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2014年4月28日)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2014年4月2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深圳是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同时也是空间小市、资源小市、环境容量小市。生态资源是深圳长远发展的基础资源,生态环境是深圳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生态质量是深圳质量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抉择,对于打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落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领域,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建设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美丽深圳。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环境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子,将深圳打造成为绿色经济大市和低碳发展强市。
——把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坚持生态文明的管理理念,树立绿色政绩观,完善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绿色价值观,增强环境自觉,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生态文化产业,创新生态文化产品,使生态文明成为城市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坚持美丽深圳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政府提供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企业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公众践行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共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进一步降低,城市生态空间格局逐渐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全面增强,建成国家生态市。
到2020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深圳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格局完善、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制度健全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四)突出生态优先原则。生态资源是深圳最紧缺、最珍贵、难以复制的珍稀资源。在经济发展思路上体现生态优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保护中求发展,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政策上体现生态优先,确立生态资源有价、环境容量有限、使用环境有偿的产业引导政策。在资金投入机制上体现生态优先,公共财政支出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优先保障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需求;建立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五)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实现废水、固体废物“零增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雨洪、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建成区透水性地面面积比例。加快环境园建设,稳步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大幅提高餐厨垃圾、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规模和水平。扎实推进低碳城市试点,高水平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
(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企业加速器、孵化器,助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节能环保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形成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三、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七)严格实施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生态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铁线,是深圳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建设美丽深圳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划定生态红线,实施更具刚性和约束力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八)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约束,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制定不同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和功能类型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指引,合理确定各类空间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完善城市组团式空间结构,使人口流向、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适度集中,换取生态系统的自我繁衍、休养生息。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建立快速公交体系,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慢行道和绿道网络。建立生态安全网络体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九)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深圳生态资源测算成果,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探索编制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自然资源资产状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在盐田区、龙岗区以及大鹏半岛区域启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并逐步推广到全市其他区域。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依法对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者追究相关责任。
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十)实施鹏城水更清行动。着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饮水安全、设施建设、数字监管、监督执法、全民爱水等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探索推行河流治理、土地整备、流域开发相结合的生态治河新模式,将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茅洲河、深圳河等河流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风景线。加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管理和监察执法,形成全封闭防护和全天候监察体系,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十一)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推广高品质车用燃油,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快黄标车淘汰进度,鼓励营运、公务和社会车辆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面完成电厂污染深度治理,推进锅炉清洁能源改造,从严控制扬尘污染。鼓励港口建设岸电设施,远洋船舶逐步推广使用岸电和低硫燃油。建立完善灰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控体系,实现大气能见度明显改善和蓝天白云常态化。
(十二)打造美丽海湾海岸带。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加强海洋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一流的湾区环境,支撑和助推湾区经济发展。开展前海湾和深圳湾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治理陆源、船舶、养殖等污染,确保水质显著改善。加强大鹏湾和大亚湾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维持良好水质。推进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和滨海湿地生态建设,保护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生物资源。开展岸线生态修复,适度引入滨海休闲游憩设施,打造多元、活力的亲水公共空间。高标准建设大鹏半岛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前海国际水城。
(十三)深化城市绿化提升行动。依托城市山体、水系和绿地,建立城市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并将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引入组团内部,实现“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目标。加快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建设,积极打造“公园之城”。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城区背景山林和绿道控制区的建设,全面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推进城市主干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沿铁路、高速公路、海岸线等建设生态景观林带,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生态走廊。充分利用建筑屋顶和墙体、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等立体空间,发展立体绿化,营造凌空风景线。有序推进重点区域裸露地块治理,开展植被复绿和生态修复。
五、促进生态文化繁荣,丰富城市文明内涵
(十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文化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传递生态文明正能量,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政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教育引领作用,开设生态文明专栏,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加强对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政绩观和生态效益观。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基础教育,培养崇尚简朴、回归自然生活理念和绿色消费方式的生态公民。
(十五)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一批生态科技示范园、环境教育基地等生态文化实践基地,发挥各类宣传教育平台的生态文化传播和教育体验功能。举办市民生态文化大讲堂、环境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开启全民生态文化之旅。鼓励和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参与生态公益活动,提供环境公益服务。鼓励文学、影视、绘画等艺术形式创作,创新性推出一批体现深圳特色的生态文化作品。持续推进低碳社区、绿色企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系列创建活动,扩大生态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十六)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倡导“知行合一、从我做起”的理念,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全面推进绿色办公和绿色行政,积极推广无纸化办公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低碳绿色产品评价标准、认证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建立企业节约资源领跑者制度,鼓励重点企业率先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体系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及回收处理。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绿色出行日等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广大市民成为生态文明倡导者和践行者。
