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按照课题组研究计划,2016年9月初召开课题组成员上学期研讨交流会,总结2015年的不足及困惑,调整思路;大家研讨并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明晰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为了强化了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操作活动的意识,更加精细的把握好教材,较好的应用教材中动手操作的教学资源,把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2016年下半年我们做了研究调整,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基本措施
1.继续加强课题理论的学习,搜集课题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一方面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导师讲座,(全国有名专家没资金邀请)我们利用看光盘看视频的办法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专业的引领。一方面加强有关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强化有关融合理论的学习,力求在两者之间找到融合点,使课堂操作更好的融合到数学课堂中;另一方面加强个人研究的计划性,提高课题成员的个人研究意识、强化教师精心设计操作活动的意识,引导教师把握好教材,应用好教材中动手操作的教学资源,把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具体明确课题研究问题,依托问题实际厚度。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我们只需解决好以下4个问题(A结合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怎样确定有效的操作内容。B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程序地操作。C怎样要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效结合。D操作学具要做到适时、适量、适度。)要求研究教师结合解决的4个问题选一个主题本学期继续第二轮的“五个一”研究。每学期结合主题有准备理论学习分享一次;每学期设计上一节研讨课(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每月案例剖析一次(有4个主题);每学期研究成果小结(或论文);每学期研讨简报一份;课题组要组织人员对实验课进行评议。课题研究以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为载体,研究为课堂和学生服务。课题组教师要将课题研究“五个一”同各类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参与。通过精心设计操作活动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时间,促使学生主动获取基本知识、基本计能、基本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每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动脑、动口、动手,最终实现学会学习。课题组成员及时整理研究资料,将过程性的资料刻录成光盘及时上交收集研究资料,以便总结方法。
二、课题研究成果
以课堂为核心,立足课标,扎实开展实践研究。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实践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这些都有待于教师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只有合理设计操作活动,才能促进操作的有效性,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课题组从此下手,在集体备课中重点突破设计操作活动,收获感悟如下:
(一)解决研究“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程序地操作”,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经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要做到:
1.把握好学生操作的时机。在认知的生长处,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8+4=12为例:(1)① 8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 另两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2)① 4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 另6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6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有多少种摆法?(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2.在智慧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此,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 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 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空间观念。以上这些作用,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这种安排,或许超越了教材,但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 3.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脑操作。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①长方形有4×3、6×2、12×1;②平行四边形有12×1、6×2、4×3、1×12、2×6、3×4。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4÷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另外的三角形,如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如(1+7)×3÷
2、(2+6)×3÷
2、(1+5)×4÷
2、(2+4)×÷+4×2等等。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至此,似乎可以煞锣。但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刚才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学生马上回答“没有包含正方形”。我又问: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如果要围成正方形,其条件应怎样改?这两个问题,学生当然能轻易回答,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本身,而在于它又把学生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二)应用合理恰当的学生操作时的策略
1.进行定向指导。例如:我在听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喜欢的图形,然后提出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把刚刚摆的图形用加法来表示。结果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3+3+3+4+4+4;4+4+4+3+3+5;3+3+3+3+3; 5+5+5+5+5;3+4+5+3+3;……从反馈的情况看,有些学生在操作中摆的不是同一种图形,这可能是老师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这些同学没听清楚或是没等老师说完就急着开始先摆了。通过这些加法算式去探寻乘法的意义,恐怕也是个问题。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在上例中,如果教师能适时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学生的年级越低,教师更要加强指导。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尚在发展,有意注意难以持久。在低年级听课中,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的内容,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2.设置多层要求。当然,操作问题的设计、编制与探究要求的拟定、提出,既要有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又要有适切性,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亦即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为此要设置相应的策略:一是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提出要求,使新的学习课题与原有知识的固着点之间保持适度的潜在距离。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地提出操作问题及其要求。有时,还可将问题分解,形成有若干台阶的“问题群”,使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例如:让学生用两张全等的梯形纸片作寻求梯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所提问题可以保持一定的认知差距:怎样转化成面积公式已知的图形?也可以点明转化方向:怎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缩短认知差距。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得出,可以只提一个中心问题:怎样由已知的面积公式得出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分解成问题群: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等等。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提出寻找多种转化、推导方式的要求。
3.调动多种感官。在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如用两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他们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水桶,还可以看作无底无盖的烟囱,还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反思不足
在课题专题教研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教学中实际操作方式视角不够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不够强。课前备课没有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精心设计操作实践活动,在讲求教学策略上差些。
(2)个别学生的操作处于浅层次,停于玩学具,不会思考,在语言组织表述上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教师要养成积极调研,主动分析学情,教材,积极主动学习理论,乐于探讨的教学习惯,使的教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更能提高课堂效应。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挖掘有效教学的因素,合理使用学具,将电子白板等课程资源有效地进行整合。
(3)进一步收集好过程性资料,及时归类,及时总结,及时撰写研究报告。
