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拓与整合实践研究
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拓与整合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前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各幼儿园经费普遍紧张,不能为幼儿提供足够优越和宽裕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社会的支持,然而我们也有必要采取措施,使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拓与整合是教育观念发展的必然,是幼儿园节约资金的需要,是幼儿发展的呼唤。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拓与整合是可能的。
现实中我们看到,园内现有资源得不到开发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幼儿园建筑设施及户外活动场地不够宽敞,幼儿专门活动室欠缺。
2、幼儿园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幼儿园各班之间教玩具、教学用品重复购置,造成了隐性浪费,图书资料被尘封,现代化教学设备成为噱头的摆设,未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
3、环境创设更新周期长,内容没有从根本上为课程服务,其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
4、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没有形成很好的交流促进、优势互补。教师的案头工作有些部分无实际意义,浪费宝贵时间,增加教师的负担;
5、教科研局限于小范围的课题组,不能以点带面,成果未得以推广和利用;
6、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开始得到重视,幼儿本身这一群体作为一种资源还未引起教师的注意和利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探索资源共享的新路子,根据新《纲要》提出的统整各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思想。我们对园内现有资源进行统整,避免资源的隐性浪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特立项研究。
二、课题实践研究阶段与内容
(一)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2003年9月——10月,学习新《纲要》,查阅幼教类杂志关于幼儿园教育资源的相关文章,明确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涵义及实现园内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意义。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制度。第二阶段:
03年11月——12月,对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剖析。04年1月——4月,研究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拓与整合的途径与方法。04年5月——6月,研究幼儿园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拓与整合的评价。第三阶段:
04年7月——8月,整理课题资料,形成书面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幼儿园各空间设施的整合利用
2、教玩具、图书、器械的共享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4、让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
5、师资及人文资源的挖掘利用与整合
6、盘活社区、家长教育资源
三、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课题组针对现状制定了对策,开展了幼儿园各方资源的挖掘、开拓、整合的一系列活动。
(一)幼儿园建筑设施及空间的整合
在硬件建设方面提出了“先天不足后天补,硬件不足软件补”的策略。由于建园早的原因,活动室设计不是很科学,没有专门的活动室。为了尽量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我们把幼儿午睡室的床叠置后变为两用教师,教师变主配班为主副班,幼儿分为两个小组同时上课,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并设计了可临时摆设的区角,增加了幼儿动手动脑以及表现自己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班级中所能利用的各个空间。
(二)教玩具资源的整合
1、在日常教学及其他活动中,教师要制作许多教玩具,但往往在完成该活动后,就被闲置或丢弃,其他教师需要时又要重新制作,造成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所有教玩具及自制教具分类登记、集中存放,严格借用制度,大大方便了教师查找和使用,减少了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使教玩具发挥更多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平时基本闲置的教师集体备课室改进为可以专门进行教玩具制作的制作室,这样教师在制作教玩具时,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汇集集体的力量,制作出更好、更实用的教玩具。
2、往常各班的体育器械都是每个班品种数量齐备的,雷同较多,幼儿园资金投入多不说,各班的器械由于疏于管理常常互相混淆,有的班器械多得占地方成累赘,有的少了集体活动时不够用。我们就把全园的活动器械进行了一次大清理,每班只留少量符合本班年龄特点的、易于幼儿随取随用的器械。把一些跳绳、皮球、高跷、呼啦圈一类的器械集中摆放,由专人管理,并安排了使用轮流表。使各班能有序取用,器械充足,避免了重复购置,同时也使每天的户外活动场地安排更科学,减少拥挤和冲突。
3、桌面玩具每学期结束进行整理,按年龄段统一调配和补充,同时把每班所拥有的玩具进行登记公示,班级间可以互相借用。这样避免了同类型玩具在各班重复,并且经常能更换玩具尝到新鲜,同时减少了玩具重复购置的开支,更多地用于新玩具的购置。
4、幼儿园的图书积累比较丰富,其中专业类杂志教师基本人手一套,阅读率很高,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绝大部分专业书籍被搁置在书橱里,有意无意地被冷落了。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通过研究,我们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一方面把图书目录张贴在教师办公室及会议室等教师经常逗留的位置,让她们经常去关注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从而去借阅。另一方面,以教研活动的形式,每次给教师指定几本关于教改方面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让她们阅读,并互相研讨心得体会,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我园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得比较早,对我园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观念和能力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场地等种种原因,这些设备没有得到普遍的利用,多媒体平台、摄像机、闭路电视的利用率都极低。通过课题的开展,我园从上到下提高了这方面的认识。
首先从闭路电视入手,利用幼儿家庭中的资源,把一些优秀的儿童VCD带到幼儿园,在洗手、起床等过渡环节进行播放。一方面稳定了幼儿活动的秩序,也丰富了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更使幼儿获得了有益的儿童影视作品的熏陶和教育。