(十七)加强生态文明交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合作机制,拓展生态文明战略与政策、跨境环境问题、绿色科技产业、生态文化等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深莞惠及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促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和跨界河流共同治理。深化深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推进两地船舶空气污染治理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保护和改善深圳河、深圳湾、大鹏湾等水体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高水准办好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
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十八)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土壤环境保护、海域管理、绿色消费等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完善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奖优罚劣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体现环境成本的治污机制,最大程度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环境建设。积极推进碳交易、排污权交易、弃土配额交易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建立健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损害赔偿制度。按照等量淘汰(置换)和减量淘汰(置换)原则,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新增排污总量等量替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新增排污总量倍量替代。
(十九)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环保执法责任制,加强对环境执法监测行为的督查。实施最严厉的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避免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倾向,大鹏半岛区域侧重考核生态环境保护,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
(二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编制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根据全市河流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及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编制实施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将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纳入全市治污保洁工程并积极协调推进。
(二十一)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组织领导。成立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居环境委。要制定落实本决定的实施方案,确定具有约束性、体现先进性的关键指标,提出近阶段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强督查,确保取得实效。
第二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把宁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特作如下决定。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崭新格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构想的新发展。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是指导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贯彻中央、省委精神,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市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不够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宁波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抓经济建设的决心和毅力,加快推进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战略,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生态市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社会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力争早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和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准则,着力把宁波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到2015年,力争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标准。
——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单位GDP水耗降到36立方米/万元以下,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超过9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为100%。——青山绿水、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基本建成。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保持在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0.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并逐步提高优质比重。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7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达到17%。
——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成。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使社会各界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促进者和建设者。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的比例达到60%以上,省级生态乡镇或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比例达到80%以上。全市中小学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健康简朴、宜居宜业的生态社会体系基本建成。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85%。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6%。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的村达到70%。
到2020年,力争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们的行为方式与自然客观规律相适应。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无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达,生态环境整体优化,污染物排放得到严格控制,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二、建设生态经济体系
4、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加快构建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对我市的产业发展定位,制定产业发展导则,提高产业准入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坚决制止“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坚定不移走循环化、集群化、高技术化的发展路子,加快推进临港工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临港经济。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制造业、海洋高技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形成服务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先发展航运服务业,努力发展金融后台、离岸金融等金融服务业。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会展、科技信息、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休闲旅游、社区服务、体育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功能布局,全面推广节水、节肥、节能技术,推进农业功能区块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建设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绿色认证、绿色营销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到2015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300个,力争率先建成省现代农业示范市。
5、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制定完善节能减排约束、奖励政策,推广和普及节能降耗技术,确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低小散、高耗能落后产业的整治、淘汰和提升工作。对电力、石化、钢铁等重点支撑产业,要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实行环境准入,推进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等其他领域的节能工作,逐步开展对现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城乡新建民用建筑必须应用建筑节能标识,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光伏、太阳能集热、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推动各类园区、企业开展生态化改造。深入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和电力、钢铁等行业的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强制高排放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降低主要污染物和特殊污染因子的排放量。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大对污染物排放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排放特别是造成环境安全事件的行为,实施严厉处罚。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国家、省、市三级试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2015年,创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区20个、示范企业50家,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推进循环经济规模化发展,重点围绕石化、钢铁、能源等重大产业和核心资源,积极构建生态型临港工业产业链、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链等,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生产装置互联、原料产品互供、副产品集中统一使用,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积极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创新资源利用方式,逐步建立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促进能源、水资源、土地、废弃物、海洋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全市生产要素集约利用水平。
