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机关纪律条令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令给予处分。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条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第五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可以调查下一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必要时也可以调查所辖各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经派出它的监察机关批准,可以调查下一级公安机关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
调查结束后,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应当向处分决定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由处分决定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
(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第八条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故意违反规定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的;
(二)违反规定采取、变更、撤销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的;
(五)违反规定延长羁押期限或者变相拘禁他人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通缉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侦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第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为在押人员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员与其亲友会见,私自为在押人员或者其亲友传递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员看管在押人员的;
(四)私带在押人员离开羁押场所的。
有前款规定行为并从中谋利的,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对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实施或者授意、唆使、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等隐瞒不报或者谎报的;
(三)在勘验、检查、鉴定等取证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无辜人员被处理或者违法犯罪人员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被羁押、监管等人员脱逃、致残、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五)在值班、备勤、执勤时擅离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在执行任务时临危退缩、临阵脱逃的。
第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利用职权干扰执法办案或者强令违法办案的;
(二)利用职权干预经济纠纷或者为他人追债讨债的。
第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或者伪造案情的;
(二)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检举控告材料或者证据材料的;
(三)出具虚假审查或者证明材料、结论的。
第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吊销、暂扣证照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的;
(二)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的。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违反规定设定罚款项目或者实施罚款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投资入股或者变相投资入股矿产、娱乐场所等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二)受雇于任何组织、个人的;
(三)利用职权推销、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险等产品的;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近亲属在该人民警察分管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经劝阻其近亲属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五)违反规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人事安排,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相互请托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出差、开展公务活动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级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安排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参加娱乐活动的;
(八)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干股的。
第十八条私分、挪用、非法占有赃款赃物、扣押财物、保证金、无主财物、罚没款物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
(二)违反规定进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任、转任的。
第二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一)在工作中对群众态度蛮横、行为粗暴、故意刁难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规定着装,严重损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务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
第二十一条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依照《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一)违反警车管理使用规定或者违反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的;
(二)违反规定转借、赠送、出租、抵押、转卖警用车辆、警车号牌、警械、警服、警用标志和证件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警械的。
第二十三条工作时间饮酒或者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携带枪支饮酒、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参与、包庇或者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参与、组织、支持、容留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开除处分。
参与赌博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从重处分。
第二十五条 违反规定使用公安信息网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有本条令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已不符合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者限期调离。
第二十七条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本条令所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指属于公安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设在铁道、交通运输、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
第二十九条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令执行。
第三十条本条令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条令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律令之矩》观后感-《鉴史问廉》观后感
