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晚清七十年》有感
读《晚清七十年》有感 《晚清七十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写作,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历史书。这本书聚焦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的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但这本书并不局限于介绍这70年的历史。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本介绍历史知识的书,如果你想了解1840-1912年间的历史知识,你可能只需要阅读我们的中学教科书就行了。这本书围绕晚清七十年来解读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框架。它采用新的历史解构框架,从与我们以前思维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来阐述我们似乎熟知但实际陌生的中国历史。《晚清七十年》这本书中唐先生为我们熟悉的历史观念做出了修正,在他的考据下,洪秀全是个宗教狂热分子;李鸿章是个应与周恩来齐名的大外交家;康有为则是个自大狂,教条主义先驱;义和团那些刀枪不入的教民于今天的红卫兵无异,袁世凯则是治国强将,乱世枭雄,就连孙文都被挂上了独裁者的帽子,与袁世凯在某些方面一样,只不过老袁傻到把自己想当头的意思弄得太明显,轰轰烈烈搞一场复辟帝制,自掘了坟墓,怎么也应该借个更进步的制度作幌子。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历史观上,唐德刚先生打破传统五段的历史分期法,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封建、帝制、民治、两次转型。晚清即为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时期。与前一次中国内部发展的结果不同,此次转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由于西人的入侵,因而更具复杂性。其实,唐德刚先生在文中也写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事,其中包括了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开始,例如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等历史大事件,这些都表现了唐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深究以及探索。从同治元年总理衙门成立之日起至光绪二十一年之签订,可算我国现代化运动之第一阶段,这是唐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里所定义的我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始阶段,他表示,这一阶段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主题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所兴起的洋务运动,因为我国经过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失败之教训,国人才开始 认识西方文化表现在坚船利炮上的实用科学。因此自恭亲王而下,有识之士,竞谈“洋务”。这样才有同光之际的新式南北洋海军及各种路矿机器船政的建设。不管当时守旧派是如何的反对,这一时期的“洋务”建设是有相当成就的。后来到了以康有为为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其所引起的百日维新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唐先生毅然将其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了必要的对比,最重要的是把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与孙中山的“建立民-国”思想作对比,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两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巨大历史作用以及意义。
《晚清七十年》这本书中,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几十年间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虽没有完完整整地把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给看完,不过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出此书中的某些主题思想,感受颇深,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的无法磨灭的事实,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事实给呈现出来,给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一个真正的历史,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民族根源,我们才能向前发展前进。
第二篇:读书感想《晚清七十年》
读书感想《晚清七十年》by 唐德刚
记得以前在念历史的时候,每次读到鸦片战争至民国这一段,心中是很不愉快。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国的衰弱、清廷的无能、列强的蛮横,虽然早已过去,但实在太接近现在了,心中总不免有一些遗憾,更牵连了我对清朝这段历史的好恶。
后来上大学有机会也有了时间接触到各种历史图书,以及一些翻案剧作,像是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等,我对清末的历史产生了一些兴趣,尤其是翻案作品的影响。以前被批成坏人的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现在又变得有些不同了。《晚清七十年》这套书,便是偶然得知的,因为之前博客上有很多好评,就订了一套来看。
初读此书第一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我最初的印象,是唐老师的个人味道非常的浓,虽然书中收录的文章横跨四五十年,读起来的风格却很一致,有点像是在对着你演讲。一开始还不太习惯,但看了半本之后,适应之余,还有另一种不同的风味。
作者在这本书,是用一种转型的眼光来看待晚清至今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他认为中国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二次转型,如下所示:
封建时期——第一次转型,商鞅变法至秦皇汉武(费时约300年)帝制时期——第二次转型,鸦片战争至今(尚未结束)→本书的主题民主时期
书中不止一次以第一次转型来呼应现今的第二次转型。所谓「废封建、立郡县;废井田、开阡陌」,这秦王政改纲领12字看似简单,却是从政治、社会到文化面的彻底大洗牌,如同鸦片战争之后,自强运动、变法维新、国民革命、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变革,并非单一的事件。而是在全面转型时,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日常生活等一层接着一层的,注定要发生的阶段,而这些变革,至今仍在发生,而且在我们这一代,可能还不一定会看到结果。
书中其中一处亮点就是唐老师以历史三峡来形容这个转型的过程,形容它必定是曲折、湍急,但只要过了这个弯,未来就是一片顺畅。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读到这的时候脑中一直浮出黄仁宇的螺旋之说;或许黄老师的历史螺旋,也能拿来和历史三峡做呼应吧?