三、建设生态环境体系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确定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分类保护,加快推进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加强四明山区域和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东钱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重点开展饮用水、河流、湖泊等水环境保护与建设,严格保护饮用水源,禁止从事污染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千里清水河道”工程,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和农村河道污染。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保护海洋岸线和滩涂资源,开展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严格控制污染物向海域排放,遏制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深入推进“森林宁波”建设和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计划地推进山区林相改造和宜林坡地的退耕还林,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2015年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400万亩。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监督落实矿产资源开采环保前置审批制度、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开展土地污染情况调查,加强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扩大商品有机肥使用面积,逐步改善土壤状况。重视地下水资源管理,规范地热采集,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防止出现严重地面沉降及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的防治和生物安全管理,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8、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清洁空气行动,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废气的专项整治。实施全社会用煤总量控制,确定工业原煤消耗上限,加强燃煤污染防治,减少煤烟型污染。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气监测和分类标准管理,建立机动车尾气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疏港车辆专用通道。加强化工、冶炼、建材等废气排放污染严重行业的管理和整治,广泛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焚烧等综合治理。严格实施建筑施工规范,控制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启动对Ⅴ类和劣Ⅴ类重点水功能区的整治工程,继续巩固姚江治理成效,深化以甬江流域为重点的市域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城区截污纳管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境外引水,全面改善城市内河水质。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继续推进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电子废弃物、污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等有害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社会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严格实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和使用管理规定,妥善处置历史遗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严格管理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娱乐餐饮业噪声、烟花爆竹燃放噪声,扩大低噪声路面和城区铁路、快速通道隔声屏障覆盖面。加强光热、辐射污染监管。
9、建立预警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在生态敏感地区建立固定观测点,全天候实时监测生态质量变动状况,完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全面安装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建立完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加快农村和海洋自动气象站建设,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风暴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完善赤潮、酸雨等环境污染事件、动植物疫病、地质灾害、森林灾害等预报预警系统,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完善生态安全应急处置系统,强化信息网络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灾害性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10、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内容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范畴,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课程,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各类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生态文化知识的持续传播。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大力培育生态文明道德,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典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予以曝光,逐步形成善待资源环境光荣、滥用资源环境可耻的风气。
11、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传播生态文化的功能,使之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加强生态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海洋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加强生态文化研究,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鼓励创作一批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弘扬生态文明正气的文艺作品,满足社会对生态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
12、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建,积极建设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落实创建责任制,形成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的崭新格局。制定完善符合市情的绿色创建办法,大力推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人人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中国水周”、“中国植树节”、“全国土地日”、“浙江生态日”等纪念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形式多样的环保绿色活动。积极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发展,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在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设生态社会体系
13、倡导绿色行为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倡导绿色行为、低碳生活理念,加快建立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饮食、出行和消费方式。推行绿色饮食方式,普及营养知识,引导民众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推行绿色出行方式,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城乡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加大公交车、出租车、集卡车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加快充气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绿色消费模式,完善公众消费绿色产品补贴政策,推广节水型器具、节能灯具和电器,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塑料袋、餐具等一次性物品和过度包装商品的使用,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抵制铺张浪费之风。大力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关注社会心理健康,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4、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健全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加快卫星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宁波都市圈城际、市域城镇间及城市内部快速交通路网,形成区域同城效应。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和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保障城市生命线完好畅通。加快老小区、城中村、菜市场整治与改造,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优化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加强城区道路绿化、社区绿化和建筑绿化,完善管护机制,营造良好的城市绿化环境。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及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化便民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改进社区服务,形成安全舒心、便捷高效的生活与创业环境。
15、建设生态乡村。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推进农村住房建设集中改造,加快空心村撤并,加快边远山区海岛、地质灾害点和库区生态移民步伐,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供水联网建设、电网改造、信息网络覆盖和商贸服务网络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创建生态示范村,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继续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面推进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建设,加强村庄与庭院绿化。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推广太阳能生物处理模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努力消减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和“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扶持发展生物质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利用项目。以治安、医疗、文化、健身和科技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
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16、构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论证机制,重大项目立项前、重要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前,实施专家咨询论证和公众参与环评机制,合理设置公众参与的内容、形式,提高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形成政府、专家与社会团体、公众相互配合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化,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发挥12369环境投诉电话的作用,畅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加强决策实施的跟踪督查机制,利用各种途径听取公众意见,征求纠偏建议,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项目实施的跟踪监管。认真落实涉及生态问题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17、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实施阶梯水价、电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矿产、森林、水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制定完善节能减排保证金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和超过水气环境功能要求的区域,停批新增总量的新批项目。建立规范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多种形式的排污权有偿出让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标准,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根据各县(市)区考评指数优劣实施经济奖励或处罚。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构建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