摄像机也是教昂贵的现代化设备,其作用一开始只是运用于拍摄外面的观摩课给教师观看学习。现在许多教师已经能根据教学需要利用摄像机拍摄所需的场景和活动为主题教学服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利用,丰富了课题教学形式和内容。在节庆活动中,诸如家园同乐活动、庆“六一”活动等,把每位幼儿的精彩表现拍摄下来,播放给她们看,激发了她们的活动兴趣和自豪感。把幼儿的日常表现拍摄下来,在家长会中播放给家长们看,让他们更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利于协助幼儿园共同教育。在多媒体平台的利用上,在原有的基础上添置了大量的教学课件,鼓励教师自制课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相应的课件进行教学。向杭州童易多媒体软件公司购置了一套多媒体辅助系统,可以将主机连接到班级的电视机中利用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方便了师生,不要每次都带幼儿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改善了教学质量,真正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用较少的投入实现了全园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幼儿体验到了电脑鼠标操作的乐趣,更进一步的了解电脑。
(四)让环境与幼儿互动
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其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却未能引起真正的重视,以至于一些环境创设长时间不能得到更换,形式一成不变,影响了环境资源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课题的开展,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许多资料,让教师进一步理解幼儿园环境的知识、情感等教育功能,环境与幼儿互动、在主题活动中的价值。注重物质环境创设的新颖性,留给幼儿想像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引发她们的思考、交流、合作、探究。根据教学主题更换环境布置,使环境为课程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幼儿的发展服务,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充分挖掘和体现其教育价值。
除了物质环境的创设,我们还极力为幼儿营造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让幼儿与幼儿互动“对话”的开放性学习环境。特别是进行了平行班区域活动资源共享的尝试:平行班开设不同的区角,幼儿可以自由地到平行班参加活动,并把一些区角转移到公共场地,幼儿随时可以玩。避免了活动区内容材料的雷同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幼儿活动区资源得以重复利用和共享,教师的精力可以投入到更有创造性的实践工作中去,落实到对每一位幼儿的具体指导中去,更充分地体现教师劳动的价值。对幼儿来说,活动兴趣增强,活动空间得以拓宽,交往范围扩大,更有利于社会性发展。充分利用了幼儿自身知识经验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师资的整合
我园师资力量雄厚,但素质也参差不齐,利用优秀的师资带动年轻教师和业务相对较差的教师的成长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最可行的途径。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设教研组组长时考虑其特长遵循人尽其才、各尽其用的原则,教研组分组时按意向进行结对,由教研组长指导该组成员的业务特别是对公开课、家长开放课、教师互相听课等进行指导,达到了师资优势互补的效果。
2、实行教坛新秀、优质课获奖者进行说课与汇报课制度。其他教师进行观摩,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寻找差距,激发她们迎头赶上的劲头。
3、平行班课时进度同步,教师每周设计一堂创新课互相到平行班任教。相对来说,教师可以每周少备一节课。因为是小班化教学,一堂课在自己班里已经上了两次,教学方法得以改进,设计更加成熟,到平行班去上效果会更好。而且幼儿就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性格,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这对教师的专业进步和幼儿的发展都比较有益。
4、每学期每教师提供一个优秀教案装订成册全体教师共享。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位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总有几个较成功的教案。能够得到互相交流,其他教师在开展同样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和借鉴,通过不断地修改使教案更趋科学实用。
5、平行班教师集中备课制。特别是开学初制定计划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们互相交流商讨,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发挥了集体的力量。
6、教研组、课题组每阶段需要汇报,科研成果纳入教学业务计划中予以实施推广,杜绝了教科研走过场、优秀成果丢弃冷落的现象。
另外,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自由探究、积极向上的态度,包容歧见的雅量,园长的民主领导,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幼儿的尊重、鼓励和支持,都是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形成人性化的教育。孩子的好奇心、探究欲,对游戏的不知疲倦的热情都能为我们教育者所利用。
(六)盘活社区、家长资源
统整家长资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家园合作。我们意识到家园合作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一方为主的配合,是两个同样肩负着人生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携手。因此,我们能遵循不为家长增加负担的原则,正确对待家长资源的利用,为孩子的教育服务。通过分析,家长教育资源具有职业优势、个性优势、家庭优势,关键在于幼儿园如何利用,我们的策略是:
1、盘活家长教育资源
教师通过家访摸底,把资料统一建档,在开展一些活动时争取有相应优势的家长的支持。
2、通过定期的家长开放课活动,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向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在家能更科学地引导孩子,促其健康发展。
3、组织家长教育经验交流,发挥其他家庭、幼儿园的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共同资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使幼儿在园活动的经验在家得以延续、巩固和发展,在家获得的经验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
4、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引进家长教育资源,如在大班毕业升学的主题中,联系好小学的家长为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讲座,带幼儿到小学的课堂中去体验小学生活。在交通安全的主题中请交警爸爸为孩子们讲解等等。
5、选择双休日开展亲子活动,家长自愿的形式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园同乐以及远足活动,深受幼儿及家长的欢迎,保证了最让幼儿园头疼的安全问题,同时在不占用家长工作时间的基础上也满足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愿望,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与、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建议与思考
1、幼儿园内的教育资源共享空间很大,但需要管理层的统筹调配,从中协调,避免浪费,充分利用、挖掘利用、整合利用各项资源。
