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以甲午战争的惨败为标志而宣告失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晚清军事改革教训惨痛,发人深省,对于我们今天的军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
晚清军改取得一定成效
内忧外患中的晚清政府于1862年开始实施洋务运动,开启了军事改革的大幕,意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打造“利炮坚船”和“利器精兵”,实现“自强御侮”、“救亡图存”的目的。这场军事改革在开阔军事视野、推行军事教育、培育军事人才、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借鉴西方军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历史作用不容完全抹杀。
军事改革最主要的成就是将近代西方枪炮和舰船技术引入中国,购买和制造了一些近代武器装备,使得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洋务派建立了数十家近代兵工厂。经过积极的引进和仿制,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军火器的技术差距缩短到10年左右。中国的舰船技术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接近西方水准。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主体武装力量已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火器化。以1888年北洋水师的正式成军为主要标志,晚清军事改革在海军建设方面达到了顶峰。
晚清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育多兵种军事人才,并聘请了英法专家担任军事智囊。在开明督抚大臣的努力下,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学堂逐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先后派出数批90余人到西方国家学习军事。北洋海军主力舰只的管带均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其中部分还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同时,清政府还设立了崭新的近代海军军种制度,并对陆军兵种制度进行了局部改革。1888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兼采英德等国海军制度优长,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军种制度确立的里程碑,代表了甲午战争前晚清军事制度改革的最高成就。
“只变事不变法”流于表面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军事传统和保守战略思维的大国里,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的情况下,洋务派能取得这些成就实属不易。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改革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经不起真枪实弹的实战检验。
晚清军事改革流于表面,止于购买西式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器物”层面。军事改革没有触及军队战斗力提高的本质,盲目崇拜西方军事技术,在战争制胜根源的问题上始终存在模糊认识。军事改革仅仅停留在更新装备和改善教育训练的低层次上,对于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的深层次改革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具体措施。晚清改革者“只变事不变法”,许多区域性改革最终也陷入因人而兴、人去则废的境地。
军事组织体制的改革收效甚微,军事制度改革方面没有多少建树。清廷固守腐朽没落的“朝制”,把军事改革局限于技术层面,缺乏对战略层面军事领导和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晚清军事制度十分混乱,旧规与新章互相干扰,装备新式枪炮的军队仍旧维持着过时的勇营编制,新建的海军官制也完全依照旧军制,用陈旧的陆战思维方式指挥和管理新式海军,导致清军的整体战斗力在走下坡路。
军事改革缺乏自主自立精神,始终没有建立独立可控的国防工业。晚清改革30余年,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始终未能摆脱对外国的严重依赖。直到甲午战争前,清军还不能装备国产的系列枪炮,导致引进的枪炮、弹药型号繁杂,维修和使用极其不便,严重制约了清军战斗力。甲午战争前,清政府耗费巨资修建的9家舰船修造厂,相互之间不能配套成龙,导致了北洋海军维修保障能力低下,无法对战时受损的舰艇进行及时修复。火炮弹药等基本物资保障严重短缺,舰载火炮种类、型号没有统一标准,杂乱无比。
晚清军事改革始终没有突破军事制度这个“瓶颈”。在旧体制的边缘实施改良修补只能取得局部的暂时的成效,但难以应对真正的战争。
北洋海军“来远”号巡洋舰。1895年2月6日凌晨,包括“小鹰”号鱼雷艇在内的日军舰艇偷袭威海港,日军不仅未损一艇,甚至未伤一人,就击沉了包括“来远”号在内的三艘北洋海军舰艇。(资料图片)北洋海军“来远”号巡洋舰。1895年2月6日凌晨,包括“小鹰”号鱼雷艇在内的日军舰艇偷袭威海港,日军不仅未损一艇,甚至未伤一人,就击沉了包括“来远”号在内的三艘北洋海军舰艇。
日军改革彻底剑指清廷