18、强化科技与人才创新机制。大力支持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研制,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示范,加速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建立生态产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普及推广。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绿色科技,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生态产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技术,予以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强生态环境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生态科技信息系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信息支持。建立市场化、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引进配置机制。充分利用宁波现有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校,加快培养生态文明领域的各类人才。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急需人才、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在大气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技人才,集聚一批高水平的生态科技专家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国内先进省市和先进国家的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与技术攻关。
19、建立严格的法治保障机制。抓紧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立法规划,通过废止、修订、新立等法律程序,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人口生态等方面的地方法规和规章。编制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及专项规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强政策制定,从宁波实际出发,制定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配套政策,重点建立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等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法规政策的约束力,严格实施象山港区域保护条例和余慈地区、四明山地区等发展规划,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影响区域环境的各类项目,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加大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强化环境监测结果的运用,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强化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
七、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20、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各级人大要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决算审查监督,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关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各级政协要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动员各自所代表和联系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营造推进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21、明确任务,严格考核督查。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市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指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领导实绩考核相挂钩。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单位要定期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成效状况及评价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22、加大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倾斜力度。加强重点生态项目的资金保障,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生态项目,由各级财政进行投入建设。强化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建立绿色碳基金,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2011年1月1日)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2011年1月1日)
文号:深发〔2011〕1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强社会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加强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本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基础保障和重要路径,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成败、社会和谐稳定和党的执政基础稳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社会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源头上、基础上、根本上加强社会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社会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赋予了深圳经济特区“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新使命。深圳经济特区肩负起中央赋予的新使命,不仅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要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经济发展先锋到社会建设前沿,从注重经济高速度到社会和谐度,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崇高使命,也是长期的艰巨任务。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看,深圳作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城市,已经到了以社会建设为重要动力,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新阶段。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敢闯敢试、敢干快干,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新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三)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四个加快”推动我市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增进民生幸福;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实施社会建设“织网工程”,织造覆盖全社会的服务网、民心网;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扩大市民有序参与和共享,形成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再造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实现社会建设从管理为主到服务管理并举、侧重于服务的转变,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四)工作目标。到2015年“十二五”末,社会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民生幸福城市初步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原经济特区内外一体化水平全面提高,社会组织作用明显增强,市民素质显著提升,社会管理科学高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平均预期寿命7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1.0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00元,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增幅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高中入学率99%,每万人病床数和执业医生数分别为34张、26人,每千名户籍老人机构养老床位数40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5%,人均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3册,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56%,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超标率≤2.5%,食品生产监督抽查合格率≥92%,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95%,每万人暴力案件立案数≤11.5宗,社会服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
到2020年,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民生幸福城市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社区服务群众更加满意,市民参与共享机制更加完备,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基本建成。
三、以突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
(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切实增加市民
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格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改进医德医风和提高医疗水平,降低诊疗费用,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和医疗服务标准化,让人民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标准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合理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优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服务、教育消费的需求。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安居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全面建立和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坚持公交优先,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提升原经济特区外地区公交建设水平,控制轿车增长速度,提高道路畅通率,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效治理河流、大气、噪声污染,积极推进生态园林、绿道网和各类公园建设,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补充养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加大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津贴补助和服务力度。健全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专项救助和临时救济,促进社会救助社会化。积极推广慈善理念,培育发展各类慈善组织,打造慈善组织聚集的洼地。
(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探索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员工以合法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劳资平等协商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保障职工工资正常调整和支付。公平对待、尊重和爱护各类务工人员,优化其工作、生活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心理疏导,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健全劳动用工信息申报和劳动关系信用征信制度,完善劳动关系预警和争议处理机制。严格劳动执法,依法惩处恶意欠薪、欠薪逃匿等行为。
