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课改名校考察学习心得刘玲芳
走进课改名校
感悟教育魅力
促进自我发展 ——赴江苏课改名校考察学习心得 皋兰县第三中学
刘玲芳
2012 年 10 月 14 日至 24 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赴江苏省课改名校考察学习活动。我们初中组一行 24 人在教研室赵主任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东庐中学、后六中学、宜兴实验中学、洋思中学。通过参观、听课、听报告等形式,对四所学校先进办学经验和优秀教改成果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洋思中学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理念,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管理办法,是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倡导教学合一的“合融教育”,是学习借鉴洋思模式的典型代表;后六中学靠“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而成为全国初中名校,创造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奇迹” ; 宜兴市实验中学秉承文化根脉,不断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构建了“‘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四所名校,各有千秋,都散发着理想教育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感动——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的魅力是限的。
一、洋思中学 —— 全国 基础教育改革一面不倒的旗帜。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曾是一所频临倒闭或撤并的农村中学。近年来,校长秦培元与前任校长蔡林森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育观念,要求学生的学习要达到“三清”——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而享誉全国。现有 65 个初中班,在校学生 3200 多人。1999 年,江苏省教委、泰州市委先后发文号召学习洋思。2002年被评为“中国名校”。《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多次刊登洋思经验,全国各地掀起了学洋思热潮。
1、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常听老师说:“好学生不用教”,“教好后进生才是真本事”。那洋思中学的老师的确有真本事。他们坚持“优生是宝,学困生也是宝”,洋思中学不择生而教。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成绩显著。他们注重抓好起始年级,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洋思课堂教学的起点是学困生,重点是学困生;课堂上提问最多的是学困生;当堂训练时老师巡视的重点是学困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学困生;课后辅导、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学困生。
2、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3、坚持“三清”。
为保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效果,坚持“三清运动”。“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最重要的是“堂堂清”,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洋思的每个班都按学科建立了学习小组,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互督互查,分工负责,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任课老师利用双休日帮助其“清”。
4、“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
“上课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速度比平时快,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率高,课后就轻松,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有人说,洋思是一部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教育的真谛;洋思是一个榜样,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人育人的精神;洋思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洋思是一位兄长,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真诚热心的帮助。我要说,洋思是路标,指引我们走向理想的教育,去实现教育的理想。洋思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教育的魅力。
二、东庐中学 —— 学习借鉴洋思模式的典型代表。
东庐中学曾是南京市溧水县的一所乡村薄弱初中,学校从 1999 年开始,在学习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以“讲学稿”为载体、“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积极打造“合群、合作、合享”的师生团队,崇尚“至博至淳”,着力培养学识广博、气质淳厚、可持续发展的师生。解决了规范办学行为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矛盾,实现了减负与增效;构建了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体系。短短几年,东庐中学先后获得 “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优质品牌学校”、“国家级教育改革特色学校” 等极高的荣誉。并被授予为“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和南京市“合融教育项目研究中心”。
“讲学稿”来自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草稿拿出;组长
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我们听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一节是《二次根式的加减》。都使用了“讲学稿”,我看到“讲学稿”的主要环节有:学习内容、目标、重点、难点、过程。学习过程主要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测试、应用与拓展。“讲学稿”的环节类似于我们的“教案”,但它的作用和要求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教案”。“讲学稿”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复习资料于一体,是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其本质是贯彻课改思想,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
三、后六中学 —— 中国乡村教育的“奇迹”。
