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加感想十四
中加思想库的建立
三月一日晚上九点的会议上,大家在热烈讨论中,首次提出并决定筹建“思想库”的概念,这样,除了进班宣传,试听课,学生交流,就又增加了一个扩大中加影响力的一个手段。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颖的,更有思想文化深度的一个会对未来产生积极影响的宣传途径,但是实际上,我们认识到,“思想库”的意义不会仅仅是一个宣传途径,随着时间的积淀,它的影响力会逐渐的超越我们最初的设想的。一,为什么成立“思想库”?
短期的目的是要扩大影响力,以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经过思考,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个全新感念的提出,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石家庄中加的发展历史历经三年,在这其中,石家庄经济学院本区的时间最长,作为发源地,底蕴比较深厚,模式基本成熟,并且已经培育了一批学员,范冉,魏士,坤峰,是其中的代表。我们看到,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中加的希望和未来。北校区人数最多,同学活跃,而且有一年多的发展历程,现在的运转也是十分有效的,在接触到的一批同学中,的确是有可以作为骨干的潜力的同学,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与两者相比,科大新区的发展只有仅仅半年,功底十分的薄弱,现在可以说是处在探索阶段,实践还不充分,未来,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
“思想库”是我们科大中加,集思广益,沉淀大家的智慧,为奠定自己的地位,与经济学院本部,和北区,友谊中较量的一种理念的结晶。二,“思想库”的意义何在?
“思想库”是大家在热烈讨论中突然迸发出的一个奇思妙想,一经提出,就被重视起来。大学生涯只有四年,参与中加的时间也最多只有四年,每过一年,就有一批中加人的离去,或是考研,或是工作。这些在中加有两年或者三年训练的同学,基本均是卓越的中加的代表。在我们这个组织尚未成熟,人才匮乏的时候,这样一批人的离去,使我们的元气大大受损。他们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却又是十分有限的,熟悉他们的人都不舍其离去而又无可奈何,陌生的新同学又接触时间尚短难以理解。这样的结局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影响力被消磨殆尽,流传的只能是残缺不全,无法反映真实全貌的传说般的故事。基于对此的认识,我们深刻的意识到,文字是比言语更有传播价值的载体,是随着时间的久远愈加的展现其最真实和最原始思想的介质。
再者,如果没有一种形式的积累,思想认识就不会有一种突破。譬如,现在是建设一幢大厦,一批代表的离去,就像是抽走了一根柱石,不仅是要重新磨练柱石,还要去费很大的力气去寻找柱石,如此这般循环的话,我们这个大厦是不会有竣工的日期的。这种重复是没有丝毫的益处的,实际上也消耗了很多的宝贵的精力与时间。最大限度的积淀和保留这一批批卓越代表的思想过程,学习心得,人生体会,是建立“思想库”的主要的意义之一。《论语》的问世,让孔子的儒家思想传承千年而不衰;《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诞生,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所以,形不成文字的思想注定被历史遗忘,而倾注了思想的文章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对后来者的启迪和改变是有无限可能的。
此外,“思想库”的建立,对同学的写作,思考能力也是一个锻炼和考验。中加是一个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的组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同学的思想的深度,活跃度自然成为衡量的一个主要的指标。光有活跃的思想还不足够,能够用完整的逻辑思维清晰的阐述自己的思想也是必要的,留下的是你的思维足迹,成长历程。穿越历史的长河,十年后再回首,我们能愈发清晰的看到倾注自身心血的作品,影响了那些人,改变了谁的命运,帮助了谁的成长。这些长远的影响将被历史验证。近期的考虑是,作为招生手段的一种补充,实践中,认识到,进班宣传,试听课,学生交流,都是不甚理想的手段,增加这样的一种方式,希望结合中加同学的一些心得,可以更大程度上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三,“思想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思想库”作为一个战略,现在是一个幼小的树苗,期望它健康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让众人仰望,这需要我们的用心浇灌。文化就好似一个人的灵魂,一个组织没有文化,就恰似一个人没有灵魂。中加成立至今,有多少人成为匆匆过客,没能留下丝毫的故事。我们对即将离去的又一批的中加人说:“留下你的思想吧!让你的灵魂长驻中加”
春秋时期的《论语》,被后人奉为经典,发扬光大,成为深深嵌在中华民族成长中的印记;《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使得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深深的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成为二十,二十一世纪的一朵奇葩;《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思想库”作为未来卓越的思想的集大成,是在今后中加发展的进程中,面对权利交接,人才流失的背景下,一个能够不中断,连续散发影响力的贯彻中加思想的最有力的武器。
重视“思想库”的建设,就是重视中加的未来。不要低估它在未来可能产生价值和影响力,记录我们思想的时候,应该抱着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人走了,后来者依然可以与你心与心的交流。
坐在教室,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依然可以清晰的回忆起,小学第一天的景象,倏忽之间,十六年转瞬即逝,让人想起孔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来时间也在加速度,大学四年也同样很快就会过去,当它成为一种回忆时,你就会感觉到,让你的思想在其中闪烁,成为永恒的不断绽放光彩的“思想库”中的一颗指引后来人前进的新星的意义所在。“思想库”,传承思想,开启未来!
