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总结
罗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总结
三年来,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组,信息学科组在中心校教导处、教科室的指导下,我们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小组成员都是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教研意识和较强的教研能力。
我校领导一直都很重视学科教研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各学科组都已经形成了良好 的活动管理机制,学校也建立了完善的学科教研管理。对各学科的活动进行了统筹的安排,确保各组活动能够无冲突地顺利进行,教导处、教科室领导能够参与每个小组的每次活动。并要求每个小组认真安排自己的活动计划,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拥有充分有研究时间和空间。每个课后授课者均要写出教学心得,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在小组活动中交流经验、讨论并解决问题。
为了促进学科教研的更好发展,学科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形成了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每个都要评出优秀学科教研组和教研先进个人,每个小组、每位成员都在你追我赶地求发展、求实效。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还经常组织小组的成员到兄弟学校去参与他们的教研活动,学习他们的经验,甚至投入了资金保证各组成员参与外地的教研活动。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引领下,我们信息学科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组虽很“年轻”,但成绩已经非常突出。
“不打不准备之仗”这是我们组的头条制度。由于我们学科的一些活动对场地和设备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每学期初都要召开小组成员会议,根据本学期的实际情况和教导处统筹安排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保证每一个成员都不会错过每一次活动。并根据每个成员有特点安排活动任务、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并在每一次活动前一周提供本学期的具体活动计划,使得每个成员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每个活动都能够收到实效,并形成有价值的活动记录和活动成果文字材料。全体成员都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信息技术全县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完成自己分到的备课任务,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上交的教案,我们还发挥本小组特有的讨论方式——QQ群,进行不定期的研讨,并参与全县的网络研讨活动。做到定与不定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教与研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活动的实效,我们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研讨课、示范课,组织小组成员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教研活动,并请教导处、教科室的领导参与活动,对我们的研讨活动进行指导。要求每位参与活动的小组成员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写好评课稿、认真写好心得体会、认真参与讨论。使得我们的教研成果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检验,从而使得我们的教研成果进一步完善。近三年我们已经开课40余节,其中我们在县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中开示范课一节,承办市教研室举办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一次,并在活动中上示范课一节。两节课都得到了各级领导、同行的好评,这其实是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小组定期召开研讨活动总结会,总结每个阶段的活动情况,并在下一阶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不同变量的调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原因,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小组研讨能力的提升。
三年来,学校各级领导经常深入课堂,精心指导我们开展教学研究,从教材的研读、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捕捉利用到教学后的反思重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次活动都能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借助“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东风,自觉认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基于教师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校本研究。经历了备课组层面的研究——学科组层面的比赛——学校层面的展示一系列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前有研读,中有实践,后有提升”的教研活动方式,直面教师的需求和困惑,使老师们在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感悟,引领教师们通过日常的、专题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我们踏实严谨的研究态度、灵活创新的研究方法多次受到校领导的赞赏,其他学科小组也在学习、借鉴。
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信息组的骨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始终以“组织者、示范者、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对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召集集体备课,召集一次次研讨,落实一项项要求,在提高自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教研组的品位。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小组已经成长为学校的重点教研小组。小组成员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的各类论文评比中共有40余篇获奖;小组成员在县级教研活动中开示范课一节,承办了市教研室举办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一次,并在活动中上示范课一节,这两次教研活动中的“网络评价”方式和“小锦囊”分组辅助手段在今年的县中小学教研组活动中得到推广,受同行的好评。我们的教研成效还体现在各类比赛中,辅导学生在中小学生电脑绘画活动中获省一等奖2人次,二、三等奖23人次;编程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市信息学活动中获一等奖6人次,2006年包揽全市5个一等奖,三等奖19人次,陆振岭老师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信息技术活动优秀辅导教师”,他在2006年被市电教馆聘为“市兼职电教研究员”,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担任主讲,授课40余节,学员达2200多人,把我们小组的教学经验在全市中小学参训教师中进行交流。小组成员在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在县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次;
二、三等奖4人次,其中包括亲自参与信息学科组的教导处王主任、李主任和完小校长蒋阳成。
