, 同时计算出它们的相似性指数, 最后按最佳匹配顺序列出检索结果。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红外光谱信息综合许志宏等: 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沿处理系统(CI SO C 一IR), 长春应化所的碳一13 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库系统(G IA G), 化学所的质谱数据库(IC MSI S), 北京大学和我所与美国N is T 合作的光电子能谱数据库(E SC A D B)等在程序处理方面与系统功能上都有独到之处, 为我国科研、工业和国防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查询和解释工作, 有着十分显著的实际效果。化学物质中哪些是有毒的? 毒性如何? 这些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有毒化学物品年产量已达40 0 万吨。人们迫切要求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卫生标准、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毒性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提供有毒化合物的监测数据、分析数据、毒性化合物的环标准和法规等同时通过化学结构的数据计算和处理, 可为解释化合物的致毒机理提供科学数据, 可以部分地替代昂贵的动物实验。R TI E C S 是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 lo SH)据美国19 7。年制定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从数千种科学文献中收集、整理、评价。

3.2 分子设计的研究

人们期望制造出具有某种指定性质的新分子、新农药和新材料。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结构的物质进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是80 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课题。由于科学家们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计算机的功能迅速增强, 许多工作证实了计算机在辅助分子设计方面起着颇为重量的作用。人们所期望的C A D / C AM(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应用于医药生产和化合物制造的条件也日渐成熟。在药物作用研究的理论中, 应用量子化学的电子结构理论来研究药物分子外围的电子云分布等, 可以帮助分析药物的构效关系。随着分子轨道理论进一步有效的近似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量子药理学在短短十余年来发展迅速, 对于新药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中科院的上海药物所、化冶所、大连化学物理所、上海有机化学所等单位对分子静电势、生物活性分子的构象、药物的定量构中国科学院院刊l , , 2 年效关系和大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等研究方面已有很好的工作。用于分子力学计算的MM Z 和MMP Z 程序包, 用于从头算分子轨道的G au s ian g o 程序包, 目前都很通用, 是分子设计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G au s ian 程序包从19 7 0 年到现在已有五个版本。70 年的版本只能限制处理7 0 个轨道35 种原子, 无d 轨道。76 年的版本就可以处理d 轨道, 它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并增加新的内容和功能。19 8 7 年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冶所联合引进了英国剑桥结晶数据库系统的磁带, 已在V A X 一1 1/ 7 8 0 机器上运行, 为我国分子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资源。19 8 8 年起又引进了德国无机晶体结构数据库, 这是进行材料设计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 计算机分子图形技术的研究也高速兴起。世界著名的德国的ME R C K 药厂,在8 0 年代初期建立了“ Me r e k Mo le e u la r Mo d elin g Sys tem。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可以帮助化学工作者绘制三维分子结构的图形、确定其最优构象, 比较具有相似生物活性分子的几何形状的异同, 从而为设计具有更好疗效的新药品提供模型并开拓新产品。又如可以支持麻醉镇痛药芬太尼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研究, 从三维分子图形直观地了解和研究芬太尼类麻醉镇痛药各活性中心的结构特点, 并进行多个具有不同活性药物分子结构的拟合, 为活性与结构关系的分析研究提供有力的论据和基础。英国的C he m ica l D es ig n Lt d , 和西德的BEI L sT EI N 研究所在计算机分子结构三维显示与分子设计的研究方面已有较成功的软件产品。据美国《科学新闻》报导: 英国科学家使用计算机绘制了艾滋病毒产生的蛋白酶的三维结构: 这种结构在研制新的抗艾滋病毒药物方面可能是重要的。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在IB M-PC / A T 机上设计并完成了高性能的分子模型微机系统, 给化学、生物学、医疗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简便而强有力的工具。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也都有类似产品研制成功。