不知道是因为处处闪现的亮点还是个人喜好之类的,我对这类书没什么抵抗力,记得买回来的那周几乎都在床上看到晚上熄灯才睡觉,所以上课都没什么精神。
第二册主题是太平天国,却有很大一部分在谈马克思的史观。作者对中共看太平天国的观点蛮认同的,实际上我一直对农民阶级局限性下指导的运动不抱太大希望,所以这一部分也即略看过去了。
第三册甲午战争,则是为北洋舰队和李鸿章等人翻案,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个腐化的朝廷,怎么可能有强力的军队打仗? 伊东投给丁汝昌的劝降书也令人难堪。甲午战争非是北洋之过,枪声一响,清廷就注定要输了,这是连远在东洋的日本人都知道的事,朝廷却根本没搞清楚自己实力,只是可怜那战场上英魂们和以一人对一国的李中堂了。
但同时甲午战争使得光绪立图变法,这部分作者对康有为也不假辞色,认为康的燥进与孤僻不群,让同治以来的有实力的中坚份子,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逼成旁观者,也因此变法进入一个不能不失败的结局,更引来后党旧势力的反扑及后续的拳乱及八国联军。看到目前为止,在李鸿章的部分,作者给予的同情及辩解实在很多,他喜欢拿「毛择东-周恩来」来和「西太后-李鸿章」作对比,李鸿章或许是在官场上汲汲钻营的政客,但也不是只求利禄之人,他 只是在国家与太后之间折冲,适图取得一个平衡点罢了∼
最后一册重点在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开始说到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但主角其实是在讲西太后和他的四人帮。同样的,作者仍是拿「西太后-满族四王爷-义和团」来和「毛泽东-四人帮-红卫兵」作对比,前面写到义和团的无智、毓贤的无能与四王爷的无知,西太后则是由政治家变成女人家,为了她的权位,向十一国宣战,结果造成八国联军,最后造成中国人民一人要赔一两,总共四万万两的辛丑赔款!而慈禧逃去热河之后,竟然也只关心她的生死、关心洋人是否要她还政,对那些无辜不幸的死者,丝毫不放在心上。我记得走向共和有一段,慈禧在热河心心念念的一直是她的寿衣!最后收烂摊子的又是李鸿章。
中国为什么没被八国联军瓜分? 因为列强人人都想独占并吞中国,因此每个人都不愿用瓜分的方式去占那一点地,所以李鸿章才能以夷制夷,在各国之间折冲、讨价还价,此外,还有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让清朝又多活了几年。最后李鸿章病危力衰而亡,死前俄国公使仍强逼李签下割让东北的条约。一个鞠躬尽瘁之人,最后竟落得一身骂名,可叹!
李鸿章一死,遗言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八国联军在杀遍主战权贵之后,朝中也无人,「乱世之奸臣、治世之能臣」的袁世凯因此能进入朝中,一展雄图。
在辛亥革命前后,除了孙文之外,最出锋头的便是袁世凯了。据唐老师所言,袁也非后世人所说那么坏,在他继承李鸿章之后,在他手上也做了许多事情,包括废科举、开学堂等,这些「变法行动」,与康梁师徒所提如出一辙,为何一成功一失败? 一者气候时机、二者人脉手段,三者权力位置,天地人三者俱全,才能成事,否则若以康有为理论之单纯躁进,也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说不定历史也会随之改写。
全书读毕,心中有感,晚清至民国一段,离我们太近了,所以我们的视角就无法全面,好者国父、蒋公等,不好者袁世凯、无能清朝、北洋军阀,但在那个环境下,人在此山中,又怎么自己的理想、行为是真的好? 或真的不好? 再加上时运、外力,个人的成败也不是那么容易评断了。
同样的,之前看的广井王子作品《樱花大战》的背景,大约是在明治维新之后那一段西化的时代,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呢? 明治时代工业化的副产品,便是琵琶湖上堆积如山的女工尸体。反观中国,一个古老的帝国要转型,要付出的代价可是更高!
