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半年会讲话“走、转、改”学习心得
记****讲话“走、转、改”学习心得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
大家好,我叫***,来自云南农村,今年6月份从销售部刚转到工程公司。在刚刚过去的***2012上半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我们聆听了总裁***俊先生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走、转、改”的工作总体部署。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关于“走转改”的一些心得与感受。
一、“走”在实处
作为一名年轻的工程公司新人,只有通过 “走基层,转角色,改风气”,我们才深深明白:只有腿脚勤快的业务人员才能跑出“好工程,好项目,接了地气,业务才能冒热气”。
既然是走基层,那么就得向市场最前线开拔。为了得到最快的项目信息,就得向工程信息发源地出发,而工程项目信息大发源地在什么地方?我们第一可以考经验,用心去闻去思考,比如在相同的国家政策导向下,会不会同样的学校建设会有项目信息;或者公办医院新建项目隐藏最初的项目信息;或者同样的节能示范城市存在新开发楼盘的项目信息等等。第二我们就得靠脚,只有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不断的去拜访设计院或者开发商等等,从项目源头开始这里跟踪,开始用心去经营关系,获得最快,最准的第一手信息。
有了项目信息,我们是不是就是无敌的了呢?我想完全不是,项目信息在我们做好一个工程里,仅仅是万里长征里的第一步。首先不用说有了项目信息后的公关、招投标、工程方案设计、签订合同仰或是或者工程的施工等等,每一步我们都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做好每一小步,才能成功一大步。不管是在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给别人以把柄,就会给我们以后的公关或者拿下项目种下障碍。举个我身边的例子,5月份我还在江西销售部,跟着师傅***王工学习工程。当时我跟踪的这个项目是江西省宜春市公园一号乐居民郡项目,最开始的时候我去和甲方见面,站在甲方的立场为房地长开放商董事长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博得董事长良好初步印象,当甲方提出需要到我们工地实地考察项项目时,我就把他们带到了公司在新余欧雅城项目所在地,因他们之前到过五星的一个项目考察过,所以有了一个比较式的体会。在工地现场,他们就说我们工程的欠缺之处,比如还未交工就出现保温材料破损等等问题,最后在方案提交和售后服务承诺一块就留下阴影。
二、“转”在意识处
以前在销售部,接触的基本都是一般的经销商,而这些经销商更多的是个体户,客户则更多的是农民群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思想单纯,意识简单。比如经销商就想着把机子卖出去,赚到一定的利润;而我们的上帝,即我们的客户那些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需要的是所购买的产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让所购买的太阳能热水器有所值(够用,好用,还实惠)。而现在转到了工程公司,我们不仅仅需要营销理论,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比如CAD图纸的设计,方案设计的原理,系统安全无故障运行的必备条件等等,我们都需要理解,并且融会贯通,用专业化的服务塑造我们“城市热水银行”的品牌形象。除了需要掌握的技术知识,我们所面对的客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房地产商他更多的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这就需要我们公司对公司的标准化流程作支撑。我们所接触的人群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能给我带来先期项目信息的设计院,他们的专业化知识,在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做公关等都是我作为一个新人需要快速攻克的难题。
所以必须转变意识,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法门,把工程很好的往前推进。
三.“改”在关键处
作为一个刚做工程的我来说,当初转工程就是因为我看好它的未来前景和个人发展。而如今,我真正的需要自己亲自去操作工程项目时,我会不会有一些地方需要去深刻反省呢?答案是肯定的,走进的实处,转变了意识,我们还必须落实落地,才能真正地做到“走、转、改”,否则总裁的这一规划即将落为形式,失去他真正地本意,丢失了我们高效做事的初衷。
那么如何落实落地的去改在关键处呢,这需要我在市场长期的去探索,去思考。而首先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形象真的像一个做工程的样了吗,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看起来随意,我必须从头型、面容、衣作、鞋子,走路的姿态等等去要求自己,做好一个工程的样。
其次是专业的知识,以后必然面对专业化的设计院或者甲方工程师,没有一流的专业知识又怎么能够和别人站在同一个平台呢!所以,从现在我必须改在知识专业处,把学习好每一个工程知识细节作为长期的一个方向,不断的完善,做好一个工程的专业样。
著名诗人纪伯伦说过“不能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出发是为了什么”。现在,我认真履行“城市热水银行”信念,不断的在基础“走在实处,转变意识,改变关键处”,做好城市热水银行分行。我相信,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牢牢谨记“我是谁”,我是推动绿色低碳、改善社会环境的“宣传员”,我是节能减排、倡导可再生能源的“实践员”,我是为环境、为低碳绿色社会奉献的“服务员”,我要做太阳能行业冠军品牌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谢谢大家。
汇报人:***
第二篇:走转改实施方案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和《张家口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广播电视台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三贴近”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导向、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我台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更具区域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美好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组织领导
成立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李爱民
副组长: 任海霞 李浩 刘竹青 王雷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台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任海霞(兼)
成员:王雅晶 郭琛 裴建国 张卫华 郑颖 阴建栋 永炜
郑巨龙
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台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督导检查。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从8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利用4个月的时间,力求取得明显成效。之后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稳步推进,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走基层、融入群众转作风、服务群众改文风。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1)开展全台大讨论、大调研、大学习活动。
