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文化新时代教育的革新
国学文化新时代教育的革新
开展国学教育旨在培养孩子优秀的品德、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用深厚的国学底蕴打亮孩子生命的底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三小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多年来诵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把诵读和践行作为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从小树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思想。经过多年的摸索、调整和优化,学校找到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国学教育模式,逐渐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
营造国学文化氛围
走近学校,你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的国学氛围。校门东侧图文并茂的85米的《弟子规》的大型长卷文化墙,使路过的市民及接送孩子的家长也能接受国学古韵的熏陶;大门两侧赋有经典古诗词的文化灯箱柱闪烁着儒家文化智慧的光芒;300多米长的校园文化墙,更是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
学校三幢教学楼分别以“知新”“至善”“致远”命名,暗合了校训“知书达理、学有所长”,体现了学校对全体师生修身立德的要求;各楼层以“琴、棋、书、画”“梅、兰、竹、菊”为主题的走廊文化以及古诗词上台阶,让学生在休闲举之余手投足间都受到国学教育的熏陶!“至善楼”墙壁上,古色古香的国画上书写着“国学伴我成长,经典浸润人生;传承传统文化,打亮生命底色”,这也正是学校国学启蒙教育的口号。
特色鲜明的国学文化,营造出了幽雅的校园书香环境和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如今的三小已是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国学教育基地。
研发国学文化教材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组织语文组老师编写了《走进中华文化童谣手册》《牵手好习惯》《晨诵》等校本教材,力求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达到培养学生心智的目的,使这一读本成为中小学生亲近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助大餐。
学校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时,采用“大、中、小”课堂分层教学,并鼓励学生在课间将《弟子规》《三字经》编成拍手歌做游戏寓教于乐。全校师生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并打造了一支支品牌诗诵队伍,在奎屯市举办的各类经典诵读比赛中大放异彩。
在“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中,学校提出了“把书搬回家”的口号,倡导亲子共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撑起德育教育的广阔天空。学校先后出版了《三小故事》《照片里的故事》等学校成果集和教师随笔集《手心里的光》《求索、积淀、发展》等,学校因此被评为州级“中华文化进校园”示范校。
创新国学教育模式
国学教育方法的创新,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开笔礼”仪式上,“朱砂启智”“茶敬亲师”等环节,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尊师孝亲、勤奋学习的厚重文化精神。学校自创《国学操》《书法操》和《学生行为守则三字经》,使课间操变成诵读场,找到运动和学习契合点,孩子们在国学的氛围中嬉戏、锻炼。
针对新疆实际,学校还举行了“我到你家吃馓子,你到我家吃月饼”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了解彼此民族的肉孜节、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加深了友谊。《民族风情大观园》活动的开展,使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夺目。国学教育不仅成为奎屯三小特色办学的突破口,而且为学校打开了一扇通往素质教育之门,推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就学校特色品牌
浓郁的国学教育特色,让所有走进三小的人赞叹不已,并先后与学校建立了教育交流互访合作机制,学校研发的德育校本课程资料也成功在全州进行推广。
学校创编的《弟子规》手语操在全疆阳光体育现场推进会上,让来宾感受到了国学的浩瀚与运动的魅力;在2012年奎屯市田径运动会上,由400余名学生参与表演的融体育、艺术为一体的大型团体操《阳光皮筋操》,让人们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在奎屯市教育局组织的庆“六一”汇演中,学校的音诗画舞《阳光灿烂我成长》荣获唯一特设奖项――最佳创编奖;在北疆教师古诗词诗诵比赛中学校荣获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自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育实验与研究优秀学校”,自治区“和谐校园”“德育科研先进学校”,伊犁州“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示范校”“中华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州级“六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契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学校的德育工作内容得到了丰富,德育教育内涵得到了提升。第二,在经典的濡染下,儒雅的气质在师生身上逐渐有所体现,班风班貌悄然发生变化,达到了培养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第三,教师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提高。