黑暗之后,便是光明,我想晚清这一段,就是黎明前那等待曙光的时刻。黑暗将过、光明将至,新与旧的交替,东与西的交会,表面看似灰暗污浊,底下却是蓄势待发,故武昌起义成功,有各省向应之举!即使军阀割据,也有不同的理念与主义在人间风起云涌。这是一个大时代,我有幸能在最后搭上车尾,见证她的过去,下次就得再等二千年了!
第三篇:《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蔡元培
——题记
有些书读了可以增长知识,就像我初中时看的《上下五千年》,读后可以知道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某个时期或某个朝代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我高中时读的《世界历史地图集》,读了之后便可以了解到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欧洲的政治格局;有些书读来可以增长智慧,也就是我刚读的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在这本书中,我们的中国历史经过唐德刚老先生的解读,便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
《晚清七十年》是唐德刚先生的作品,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或许你会认为它是一本介绍晚清历史的书,其实不然,它虽然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但它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介绍历史。确切来说,它主要是围绕晚清七十年来解读中国历史的发展框架和主要脉络,它包括五个部分: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它采用新的历史解构框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大家似乎熟知却实际陌生的历史。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否则,若只是单纯介绍历史,那我们直接去看历史书好了,何必浪费时间来读此书呢?
读这本书,还需要大家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最好呢还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成见”。书中采用了敏感的借古讽今手法,按照“五卷本”来讲说“历史大三峡”,这就是作者以历史趋势提出的观点。“改革开放”在唐德刚先生眼中,放在大历史之中叫做“小平变法”,我觉得这个词很是恰当。谁能说后人不是这种叫法呢?“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而“小平变法”是在1978年,我读的时候发现都是在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候有了转机。其实清末就已经提出“四个现代化”,但是还有一个现代化也就是“民主现代化”却一直没实现。或许我们还会有机会见证走出“巫山十二峰”的那个时刻,1840年到2040年是作者推出来的时间表,这二百年里每十年一变,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真的是多灾多难,那真的是大年代,可这个是以前面的三十年,甚至三百年的积弱做的铺垫。可以说物极必反,凡是易于常则必有妖,我们用螺旋上升的辩证发展观来看历史也是明了简单的,只是难以解释关于中国强权的影响太大了这一问题。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强权政治会有许多好处,毕竟很多时候,美国人也需要我们来救场啊!可是这背后不是强权,也不是计划,而是无数小人物们辛酸的占据海外市场,赚取可怜的人口红利,他们不懈奋斗,他们被“投机倒把”憋屈了三十年。我想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政策提供了稳定,这稳定又是建立在各种限制上,中国人用各种手段去突破,去创造奇迹。
时代在进步,而且强权也比以前强大了许多,曾经我会坚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会到来,现在我又开始怀疑了,当然在当代军事传媒再也不可能有起义了。说实在的现行的集权制度仍然还是主席建立的“千年仍行”的秦律,晚清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秦律出了问题。那么,也就是说,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靠的一方面是没有了所谓君命天授和君臣家主的价值观;一方面是一个王朝刚刚建立起来时的万象更新;最后,靠的便是开放了,只有开放,我们才会看到外面的人和事,不管是好是坏,我们不能只是陶醉在自己的梦里,把窗户敞开,吸收外来的好的东西,使民众的教育越来越好,那就不会出现利用义和拳去面对洋枪大炮的尴尬了。所以,就让语言和思想自由起来,融入世界,不要一味地去打压、封杀、屏蔽影响社会“和谐”的话语,终于会有美好的一天,且不会太远。
《晚清七十年》提及了许多历史评论观点,有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各阶段以及外交学步与历史转型等许多的历史评论观点。在第一章节中,唐德刚先生综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在这个章节中,首先是回顾了晚清时代的历史事迹,那么我们今天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一下过去百年的史迹,又会觉这其中有很多线索可循。当然,唐先生也写到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包括早期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事件,这些都表现了唐德刚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探索和深究。唐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里所定义的我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始阶段是从同治元年(一八六一)总理衙门成立之日至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马关条约》的签订,可算是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了,他表示,在这一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题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兴起的洋务运动,因为当时我国经过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失败的教训,才开始认识到西方文化表现在坚船利炮上,才开始意识到实用科学的重要性。