3.3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模式识别(Pa te rn R e o og ni ti on)是基于“ 物以类聚” 的简单道理。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的数学方法来对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将物群进行分类, 确定某物所属类别, 了解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判别哪些因素对物群分类起着有效的影响。其最大的特点是可处理多因素问题。判别分类工作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是相当广泛的, 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能使人们在影响因素很多的情况下根据模式识别的法则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处理、选择并应用决定性特征对物群进行分类。国外模式识别用于化学主要是在分析化学和构效关系研究方面。我国在化学的另外一些领域中, 也运用了模式识别这一有效工具。如: 计算机辅助无机合成, 对未知化合物实现了计算机预报, 在预报基础上合成并发现了L aP d、E u N i、E u Fe、Pr Pd 等一批新化合物;用模式识别分析活检气相裂解物色谱、微量元素谱, 从而辅助癌症早期诊断;用模式识别进行化合物分类, 在有机化合物C 一13 核磁共振谱中应用;研究中国古瓷中的微量元素等。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将计算机用于有色金属探矿、石油勘探, 工业调优和宏观化学动力学研究等方面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作。

3.4分析仪器智能化

各种分析仪器与计算机联接, 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 是分许志宏等: 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沿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各种分析仪器不尽相同, 需完成的智能化程序显然不同, 但其中不少数据处理的方法, 如富里叶变换、解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组、拓扑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方差分析检验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神经元网络方法, 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近年来在国内外分析化学杂志上有关该方面的研究报告也很多。我国大连化物所在发展带有智能的色谱仪方面, 已取得很多成绩。与此同时, 一些谱图分析仪器与智能化的大型数据库联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种将大型分析仪器联人计算机智能化系统, 今后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4.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70 年代出现的新技术。化学中的许多数据库正是在70 年代历经了由起步、发展, 直至成熟的过程。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用于化合物结构解析的谱图数据库。目前, 几乎所有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均带有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各种谱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对当代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因为这些物理方法和手段使人们能较精确地了解化合物的结构。但是, 谱图的解释是一较为繁琐, 极为费时的工作。然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这一领域的革新。计算机辅助谱图解析方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类: 直接谱图库手段, 即谱图检索;间接谱图库手段, 包括波谱模拟、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是谱图库检索。此处顺便提及: 数据库, 英文一般用database 或databank 表示, 而数据库检索却常用library searching 一词。所谓谱图库, 目前用于结构解析的主要是指质谱、核磁谱和红外光谱。

4.1质谱谱图库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首先引入这一新技术的是质谱谱图的处理。因为, 第一, 质谱以分立峰的形式出现, 其质量峰和强度本身已数字化形式表示, 便于计算机处理;第二, 如GC-MS联用系统, 一小时可以产生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质谱图,平均每谱为75 个峰, 由此, 每小时所产生的峰数达6000~ 7000 个。这些背景给质谱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条件和动力。对于质谱谱图库, 可以追溯到40 年代美国石油研究院(API)的工作, 当时他们已经进行了谱图的收集和出版。近30 年来, 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开展了谱图的收集工作, 涌现出许多质谱检索系统,如MIT/ KB 系统、MSSS 系统、PBM 系统、Masslib 系统等, 不过, 当今在国际上影1响最大的是N IH/ EPA/ NBS 和w iley Ms Data 两个系统。在国内,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他们的系统为ASES/ MS。

4.2 碳-13NMR 谱图库

C-13NMR 波谱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中三大谱图手段之一。该手段问世于70 年代初,但发展很快。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 国际上先后涌现出许多C-13 谱图库信息系统。其中比较主 要的有: 德国BASF 公司的C-13 谱图库信息系统, 美国NIH/ EPA 系统, 法国的DARC 系统等。在国内,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80 年代初已经开展了此方面课题的研究, 所建立的CIAC-C-13 谱图库系统于1985 年投入正式运转, 目前拥有谱图20, 000 张。其中的谱图不仅涉及一般的化合物, 同时包括中草药及天然化合物类。该系统的主要特色是具有较强的相似检索功能, 即未知谱图不在库中, 其检索可以给出与之相似的化合物, 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4.3 红外谱图库