甲午战争前,从武器装备的角度看,中日军队实力对比不相上下;但从军事改革的角度观察,中国却落后于日本不止一个时代。日本的军事改革起步于明治维新时期,虽略晚于清朝,但改革目标明确,总体筹划得当,改革措施坚决,取得显著成效,变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胜于当时的清朝,形成的近代化战斗力直接体现在甲午战争中。
日本的军事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日本高举“脱亚入欧”大旗,倡导“文明开化”,强调知识的力量并不亚于武器的威力。日本效仿普鲁士的集权政体,建立“皇权一系”的天皇集权国家,实行“武国”政策,形成了东西复合的军国主义。
日本大力引进西方近代化的武器装备,发展军事工业,打造近代化兵工厂。日本海军装备发展完全以清朝海军为参照系,着重提升舰队航速和火炮射速。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总体实力实际上已超越吨位相当的北洋舰队。
日军全面模仿西方军队,陆军从编制到战术都模仿德国陆军,海军则师从英军。日本陆海军积极接受西方的军事文化观念,从思想观念、作战理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完全吸取了西方进攻性、掠夺性、殖民性的军事理论精髓。
日本还大力推进军事制度改革,建立近代军事领导指挥体制。1872年设立陆军省和海军省,1873年设立参谋本部和监军本部。1878年成立由陆军省、参谋本部和监军本部组成的中央军事机构,实现了军政、军令机关分立。1883年把军队镇台制改为师团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组织体制,实现了中央对军权的统一。1893年5月,日军制定《战时大本营条例》,确立举国一体、高度集权的战时最高司令部体制。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已建立起完善的近代军事法律体系。
清军改革失败被动挨打
晚清军事改革没有进行周密筹划,思路不清晰,措施不配套,过程不连贯,结局很凄惨。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晚清政府缺乏对当时安全环境的准确评估、对安全威胁的应有警觉和对作战对手的清晰判断。清朝君臣们对“天朝”之外欧洲近代工业文明的气息充耳不闻,对世界性的军事变革趋势视而不见,军事改革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宏观视野和内在动力。晚清军事改革缺乏明确的对手指向,单纯把军备建设作为消极防御的手段,危机意识严重不足,对迫在眉睫的中日战略决战茫然无知。
晚清统治阶层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洋务派所奉行的“中体西用”、“用夏变夷”等指导思想,企图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器”进行嫁接,通过修补改良的方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导致了军事改革的畸形发展。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认识,成为晚清军事改革的严重障碍,直接导致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落后局面积重难返。
晚清军事改革缺乏明确指导思想和通盘规划。洋务运动一度搞得有声有色,但由于清廷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在政治上层和国家战略层面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中枢,军事改革始终没有统一规划和全盘设计。清朝的海军建设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海军开建的10余年间沿海各省各自为政,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直到1885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已晚于日本设立海军省13年。北洋水师更被视为李鸿章个人武装和政治资本,不得不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和发展。
晚清的军事改革没有充足的资源保障。清政府起初虽有改革意愿,但陋病积习和战略短视导致对军事改革投入逐渐减少,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持久动力,其中以挪用海防经费大兴土木最具典型性。军事改革后劲不足,犹如强弩之末。
军事改革没有建立新式战略理论和学术体系,治标不治本。洋务派虽然也翻译、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作战理论和学术思想,但从根本上仍陶醉于中国古典兵学形成的虚幻谋略优势之中,对于近代海权思想、海战理论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了解。
战略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军事改革的进程和结局。内敛自持型的陆地文明与扩张拓展型的海洋文明必然产生激烈的碰撞与冲击,其在中国的融合过程困难重重。民族尚武精神的缺失,战略指导上奉行处处设防、各自为守的消极防御思想,对军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加剧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抓住机遇深化军事改革
从历史脉络来说,我们今天仍处在“富国强兵”历史坐标的延长线上。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充分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仍是我们今天军事改革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