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方向,追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价值观,确立“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以创农村一流初级中学为目标,学校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注重精神引领,竭力倡导教育是良心工作,构建团结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学校管理做到精细化,以常规、细节、过程为抓手,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课堂教学追求实效,改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和自主发展,学校走上了持续、快速、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独自走出了一条低耗高效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的管理模式,成为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2007 年 9 月胡建军校长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胡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0 年全国初中名校常规管理特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后中成功举办,获得好评。
(一)清新自然的常规新课堂。
我们进入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听了一节物理公开课,内容是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蔡民,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课上的轻松自如,通过实验竞赛激趣引入,后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组织学生交流合作、归纳总结规律。整个过程注重知识的构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人觉得轻松自然,生动有趣,身心愉悦。
(二)“没有特色”的办学特色。
听胡建军校长的报告,感觉很实在,很有特色,很震撼心灵。
1、办学特色是:没有特色。
2、办学经验是:坚守。常规+细节+过程=奇迹。
3、改革创新:一种坚守。坚守着教育的规律,坚守着教育的本真、坚守着教育的常规、坚守着教育的平淡。(改革创新不是搞花样)
4、上好副科。胡校长说:副科不认真上,课堂教学松懈,课堂纪律松垮,作业马
虎,甚至没有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养不成习惯,不认真上副科,其实就是搞破坏。
“没有特色”的办学特色是很多学校的普遍性,很多人甚至把学校的不景气认为是办学没有特色,而这种观点在后六被彻底否定,让人震撼。成功的经验是:坚守;上好副科。而这些理念哪个学校没有,哪个老师不知,这个不是“经验”的经验让人感动,因为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我们没有做好。
四、宜兴市实验中学 ——
走出了课堂教学 改革的创新之路。
宜兴市实验中学秉承文化根脉,不断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构建了“‘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宜兴市实验中学也因此成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颗“新星”。
“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法:所谓两类结构是学科“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的简称。学科知识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即为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学生掌握了学科的“知识内容结构”,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解决学科问题。因此,在学科知识概念的学习中,不仅要把握学科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即对学科基本概念的学习上升到“概括化”水平,而且要努力揭示各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在“概括化”水平基础上,上升到“结构化”的水平。如:下图是关于代数式的知识内容结构示意图,该图揭示了关于代数式的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联系。
五、路在脚下—— 学习先进、反思 自我、促进教改、提升质量
(一)
学习先进 ——借鉴乃学习之本。
1、学习四所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精神、学境界。学习他们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一心为学校的思想境界。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托起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全部希望。后六中学的“没有特色”让很多普通学校增添了信心。
2、学习他们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先进教学方法。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各有所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与之配套的是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集体备课的做法,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两案合一”教与学不再两张皮。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两案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后六中学的“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就是奇迹;宜兴市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法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生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达标和提升,使学生在自主尝试学习的基础上,再插上一对翅膀(两类结构),让学生在思维的王国里自由翱翔。这是洋思、东庐、后六、宜兴给予我们最大最有益的财富。
3、学习他们把教师的集体备课、观摩评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方法。四所学校的集体备课雷打不动,时间、地点、内容、核心发言人、集体讨论制度落实的好。
4、学习他们把合作学习,兵教兵,优带差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四所学校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在合作学习中全体学生受益,共同进步。他们妥善处理了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关系,找到了优生培养和后进生提高有效方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
东庐中学的老师们不但创造了“讲学稿”,而且创造性地使用实物投影仪,我们听了两节数学课,老师把实物投影仪当“黑板”使用,运用自如,令人叹服。
6、学习他们成功背后的东西——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 看宜兴市实验中学的王俊校长怎样建构“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模式的。
融汇百家:首先,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开始先学洋思,虚心到洋思中学求教,探求洋思经验的奥秘,他带领教师到洋思中学先后不下十多次。从分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中,发现其根本是体现尝试教学思想。他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邱学华教授,并邀请他到校为教师作讲座,在全校推广尝试教学法。后来,又学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经过消化改造,简化成一种备课形式“学案”,在全校推广。近几年又学杜郎口经验,并在课堂教学中试用,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自成一家:在兼容并蓄﹑广泛学习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科学理性的课改立场,整合吸收,融会贯通,努力打磨自己的课堂,形成了今天的“两类结构”尝试教学模式。经过广泛的学习借鉴和深入的实践探索,他们的课堂教学特色日益鲜明,但他们