作为工具学科,我们还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对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能力的指导,并有多名小组成员为其他学科制作课件50余次,在其余学科组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获实效和好评,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小组成员制作的教学软件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5人次;省级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5人次、三等奖12人次;市级一等奖5人次。极大的丰富了我校的教学资源,并带动了全镇的学科整合教研活动,使得我们小组在镇、县、市中的影响不断加强。在三年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心是分不开的,我们小组将在以后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自己,扩大教研成果的影响面。
罗阳镇中心小学 信息技术组
2009年10月10日
第二篇:罗阳小学美术学科建设总结
罗阳小学美术学科建设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美术学科组的建设以深化课改为契机,以美术教材教法研究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构建有利于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务实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围绕和谐教研氛围,发扬团队精神、完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改进、探寻集体备课和个性化教学有效结合、开展综合社团活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下面作简要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有关美术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近三年学科基地建设情况
我校美术学科组是一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挑重担的队伍;又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互帮互学、求实创新的集体,20位美术教师的平均年龄34岁,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年轻才充满活力、才敢于创新。长期以来,教研组成员在“二期课改”理念带动下,在赣榆县教研室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积极、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了各种学习、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美术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在罗阳美术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组织管理
⑴在制订计划时就确定好主题,到组到人、分期分步实施,如美术科针对学科特点提出“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等,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教案、有说案、有评案、有活动评比结果、有活动记录,一次活动解决不好,两次,两次解决不好三次,直致写出经验材料和反思材料。
⑵是取“经”,学校派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必在本组上好汇报,汇报会时,有汇报教案,有说课稿,并有外出学习心得,有教研听课笔记,评课稿,有评比结果,有教研记录,有反思材料。
⑶是“示范”,学校充分利用每年评选出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师”每期必上好1-2节有质量的示范课,要求有示范教案,有说课稿,教师评课稿,有示范结果,有记录,有反思材料。
⑷结合分等定级,大力开展人人讲好一节课活动,每学期每人必准备一节优质课,进行讲评,真正防止了“研”和“教”分离,确保了教研质量。
过去的三年中,我校美术组一共开展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近60次,全组开设研究课接近120节,“学——听——说——评”这样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罗阳教师的工作常态。除了学科组的“规定活动”,年级组还有“自选活动”,每天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同一年级几人碰在一起,也会很自然地根据学生的表现,根据教学效果开始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而且同一年级的几个班常常故意错开课时,有备课组长统筹安排,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不同变量的调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原因,改进教学实践。
3、教学研究
罗阳美术学科组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优化教学目标、几年来,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前有研读,中有实践,后有提升”的教研活动方式,直面教师的需求和困惑,使老师们在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感悟,引领教师们通过日常的、专题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罗阳美术学科组的骨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始终以“组织者、示范者、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对青年罗阳教师的迅速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召集集体备课,召集一次次研讨,落实一项项要求,在提高自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教研组的品位。
4、发展绩效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校的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赣榆县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三年中,罗阳小学有县优质课选手3名,县专业技能比赛获奖者3人,县素质教育先进个人2人,市优秀园丁1人,市师德模范1人,县教学先进工作者2人,李伟身为罗阳小学教导副主任,每学期都承担美术教研的任务。陆振岭老师作为连云港市电教兼职教研员,也积极参与美术学科建设。年轻的教师们也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老师们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的评比活动及课题研究,有近80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县获奖或发表、李伟国家级课题《剪纸艺术研究》已立项、徐开健县级课题《低年级美术创造性教学研究》已结题。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书法绘画比赛中,我校有4位美术老师获优秀指导奖,150多名学生分别获国家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骨干引领、梯队渐进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罗阳小学已连续被评为“赣榆县青年文明号”,2007年罗阳小学教导处还被评为“赣榆县先进教导处”。2009年罗阳小学被评为“连云港市剪纸教育基地”。在这三年中,我
累,要在活动后进行再思考,形成有理论支撑的书面总结,及时提升。让研究成果、经验很好地传承。
2、为提高教师自身美术学科基本素养,教研组将创造条件,为教师进一步拓宽视野,组织学习,帮助各位教师把美术知识技能加强,因为学科知识上的厚实才能为美术教师带来专业知识上的丰实。也才能得心应手地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对教材做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重组。
3、组织开展不同层面(备课组层面、教研组层面、学校层面)的美术学科活动,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开放、展示、竞技的平台;分析每一位教师的当前状态,提出切合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的策略,定期评估,调整方向。让不同的人实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人的点滴进步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持续发展。
面对种种问题,我们想的还很肤浅,急需教研室专家的进一步指导,也迫切期待能成为赣榆县学科教研基地。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必将在教研室专家的引领下走得更坚定,更稳健。
罗阳镇中心小学 二〇〇九年九月
第三篇:罗阳小学体育学科建设总结