从50 年代初到70 年代中期, 美国ASTM(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est ing and Materials)编辑了150, 000 张机读红外光谱,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同时也是最大的红外谱图数据库。另外, 美国Sadtler 光谱实验室(现属Bio-Tad 公司)在80 年代中期已收录94, 000 张IR 谱图。目前, 国际上主要检索系统为SPIR、I RGO、IRIS、COSMOSS 等。在国内,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于80 年代初开始组建IR 谱图库CISOC-IR 系统, 目前该系统拥有谱图库约100, 000 张。另外, 应该提及的是中国科学院化学冶金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该所从80 年代开始先后组建了化工冶金中的许多数据库系统。5.结语 计算机化学是将计算机科学、数学应用于化学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是化学领域的一个 重要分支。计算机化学的英文叫法有多种, 如Computers & Chemistry、Computers in Chemist ry 及Computers on Chemistry。有时文献中亦会出现Computer Chemistry, 但应用较少。计算化学(Computat ional Chemist ry)通常指分子力学及量子化学计算等, 与计算机化学有较大区别。计算机与化学的联姻始于60 年代。其首先应用领域是分析化学。因为分析化学的最本征特征是借助于诸种手段收集数据及其数据处理。到了70 年代, 计算机化学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几乎在化学的每一分支领域都结满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计算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2] 许 禄,胡昌玉,计算机化学大学化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3] 许志宏,周家驹,杨章远等,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沿中国科学院院刊,化工冶金研究所。

[4] 汤英,彭善喜等,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及其应用,计算机化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国外建材科技。

[5] 张憋森,计算机化学进展和前景预测化学进展,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6] 洪汇孝,计算机化学应用软件介绍大学化学,南京大学化学系。

第五篇:对亲和力教学的一点感想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一些尝试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谭俊贤

在新课改理念里,一直提倡着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即在尊师重道的前提下,构造平等、愉悦、和谐的氛围。如何让学生真正尊重你、喜欢你,是新时期每个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地方。

记得我还是学生时,特别喜欢一位老师,就特别喜欢这门学科;而今,当我依然身在校园,但角色发生变化时,我不得不思考,我的学生是否也像当年的我一样,喜欢他们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且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学生对某门学科是否感兴趣与其老师的态度和培养方向有关,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老师与学生同乐,老师从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等这些因素都是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的理由!

如果说态度能决定一切,那么我想兴趣应该就可以左右态度。“人非生而知之者”,一个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喜欢某个人、某个事物,后来之所以喜欢,肯定是外界的事物所具有的某个特性深深地吸引或打动着他的心灵。时间一久,这种喜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特别是新学科感不感兴趣,我想应该与启蒙老师有着极大的关系。

要打造一种亲和力教学,应该从何做起,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且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自我接手这个班级伊始,就在班上宣扬一个理念:我爱我家——高09级(9)班。家人似的相处让我们彼此在校园的生活温暖、热情。课堂上能与学生自由

个学生都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的。特别是在后进生面前,耐心、细致地与他们交流,希望点点话语能如春风一样滋润他们的心田,打消他们埋藏在心底的不安与自卑。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爱心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总之,“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真心的付出定会有真心的回报!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把学生当作亲人,用年青人的活力去感染他们,用慈母般的耐心去教导她们,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关怀他们,他们没有理由不喜欢你!

下载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化学教学的一些感想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绿色化学感想

    学习绿色化学感想 班级:09级应化一班 学号:200914120115 姓名:李先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

    化学大师选修课感想

    化学大师选修课感想 作为一个2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学生,化学对于我来说,可能已经伴随着高考结束了。但是,在这个学期选课的时候,当我第一眼看到化学大师这门课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如......

    化学研究进展讲座感想

    化学研究进展讲座感想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充分了解了前沿化学的一些发展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以及追求科学的兴趣。8次讲座的内容都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

    超分子化学感想

    题 目 浅谈对超分子化学的认识 科目超分子化学教师姓名吴安心学生姓名李翠华学号 2011210411 专业化学师范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新领域也不断增多,学科之间的分支也越......

    化学实验室参观感想

    参观实验室心得体会 有幸能作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成员之一,随队前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加了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 很早就听说过长春应......

    化学前沿课程感想

    对《化学前沿》系列讲座的感想 高采 化基1101班 20110902203 很荣幸我能够选修这一学期的《化学前沿》这一门很有意义的课程,通过听24位优秀的化学界的专家的讲座,感受颇丰......

    化学原理课后感想

    化学原理课后感想 PB10206277 江秋 暑假下学期里我选修了“化学原理二”这门课,第一次看到这门课的名字时大家还以为是请研究员们来重新讲一遍化学原理这门课,让大家更好的掌......

    化学与人类感想(合集)

    化学与人类感想 化学与人类这门课所学的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十分有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化学与人类的学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