国学教育是有益于学生一辈子的教育。学校希望通过国学经典诵读的这一方式,让孩子们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诚信报恩、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不断积淀、丰富和成长。“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学校将继续探索前进,使经典诵读不仅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闪光点,更成为校园活动中一道永远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三小学)
第二篇:国学文化下的自主教育
浅谈国学文化下的自主教育
一、国学与自主教育内在宗旨相同
国学特别是儒学提出了“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价值主张,三者在逻辑是递进关系。《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身是齐家、治国起点,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即儒家学说认为人生要想有所成就乃至实现高远理想,必须从自我修炼开始。
无独有偶,我们宜昌天问学校提出的自主教育理念“人人自由发奋、人人自由发挥、人人自主发展”也是着眼于根植人的自我修炼。该理念的提出者高正华校长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说过“纵观古今中外,凡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士,没有一个不是自我发奋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自主发展的人,培养自主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大法”。
因此,无需辨识,就能体味出二者在内在宗旨上是相同的:重视“自我塑造”,提倡“向内看”,认为人实现终生成就关键在于其内驱力的获得。
二、三个国学问题引申出的自主教育基本原则
国学关于“我”有三个基本问题:1、最初的“我”是什么?我是如何受到环境影响的?2、“我”如何影响别人?3、“我”如何对待自己?对这三个问题答案的探索,我认为可以借鉴引申出自主教育的几项基本原则。
最初的”我“是什么?国学不同学派有不同主张,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王阳明主张“无善无恶”。不管主张什么,他们都认为人的本性天生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不同是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我”是如何受到环境影响的?国学这方面的有影响的案例是孟母的“择邻处”,是耳闻目染。由此引申出的自主教育的第一个原则是“体验”。具体说你让学生体验到什么,他就可能拥有什么。对此我稍微展开一论述一下,好的体验我认为有三要素:1、场景2、情感3、共鸣。以授课为例:有没有提供学习相关知识的的场景,是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还是在恐惧中学习,有没有交流互动,形成共鸣?运用这一原则,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譬如每当教师情绪失控,要严厉斥责学生时,他要想:此刻学生体验到了什么?他即将拥有什么?这样一想,老师就心态平和多了。
“我”如何影响别人?国学的案例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强调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由此引申出来的自主教育的第二个原则是“榜样引领”。“身教甚于言行领导”、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榜样就在身边,要在学生中树立大量有真实事例支撑的各种各样的榜样,激励大家共同奋斗。
“我”如何对待自己”?国学的答案是“吾一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除恶务尽”。由此引申出来的自主教育第三个原则是“反思”。只有持之以恒的对自己身上的“毛病”进行不断的铲除,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我们才能走向“圣人”。天问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设计的反思板块,可谓这方面的实操典范。
三、国学文化提供的自主教育课程资源
由传统国学的“孝”、“礼”“乐”“书”可开发出相应的自主教育课程。
“孝”的基础是“身体发体,受之父母,不敢有损”。由此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健康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包括安全常识、安全规则、安全行为等。值得一提的视力健康教育与近视防止应当花大气力开发出相应的课程。
“礼”在国学上是讲礼仪规则,应对得体。由此开发的课程资源是礼貌文明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
“乐”在国学上指乐器演奏。由此开发的课程资源是音乐艺术教育,提倡快乐学习。
“书”国学原指“尚书”,按照现代字面意思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是阅读课,书法课。
第三篇:传承国学文化 发展特色教育(精选)
传承国学文化 发展特色教育
高州市第一小学国学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增强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凸现我校办学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促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将国学确立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特色方向
国学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不能全面开花。现根据我校实际,立足时代需要,将我校国学特色发展定向于经典诵读及书法研习。
三、特色主题
根据我校的特色发展方向,确立“经典修身,书法怡情”为国学特色的创建主题。其主要宗旨是让全体师生在吟诵古代的优秀经书典籍的过程中,受到民族优良精神文化的熏陶,切实有效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及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全体师生书法的研习,借助书法的神奇魅力培养师生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尔雅的举止。正可谓:经典启迪心灵,书法润泽人生。
四、创建目标
1.一年见成效:营造国学氛围,开展国学活动,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国学网站。
2.两年成特色:一言惊人,个个谈经论道;一笔惊人,人人泼墨挥毫。3.三年铸品牌:校园国学氛围浓厚,师生言行举止儒雅,国学研究成果显著。
