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平川镇中心小学 单雯雯
由于做班主任没有太多经验,所以总以为勤勤恳恳地付出自己的一腔热血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的成长,但经过阅读梅洪建老师的书,让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应该抬头看天,不然,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越“勤奋”就越失败。
在阅读梅洪建老师的这本书时,不时的回忆起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点滴,让我学到了很多,以下就是我的读书收获: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
3、培养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个别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作为班主任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
4、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模仿力强,在许多事情上,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
5、对待学生要有耐心
教育学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同时,对待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进行教育转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
6、对待学生要有爱心
爱心是一个班主任管好班级的基础,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
最后我想重新解读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它说的是不瞎忙的班主任,并不是不忙,只是我们的忙碌收到应有的回报。
第二篇:《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
由于做班主任没有太多经验,所以总以为勤勤恳恳地付出自己的一腔热血教育学生,就能引领学生的成长。疫情放假在家期间,有幸拜读了梅洪建老师的这本《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虽然里面的内容更适合初高中的大孩子,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
在阅读这本书时,不时的回忆起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点滴,让我学到了很多,以下就是我的读书收获: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
3、培养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个别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作为班主任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
4、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模仿力强,在许多事情上,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
5、对待学生要有耐心
教育学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工作,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同时,对待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耐心,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然后耐心进行教育转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
6、对待学生要有爱心
爱心是一个班主任管好班级的基础,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
纵观全书,它说的是不瞎忙的班主任,并不是不忙,只是我们的忙碌收到应有的回报。
第三篇: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心得
做职业化的班主任
——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1)
梅洪建说:一个班主任,既要有宗教般的教育情怀,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精神,正如一个人如果只有对爱情的神圣膜拜,而不懂爱情科学的话,就可能酿造近亲结婚的悲剧一样。做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就是做一个懂得自己,又懂得职业落脚点的班主任。
我相信,大部分做班主任的老师,如我一般,喜欢这项工作,并且希望有好的结果,陶醉于学生成长的幸福之中。但是是否有科学的教育精神就值得商讨了。确实,真正做一个科学的按照教育规律工作的班级管理者是一个很难的门槛。梅洪建老师提出的两个“懂得”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我很赞同那句话“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勇敢叫执着,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勇敢就叫愚蠢。”方向不对的时候,越努力,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就越大,更何况明知道方向不对,不符合规律还坚持前行的人大有人在,这部分人就不是那种具备“宗教般的教育情怀”的人,而是自私自利,靠教育博取政治资本的人。
“在教育当中,我该做什么,比我能做什么更重要得多。”
其实,班主任能做的事情就很少,“我们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书中,梅洪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从成长生态来看,教师的生活视野和思维视野都是有限的。因为教师的生活圈子狭窄,相对而言,教师接触到的不是“社会”生活,而仅仅是学校生活,自然也形成了教师“学校化”的生活视角和思维视野,这可以说是这个社会上最单一的生活视角和思维视野。(二)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的自身特征和知识阈限不足以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
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些,过分夸大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其实真正不懂教育的正是这些人。因为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才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原点。让家庭教育跟着学校教育思想,更确切地说是某一个固定了的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前行,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教育主动权,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良好的习惯更多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而孩子的成长是多方力量共同影响作用的,单由一两个还不一定很成熟的班主任来引领是不可能的。“如果学校教育的原点在家庭,而终点在自学品质的话,那么良好的指导仅仅是一个过程。”特别可笑的是有的学校以家庭共同教育为名,让家长无条件服从学校统一教育思想,把不同的孩子塑造成统一的机械化的产物,单求得分效率的教育失去了其自然性,孩子的成长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一个处处在外表现出“为学生”的班主任不一定是好的班主任,真正的好班主任往往是“大爱无痕”的。只有真心为孩子们铺设平台,创造机会,为孩子一生奠基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因为他做的是培育的事业,而非引领。
梅老师的总结很明确: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就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的班主任,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
其实,这一切并非为班主任推卸责任,儿时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加科学的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为孩子服务,与家庭教育形成联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空间。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四篇: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心得
让孩子动起来
——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2)
“班主任是不能轻言引导,不能盲目做事的,因为任何一种自以为是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那些自以为是身在局中的教师往往无从知晓的。班主任不能站在前面引领,只能俯下身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舞台,提供力量。”