通过课题研究,深深体会到,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活动组织不能简单对待,要想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思维能得到真正提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动手操作决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操作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操作什么,怎样操作,通过操作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低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数学课堂需要动手操作,但也要适度,本着简约高效的目的,能用图形、符号代替直观操作的,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动手操作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体操,为有效数学课堂的创设保驾护航。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与实践课题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评价研究。
2006年5月,确立课题方案后,对实验教师集中进行生活培训,储备必要的理论资料,2006年9月到今进行实践研究,研究内容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等研究,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现实”指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解题策略,以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主要的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精确切入;
(二)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巧妙设计;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现实,画龙点睛。
本阶段着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等和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进行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实验班学生素质有了提高,但关于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教学的评价研究方面,本阶段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在今后阶段,组织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同时,着重对这两方面进行研究。
一、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强化练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失去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魁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1)以趣引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通过趣味性练习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就会要求释疑。就会产生求知欲。
(2)以趣诱奇。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情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推动他们去观察、思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趣味性练习,对学生的好奇心加以诱发,激发他们的求和欲。
(3)以趣促思。
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压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
2、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练习,使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的思考策略进行活动,以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下面就谈谈在各类知识的教学中,如何把封闭式统习改良成开放性练习。
把现行教材中的封闭练习通过改良转达化为开放性练习。从而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习惯。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习惯。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就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综上所述,练习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练习的开放性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
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各学生的特性,分组时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能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此外,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样使小组成员更易于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2、在灵敏学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有选择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如果对于一些简单和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去讨论研究,那是毫无意义和极不科学的。合作学习的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要非常明确,并且是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南,要给学生留有实验、提问、尝试的机会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
总之,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形成相互鼓励和尊重、合作与相互承认自身价值、积极互补、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实践与研究(定稿)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练习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谭银霞
一、背景与研究意义: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教师进行纠错和指导,但是,在我们的课堂练习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堂练习内容应试化,课堂练习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或考试题型所传递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练习还比较少;课堂练习的形式单一,封闭型题目较多,开放型、探索型题目很少涉及;题目设计梯度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课堂练习缺乏“备学生”,课堂练习设计时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这一实际的必要环节,对练习没有进行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上所有的练习所有的学生都要做,形成了后进生跟不上,好学生吃不饱的状况;教师在讲解练习题时忽略因材施教,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做题方法的训练,讲解缺乏针对性;反馈题型设计不恰当,使学生陷入新的困境,没有突出错误点。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性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一个有目的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有效的学生是有效学习的核心和实质。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
四、研究内容
1、如何充分发挥课堂练习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的研究。
2、探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进行练习选择的策略研究。
3、如何通过设计练习,开发学生思维的研究。
4、以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
5、实施课堂教学分层评价讲评学生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五、研究对象:六(2)班全体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有关分层递进练习设计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
2、行动研究法:
①测验法:了解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程度。
②分析法:提示练习内容和操作方法的联系。
③谈话法:了解学生对练习层次的自主参与和选择练习的现状
3、经验总结法:对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发展练习设计进行总结,撰写报告。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计划、调查分析
2、研究阶段:上研究课,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去得相关资料,探讨反思。
3、整理收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八、预设的研究结果
1、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摸索练习的有效方法,从精心设计练习,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对学生作业有效性评价策略上入手,并做好反思和总结。
2、通过研究发现练习环节中的基本规律,为后进生转化找到一种合适的途径。
3、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4、提炼并撰写一些案例、心得、论文等。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07-08第一学期课题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总结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张瑀)
淮安市“立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已实施1学期。一学期来,课题组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教科室王主任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地开展了研究工作,通过全体实验人员的齐心协力,踏实工作,课题组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已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已提高。本学年即将结束,为了使我们的课题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将1学期来的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为了提高实验人员的理论水平,确保科研真正地为教学服务,每周我们组织全体实验人员坚持围绕课题学习一至二篇理论文章,学习的同时,展开热烈的讨论。实验以来我们学习的文章达50多篇,主要有《课堂教学论》、《课堂语言艺术》、《开讲艺术》、《练习设计的艺术》、《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艺术探幽》以及中小学数学教学杂志上的一些文章等等。学习后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全体老师的学习心得已超过2万字。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组人员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且大多数老师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现在数学组的老师们正由原来的“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二、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真正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验以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每2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做到有课题方面的研究专题。如《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怎样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经常围绕课题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2、认真开设公开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实验以来,我们认真进行了公开课的说课和评课活动,坚持做到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说课,并且说课后大家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公开课上完后,人人参与评课,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教学问题。通过说课、评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课题组的骨干教师,刘永万、葛恒丽、张瑀三位老师向全校老师上了示范课。