2、幼儿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个有心人,有幼儿园主人翁意识,才能做到“识宝”、“挖宝”、“用宝”,为幼儿创造更有利于其发展的条件。
3、重复投资杜绝后,可根据幼儿园需要增加弱项的经费投资,如供幼儿科学发现的仪器材料等。
4、人文资源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当加以重视和利用。
第二篇: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伴随着“独三代”的到来,父母和长辈有了更宽余的时间和经济基础将全部的爱倾注到他们的身上,生活的一切重心和目标都围绕在下一代的身上,尽其所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物质环境,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久而久之,骄横、霸道、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在孩子们的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如何教育下一代已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父母不能回避的、也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自己的孩子简单的、过度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独立生活,才能真正塑造起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对他们开展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然而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经过调查表明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感恩。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学会感恩。感恩是爱心的沟通,爱的情感交流,是爱回报,爱的种子的发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意味着教育是生长生成不是制造锻铸。幼儿是有生命的作物,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而健康的环境,让幼儿体验感恩,学会感恩。当我们审视今天的教育时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感恩教育应成为全部教育环境中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感恩教育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目前尚无发现有幼儿园切实开展感恩教育的课题研究。经过各种途径的搜索及查阅我们尚无发现哪所幼儿园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而小学,中学却已开展地如火如荼。或许是在别人看来感恩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是太难实施了。这不禁让人感慨:幼儿期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黄金期岂不事倍功半?幼儿园的感恩教育其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是从幼儿身边所熟悉的人和身边的感恩小细节开始着手进行教育。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
2、社会呼吁感恩教育从娃娃抓起。
经常有报纸报道现在社会上的青年人素质低下,缺乏感恩意识,何为孝道、敬老?公交车上无人让座,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坐着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免费公园屡招破坏„„感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人性要素,是人类仁、义、礼、智、信诸美德的基础和根本。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会获得真诚的友情和忠贞不渝的爱情;我们整天高喊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美德,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所以,社会呼吁教育要面向未来,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知恩教育。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任何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处处受到恩赐: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老师对孩子有教育之恩,同伴对我们有互助之恩,所以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感恩意识的培养。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值得所有人用一生去珍视的爱的教育。所以要从小抓好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幼儿年龄小,期望他们做什么特别感恩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当前我们应从小事抓起,将感恩意识的培养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幼儿如何向感恩对象实施感恩的研究。
幼儿时期的感恩对象应该从幼儿身边的人着手:包括父母、老师、同伴。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实施感恩。
1、感恩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向父母感恩是感恩其他社会成员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感恩父母方面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劳动、工作状况,体谅父母劳作的艰辛不对父母怀有敌意。
(2)牢记父母的生日,并能在重大节日予以真诚的祝福。(3)不乱花钱,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赚钱不容易。(4)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5)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6)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7)批评教育不顶撞,不提不合理要求等等。
2、感恩老师
(1)尊重并理解老师的教育要求,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2)愿意主动和老师交流,真诚给予老师祝福和帮助,对老师有礼貌,成为老师的朋友。
3、感恩同伴
(1)关心身边的同伴,不争抢玩具,能与周边同学和睦相处。(2)团结互助,体察同学的困难,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3)不欺负同伴、打骂同伴,礼貌待人。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来进行。
1、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感恩教育”不只需要靠课堂或书本教育来完成,也不需要孩子正襟危坐教师一板一眼地去灌输。“感恩教育”应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抓住教育时机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会感知他人的辛苦,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从而做出互助和感激等积极行为。