罗阳小学体育学科建设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体育学科组的建设以深化课改为契机,以体育教材教法研究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构建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务实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制定了学科发展规划,围绕和谐教研氛围,发扬团队精神、完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改进、探寻集体备课和个性化教学有效结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下面作简要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和有关体育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近三年学科基地建设情况
我校体育学科组是一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勇挑重担的队伍;又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互帮互学、求实创新的集体,全镇15位体育专兼职教师的平均年龄30岁,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年轻才充满活力、才敢于创新。长期以来,教研组成员在“二期课改”理念带动下,在赣榆县教研室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积极、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了各种学习、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体育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在罗阳体育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组织管理
为了在全校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研究氛围,使教学研究制度化、日常化、深入化,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教研管理制度,保证了每一位教师每周有固定的学习研究时间和空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让教学研究与学校生活有机融合,使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动力,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体育学科教研工作。学校教科室也给予体育学科组很大的支持与帮助,经常创造外出学习-1-的机会。同时,教导处也在校内定期组织全体体育老师研究教材,探讨教法,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近一年多来,体育学科组在中学高级教师张来震校长的引领下,研究意识更加主动、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
2、教学实践
“提前思考、提前规划”是赣榆县教研室领导的工作作风,上级的管理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个学期,我们都抽出专门的时间举行“回顾·反思·规划·展望”的专题沙龙,大家围坐在一起先回顾上学期的研究历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再学习市、县教研室的计划,领悟精神、明确任务;最后基于市、县教研室的计划,结合学校总计划和教研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具体规划本学科的计划。力求计划有创新,切实可行,而且确能解决一些问题。
为使教研组计划不产生纸上谈兵的局面,“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成了体育教研组长工作的目标。“研究实践、体验成长”也成了教研组每一位成员日常工作的主题词。我们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实践活动。
⑴在制订计划时就确定好主题,到组到人、分期分步实施,如针对学科特点提出“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等,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教案、有说案、有评案、有活动评比结果、有活动记录,一次活动解决不好,两次,两次解决不好三次,直致写出经验材料和反思材料。
⑵是取“经”,学校派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必在本组上好汇报,汇报会时,有汇报教案,有说课稿,并有外出学习心得,有教研听课笔记,评课稿,有评比结果,有教研记录,有反思材料。
⑶是“示范”,学校充分利用每年评选出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师”每期必上好1-2节有质量的示范课,要求有示范教案,有说课稿,教师评课稿,有示范结果,有记录,有反思材料。
⑷结合分等定级,大力开展人人讲好一节课活动,每学期每人必准备一节优质课,进行讲评,真正防止了“研”和“教”分离,确保了教研质量。
过去的三年中,我校体育组一共开展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近30次,全组开设研究课接近60节,“学—听—说—评”这样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罗阳教师的工作常态。除了学科组的“规定活动”,年级组还有“自选活动”,每天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同一年级几人碰在一起,也会很自然地根据学生的表现,根据教学效果开始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而且同一年级的几个班常常故意错开课时,有教研组长统筹安排,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不同变量的调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原因,改进教学实践。
3、教学研究
罗阳体育学科组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法、训练等)、教学评价”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我们把体育学科的着力点定位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力求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每节课上,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主动、和谐和全面的发展。长期以来王儒恩教研员也多次来到我们学校,深入课堂,精心指导我们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从教材的研读、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捕捉利用到教学后的反思重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次活动都能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借助“新课程改革”“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东风,自觉认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基于教师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校本研究。
期初详细制订好教学计划,建立好教学活动台帐,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做到每位教师上一堂课改研讨课,每位教师评一节课,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例如通过听课,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学习的有效性较差。为此,我们召集有关教师进行了专题研究,共同探讨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经过实践、反思和学习,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一是先培养习惯,再分组学习。二是培养体育骨干,师生共同管理。三上是采用个别教育,巧排障碍。四是游戏化教学与激励相结合,激发兴趣,吸引学生。
几年来,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前有研读,中有实践,后有提升”的教研活动方式,直面教师的需求和困惑,使老师们在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真切的感悟,引领教师们通过日常的、专题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罗阳体育学科组的骨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始终以“组织者、示范者、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对罗阳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召集一次次研讨,落实一项项要求,在提高自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教研组的品位。