3、坚持发挥集体智慧、认真集体备课。实验以来,我们坚持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每次课题组活动由课题组长主持,首先大家讨论,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然后请个别老师执笔,拿出草案,最后大家修改完善,每次的学案设计我们注重合理性和实效性。1学期来,我们坚持做到目标统一,学案教案统一、练习统一。通过规范操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学数学的能力。
4、围绕课题,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
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特别是课外活动做到了具有学科特点,形式丰富多彩。
由于该课题刚实施1学期,加上教师经验的缺乏,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有脱离现象,由于实验的局限性,学生出现了分化现象等等。下阶段本课题组全体人员有信心,坚定不移地把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总结实验经验,争取三年后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
第五篇: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课题研究总结
《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教学才智,发展自我,收获喜悦,专业发展成绩显著。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成果。
1.甄别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正确认识“策略”是什么,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形成。这是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理论基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形成策略。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从以下两点研究总结学生策略形成的过程。
第一,抓住一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现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总觉得缺点什么。就拿列表方法解决问题来说吧:都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解答这题先要列表,然后让学生依据现成的表格把表填完整,再根据表格思考数量关系并解答。但是为什么要列表?学生还是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可能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后解题时,老师没有说,因此就不列了,也就是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策略”的话,它应该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方式方法。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方式方法”的这个具体的点上。但是,教学应该通过这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具体的“方式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价值。
第二,突出一个“面”,让学生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这里所指的“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一种策略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村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策略。另一方面是指整个小学数学阶段不同策略的相互渗透与运用。策略的形成可能是一个学期能养成的,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或更长的时间形成的,是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时效性。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要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及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辅助手段,如“操作与模拟”、“摘录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信息”、“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是算法策略,即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后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二是启发策略,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加入这部份内容的确体现了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的重要性。
如果对教学目标中“经历„„过程”的把握不到位,教学中将结果看的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会忽视学生对方法的获取过程,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内在自主的知识意义的建构,即策略的形成。教学中通过“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让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直观的操作解决过度到方法的抽象,反思提升,实现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使学生养成自觉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择优的品质。
策略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展开数学思维时的尝试、选择、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努力的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向、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对于学习数学来说,策略是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时选择方法的意识。方法是策略的构成要素,策略是方法的概括。策略必须通过方法的展示来感悟和提炼。如果我们能学会“求异+求同”的思维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减少许多类似的困惑,增强对新理念、新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将“策略”诠释为一种选择“方法”的过程更确切。2.“精彩”计算教学策略的背后,直击学生学习细节。
我们在计算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探索与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枯燥的计算学习也需要交流,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教学策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课题组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注过程中发现,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教学细节之处入手,是实施计算教学策略的两个抓手。
一要直面“出错”,让交流成就课堂精彩。
经过对“家常”课堂教学语言的观察,“你又出错了”是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是在由不会到会,在“出错——似正确——„„——出错——正确”这样的认知矛盾中成长。因此,学生课堂的表现也就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错误。其实,暂时的失败是走向成功之门的奠基石,关键是老师如何直对学生的出错?面对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出错”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应努力探求让“出错”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的方法,使“错误”也精彩。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就曾出了这样的错,我采取“交流”的方法,让“出错”成就了精彩的课堂,合理处理了课堂中的生存现象,使之成为好的教学资源。
二要搭建舞台,让交流彰显课堂内涵。
要设计好一节全新的计算课难度是相当大的,说白了,难“出彩”,难“热闹”。但我们始终认为:一味追求低效的所谓热闹,一味追求愉快不是新课程倡导的。新课程倡导的“热闹”应该是大脑风暴式的(brainstorm)思维碰撞,新课程倡导的“愉快”应该是让学生在历经思考、合作、交流、思辨后获得成功喜悦的一种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往注重教师的“教”变为注重学生的“学”。我们注意到:对于计算方法的探索,不同的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在小组内或班级内形成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时,学习同伴间的交流就非常有必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深化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可以认识、借鉴他人的合理方法,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教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让学生在自己探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合作,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如: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计算9+4,接着再通过学具桃的操作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总结算法。下面是同学们汇报的过程:
师: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结果,真了不起!老师很想听听你是怎样计算9+4的,能说说吗?
生1:因为10+4=14,9比10小1,9加4就比10加4小1,所以9+4=13。师:这个办法可了不得!掌声送给他!