这是梅老师在本书中多次强调的一个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孩子的发展着眼于一生,而我们与孩子的交集仅仅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甚至更短,孩子们早晚要跨过这个时期向前走去,作为教师就是这段时间里给孩子们足够的帮助,给他们铺设发展的空间。在空间的铺设是比较要求技巧的,既能让孩子的发展有效,又不能影响其自然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动起来。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我们常说无事生非,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他总会给你惹出乱子。因此,避免乱子出现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孩子们有事做,教育的基础途径是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关于如何动起来,梅老师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让孩子动起来;第二层是让孩子时时刻刻动起来;第三层是让孩子快快乐乐动起来。
关于动起来的意义,梅老师这样说:只要能动起来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收获,感受到收获就能够让孩子拥有自豪感,而自豪感就是一个人继续前行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能够继续创造进步,持续不断的进步就能够获得别人的赞许;有了别人的赞许,他就能赢得尊严。一人一旦有了尊严就会有维护尊严的动力,有了维护尊严的动力,他就会在各个方面要强,他的灵魂就会激活。灵魂被激活了,就不会有“疲沓”、“不学”、“偏激”等问题学生的出现。因此,拯救灵魂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动起来。
本学期初,我也围绕让学生动起来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因为之前班级活动并不多,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在晚自习前每天都有“每日一星”的活动,由同学们推举人选上台唱歌,现场推荐而无需准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被推举的人有的歌唱得好,有了表演的舞台;有的歌唱的不好,但也悄悄地练习,完成了自己的突破。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参与了一把,为了请一位比较内向的同学上台,我提出与他同台竞技的条件。结果那位同学的表演技惊四座,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尽管这个活动随机性很强,但孩子们热情很高,在几乎没有娱乐机会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有了短暂的心理放松,晚自习的疲劳感也减少了很多。班主任的同乐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我们班级的名称是战狼,围绕战狼精神,我们进行小组风采展示,通过具体的小组展示诠释狼的精神实质。在这一点上,有的小组就费了点心思,制作课件、海报,取组名,定组训等等,每个成员都参与,每个成员都展示,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拉近了,每个组员在一起喊喊口号,又有了前进的氛围。
成立学习部、体育部、文艺部、后勤部,成立班级篮球队、田径队,部长、队长们就职后精神焕然一新,做事的积极性也在提高。
我想,尽管不如梅老师那样的系统,但我的班级也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战狼班的的特色完美的展示出来。
写到这里,不觉心中一动。我的班级处于八年级下期。很多人多说,八年级特别是下期是学生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说这话的老师或领导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实际上,学习上的变化只是这个阶段的表象,心理的变化才是关键因素。让学生动起来,调节好心理发展的节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两极的分化,而是一起向前发展。只要不掉队,每个人都有机会。
第五篇: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建立合适的发展平台
——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3)
梅老师说,让孩子在“动”中舒展心灵、张扬个性是教育应该走的路径。个人由于喜欢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是张扬个性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平台搭建必须在分析孩子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同样,平台选择也必须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并符合孩子的个性特点。
成长的过程应该是幸福的,学习的本质也应该是幸福的。只是由于教育的短视和实际操作中的理念限制,往往使得成长成了负累,而学习也成了苦差事。梅老师的班级委员会的平台意图很明显,就是尽可能地还原成长的幸福和学习的幸福,主张孩子们充分享受“动”的丰富性和充分性,让孩子们在发展自我爱好特长的基础上感受参与地快乐和收获的幸福。
“幸福”这个词似乎被淡忘了。或许是学校竞争的残酷使然,或许是人们教育思想的变化,充斥于每个老师大脑的几乎全是尖子生、平均分一类的名词,所有的时间、空间都为课堂知识的学习和拓展所充满。仔细算算,从教师到学生,实在没有时间去思考“幸福这两个字的含义。有一些观点确实也无可辩驳,“严师出高徒”,“现在不逼迫学生学习,等考不上好的学校时,就会误了学生的幸福。”道理是不错的,然而逼迫式的学习,似乎不是科学的。也许是学校行政体系带来的弊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只有科学的方法才有合理的成长,可是没有人走出来,因为走出来就给了人指摘的口实,一旦稍有不足便要承担责任。而一味的拼下去,把所有的时间都填满,用在考试、培优、补差上,即使结果不理想,也没有人职责方法是否科学,因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旦有了好的结果,则后来者更甚。这期间只充斥着一些缺乏责任感的冲刺,而少了孩子发展期的全面思考。于是“幸福”一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想,作为真正的教师,还应该为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为孩子搭建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我也曾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思想基础,力图搭建这样的平台,怎奈没有梅老师思考的细致。梅老师讲到的平台搭建的三个特征值得我们借鉴。
多样性。因为每个孩子的生长环境不同,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都不同。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如若让每个孩子的特点都得到伸展,甚至是蓬勃的伸展,就必须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搭建不同的平台。只有基于不同特点的不同平台,才能让每个孩子发展的理想成为现实。而搭建多样性的平台,就是根据班级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在人数相对保证的前提下提炼出来的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目标,不同运行机制的小舞台。
平等性。教育的平等,不仅是受教育的机会均等那么简单,在同一个集体内部,孩子们的精神平等和心理平等至关重要。在传统的“管理”或者“建设”的班级理念支配下,学生之间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孩子们在这类班级中受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同,得到的锻炼机会不均,自然也就导致孩子们的机会不一、发展程度不同,孩子们在这样的班级里心理和地位也是不同的。班长甚至小组长得到的锻炼机会比较多,他们会有一种相对的心理优势。而“群众同学”则少了些锻炼的机会,会有心理的相对压抑。在一个精神和心理不平等的集体里,无论教育的口号喊得多么均等,事实都是不均等的。
由此反思我们的学习小组建设,尽管有互助学习方面的优势,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兵教兵,将教将”,将学习化整为零,具体到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但小组划分初期即出现了等级,也就有了明星成员与群众成员的区别,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均等,使得很多小组都不能完全的团结在一起,甚至矛盾重重。如果能够调整一下,赋予每个小组成员个性化的任务,小组成员的组合不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基础,而以个性特点为基础进行组合,消除这种先天的等级感你,也许会让每个同学在心理上都有自己的优势。
集中性。平台搭建的前提是尊重个性,但尊重个性不是让每个人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而是让大家为了更好的发展这个团队,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而凝聚在一起的。只有大家凝聚在一起,这个团队才能走好,大家在这个团队里才能够取长补短,才能够因为抱成团而形成的较强的力量,进而开展更加广泛和有效的活动。
这个“集中”,是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一个团队的良好运行,需要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才能使这个团队有效、高效地运行,也才能在相互合作和分享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从班级层面讲,虽然各个委员会是独立的,但在面对全校层面的时候,班级还是一个统一的单位。因此,还需要有班级的相对集中。班级层面集中的达成,是需要广泛借力的。让自我独特的行为迎来别人的赞许,用别人的赞许赢得班级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折实凝聚班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