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认为前面一阶段的努力,主要在改进教学方法层面上,重点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由“先讲后练,先教后学”转变为“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由以前教师注入式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尝试探究,注重当堂练习和即时反馈,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应该继续研究“练什么﹑讲什么”的问题,要在整合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他在二十年余年的初高中地理教学中,一直研究前苏联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并把它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获得了成功。从这段经历中他得到启示,“纲要信号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图表或“知识树”,把学习的知识上升到“概括化﹑结构化”的水平,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新的问题情景中迁移运用,他觉得可以从这方面展开研究。在国内研究“纲要信号教学法”的专家,首推现任天津市教科院基教研究所所长的王敏勤教授。通过邱学华先生的介绍,他找到王敏勤教授,邀请他到学校作学术报告,带领教师三次到王教授在浙江瑞安的实验学校考察学习,加以消化改造,并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结构教学法”的教学思想。由此,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进入了“两类结构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把课改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深厚的理论素养,大胆创新的魄力和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学习的意识,追求卓越的理想,成就了他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二)
反思自我、促进教改、提升质量
比较分析四所名校的教学模式,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就是:他们所有的理念与方法都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实施策略相符合。“以生为本”是核心,把先进的理念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出自己的路是关键。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本质东西。
1、我们的教育理念:“人人都能成才,进步就是成功”是我们皋兰三中的办学理念。它和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本质是一样的。
2、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四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三”是指课堂教学的三种策略:“842”和“632”学习小组;知识问题化,学习任务化;“电子白板+传统黑板”的高效教学手段。“四” 是指课堂教学的四个特点:自主预习,明确目标;互助展示,点拨释疑;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当堂检测,查漏补缺。“六”是指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预习、互助、展示、精讲、检测、反馈),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理念,遵循“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的原则,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三清”的教学理念。
3、我们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基本做到了“精讲多练”,老师讲的少了,学生练得多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心,比以前的“尽讲不练”,好多了。
4、我们的优势:先进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与推拉黑板,四所名校都没有电子白板。我们的班额小,便于进行课改模式的操作与探索。
5、我们的不足:
(1)我们最缺乏的是像宜兴市实验中学的王俊校长的那种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后六中学胡建军校长说得那种坚守。
(2)我们的“三四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才 2 岁。理念是好的,但“六步教学法”的每一步都做的不够好,特别是课外辅导和后进生的转化落实不够,也就是洋思的“三清”没做到。
(3)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够,创新能力缺乏。
6、努力的方向与措施:
(1)坚持“人人都能成才,进步就是成功”,即“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教育理念,坚持“目标引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的原则。
(2)创造性借鉴“讲学稿”,改进教与学形式上“分离”的状态,特别是在上复习课时可以编制“讲学稿”,提高教学效果。
(3)创造性借鉴“两类结构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特别是在每章、每单元开始或复习时,尽量编制两类结构图,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抓“常规、细节、过程”,力争做到“四清”。
(5)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突破观念、发挥优势、不断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努力改进“电子白板+推拉黑板”环境下的“三四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建构一种更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学习四所名校的经验,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东庐经验不仅仅是一张讲学稿,它涉及教学常规、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变革;二要采取渐近的策略。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摸索到逐步完善,都花费了几年的时间。采取了缓步前进、边改革边完善的策略,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转型。如果在没做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希望能够立竿见影,难免会遭遇挫折;三要与学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绝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完全排斥,要在借鉴中创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考察学习图片
东庐中学“至博至淳”
东庐中学教师利用“讲学稿”上课
后六中学校长胡建军作报告
后六中学教师上公开课
后六中学学生上自习
奔向未来 —— 明天会更好
二 0 一二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华东地区名校考察学习心得
