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00:2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

第一篇: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

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

——北京十一学校2016年春季年会

及潍坊“学校规划与变革力提升研讨会”感悟

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薛启华

一、“北京十一学校2016年春季年会”学习感悟

我于2016年2月20日与教育局陈局长一起参加了北京十一学校举办的2016年春季教育年会论坛,与来自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2000多位同行共同分享了这次“课程”和“课堂”改革的大餐,让我们大开眼界,收获颇多。

上午的主论坛,主要聚焦“学习跨度的设计” “学程探索” “梯度问题设计” “教与学方式改变” “课堂生成学习”等方面。下午的主题论坛以“发现” “连接” “建构” “探微”四个主题。主题论坛涉及“整本书阅读” “有效问题设计” “订单式学习” “学科教学框架”等内容。感悟如下:

1、创新教研方式。在整个论坛中,十一学校的师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学科、不同风格、不同视角、不同呈现方式的课程改革和课堂创新,视角独特,创意新颖,以呈现和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为主题,并且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语言利用多媒体将自己教研的建构与做法一一的表达出来,例如:政治上的“新闻播报”、美术的“每个孩子都是美术家”、语文的“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物理的“将实验进行到底”等等,无不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视觉及心灵的冲击。

2、过程的积累凸现了质变。在十一学校,学生们学习的触角极其广泛,从“人文主义的前世今生”到“红楼梦中的服饰”,从“精美的小吃”到滑雪课程,无不充满了学生的课程积累,尤其是名家大师的感召力更不可估量。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名家大师进校园”海报上看到了这样的介绍:“亲近大师,理清志向,导航人生”。迄今为止,已有100余位科技界、文艺界、商界、文化界、政界、军界等各个领域的名家走进十一校园,与全校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莫言、杨利伟、俞敏洪、鞠平、纪连海、崔永元、曹文轩等赫然在列。

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与参与,真正从学生出发。十一学校还特别注重调整教学关系,建设新的课堂文化。减少讲和听,增加说与做。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不会的不讲。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计划,将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计划。

不是教会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十一学校以这样的价值观定位他们的课堂。“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的定位,让很多老师不得不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即便是一些课上得很精彩的老师也不例外。十一中的老师说 “任何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师都要改,越是爱讲、会讲的老师越要改!”

4、教师的成长永远在路上。“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这是十一学校倡导并强调的又一价值取向。十一学校在教职工人事关系上实行人事聘任与分配机制,实行教职工与学部、部门双向选择的聘任机制,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尽可能让不同的教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按劳分配、按岗取酬、绩优酬高、薪随岗变的分配机制。双向聘任的意义在于,教职工基于客观的自我认识,对学校制度与文化的认同,其过程是自我反思的教育过程;双向聘任是对教职工最大的评价。同时,十一学校实行“学位和学术津贴、岗位工资和岗位绩效、国家档案工资和津贴”的薪酬结构工资制度,学校最高工资者永远是最优秀的教师。

与此同时,十一学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激励,用“多把尺子”激励教师,构建了一套多元的教师激励机制。如把检查和评价分开,淡化和慎用评价;为每一位教师设置多种展示的舞台;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媒体和社会活动,把优秀教师推向社会和大众,突出自我实现的价值等等。此外,十一学校为新招聘的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和环境。正因为这样,学校新进的教师们心无旁骛,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促进十一学校的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5、厚重的学校发展史给学生以德育的润泽。

1952年,当人们还无法估量朝鲜战争要持续多久时,前线将领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子女教育和安全问题被提上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要议程,十一学校作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应运而生。周恩来总理批示建校,罗荣桓元帅的爱人林月琴女士担任校长。因为是在国庆节这天建校,故聂荣臻元帅以“十一” 为学校命名。这所学校还是一所通过奋斗而成就伟大的典范,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贡献。首任校长林月琴女士在建校初期,争取各方支持,整合许多资源,将学校办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解除了朝鲜战场上将领们的后顾之忧;李金初先生在担任校长20年的时间里,在全国率先推动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民办体制改革,一系列的破冰之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先河,应该说,十一学校有着伟大的奋斗史。同时学校的校史馆展示了学校的建校中央首长的批复和各个时期的学校牌匾。