《律令之矩》观后感
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在央视9套热播的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纵贯华夏五千年文明,问脉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律令之矩》以时间为序,展现了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的堕落史,整理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在总结中不断提升完善的过程。第一个是以贪赃枉法、买法纵贪死后又被斩首的晋朝羊舌鲋。第二个是贪财无厌的唐朝吏部尚书李义府,由于罪恶昭彰,被免去李义府官职,流放嶲州,后死在狱中。第三个是明朝开国元勋朱亮祖,干扰执法、包庇亲友、诬告良臣,被朱元璋亲手施以鞭刑处死。最后是被老百姓所熟知的清朝第一贪官和珅,从政29年,敛财11亿白银,最终也难免被一纸诏书白绫赐死!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警醒意义。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 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贪污腐败,人心败坏,人人共知,道德建设的同时,法律建设更为重要。朝代的兴衰告诉我们,唯有制度约束,不给官员以贪腐的机会,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大气候,才能过渡到“不想腐”的预想状态。
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一项明确要求: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同时进一步解释说:“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管理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期,只有加强制度建设,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2
第三篇:全区公安机关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全区公安机关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全区公安工作会议及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的部署要求,并结合地委第三巡察组对地区公安局提出的巡察整改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作风建设,深刻吸取xx、xx、xx、xx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教训,下大气力解决队伍中突出问题,坚决遏制民警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影响较大、性质严重案件多发的势头,经地区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区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及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立足“传承、精准、实干”的理念,本着“注重思想教育、抓住问题关键、全面整改提高、健全完善制度”的原则,着力解决队伍中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公安队伍形象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不断强化公安队伍建设,着力锻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铁军。
二、工作目标
通过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使全区公安民警普遍受到一次深刻教育;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民警违纪违法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公安队伍整体形象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整治民警纪律意识淡薄,政令警令不畅,对上级公安机关部署的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
纪律作风散漫,工作期间办私事,经常迟到、早退,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观看娱乐节目;遵守会场纪律不严,个别民警不按会议通知参会,随意接听手机,交头接耳、翻看手机资料;请销假制度执行不严格,有的民警外出没有履行书面请假审批手续;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四零”、“五零”承诺不到位,办事拖拉,服务态度不端、办事质量差等问题。(二)重点整治内务管理脏乱差、警容风纪不整;
内部监管不力,执行制度不严;着力整治民警涉及枪车酒赌毒问题,违规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反地局“禁酒令”,工作期间饮酒、酒后驾车;开警车时不着警装、携带“三证”不全;受利益驱动,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参与经商办企业,为违法经营的涉黄、赌、毒网吧、浴池、宾馆提供便利,编织涉黑涉恶案件背后“关系网”,甚至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问题。(三)重点整治执法不严格、不规范、慢作为、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问题,特别是选择性执法问题,随意降低标准,以罚代拘、以罚代刑,甚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执法主体不规范,辅警人员参与执法办案;在执法执勤中不佩戴执法记录仪等个人防护装备;公安民警驾驶私家车辆不挂牌,挂假牌、套牌等涉牌涉证问题。(四)重点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紧紧围绕婚丧嫁娶、办“学子宴”、公款核销个人费用、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节日收受礼金红包等突出问题开展。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针对反映较多的重开会轻落实、重发文轻效果、重口号轻行动、重显绩轻潜绩、重局部轻全部等问题。整治“冷、硬、横、推、拖”顽症痼疾,特别是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解决“门也好进、脸也好看、话也好听,但事仍然难办”问题。四、方法步骤
此次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分为学习教育、深入查摆、全面整改、总结验收四个阶段进行,原则上时间服从质量,注重实际效果。
(一)学习教育阶段(4月1日至30日)
主要任务:召开动员会议,制定方案、成立机构;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采取有效形式,切实增强广大民警参与整顿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1.学习内容:由局机关党委将学习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以支部为单位,每周利用一个下午时间,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机关办理刑事行政案件实施细则》、《公安机关枪支使用管理规定》以及地委印发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施细则(试行)》。
2.教育形式: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警示教育谈话、座谈讨论等活动,使广大民警在活动中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受到触动、真正入脑入心。地县两级(区)公安局主要领导要认认真真地给全体民警做一次“正风肃纪”专项整治专题讲座。行署公安局主要领导要与局党委委员、各县市区公安局、各分局局长;局党委委员要与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单位负责人要与所属民警层层进行一次“正风肃纪”为内容的警示教育谈话。各县市区公安局、各分局局长也要分别找本级领导班子成员、各所队科长;各所队科长要与所属民警进行一次“正风肃纪”警示教育谈话。
3.座谈讨论:以xx、xx、xx、xx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近年来发生在身边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为反面教材,展开座谈讨论,挖根源、查原因、论危害,深刻吸取教训,确定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达到标准:
(1)、单位有机构。
(2)、单位有学习计划、讨论记录、考勤记录;
(3)、每名民警都要有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民警参学率达100%。
(4)、宣传发动要到位,民警知晓率达100%。