四、以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
(八)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管理防控网,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强化生产和消防安全,完善以预防为主的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改善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信息可追溯制度,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基本用药和各类餐饮企业、工业区食堂等,强化质量抽检和监测,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药品。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预警防控,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提高应对和处置能力。严格交通安全监管和执法,提升科技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设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完善应急机制,加强预案演练和物资储备,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抗灾救灾能力和全民自救互助能力。
(九)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产业、人口、城市空间三方联动调控,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和积分入户制度,有序扩大户籍人口比重,将特殊群体优惠待遇逐步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创造条件让来深建设者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推进优生工程,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平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健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工作机制,实现人屋对应动态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的工作网,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化解在街道,重大事项在区级集中处理。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充分利用传媒、通讯、网络等多种手段,进一步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健全信访接访制度,开展领导候访、约访、下访、回访等多种接访活动,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完善矛盾纠纷防范和化解机制,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和法院执行工作力度,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依法处置非法上访行为。增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切实做到愿做、善做、敢做群众工作,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进党群、干群关
系。健全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网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广“一格多员”管理模式。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动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在公开、透明和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
五、以加强社区服务推进社会建设
(十一)整合社区管理资源。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群团参与、居民自治、社会互动的社区建设管理格局,织造一个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群众满意、覆盖全社会的服务网、民心网。健全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统筹协调社区组织与市、区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厘清街道(社区)管理职能和部门专业管理的职责关系,明确市、区、街道各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规范各职能部门执法和服务行为。
(十二)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以服务惠及民生,促进邻里和谐。坚持政府资源供给的主体地位,引导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路向,积极发展规范的民办非营利服务机构,推动国内服务资源向社区集聚,提高社区服务居民的水平。制定社区服务标准,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完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促进社区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增强社区和家庭自我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完善社区医疗健康服务。深化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服务保障,积极发展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全面推进物业进社区,不断提升社区物业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加大社区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发挥专业社工、义工作用,实施“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提高社区服务效能,实现市、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强化政府对社区服务效益的评估和监管。
(十三)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培育居民自治意识,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居委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居委会直选制度,支持居委会依法组织开展自治活动,协助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规范业主委员会的发展,鼓励支持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协调互动。全面推广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市(区)委委员和各级党代表、机关在职党员、党员义工、党务工作者“五进社区”活动,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鼓励非户籍居民参与居委会建设,探索非户籍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新途径。建立社区议事、协商制度,畅通政府与社区沟通渠道,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有效对接、良性互动。
六、以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建设
(十四)大力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构建法制健全、规范有序、分类指导、监督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服务民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发展符合产业导向的行业性社会组织,引导规范科教文卫体和新型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逐步扩大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的范围,探索市民依托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新机制。依法规范社会组织运作,建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明确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制度。
(十五)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增强社会组织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促进社会组织自律自主运作。开展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和诚信奖罚机制,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加强社会组织队伍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组织评估制度,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形成一批公信力高、影响力大的社会组织。
(十六)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增加社会服务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业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拓展社会服务业新领域,增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健全政府拨款程序和监管制度。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服务业。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把社会服务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全面纳入经济发展的统计口径。
七、以提升市民素质推进社会建设
(十七)大力提升市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构
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完善公共文化多元供给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公共文化群众参与度,培育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市民,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普法教育,倡导文明诚信守法理念,加快市民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用管理等社会基础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市民荣誉表彰制度。培育市民家园意识,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十八)建立市民参与和共享机制。探索市民参与社会建设的机制和途径,为市民有序参与创造条件。健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市民参与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督机制,充分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总商会和统战、港澳、侨务、民族宗教等部门作用,建立与市民群众更畅通的沟通联动机制。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让全体市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十九)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健全社会安抚关怀机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关爱行动,关注市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帮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内心和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规范和发展专业心理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优良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救助服务。建立公众心理和社会情绪监测、评估与预警机制,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主动干预工作,疏导社会情绪,平衡社会心理。建立健全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机制。在企业、社区建立形式多样的市民交流和互助平台,开展帮扶志愿服务,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和个人,引导市民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八、以深化改革推进社会建设
(二十)加强法规政策保障。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社会建设的规范、调整和引导作用。推进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创新,更好地发挥人大、政协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社会组织等社会建设立法。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大社会建设法规政策“立、改、废”工作力度,注重法规政策的配套衔接。