2、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是以主题形式贯穿进行的。小班的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这个阶段主要让幼儿对家长、对自己有所了解,教育主题内容选择一些比较亲近的人、自我表面的认知。中班阶段的幼儿,除去自我中心化加速,对主要接触者有近一步的亲近情感,能关心同情他人,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这个阶段主题内容选择也应由识恩知恩到关爱别人报答别人的改变。大班阶段的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又进一步成熟,出现了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不但重在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包括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为了他们幸福生活而付出劳动的人们,对关爱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幼儿园、社会、家乡、祖国等进行感恩与施恩的情感教育。
3、以节日活动为契机。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其中蕴涵了许多深远的教育内容。挖掘节日内涵,有目的有选择的把感恩教育融入节日活动中去,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是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形式。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教师节”、“老人节”、“母亲节”、“父亲节”„„都是我们教师开展感恩教育不可错过的良机。
4、家园密切配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无论幼儿园怎么对幼儿实施合理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幼儿园要经常提醒、引导家长们在家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孩子们的“爱心”不用刻意培养、教育,“感恩”的培养也是如此,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融合与生活之中,不着痕迹的,在家中可以很轻松的创设感恩的氛围,在有意无意中,家人的一言一行中,孩子们会看在眼里,慢慢的记在心里,印在脑袋之中。逐渐的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孩子们知道今后自己也应该这么做。可以说家庭是孩子们第一个学校,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各种习惯与行为首先来源于家人。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其感恩意识。
5、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
社会环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是感恩教育的肥沃土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实施感恩教育,如: 带幼儿去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时鼓励幼儿参与各种爱心募捐、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参加植树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培养幼儿施助于人的快乐,从而达到回报家人、回报社会的教育目的。
四、课题研究目标
(一)通过感恩教育使幼儿“知恩”,明白爱是双向的,“感恩”与“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通过感恩教育,使幼儿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
(三)教师、家长、幼儿都收获感恩的心,达到家园和谐共育新局面。
(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一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自觉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时间:2009/12——2010/9 任务:
收集资料,前期调查分析,制定研究方案,提出研究研究计划,申报课题。
(二)实施研究阶段: 时间:2010/4——2012/1 任务:
1、根据课题目标及实施方案,开展系列活动。
2、定期研究课题工作,不断完善课题计划。
3、收集各年龄阶段开展感恩教育的内容,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
4、落实研究方案,并个案进行记录和分析。
5、阶段测查,总结展示,论文撰写。
(三)总结阶段:
时间:2012/1——2012/6 任务:
1、完成实验后期测查。
2、汇总、整理、分析各类资料。
3、撰写实验研究报告,接受专家检测,结题。
六、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本课师负责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有深厚的幼教理论储备和先进的幼教理念,是全县幼教界的学术带头人,曾担任的市级课题《幼儿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参加省教研成果评审会上荣获三等奖。我们还邀请了县教研室的老师和我们共同承担课题的研究,还有教育专家对我们的研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另外,全园教师均曾参加前期课题的研究,研究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储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幼儿教育教研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均有信心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单位也将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使课题的研究取得成功。
七、主要参考文献
《幼儿教学研究》——吉林长春《幼儿教育研究》杂志社发行 《学前教育研究》——湖南长沙师范学院主办 《学前教育》(幼儿版)——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幼儿教育》(教师版)——浙江教育报刊社
《幼儿教育纲要解读》——四川省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记着有人在爱你》——腾刚,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让我们有颗感恩的心》——易玉文 彭安平教育叙事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导》——潘洁 少儿出版社
《从零岁抓起——0-3岁婴幼儿关心与发展文献研究》 高民
八、最终成果及形式 感恩教育工作报告 感恩教育研究报告 感恩教育论文集
通江县文教示范幼儿园感恩教育园本课程集 感恩教育活动案例集
第三篇: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幼儿园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占幼儿园投入较大的一部分。班级教育教学硬件设备的更新,师资的培训,教具、学具的配置,特色环境创设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使幼儿园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环境、设备;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倡导勤俭办园,节约开支,充分利用资源。如:幼儿园资料室制度的健全,使幼儿园的图书、图片、教师用书、资料、教学具等都得到统一调配。健全借还登记制度,有序的规范管理,使幼儿园的资料室发挥应有的效能,最大空间地使每一位教师得到资源共享的好处。