必须牢牢抓住军事改革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主要大国普遍进入军事战略全面调整期、军事变革持续深化期、高新武器快速发展期,抢占军事斗争制高点的博弈日趋激烈。在周边安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抢占先机,克服“和平麻痹症”和消极守成思想,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
必须着眼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甲午战争给军事改革设立了一个警示性路标:战争是最好的试金石,最容易暴露出一个国家的军事缺陷和战略软肋,最能验证一次军事改革的成败利钝。未来战争形态正沿着信息化方向加速演进,军事改革必须聚焦战争演变规律,剑指未来战争,把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作为核心指向。
必须准确破解战斗力生成模式和战争制胜机理。不断创新战略指导和作战筹划,加速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将战斗力标准贯穿和渗透于军事改革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着力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必须加强军事力量体系软硬件的配套改革与完善。军事改革必须实施学术理论创新、核心装备技术研发、组织运行模式和法规制度建设等综合配套工程,力争实现军事力量体系各要素的有机结合。
第二篇:关于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改革的认识及其启示
关于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改革的认识及其启
示
南京政治学院 蔡激
摘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普京时期俄军改革额度内容和做法,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同时给我军建设和改革提供深刻启示。
关键词:普京 俄罗斯 军事改革
军事改革,其目的是使本国的军事力量出现质的跨越;其本质是解决旧有体制的调整与转型问题,是结构性改造和制度创新,是从组织上解决军队外部环境和军队所面临的一系列任务和军队本身现有状况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俄罗斯军事改革主要经历了叶利钦(1991年6月—1999年12月)、普京(2000年1月—2008年5月)、和梅德韦杰夫(2008年5月至今)三个阶段,总体过程相对连贯。针对各个时期的形势,配合各种方针、政策,三个阶段各有侧重,效果各不相同。其中,普京就任总统以后,从国家现实安全的需要和经济实力出发,在叶利钦前期改革的基础上大大的加强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显著提高了军队的职业化、现代化的程度,更为有效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更为切实地维护了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及其国际地位。认真分析和总结普京时期俄军改革的内容和方法,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而且能给我军建设和改革提供深刻的启示。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国防领导体制和战略指挥体制,实现军政军令分离。首先,把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的职能改为对总统关于国家安全的辅助决策机构,恢复了总统正常的战略领导与管理。其次,重新划分了总参谋部与国防部的职能,确定了俄罗
斯武装力量的领导原则。第三,建立了适应联合作战需要的地区司令部,实现了军政军令分离。
2.改革兵役制度,建设职业化军队。2003年7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由国防部和其他强力部门联合制定的《2004—2007年用合同制军人补充部队和兵团的联邦专项纲要》,截止2008年5月,俄军约有80个兵团和部队过渡到合同制,共有约25万名士兵和军士按合同制服役,在相应份额中占到50%。
3.优化军兵种结构,强化常备部队建设。首先,继续裁剪军队员额,预计2011年前减至110万,到2016年裁剪到100万人以内。其次,优化军兵种结构。把战略火箭军从军种降为兵种,对战略导弹部队进行大幅度消减,同时加强常规部队的建设。第三,强化常备部队的建设。重点建设“强大的、装备精良的、高度机动的”兵团和部队,满足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4.改革后勤保障体制,建立一体化的联勤保障系统。在叶利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俄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对后勤保障机构和技术保障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建立涵盖所有部门的一体化联勤保障系统。进一步还按划区保障的原则 下放后勤指挥权,组建机动后勤保障力量集团,为战时后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5.改革军事教育,拓宽军官的培养渠道。对军事院校进行的裁撤并改,既是俄罗斯军事教育资源的配合更加合理,也为更好地培养俄军高素质军官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改革军人社会保障,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将军人的薪金制度纳入到政府公务员工资体系,建立了军人的住房保障制度,不但提高了军人的待遇,也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