二、潍坊“学校规划和变革力提升”研讨会学习感悟 3月19日,我又参加了在潍坊北海学校召开“学校规划与变革力”研讨会。来自知名教育专家及省内各地的(市、县、区)教育局局长、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学校校长等500余人出席会议。

在会上,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曹红旗和高新区教育局局长杜全平为创新教育研究院揭牌,并由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赵福庆、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共同启动中国创新教育网,还为创新研究院的十四个研究所授牌,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戚业国和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专家报告,潍坊北海学校与泰安市实验学校进行规划案例分享,成立区域、各学段学校、教师发展联盟,学生素养展示,潍坊市高新双语学校等五所学校分享学校规划落实案例等内容。

感悟:

1、未来教育已来到我们身边。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做了《寻找打开未来学校之门的钥匙》报告,从未来教育已来到我们身边、传统中孕育着未来的种子、结构调整是学校变革的主线、教师职业生活图景的重构和擦亮创新教育的三大理论武器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未来教育对我们提出的挑战和必备修炼的能力。其中提到了核心素养、翻转课堂与目标教学、数字化校园与推倒围墙。也提到了全课程、科学教育回归实验室、创客学习。其理论高屋建瓴、发人深省。

2、这次会议为创新教育深入研究和基础教育学校变革与发展搭建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为名师发展和草根教师成长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今后要把创新作为引领教育新常态的第一动力,集聚优质资源,引领教育方向,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健康、绿色、创新发展。

3、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校组织的变革更需要一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变革,一种主动自发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更需要提升校长教育变革的领导力。校长的教育变革领导力,是校长带领学校适应教育环境变化,发挥学校组织优势,探寻特色发展道路,引领学校教育变革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校长对教育环境的变化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把握和科学预测国家教育法规政策和办学环境的变化,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对教育需求与期待的变化,时刻保持对教育前沿的追踪,以开放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要能扎实探索富有特色的变革之路。

4、校长需要具有战略性眼光,擅于把握全局。在遵循既定规则的前提下,校长要结合学校原有基础和办学实际,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和特色化,构建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摸索出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引领和推动教育变革。当然,学校的特色发展,决不意味着追求标新立异,更不能为了特色而丢了本色。

这次会议活动主题为“助力规划学校科学发展 推动变革提升内涵品质”,掀开了山东省创新教育发展的帷幕,开启了创新教育研究新的征程。

第二篇:走进微课时代 感受微课魅力

走进微课时代 感受微课魅力

龙江县实验小学

5月15、16日我校信息主任带领两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龙江县“微课设计与创作培训班”。培训会上进修校领导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本次的培训实验小学苗苗老师的《走进微课时代》详细讲解了微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展示了自己创作的精美的微课作品。景星镇中心学校王老师主要讲解了如何利用CS8.5软件制作微课。通过两天的学习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们饱尝精神大餐。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有了很大的收获,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制作微课时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这次培训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并通过二次让全校教师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冲击,真正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第三篇:聆听专家讲座,感受课改魅力

聆听专家讲座,感受课改魅力(武威学习感言)2013年10月18—21日,受学校委派,我和周主任到武威参加了由中教国培教育咨询中心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第三代课堂改革、高效课堂体系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课改名校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安徽铜都双语学校汪兴益校长和课改名师北京市丰台二中常作印老师做得课改学术报告,观看了课改名师杜郎口中学于娜老师在杜郎口中学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执教的一节语文教学课堂实录。感触颇深,收益匪浅,现就学习中自己的一点感悟和收获向大家作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全面认识新课改