可是,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共享,甚至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个班级的教师根据本班教育教学的需要,自己设计、添置一些教学上需要的卡片、手工制作材料,游戏区、角区的玩具等。教师领取大量的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制作,使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丰富。可是,大部分制作品是用纸做成的,经过幼儿一段时间的操作,又要进行更新。不用的撤下来,教师自己保管,有的破损严重就当废品扔了。作为教师她们也感到收集资料、制作教学具十分辛苦。作为管理人员,感到大量的材料购置,幼儿园的资金支出也十分大。有时出于各自的立场,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产生一些误会。教师认为自己所做的是工作的需要,一切都是为了教育教学,为了孩子。管理人员则认为节约开支,也是为了幼儿园这个大家。
针对以上情况,幼儿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统一配备,避免无计划现象
每学期在班级原有固定资产登记的基础上,拟定计划,有专人购置,将物品统一发放到每个班级,对一些消耗品,也规定使用时间,如:鞋套可以重复使用,当家长、教师观摩活动后,本班教师及时将鞋套收回并保管好,下次可以继续使用。对破损严重的,适当填补即可。幼儿园开展特色教育,对特色班需要的东西,是由教师根据需要自己添购,并将购回的物品进行登记。时间长了,管理人员就掌握不到班级里具体有什么?还缺少什么?常常出现重复购置,有些教学具一次性使用后,班级不再需要了,堆放在储物柜里,其他班级还需重新添置。为了避免无计划现象,可委派年级组长根班级计划,统一购置、调配,投放到需要的班级,避免了浪费现象。
二、班级包干,养成精打细算好习惯
每个班级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用品,还是存在差异的,可是,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教师看到别的班级有的东西,她不论自己需要不需要也弄一份。为了防止跟风现象,实行班级包干,使老师根据本班实际需求,精打细算,正所谓,钱要花在刀刃上。如:蒙氏教具中有许多东西是通过老师反复操作,不断积累经验,而设计出来的。有的可以发动家长共同参与的,就利用家长资源,多方位、多渠道为班级解决一些操作性教学材料。自从幼儿园有了过塑机,教师将许多图片拿来过塑,一学期下来,单单过塑纸就用掉50包。为了减少购置费用,将实行班级包干,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使教师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三、精致完美,经久耐用
幼儿园教师自制的教学具非常多,材料大多是不同类型的纸,如卡纸,泡沫纸,即时贴等。如:在开展教科研活动时,教师自制的火山模型是用卡纸做的,幼儿进行小实验后,火山模型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用胶泥制作的火山模型、就可以反复使用,同时也解决教师重复制作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幼儿园开展的幼儿攀登英语教学,通过教师的共同协商,将幼儿名字挂牌英语图片用电脑扫描,再用胶片制作出来,最后一一过塑,使幼儿名字挂牌既精美又耐用。当幼儿升班后,教师将原有的东西移交给相应的班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四、分期归类,轮换使用
管理人员定期将班级使用的教学具、自制学具卡片,进行归类保管,教师随时领用。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学习的需求,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进行相互调换教学具,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发挥教学具的作用。在班级教学具归类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师对自制的教学具,一般不愿全部拿出来,大多数教师私下还保留一部分,以备以后教育教学中使用。管理人员对照领发材料的登记及过塑卡片时用量的登记,一一核实,进行物品收回、归类。对一些统一发放的操作性教学具,由年级组长一学期进行更换一次。教学具不断更换,使幼儿学习更有兴趣。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长春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高艳
一、研究的背景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家长的希望,是社会未来人口的组成部分,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未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幼儿的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与重视。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貌、和善待人„„有许多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史记》中荀子说道“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更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一定要把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的传续下来。特别是在今天,针对“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尊重、谦让、和合作的精神,如此以来,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由此可见,对幼儿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是适应时代和幼儿的发展要求,很有研究的价值。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假设
(一)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关键概念是: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
1、幼儿礼仪行为:礼仪通俗的讲就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它是交往的规范,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幼儿礼仪行为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成人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和谐、文明的态度或品格。
2、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二)理论依据
1、从生理学上来说,3岁儿童的脑重约占成人的75%,3-6岁之间是儿童脑电波明显发展的时期,这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也就是说3-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培养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的物质条件了
2、心理学上认为3-6岁的幼儿活动性增大了,独立性也增强了,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都伴随着行为,行为对幼儿来说都有无数个第一次,从行为习惯的培养来说,首先是要建立怎么样的条件联系,心理学上把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称之为“首印效应”,凡事必须重视第一次,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在幼儿园阶段,是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了。
3、陈鹤琴的儿童观里指出:“对成人的一言一行和同伴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主动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正因为儿童喜好模仿,所以他们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很大。”