各局(分局)、各单位的学习教育情况于4月25日前报送地局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
(二)深入查摆阶段(5月1日至5月31日)
主要任务:认真查摆、找准个人在思想、作风、工作、纪律、廉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自查互查。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每名民警都要对照要求,认真细致查摆思想、作风、工作、纪律、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要本着团结友好,提高素质,改正缺点,改进工作的精神,进行同志间的互查、互提、互帮、互勉,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对自查报告实行三级把关制度,即民警自查报告要由科室领导审核把关签字;科室领导自查报告要由主管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党委委员及副处级以上干部的自查材料要由局长审核把关签字。
2、开门走访。通过采取发放征求意见函,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案件当事人、群众监督员,辖区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等形式,了解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类。
3、开展信访案件大评查。对收到的信访件,由信访科牵头,组织机关单位开展评查,重点看是否存在民警执法不规范、不公正引发信访,对存在问题的坚决纠正。
4、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各局(分局)要对重点部门、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执法岗位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件督促抓好落实。
达到标准:
1、查摆问题要准。对流于形式,走过场,不符合民警个人实际的自查材料,要责令重写,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确保查摆人数,查摆率要达到100%。
各局(分局)、各单位要把查摆阶段工作总结于5月31日前报送地局正风肃纪活动办公室。
(三)全面整改阶段(6月1日至6月20日)
主要任务: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构成违法违纪案件的要严肃查处。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强化纪律作风养成”;“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培养高尚情操,摒弃庸俗低下生活方式”;“学习先进典型,树立新时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对照检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公安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等方面建立并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1、制定整改方案。要从领导班子成员开始,人人要有针对性地写出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定努力方向。
2、落实整改方案。在整改时限内,认真解决问题,达到整改目标。对民警问题没有督促整改到位的,要对其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3、严肃查处顶风违纪案件。对在集中整治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能够主动向组织说清楚并制定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到位的,可以不追究或减轻责任;对在整顿中顶风违纪的,要从重处理,决不手软。
4、立足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公安队伍建设、规范执法活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去约束民警、管理民警、规范民警的行为。
达到标准:
1、对问题整改率要达到100%。
2、对违法违纪民警查处率达到100%。
3、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率95%以上。
各局(分局)、各单位要把全面整改阶段工作总结于6月15日前报送地局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
(四)总结验收阶段(6月21日至6月30日)
主要任务: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及时发现工作亮点和创新点,全面推广交流。各局(分局)、各单位要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检查验收,行署公安局在适当时机对重点县区和单位进行抽查。
各局(分局)、各单位要把全面工作总结材料于6月30日前报送地局专项整治活动办公室。对每个阶段工作亮点和创新点要随时报送,以便及时推广交流。
五、组织领导
为推进“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地区公安局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办公室设在驻局纪检监察组,办公室主任:xx(兼任)。各局(分局)、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和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好这次专项整治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局(分局)、各单位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不断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组织好各阶段工作,协调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对集中整治的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头,使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搞好结合,稳步推进。
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专项整治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与当前开展的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促进、两不误”。要以专项整治活动检验公安工作战绩,以工作战绩推动专项整治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在对本局(分局)、本单位存在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结合实际,摸清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确保取得实效。
(四)加强检查,树立典型。
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地县两级公安机关都要组成联合督察组,对各部门、各警种尤其是违法违纪问题多发的单位、警种、部位加强督促、检查、指导。要注重运用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促进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
第四篇:公安机关主要职能
公安机关主要职能
县公安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领导、管理全县范围内的公安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全县公安工作。
(二)掌握影响稳定、危害国内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情况,分析形势,制定对策。
(三)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负责对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刑事案件、经济案件以及毒品案件的侦察、预审工作。
(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五)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加强车辆及驾驶员的依法管理。
(六)指导、检查、监督全县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七)指导、监督、组织实施全县消防工作。
(八)指导、监督全县公安机关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以及群体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九)指导、监督、实施全县公安机关对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
(十)指导、监督、实施全县公安机关依法承担的执行刑罚和监督、考察工作;指导、监督、实施对看守所、治安拘留所的管理工作。
(十一)组织、指导出境、入境和外国人在我县居留、旅行的有关管理工作。
