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芳《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2 00:1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自芳《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自芳《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第一篇:刘自芳《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牛屯镇宋林小学

刘自芳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人的梦想。这个梦想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拥有一个理想的课堂。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基本上都与课堂有关。因此,作为学生,如果课堂上不能给他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精神的享受,那么这就是一个低效的课堂。如果课堂只能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容器,消极的接受,被动地应付,他一定不会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能会出现“视学舍如囹圄不肯入,视师长如仇寇不欲见”的现象。

前段时间,半坡店乡初中有三位花季少女离家出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她们离家出走时留给家人的信中,可以看出:她们不是不听话的孩子,她们离家出走的原因就是不想上学,十几岁的花龄少女,竟有如此想法,意想不到的举动。那么,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我们就应该精心想一想:课堂上,如何能留住孩子们的心,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改变课堂,让孩子们的生命在课堂上发光,让孩子们的魅力在课堂上展现,让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在课堂上度过,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时间匆匆,让他们无力遮挽时间,让他们有享受不完的幸福教育生活······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把孩子那颗好奇而有追求梦想的心留在课堂上。

在干老师看来,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一种教学中的顿悟,这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甚至深刻的修炼。干老师所理解的课堂终极目标需要实现的最后一个维度是:课堂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用高超的应对在组织课堂教学,他还要能够认识到知识内在的魅力,并以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到的理想境地,他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课堂以及课程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而产生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间的共鸣,实现真正的对话。我肤浅地理解为教育应该有一种人文关怀,教育应该更过地关注人精神生命的成长。

课堂上,他能让词语复活,让文本复活,让课堂是一池生命泛活的春水。他在讲解《景阳冈》一文时,讲到《水浒传》中谁是英雄?干老师抛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水浒传》中,总共有多少英雄啊!同学们即口而出,一百零八位。这自然难不住学生。干老师接着说:“有外国人把《水浒传》翻译为英文,书翻译好了,想来想去这个名字不好,为什么?《水浒传》人家能听懂吗?接着他就给它又改一个名字,同学们猜一猜,他起的什么名字?”同学们猜的名字无奇不有,笑声中,同学们的思维并没有停下,大家对同学们的名字好像都不太满意,这时,干老师揭晓了谜底,原来那个外国人起的名字叫“一百零五个男强盗和三个女强盗的故事。”此话既出,先是引起了学生的笑声,然后,当干老师问他起的名字好不好时,同学们一致摇头说:“不好。因为,他们是英雄,不是强盗,应该是“一百零五个男好汉和三个女好汉的故事。”孩子们和老师的这段对话,仅是干老师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小插曲。他与学生的对话是那么天然雕琢,又处处牵引学生走向更高。这种牵引,没有丝毫痕迹,似乎学生的领悟本来就在那里,毫不费工夫,自然天成。始终关注学生是他课堂最大的特色,他的智力挑战,他的现场性与对话能力,均与始终关注学生密切相关。他能够审视整个课堂,迅速地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随时做出反应与调整。他是将课堂从关注“教”转移到关注“学”的观点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人。而且这种关注始终紧密结合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很不容易分神,而是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悦。

反思自己所走过的教育之路,对照《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渴望在教育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积淀,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去练习属于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便过程艰苦,但我愿意付出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在那朵花里或许有笨拙的模仿、或许有不成熟的实践,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努力去经历、去实践我终归会收获那朵属于自己的花。

第二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马尚武

在市第三届教科研活动月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收获颇丰。使我充分领悟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以及如何打造理想课堂。

理想的课堂,简单的说就是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它包括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众所周知,课堂是师生共享的人生体验,是师生共度的生命旅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渠道,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那么如何打造理想的课堂呢?

一、真正认识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育是唤醒与点燃,教育是服务与引导,课堂上教师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知识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既然课堂是师生的,那么理想课堂就必须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就必须真正认识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有人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电脑和U盘的教师“高速USB接口”。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就很难找到把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的“高速USB接口”,因此,有没有学生的真心配合,能不能读懂学生,几乎就是你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教师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仆人,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使其自己燃烧起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根据学情设计教学。

课堂并不是证明教师优秀,而是帮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因此教法如何设计取决于教师能否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学习效率也就高了。现在很多教材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标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累了或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了,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课堂上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在哪里出现了障碍、在哪里需要拓展、在哪里需要升华时,教师才有针对性地加以扼要的补充、精当的点拨。

三、设计好问题导学

解决问题是技术性的,而解决问题则是革命性的。课堂并不是讲授学科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所以课堂上能否提出适合学生的问题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有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单纯的就课本问题出几道题。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情意和认知基础。备课时一定要把每一节的知识点吃透,这一节课共有几个要点,怎样能有兴趣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

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兴趣化。这样随着学生渴望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层层深入,这样才能做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从而真正形成自己理想的课堂。

第三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如何让教学有效?