4、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纲要》中关于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幼儿主动的与周围的人交往、相处,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赖感;使幼儿逐步养成社会生活中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提升老师和家长的文明素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激发幼儿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丰富幼儿的语言积累。
3、激发教师内在学习动力,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幼儿礼仪行为养成的实施途径方法策略研究。
2、基于优秀的文学资源下的园本课程的构建策略研究。
3、在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的特色活动及个案研究。
四、幼儿园内课题研究的方法
1、幼儿园课程需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只有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转化为幼儿完整的、系统的学习经验,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注重把集体教育活动与生活活动、自由游戏等各种活动中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挖掘结合起来;不仅考虑“显性”的教育影响,而且充分考虑幼儿可能获得的“隐性”经验。
2、充分利用古往今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优化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所选择的作品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够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在课程的组织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化”。
1、礼仪教育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支持作用,所以我们从幼儿园的环境以及班级环境创设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在幼儿餐厅、盥洗室、午睡室里到处都有与礼仪相关的图片和儿歌:“手拿小茶杯,大家来喝水;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费。”且都制作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幼儿在闲暇时常常会三两结对,互相交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迪。
我们还预设了题为“悄悄话”的活动,并和幼儿共同设计“悄悄讲话的标志”,投放于各活动角落,提醒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
在活动室的四周我们张贴着各种儿歌,如“宝宝有个家,玩具也有家,你有家,我有家,游戏结束都回家”,等等。如此布置的本意显然并非是想让幼儿认字,而是借此告诉幼儿,要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还设置了“我是懂事的好孩子”专栏。家长每天来接幼儿时,听幼儿讲讲一天中关于“帮助、合作、进步”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家长也把幼儿在家的表现记录在专门的记录册上,与教师交流。家长与教师关注相同的目标、沟通培养的方法和效果,这个做法强化了幼儿的文明行为,巩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2、区域游戏中的环境创设
在美工区,我们用KT板设置了一个立体展台,幼儿完成手工作品后,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环境活了,幼儿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商讨,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
在语言区内,我们放置了有关文明礼仪的书籍和图片,张贴一些与礼仪教育要求相一致的卡通画、儿童画,用视觉语言提示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
在生活区内,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小超市,小厨房里等日常生活用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创编一些情节:如何招待小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去超市购物等,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区域活动中来。
四、家园携手提高幼儿礼仪行为
我们将有效地利用家园联系栏及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多与家长交流勾通我们的礼仪教育教学法方案,方法,并请家长配合我们以身作则教育感化幼儿的礼仪行为。
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们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某些行为可作为教育素材时,就及时进行教育,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对;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小事入手,从成人做起。同时,我们运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称赞一声“你真棒”或抚摩一下幼儿的头、或给幼儿一个微笑、无声地伸出大拇指„„幼儿就在不断的赏识中,巩固着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环境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父母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举止,会深深感染幼儿。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同步。
以下是本学期的具体安排: 第一周
基本礼仪:
1、敲门礼仪 第二周:
基本礼仪:
2、开关门礼仪 第三周:
基本礼仪:接打电话(接、打)电话礼仪 第四周:
基本礼仪:接打电话(挂、转接)电话礼仪(制作小电话)第五周:
基本礼仪:需要帮助的人 第六周:
公共场所礼仪:排队等候(操作页)第七周:
公共场所礼仪:自觉排队日 第八周:
公共场所礼仪:乘扶梯 第九周:
公共场所礼仪:走楼梯 第十周:
公共场所礼仪:乘升降电梯 第十一周:
公共场所礼仪:进入旋转门 第十二周:
公共场所礼仪:交通(红绿灯)第十三周:
公共场所礼仪:交通(行走)第十四周:
公共场所礼仪:交通(马路不是游戏场)第十五周:
公共场所礼仪:交通(交通标志)第十六周:
公共场所礼仪:安全常识(警示标志)第十七周:
公共场所礼仪:安全常识(着火逃生)第十八周
节日礼仪:九九重阳节(赏菊和登高)第十九周:
节日礼仪:九九重阳节(关心老人并制作小礼物)第二十周:
节日礼仪:春节(拜年、制作贺年卡)
五、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研究步骤 A、准备阶段:2014年9
1、选择申报课题,制订实验方案,寻找教材
2、组建课题组人员,落实分工。组织教师学习各种理论,做好笔记。
3、进行广泛调查与摸底。
4、成立礼仪教育中心指导组。
5、邀请顾问组的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并广泛吸收我省其他地方幼儿园的一些经验。B、全面实施阶段: 全面进行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实践研究阶段
(1)创建环境,营造氛围。(2)集体教学,明辨事理。(3)日常渗透,习惯养成。(4)榜样示范,熏陶感染。(5)业务研讨,共同提高。
2、中期检验修正阶段
(1)邀请顾问组专家对课题研究情况加以指导。(2)组织教师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讨论,检验与修改教材草稿。
3、再实践阶段