7.改革国防工业体系,增强国防潜力。重点是对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政策进行了重新规划,出台了一系列 切合实际的改革规划。逐渐扩大了一体化的规模,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控股的大型股份公司,为俄军的武器装备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汲取俄军经验把调整体制编制和优化军兵种结构作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
普京时期一直把调整军队体制编制和优化军兵种结构作为推进军事变革的突破口,总体来说实现了军事领导和指挥体制的革新,实现了军兵种结构的优化,也为下一步的军事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平台。
纵观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强劲势头,我军的质量建设正面临着严峻的调整和更高的要求,而体制编制作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与武器最佳结合并最终完成 新军事变革的关键因素。我军在今后的体制编制调整中,必须按照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进行从指挥体制到部队编成的全面变革。
应确立合理的军队编成结构。在维持军队现有数量的基础上裁剪军地共有的非作战保障编制和附属机构,扩大生活保障的社会化范围,剥离军队承担的社会职能,推进军队建设的职能化和职业化。
应确立合理的军兵种比例结构。重点整合兵种建设,在继续建设海空军和二炮的基础上推进陆军的职业化,增大高技术密集型部队的比重,优化官兵编配结构。
应确立合理的部队任务结构。着眼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使 命,立足军事斗争准备,按照适当比例划分、建设各类部队,确保我军在任何时候都能应对危机、控制危机、决战决胜。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战后俄罗斯军事改革及其经验教训。外国军事学术,2002(3);
[2]邵俊武。浅析俄新总统的军事策略。外国军事学术,2000(7);
[3]姜永伟。俄军加快军事改革进程。外国军事学术,2008(11)《才智》2010年第30期
第三篇:失恋33天启示教训
《失恋33天》走红启示录
网络文学是宝藏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宝藏,电影方面也有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我的美女老板》等。虽然网络点击率超高,但改编成电影却并不是每部都成功,不过从网络搬上银幕的故事成为影迷的“新宠”,网络小说成为影片素材的热门来源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草根为王
网络时代,中国社会某种程度上可称之“段子”社会,一些大热的电影更是因为提供了语言段子而为观众津津乐道,冯小刚(微博)的电影是其中的代表。《失恋33天》的台词更是一大亮点,有观众看完下来觉得“像听相声似的”。里面还有非常多的爱情人生警句,小说作者鲍鲸鲸同时担任影片编剧,也最大限度保留了原作的语言精华。
都市片已成气候
在这两年的国产电影中,都市、时尚、情感等关键词屡屡被提及,都市题材电影已经渐成气候,并且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类型。尽管盗版的威胁仍在,但城市观众进电影院的观看习惯已经形成,这为都市题材提供了稳定的观众源。
接地气的歪脖树
这部电影从营销之初就做严格的市场分析:18到30岁年龄段是其最核心的目标观众群。
电影的主题几乎能从所有年轻人身上得到共鸣。于是,电影的前期宣传内核确定为“情感营销”。
利用视频网站、微博社会化媒体营销是陈肃十分看好并坚信的电影营销手段。他曾经参与宣传的《杜拉拉升职记》初尝此道,《将爱情
进行到底》则以社会化媒体为辅,到《失恋33天》,此营销手段渐进到80%的比重。
这样的推广方式可以直接与目标消费者互动,所以很多观众在微博或人人网上看了评论和视频后,打电话到影院要求预购票。用商业手段把动人的故事卖出去
十一月中旬之前电影主打的宣传语“失恋并不可怕,也许是你下一个幸福的开始”被替换为“爱,就坚强;不爱,就疯狂”并最终出现在终极海报上。
一部事先不被人看好的电影,当初的每一步都走得不踏实并且具有试探性,所以只能把每个流程做得精准专业,不能偷懒和侥幸,并且随时调整自己的步伐。
被问及人人都在探究的成功真相,制片人郝为认为,还是回到一个好故事上来,这是根本。还有就是好的故事加好的营销。“我们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然后按商业规律用专业手段把它卖出去。”
传统意义上,一部电影,媒体首先要看有没有大投资、大明星、大导演。而在新媒体时代,网上的关注度高,网友热捧,反过来倒逼媒体关注,这跟当今很多热点事件从网上爆发,传统媒体盯着微博,然后再跟进放大是一样的逻辑。在宣传后期可以看到,媒体主动跟进、推高位置已经成为自发的事了。以往,总能听到各种埋怨院线的声音,说票房不好主要是因为拍片不给力,经理没眼光,电影院不支持民族电影等等。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迎合大众口味,口碑不错的国产小片,春天并不遥远。于是,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片的多重夹击下,疯起来的《失恋33天》每天加到1万场,充足条件保证票房破亿,创造了国产小片打败好莱坞大片的“奇迹”。