五、领导小组
组 长:黄兴光 全面领导策划,审核各项方案,保证资金投入。
副组长:
1、副校长:
(1)、制定国学内容,编写教材国学,组织师资培训。
(2)、参与国学内容策划,参与教材编写,组织师生书法训练。
(3)、协助各项国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各项评价。
2、主任:
(1)协助国学课程开设,监督课堂教学,抽查落实效果。
(2)协助相关活动的宣传报道,将相关内容存档,筹建网站。
(3)联系文化宣传专业公司,落实硬件添制等后勤工作。
组 员:班主任 打造班级国学特色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国学
教育活动。
六、实施措施
(一)营造国学文化氛围,让国学经典教育感染学生。
1、建立国学文化长廊。内容分别为诸子百家的名人画像、人物简介、经典语录及唐宋八大家的人物画像、人物简介、经典诗词等。
2、建立孝德文化墙。内容定为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及孝亲故事。
3、开设国学宣传橱窗。用以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及相关的国学活动图片。
4、张贴国学语录画像。各主要楼梯踏步正面张贴国学经典语录,各走廊上方张贴或悬挂国学英雄人物或牌匾。
5、创设特色教室环境,营造儒雅书香氛围。
(1)用国学经典词句为班级命名。如班名:正德班、齐德班、仁德班、义德班、礼德班、智德班、信德班、善德班、孝德班„„
(2)用国学经典语录为班级寄语。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等等。
(3)布置国学活动主题墙。开设 “国学活动剪影”、“书画展示台”、“传统文化墙”等专题文化。
(4)创建国学书籍图书角。在教室角落摆放国学经典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史记故事》、《唐诗三百首》、《宋词》、《民族英雄列传》)供学生阅览,并在不同班级流动阅读。(二)调整课程课时计划,将国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额外增加3课时国学课程。在充分完成教育部颁布课时计划的基础上,各班增设书法、诵读、练字课程各1个课时,由教学处排好课表并组织、监督教师实施。
2、明确国学课程内容及要求。一年级以《百家姓》、二年级以《弟子规》、三年级以《三字经》、四年级以《千字文》、五年级以《增广贤文》、六年级以《论语》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明确要求一、二、三年级以诵读为主,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四、五、六年级在读背的基础上添加默写和国学知识评比环节,达到理解和育人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事事处处开展国学教育。
1、采用“听、说、读、写、演、讲、画、唱”等八种学习方式,对学生实行浸润式教学。即,听经典故事,说名人名言,读英雄传记,写切身感悟,讲所思所想,画美丽风景,唱时代旋律。
2、落实做好“四每”工作,即每天必读、每周必讲、每月必听、每期必评。(1)每日诵读一句经典名句。全校师生利用每天课间操时间,集体背诵经典名言名句,各班在第二节课和第五节课的课前时间组织学生诵读。
(2)每周讲好一节国学课。由国学教师面向全体师生开设国学大讲堂课程。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做好课件,不得挪占它用。
(3)每月举行一次国学内容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必须参与听讲。(4)每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伴我行”的大型活动,评选“国学知识小达人”。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让国学经典教育寓教于乐。
1、根据国学内涵,成立兴趣小组。如书画小组、剪纸小组、乐器小组、诗文小组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2、举行经典诗文吟诵、传统文化手抄报制作、书法作品欣赏、交流读书笔记、讲历史故事、唱爱国歌曲等系列活动。
3、将每年六月第一周定为“传统优良文化周”,以文艺表演、书画作品展览、国学大讲堂、国学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国学特色及成果,并由教学处制定具体的方案,组织相应的评比活动。
(五)制定相关评价制度,确保国学活动切实有效。
1、班级建立过程性评价制度。过程性的评价要求班主任落实好进度计划、每周诵读内容,对本班学生进行抽查和评价。根据背诵情况确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分别记分并纳入学生个人国学经典诵读考核。
2、学校建立分段抽查制度。学校教务处每两周对班级各抽3名学生进行背诵抽查,每学期8次。每次抽查结果由教务处通报,并纳入期末综合评价,作为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学校将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实施奖励。
七、成果展示
1、安排文艺演出。将课本中的经典故事排成课本剧,由学生进行全新的演绎,从中体会到经典的魅力。武术表演也是重要表演内容。
2、布置作品展览。将学生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集中展览,推选其中优秀作品参加校外更高级别的比赛。
3、编写创建画册。妥善保存创建国学特色的过程中的所有计划、方案、图片及宣传材料,汇集存档,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作宣传画册。
4、创建操作模型。将操作过程中的若干做法,找到理论依据,形成一定的操作规程,并将其升华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型。
5、撰写教学论文。总结、回顾创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将其提炼到理论高度,写成教学教育论文,向外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创建作法。
第四篇:研究国学教育 弘扬优秀文化
研究国学教育
弘扬优秀文化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使人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国学经典可以开发人性,协助确立人生态度,端正品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幼儿们从小打下深厚坚实的国学功底,很有必要。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德为先 全面发展 养正品行 终身受益”的办园宗旨,研究与实践国学教育,力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纯美心灵,构建和谐社会,让幼儿和教师受益其中。
