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论文

时间:2019-05-15 05:1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晚清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晚清论文》。

第一篇:晚清论文

2011-2012第二学期《晚清政局与人物》科目考查卷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

浅谈曾国藩

摘要:曾国藩,一位出生普通的农家子弟,遇上了晚清时期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在这个中国由盛转衰的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力挽狂澜,而曾国藩正是这里面的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褒贬不一,甚至于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贬更多于褒,然而经过本学期选修晚晴政局与人物这门课的学习后,我才发现,我之前对曾国藩的人物品质分析是那么的不够深入。现在的我才发现,这位名人还是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发光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勤奋,成功与失败,民族气节

这学期的选修课程,我选了《晚晴政局与人物》这一门对于我这么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相当冷门的科目。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理工科的学生,应该不会怎么喜欢历史,或者历史人物这一类的事物,但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每一件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人物,之所以可以流传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而依然为人所称道,必然是因为有其可取之处,有其可取之道。

而我选择《晚晴政局与人物》这一门课程,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晚清时期的人物,通过学习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更多更好的品质,更多好的处事作风。

曾国藩,是我在“晚清”课程里面,对我影响最为深刻,最为让我 1 学习的一个代表人物。如果你说这只是一位晚清的人物,他的成功能为我们吸取经验的地方也不多,更何况他还有那么多的不足,根本不足以被用来当我们的标杆,那你就错了,首先曾国藩确实是一位有成功有失败的人,毕竟他也是一位凡人,单是他的成就不能因为其失败的地方就被抹掉,相反我们要积极地汲取他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所用,这样的用。所以我还是觉得我选择曾国藩作为文章的主角是正确的选择。

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没有靠投机取巧,没有靠歪门邪道,像他这样一位出生在普通人家人来说,取得的成功靠的是其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努力的结果,而他在通往成功路上的方法正是我今天要重点介绍的,因为这些处事方式不仅帮助了曾国藩取得了成功,而且这些方法也是可以成为起到帮助我们当代人处理工作事务上的一个标准。

下面我就根据曾国藩的一些成功实例来分析我们应该从曾国藩的事例中学习到什么,在学习了曾国藩的成功之道之后得出的,也是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的,作为我们在商场,事业中的一些处事方法,为自己赢得更多成功的把握。

将勤补拙 成就国藩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

志,都

到的。

引自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谕纪瑞》

6岁时入塾读书,但是曾国藩童年的时候也是一个笨小孩(详见《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上部)第一集:“谁来拯救笨小孩”)。但是他也勤奋好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 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曾国藩的求学之路,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一帆风顺。相反,如果我们把连考两次会试不中,看成是两考两次高考不中,有谁还能再下决心继续攻读一年,进而考取功名?

再者,我们从曾国藩的仕途上面的成功可以看出,曾国藩并没有投机取巧,而是整个仕途过程当中都是一步一步,稳打稳扎地升上去。

曾国藩有一句话“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做人做事,不要求下猛药,而是要细火慢煎,持之以恒。就譬如说说看我们当今的大学考试,我敢说,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都是考试前来一顿猛药。拼了老命泡自习室泡图书馆,到头来,还真的没有挂科,但是,拿上奖学金的还真不多。而有的同学,只是平日学习个把小时,考试就像是吃生菜一样,手到拿来。这就是说明,猛,不如恒。

曾国藩的民族气节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正值清王朝走向衰落的过程,内忧外患搅得日无宁日,国力日衰,统治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国藩身为封疆大臣,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忠君思想驱使他去为巩固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效力。

从曾国藩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反对“借师助剿”的态度上来说,不能说他是“媚外卖国的大汉奸”。至于说他率先倡办洋务、首倡留学生,更不能说他是媚外卖国的,即使在处理天津教案问题上,也不能说他是“卖国的”,因为清朝廷处理天津教案的“一意主和”的方针早已定妥,而且要他缉拿凶犯的谕旨“一日三函,迫于星火”。

曾国藩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敢于违背统治者的指意,提出 自身的想法,为了民族的存亡,不顾自身的安危为老百姓的安全着想。这样的东西才是民族气节。

而放眼现今社会,大部分的人都还记得抗日战争,日本人侵华作出的种种恶行,我相信历史课本上面没有半丝的隐瞒。但是,好好看看吧。有多少的年轻人崇日媚外,更有甚者,打着抵制日本的口号,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为了炒作。有本事的话,就真的不用日货。