有效教学框架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力。

有效教学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及教材解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严谨的教学板块(左手栏)、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右手栏)、教学反思。? 如何让教学有效,与教材解读密切相关,而教材解读,与年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相关,更与学生现阶段的水平相关。

我认为需要关注:

1.明确合理教学的三类目标: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整理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明确,不含糊。?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不同于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而是将三维目标整合于具体的操作程序上。

A类目标指的是基础性、阶梯性目标。是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比如,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认读生字,读通课堂、标自然段序号等,就属于此类目标。

B类目标指的是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本单元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狠心目标要求在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进行教学,不用大量时间教学的一律不得列为核心目标。

C类目标是指副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扩展阅读也属于此类目标。

具体到每个年级以什么为核心目标,与此三项有关:学科标准的规定性,文本中元含的最有价值的维度,学生实际实现的可能性。

2不从零开始的课堂教学:定向预习,是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一个特色。预习,曾经是一项很常态的教学策略。新教育说预习是一特色,其实是指的“预习定向”。每一次新课学习之前,都针对学习内容,提出具体的可操作和检测的学生自由学习内容。这几乎是学生唯一独立学习的机会。

我认为定向预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普适性的,比如所有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教材的自由朗读,扫清生字词的障碍;第二类是针对具体的某一篇文章的。第一类预习内容可以形成常规,不需要单独布置,第二类需要在预习时,具体布置。

反思我们的课堂,肤浅的学习过程,大多源自学生课前没有做好预习的工作,把单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几乎都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很多也就只是完成了本该学生预习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第四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阅读实践,向教学开一朵自己的花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马春丽

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的个修歇处,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唐]青原惟信禅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题记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一、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师生同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是学生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二、三重境界的阐释给我的启示

1、实现三重境界的基础——有效的教学框架

教学框架体现了教什么和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两大教学元素,是一个既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又能帮助我们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教学双方都有一个统一体系可参照,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动。它将课堂教学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的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都不被老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讲解所取代。最影响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学”的教学板块,真正体现了课堂大容量、小步子、快节奏的特点,使我们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计划、有目的。尤其是右手拦的学生学习清单,改变了以往教案只写教师教的部分,让每个教师在思考教学的时候,去思考明确学生的学习,确保在教学中每个学生拥有足够的、完整的、有序的训练,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思想。

2、找准文本在教材中的坐标——“教什么”和“怎么教”

拿到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已经习惯于一开始就想 “怎么教”,而忘了这个问题是服务于“教什么”,而“教什么”又是服务于“这个文本有什么可教?”要了解这个文本有什么值得教,需要教师首先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去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度创造,自觉地把它转化成有清晰教学内容的语文教材,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文本解读的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在本书所介绍的案例中,我时时为干国祥老师的文本解读之功所折服。特别是对《游园不值》一诗,以《寻隐者不遇》为引子,道出鉴赏古诗的密码——屐齿、柴扉、小扣,引经据典地联系相关联的诗文典故,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诗意,尔后再引导学生一同寻找诗中的文眼——“关”字的妙用,最后带领学生悟诗之主旨,明现代之隐喻。如果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对诗文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剖析,又何以将简简单单的28个字上得如此丰满而精彩?

3、定向预习——课堂不再从零开始

如果说教学目标本该是一切课堂教学的统率性概念,那么对预习的重视,以及采取的特殊处理,则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一大特色。如果说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针对教师自身的预习,那么定向预习则是针对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唯一机会。只有两者的扎实有效的落实,才能实现第二、第三重境界。新教育预习的设计有别于我们传统的读文识字的简单操作,是在确定三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教学重难点而设计的全面、立体的预习单。它的目标是通过预习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直接地接触问题与知识,因此,这样的课堂就不再是从零开始,而是成了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课堂是学生能力展示及提高的地方,能有效地对学生独立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4、训练有素——行为上和思维上的专门训练

新教育所倡导的“训练有素”,既指学习行为上的训练有素,包括上课的某些程序,学习的一般流程一节对话规则等,也指学生思维上的训练有素,就是养成一种比较专业的敏感,能够迅速对问题进行归类,搜索出最接近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方案,尝试解决。从定向预习的布置、运用、检测、评估,到课堂小组研讨的分工、主持、效度评估,课堂对话的聆听与应对以及做笔记,课堂练习的时间、准确度、评估,尤其是课堂上思维渐进过程、到课外独立完成某些延伸作业,新教育无不在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专门训练。(在《景阳冈》对武松的是怎样一个人的解读中,批注方法的指导尤为突出。)所以,“训练有素”四个字在有效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探索知识的神奇旅程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以及解决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一个“问题——知识——文本”(由教材、考试所提出,与背后深广的学科,以及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相联系),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它的核心是智力的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喜和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这是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阅读此章节,感受到了干老师的神奇,他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孩子们探索一片他们未知的领域,而这片领域或许是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孩子们无法达到的境界,而他做到了!比如,他可以将《月光启蒙》中母亲的形象与月光的意象叠加,让孩子很容易就理解“月光”与“母亲”、“母亲”与“故乡”之间和谐的统一,能细细体味这诗样的意境下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崇敬,感受故乡文化对作者的滋养。他借一根哨棒,就能唤出一位真实的民间英雄——个性鲜明的武松;一池荷花,就将《论语》中“君子务本„„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儒家的“孝”、《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以及《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这些抽象的概念浅显地还原在王冕的个性中„„