第二篇:浙江大学中加
浙江大学中加“2+2”计算机双学位项目说明 来源:宣传办公室 作者: 日期:2011年07月01日 访问次数:4155中、加联合培养的“2+2”计算机双学位项目,旨在培养熟悉中、加两国文化,精通两国语言,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计算机技术人才。本项目于2005年启动,由浙江大学与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简称SFU)共同实施。
西门菲沙大学(SFU)是加拿大著名学府,位于温哥华。根据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领事馆教育处提供的资料,在长达十九年的加拿大大学评比中,该校稳踞前四名,其中八次被评为加拿大最好的综合型大学(2010年再次排名第一)。在2010
Webometrics全球大学排名中,该校名列世界第61名和加拿大第4名。SFU一直以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课程著称,尤以计算机学科和商科最强,其毕业生深受各界欢迎。本项目初期规模为每年招生40人,由中方和加方学生共同组成。其中中方学生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年级新生中选拔,入选学生的学籍转入计算机学院。加方学生由SFU选拔。进入本项目的中方学生修业年限为4年,在浙大和SFU各学习2年。其中第一、第二年在浙大学习;第三、第四年在加拿大SFU学习。期间,SFU每年选派1~2位优秀教师到浙大专门为双学位班学生授课,浙大也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去SFU授课,并开展教授间的科研合作。
参加双学位班的学生在学习期满、全部课程考核合格,并修满规定学分之后,将同时获得浙江大学和SFU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中方学生第一、第二年按浙大普通本科标准收费(每年4800元人民币),第三、第四年按SFU国际学生标准收费(大约每年1.5万加元),并依据浙大学费收费标准,缴纳人民币1800元专业学费(即学籍管理费)。在加拿大学习期间SFU将提供中方学生每年总共不低于6万加元的奖学金,同时,SFU将协助浙大学生获得每年4个月的企业实习机会(实习期间每人每月工资通常不低于2000加元)。
本项目按照中加双方共同商定的特殊培养计划,由浙大和SFU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实施。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将亲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在浙大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在SFU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享受两校各自优势的教育资源;同时中加两国
学生将同班学习4年,接受良好的国际化教育环境的熏陶。因此,参加本项目的学生,在外语能力、国际交往、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将获得明显的优势。
目前SFU已有40位留学生来到我院学习,我方学生从项目开始至今年9月共有113人赴SFU学习。
2011年中加“2+2”计算机双学位班的招生工作将在新生入学报到后进行,有意向的学生可以在接到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从招办网上下载报名表(点此下载)。
报名地点:紫金港校区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科(西1-413室); 宣讲会时间:2011年8月22日晚上6:30; 宣讲会地点:浙大紫金港校区西1-208室; 报名截止时间:2011年9月4日; 选拔时间:9月8日~9月9日。联系人:章老师,电话:0571-88206140,Email: zwen@zju.edu.cn; 项老师,电话:***,Email: xiangxl@zju.edu.cn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1.6.12
第三篇:中加班班主任心得体会
[中加班班主任心得体会] 2002年9月,首届泉州七中中加合作班正式开学了,我有幸担任了这个特殊班级的班主任,这是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望着四十二张活泼可爱的面孔,我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同时我又感到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加班班主任心得体会。如人们常说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年轻教师担当班主任,尤其任重道远,本班学生多数来自较为富裕的家庭,比较娇气任性,因此要顺利适应胜任这一角色,要下一番功夫,最基本的是班主任要处处用心,做个有“心”人。
一、对班集体要有“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更是这样。班主任首先必须热爱班集体,有了这种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才能处处以班集体为重,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才能以真挚的爱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班级、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有粉笔灰,就动手把它擦干净;看到桌子摆歪了,就动手把它摆正。我拿出自己图书设立图书角,号召同学们一起办好教室环境„„我和学生一起为班集体取得荣誉而欢呼雀跃,一起为班集体失误而悲伤,这种以班集体之乐而乐,以班集体之忧而忧的爱心,深深感染了学生们,在班级中很快形成了事事以班级集体利益为重的好风气。
二、了解学生要“细心”。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生活、道德、政治、情感意志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工作;高一学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青少年,极易爱到社会、家族和自身心理、生理变化的影响,班主任必须对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心得体会《中加班班主任心得体会》。