民族气节,不是说喊喊口号,抵制一下日货就可以做到的。很多时候,都是看你在关键的时候,能不能站出来为咱们老百姓谋利益。在成功的道路上要学会适当放弃

最后一点,也是我今天需要举得最后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对我们的启示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分清什么事情是会导致我们的成功变成失败的开始的,什么事情是我们需要去争取的,什么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在成功的道路上让自己失去一些。

曾国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为人知,那就是他会在成功之后不会独享其成果,例如当年湘军在各条战线上取得胜利的时候,曾国藩不是将功劳归功于自己,而是将功劳归功于朝廷,总所周知,历史上因为才华出众,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导致当权者不满的时候而最终在仕途命运上都会一落千丈。在曾国藩眼里,权利再大也不要超越当权者,因为这样的话最终只会让自己成为大家的敌人,导致最终大家一起攻击的对象的话,事业将会一蹶不振,而自己一生的心血也许都会付之东流。所以曾国藩总是会在每次成功之后将功劳归功于朝廷的领导有方。归功于大家的团结合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消除朝廷对自己的疑虑,还可以和朝中的各位大臣和平相处。这也是曾国藩的突出优点之一,明辨时局,会因时而变,采取方法巧赢而不是盲目乱撞。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一个工作关系明确的单位中,将事情做到最好,让自己成为比较完美的人并没有错,相反这是好的一个追求,但 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让认同你的成功的,这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当你的光芒过于耀眼,已经超过统治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统治者往往都会产生一种不希望被超越的心理,而你的同事往往也会以一种敌视你的姿态出现在你的周围,试问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你今后的工作还会一帆风顺吗?很难,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要总是将功劳往自己的身上揽,也许那时你的一己之力完成的,但是如果你选择将功劳与大家分享的话,我们得到的也许就是同事的敬意,同事的帮助,领导的赞许,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便是我在学习了曾国藩之后总结出来的一些个人的见解,这些见解虽然是在分析晚清的一个人物的成功经历后得出来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些方面的为人处事经历在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希望这些方面的见解能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曾国藩---维基百科

曾国藩---百度百科

《曾国藩的外交思想及其影响》曾启球

《论曾国藩的历史作用与地位》徐泰来

《论曾国藩的民族气节》邱展雄

《一个名字影响中国百多年》胡力丰

《近人曾国藩讲稿》

《谕纪瑞》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绝学》 《曾国藩语录》

第二篇:晚清二十年读后感

传统文化对晚清的影响

——浅读《晚清二十年》

有人说当你真切的了解到某些事情的真相时,那种心灵的冲击之感就如同脚下的大地被瞬间抽空一样。从《晚清二十年》这本书中了解到完全不一样的历史述评时,可以说我的整个世界观就被彻底摧毁了,如同公关上说的那句话:公众是无知的一样,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无能无知的,所看到的只是事情他允许我们看到那一部分。这感觉与脚下的大地被瞬间抽空无异。

在迷信教材且思想狭隘的中学时代,总只会将整个大清王朝的覆灭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灾难归咎于经济的落后,总是会将一个个买过之名冠于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现在看来这样总是有失公允的,对历史也是极不负责的。一个处于历史洪流中的人凭一己之力又怎能改变一个名族的命运呢?历史创造了这些被我么不误解的人,而他们也终将 被历史所毁灭。

文化,或者说一个名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统一,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在。而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化底蕴不可谓不厚,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统一,亦是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置身其中的人,清王朝也不例外。

一、闭门造车,错失良机

日本,作为一个清王朝曾经的藩属国,千百年来,一直奉中国文化为自己的文化来源,一直具有典型的东方形态。但是到了近代,当中日两国同时面临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之时,日本却选择了“脱亚入欧”,积极进行明治维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彻底改变了幕府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并通过各种政策,将资本主义发展引向全面与深入。

而与此同时,与日本一衣带水的天朝上国又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呢?