华东地区名校考察学习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海滨教育中心组织的华东地区名校考察学习活动,期间聆听了2位专家的讲座,走访参观了6所名校,并听取了6位校长的有关各个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教育管理、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等办学思路和理念的报告,对我来说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绝好机会,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加油的过程,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对我本职工作的促动
在此次华东名校考察学习中,对我促动很大,我了解到了华东地区教育改革的脉搏,领略了所到学校的特色,也广泛汲取了他们教育的先进理念。从几位教育专家、校长的报告中,全方位地了解了他们的办学思想、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虽然,有的学校的办学性质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管理方式也具特性,比如集团办学校长的权利很大,教师的聘用、职务的任免、教师的奖励等等校长说了算,可以说是铁腕政策,教师为了生存严格遵守制度,学校在管理方面有很多优势,学生的收费问题他们是名正言顺的,这些都与我们不同,但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杭州师范大学教周俊教授的“教学制度文化的反思和重建”对我们学校的制度建设有很好的启迪,杭州学军小学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建平中学的“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有独特的做法,这些好的学校建设性方面问题的阐述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我今后的工作学习思路可以说是有了一个新的飞越。
二、学校教学制度的文化建设
杭州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导师、周俊作的《教学制度文化的反思和重建》的报告,对我颇有启发,结合本人实际教学制度文化工作,有很多地方应从根本上进行完善及改进。周教授为什么提出教学制度文化的反思和重建,就目前一些中小学在教育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教师制度的失调以“分”为本、以“升学率”为宗旨、以“量华”考核为基础、以“奖惩”为目的的制度上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分数至上、教研实效低下等诸多不利于学校教育发展的现象发生,所以,要对现在教学制度文化进行反思和重建,周俊教授谈到: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改到深处是制度,落实制度靠常规”所以,要建立有效教学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创新教学常规,如“写教案”与“上好课”的貌合神离的问题,应采取备课管理和教学检查相结合、区分对象、分层次要求、重视教案的形成过程,加强备课指导、集体和个人相结合,通用教案要及时补充完善。其次,要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既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研究学校的具体问题为目的,以教师研讨为主,依托校外教育资源,重视不同学科的交流和整合。第三、构建“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最后就是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师评价制度,构建有效的教师实施发展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评价的积极参与,而形成同事、家长、学生共同的评价体制。
周教授的思想理论,很深刻地剖析了学校教学制度的文化建设。
三、学校管理的文化建设
一个好校长,能办出一所好学校,西湖集团小学总校长章献明,带领的西湖教育集团逐渐形成了以层级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格局,在层级管理中,校长主要关注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人、财、物,主要精力放在宏观目标管理上,同时强调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靠规范行为,传承学校的传统既是学校的管理,“西湖文化“既是管理文化、教学文化、交往文化、学习文化,文化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章校长讲到校长要有超前意识:当老师在上今天的课的时候,校长要考虑明年的工作;
老师们在假期休息的时候,校长要考虑下学期的工作并作好安排;当老师们在领钱的时候,校长要想到明年能给老师发多少钱;学校发展,全靠你校长了……
校长的工作是一个很累人的工作,注定比别人休息的天数少,工作日多,注定头发要多掉,觉要少睡,工作时间多,要处理的事情多,要考虑的问题多,好事不一定到校长这里,但坏事一定会到校长这里,校长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并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完成。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学校的发展靠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实质工作,教师的素质和精神面貌直接体现学校的精神面貌。杭州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讲到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爱与责任”:它是一种兼容并包的爱,一种爱满天下的爱。与教育爱相伴而生的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教育承载着社会和每个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它的责
任也应孕而生。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新时期的师德精神应该是师德师风和师能的完美结合,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中的应有之义还应该包括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高超的育人技巧以及堪为人师的高尚风范,亦即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汪培新校长谈到“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要提倡和谐、提倡合作,提倡个性发展,面向未来的个性化教育,学校的整体思想,校长有,每位教师也有,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点,校长与教师的关系要简单化,上下同心,左右同欲,让教师心里都有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和教师发展的乐园。教师的培养工作应做到:
1、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要有大爱精神),教师要有一师一母的爱。你的付出索要回报了吗,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我教了学生,学生是不是会很快地成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2、教师职业价值的培养(正确理解教育本质),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能检测的东西不是教育的本质的东西,应是建立在分数之上的东西,大好学习基本能力、道德、身体健康、交流合作能力,给学生的口号是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内容我选择,我的事情我完成。
3、教师职业心态的培养(要正确认识),一个吃面包的人与饿着肚子的人比,就有优越感,但他与一个吃鲍鱼的人比就没有了优越感,很多事情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五、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来自学校成员的智慧经验,精神与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
风格与理念,在这方面上海建平中学给我的启示非常大,其具体做法:
1、形成学校发展的统一愿景:学校领导与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前者做对的事情,后者把事情做对,前者确定方向,后者实施计划,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一个人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只手表更精确。
2、激发教师的竞争与合作:很久以前,丹麦渔民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还没到岸就死了,只有一条渔船总是能带着活鱼上岸,原来,他们在打回的沙丁鱼舱里放两条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在船舱里鲶鱼不断追逐沙丁鱼,于是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下来,我们可以引入“鲶鱼”式人才,通过他们的挑战工作,刺激学校成员的竞争意识,从而激活整个团队。
3、校本培训的基本思路:⑴树立核心价值,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健康幸福的成长;⑵激发生命激情,要让老师真正体会到教育工作是教师自身生命激情的体现,也是自身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增强教师的学校的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⑶给予教师制度伦理的双从关怀—关注隐性文化,培育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打气谦和的新教师形象 ;促进文化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使教师在文化修养中提升自己,渲染学生、立德、立言、修己修人。
4、评价教学促进教师的发展:好课的标准—“五个实”,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课)、真实的课(有待充实的课)。
我们的目标是: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
返的花园和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家园。总之,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觉得整体上有所提升,在学校管理、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的观念上、方法上、手段上有所提升。我会将专家的思想、学习所得的理论、方法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与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本职工作;最后是将本次的学习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管理水平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华东地区名校考察学习心得
华东地区名校考察学习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教体局组织的华东地区名校考察学习活动,了2位专走访参观了5所名校,并听取了几位校长的有关各个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教育管理、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等办学思路和理念的报告,对我来说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绝好机会,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加油的过程,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对我本职工作的促动
在此次华东名校考察学习中,对我促动很大,我了解到了华东地区教育改革的脉搏,领略了所到学校的特色,也广泛汲取了他们教育的先进理念。从几位校长的报告中,全方位地了解了他们的办学思想、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虽然,有的学校的办学性质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管理方式也具特性,但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上海微宁小学的“教学制度文化的反思和重建”对我们学校的制度建设有很好的启迪,上海七色花小学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有独特的做法,这些好的学校建设性方面问题的阐述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我今后的工作学习思路可以说是有了一个新的飞越。
二、学校教学制度的文化建设
听了南京市第三小学的的报告,对我颇有启发,结合本人实际教学制度文化工作,有很多地方应从根本上进行完善及改进。就目前一些中小学在教育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
在教师制度的失调以“分”为本、以“升学率”为宗旨、以“量华”考核为基础、以“奖惩”为目的的制度上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分数至上、教研实效低下等诸多不利于学校教育发展的现象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创新教学常规,如“写教案”与“上好课”的貌合神离的问题,应采取备课管理和教学检查相结合、区分对象、分层次要求、重视教案的形成过程,加强备课指导、集体和个人相结合,通用教案要及时补充完善。其次,要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既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研究学校的具体问题为目的,以教师研讨为主,依托校外教育资源,重视不同学科的交流和整合。第三、构建“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态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最后就是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师评价制度,构建有效的教师实施发展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评价的积极参与,而形成同事、家长、学生共同的评价体制。
三、学校管理的文化建设
一个好校长,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南京第三中学校长带领的教师逐渐形成了以层级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格局,在层级管理中,校长主要关注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人、财、物,主要精力放在宏观目标管理上,同时强调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靠规范行为。校长讲到校长要有超前意识:当老师在上今天的课的时候,校长要考虑明年的工作;
老师们在假期休息的时候,校长要考虑下学期的工作并作好安排;当老师们在领钱的时候,校长要想到明年能给老师发多少钱;学校发展,全靠你校长了……
校长的工作是一个很累人的工作,注定比别人休息的天数少,工作日多,注定头发要多掉,觉要少睡,工作时间多,要处理的事情多,要考虑的问题多,好事不一定到校长这里,但坏事一定会到校长这里,校长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并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完成。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学校的发展靠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实质工作,教师的素质和精神面貌直接体现学校的精神面貌。杭州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讲到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爱与责任”:它是一种兼容并包的爱,一种爱满天下的爱。与教育爱相伴而生的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教育承载着社会和每个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它的责任也应孕而生。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新时期的师德精神应该是师德师风和师能的完美结合,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中的应有之义还应该包括丰富的学识、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高超的育人技巧以及堪为人师的高尚风范,亦即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汪培新校长谈到“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要提倡和谐、提倡合作,提倡个性发展,面向未来的个性化教育,学校的整体思想,校长有,每位教师也有,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点,校长与教师的关系要简单化,上下同心,左右同欲,让教师心里都有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和教师发展的乐园。教师的培养工作应做到:
1、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要有大爱精神),教师要有一师一母的爱。你的付出索要回报了吗,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我教了学生,学生是不是会很快地成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2、教师职业价值的培养(正确理解教育本质),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能检测的东西不是教育的本质的东西,应是建立在分数之上的东西,大好学习基本能力、道德、身体健康、交流合作能力,给学生的口号是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内容我选择,我的事情我完成。
3、教师职业心态的培养(要正确认识),一个吃面包的人与饿着肚子的人比,就有优越感,但他与一个吃鲍鱼的人比就没有了优越感,很多事情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五、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来自学校成员的智慧经验,精神与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理念,在这方面上海建平中学给我的启示非常大,其具体做法:
1、形成学校发展的统一愿景:学校领导与学校管理的区别在于前者做对的事情,后者把事情做对,前者确定方向,后者实施计划,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一个人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只手表更精确。
2、激发教师的竞争与合作。
3、校本培训的基本思路:⑴树立核心价值,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健康幸福的成长;⑵激发生命激情,要让老师真正体会到教育工作是教师自身生命激情的体现,也是自身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增强教师的学校的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⑶给予教师制度伦理的双从关怀—关注隐性文化,培育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打气谦和的新教师形象 ;促进文化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使教师在文化修养中提升自己,渲染学生、立德、立言、修己修人。
4、评价教学促进教师的发展:好课的标准—“五个实”,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课)、真实的课(有待充实的课)。
我们的目标是: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和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家园。
总之,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觉得整体上有所提升,在学校管理、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的观念上、方法上、手段上有所提升。我会将专家的思想、学习所得的理论、方法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与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本职工作;最后是将本次的学习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管理水平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江苏名校学习考察心得
江苏名校学习考察心得
江苏名校学习考察心得
一、学习内容概括:
10月15日至10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名校考察活动,考察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国忠院长所做的报告《我所认识的10位校长、教师》;江苏教育科学院的周成平所做的《新课标与教师发展》报告。期间我们还考察了江苏东庐中学,江苏后六中学,江苏宜兴实验中学。更高层次的报告和实地考察给我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一)、江苏东庐中学之“讲学稿”。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一所农村初中,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学校从1999年开始尝试进行“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以讲学稿而著称。
来到东庐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 “讲学稿”。
东庐中学因讲学稿而闻名,寒暑假备课:寒暑假老师各人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二方面把握知识体系;主备教师备课: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开学初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在上课前教师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多少视情况而定),了解学情,再次进行备课,即课前备课;课后备课: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二)、江苏后六中学之“常规、过程、细节管理”
10月17日下午我们进入的后六中学,这个学校在2009年投入使用,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干净的校园环境,及浓厚的育人氛围,校训,校风,教风,校长寄语等标语在各处醒目列出,时刻提醒师生铭记。我们随意到处转了转,有了一些发现:后六中学实行的小班教学,每班人数不超30人,单人单桌,教室门口悬挂的是班级标示牌,标明班级基本情况。每个班黑板报出的很好。中午饭空校园很安静,每个学生都在学习。
下午第二节课,我们进入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听了一节物理公开课,上课的是一名年轻的男教师,上课的内容是光的反射,整体感觉这名教师课上的很有新意,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在实验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效果不错。
接下来我们听了胡建军校长的一场报告会《常规+细节+过程=创造奇迹》,对后六中学的管理和做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1、早读:学生自觉,教师轻松。语文英语老师将第二天晨读内容、要求、任务写到黑板上,下课前5分钟抽查。不合格的同学下午第四节课补习。
2、副科不认真上,就是一种破坏。
3、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江苏宜兴实验中学之“结构教学法”。
对江苏宜兴实验中学认识最深有两点:
1、考试制度。
语文每三周考试一次,多在周四;数学每周考试一次,多在周二英语每两周考试一次,多在周四;物理、化学均有月考;地理、历史、政治、生物每学期只有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考完试后,公布分数,然后让学生回去给家长签字。
2、知识树。
在宜兴中学,他们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简言之即 “教什么?”和“怎么教?”。