(十二)依法管理户口、居民身分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和特种待业的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十四)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十五)负责全县公安后勤保障。
(十六)制定全县公安机关人员培训、教育及公安宣传的方针和规划,检查监督落实情况;按规定权限任用干部。
(十七)制定全县公安队伍监督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分析队伍现状,组织实施督察工作;按规定权限实施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查处全县公安队伍违法违纪案件。
(十八)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篇: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的职能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机关又是司法机关,具体职能是所有国家机关中最多,最复杂的一个。
简单的说中国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各省、自治区设公安厅,直辖市设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设公安局(处);市辖区设公安分局,接受上级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各县(市、旗)设公安局,分别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县(市、区、旗)公安局下设公安派出所,由县(市、区、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
公安部设有办公厅、警务督察、人事训练、宣传、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监所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外事、装备财务、禁毒、科技、反恐怖、信息通信等局级机构,分别承担有关业务工作。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林业局的公安局和海关总署缉私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主管部门和公安部双重领导。
公安机关除了经济侦察犯罪,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犯罪侦察,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网络安全保卫,监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禁毒外,还涉及到铁路,交通,民航,森林,缉私。
公安机关管辖
公安机关的侦查管辖,是指公安机关系统内部对依法确定由其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侦查范围上的分工。
明确公安机关的侦查管辖,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侦查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侦查破案。在侦查阶段,由于案件处于最初查处之中,案件性质和情况都不很明确,要求在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布置上,具有更大灵活性,更强调集中统一指挥和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作战。因此,在法律上不可能对侦查管辖作出硬性规定,只能由公安机关参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管辖原则,在内部作出相应的规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侦查管辖主要分为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部门管辖。
一、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各级公安机关直接立案侦查刑事案件的权限划分。它是公安机关内部系统的纵向分工。这主要是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范围而确定的。根据公安部的《规定》第18条规定: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刑事案件;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重大涉外犯罪、重大经济犯罪、重大集团犯罪和下级公安机关侦破有困难的重大刑事案件的侦查。这一规定将刑事案件的管辖权赋予了县级公安机关,不管是一般案件、重大案件或是特别重大案件,原则上都由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地(市)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侦查重大涉外犯罪、重大经济犯罪、重大集团犯罪和下级公安机关侦破有困难的重大刑事案件。所谓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是外国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所侵害的的对象是外国人的案件,且这种犯罪必须符合重大的性质,如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性质比较恶劣,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涉嫌犯罪的外国人的身份比较特殊等。所谓重大经济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所涉嫌金融领域的犯罪行为,犯罪金额比较巨大,给社会、他人造成较大的损失等。所谓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织的较为稳固的犯罪组织。所谓重大集团犯罪,是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组织犯罪、走私集体犯罪、毒品集团犯罪等。所谓下级公安机关侦破有困难的重大刑事案件,主要是指案件涉及面广、案情比较复杂、或者涉及其他市县等。由下级公安机关侦破将遇到很大的困难,由上级公安机关管辖将更有效地打击犯罪、提高破案效率的案件。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除了负责以上刑事案件的侦查以外,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跨市、县,跨地、市、州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参加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
二、地区管辖
地区管辖是指同级公安机关之间,按照各自的辖区在侦查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它是公安机关系统内部的横向划分。
《规定》第15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根据这一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原则上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犯罪地包括犯罪预备地、犯罪实施地、犯罪结果地和犯罪销赃地。在上述任何地点发现犯罪事实存在,需要立案时,均由发现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但是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案件情况错综复杂,特别是在流窜犯罪、多次犯罪、集团犯罪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同一个案件,按照地域管辖的原则,可能几个公安机关同时具有管辖权。为了避免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对同一案件争抢或推诿管辖,影响案件的及时侦破。《规定》第16条规定: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这一规定只适用于同级的公安机关,如果是几个不同级别的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时,则不适用。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经常出现管辖权不明的情况,如犯罪案件发生在两个公安机关辖区的交界处,或者犯罪地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又无固定居住地的等。在这种情况下,公安部的《规定》第17条规定:“对管辖权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确定管辖。对管辖有争议或者情况特殊的刑事案件,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这一规定确定了解决管辖权争议的两种原则。一是协商管辖。即对管辖权不明确的案件,由有关公安机关进行协商,从有利于办案出发,协商确定管辖的机关。二是指定管辖。即上级公安机关在其辖区范围内指定下级公安机关管辖某一案件,其实质是赋予上级公安机关在一定情况变更或确定案件管辖的机动权。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有时会出现管辖上的争议,如刑事案件的发生地与结果的不在同一地区。所谓情况特殊,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使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不适宜开展侦查活动,如犯罪嫌疑人是有管辖权公安机关的负责人;犯罪嫌疑人在当地的社会影响面比较大等。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对刑事案件的管辖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就是为了保证刑事案件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力度。