面对西方势力的刺激与挑战,以及如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中国也能够较早地作出反应。在中日后来的交往过程中,日本很自然地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自己明治维新的成果,李鸿章甚至早早地预料到日本的维新将会给中国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认为中国如果依旧裹足不前必将日本推入列强的队伍,从而使日本成为瓜分中国的一份子,而中国,亦将被世界所抛弃。

李鸿章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然而既有此认识为何后来还是难免沦为日本猎物的厄运呢?归根到底,原因只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太过深厚。极端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使大多数的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抱着敌视和排斥的态度,而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和其所采取的“脱亚入欧”的政治态度则是无论如何也是瞧不上的,认为日本不能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随风而倒。而相反,中国在19世纪中期之后的一个相

当长的时期里,即使屡战屡败,被迫签下城下之盟,也还是不愿意尽弃其学而学习西方的社会文化。

一味的固执,闭门造车,终使天朝上国错失良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被自己曾经的藩属国拉开一个很大的差距,且形成了严重的利害冲突。

二、王道政治与霸道政治

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在前期无可否认识足够强大和富饶的,这就使其成为周边小国的宗主国,包括越南、缅甸、朝鲜以及后来脱亚入欧的日本。在前期朝贡体制下,清政府长期与周边小国保持着藩属关系对各个小国给予关照和保护,在履行宗主国责任的过程中,清政府不得不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持公道、正义”的王道政治。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不断渗入,各藩属国相继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就连曾经的宗主国清王朝也因裹足不前,闭门造车而致使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破坏,尊严丧失殆尽。

甲午战争,可谓是对清政府的又一记当头棒喝,惨重的伤亡和沉重的战败赔偿使整个中国人心激愤,强烈要求改变挨打的现状。各个先进人士在痛定思痛后,开始接受和学习盛行西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丛林法则。但是这一理论却是素来不被儒家伦理看好的霸道政治,所以,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领导人在被迫放弃传统的王道政治时,将西方的社会文化一分为二,分为本与末,去本

而取末,只学习其科学技术而置西方近代国家的政治体制于不顾。这就难免会导致中国社会形态的畸形,经济有所恢复而政治落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相和谐,必将使中国难以进步。

三、中庸迟疑,贻误战机

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事件向中国发起无理挑衅,而面对日本的真实意图,我们很难相信请政府高层是茫然无知的,可即已准确洞悉对手目的,为何在后来的交手中依然是兵败如山倒呢?我想这与清政府高层所采取的政治态度是有着莫大关系的。

在整个中日交战过程中,清政府高层始终保持一种中庸的政治态度,虽战,却不知战略目标何在,竟主动将自己放在因挨打而防守的被动地位上。另一方面,对日本的主动来袭,也没有完整详尽的作战计划,甚至对于战败对整个政局的影响也是不甚了解的。

相反,细看日本,我们却不难发现,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其战争目标是十分明确的,每一步可以说都是在为实现自己的战争目标而服务,包括战前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建立的谍报网,事实证明,这个谍报网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为日方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这就是日本真正的做到了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从一开始,日军就立足于在战场上见胜负,在气势上就完全的压倒了中国。

如果说中庸的政治态度致使清政府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那么,盲目乐观,寄希望于列强则进一步将清政府推上了战败的深渊。

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高层采取的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的中庸之道,既不想开战,又不想挨打,在未充分认清国际局势的情况下,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盲目的和平幻想,给了日本更多地战前准备时间,而清政府却始终纠结于打与不打。严重的贻误战机,将最后的希望也消耗殆尽。

四、小结

马勇曾说将一个民族的悲惨历史全部归咎于文化是不公平的,政治才是将一个国家推向深渊的罪魁祸首,然而,我想: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统一,其对于政局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第三篇:读书感想《晚清七十年》

读书感想《晚清七十年》by 唐德刚

记得以前在念历史的时候,每次读到鸦片战争至民国这一段,心中是很不愉快。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国的衰弱、清廷的无能、列强的蛮横,虽然早已过去,但实在太接近现在了,心中总不免有一些遗憾,更牵连了我对清朝这段历史的好恶。

后来上大学有机会也有了时间接触到各种历史图书,以及一些翻案剧作,像是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等,我对清末的历史产生了一些兴趣,尤其是翻案作品的影响。以前被批成坏人的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现在又变得有些不同了。《晚清七十年》这套书,便是偶然得知的,因为之前博客上有很多好评,就订了一套来看。

初读此书第一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我最初的印象,是唐老师的个人味道非常的浓,虽然书中收录的文章横跨四五十年,读起来的风格却很一致,有点像是在对着你演讲。一开始还不太习惯,但看了半本之后,适应之余,还有另一种不同的风味。

作者在这本书,是用一种转型的眼光来看待晚清至今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他认为中国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二次转型,如下所示:

封建时期——第一次转型,商鞅变法至秦皇汉武(费时约300年)帝制时期——第二次转型,鸦片战争至今(尚未结束)→本书的主题民主时期

书中不止一次以第一次转型来呼应现今的第二次转型。所谓「废封建、立郡县;废井田、开阡陌」,这秦王政改纲领12字看似简单,却是从政治、社会到文化面的彻底大洗牌,如同鸦片战争之后,自强运动、变法维新、国民革命、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变革,并非单一的事件。而是在全面转型时,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日常生活等一层接着一层的,注定要发生的阶段,而这些变革,至今仍在发生,而且在我们这一代,可能还不一定会看到结果。

书中其中一处亮点就是唐老师以历史三峡来形容这个转型的过程,形容它必定是曲折、湍急,但只要过了这个弯,未来就是一片顺畅。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读到这的时候脑中一直浮出黄仁宇的螺旋之说;或许黄老师的历史螺旋,也能拿来和历史三峡做呼应吧?

不知道是因为处处闪现的亮点还是个人喜好之类的,我对这类书没什么抵抗力,记得买回来的那周几乎都在床上看到晚上熄灯才睡觉,所以上课都没什么精神。

第二册主题是太平天国,却有很大一部分在谈马克思的史观。作者对中共看太平天国的观点蛮认同的,实际上我一直对农民阶级局限性下指导的运动不抱太大希望,所以这一部分也即略看过去了。

第三册甲午战争,则是为北洋舰队和李鸿章等人翻案,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个腐化的朝廷,怎么可能有强力的军队打仗? 伊东投给丁汝昌的劝降书也令人难堪。甲午战争非是北洋之过,枪声一响,清廷就注定要输了,这是连远在东洋的日本人都知道的事,朝廷却根本没搞清楚自己实力,只是可怜那战场上英魂们和以一人对一国的李中堂了。

但同时甲午战争使得光绪立图变法,这部分作者对康有为也不假辞色,认为康的燥进与孤僻不群,让同治以来的有实力的中坚份子,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逼成旁观者,也因此变法进入一个不能不失败的结局,更引来后党旧势力的反扑及后续的拳乱及八国联军。看到目前为止,在李鸿章的部分,作者给予的同情及辩解实在很多,他喜欢拿「毛择东-周恩来」来和「西太后-李鸿章」作对比,李鸿章或许是在官场上汲汲钻营的政客,但也不是只求利禄之人,他 只是在国家与太后之间折冲,适图取得一个平衡点罢了∼

最后一册重点在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开始说到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但主角其实是在讲西太后和他的四人帮。同样的,作者仍是拿「西太后-满族四王爷-义和团」来和「毛泽东-四人帮-红卫兵」作对比,前面写到义和团的无智、毓贤的无能与四王爷的无知,西太后则是由政治家变成女人家,为了她的权位,向十一国宣战,结果造成八国联军,最后造成中国人民一人要赔一两,总共四万万两的辛丑赔款!而慈禧逃去热河之后,竟然也只关心她的生死、关心洋人是否要她还政,对那些无辜不幸的死者,丝毫不放在心上。我记得走向共和有一段,慈禧在热河心心念念的一直是她的寿衣!最后收烂摊子的又是李鸿章。

中国为什么没被八国联军瓜分? 因为列强人人都想独占并吞中国,因此每个人都不愿用瓜分的方式去占那一点地,所以李鸿章才能以夷制夷,在各国之间折冲、讨价还价,此外,还有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让清朝又多活了几年。最后李鸿章病危力衰而亡,死前俄国公使仍强逼李签下割让东北的条约。一个鞠躬尽瘁之人,最后竟落得一身骂名,可叹!

李鸿章一死,遗言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八国联军在杀遍主战权贵之后,朝中也无人,「乱世之奸臣、治世之能臣」的袁世凯因此能进入朝中,一展雄图。

在辛亥革命前后,除了孙文之外,最出锋头的便是袁世凯了。据唐老师所言,袁也非后世人所说那么坏,在他继承李鸿章之后,在他手上也做了许多事情,包括废科举、开学堂等,这些「变法行动」,与康梁师徒所提如出一辙,为何一成功一失败? 一者气候时机、二者人脉手段,三者权力位置,天地人三者俱全,才能成事,否则若以康有为理论之单纯躁进,也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说不定历史也会随之改写。

全书读毕,心中有感,晚清至民国一段,离我们太近了,所以我们的视角就无法全面,好者国父、蒋公等,不好者袁世凯、无能清朝、北洋军阀,但在那个环境下,人在此山中,又怎么自己的理想、行为是真的好? 或真的不好? 再加上时运、外力,个人的成败也不是那么容易评断了。

同样的,之前看的广井王子作品《樱花大战》的背景,大约是在明治维新之后那一段西化的时代,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呢? 明治时代工业化的副产品,便是琵琶湖上堆积如山的女工尸体。反观中国,一个古老的帝国要转型,要付出的代价可是更高!