从2001年开始,国家开始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目前为止,新课改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专家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国家层面而言,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课改;从基础教育学校而言,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改课,即改变课堂模式,提高学习效益,构建高效课堂。回顾和总结十二年新课改历程,专家们提出了新课改“三代论”的说法。

具体而言,第一代课改重在改变课堂结构,在传统的“教”上“动刀子”,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教师的“教为中心”向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从而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第一代课改标志之一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标志之二是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它是“先学后教”理念下的产物,是

落实学生“先学”、“学什么”的有效通道。

第二代课改重在改变教学的关系,其基本理念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其课堂形式为“小组学习,模式控制”。第二代课改的标志是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在报告中指出,“课堂的价值意义在于让学生的心灵有一种触动、感动和唤醒”,杜郎口中学“三三**”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对学生心灵方面的思考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其主要特点,一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满足、内心需求,让学生尽情书写、彰显自己的靓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反馈自己、证明自己,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什么,展现了什么,品尝了怎样的成功喜悦,“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进步、出彩和超越赢得大家的肯定、青睐和称赞、认同时,内心的兴致就会更高,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大”,学习就会成为自我的事情,学习就成了学生自己内心的最大需求。三是消除学生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述能力,杜绝教师包办带干行为,严格按照课堂模式,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代课改重在改变教学意义,其基本理念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其特点是去教师主导化,无限放大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利用学生,以“人本”为基石构建全新的“课堂规则”和“课堂形态”,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目前课改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尚未比较成熟的学校,做得较好的就是安徽铜都双语学校跨界大课堂。

新课改“三代论”,不过是从时间上对十二年课改的成功实践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内在的联系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谓“三代”,实际上就是十二年新课改中探索出来的成功范例与样本。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到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到杜郎口中学的“三三**”教学模式,再到安徽铜都双语学校的跨界大课堂,课改的本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秀的舞台”,课改的基本形式就是构建一种新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改的具体做法是一旦这种教学模式得以确立,教师要做的就是训练自己和学生适应这种模式,应用这种模式,落实模式的每一环节和细节,按照这种模式去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反思自身,我们离课改有多远,这是不言而喻的。不积极进行课改,不积极探索和建构高效的课堂体系,我们的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体系,安徽铜都双语学校的做法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高效课堂的总貌: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的核心:以人为本,表现为以生为本的师生关系和以学为本的教学关系。

高效课堂的灵魂:惟学惟生,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高效课堂的关键: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认知、情感共鸣;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发动者,激励、点燃、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

高效课堂的三个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高效课堂的三个抓手:班级小组,流程模式,教学目标——导学案。

高效课堂的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过程与方法——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乐学,智慧——创学。

高效课堂六字箴言: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合作(课堂环节:预习、展示、反馈)。

二、教师如何促进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打造一支职业情操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来实施。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常作印老师《不做庸师》的报告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与启迪。

常作印老师原为河南安阳曙光中学教师,因为自己出色的教学业绩被选拔到北京丰台二中任教,实现了从偏僻农村教师到京城名师的蜕变与跨越。常老师在报告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谈了具体的看法。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操,立志做优师,绝不做庸师。常老师的人生格言是,计划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在他成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后,不抱怨,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职业理想努力奋斗。他的普通话水平很差,受到过学生的嘲笑,他苦练普通话,每天跟着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练习普通话,三年时间,练就了一口标准普通话。他从教第一天起,就给自己立下了每天三问的规矩: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吗?”,二问“今天

我读书了吗?”,三问“今天我反思写作了吗?”。他说,什么事情都怕“认真”二字,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他还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凭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自我加压,短短几年,他便脱颖而出,称为全国名师,他的语文课堂被称为“魔力课堂”,他也从农村走到了京城。

2.勤学习,多思考,多读书,名师是读出来的。阅读是丰富课堂教学和教师人生的重要途径,阅读的广度决定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程度,阅读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决定了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怎样的学习导向和思考。常老师指出,教师专业阅读要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要抓住“三大结构”,一是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和班级管理知识,约占50%;二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职业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额传递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约占30%;三是基本的科学人文知识,即基本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等,约占20%。