4、发展绩效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校的体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赣榆县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王统法身为罗阳小学教导副主任,每学期都承担体育教研的任务。陆振岭老师作为连云港市电教兼职教研员,也积极参与体育学科建设。年轻的教师们也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老师们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的评比活动及课题研究,年轻的教师们也在全国、省、市、县等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活动中脱颖而出。黄桂琴老师在省优质课中获二等奖。李大伟老师被多次评为县优秀教练员,王统发老师是省万名体育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黄桂琴老师在市基本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老师们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的评比活动,有近几十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或发表。在这三年中,我校在县田径运动会、乒乓球、象棋等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县教研室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也得益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
三、学科基地建设发展设想
三年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1、教师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能力较弱。
能始终持之以恒关注一个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实践、总结、提升的老师还占少数。在平时的研讨中常常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闪现一些瞬间的精彩,但这些美丽的珍珠散落在每个角落,没有串成耀眼的项链。因此常常是大张旗鼓地操作,产生一些零星的思考,虽有一些操作的跟进,但对成功经验以及存在问题背后的理论支撑缺乏更深入的研究。
2、教师的体育学科素养急需进一步提高。
我们中的许多老师,较多的是凭经验在教学,对体育学科知识缺乏系统的、整体的把握。能高屋建瓴地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反思教学、重建教学,对教师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3、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再创新高比较困难。
目前,教师关注的还是自己每天在做的事,对实践的研究兴趣比较浓,但对理念的探讨还有应付之嫌。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还有较大差异,一部分年轻老师还是等待安排,等待命令。且体育组少数老师年龄也在逐年增长,已经过了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的年龄。要保持当年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困难。
基于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制定了后三年的发展设想:
1、为提升教师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能力,要求教师对日常研究成果、经验的积累不能仅仅做到反思、重建的层面,也不能仅仅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要在活动后进行再思考,形成有理论支撑的书面总结,及时提升。让研究成果、经验很好地传承。
2、为提高教师自身体育学科基本素养,教研组将创造条件,为教师进一步拓宽视野,组织学习,帮助各位教师把体育知识技能加强,因为体育知识上的厚实才能为体育教师带来专业知识上的丰实。也才能得心应手地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对教材做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重组。
3、组织开展不同层面(备课组层面、教研组层面、学校层面)的体育学科活动,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开放、展示、竞技的平台;分析每一位教师的当前状态,提出切合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的策略,定期评估,调整方向。让不同的人实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人的点滴进步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持续发展。
面对种种问题,我们想的还很肤浅,急需教研室专家的进一步指导,也迫切期待能成为赣榆县学科教研基地。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必将在教研室专家的引领下走得更坚定,更稳健。
罗阳镇中心小学
二〇〇九年九月
第四篇:罗阳镇中心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总结
罗阳镇中心小学数学学科建设总结
罗阳镇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共有41位成员,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5名,全组平均年龄还不足35周岁。因为年轻才充满活力、才敢于创新,敢于做数学课堂教学的“弄潮儿”。长期以来,教研组成员在赣榆县教研室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积极、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新课改实践,逐渐形成了“细、实、严、紧”的教研组文化,并且在数学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组织管理
为了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使研究制度化、日常化、深入化,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教研管理制度,如:“单周四下午年级组集体备课、双周四下午教研组活动制度”、每节课后的“教后反思制度”促使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化的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反思研究意识和能力;每周的“课改工作例会制度”每个月的“课题研究汇报制度”以及学期末的“新教师汇报制度”等等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广大的舞台。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学学科教研工作,让教学研究与学校生活有机融合,使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动力。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学科教研工作。学校教科室也给予数学教研组很大的支持与帮助,经常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教导处也会尽量帮助合理安排调代课,确保每一位教师学习、研讨的时间。尤其是近一年多来,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的引领下,研究意识更加主动、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
二、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摸爬滚打,才能逐渐成长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教研组根据我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再学习县教研室的计划,领悟精神、明确任务;,结合教研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具体规划本学科的计划。力求计划有创新,切实可行,而且确能解决一些问题。其中以每个学期 “我评人人、人人评我”专题教学实践活动为中心,确保每一位成员都上一堂课,每一位成员都评大家课。