黑暗之后,便是光明,我想晚清这一段,就是黎明前那等待曙光的时刻。黑暗将过、光明将至,新与旧的交替,东与西的交会,表面看似灰暗污浊,底下却是蓄势待发,故武昌起义成功,有各省向应之举!即使军阀割据,也有不同的理念与主义在人间风起云涌。这是一个大时代,我有幸能在最后搭上车尾,见证她的过去,下次就得再等二千年了!

第四篇:读《晚清七十年》有感

读《晚清七十年》有感 《晚清七十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写作,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历史书。这本书聚焦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的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但这本书并不局限于介绍这70年的历史。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本介绍历史知识的书,如果你想了解1840-1912年间的历史知识,你可能只需要阅读我们的中学教科书就行了。这本书围绕晚清七十年来解读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框架。它采用新的历史解构框架,从与我们以前思维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来阐述我们似乎熟知但实际陌生的中国历史。《晚清七十年》这本书中唐先生为我们熟悉的历史观念做出了修正,在他的考据下,洪秀全是个宗教狂热分子;李鸿章是个应与周恩来齐名的大外交家;康有为则是个自大狂,教条主义先驱;义和团那些刀枪不入的教民于今天的红卫兵无异,袁世凯则是治国强将,乱世枭雄,就连孙文都被挂上了独裁者的帽子,与袁世凯在某些方面一样,只不过老袁傻到把自己想当头的意思弄得太明显,轰轰烈烈搞一场复辟帝制,自掘了坟墓,怎么也应该借个更进步的制度作幌子。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历史观上,唐德刚先生打破传统五段的历史分期法,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封建、帝制、民治、两次转型。晚清即为中国社会的第二次转型时期。与前一次中国内部发展的结果不同,此次转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由于西人的入侵,因而更具复杂性。其实,唐德刚先生在文中也写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事,其中包括了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开始,例如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等历史大事件,这些都表现了唐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深究以及探索。从同治元年总理衙门成立之日起至光绪二十一年之签订,可算我国现代化运动之第一阶段,这是唐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里所定义的我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始阶段,他表示,这一阶段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主题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所兴起的洋务运动,因为我国经过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失败之教训,国人才开始 认识西方文化表现在坚船利炮上的实用科学。因此自恭亲王而下,有识之士,竞谈“洋务”。这样才有同光之际的新式南北洋海军及各种路矿机器船政的建设。不管当时守旧派是如何的反对,这一时期的“洋务”建设是有相当成就的。后来到了以康有为为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其所引起的百日维新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唐先生毅然将其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了必要的对比,最重要的是把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与孙中山的“建立民-国”思想作对比,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两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巨大历史作用以及意义。

《晚清七十年》这本书中,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几十年间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虽没有完完整整地把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给看完,不过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出此书中的某些主题思想,感受颇深,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的无法磨灭的事实,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事实给呈现出来,给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一个真正的历史,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民族根源,我们才能向前发展前进。

第五篇:晚清有个曾国藩读书笔记

《晚清有个曾国藩》读书笔记

——论成大器

我执意找了一部记录曾国藩生平的作品,想一览这位从大儒走向大将的勋臣的风采。他的志存高远,他的治学精进,他的困兽犹斗,他的韬略智慧……他的大器风范,深深地感染了我。迫使我写下这篇读书笔记。我想通过曾国藩,提炼出成就大器的精华。