第四篇:俄国改革的教训
俄国改革的教训
荣敬本
2013-1-24 10:46:27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2期
[内容提要] 20世纪俄罗斯经历了两种不同的过渡,其间有一脉相承的教训:过渡时期将是长期复杂又曲折的;市场是向发达的市场体制过渡的途径;俄罗斯根深蒂固的行政命令作风来源于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危险是“制度真空”。对此我们应该加以借鉴。
[关键词] 俄罗斯 改革 教训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1)03-0011-1
一、俄国改革的历史前提
俄国的计划体制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体制的理论来源于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个等级制的大工厂,这种大工厂能像钟表一样准确地运行,每个单位和个人要像齿轮和螺丝钉一样服从等 级制的中心指挥。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对俄国经济学的研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俄国的经济学界也要服从中央的权威。
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经济学界可以讨论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在这种讨论中,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价值规律是否提供确定价格的基础,价格是按照《资本论》第一卷劳动成本确定,还是按照《资本论》第三卷生产成本(包括资本成本)确定。
2.价值规律应该被理解为马克思所说节约时间的规律,价格应该被理解为由最优计划确定的。
3.把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同市场联系在一起,市场往往同自由联系在一起,同中央的权威会产生抵触。
第一种讨论可能带有学究气,第三种讨论在政治上太敏感。实际上,第二种讨论更能得到中央权威机关的支持。
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俄国的数理学派兴起了,其代表为康托洛维奇、诺沃希罗夫和涅姆钦诺夫等,他们形成了最优计划学派。他们实际上是用社会工程师的观点来设计经济体制,以克服计划体制所具有的信息和动力结构上的缺陷,但是仍可以保留中央集中的决策结构。他们认为,用数学计划方法可以维持计划体制的制度框架,用投入产出 分析法可以使中央计划保持一致,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使中央长期计划更有效。经济核算制可以使企业具有激励的刺激,地区发展计划可以使中央和地方发展计划平衡。
在康托洛维奇、诺沃希罗夫和涅姆钦诺夫等看来,用最优计划方法计算出来的影子价格就可以给企业确定最优计划任务。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计划当局必须给企业规定各种各样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在最优计划学派看来,可以用经济参数来代替指令性的计划指标,企业通过这些经济参数可以实现中央计划当局希望它们实现的目标。
用社会工程师的观点来看待经济体制,可以避 开许多政治敏感的问题,例如市场问题、企业的产权问题、等级制的政治结构问题以及涉及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问题,等等。
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年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派是阿甘别吉扬的新西伯利亚工业研究所和莫斯科的数理学派(提出150天改革计划的沙塔林就是来自数理学派),这两个学派实际上都受到康托洛维奇等数理学派的深刻影响。
戈尔巴乔夫特别把涅姆钦诺夫在60年代发表的关于经济核算的文章作为他改革的理论指导①。
二、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当上苏共总书记后,批判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在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又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接着“改革”的调子愈唱愈高。1988年1月1日,苏联《国营企业法》开始生效,苏联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
苏联《国营企业法》的制订显然受到上述莫斯科数理经济学派和阿甘别吉扬新西伯利亚工业研究所的影响。《国营企业法》的中心是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并推行统一的经济定额。他们设想,将由国家来确定这种统一的定额,以便把国家的集中管理和商品货币关系的积极作用结合起来②,把指令性计划改为国家定货,并发展批发贸易。
在苏联《国营企业法》公布后,事情并不像苏联体制设计者们所想像得那样顺利。