在他们学校听了一节语文课,并结合所做的报告,对宜兴实验中学的知识树有了粗略的认识。宜兴中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概括出了“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查—读—品—悟”。“查”是“扫除文字障碍,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切入文本提供基本保障和背景知识”;“读”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尽量能用纲要图示的形式,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和主旨”;“品”是“重点探究最有语文核心价值的文本表达,即揣摩、研究文本某一方面的具体特色,透过文本探寻这种特色背后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最有迁移价值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悟”是“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升华情感,感悟方法。
二、感受与启示:
通过几天的学习考察,我受益匪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培训模式,带给了我对学校发展新的思索,下面是我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之魂。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管理,理念为先。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泰罗说过:作为领导,要实现科学的管理,必须进行思想层面的心理革命,离开了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复存在。
校长的办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行为。没有理念所指引的学校管理实践,是一种“盲”;而缺乏实践的学校管理理念,则是一种“空”。如果没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目标必然是片面的,管理行为必然是盲目的,学校的发展是被动的缓慢的。为此作为校长,需要有科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
1、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确立办学理念的原则。
先进的办学经验有好多,但作为学校管理者首要一点需注意到底我们是基于什么去办学的。这是我们所有理念之魂,我们在制定管理学校的目标时应本着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2、遵循教育规律,办真正的教育。
尤其对学生发展规律的理解是任何教育要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不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这种教育,失败是难免的,成功则是及其偶然的。有生命力的教育必须适合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其实学生本身都有巨大的潜力,他们的潜力和兴趣各不相同,需要合适的教育加以开发,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才是办真正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真正优秀起来。
3、学校应以改善和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发展载体。
学校固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自身有太多的问题,我们应转变观念,树立起服务的意识,通过调研找出本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对策,寻找解决途径。把问题解决了,关系理顺了,何愁学校不会飞腾发展呢?在强调“服务意识”这一点上,值得我们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去深思。东庐中学与后六中学都是从“问题学校”发展而来的。
(二)、学校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
学校要想发展,关键得抓住这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只有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无穷潜力,才能更好的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现在学校遇到的教师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以人文精神理解教师;用制度规范教师;用文化来引领教师。给教师多一点关爱,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给教师多一点激励,让他们肯定自我;当教师的生活激情被点燃后,我们也引导教师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激情。
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一个人没有知识不行,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但制约能力的是纪律、信念、道德、规范。人才的培养,决不能以纪律松弛、信念颓废、道德滑坡、规范消失为代价。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我们应首先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做好信心教育、理想教育、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等。俗话说: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我们在抓养成教育时,不仅培养了学生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意识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中全面育人的原则。
(三)理性对待拿来主义,创办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洋思经验很多学校很多年都没学成功,东庐的讲学稿与宜兴的知识树也是如此。这几处学校的理论与实践都很成熟了,不能说人家的理论不好,究其原因是我们可能没有适宜其生长的土壤。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拿来主义。有些东西可以借鉴,有些东西不能照搬照抄的,我们得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创新。
各个学校的条件尽管千差万别,但每所学校都应该辨证地分析自身优势,并把此优势作为创建特色的“生长点”或突破口。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必须打破整齐划一的传统模式,提倡个性化教育。这个个性化表现在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而这一切都源自我们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调查、研究我们的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应善于要依据自身优势确立特色目标,选准特色项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即形成特色发展战略。
第五篇:赴江苏名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江苏名校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5月11日至5月13日,我有幸随同青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学习考察团对江苏四处先进学校进行了观摩学习,期间我们走进校园,深入课堂,聆听专家报告,一路行程紧张而又充实。5月12日下午考察间隙,我们又分组交流了心得体会,使个人认识体会得到了升华。