曾言道,能成事者有三,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能成小事;二是: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的人,能成大事;三是:做明知不能为的事情的人,能成伟业。历史长河上,绝大多数伟人,属于第三类,他们,明知不能为而为之,他们,不断地挑战生命的极限,告诉世人什么是奇迹,什么是不可思议。而在我的眼中,曾国藩也算是此类能成伟业之人。成大器者,必有其过人之处。如果一个人,能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品质,那么他就是一个能成大器的胚子。举天之下,人口众多,但是出类拔萃之人极少,因此,这一大器稀有的性质就决定了成大器之人必有其独特、过人之处,所以,我们要想成大器,就必须从自己身上挖掘与众人不同的特点,给予培养,给予发展。对于曾国藩而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集众多种优秀品质于一身,并将各种优秀品质互相融合,发挥到极致。正由于他集各种优秀品质于一身,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他的优秀品质,我想从几点对于成大器有较为重大意义的品质,加以论述。

志存高远,成大器者的精神意念。曾国藩身处在一个时代的末世,一个时代的初始。“那是一个颇有尊严、文雅、自闭、自给、自享、道德至上、鄙视物质、洁身自好的时代……”曾国藩从山村走出来,二次科举,走上仕途,不求名利,廉政清明。从儒雅学士,到奉旨操办湘军,带军镇压太平天国,一波三折,归隐又出山,最后功成名就,还是不得不退隐山林。曾国藩的一生,说不上完满,说不上悲剧,这样的戏剧性人物,充满了我们常人无法了解的悲哀与虚无。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是在为满人而战,为朝廷而战,更重要的是为中国近代而战。虽然他衷心于朝廷,不敢挑战皇权,不敢推翻满清恢复汉室,但他可以说是一位保守却有远略的人。他的志向不是官至一品,他的志向不是打胜每一场战役,他志在用道德控制军队,用思想管理军队,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造一流兵器,抵御外敌。空间上,他关注世界,时间上,他关注未来,他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聘请容闳担当幕僚,向美国购买机器,他将眼观投向世界,将志向立在开创新时代,挽救一个没落的皇朝,立在改变一个社会。他试图用军备去改变即将倒塌的紫禁城,用他的儒、道思想试图去改变没落的文化,改变人们的思想。他,有点像列夫托尔斯泰,用一生去立志,用一生去实现自己的志向,不畏险阻,不畏世人的嘲讽,对于人生,他也会时常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尽管世界上,所有的因与果都那样复杂,乍明乍暗,但是他仍竭尽全力,争取为社会挽回最后的那一刹芳华,争取大释那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

豁达自省,成大器者的心境高度。曾国藩饱览玄学、史学、文艺理论、哲学、儒家、道家,曾国藩养成了自己的浩然之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觉悟后的气韵暗合宇宙的律动和气场,它表现为拥有一种洁净而呈现出得从容、宁静、智慧与无畏。他的脸上没有愤怒、气恼或者激动,更像是谦逊、诚恳、平静,以及彬彬有礼,那份人格的圆满,自省而虚心,坚定而深厚。如果以曾国藩的一生来回顾,那么,曾国藩离开江西战场,回到白杨坪守孝的一年,就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里,他悟出了人生的终极意义,悟出了自己的人生行走方式,当曾国藩从白杨坪再次走出来时,他的气宇变得更加轩昂,他的胸襟变得更加阔达。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胸襟阔达很重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很重要,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如此不计不较。我想从曾国藩的确切事例,谈一谈如何做到阔达自省。第一步:读书。尽自己所能阅读前人留下的文字,历史也好,传记也罢,总之,第一步就是要去看,而且静心地看,看书时,忘乎外界。一旦有空,拿起书就翻。第二步:思考。读,只是第一步,有读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去思考。用我们独一无二的视角,看问题,审视历史,用“悲之怜之”的态度看历史中的人。第三步是:归己。经过了读与思考,我们就要学会把读到的精华,读到的优秀品质归于自己,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许对一本两本,没什么效果,读一次两次,没什么收获,但是长期的积累,必定会让我们获益良多,收获属于自己的气宇,自己的心境。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种怡情养性的活动,多看书,多思考,境由心生,心由书生,读书能让人向阔达迈进一步。关于自省,曾国藩为我们提供了很简单却难以坚持的做法。而立之年的曾国藩,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日课十二条,以纲常要求自己,还不停用近乎自虐的方式清除自己的不良思想和动机。但是那时的曾国藩,有七情六欲,他会不由自主去看菜市场杀人,他会羡慕进士娶的貌美如花的妻子,感叹自己床上生病的黄脸婆,很显然,这一切都与他的修身计划有着巨大的冲突,于是,他把一切不良的思想都记录在日记里,每天反思自己的“一闪念”,折磨自己,从折磨中得到更深层次的快乐。没错,曾国藩就是以写日记的方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他一直在坚持,对自己每一个不良动机进行将近残酷的批判,促使自己成为一个“禁欲主义者”。任何一个成大器之人,都有一段对于灵魂的自觉过程。一个人,只有在这种深刻的内省和反观中,才能成就自己的大象之气。所谓“有戒生定,有定生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检点和内省,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才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才会成就。