一、思考国学礼仪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一)全盘统筹“一体化”
将国学礼仪行知教育的研究全面融入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课程中,融入到教师成长、幼儿发展中,就能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全面贯彻。
(二)做到“可持续研究”
接受国学教育对每个人终身发展有很大好处,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采用“一体化”研修的机制,将教师所做的每项日常工作都和国学礼仪行知教育课题研究目标相结合,能集中精力搞研究,是可持续的研究。我园把研究范围界定在易于显现的礼仪行为上,也易于把握。因此,我园申报的“幼儿园国学礼仪知行教育的研究”的课题,被省科学教育规划办立项为正式课题。
(三)做到“以教师、幼儿为本”
1.以幼儿为本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我园从中选择了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能规范幼儿日常行为,以培养良好品质的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为教育内容,立足于培养教育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做人的基本素养。
2.以教师为本
把我园的办园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认同和自觉的行动,形成共同的愿景,让教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全面系统地思考和研究实施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的国学礼仪教育环境
环境是隐形教育,我园做到有文化、有生机、有传统、有创新,真正地在园内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的门厅、长廊布置了国学故事墙面,创设了《弟子规》、《常礼举要》以及“感恩教育”的版块,在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环境处有选取《论语》、《弟子规》的内容布置的富有艺术情趣的镜框或扇子状、屏风状的版块,并创设小书院,营造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
(二)国学礼仪教育让学校的每个主体“动”起来
1.由上而下,行政先“动”起来
(1)丰富自我,读书学习。以学习为乐,以读经为趣,推崇学习集仁、义、礼、智、信为一身的《论语》一书,教师人手一册,有时由一个教师讲解学习,有时集体诵读,一起理解其中的意义及内涵,有时分散各自读,园内园外自学、熟读、背诵,并写读后感进行交流。教师们通过交谈提出问题或就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在一次的交流中,教师们就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感悟,有些教师眼眶红了,有些教师情不自禁落下眼泪……大家都感慨万千。
(2)深入社会实践学习。行政制定整学年“国学课题学习计划”,融人文学习、团队培训、教科研为一体的学习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上国学各类培训及团队组织,现场听取《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三国》讲座、毛佩琦教授《中庸》讲座、鲍彭山教授主讲的“孔孟革命”和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叶国良教授的“孔子论管理”讲座,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主讲《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与人生启迪。还听取社会各类国学相关讲座。如台湾国学专家王财贵的讲座、参与邹越老师“启迪智慧心灵”培训,听取新加坡开心老师“爱的教育”的讲座。
(3)园本培训,体验学习。采取生动有趣的情景式体验学习的培训方式,其目的是自编自演,自纠自赏,让教师达成共识;其特点是轻松愉悦,直观生动,教师积极参与;其成效是个人品行和团队风貌得到整体提高。选自《常礼举要》的部分内容,作为培训教师礼仪行为的教材,创编出诸如“聚餐”“会客”等十个方面的礼仪内容,以情景表演为载体,进行深入的礼仪行为探讨,生动有趣,效果良好。并结合诸如“爱的天使”之类的游戏互动,使教师之间更加和谐,富有激情。园本培训生动,体现动态性、体验性、游戏性。
(4)激励评价,促进成长。为了激励教师形成与国学研讨相适应的礼仪行为,我园成立“礼仪考评小组”给予教师日常的评价,包括习惯素养如“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等;礼仪行为如“他人语 勿插言”等的评价目标。月底或月中全园将评选出 “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创意之星”、“爱心之星”的明星教师,以此激励广大教师。
2.由下而上,教师“动”起来
(1)教师大量收集古今中外的礼仪行为,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并创编成三字一句的国学礼仪评价目标,目标细化到每个月进行评价。
(2)为了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避免内容单调乏味,教师研究出适合幼儿学习的几种方式,使得国学教育真正落实在幼儿身上:①与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结合,把幼儿的国学学习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的小社会中,让幼儿的国学礼仪行为在生动有趣的小社会中践行。②与国学坊结合,各班创设了赋予幼儿经典学习、操作、实践为一体的国学坊,幼儿在国学坊安静操作学习,感受浓厚的氛围。③与国学课结合,设置每周一次的以情景故事表演为手段的国学教育活动课程。④与情景剧结合,以国学经典故事为教材,创设以知、行、演为一体的国学吟诵及情景剧故事。让每个幼儿参与表演,在亲身演绎当中接受教育,不仅学到了其中优美的语言,增强了对古诗文、故事的理解,在其他领域上也获得长足进步。比如通过表演的服装认识到故事的朝代背景,增长了见识。⑤与经武操结合,创设以经典《弟子规》为内容的“经武操”,幼儿边诵读边做“经武操”,体会中国武术形体的魅力所在,从中锻炼身体,增强阳刚之气,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良好的品德。