(二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研究推进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创新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探索扁平化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项目的法定化工作,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平台,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适度增加社会建设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改进行政复议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设社会化辅助决策智囊系统。
(二十二)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科学划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拓宽投资渠道,探索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供给模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只要社会组织和企业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原则上不成立新的事业单位,不增加新的事业编制。分领域制定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查和第三方评估,强化日常监管,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统筹整合社会事业资源,适度加大对原经济特区外的投入,提高利用效率和水平。创新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
九、以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社会建设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社会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成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厅,统筹协调各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格局。研究制定社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宣传发动和舆论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十四)加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为契机,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领域的党建工作,把党组织建到服务网、工作网、防控网的节点上,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加强社会领域各级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社会建设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服务民生、群众认可、能打硬仗的社会建设工作人才队伍。实现党建资源配置的重心下移,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保障。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强化社会领域反腐倡廉意识,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坚决惩治违纪违法行为。
(二十五)严格执行考核。根据社会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评价机制,把社会建设考核放在与经济建设考核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用人导向。严格落实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各责任单位和重点项目的督查督办,严格责任追究。
附件:深圳市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
附件
深圳市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
领域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工作责任单位统计责任单位
深圳市社会建设指数% 市统计局
市民生活1常住人口增长率%各区(新区)、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
2平均预期寿命岁各区(新区)、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市卫生人口计生委
3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各区(新区)市统计局
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各区(新区)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5恩格尔系数%各区(新区)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6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增幅%各区(新区)、市住房建设局、市规划国土委市住房建设局公共服务7高中入学率%各区(新区)、市教育局市教育局
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各区(新区)、市教育局市教育局
9每万人病床数张各区(新区)、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市卫生人口计生委
10每万人执业医生数人各区(新区)、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市卫生人口计生委
11人均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册各区(新区)、市文体旅游局市文体旅游局
12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各区(新区)、市交通运输委市交通运输委
13每万人社会组织数个各区(新区)、市民政局市民政局
14每千名户籍老人机构养老床位数个各区(新区)、市民政局市民政局
15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各区(新区)、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16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元各区(新区)、市财政委市财政委
社区服务17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人各区(新区)、市民政局市民政局
18社区服务设施达标率%各区(新区)、市民政局市民政局
19居委会直选率%各区(新区)、市民政局市民政局
社会管理20登记失业率%各区(新区)、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21残疾人就业率%各区(新区)、市残联市残联
22国民经济各行业平均工资标准差系数%各区(新区)市统计局
23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标率%各区(新区)、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局
24食品生产监督抽查合格率%各区(新区)、市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
25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各区(新区)、市药品监管局市药品监管局
2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亿元各区(新区)、市应急办(安监局)市应急办(安监局)27每万人暴力案件立案数宗各区(新区)、市公安局市公安局
28非户籍人口和出租屋登记率%各区(新区)、市综治办市综治办
29生效案件执行率%各区(新区)、市法院市法院
30社会治安满意度 各区(新区)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
社会服务产业31社会服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各区(新区)市统计局
第四篇: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1908 【发布文号】深发[1998]2号 【发布日期】1998-02-08 【生效日期】1998-0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的通知
(深发(1998)2号一九九八年二月八日)
各区委、区政府,市直和驻深各局以上单位,市属各资产经营公司、各企业:
现将《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
(1997年10月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培训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根据《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干部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技能素质及其他素质,以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发展对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求。
第三条 第三条 干部培训工作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 第四条 干部培训工作的管理实行统一规划指导、分级分类实施和考培分离的原则。
第五条 第五条 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培训登记制度。个人培训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作为其任职与晋升的依据。
第二章 培训对象
第六条 第六条 本规定所指的培训对象包括下列人员。
(一)市、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国家公务员。
(二)市、区、镇(街道)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群团等机关及下属机构和派出机关(以下统称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
(三)市、区、镇(街道)属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市、区、镇(街道)属国有企业(含资产经营公司和政府控股企业,以下统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五)市、区、镇(街道)属国有企业派驻境外人员。
第七条 第七条 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局级领导干部、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员、市管杰出专家以及上述三支队伍的后备人才。
第八条 第八条 接受培训是每个干部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干部每年接受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第三章 培训类型与内容
第九条 第九条 干部培训包括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离岗培训四种基本类型。
(一)初任培训是对新录用干部的就职前培训。培训对象是:新录用到市、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机关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机关的人员,聘任到市、区、镇(街道)属国有企业的人员和派驻境外的人员。
(二)任职培训是对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能力资格培训。培训对象是:拟晋升领导职务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和晋升职务后在试用期内的领导干部。
(三)专业知识培训是对干部进行的创新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培训对象是:所有干部。
(四)离岗培训是对符合离岗但尚未达到辞退条件干部进行的培训。培训对象是:考核被评为基本称职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十条 第十条 不同类型的培训在内容上各有侧重。
(一)初任培训侧重职业道德、基本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的培训。
(二)任职培训根据职务级别和部门工作要求,侧重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圳的发展趋势,研究工作规律,研究领导艺术,提高职业素质和领导水平。
(三)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专业性质和业务需要,侧重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现代工作技能,研究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离岗培训侧重干部的勤政与廉政、权力与义务、纪律与操守、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及其他内容。