三、开展工作要有“匠心”。仅靠一个人的力量管理班级的效率是很低的。我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成绩、学校职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家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
四、处理问题要“公心”。班主任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以学生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来决定自己对学生的好恶,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心中,会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信念。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能恶语相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开学时几乎每天都迟到,特别好动,爱讲话。每位科任老师都觉得头疼,在家也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父母都为之伤神。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心里筑了厚厚一堵墙。为了拆掉这堵墙,我找他谈过许多次,因为我不把他当成坏孩子,而以“大姐姐”的身份与他谈心,向他了解迟到的原因,引导他守时,同时教他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他渐渐对我有了信任感,而一旦他有了一丁点的进步我便及时表扬他。现在这位学生坏毛病少了许多,自控能力有了明显改善。春节时,他还还打电话给我拜年,这是他读书以来第一次主动给老师拜年,我感到很欣慰。孩子们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仅靠有“心”是不够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认为,教育的技巧及成功来源于教师真挚之情,这种情会激发他们前进的信心,这种情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
第四篇:英语中加S如何读音
英语中如何区分S的读音,总结如下: 构成方法及读音规则
1)一般情况加 –s:map-maps boy-boys girl-girls pen-pens bag-bags car-cars
清辅音后读/s/ 浊辅音和元音后读 /z/
2)以s, sh, ch, x结尾加 –es, 读 /iz/
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 brush-brush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 为i再加es, 读 /z/
baby---babies city-cities country-countries
但以y结尾的专有名词,或元音字母+y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直接加s变复数。例如:
two Marys the Henrys monkey---monkeys holiday---holidays
4)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以两个元音字母结尾(其一必定是o)时,加es
zoo-zoos kangaroo-kangaroos
b.某些外来词
photo-photos piano-pianos
c.其余情况,都发o
5)以f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加s,如: belief---beliefs roof---roofs
safe---safes gulf---gulfs;
b.去f,fe 加ves,如:half---halves
knife---knives leaf---leaves wolf---wolves
wife---wives life---lives thief---thieves;
c.上述a和b两种方法均可,如handkerchief: handkerchiefs / handkerchieves。
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mouse---mice man---men woman---women
注意:由一个词加 man 或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men 和-women,如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但German不是合成词,故复数形式为Germans;Bowman是姓,其复数是the Bowmans。
2)单复同形,如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li,jin,yuan,two li,three mu,four jin等。但除人民币的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a dollar, two dollars;a meter, two meter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例如:
people police 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但可以说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a.maths,politics,physics等学科名词,一般是不可数名词,为单数。
b.news 为不可数名词。
c.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应视为单数。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d.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书名,剧名,报纸,杂志名,也可视为单数。例如:
“The Arabian Nights” is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book.《一千零一夜》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
5)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眼镜)trousers, clothes等,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 pair(对,双);suit(套);a pair of glasses;two pairs of trousers等。
6)另外还有一些名词,其复数形式有时可表示特别意思,如:goods货物,waters水域,fishes(各种)鱼。