当时苏联的学者用一句乌兹别克民间的谚语来评价苏联《国营企业法》:“第一个钮扣扣错了,其余的钮扣也都扣错了”。苏联改革扣错的第一个钮扣是“推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因为,在市场不发展和价格不合理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做到企业自负盈亏的。因此,就出现了第二个扣错的钮扣,“保留控制数字和现在改名为国家订货的国家任务的指令性质”。因为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名为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实际上企业愿意增加自己利润,而不愿向国家上缴利润,于是绕了一个圈子,又要保留国家上缴利润等控制数字和国家订货的指令性质。于是,第三个钮扣又扣错了,物资分配部门变成了“倒爷”。在保留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同时,又要发展批发贸易,其结果是把物资分配给地区物资部门,然后由地区物资部门倒卖给企业,让这些物资分配部门的倒爷大发横财。看来,顺序应该倒过来,先发展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合理的价格,然后才能反映企业的真正盈亏,也就可以取消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才会发展企业之间的批发贸易,把物资分配部门改为真正的商业机构。凡事总有一个正确的逻辑顺序,改革也是这样。第一步走错了,只能错上加错,甚至一错到底。
错就错在不是把发展市场放在首位,因而不是把价格看作市场竞争的产物,而是看作价格制定者观念的产物。
苏联存在的种种价格扭曲现象归根到底是由计划体制造成的,合理的价格只能通过培育和发展市场才能解决,所谓价格问题实际上就是市场问题。现在靠体制设计者来建立统一的经济定额,人为地来建立价格、制造市场只能是一种空想。
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初期,是存在着发展市场的各种机遇的。在当时苏联的报刊上已可以看到发展市场的各种建议。例如,可以首先在与消费者服务有关的部门放开市场,如农业、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可以先行一步;或者对其中某些产品可以放开,例如某些农产品或居民迫切需要的建筑装修材料,等等;也可以在某些原来商品生产较发达的地区或加盟共和国作些试验;或者也可以允许国营企业把生产的部分产品投入市场,等等。
但是,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的设计者们并没有抓住机遇。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仍然坚持统一的经济定额,力图把中央集中的管理同商品货币关系结合起来。结果是,企业的完全经济核算是一句空话,但企业留利和职工分红的欲望增加了,国家对国营企业的控制能力削弱了,国家的财政金融情况日渐恶化,市场上的消费品和服务未见改善,影子经济和投机倒把日益猖獗,人民没有从发展市场中得到实惠,反而面临着失业的威胁,原来的养老医疗保险得不到保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了,苏联社会处于危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计划体制已经失去了自动进化的能力,国家陷入了激烈的政治动荡之中。
三、没有疗效的“休克疗法”
激烈政治动荡的结果是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解散,这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彻底失败。苏联解体后,在西方人士看来,俄国和东欧国家处于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中。俄国财政经济情况已经严重恶化,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欧和俄国推行休克疗法,顺序是先在波兰试验,然后在俄国推广。
休克疗法(shock thereapy)又称大爆炸式(bigbang)的改革,又称为外科手术疗法。它代表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其中心是通过迅速的一揽子改革方案破除计划体制,创造一个市场经济。
他们认为,转轨过程是无缝的织物(seamlessweb),必须一下子完成结构改革,不能没有有效的价格体系,要建立有效的价格体系不能不消除过度的需求,只有消除过度的需求,才能实现真正的结构调整,关闭那些缺乏合理基础的企业,出售国有资产,放开私营经济,建立破产制度,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他们提出的迅速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是实行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使本国通货可兑换,尽快放开价格,实行自由贸易,并实行私有化。
对于有人担心这种紧缩政策会影响经济增长,并使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他们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重工业可能会下降,但是,服务业、住房和轻工业会加快发展,同时,在实行自由贸易后,外资会大量流入,人民生活水平会大大提高。
控制货币、放开价格,在联邦德国和日本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曾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确实存在着隐性通货膨胀。遏制过度的需求,控制奖金和工资的过度增长,这无疑是在改革中应当注意的。但是,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和价格理论,能否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创造一个市场经济呢?