所以自恭亲王以下,有识之士也谈“洋务”。这样才有了各种路矿机器船政及新式南北洋海军的建设。不论当时的守旧派如何反对,这个时期的“洋务”建设是相当有成就的。这之后就有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个运动所引起的百日维新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唐先生将其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了对比,主要是把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和孙中山主张的“建立民国”思想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这两种思想在当时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文章中还提到,他们人虽有不同,但对变法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后来由于清廷的腐败昏庸,助成了激进派的成功,就完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二阶段。从唐先生的描述中还可以发现,许多的重要历史事迹不是单独发生的,恰恰相反,它们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一个接一个的发生,最后形成一个总运动。
其实,在我看来,历史观点该是任人评说的,因为历史事实就摆在那里,即使不完全对,也会有几分对,有的时候他们思考问题角度会比较新颖,这也可以供他人借鉴。读了史书,我才发现如何看待历史真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然也不是很简单。对于每一种历史解释都是有它的意识形态的,要是讲不清楚历史的复杂性,坐在课堂里的中学生如果将来没有机会再去读一些历史的书籍,就可能永远记得某些事情是必然的,却不知道历史是被无数个偶然的时间、空间、人物,全面或局部,程序、方向或方式影响和决定着,成为了一种必然;可能还不知道历史选择了一条道路,另外一条道路就无法分析判断;他们还可能永远记得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殊不知人总是功过于一身的。
《晚清七十年》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出此书中的某些主题思想,感受颇深,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的无法磨灭的事实,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事实给呈现出来,给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一个真正的历史,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民族根源,我们才能向前发展前进。把历史的真实还给人民,还给公众。尽管老先生的书中充满了戏谑、调侃的语气,尤其是对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有众多不敬之辞,但是唐老先生只是一介书生,他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有感而发,并没有凭借自己的历史博识而任意涂鸦。
向大家传播真实的历史知识不仅能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还能促进民智的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化社会国家的发展。在我看来《晚清七十年》是我读之后自我感觉最最增长智慧的一本书。我觉得我们的政府不应该仅仅是因为唐先生基于历史的“戏谑”而将这本书列为禁书。
第四篇:读晚清宫廷与人物有感
读晚清宫廷与人物有感
在图书馆徘徊了好久,最终选择了这一本史书,一直以来都对神秘的宫廷有强烈的兴趣,宫廷的轶闻韵事,是最富神秘性的,同时也是自古以来,文入学士及一般人所喜欢谈述的;惟其富于神秘性,难得真相,捕风捉影,遂在所为免;于是好事者为迎合世人心理,而向壁虚构的故事,也层出不穷了。
中国人都知道韦尔斯和《世界史纲》,知道房龙和《人类的故事》;更应该知道自己的韦尔斯、房龙,自己的《世界史纲》和《人类的故事》。《晚清宫廷与人物》,是作者十余年在台湾撰述近代现代人物的一部分,全书包含了天子、庶人,更有宫廷最高主宰,也是统治了中国四十七年的慈禧太后的言行。尽管内容是如此广泛,但却围绕一个主题,就是这里出现的人物都是与中国近代兴衰有密切关系的。
那个年代的人与事儿,自然是那个时代的印记的最好说明。
读完这本书,感受难以表达,浩大的一幅历史长卷呈现在面前,形形色色的人,他
们的一生,或悲剧,或矛盾,或无奈,或正气,都已成为历史了,他们之所以是他们,因为他们生在那个年代,生在中国生死存亡的年代——晚清。
这本书的第一篇讲述的就是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人称“无冕女皇”。本书所着眼的,是慈禧与慈安之间的种种,所谓储秀宫皇太后就是慈禧,即西太后而钟粹宫皇太后即慈安,也就是东太后。一般人看来从称谓或所居宫殿似乎无太大差别,然而前后左右是有高下尊卑之分的,金银器皿可任意予求,但名分早定,慈禧虽欲强争,也是不可能的,无已,只有闷在心头待机发泄了。据薛福、成的《庸笔记》记载:“当是时天下称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举之:西宫优于才,二判阅疏章裁决庶务及召是咨访利弊,悉中窍会,东宫见大臣吶抐无语者,每有,,要么吶抐无语,要么翻来覆去老师问那么几句家常,充分表现了慈安是一个没有任何行政经验,只是一个有福气的老太太。然而慈安的暴卒已然成为了一桩疑案。从这一篇,慈禧对于国
家政权的掌控欲望可见一斑,而这两宫太后之间种种怨隙我们也不得而知。
印象深刻的还有光绪帝的读书生活这一篇,帝王的生活原来远比我们想像的要不易,他们的童年乃至一生谨慎小心,无奈而为,所受教育严厉苛刻,实在承受了太多常人不知的痛苦与无奈,且看光绪帝的童年读书生活。光绪帝即位于一八七五年,时只四龄,安现代教育家的看法,只不过相当于幼稚园的年龄,但光绪二年他就正式入学了。光绪每日上书斋,都由太监抱来,功课相当繁重,先拉弓,次授蒙古语,次满语,然后汉书,而汉书教材则是成人都难完全了解的四书五经,生吞活剥的教他诵读。而平心而论,光绪帝是很好学的,但对于一个孩童而言,这样苛刻严厉的教学未免显得枯燥,所受教育也未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并不了解世界大势和各国状况。其实光绪帝对世界各国颇感兴趣,但他左右不了自己所学。
光绪帝没有能够像我们现在的儿童一样受着合理的教育以至不能适应三千年来的大变局。
所以读完这一篇,心理很是感慨,在我们这个年代,儿童所受教育虽不是非常合理,但相比较而言,已经是非常科学自由的教育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所有,能和大家一起坐教室阅读有趣的课本,幸福原来不过如此。光绪帝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读书生活,一切又是怎样了呢?