生2:我是从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这样盒子里有10个,外面有3个,一共13个,所以9+4=13。„„
这种“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共享”的学习模式不仅让教师教得省心,更让学生在交流、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学得开心。特别值得一提时,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合作,因为合作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样的合作才会有价值!这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名同学介绍算法说:因为10+4=14,9比10少1,所以9+4比10+4少1,9+4的结果是13。这名同学的回答充满了智慧!在他的回答里,有化归(学生已经学过10加几),有比较。我想,正是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他才有如此美丽的思维,正是不止一次地得到肯定,他才会勇敢地发表。我想,此刻的他一定是兴奋而快乐的!我想,这才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愉快学习”的真正内涵。
1.渗透的是策略,孕育的是思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思考。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也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处的三个不同高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建构在具有一定数学思想的高度,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掌握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萧伯纳曾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小学数学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用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度必将有质的飞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要站在数学思想的肩上进行渗透与孕育。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提升,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的地位应是介于数学思想与方法之间,对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首先,渗透数学思想是策略形成的基石。
如何让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度? 综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缺失的是学生用策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觉运用策略。如列表策略,为什么要列表?学生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追究其中原因,就是缺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小学阶段策略学习内容目标的确定,其中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达成这个目标教者就要对某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的思想高度的认识。
其次,孕育策略是数学思想生成的土壤。
教学中将结果看的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 法的获取过程,没有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没有策略的形成。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一般来说,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截然分开,更多的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阶段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高屋建瓴”之效。江苏省特级教师沈重予也认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才能很好地形成策略。
其实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应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之上。策略在小学阶段主要包括列表、画图、枚举、倒推、假设、转化等,这些策略贯穿于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这对学生形成策略,提炼数学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数学思想是宏观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因素。
2.审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基于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解决问题在第二学段安排了策略模块,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本文对相关一些课堂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旨在审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探索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教学策略,指导课堂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课始阶段创设情境,预设质疑,找准策略形成的生长点,为课中合作探究播下形成策略的种子,并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让学生从思想层面理性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材在第二学段有针对性安排了专题性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涉及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一系列策略教学。这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有效的培养。“策略”它不是一种数学知识,应准确理解为一种数学意识,即遇到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并择优出某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迅速作出判断问题的本质,选择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策略,应提升策略教学的教学意识。
(1)预设质疑,为策略形成寻找生长点。
会忽视学生对方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曾经”,即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构建新知埋下伏笔。因此策略教学的情境设计内容应有较强的指向性。如教学转化策略,可以设计《曹冲称象》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知道要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转化,将大象的体重转化为一块块的小石头,从而解决了问题,为学生接下来运用转化策略解决数学问题作好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策略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策略的形成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策略教学时应注重课前的预伏,创设一个较好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绪代入情境,结合教材,进行前置训练,增加意会。
(2)合作探究,为策略形成“推波助澜”。
学生通过“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即小组合作学习不留于形式的团队协作学习方式,这种形式要源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进行。采取这样的互助学习形式,可汇聚众人智慧,构建智慧型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睿智,去探究策略在解题教学中的运用。这样的活动一般经历学生自己独立、合作两个学习活动后,方能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留下初步的印象,初步知道这类问题可以选用“这种”策略解决。这时教师要体现出学习活动的主导性,把握住适时的火候,进行及时的课中小结式的精讲点拨,使学生对“策略”深信不疑,这样往往对策略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的学生会树立强大的自信: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用这样的策略来解答。策略已在学生心底滋长,且会越长越壮。
(3)精讲点拨,让策略形成“循规蹈矩”。
策略的教学往往有两个错误的教学导向。一是课堂上一味地用策略,缺少了对策略的体悟;一是将策略教学等同于一般的方法,注重形忽略了策略形成的内质。如五年级下册倒推策略的教学如果缺少了感悟,“策略”始终是教师的东西,是你教师说这道题应该用倒推策略解决,学生就无赖地选择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很会“倾听”,会揣摩教师的意思。要是教师说这道题也可以用倒推策略解决吧?或这道题不能用倒推策略解决吗?学生马上能领会教师的意思,体会到那弦外之音:能。接下的学习很显然是被动接受式的,会按教师先前的示范,进行“循规蹈矩”式的模仿。
策略不等同与方法的运用,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某类问题的共同特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用这样的策略。在学习倒推策略的过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学习方法,有画图,有列表,也有条件问题的线形整理„„。但无论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这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从现在情况倒过来推想原来的情况。把握住这一关键,才能让学生尽快形成倒推策略,解决生活中从现在倒过来想原来情况的问题。,教师的精讲点拨很重要,要指导学生运用倒推策略有序解决问题。这里需要的就是一种有序的循规蹈矩式的解题思路,学生也才有了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方向灯。
三、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在《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许多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和不少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1.理论素养的欠缺、研究力量的薄弱以及与外界信息交流的不够,直接影响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2.“点”的突破不够。部分研究内容的研究力度、层次和水平不均衡,少数人的研究存在走过场倾向。
3.教师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待提高。在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关乎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有效度。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部分教学内容会考虑不周,智慧性不强,给策略的形成打下折扣。
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打造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留下广阔的空间。我们将在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