3.勤动手,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教学助读库(文本解读、文本助读等),教学案例库(教案、课堂实录、学案、教后记等),教学试题库,教学图片库,教学音频库,教学视频库,名家案例库、教学论文库(备课、上课、过渡、互动、对话、拓展、训练、小结等)等。建立起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就可以得心应手的选取合适的资源设计自己的课堂,就可为自己的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素材。

4.建立自己的德育资源库,游刃有余做好班主任工作。德育资源库内容包括:德育故事库,活动素材库,管理方法库,班级文化库,德育课程库,学生案例库,问题学生库等。

常老师的报告,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成功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成功最重要的是四个字:行动、坚持。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一个像渴望呼吸一样渴望发展自己的人,没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你。

三、借鉴他人先进经验,改进我们当前教育教学工作 1.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学科组集体备课,往往是教案或导学案的展示、讨论与修订,这样的做法还是浅层次的备课,因此两节课时间不是太短,而是太长。借鉴杜郎口中学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各学科组确定一周上课内容,共同研读教材,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确定教学重难点,共同设计学习提纲,形成初步教案或导学案框架;之后安排教师分课或分节独立备课,备课教师要在进一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提炼概况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形成初步的个人备课;然后提交学科组共同修订、补充和完善,形成统一的教案或导学案,供同学科组教师使用。教师在使用学案或导学案上课前,结合任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个人上课风格与特点,再次进行个人二次备课,重点突出:备课堂组织语言,包括导语、过渡语、甚至肢体语言等;备课堂流程,即教学时间的安排与设计;备问题探究,即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备重点帮扶对象,即对学困生的帮助。

2.教学反思。“让反思成为工作的一种习惯”,这是杜郎口中学

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并积极践行的一种工作习惯,通过反思与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自己。教学反思思什么?每节课后,教师要静下心来,对教案编写、导学案制定、课堂流程组织与设计、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等方面,逐项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3.经典诗文诵读。给孩子一颗诗心,这是北京丰台二中开展中国古典诗文晨诵活动的宗旨。常老师在报告中展示了该校晨诵课程部分内容,令人很受启发。他们的晨诵课程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板块,每个季节确定一个颇富诗意的主题,按照二十四节气编排,精心选择中国古典诗词,配以精美的画面、优美的乐曲和简洁的导语,引导学生在初二年级度过一年优美的古诗词之旅,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之魅力,充分享受一道独特的精神大餐,得到美的熏陶。北京丰台二中的晨诵课程,对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很有启发、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逐步构建我们的诵读课程,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引导学生积极愉快参与经典诵读,陶冶心灵和情操。

以上是个人本次学习的一点肤浅的心得与体会,仅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

谢谢大家。

第四篇:走进名师课堂,感受课改气息

走进名师课堂,感受课改气息

曾国平

3月14-1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听了四位专家的四节课并讲座。一位是当代小数界四大名师之一华应龙教授,一位是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校长,另两位是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和常州市庄惠芬校长。他们的课和讲座异彩纷呈,让我们享受艺术大餐,在此我略表如下。

一、解读华应龙的课堂与讲座

华应龙《平均数的练习》一课,我颇受启发。大师就是大师,成为大师就有他的理由,他思想活跃,文化底蕴丰富,课设计得相当巧妙、完美。这堂课有以下特色: 1.巧妙导入,突出意义。

这堂课以三个问题情景深入进行,首先“比较班级5个组同学口算题的得分”为情景,由比总分,再到比平均分,当时课堂上第四组5人总分为380分;第三组得分240分,但只有3个人,让学生明白此时按总分比是不公平的,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公平性;

2.扎实的活动,让数学意义“具体感知”。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辨、解释、交流等途径,抽丝剥茧,逐层递进,凭借自己的身心投入去把握平均数的特点。