如“首孝悌”这三个字,在《弟子规》武术形体上为一手护头,一手护跨,内涵为在生活中对上要孝敬父母,对下要爱护弟弟妹妹;又如“圣人训”的武术形体为双手托掌,双脚踮尖,内涵为让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习,用在贤的德行智慧,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再如“则学文”的武术形体为下蹲屈身,内涵为学习的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开拓大脑智慧等。⑥与诵读结合,创设读、识、记为一体的多样诵读方式。诵读是念,读出声音来,不求理解,只求熟记。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幼儿受益匪浅,不仅大量识字,提高了记忆力,而且胆量也大了。⑦与评价结合,创设“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激励机制,规范幼儿的礼仪行为。评价表同一内容分为家长评和教师评两份。每月初我园分发评价表给家长,请家长按表中的评价指标对幼儿作出相应的评价,月末教师再把家长评价表收集上来,一起做分析评价,总结后写好反馈意见再分发给家长,让家长也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同伴的表现,便于家长客观地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从这点上也反映出我园的家园共育已经从注重形式走向注重本质。
(三)国学礼仪教育使学校的对外交流学习“活”起来
1.由外而内“请进来”
邀请市、区教育专家、前辈及社会各界资深国学研究者、兄弟单位等来园指导国学教育研究方法、策略,传播国学精神。
2.由内而外“走出去”
(1)国学教育进家庭:为了让家长认同国学教育,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幼儿园通过国学讲座、学校网站、幼儿国学评价表、家长开放日、亲子国学经典节日表演等形式,组织家长参与“与经典同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2)国学教育进社区:为了在社区宣传国学精神,创建和谐社区。幼儿园创设校园外围栏、宣传栏等环境,宣传教育理念,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伴我行系列一诗歌吟唱会,系列二情景剧”两场活动把国学教育推广到社区。同时与社区进行各种互动:到社区讲课、逢重阳节慰问社区老人、在社区金鹭发秀接受礼仪培训等互动。
(3)国学教育进社会:①参加两岸研讨会。代表学前教育界参加首届两岸关爱青少年健康研讨会,与各方代表交流。②参加?o?Y书院多场国学讲座,教师定期去?o?Y书院公益性地教授国学课。③在邮政、房产等发布会上,表演国学情景剧,宣扬国学精神。④多次参观国学教育机构“孟母堂”及兄弟单位,资源同享,共同研究。与社会各界研究国学的人士,如:北京“6+1”教育科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科研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各地园长形成交流平台,探讨国学教育。
通过“走出去”的学习,积极与社会、家长互动,发放调查问卷,听取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国学教育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社会反响甚佳。
几年来的国学教育研究,使幼儿变得更加懂事礼貌,教师的工作进取心更强,同事间更加和谐……这一系列成效不仅得到家长赞扬,也得到社会认可和领导激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笑影以及厦门市潘世建副市长,厦门市思明区、局各界领导莅临我园慰问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这说明每一件新生事物的起源,每一项科学的研究,都有待于时间和成效的验证。我们将以辨证客观的态度,持续地追踪调查受过国学教育的幼儿和教师的成长状态,不断地总结、研究、探索国学教育的新路子,求证它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第五篇:国学文化作文
国学文化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文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学文化作文1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后来,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把我喜爱的文学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去享受这份美,不断地陶冶着自己的情操,真好。当我有孩子后,那时社会上掀起了学《论语》的高潮,提出半部《论语》走天下,孩子五岁时,我和她一起听《论语》的光碟,她虽听不懂,但多听几遍后就能背诵,而且背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我一边听她诵读,一边看文中注释,我深感古人是那么充满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讲得那样精深、透彻,充满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古,也同样适用于当今,乃至于永远。
学校我们又开展了“诵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的”的诵读活动。而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学生还小,我给他们推荐的是《三字经》和《弟子规》。早读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诵读,班会课上。我们选一些浅显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让梨》、《昔孟母择邻处》等来讲或看这一类的故事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些句子深奥,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网查资料,自己消化后再讲给孩子们听,一学期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礼,让我不自觉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真是润物细无声。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进去是不够的,我也应该让我的学生通过对国学的诵读与理解,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知书达礼。谦让、勤俭、善良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只有不断地学习优秀的东西,不断地纠正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华夏的风范,要让我们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下去,而学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只有让国学走进课堂,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受到洗礼,才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的信仰。