1.3 不可数名词量的表示
1)物质名词
a.当物质名词转化为个体名词时为可数。
比较:Cake is a kind of food.蛋糕是一种食物。(不可数)
These cakes are sweet.这些蛋糕很好吃。(可数)
b.当物质名词表示该物质的种类时,可数。例如:
This factory produces steel.(不可数)
We need various steels.(可数)
c.当物质名词表示份数时,可数。例如:
Our country is famous for tea.我国因茶叶而闻名。
Two teas, please.请来两杯茶。
2)抽象名词表示具体的事例时也可数。例如:
four freedoms 四大自由 the 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
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可以借助单位词表一定的数量,如a glass of water a piece of advice
a pile of caol a flash of lightening a burst of laughter
1.4 定语名词的复数
名词作定语一般用单数,但也有以下例外。
1)用复数作定语。例如:
sports meeting 运动会 students reading-room 学生阅览室
talks table 谈判桌 the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外语系
2)man, woman, gentleman等作定语时,其单复数以所修饰的名词的单复数而定。例如:
men workers women teachers gentlemen officials
3)有些原有s结尾的名词,作定语时,s保留。例如:
goods train(货车)arms produce 武器生产
customs papers 海关文件 clothes brush 衣刷
4)数词+名词作定语时,这个名词一般保留单数形式。例如:
two-dozen eggs 两打鸡蛋 a ten-mile walk 十英里
第五篇:中加班班主任心得体会
2002年9月,首届泉州七中中加合作班正式开学了,我有幸担任了这个特殊班级的班主任,这是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望着四十二张活泼可爱的面孔,我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同时我又感到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人们常说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年轻教师担当班主任,尤其任重道远,本班学生多数来自较为富裕的家庭,比较娇气任性,因此要顺利适应胜任这一角色,要下一番功夫,最基本的是班主任要处处用心,做个有“心”人。
一、对班集体要有“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更是这样。班主任首先必须热爱班集体,有了这种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才能处处以班集体为重,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才能以真挚的爱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班级、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有粉笔灰,就动手把它擦干净;看到桌子摆歪了,就动手把它摆正。我拿出自己图书设立图书角,号召同学们一起办好教室环境……我和学生一起为班集体取得荣誉而欢呼雀跃,一起为班集体失误而悲伤,这种以班集体之乐而乐,以班集体之忧而忧的爱心,深深感染了学生们,在班级中很快形成了事事以班级集体利益为重的好风气。
二、了解学生要“细心”。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生活、道德、政治、情感意志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工作;高一学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青少年,极易爱到社会、家族和自身心理、生理变化的影响,班主任必须对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三、开展工作要有“匠心”。仅靠一个人的力量管理班级的效率是很低的。我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成绩、学校职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家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
四、处理问题要“公心”。班主任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以学生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来决定自己对学生的好恶,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心中,会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信念。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能恶语相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开学时几乎每天都迟到,特别好动,爱讲话。每位科任老师都觉得头疼,在家也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父母都为之伤神。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心里筑了厚厚一堵墙。为了拆掉这堵墙,我找他谈过许多次,因为我不把他当成坏孩子,而以“大姐姐”的身份与他谈心,向他了解迟到的原因,引导他守时,同时教他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他渐渐对我有了信任感,而一旦他有了一丁点的进步我便及时表扬他。现在这位学生坏毛病少了许多,自控能力有了明显改善。春节时,他还还打电话给我拜年,这是他读书以来第一次主动给老师拜年,我感到很欣慰。
孩子们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仅靠有“心”是不够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认为,教育的技巧及成功来源于教师真挚之情,这种情会激发他们前进的信心,这种情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