第四章 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市委组织部负责全市干部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按照市委的要求,根据深圳发展的客观需要,负责制订和修订全市干部培训的制度性规定以及中长期培训规划、计划或纲要。具体负责全市副局级以上干部、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处级以上干部、各区处级以上干部、市属资产经营公司及二类以上企业领导人员、国有企业驻境外人员、市管杰出专家和市管三支队伍的后备干部的调训;负责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干部初任培训和离岗培训的调训;会同市外事办负责全市干部的涉外培训;负责全市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协调。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市人事局负责市政府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正副处级公务员(干部)的调训;负责全市政府系统处级以下公务员初任培训和离岗培训的调训;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市企业高级经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以下简称市评荐中心)会同市属各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市属一、二类企业中层和三类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市属各企业分别负责本企业基层员工的培训。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市属各局以上单位负责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职业教育及其他培训管理工作;负责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单位干部的调训;负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订本单位干部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各区委组织部、各区人事局负责本区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的培训。各区委组织部会同各区属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各区属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市属各局以上单位、各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属资产经营公司和三类以上企业均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有四项。
(一)根据主管部门的培训计划,做好送训工作。
(二)根据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业务需要和人员素质情况,制订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的计划。
(三)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培训计划和委托有关培训机构实施教学。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建立干部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外事办、市财政局、市委党校和市评荐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监督执行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协调处理干部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召集,根据需要可邀请其他有关单位参加。联席会议的决定应及时报市委、市政府备案。各有关单位在干部培训中应认真执行联席会议的决定,并按分工要求做好各自的工作。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严格按照谁管理谁调训的原则实施调训。上述管理包括任免管理和备案管理。在调训计划发生冲突时,以上级调训通知为准。凡超越干部管理权限发出的干部调训通知,一律无效。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省各部委厅局系统抽调干部参加培训,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协调执行。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制订的跨人事管理权限的培训计划,须与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协商后,由有关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发文实施。
第五章 培训基地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深圳市委党校(含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下同)是市各类各级干部的综合培训基地。深圳市委党校应充分发挥综合培训基地的作用,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和市属各机关委托的干部培训任务,并负责指导各区委党校、其他承担干部培训任务的机构的教学工作,在教师选聘、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示范、牵头和协调的作用。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市评荐中心是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重点培训基地。市评荐中心应依托市工业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充分开发培训能力,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方法与培训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和市属各企业委托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并指导其他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市属机关各部门及各企业所属的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本系统人员的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委托国内外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干部培训任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各培训基地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要努力建立适应不同培训类型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要严格对学员的管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充分利用培训机构、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干部培训,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培训管理信息网络,引入竞争机制和现代培训手段,推进培训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立适合干部发展的培训大环境。
第六章 测试与评估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对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推行考培分离制度。把测试从培训机构的职能中分离出来,同时把培训从考试机构的职能中分离出来,严格测试,搞活培训。干部可以自主选择培训方式和地点,以通过相应测试作为培训合格的基本标准。要防止培训考试过多过滥,坚决禁止假冒伪劣培训考试。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干部职位分类和岗位职责要求,逐步建立干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标准,对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发出委托测试通知的同时,提出测试的指导意见。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市评荐中心和市考试指导中心是市一级测试机构,负责全市干部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测试。市评荐中心和市考试指导中心应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指导意见制订标准考试大纲,严格组织测试。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市组织人事部门对委托开办的培训和测试要及时组织评估。
(一)建立干部培训工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估方式。
(二)评估各培训机构对培训规划的实施情况和培训效果。
(三)评估市属各机关、各区委组织部、各区人事局和市属各企业实施该单位、该地区、该企业培训规划和计划的情况及培训效果。
(四)评估市属各机关、各区委组织部、各区人事局、市属各企业专兼职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五)评估专、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建立和维护全市干部培训专、兼职教师信息库。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全市干部培训的综合情况、评估结论和改进意见,市组织人事部门应按以书面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由各有关部门根据评估结论对培训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第七章 培训经费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市、区、镇(街道)机关工作人员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干部的培训经费,在财政部门下达给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教育专项经费中列支。涉外培训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和企业按经费管理渠道分别列支。财政部门要重视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年确定合理的支出定额,确保干部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经费,参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标准执行,在“企业管理费”等相关科目中列支。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和企业应积极支持干部的大学第二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在职进修。干部经单位同意不脱产自修,取得学位或学历后,单位应给予报销学费的50%。市委组织部选拔的领导干部,输送就读高等院校的在职研究生班,获得学位前,由所在单位支付50%的学费,获得学位后,由所在单位支付全部学费。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发布时间:2008-10-27
文号:深发〔2008〕10号
高层次专业人才是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推动深圳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把深圳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现就加强我市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优化高层次专业人才吸引、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的政策体系,以国家级领军人才为龙头、地方级领军人才为骨干、后备级人才为基础,分步骤、有重点地建设高层次专业人才梯队,营造高层次专业人才安心生活、称心工作、专心发展、潜心提升的适宜环境,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提供核心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通过从海内外大力引进和本土自主培养等途径,积聚一批领军作用突出的国家级领军人才、一批专业地位突出的地方级领军人才、一批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崭露头角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后备级人才,形成结构合理、活力充沛、择优汰庸、持续创新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梯队。
二、创新引进使用政策,积聚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开辟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高层次专业人才来深工作可特事快办,实施无障碍引进。进入已满编事业单位的可申请专项编制,需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而暂无空缺职位的,可申请特设岗位破格聘任。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实行个性化服务,由人才
服务机构全程跟踪协助办理各项手续。引进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后备级人才可使用专用窗口,专人快速办理引进手续。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补缴超龄养老保险费的,按引进单位经费渠道解决。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快速办理出入境手续的便利。
(四)吸引科研团队来深发展。科研领军人才带研发团队来深发展,政府资助启动经费,在选题立项、人才配置、经费使用、奖励分配等方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享有充分自主权。把科研团队建设情况作为科技立项评定奖励、评审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重要条件。企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建立科研团队需从外地引进人才的,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拓展博士后工作新空间。实施“博士后引进工程”和“博士后留深计划”,加大博士后招聘力度。通过到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项目推介、优惠政策宣讲和定期发布岗位招聘信息等形式,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到深圳设站单位从事科研工作。通过组织博士后企业行、成立博士后联谊会等方式,加强博士后与用人单位交流,提高博士后留深工作机率。支持博士后开展项目研究,每年从非共识技术创新资助计划中提供30个名额供在站博士后申报。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分批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促进博士后科研工作与中小型企业科研项目紧密结合。