本书还从一些独特的视角,具体的年份叙述宫廷大事与人物故事,如天花与御医,就借顺治帝因天花而死讽刺宫中御医之庸,郭嵩焘超人识见,叙述了其具有超时代的简介不为当时人所了解,终至曲高和寡缺乏知音而郁郁而终。
读罢这本书,对于晚清宫廷的种种有了系统的认识,也更能够感受到在时代背景下个人力量的微弱亦或是强大,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身不由己,然而仍是有这么多为国家的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的爱国仁人志士,我们为他们所激励奋进。在当今,珍惜现在,把握幸福,积极奋进,贡献祖国,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第五篇:读《鲁迅与我七十年》报告
读《鲁迅与我七十年》报告 本书由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所著。作为鲁迅先生的唯一一位孩子,对于鲁迅的研究肯定有着绝对的发言权,而且书中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为研究鲁迅的人提供新的源泉和方向。除此之外,还有所涉及“底线”,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大众不敢涉及的看法,敢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其内容涉及广泛,对鲁迅身边的人物都做了介绍。此外,此书还展示了一系列早期的照片,极为珍贵。
此书主要以围绕着自己的成长阶段叙述。在父亲去世之前,即自己七岁以前,主要是自己的童年生活。由于父亲的关系,自己可算是过着”富裕”的生活,像翟秋白和杨之华夫妇所宋的“积像成木”玩具,和父亲为我所买的留声机,在当时可真算是“奢侈品”。
书中提到,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一直是“顺其自然,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在此以我的理解,每个家长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风,也都恐惧自己的孩子没落与茫茫人海之中,鲁迅这种做法无疑是让孩子多一点自己选择,更为尊重人性。以目前的眼光看,这无疑使一种超前的教育方式,很像现在日本的教育模式。但与此同时,鲁迅身边的人可不这么认为,像翟秋白和杨之华夫妇所送的“积像成木”,目的是让他在未来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局势下为祖国的建设事业
做出贡献,显然周海婴并没有沿着这条路线走,在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无线电,而这一切似乎又引来了后来他们娇宠孩子的争论。
作为孩子的周海婴,每天早上也喜欢在父亲的烟斗里插上一支烟,以得到父亲的好评,而作为父亲的鲁迅也尽量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如给他买留声机,带他去看电影等。作为孩子的的周海婴也始终因有父亲这一屏障,万事无忧无虑,直到父亲去世。书中作者对鲁迅的死因提出了明确的质疑,以今天观点看也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话题,是否是日本政府在背后做了什么手脚?自从鲁迅去世后须藤先生就在也没出现过,不得不让人怀疑。此外,美国肺科专家对病情做了明确的判断,而事后也验证了他的观点。并且依靠现在的知识,在当时判断这种病情时很容易的,但作为常年行医的须藤先生却一再延误病情,实在说不通,并且提到周建人也明确怀疑过,并且提出调查。
关于鲁迅去世后棺木和丧事的费用到底由谁出资,因知情者都已过世而成为一个谜团,但从书中的叙述来不难分析,钱还是由周海婴的母亲许广平所出的。首先钱肯定不是“救国会”出的,因为救国会当时是非法组织,没钱。有可能是中共代宋庆龄出棺木的钱,因为宋庆龄当时没钱,可是又没根据。加之后来作者询问母亲并没有回答,如果是中共出的,以后来对许广平的分析,那应该是会说出来的,可以教导自己对党国的感激之情。出于她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稿费捐出去的行为分析,她是宁愿自己
受罪也要顾虑到别人的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她不肯说出的原因也只能有一个,即钱是自己出的。而且从他们母子之后艰难的生活之中也可体会打这一点,作为是谁出的这笔费用这一切都在不言中,也体现了作者用笔的高超独到之处。