为使教研组计划不产生纸上谈兵的局面,“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成了教研组长工作的目标。“研究实践、体验成长”也成了教研组每一位成员日常工作的主题词。在每周四下午规定的集体备课、集体活动时间,大家总能珍惜宝贵的时间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有主题、有系列的活动,并做好详尽的记录。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要有进步,要有一个亮点,要有一次突破,“说课—做课—评课”三环节环环相扣,要求为每一次的活动都画上句号。过去的三年中,我镇数学教研组一共开展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近70次,全组开设研究课接近200节,“学课—说课—做课—评课”这样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罗阳镇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常态。在三年中,每一位数学教师至少上过三节研讨课,每次都有所突破,有一点进步,从教研组整体到教师自身都在要求着教师在课堂中有改变、有成效、有思路。因此也就形成了每天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同一年级两三个人碰在一起,也会很自然地根据学生的表现,根据教学效果开始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而且同一年级的几个班常常故意错开课时,有备课组长统筹安排,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不同变量的调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原因,改进教学实践。
三、教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多次邀请市县名师李其进校长、祁昌志老师到我们学校,深入课堂,精心指导我们开展教学研究,从教材的研读、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捕捉利用到教学后的反思重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次活动都能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借助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自觉认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基于教师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校本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题研究,数学教研组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让课题研究的探索更深入、更有效,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注重贴近农村小学实际,符合数学课堂教学规律,力争在课程改革中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让此项工作做得更有效,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服务,我镇数学教研组举全组之力,确定了三个研究主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限度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第三语言的培养与研究》,这三个课题研究跨越了两个学期,已初见成效。除了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之外,又注重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在近三年中,数学教研组成员共有1个市级课题、12个县级课题立项,正在有序进行实施。
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中,数学组的骨干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始终以“组织者、示范者、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在大家面前。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对年轻数学教师的迅速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召集集体备课,召集一次次研讨,落实一项项要求,在提高自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教研组的品位。
四、发展绩效
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校的数学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赣榆县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王绪才主任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校本研修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年轻的教师们也在市、县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市级奖3人、县级一等奖2人、县级二等奖15人次。老师们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的评比活动,共有12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或发表。如今,52位数学教师中,有江苏省小学优秀青年教师2名,市骨干教师1名,市“三三三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市优秀教育园丁1名,赣榆县教育先进工作者3名,赣榆县骨干教师1名,赣榆县小学教坛新秀2名,骨干引领、梯队渐进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2006年还被评为“赣榆县优秀教研组”。在这三年中,我校的学生也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县教研室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也得益于教师日常的教学研究。
五、学科基地建设发展设想
在全体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我镇的数学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因为有进步,也让我们在发展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1.教学经验理论化的能力亟待提高。
我们多数教师的教学经验都比较丰富,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平时的研讨中常常会闪现一些瞬间的精彩,但很少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缺乏成功经验以及存在问题背后的理论支撑更深入的研究。
2.教师的数学学科素养急需进一步提高。
我们中的许多老师,较多的是凭经验在教学,对数学学科知识缺乏系统的、整体的把握。能高屋建瓴地站在数学论的高度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反思教学、重建教学,对教师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3.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比较困难。
目前,教师关注的还是自己每天在做的事,对实践的研究兴趣比较浓,但对理念的探讨还有应付之嫌。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还有较大差异,一部分年轻老师还是等待安排,等待命令。而且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的学生和知识更新的途径较单一,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已深入进行,并着手修订的今天,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困难。
基于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制定了今后发展设想:
1.为提升教师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能力,要求教师对日常研究成果、经验的积累不能仅仅做到反思、重建的层面,也不能仅仅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要在活动后进行再思考,形成有理论支撑的书面总结,及时提升。让研究成果、教学经验理论化。
2.为提高教师自身数学学科基本素养,教研组将创造条件,为教师进一步拓宽视野,组织学习数学理论、数学哲学方面的书籍等。帮助数学教师充实学科知识,因为学科知识上的厚实才能为数学教师带来专业知识上的丰实。也才能得心应手地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对教材做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重组。