最早实行休克疗法的是波兰,其结果是经济严重衰退,国营部门工业生产下降25%,这是普遍衰退,而不是结构调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失业率高达25%,私营部门和国营部门的比例相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多发行货币,又引起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全面放开外贸、降低关税,使本国货币贬值,这无疑雪上加霜,进一步造成经济衰退,使 国内工业失去保护,而外国投资风险在关税降低的情况下大大增加。波兰经济学家波兹南斯基当时就指出,休克疗法没有疗效③。
俄罗斯并没有吸取波兰休克疗法失败的教训,其中有各种原因。从客观上说,俄罗斯财力已经空虚,实际上已经处于休克状态。因此,从相信数理学派设计的全面经济核算,一下子又转到相信西方经济学的巫术④,以为用这种巫术就可以建立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从发达社会主义跳到发达资本主义。
波兰经济学家科勒德克指出:“如果政府没有保证建立起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就会出 现一种既非计划又非市场的状态,即出现一种体制性的真空。„„俄罗斯七大亨——俄罗斯的七个实业、金融、媒体帝国的首脑——把他们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政治影响,作为‘影子政府’在发挥着作用。变革的代价则由社会的大多数人来承担。„„极端的例子就是现在俄罗斯盛行的大范围的腐败和有组织的犯罪。对于缺乏财力的俄罗斯政府来说,它没有能阻止其幼稚的市场经济被笼罩在非正常的黑市经济之下。因此,俄罗斯的‘市场’是以利润私有化而损失社会化(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政治上无法维持的方式)的方式运行的。”⑤ 据科勒德克估计,俄罗斯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90年的52.2%。而反映现今社会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则大大增加了。
四、俄罗斯的私有化错在哪里?
在休克疗法没有收到实效时,想通过快速私有化来拯救休克疗法的失败,具体战略是:
1.第一步把国营企业改造成公司形式,把企业的产权集中在所有者指定的董事会手中。开始董事将由政府任命,随着私有化进程,再由私人所有者任命,为减少原企业经理和工人的阻力,可以从国际咨询公司等有经验的专家中挑选董事。
2.第二步是在每一个主要工业企业中扶植至少一个非财政投资者,这个投资者大概拥有20%的股份,这样能创造企业所有者的稳定核心。这个投资集团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外国的,也可以是混合的,这个集团在公司董事会中可以有较多的代表,使这个集团在3-5年内能掌握这个企业。
3.第三步是让金融机构在公司监督和管理中发挥更多作用,让商业银行参股,并派代表参加董事会。新建立的养老金基金也可以参股,并派出代表参加董事会。一旦养老金基金会注册登记,可以同国际咨询机构建立合同联系。
他们认为,可以在几年内加快完成大企业私有化过程。在开始阶段,100%股票属于国家,然后可以按以下五部分加以分配。第一,把10%股票免费送给本企业职工。
第二,把5%股票以半价卖给本企业职工,再把5%股票留给企业经理和董事会成员。
第三,把20%股票用来建立新的私人养老金制度,以支付将来职工的退休金。
第四,把10%股票用于国营银行和保险公司资本化,商业银行也成为股份公司。
第五,把10%股票在全国成年人中分配,以显示其公平。分配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分配给投资托拉斯,由投资基金会分发给每个成年人,然后由投资基金会对这部分产权进行监督。另一种把股权认购书直接分配给每个公民,再向投资基金会购买 股权。
以上五个部分加在一起约占60%多,这时,国家还掌握35%股权。一年后,董事会可以改选,由商业银行、养老基金会和投资基金会派出董事。这时,国家可以考虑把自己的股权用招标办法出售给核心投资集团的问题了。
这种设计表面上看非常完美,经济学家理想中的企业制度一下子搬到东欧和俄罗斯来了。私有化的这种设计,同宏观紧缩的休克疗法一样,先在波兰试行,然后到俄罗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历史的巨大讽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靠统一的经济定额、间接的行政控制,出现了科尔奈所说的天真的社会主义改革家。而现在有人仍想可以通 过合理地瓜分国家资产,实现“人民资本主义”,涌现出一批天真的资本主义改革家。
政府和某些经济学家高唱着幻歌,而企业经理和工人是非常实际的,他们不愿意获得一张空头的自由交换的股权,而宁愿关心自己的企业,不致陷入失业和贫困。同时,实行私有化的企业大多数是亏损企业,欠了银行许多债务,股权实际上变成了负债权,而国家实现紧缩计划,又不肯免除这些债务,势必造成企业产权“真空”。其结果是:
1.企业经理不知道未来的所有者是谁,就采取放弃企业的政策,以谋取私利,或者准备低价卖给自己的朋友。2.工人也不知道未来的所有者是谁,他们只关心不致失业,保证自己的收入,在通货膨胀和经济滑坡的情况下,他们同企业经理结成同盟,使国有资产任意消耗。