课堂有一个猜牛体重的小故事,好几百人猜牛的体重,其中一人没猜却在一旁记,他求出这些人猜的平均数,竟然这样巧合有趣,牛的实际体重为1198磅,他求的平均数为1197磅,只相差1磅,让 学生们懂得平均数移多补少的特性,让学生懂得平均数接近真实的特点。最后一个问题更有趣,课件打出8个人在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2岁,让学生猜每个人的年龄,全班同学都是围绕在12岁左右猜,最后打出结果,有7个人都在6岁左右,还有一个47岁,就是华老师自己,学生很是意外,这样让学生很好地体会了较大数对平均数的影响。

3.数学课巧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课堂小结的时候,华老师与众不同让学生畅谈“平均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于是,孩子们用“公平”、“小气”、“精细”、“多变”、“忽悠人”、“神奇”……这些词来描述它,充分彰显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之清、理解之真、感悟之深。这三个问题为主线,铸成浑然大气的一堂课。

听华老师的课,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学生有了问题不是问题,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问题,只有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才能创造出生命化的课堂。再次,华老师那诙谐的语言,幽默的动作,那亲切的笑容,让人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压抑,如沐春风,知识就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入了学生的心田。学生乐学,易学,之所以下课啦孩子们还恋恋不舍。我们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独特的老师,幸福的学生”,是呀,做华老师的学生真是一种幸福,我有幸做了他的学生也非常幸福。

听了华老师的课,再听着他《课不润人誓不休》的讲座,更加深了一种感受: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的。在设计中,华老师交流了他的“教师要学会装傻,学生会越来越聪明”。例如这节课中孩子在计算中就产生了错误,做对一题得20分,有一组的总分却是250分,华老师不是及时的纠正,而是装作不知道,学生正是有了思考的时间,都一一的发现了错误,并进行了纠正。这样的纠正是主动的,自然的,孩子并没有因为犯错而受挫。华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的驾驭,真是我等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在华老师的课堂里我找到了数学的真谛。他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传授思想方法。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问题支撑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思想方法的源泉。

二、解读许卫兵老师《新课标、新课本、新课堂》的讲座

他的讲座让我了解了中国教育发展最前沿的信息,今年暑假以后,1-6年级将使用课改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将有所减少,难度将适当降低,但要求将普遍提高。新课标的教学重在数学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灌输。

了解了新课标十个核心词: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这些数学专业术语,还阐述了新课标中的“四基”与“四能”。以前的“双基”变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前的“两能”变为“四能”新增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举的一个事例让我很感兴趣:中国孩子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了 国外孩子,他曾经让国外一个10岁的孩子算5×9,这个孩子说不会,但是他在纸上涂涂画画近半个小时终于算出来了,他在思考摸索怎样去做,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国外的教学重在培养孩子思维探索的能力;这个题目对中国孩子来说二年级已学了乘法口诀能很快答出来,但他知道怎么来的吗?那可以说绝大部分孩子是不知道的。许卫兵老师放映了这样一个视频:一个中国孩子在背乘法口诀,爸妈齐上阵压着背1×5=5,2×5=10,3×5=?就是背不出来,后来孩子委屈地哭了,我想孩子这样背出来的东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吗?家长是这样,我们有的老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是否从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走了出来?真正实施了主动探究式的教学了吗?我想这个答案留给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

三、解读庄惠芬校长的课堂及讲座

庄惠芬老师的《认识菱形》这一节智趣的课堂,处处渗透着教师深刻的教学智慧。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教材处理朴素而有创意,通过小木棒、蛋糕等小道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拼菱形、切菱形,自己找菱形的特征,把数学教学变得生动真实而有情趣,彰显灵性与个性,完全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帮助学生获得认识图形的数学思考过程,学生品尝了学习的快乐。课堂小结更是画龙点睛,先让学生把蛋糕切出菱形来,然后享受美味,庄校长问:“你们吃出了什么味道?”,学生回答:“蛋糕的味道、数学的味道、成功的味道······”这样的数学课堂,充 满笑声、掌声、发问声、辩论声、惊叹声,我们能感受到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数学问题思考过程的趣味无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庄校长这堂课给我的启发是:

1、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创造,真正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2、教师要建立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两情相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的火花才会迸发而出。庄校长课堂中一句句“孩子们”,是那么亲切自然,是那么悦耳动听。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师生关系恶劣,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就会受到抑制,各种潜力就会被埋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们要建立的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得到教师的关爱。

庄校长的讲座《课堂,我与儿童在场》:讲了教学中的20个案例,要我们关注儿童的视觉,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课堂的一切活动都能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展开,教师的教学意图就能与孩子的学习行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孩子们因为学数学,童年而更加快乐。

庄校长讲座中的两首哲理小诗让人回味,请欣赏:第一首-----斧头和钥匙的故事:斧头用力捶打锁,但锁还是打不开,而小小的钥匙 走过来,轻轻一扭便开了,斧头惊讶的问其原因,钥匙回答说:“我能打开它,是因为我读懂了他的心。”第二首-----牵着蜗牛去散步:蜗牛爬很慢很慢,我牵得不耐烦了,然后停在花园里休息,这时我闻到花的香味,听到了鸟儿动听的歌声,我想:哦,原来这不是蜗牛牵着我散步吗?这两首哲理诗也许对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能否做打开孩子心结的钥匙?我们能否有好的耐心牵着“蜗牛”散步?

听了四位大师的课,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2014.3.18

第五篇:走进法律知识,感受法律魅力

走进法律知识,感受法律魅力

邓小平爷爷曾经指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律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学好法律不仅要做到依法守法,更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学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而且需要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来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或了解法律吗?法律,就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的总和。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就是法律。简单地说,法律就是告诉同学们,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是我们每位同学都需要培养的品质。

“法”,分为“正直”“公平”“惩恶”三层含义,正直:从法的产生与发展来看,“正直”不仅仅是中国民众用以判断法、司法和执法状况以及法律官员的价值准则,而且始终是中国立法、执法、司法官员及其活动的价值指引。公平:“公平”一直是中国关于法的制定与运用的最经常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公平一词使用最为频繁,而且是一个广为接受的价值准则······ 我们虽然还是未成年人,但是也受着法律的保护,比如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保护法规定了学生享有以下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国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我们知道,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我们在享受权利保护的同时,一定还要注意履行我们的法定义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下载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名校,感受课改魅力[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的体艺馆参......

    走进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翠茵学校 潘苑 走近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听完窦桂梅老师的《魅力》一课,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感觉语文就应该是这样教的,语文老师就应该是这样做的。窦老师的课堂,温润而有张......

    课改感受

    有感于“双自主教学” 安昌小学 熊庆容 我有幸于2011年9月开始进行课程改革,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双自主教学,我开始很陌生,那么我向大家简单的谈谈我对“双自主教学”的认......

    走进人大附小感受名校风采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乌云镇中心校 单志强 2014年11月12日我有幸在包校长的带领下去到北京人大附小这样一所名校里面学习,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带着学习和欣赏的态度,我参观了他们......

    走进名校,感受校本研修范式

    走进名校,感受校本研修范式 为加强校本教研建设,开拓教师视野,促进教学交流,提升校本教研实效。2012年3月14日,横村中心学校语文学科部分教师一行9人在周彩云副校长带领下观摩了......

    走进班改课改

    走进班改课改 刘春华 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下,金华学校追随时代的脚步,努力追求卓越,为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校园的主人,我们致力于革新。同......

    走进吉他艺术 感受音乐魅力

    走进吉他艺术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如同一部随身听,如同可以插在耳朵里的耳麦,它从来都是属于每个人的。用心去聆听音乐,就可以让你的心灵仿佛在浩瀚的海洋尽情飘荡。高雅的音乐不......

    走进中华传统节日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说课稿 黄冈市浠水县胡河中学华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黄冈市浠水县胡河中学的一名老师。很高兴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