3.组织开展不同层面(备课组层面、教研组层面、学校层面)的数学学科活动,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开放、展示、竞技的平台;分析每一位教师的当前状态,提出切合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的策略,定期评估,调整方向。让不同的人实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人的点滴进步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持续发展。
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是摆在我们全体教研组成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镇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我们迫切期待能成为赣榆县学科教研基地,期待教研室专家的纠偏与指导,以使得罗阳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多的成效。
第五篇:罗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基地总结
罗阳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工作总结
罗阳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被确立为县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工作要求,努力提高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学科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活动,老师们在校内自觉钻研教法,学习了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文件。踊跃参加县市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将本学期教研活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实际为基础,积极开展校本研讯活动。
课堂教学,是进行教研活动最后的实践的目的地,教研活动是为课堂教学而服务的,保证好教研活动的质量,就是在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因此,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安排好活动内容,我们主要进行了集体备课和课堂观摩活动,活动中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到会的每位老师都把自己的研究课进行了说课。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分享各自在平时教学种的成功经验,提出各自的困惑与教训,将经验分享最大化。
通过听课、评课,老师们教学理念有了新的提升,取得了良好教研效果。每次活动都使老师们感到有新的收获,帮助说课和上课的老师解决不明白的问题。另外针对新进教师,各位老师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的不足,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逐渐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校开展了师徒结队活动,通过交流、观摩、座谈等形式,使得新教师的
成长有了很大得帮助!本学期,我校将完小的一位信息技术青年教师引进中心小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由原来的2位信息技术教师增加为3名信息技术老师,同时将这两位信息技术教师和陆振岭老师结对子,由陆振岭老师负责带领她们抓好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及管理工作,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又安排这两位信息技术教师兼任大沙、河口两所完小的计算机教学及机房管理工作。事实证明,两位青年教师在陆振岭老师的带领下,专业水平逐步提升,机房管理经验逐步提高。
二、积极参加县、市教研活动
对于市、县等教研活动,我校积极克服课程困难,积极组织老师参加。为了让每一位老师能够及时参加活动,我校通过各个渠道进行联系,包括电话、E-mail等!在每一次外出活动后,研讯班都要开展心得交流,把外出的活动经验及时分享,将活动成效最大化!
在学校浓厚的教研气氛中,每双周开展一次校验活动,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成效,我要求每次活动都确立主题,并在活动前找相关的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这样老师们在交流讨论的时候更有针对性,讨论结果更贴近实际教学,操作性强,活动气氛活跃!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强。陆振岭老师本学期先后参加了市县信息技术学科优质课评选及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活动,先后荣获市县优质课一等奖、市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一等奖和省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二等奖。
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老师们在认真上好每节课的同时,注意收集学生课堂习作,并进行作品的制作辅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加市县学生电脑制作比赛,学生的作品精彩纷呈!并举办了学生电脑制作作品展,形成了浓厚的电脑学习气
氛。同时积极参加连云港市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活动,我校3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陆振岭老师也荣获市级优秀辅导教师。
四、有计划有步骤地轮流培训全体教师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为此,在积极配备、充实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设备及配套软件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本学期开展了数次培训及讲座,取得了显著成效!
尤其是今年我县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学校硬件设施配备齐全,我校敏感的认识到如果以此为契机,加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使之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将是非常好的机会。于是,我镇充分利用科研基地的优势,发挥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强的特点,多次组织全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鉴于我校现代化技术运用的成功,赣榆县教育局在我校举行了全县教育技术应用现场会,受到与会人员的一直好评。
作为县信息技术学科基地,我校教研活动是充实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1.教材的安排与农村小学学生特点有很大差距,合理使用教材有待探究。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很大程度上考虑的学生对象是城市学生,城市学生家庭电脑普及率很高,所以对与操作性很强的信息技术来说,农村学生的差距就很明显了,教材中每一节课时的内容安排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农村学生来说就显得过多了,从而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等现象。值得可喜的是,我校的教师在任务量的安排中都能尽量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合理的安排教学任
务,使教学任务能够经可能的完成!
2.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然而就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最终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的课程整合认识度不够;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等等,多种因素导致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仅限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以及网络教师的展示!
我校的信息技术基地在不断的成长,我们有优秀的领导队伍,我们有优秀的教学理念,我们有优秀的教师队伍,相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我们的基地建设会更成熟、更有成效,为县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发挥更出色的力量!
二○一二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