(六)加大力度引进海外智力。发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人才“高交会”、人才“文博会”、国际人才市场等平台作用,大力引进在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中担任高级职务、拥有高新技术成果以及在海外知名院校、机构工作并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海外人才。通过定期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与我驻外使(领)馆、华人华侨组织和海外著名猎头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在深圳驻海外联络处加挂引进海外智力联络处牌子,聘请专职或兼职引智专员等形式,进一步拓展海外人才联系渠道。
(七)设置“国(境)外专家特聘岗位”。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部门设置面向海外专才的“国(境)外专家特聘岗位”,聘请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规划、建设、环保、水务、交通、城市管理、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海外高级专家来深工作,实行协议薪酬制。借助海外高级专家的国际视野、先进理念、专业眼光,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八)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实施“候鸟计划”,在高校、科研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设立短期工作岗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以柔性流动方式,不转关系、不迁户口短期来深
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工作。市政府提供短期住房、生活补贴等,协助解决其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
三、加大培养力度,开发和提升高层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
(九)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建立公开、公平、体现能力、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按照适应深圳发展目标、贴合产业发展方向、具备深厚发展潜力、引领专业发展潮流的要求,积聚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后备级人才,形成高层次专业人才梯队,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能提升等方面给予资助,重点培养,鼓励其充分发挥领军作用,持续提升专业水平。相关人选实行任期制,定期考核,按实际业绩能上庸下,进行动态管理,在任期内享受各项配套优惠政策。
(十)建立学术研修技能交流津贴制度。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短期进修等学术研修活动,高技能人才应邀到国内外著名机构或者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参与技能技艺交流等活动,或代表深圳参加全国全省技能大赛,给予津贴资助。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学术研修基金,支持高层次专业人才开展学术交流。
(十一)实施“卓越专家访问计划”。政府提供经费资助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深学术访问、举办学术讲座,或高技能人才来深进行技术技艺交流等。通过交流互动,使高层次人才便捷掌握学科前沿信息,了解技术技艺最新动态,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十二)多渠道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政府间培训项目的合作,开发高端培训项目,每年围绕若干主题组织境外培训班,扩大选送境外培训交流的规模,政府资助培训费用。培养一批熟悉国际相关专业领域情况,具备专业资质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为深圳向国际化城市转型提供人才储备。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申请注册国际认可的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资格,注册成功的,由政府提供申请和注册费用资助。
(十三)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级技师、技师,重点培养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能手。整合培训资源,搭建高技能人才训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确认一批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资助制度,对支柱产业和政府扶持产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所开展的提升培训,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十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鼓励高校、科研机构承办国际性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政府给予经费资助。以“博士后创新讲堂”、“企业家创业讲堂”、“特贴专家展望讲堂”、“国际人才论坛”和“首席技师讲堂”等为主体,打造高层次、公益型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平台,优化其成长环境。支持高层次专业人才参加专业学术团体,担任国家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会费由政府资助。
(十五)打造深港人才互动新格局。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加强深港人才智力的交流与合作。畅通香港专家来深工作和创业渠道,重点引进香港高端服务行业高层次人才。推动两地互派科技专家和科技管理人员到对方的相关部门学习、培训、挂职,合作实施人才培训、培养计划。积极推进两地专业技术资格互认,逐步实现两地专业人才的融合。
四、加强载体建设,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平台
(十六)加大院校建设力度。加强现有高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重点技能实训室建设,赋予高校更大办学自主权,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开放、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以业绩为导向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强大学城建设,研究解决在深工作人员编制及退休待遇问题,进一步办好大学城,增加高层次专业人才聚集载体。加快建设高级技工学校,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发挥虚拟大学园作用,依托入园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为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深发展提供有力扶助,为高端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平台。
(十七)加快发展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加大重点领域科研机构建设力度。鼓励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深设立分支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或转化中心、中试基地。充分发挥市科技研发资金和技术进步资金作用,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并给予资助。
(十八)扶持做大做强留学生经济。鼓励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优先安排留学人员创办的高增长型企业进驻产业基地,并一次性资助50万元。通过项目推介等方式,搭建风险投资与留学人员企业沟通平台。市政府设立的担保风险补偿金及再担保资金向留学人员企业倾斜,鼓励担保机构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解决融资难题。
(十九)鼓励创办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社会投资新办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市政府提供200万元以内的专项资助;社会投资新办留学人员产业园区,市政府视其规模
给予500万元以内的专项资助。支持留学人员以技术入股等方式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发挥市场作用,鼓励风险投资机构为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五、整合资源,强化激励,完善高层次专业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二十)加大人才工作投入。通过整合现有人才资金和增加投入,设立“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项奖励、资助和补贴。市级专项资金首期投入约2亿元,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监管。
(二十一)完善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相关单位,研究制定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指导各区、各部门建立分工协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督导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各区政府、各部门要围绕全市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总目标,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本地、本部门人才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承担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服务政策的落实、咨询及辅助协调等具体工作。
(二十二)设立“鹏城杰出人才奖”。在市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有杰出贡献专业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按照专业贡献非常突出、创造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标准,每两年评选10名左右优秀高层次专业人才,授予“鹏城杰出人才奖”,每人奖励50万元。
(二十三)完善高层次专业人才住房政策,统筹解决其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市政府按照人才不同层次,分别以购房或租房补贴、购房贴息、提供人才公寓等方式,为高层次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根据高层次专业人才配偶原就业情况及个人条件,按照双向选择为主、统筹调配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方式、有重点、分层次协助解决其就业问题,其子女需在深就学的,按不同情况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二十四)加强高端服务,为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切实保障。两院院士享受一级保健待遇,其他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均享受二级保健待遇,后备级人才享受三级保健待遇。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的体检费及超医疗保险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建立高层次专业人才信息库,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并由专门服务机构
负责与高层次专业人才联络工作。关心高层次专业人才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十五)建立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绩效监督机制,将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评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由市政府绩效评估部门对包括高层次专业人才政策实施情况、高层次专业人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整体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通过绩效评估和结果反馈,不断改进工作,切实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二十六)弘扬尊重人才社会风尚。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业成就、突出贡献和钻研精神,在我市人才园建设“人才长廊”,介绍和宣传获得杰出成就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其社会地位,进一步弘扬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