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西典22条有感
读《西典二十二条军规》有感
西典军校是世界闻名的陆军军官学校,在西典20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多人成为将军,还有大批的政治家,其中有3位总统,甚至众多的跨国公司CEO、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才也都毕业于西典。西典毕业生成为了成功者代名词!
西典军校有所谓“22条军规”—亦称为西典法则,从西典发展历史来看,是萨耶尔上校确立了西典的核心精神。这些西典精神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告诉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在企业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在企业中尽自己的责任,赢得自己的荣誉;如何更好更快的获得成功。
首先,西典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有责任感的人一定是敬业的人,每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在工作中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仅仅要完成他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他会时时刻刻为企业着想。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
说到荣誉感,无论是个人荣誉还是集体荣誉,一个有荣誉感的人才懂得服从,才有执行力。西典军校学子,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过:“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你唯一需要的就是执行力”,“没有任何借口”是西典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正日亦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一个企业离不开有服从精神和执行力的人。
西典的训练以严格著称,西典不收留弱者。对于想在西典立足的学员来说,教官的任务一下达,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完成。你需要把痛苦、劳累都装在心里,把委屈、愤怒也装在心里,化做力量,完成任务!很多人面试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说如果上级领导给你布置的任务完全是错的你怎么办?其实到我们的企业也一样,作为员工,首先是需要做到完美的执行任务。如果领导的任务实在不符合逻辑,那就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领导你的领导,同时完成认为是对的那部分!
西典还有一条重要的思想就是团队精神!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如何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呢?首先要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品质,团队精神最高境界“不抛弃,不放弃”。包容团队成员,对待团队中其他成员时一定要抱着宽容的心态,讨论问题的时候对事不对人,即使他人犯了错误,也要本着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去帮对方改正,而不是一味斥责。同时也要经常检查自己的缺点,如果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不妨将它坦诚地讲出来,承认自己的缺点,让大家共同帮助你改进,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保持谦虚精神的人在团队合作中才会被大家认可。
在我看来“成功的人士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人士却各有各的失败的原因”,西典人成功的奥秘就蕴含于它的校训中——“责任、荣誉、国家”,即追求完美、卓越、坚韧不拨、永不言败的精神!
第二篇:读《十典九章》有感
行为规范,从我做起
——读《十典九章》有感
随着中建总公司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上地位的不断提升,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为规范,树立企业形象,体现企业价值,展示企业风采,《十典九章》恰恰是公司每一位员工用来规范行为,以身作则的行为标准。
仔细阅读由中建总公司提出的《十典九章》后,感受非常深刻,深感坚持《十典九章》对公司健康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十典九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行为十典”是对管理行为和员工习惯的倡导和要求,“礼仪九章”是中建员工的礼仪规范。“行为十典”明确指出了“组织行为”、“个人行为”和“反对行为”的标准,如同一把尺子,度量行为准则,如同一面明镜,真实反映了实际情况。“礼仪九章”按照国际化公司的标准,阐述了员工在商务社交场合所应注意的礼仪及行为规则,是中国建筑员工提高职业修养,提升人际沟通技能、全面树立个人和企业形象的礼仪遵循。《十典九章》从实际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全面系统概述了作为一名中建员工需要展示出的风采。