建立学习制度。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固定学习时间(一周不少于半天),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组织广大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学习何亚星书记、岑万俊区长党代会、“领导干部大会”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观,进一
步端正新闻宣传指导思想。
台党支部成员和中层领导要深入一线,参与调研,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写出《调研报告》。台长办公室设立征求意见箱,鼓励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台党支部将认真听取并吸纳其中好的意见建议,完善改进落实到工作中,推动广电再创新辉煌。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在全台范围内分批分次开展专题讲座,主要领导带头授课,业务骨干分别讲课,教学相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营造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走出去,定期安排优秀同志到全国一流媒体培训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和管理技术,以他山之石推动我台节目质量提升。
各频道和各个栏目要结合各自特点,推广《宣化新闻》每日点评的做法,深入开展以“点评制度”为核心、以“改进文风”为主题、以提高节目质量为目标的业务学习活动。通过预先策划、提前准备,为节目“备好课”。通过新闻点评、挑错改错、范文学习、稿件评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的业务水平。要压缩会议报道,加大来自基层的报道、深度报道和民生类报道,积极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用群众语言写群众身边的事,写出群众愿意看、喜爱看的报道,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2、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
在《宣化新闻》中开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要在已有“干部下基层”等专栏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继续加大下基层力度,推出“我在基层”专栏,持续播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每周保持3篇左右的发稿量。专栏稿件要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全面反映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同时,设立固定热线电话,倾听来自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并深入基层一线加大采访落实力度,确保每个来电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专题部对原有的栏目进行改版,开设《行风大家谈》栏目,开展“行风走基层”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3、建立一批基层联系点,开展多形式的基层行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巩固宣传报道根据地。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建立常态联系点;新闻中心、专题部要建立1-3个基层联系点,每个记者也要有自己的联系点。领导亲自带头,组织采编播人员分批分阶段赴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采访活动。各栏目每年深入基层联系点不少于20天,每名采编播人员每年去联系点采访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两天,每月基层报道不少于2篇,实现活动开展与宣传报道相贯通。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
途径。为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取得成效,我们要把开展“走、转、改”活动和改进广播电视宣传作风、纪律作风结合起来,和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和建设平安广电结合起来,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广电良好形象结合起来,和建立健全长效考评、奖惩机制结合起来。要把镜头、话筒更多的对准基层、对准百姓,让我们的宣传报道更鲜活、更深刻、更生动,让广电各项工作更扎实、更规范、更科学。
2、活动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宣传报道。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结合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区领导干部大会暨大干100天动员大会”精神的落实,开辟一系列专栏、专题、访谈,广大编辑记者要在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的基础上,到农村、企业、社区基层一线,采访全区贯彻“两”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报道全区上下争当转型跨越排头兵的新鲜事例。用崭新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实现主流宣传和基层群众的融合对接,将贯彻“两”会精神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用强有力的舆论助推全区转型跨越发展。
3、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全台要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大考评和奖励力度,提升节目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引导激励记者编辑多下基层、多出好稿、多出精品,提高宣传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4、加强督查考核。各科室要分别制定“走转改”活动实施方案,及时向台领导组办公室上报本部门“走、转、改”活动开
展情况,总结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至全台。领导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督查,年终将进行考评奖励。
2011
年9月20日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
第三篇:走转改心得体会
“走转改”让新闻作品更加被群众喜闻乐见
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初步研究这项活动之后,我有了以下体会。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一走到底,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我认为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们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人民网社区部编辑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英文部记者张茜说,走基层不仅仅是一中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