6、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在干老师看来,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一种教学中的顿悟,这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甚至深刻的修炼。干老师所理解的课堂终极目标需要实现的最后一个维度是:课堂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用高超的应对在组织课堂教学,他还要能够认识到知识内在的魅力,并以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到的理想境地,他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课堂以及课程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而产生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间了共鸣,实现真正的对话。我肤浅地理解为教育应该有一种人文关怀,教育应该更过地关注人精神生命的成长。

课堂上,他能让词语复活,让文本复活,让课堂是一池生命泛活的春水。他与学生的对话是那么天然去雕琢,又处处牵引学生走向更高。这种牵引,没有丝毫痕迹,似乎学生的领悟本来就在那里,毫不费工夫,自然天成。始终关注学生是他课堂最大的特色,他的智力挑战,他的现场性与对话能力,均与始终关注学生密切相关。他能够审视整个课堂,迅速地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随时做出反应与调整。他是将课堂从关注“教”转移到关注“学”的观点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人。而且这种关注始终紧密结合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很不容易分神,而是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悦。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够说明哪些“道理”(语文知识)? 课文不仅仅是某个道理的举例,它还是一个语文全息图,它包容了几乎全部层面的语文问题。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我们行走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课程,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反思自己所走过的教育之路,对照《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渴望在教育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积淀,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去练习属于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便过程艰苦,但我愿意付出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在那朵花里或许有笨拙的模仿、或许有不成熟的实践,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努力去经历、去实践我终归会收获那朵属于自己的花品味经典,感悟人生。

第五篇: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理想的课堂什么样?怎样的课堂才有效?学生懵懵懂懂,启而不发怎么办?

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攀登理想境界。

一、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究竟为哪三重?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这可以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干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知识——真理”,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即从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课堂,要求课堂。这和目前很多有识的教育专家、学者呼吁的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实施生命化教育应该是相通的。

二、三重境界的阐释给我的启示

1.课堂不需要虚假的主体。

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人的口头语。可实际上呢,反思我们身边的一些课堂,仍然是强势的牵引远远大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多时候,教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上转圈,难以给学生以真正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有时,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预设,于是有了“小眼发光,小手如林”的虚热闹,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成了虚假的主体。

我发现很多学生真的是教师在逼着学,逼着掌握那些知识,再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其实,知识都是有它的魅力的,都会勾起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可是为什么我们教材中的知识就很难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呢?是编者的不够精心吗?显然不是,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学生没有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唯有让知识的求得成为一个探索奥秘的神奇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课堂需要关注的是“这一群”.干老师在书中说:第二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文本”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我以为他心中有学生,课堂中的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一切的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我很欣赏干老师们的新教育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很感动的是,一个“共”正是体现了班级授课的理念,全体师生共同学习,课堂应该把目光放在“一群”上,而不是某一个特殊的“一个”,当“这一个”在呈现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其他的学生和他共同面对问题来学习探讨,使得“这一群”都动起来。

3.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一段旅程。

这段旅程是怎样的?我们来听听干老师的表述:“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心的理解时的豁然。”

读干老师课例《景阳冈》《月光启蒙》,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旅程使得知识的获得成为了“发掘伟大事物的魅力”,你想,这样的过程学生怎会不喜欢呢?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课堂之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将永远走在探索的路上。

下载刘自芳《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自芳《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5篇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

    和谐高效课堂的三重境界

    和谐高效课堂的三重境界 2016-05-20 王敏勤 王敏勤教育工作室 和谐高效课堂的三重境界 天津教科院王敏勤华东师大的鈡启泉教授曽说: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改革的关键在教......

    朱永新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

    朱永新解析新教育理想课堂三境界课堂之于教师,犹如田野之于农人、舞台之于演员,但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成为不少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疑问。7月13日,在新教育实......

    学习贵阳市女教师刘芳老师的学习心得

    关于学习贵阳市女教师刘芳老师的学习心得 2015年12月,我学习了刘芳老师的先进事迹,内心遭到了极大了震动。在1997年被医生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面对不治之症她并没有妥协......

    学习心得——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刘芳媛)

    学习心得——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 刘芳媛 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由此可见,一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从熟......

    构筑理想课堂学习心得(5篇范例)

    《构筑理想课堂》学习心得 北川西苑中学王远建 今天开会陈校长给我无赠送了一本《构筑理想课堂》的书,并赠言:阅读成为习惯,快乐伴随工作。给我的启发非常深。下面就来谈谈学习......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合集)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还缺少科学的、具体的、量化的衡量标准,这就对建设“高效课......

    刘金玉教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

    刘金玉校长高效课堂学习心得 什么是高效课堂?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又是什么? 之前我简单地认为高效课堂无外乎就是课堂的效率是很高的,大部分的学生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学到比预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