修改后的教材在实践中验证,各教研组分别负责本年龄段的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园双向交流网络,密切地与幼儿日常礼仪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每月“礼仪教育中心指导组”召开各级教师参加的例会,进行业务研讨以促进教师共同提高,并且定期检查提出意见和建议,使课题研究不断趋于完善。C、总结阶段:
(1)整理、全面分析资料。
(2)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接受检查、评估、验收。(3)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思想、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为本课题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一流的教学设施、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明重才又极富教育思想的园长,为课题的深度研究提供了保证。
课题组长及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合理,上进心强,同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属于学校中的骨干教师,而且都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课题组长及成员都进行着古诗文赏读的研究。同时,各班级从上学期开始已经进行过经典文学的欣赏活动,学科老师也结合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古诗文的学习,如语言课、音乐课、科学课等。因此,我们在课题方案的确定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我们已经积累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成果资料,这样为课题的启动、运行、深入、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1、通过研究活动,规范幼儿礼仪行为,能够形成一套适合幼儿学习的《幼儿礼仪规范》。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能够形成一套适合我园的园本礼仪教育课程。利用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整编出《个案集》、《论文集》。
3、完善育人机制,挖掘经典中的“育人”内涵,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受到长期熏陶,健全幼儿人格,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
第五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研究
【摘 要】随着政务部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需求越发强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就是为满足政府部门间多业务、多数据结构的信息资源交换、转换及共享需求而建立的。论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顶层架构、组成及功能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与阐述。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mong the departments of govern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 needs become more intense.The establishment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ystem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such as multi service,multi data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exchange,conversion and sharing needs.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top-level structure,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system.【?P键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目录
【Keywords】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ystem; catalog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83-03
引言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政务部门都建立了满足自身业务要求的应用系统,沉淀了大量的政务信息资源,但是这些信息资源只是限于部门自身业务使用,没有在不同政务部门间实现共享,形成了一个个政务信息资源的孤岛。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可靠性高、快速、扩展性强、安全性强、大容量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满足多部门、多领域、多业务及多数据结构的政务信息共享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急迫的工作,也是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基础。共享体系顶层架构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以数据的获取与存储作为底层的支撑,以数据交换、挖掘、管理和运维作为整个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2.1 数据层:政务数据的来源
政务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多样,一是基于传感器、GPS等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实时数据,如空气、环境等数据;二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保、民政等业务的传统结构化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扩展后形成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三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政务新数据,如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论坛等数据[1]。
2.2 支撑层:政务数据资源的云化
支撑层采用云计算的架构,通过集约化的云环境、网络设施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等,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数据资源集聚成为资源池。
2.3平台层:政务信息资源的存储、处理、共享与运维
政务信息资源的存储是基础信息资源的汇聚,包括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数据资源的处理是将海量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聚集、清洗,实现对政务数据的活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通过交换共享平台,整合原来分散在各领域的政务信息资源,满足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实现共享云业务协同;政务信息资源的运维是通过数据管理和数据运维平台,强化数据资源规范化、资产化管理[2]。
2.4 应用层:政务数据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应用