总之,只有走到最基层,拥有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不可否认,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呼声。
“勿忘人民”四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改文风必须抓到点子上。何为抓到“点子”,我认为就是要深入基层,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自活动开展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栏目也改变了不少,其内容不再是只有大事的报道,而是在细微处有了些许“调皮”,增添了老百姓也爱看的小事趣事,比如前些日子报道了赵薇的爱情片《爱》的拍摄情况。
“走转改”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但要真正做到让我们的新闻作品被群众喜闻乐见,还需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毕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四篇:演讲稿改(走转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新闻工作者在我的心中一直是神圣的职业,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近段时间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刚开始我不甚理解,细细想来颇有道理!在今天我们并不缺新闻,数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尽的新变化,目不暇接的新名词,不胜枚举的新问题„„信手拈来,都是上佳的新闻素材。然而这些新鲜的素材。
一辆自行车、36册采访本、者陈中华,常年奔波在基层乡野,碰到假化肥深挖坑农事件,碰到住房难呼吁建设廉租房,自己得癌症住进医院接着写老病友的“陪护难”„„在他的眼里,永远有写不完的新话题。
以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青,他曾饱含深情地说:
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而反观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取材失之于窄,形式失之于旧。镜头离不开明星,“元旦完了猜春晚,验靠‘提炼’,稿件抄文件,对话自己编”的坏习惯,究其根源,就在于贴近实际的认识不到位,夫不到家。
人民日报记者在西藏实地探访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报道中国气象局领导重视,江,当地记者为乡村学校提供图书等捐助。在福建,媒体通过报道促使当地解决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的舟曲灾区群众到兰州看病,租房,找工作,灾区人民则给新闻媒体送来写有“心系灾民,无私帮助”的锦旗,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意。万字采访笔记,大众日报高级记 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春节到了送温暖”,少数人养成“经贴近基层的功在浙走基层的记者帮助失去亲人 120“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 贴近群众的工作不得力,使气象站的工作生活困难得到解决。在甘肃,贴近基层,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接近,更是心理层面、思想层面、情感层面的贴近。只有矫正长期高高在上、基于都市、精英的视野和价值观,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我们才能重新“发现”基层,继而把握一个完整真实的社会。
在我们河南灵宝。走基层记者报道了苏村乡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跟随着他们每天早上迎着朝霞出去,踏着落霞归来,目睹了他们就背着设备步行到每家每户,实现了全乡
正因为有我们记者这些贴近生活报道,民政策为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文章充满了人文关怀。
走,走出了真情实感
随着活动的推进我们欣喜地发现
了,身边的人和事多了
话套话少了,追星送礼少了,泡沫炒作少了。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记者只有沉下身心、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感悟出生活的真谛
息的新闻佳作。
正如一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所说
为离炮火不够近”
离土地越近,新闻才会有新的价值!,转,转出了踏实求真,基层真实的情况多了。同时我们也渐渐发现空19000余人有了健康档案。,改,改出了清新朴实。,才能不断采写出富有时代气那是因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国家的惠报纸、电视、广播中群众的语言多走进基层贴近百姓,才能在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如果照片拍的不够好。只有离人民群众越近,新闻才会有新气象;只有
第五篇:走转改心得体会
让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芬芳
——记“走、转、改”活动心得体会中宣部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宣传战线“走、转、改”系列活动,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开辟专栏对基层进行报道,而我们也开辟了“在基层”系列报道,我作为新闻记者,也深入乡村学校等地进行了宣传报道,此次“走、转、改”动收获颇多,总结一下有三点感悟。
日常积累很重要
这次走转改活动,大多数媒体选择采写三农问题或者民生问题,贴近生活,相对容易采写。而《蒲江新闻》作为一个党的喉舌新闻,新闻类节目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个产业、一个转变现象,这恰恰是走转改带给《蒲江新闻》的机会,我们作为记者要抓住这个点。我们做为最为基层的媒体,在处理这方面采访时比其他媒体更容易。走基层对记者要求比较高,因为在不同地方会遇到不的主题,需要平时的储备,不是说单纯跑某一些方面新闻,有三五年积累,就会觉得对这个方面比较熟。我们接触大约有三个主题,一个是城乡一体化、一个是建设最美现代田园城市、一个是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内容是非常开的,这就需要平时搭建一个比较好的框架。这次走基层回来之后对自己是个提升、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收获的不只是感动,还有一种感受
这次走基层,真正能够体会到生活中间一些变化,甚至是一些问
题,敢做敢想,这是走基层能够达到的真正目的。你从火热的生活中间跳出来,能够对这些有一个的思考。走转改的本质就是走群众路线,我们之所以开展这个活动,也是因为现在新闻战线的确有一些浮躁,我们做一些问题探讨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基层视角出发,感受着他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文章写出来哪怕主题很宏观、很宏大、也能写得喜闻乐见一些。
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
在此次走基层采访中遇到有一个镇学校的校长特别欢迎记者去,校长握着我们的手说感谢所有记者,很欢迎记者去,不管记者报道内容是正面还是负面,只要问题探讨能够促进学校发展,他们就非常欢迎。这趟“走、转、改”之旅,能够让我了解感受到基层迫切需要发展的心情。所以说,应该经常出去走一走,发现一些问题、探讨一些问题。
最后,我觉得,基层工作中很多好的东西、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以及老百姓生活中巨大变化的事件和亮点需要记者一步一步走下去、挖掘出来,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老百姓需要的。
黄磊
20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