阅历丰富,成大器者的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呆坐家中,成就大业。成大器的人,必然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内心的挫败,世人的嘲讽,当然,还必须得经历过掌声与鲜花,支持与喝彩。阅历,这个词,比较宽泛,如果把它蓄意缩小,那么我想谈谈与人交往的经验。在我看来,能成大器之人,应当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以他们都自己的动力,竭力向他们齐平,而不是鼠目寸光地在比自己差的人群里鹤立鸡群。曾国藩在交往方面就是一个人才,他懂得与什么人交往,他用他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一个人的品质。吴廷栋,一个在学业上帮助曾国藩儒学大师,在生活上也对曾国藩嘘寒问暖,曾国藩生病,是他,悉心照顾,最终才得以度过难关。大学士穆鄣阿,曾国藩的恩师,与曾国藩有着深刻的师生情谊,对曾国藩的仕途之路也起着不一般的作用。京城大儒唐鉴,被曾国藩的恭敬所感动,收下为徒,并教导曾国藩说,控制社会秩序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信仰,而是来自于自我道德的约束,每一个内心当中,都有一个神灵,这个神灵,就是与日月同辉的道德,至于读书,应当以《朱子全集》为宗;为学,曰义理,曰考据,曰文章;读书,一定要掌握当中的核心,在这个过程当中,修身,是读书之本;修身的最好办法就是记日记,每日三处吾身……这些话,影响了曾国藩一辈子。认识怎样的人,你就可能成为怎样的人。若想了解一个人,你可以从他朋友的身上寻找答案,你身边的人就是你最好的名片。所以说,学会交往,学会与高层次的人交往,是一个成大器之人必经的道路。那些人,也许是与你一同登高的伙伴,也许是为

你指明方向的良师,也许是对你不离不弃的挚友,也许是促进你进步的强大对手……反正,你必须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这里说的比自己强,不是单方面指综合起来比你强的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否挖掘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能否将其独特之处用于自己身上,这一切,都需要自己造化。我们要学会寻找比自己强的人,学习他,追赶他,在交往过程中,让他们的气质感染我们,当然,我们也要主动去完善自己的气质。但这并不等于说你想认识强人就可以认识。人的交往,贵在真诚,只有学会了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只要你怀有一颗上进心,一课谦恭的心,你就可以向强人迈进,与强人共舞,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挤进强人的行列,成为大器。

志存高远、阔达自省、阅历丰富,成大器的三大方面,并不可能囊括所有。成大器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窥探历史,审视曾国藩,我们看到了大器造就的过程,我们也从中获益匪浅。曾国藩,一个旷世奇才,一个让后人景仰的大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历史,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路,我们可以找到走路的方式和态度。

大器者,曾国藩也。后人可读其史,学成大器。

下载晚清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晚清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晚清七十年》读后感[精选五篇]

    《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

    《晚清第一相李鸿章》读后感

    读《晚清第一相李鸿章》有感 班级:12软件4班姓名:刘晓健学号:201200301150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徘徊在软件园校区的图书馆,拿出这本富有历......

    论晚清文化以及影响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朱业01像这种文史方面的读物,一般对我来说都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的另外一种方式,但是这本小说《晚清最后十八年》深深吸引着......

    读晚清宫廷与人物有感

    读晚清宫廷与人物有感 在图书馆徘徊了好久,最终选择了这一本史书,一直以来都对神秘的宫廷有强烈的兴趣,宫廷的轶闻韵事,是最富神秘性的,同时也是自古以来,文入学士及一般人所喜欢......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 作者:徐小明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5期 [摘要]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

    晚清是如何被想象的

    晚清是如何被想象的?[1] ——当代中国晚清文化研究一瞥 石天强 《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7期 不知从何时起,清朝的瓷器、绘画、雕刻、家具、建筑,清朝的人物、都市、地理、历......

    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新趋向

    近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新趋向 作者:李细珠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点击数: 1632 更新时间:2006年06月01日 晚清政治史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内容,经过20世纪的风雨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