应用层是数据具体领域的业务需求,主要分为政务应用和对外开放的数据资源,服务对象具体包括政府部门、共享平台、开放平台、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和企业机构等。在政府应用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等开展大数据应用,利用数据融合、模型构建等技术,揭示数据的内在关联性,提高政府决策对数据的占有与分析能力。共享体系组成及功能
3.1 交换体系
交换体系的功能是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实现可靠性高、扩展性强、安全性强、快速、大容量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支撑“多证合一”、“两证整合”、“低保核查”等业务的正常开展,主要功能有交换流程配置管理、数据交换、交换节点管理、交换桥接等[3]。
3.1.1 前置交换子系统
它负责在各个部门业务数据库与数据共享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传输,他首先从各个部门业务库抽取政务信息资源,传输给中心节点,然后从中心节点收取信息资源,并发送给相应业务部门数据库。前置交换子系统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交换信息库、前置交换环境、交换服务配置工具等组成。前置交换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前置Agent服务:前置Agent主要是提供代理的功能。Agent是一个独立的运行单元,负责对在前置机上的数据源如数据库、文件等,交换服务,接口服务等进行管理与监控。管理包括服务的启动、停止、状态的汇报,数据源的管理,如数据库连接状态,表结构的采集,元数据的跟踪等。前置Agent还提供与中心交换平台的命令通道,负责接收平台的指令,汇报管理信息等功能[4]。
部门交换信息库:部门交换信息库的功能是为数据交换提供数据库,它是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平台之间数据流动的中转站。部门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其中,他一般选择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
3.1.2 交换传输子系统
前置交换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由交换传输系统来完成,它完成把需要交换的信息进行打包、转换成特定的格式、传递到目的方、对交换的信息进行解包等动作,他通常由并行适配器系统、消息总线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管理与监控平台等四部分组成。
并行适配器系统:它对数据的处理是基于时间驱动实现的。他对各种组件进行连接并形成数据流,进而在应用系统、信息系统或者中间件之间进行连接,他由连接系统框架和连接组件即适配器组成,采用以数据流向为主线,组件化体系结构。
消息服务总线系统:他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信息服务进行横向的扩展、对消息服务进行大规模分布式处理。他通过采用消息传输的机制来实现异构系统间的通讯,他为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提供可靠的信息转换、信息传输等集成环境,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松耦合的体系架构。
安全保障系统:采用完全符合国家对相关平台的安全要求,考虑到以后的扩展需要,系统需要留出安全体系接口。
管理与监控系统:他是采用B/S架构基础和JMX管理标准的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不同地点对应用集成平台进行必要的管理,他在统一的门口下将不同系统的管理服务集成起来。他能够支持标准的服务接口,各种新服务的管理模块根据需要能够便捷地插接到管理平台中,管理功能能够根据需要任意扩展[5-6]。
3.1.3 交换桥接子系统
桥接系统是为了解决政务部门信息共享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它实现部门业务系统信息库与前置交换信息库(或交换平台)之间双向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换和同步;实现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桥接,包括直连连接、网闸连接以及实时、定时的桥接;系统支持各种格式数据,包括数据库、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内容的桥接。系统提供桥接流程运行状态监测和交换流程控制等功能[7]。
3.1.4 管理监控子系统
建立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业务流程管理服务器和流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平台的监控和日志管理,对应用适配器系统配置的部署和更改以及运行状况等内容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用户管理:系统根据需要设立了不同的管理员,并通过角色对用户的权限进行控制,不同的用户被分配给不同的角色,用户的角色不同拥有的权限也不一样,系统还可以对角色的权限进行调整以达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系统对用户权限定于的要求。
桥接核对:系统通过统计发送端的发送总量、新增数据量、更新数据量、删除数据量和接收端的接收总量、新增数据量、更新数据量、删除数据量,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行数据核对,统计数据发送过程中的偏差,当偏差统计结果0时,监控平台会发出预警。
桥接监控:系统对发送服务和接收服务进行监控,当有一个服务出现问题后系统就发出警报,异常情况包含:数据在传输和写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数据库异常等。
桥接管理:功能包含桥接服务的创建,桥接服务的部署、修改、启动、停止等操作,桥接服务的绑定。
3.2 目录体系
目录系统的功能是帮助信息资源需求者发现其所需的信息资源所在部门、获取途径、获取方式、该信息资源的更新频率等。信息资源拥有者可以通过目录系统注册自身的信息资源,也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删除、修改等维护,目录系统提供批量导入功能。目录可以按照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分类并在目录系统中进行展示,可以分为部门目录、主题目录、需求目录、开放目录等,用户可以根据需多内容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将目录系统跟共享系统实现对接,用户可以通过目录系统向信息资源拥有者提出共享申请,信息资源拥有者审核通过后,通过共享系统共享信息资源。结语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实现政府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关键,现在各地都开展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其系统架构与功能就变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穆勇,彭凯,等.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龙建.政府基础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3.【3】马殿富,章晓杭.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总体框架探索[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11):14.【4】魏飞.科技情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风,2015(02):5-6.【5】周宏仁.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N].中国信息导报,2003-06-09.【6】冯惠玲.政务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匡晓红,汤丹,刘志峰.一种引擎驱动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J].计算机时代,2015(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