三、部门管辖
部门管辖是指公安机关内部的业务部门之间在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根据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及公安部的有关文件的精神,公安机关内部对刑事案件管辖的分工如下:
一、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管辖下列案件(共27种):
(一)《刑法》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中的下列案件:
1、背叛国家案(第102条)
2、分裂国家案(第103条第1款)
3、煽动分裂国家案(第103条第2款)
4、武装叛乱、**案(第104条)
5、颠覆国家政权案(第105条第1款)
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第105条第2款)
7、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罪活动案(第107条)
8、投敌叛变案(第108条)
9、叛逃案(第109条)
10、间谍案(主要是发生在未设国家安全机关的县(市)的案件)(第110条)
1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第111条)
12、资敌案(第112条)
(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下列案件:
13、诽谤案(告诉才处理的除外)(第246条)
1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案(第249条)
15、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案(第250条)
16、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案(第251条)
17、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案(第251条)
(三)《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下列案件: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的下列案件:
18、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第282条第1款)
19、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案(第282条第2款)
20、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门器材案(第283条)
2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门器材案(第284条)
22、侮辱国旗、国徽案(第299条)
23、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案(其中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的由治安部门管辖)(第300条第1款)
24、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案(其中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的由治安部门管辖)(第300条第2款)
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的下列案件:
25、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案(第311条)
(四)《刑法》分则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中的下列案件:
26、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案(第377条)
27、战时造谣扰乱军心案(第378条)
二、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下列案件(共76种):
(一)《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下列案件:
第二节走私罪中的下列案件:
1、走私假币案(第151条第1款)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的下列案件:
2、虚报注册资本案(第158条)
3、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第159条)
4、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第160条)
5、提供虚假财会报告案(第161条)
6、妨害清算案(第162条)
7、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案(第162条)刑法修正案
8、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第163条第1款、第2款)
9、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案(第164条)
10、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案(第165条)
11、为亲友非法牟利案(第166条)
12、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第167条)
1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滥用职权案(第168条)刑法修正案
14、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第169条)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的下列案件:
15、伪造货币案(第170条)
16、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第171条第1款)
17、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案(第171条第2款)
18、持有、使用假币案(第172条)
19、变造货币案(第173条)
20、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第174条第1款)
21、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案(第174条第2款)刑法修正案
22、高利转贷案(第175条)
2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第176条)
24、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案(第177条)
25、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案(第178条第1款)
26、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第178条第2款)
27、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案(第179条)
28、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第180条)
29、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案(第181条第1款)刑法修正案
30、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案(第181条第2款)刑法修正案
31、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案(第182条)刑法修正案
32、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案(第186条第1款)
33、违法发放贷款案(第186条第2款)
34、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案(第187条)
35、非法出具金融票证案(第188条)
36、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案(第189条)
37、逃汇案(第190条)
38、洗钱案(第191条)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中的下列案件:
39、集资诈骗案(第192条)40、贷款诈骗案(第193条)
公安部内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