作为对建人叔叔婚姻的描写,让人了解到了这原本是个阴谋,只是羽太信子想让妹妹芳子永远服侍自己,而用计凑成了建成叔叔与芳子的婚姻。但他们的悲剧也早已主定,因为信子想要的并不是让他们夫妻恩爱,生儿育女,而是为了让芳子永远服侍自己,而这桩婚姻家能够拴住芳子。但是在描写的过程之中我不知道是否有作者为了袒护自己的叔叔的嫌疑,在这桩悲剧的婚姻之中,我们没有看到,周建人的一点过错,一点反抗的声音,永远只是一位蛇蝎心肠的信子和越来愈坏的芳子。
后来又周丰二想杀父的丑闻,又有一些关于女儿马理的描写,她与父亲的关系最好,也只有她领到了父亲的生活费,还有报考艺校的失望而归,再有周丰三反对伯父的就义,白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切平平淡淡的描写,但是每一处又扣人心弦。
再有就是老祖母对周作人的看法,也确实体现了一位老母的心境,或者是作者的另一种意思。她不相信儿子有那么坏,认为这是让这是一直谦让着日本儿媳,而是儿子做不了主,而心生叹息。但从全书分析,有信子的影响但不全是,许多是他自作孽,像他不肯分担养老的资金,解放后还写告示使信子与周建人对簿公堂。这一切是不能全让信子包揽的。相反作者及其身边的人到
是极为清楚这一点。
书中还涉及到鲁迅一个重要的日本“不卖血”的朋友,即内山完造,他所开的书店是鲁迅经常聚会的地方,书中还特意描写了他的那个书店。内山完造对鲁迅一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像请大夫,给他们买东西(留声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保释出了被关押的自己母亲。即使在被谴回国之际还给予了作者母女一些补助。在他回国之后,没有重拾自己的老本行,而是为中日友谊做积极的贡献,这不得不让我们钦佩,我想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一批批的人,中日友谊才可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书中还提到了在霞飞坊64号的一系列邻居,像科普先生顾均正,最后定居台湾的索非先生,和大作家巴金还有后来的李秋生,杨霁云等。
在描写这一系列人物的同时,同时问我们够了出了当时孤岛上海的一个缩影,生活在底层人民贫困潦倒的生活,每天为糊口而拼命工作,面对物价高涨而无能为力,面对关势的横行霸道而无可奈克,像那次灭火事件分明就是对底层民众的敲诈,借着灭火的名义而去勒索。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在这里暂保生命,但是却又遭遇饥饿的折磨,我们可以想想更底层的人民该如何渡过呢?
除此之外还介绍了许多地方食品,像上海、绍兴、广东的食品,还简单介绍了一些食品的做法,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他们南下到香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次行动的隐
秘与复杂,看到了一位地下党员转移民众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这种神秘的组织的隐秘性。再北上到北平,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利,但每一步又都步步惊心。
而在介绍在华北大学的生活是,像当时那种约会、谈恋爱的事,在现在看来又是那么的可笑,也许也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了,但这同时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现实的情况。而在作者的婚姻过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开朗,明识的现代家长。也让我们在读后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作为《鲁迅与我七十年》描述了一段跨度三代人之间的历史,讲述有关鲁迅的生前死后,其中不乏披露的一些事实。像创造社的李初梨对鲁迅、许广平的诋毁;1966年5月,江青秘密召见许广平、周海婴母子,软硬兼施让二人为鲁迅伸冤,许广平心脏病突发却得不到救治的悲惨;鲁迅的遗产及手稿的追讨,作为鲁迅的合法继承人的周海婴因版税继承权问题与人民出版社的官司等。虽说全书描述的范围有限,但是这也是我国当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对一家人发展中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