国学文化作文2国学,乃中华民族“一国之学问”。而学问又是多样化的,即中国传统文化亦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现在的人似乎将‘儒学’等同于国学了,这便使得国学文化趋向单一化了。因此,我们要将国学文化变得多样化和现代化。
当今以“国学”之名出版的各类书籍纷沓而至,这其实是在放大了儒学罢了。儒学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消极影响亦是存在的。譬如儒家的‘厚葬’文化,现代有些人却是将其发扬光大了,商家们亦是看准商机将地皮早早地建起一座又一座的坟墓,这些坟墓有大有小,而价格却都是好几万起价的。但是,有些人却一眼都不闪地将它买下,有些人还买了好几座。你想想,有些活着的人连房子都租不起,而死去的人却比他们“活”得更舒适恰意。这小小的坟墓埋葬的不仅是逝去的人,更是埋葬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崛起。儒学的那些好的文化当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但盲目地跟从却是在上演着一场文化的悲剧。传统文化固然是要继承和发扬的,但创新和与时俱进亦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国学文化现代化急需的做法。
除了儒学,我们更需要多种文化来好好充实下国学文化。古代的百家争鸣便是我们现如今乐于见其成的,只有文化的进步,这民族和国家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古代墨子主张的“兼爱”或“相爱”,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所有的人,这一思想是非常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由于社会的复杂,导致人心越来越冷漠了,“小悦悦的悲剧”正是因为当代的人忽视了兼爱的思想文化所导致的。当然,除去这文化,更有其他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中华五千年来所沉淀的文化无不在孕育着中国的成长,文化的力量更是带领中国向前飞腾。因此,将国学文化多样化是我们的任务。
可惜的是,近年来,国学文化的脚步越发缓重了,文化流失已成了国耻。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滞慢,我们应该立即清醒多来,否则文化危机将造成民族危机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性,亦要将国学文化实现多元化。其实,国学文化要的不仅是专家们的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和发扬。固然,古人留下了珍宝,但若现代的人没有继承、创新和发扬。那么,文化将走向灭亡的`道路。
国学并不是某一类文化,而是多样文化的集成。他所传递的是古文化的继承和新文化的开端!我想,将国学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当代青少年的使命啊!
国学文化作文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10月25日下午,从文正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诵读声,学生们背诵的是《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当日下午小学部正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为传承中国古典文化,诵读千古美文,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季霄凌校长的倡议下,文正实验学校小学部将诵读《弟子规》作为德育教育常抓不懈的项目之一。暑假期间,在邱加明主任的带领下,组织编写了校本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各年级必背《弟子规》外,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诵读《晨读对韵》,五六年级诵读《千字文》,此外,校本教材中还编入了各年级必背的古诗十五首,现代诗十五首。并组织编写了教师读本,在校本培训期间组织教师印制、装订,确保在开学第一天学生能人手一册校本教材,教师人手一册国学经典教师读本。
开学以来,各班利用早读时间,课前候课时间,晚自习前晚读时间以及品德与社会课上,采取多种形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千字文》,使孩子们畅游经典诗文的海洋,把经典诵读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检验诵读成果,小学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化”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本次诵读比赛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以“班级和小组”为形式,在组织教师的认真组织下有序进行。比赛分“齐诵”与“抽测”两块进行,小学生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让人领略经典、感悟文化、享乐其中。千年流传的文化古韵,伴着稚嫩的声音,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季霄凌校长介绍说:“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代人。我们在上课前背诵孔子的《弟子规》就是让孩子们从国学中学习优良品格。让孩子们怀抱感恩的心,感恩国家,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据了解,此次诵读比赛,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优良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浸润在国学经典的浓浓韵味中。
小学部办学六年来,一直将“中华经典诵读”作为校本研究及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主要内容。六年来一直坚持开展实验研究,并努力逐步将诵读国学经典成为小学部办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