“行为十典”中的第一条便是笃诚守信。笃诚守信是契约精神和高品质履约的体现,是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源泉。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大国,从古至今一直强调做人需要讲究诚信,商鞅立木树信,曾参杀猪诫子,无数诚信故事,流传千古,被视为美谈。《论语》中也讲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的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讲诚信不仅仅是针对个人,也是针对一个企业,甚至于一个国家,如果不讲诚信,便不能在这个社会上,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笃诚守信组织行为要求信誉第一,高能力高品质履约,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个人行为要求有诺必行,不折不扣,从自己做起,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反对行为包括虚报瞒报,诋毁对手和搞小动作。
“礼仪九章”总则强调尊重平等、真诚宽容、适度适宜、自律自省。尊重平等是我们与外界交往的核心原则、真诚宽容体现出我们的社交风范、适度适宜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把握尺寸恰当处理、自律自省要求我们要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中国建筑的每一位员工在对外交往中都代表着中国建筑企业形象,不仅体现着个人的见识和教养,也体现着企业的思维深度与文化厚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为规范,从我做起。《十典九章》的意义在于完善个人行为,展现企业形象,体现中国建筑的核心价值。相信倘若每一名中国建筑员工都能按照《十典九章》中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对个人能够快速的成长,对企业更是能够健康发展。
第三篇:读《作风百典》有感
读《作风百典》有感
翻开《作风百典》一书,读到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我被展现在我们党优秀共产党员身上的优秀品质深深吸引,感到我们老一辈在用他们的信仰、经验、知觉和智慧为我们秉烛,让我从前辈处汲取经验,从历史中收获智慧。特别是当我读到方志敏同志《清正廉洁公而忘私》一文时,反复进行了阅读,深深地被他那种在清贫的生活中始终追求理想,不贪图高官厚禄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以下是我读这篇文章的感触,也是我今后在加强作风建设,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做努力的方向。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牢靠,不仅难以兢兢业业地干事业,做出成绩成来,而且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更要用反而典型
]警示自己,分清主流,分清正确与支流,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经常反省自己的所言所行,及时防止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这样,我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自重、自省、自警、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
二、牢树宗旨观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问题。现在,有的干部地位变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这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同时,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把领导干部作为“攻关”的重点对象,并且花样多、不择手段,或直截了当,或贿之以重金,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俘虏。每个干部都要珍惜手中的权利,深入思考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三、正确看待权力。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领导干部要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守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拒腐防变的典范。可叹的是,现今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优良作风,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尤为突出的是生活作风的腐化堕落,拉大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人们深恶痛绝。正面典型使我们学有榜样,而反面典型则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敲响了警钟。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
四、弘扬良好作风。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发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
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保障。我认为要提高我们的作风建设,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因此,每个党员应自觉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对照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查找和纠正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培育优良作风,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务实事,办好事。