苏南花园式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固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却是他们成功办学的软实力。譬如他们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高效的课堂授课模式,独到的校园文化特色,都使我感受颇深。宜兴实验中学积极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且各具特色,其中必修课程中积极推进“结构尝试教学法”,形成了“以结构为核心,以建构为主线,培养学生方法意识和学科素养”的鲜明特色,被誉为“城市一流学校的课改典型”,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以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为载体,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无锡市一支女子初中篮球队就诞生本校,为鼓励教师读书,免费为其订阅“读者”杂志。此外,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王俊校长提出的“做一个有幸福感的老师”也给我许多启示。锡山高级中学坚持教师、学生、家庭和谐共进的办学策略,以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成绩,为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职业生活为基本着眼点,努力实现“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在锡山中学韩校长“一流的学校发展靠文化”的理念指引下,针对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占60% 的现状,学校提出了以“和合文化”作为重要教育理念,倡导“和而不同,合而相融”的精神,以“和而不同”为基础,以“合而相融”为目标构建学校文化。学校啦啦操获亚太地区冠军,学生管乐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此外,学校注重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前身匡中时期“一年不缺课者”,“寄宿舍卫生整洁者”,“图书馆做义工者”皆有表彰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学校倡导的“目标导引教学法”和所听物理课徐晓佳老师自制实验道具的创新做法以及学校倡导的对学生“不功利、不势力、要大度、要宽容”的教师文化也让我们印象深刻。
海门东洲中学的张校长作为一位年过六旬的高龄校长,却以“一位校长的理念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的”不服输精神,正准备筹建第六校区。以六旬高龄,奔走于多个校区,却还能将这些校区管理得井井有条,自然有他的管理之道,作为一个会“讲故事”的校长,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努力做到用心、用情管理也许是他当好校长,管好学校的法宝,此外,张校长提出的“把教育当做一项事业而非职业”,“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墙面上,口头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做一个有思想、有理念的校长”对我触动也很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校长以六旬高龄,在全国县级初中中第一个走出国门创办孔子学堂,可谓高瞻远瞩,国际大视野。
苏州振华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文化底蕴丰厚,学校沿用振华女中“诚、朴、仁、勇”的校训,秉承“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的育人理念,以“朴实教育,学有后劲”为教育追
求,积极探索“夯实基础、激发潜能、发展特色”的育人模式,学校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意识,将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起一整套职责明确,协同并进的管理模式,探索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成立“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中心”。学校立足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开发了“诚朴仁勇”,《姑苏灯彩》„„“仰望星空”等67门小微校本课程。学校周颖校长的公开课“再别康桥”对苏式课堂“扎实灵动、不教之教”的特点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周颖校长作为学校的当家人,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纵观四所名校的发展成长轨迹,结合我们云门山回中的实际情况,今后将努力在教育教学管理的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规范学生在校时间等一系列规范办学的政策法规得以全面落实,各科大幅度减少。而目前我校教师因循守旧“填鸭式”的教学却依旧大行其道,这种落伍的授课模式已经严重制约课堂授课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纵观苏南各校的课堂授课,不管是宜兴实验中学的结构尝试教学法,还是苏州振华中学的“苏式课堂”,无一不是当前引领我国课堂教学的新尝试。事实证明,这些课堂授课新模式的探索推进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实这四所学校之所以发展为江苏名校,乃至全国名校的重要根基。
尽管我校面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接受新生事物难度大的困难,我们仍然要努力突破这些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2、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苏南名校的考察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师生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是任何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走进这些校园,无论是教室、运动场、餐厅,还是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设施,无一不与各自的校园文化建设浑然一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将这些校园文化仅仅粘贴在墙面上,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融入到“姑苏彩灯”,“仰望星空”等一本本校本教材和读书节、艺术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常听到老师们说起现在的学生难管,污言秽语,乱扔垃圾,甚至顶撞老师,原因何在?江苏学习归来,我找到了答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及时跟上的缘故。我校尽管也按楼层分区域搞了感恩主题教育,国学经典文化等多个层次的校园文化,但仅仅挂在墙面上而已,为此,我们将抓紧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将感恩主题教育,国学经典文化通过感恩见行动,国学经典演讲会等一系列活动贯穿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转变观念身体力行,发展校长引领作用
江苏考察学习之行,我既听取四位校长各自不同的育人理念,又见识了他们身体力行,发挥校长引领作用的实际行动。不论是苏州振
华周颖校长用一节公开课“再别康桥”对苏式课堂“扎实灵活、不教之教”特点的诠释,还是东洲中学张校长以六旬高龄,将五个校区管理得井井有条,且正筹备第六个校区建设的不服输精神,正是他们身体力行,踏实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的确,“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室学校工作的排头兵,今后工作中,我也将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转变教育理念,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事想着老师,事事为了老师,身体力行,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成才的基础上,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