第四篇:读《西决》有感
读《西决》有感
对于《西决》,我只想说,浑然天成,荡气回肠。
西决,男主角。也是一个乏陈无味的男子,他潇洒,宽容,坚强。作为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在他眼里,他没有资格懦弱,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孙,自然而然,责任不可估量。
东霓,一个妖娆多情,又美丽的女子。也许是太小时的经历,让她的眼中有着凛冽和倔强。她满世界的疯跑,撞了南墙才肯回头。身为家中的老大,却成了饭后最常提起的“反面典例”,父母的不断厮杀,扭打,成为她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她无法原谅父母,也使自己得不到救赎。
南音,家中的重点人物,共同捧着的宝贝。她背负了太多的爱。她是如朝霞一样最美好最热烈的女子。同大众一样,也有过叛逆和自以为最纯粹美好的高中爱情。不知结局是好是坏,最终她的爱情鸟从广州飞回,降落在龙城这个钢铁基地。她对西决,也就是她堂哥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依为命的坚决。她爱她的哥哥,西决也觉得对她好是理所当然。一味的放纵,坚定的执着,疯狂地追随,撕心裂肺地呐喊和维护,这样的女子,还是会和苏远智,过着平凡人的日子。
文中仇恨二字深深烙刻在文章中心,火一般炙热,像龙城锻烧的钢水一般,火花四溅。
背叛,阴谋,厮杀,反叛,辱骂。
这些字眼在文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西决的爸妈,一句总结就是:他们相爱。但怎么办,也许是命运,在西决的爸爸因癌症死后,他妈不顾幼小无知的他,毅然决然的从五楼跳下,就这样西决成了东霓眼中,有“尊严”的孤儿。
东霓的爸妈,在没日没夜的打斗和争吵,几近疯狂的扭打中,反而健健康康的活着,但不知是不是欠下了太多,东霓的爸爸最终难逃一劫,死于脑血栓。也就这样,东霓叛逆,东奔西跑,去新加坡当歌女赚钱。她与那个美国男人终究无果,并且在那个冬季,生下了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郑成功,在这期间,她甚至几度想要杀死自己的儿子。
南音的爸妈,是这几个错综复杂的大家庭中,唯一安宁又和睦的家庭,她妈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女人,一生只求平淡祥和。她爸是家公司的老总,收入虽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菲,但足够养好这个大家庭了。负责了太多的孩子,为一家操碎了心。
还有许多看似重点,其实也没有多重要的小角色。像这三个孩子的小叔以及与他有过禁忌之恋而下场悲惨的唐若琳,也就是和西决在一起的陈嫣。被南音极力扞卫的苏远智,多情的骄傲女子江薏,还有东霓那个美利坚合众国的混蛋男人。这些人或多或少的为这个故事,这种人生增添了色彩,就好比北方人习惯在吃完饺子后喝饺子汤,可喝可不喝,但却必不可少。
文章的结局,是个悬念,也是对未来的猜想。
东南西北,看似密不可分,但也是相差甚远,东代表最大,因而东霓是家中的老大。西的地位也不可忽视,所以西决成了姐姐和妹妹的重要支柱。人各有命,这三个孩子的命运不同,但他们却相偎相依。还是希望有个共同美好的未来吧。
新泰一中高二:花香漫长
第五篇:读《蔡澜食典》有感
读《蔡澜食典》有感
沈杰
最近看了一本闲书,叫《蔡澜食典》。这书看名字你也知道啦,蔡澜写的,讲吃的呗。我觉得正经书要看,闲书也要看,这些闲书能扩展人的知识面,让我们在行走江湖的时候,不至于显得那么狭隘。再说了,你觉得是闲书,人家作者可不这么认为。任何一本书的作者都不希望别人说他的书是无用之书。同理,学问这东西也是见仁见智的,你觉得没用的东西,人家可津津有味呢。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蔡澜列举了100种左右的食材以及它们的做法,既有最普通的花菜、大葱、茄子,也有高档的鱼翅、海参等,可谓包罗万象。蔡澜是美食大家,他写食材,那可真是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搜罗古今。但是书毕竟要遵守阅读习惯,蔡澜还是保持了一种写作的克制,他并没有拼命地炫耀他的学识,而是每一种食材,都用短短2页纸的篇幅,风趣诙谐地介绍了它的来龙去脉、如何分辨好坏、如何烹制以及一些小趣闻,读后让人大涨见识,可谓是食材的小百科全书。
蔡澜看待食物的基本态度大概有以下几点:
1、食材好是最重要的。有些好的食材,连调味料都不用加,直接吃,比如伊朗的顶级鱼子酱,加了调味料,反而浪费了原料。
2、猪油总比植物油好。所有的蔬菜系,最好还是用猪油炒。
3、东西方饮食各有优劣,但总体而言,东方饮食更为绝妙精细,甚至带有“禅”意。
4、看10遍书,不如自己炒一次菜。失败几次以后,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厨。
我最欣赏蔡澜的一句话是:
凡是珍贵的食物,一定要从最好的试起,否则会带给你很坏的印象,让你失去追求他们的欲念。
最后讲讲我的理解:
中国人讲究实在,所以经常说:“吃到嘴里的,才是最实惠的”。老人们见了面,也经常问候:“您吃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细想想,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食色性也。人这一辈子,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说实在的,我们所拥有的那些物质财富,比如别墅啊豪车呀,只不过给人一种虚幻的成就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即便是烈焰红唇的美女,人至老年,想必也无福消受了。唯有“吃喝”,才是每天要面对的正经话题。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都是最原始的幸福,最美妙的人生,让人觉得原来活着好有价值。那是一种舌尖上的生命张力。
所以我不太赞成拼命工作,然后连吃饭都忘记,或者随便对付一下了事。吃饭就是吃饭,全神贯注的吃饭,才能感受食物的美妙。如果生活中少了美食,活着真的会失去很多乐趣的。
最后引用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的豪言,与大家共勉——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