3.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所有者可能更坏,看到原来的一些共产党人不断受到查询,他们赶快把资产转移,也不可能安心经营。
4.这种改革的真正受益者是外国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他们收取了企业资产25%的咨询费用⑥。在苏联、东欧剧变后,西方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大大增加了。
以上情况是波兹南斯基教授根据波兰最初试验情况得出的结论。这种计划在俄罗斯推广时,能否吸取些教训呢?看来俄罗斯私有化的消极后果比波兰还要严重。
俄罗斯从波兰吸取的教训是,波兰私有化速度还不够快,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投资控制集团。因此,把俄罗斯最大的公司以大规模腐败的方式出售给了一小撮同政府有关系的人。这些人通过与政府的亲密交易或直接从政府窃取数以亿计的财富,然后用这笔财富以令人吃惊的低价从政府购进主要企业。极力促进私有化的改革者对出售主要企业过程中出现的腐败感到遗憾,但仍声称任何私人所有者都好于国家所有权⑦。
俄罗斯私有化的后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公司大规模的私有化导致大量的内部 人自我交易。外部人通过股票获得公司控股权,并将驱逐好的所有者。这些不诚实的所有者的目的不是使公司价值增值,而是榨干公司的价值。
第二,恶化经营环境。这种内部人交易必然造成政府腐败,有组织的犯罪,规避法律被认为是正常的商业文化等等。在这种恶劣的经营环境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企业重组或改进企业的治理结构的。
第三,损害未来的改革。自我交易的肮脏的私有化在恶性循环中还会加重腐败和有组织犯罪,因为新的所有者(有的已经与黑手党有联系)会将其财富用于贿赂法官和政府官员。腐败的官员和公司内部人开始联手抵抗未来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作者都曾经是俄国推进私有化的顾问,在事实面前他们承认,自己是错误的。他们甚至提出了俄国某些大公司必须再实现国有化和再实现私有化的任务。
五、俄罗斯过渡时期的教训
整个20世纪,表面上看,俄罗斯经历了两种过渡,一种过渡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另一种过渡是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如果把俄罗斯两种过渡加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脉相承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1.如何认识过渡时期。
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苏联曾转向新经济政策。列宁指出:“转向新经济政策,这是 上次代表大会(指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完全一致通过的,而且比我们党决定其他问题时更加一致。这种一致表明,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在许多问题上有分歧、以不同观点来估计形势的人们都一致地、非常迅速地、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说,我们还没有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真正途径,但我们有找到这种途径的惟一办法,这就是新经济政策。”⑧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有三项主要内容:(1)同农民建立等价交换的市场关系;(2)国营企业同私营企业进行竞赛,包括建立合营公司,既有俄国和外国的资本家参加,也有共产党员参加,这种公司是一种可以正常开展市场竞争的形式;(3)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管理下的能满足人民和农民需要的资本主义,也可以说是有国家管理的市场体制。
但是,以后对过渡时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向资本主义的退却,而改为向资本主义进攻的态势。实际上,改变了新经济政策的以上三个方面:(1)同农民进行不等价交换;(2)消灭任何私有经济,让国有企业垄断;(3)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计划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压制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造成苏联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提高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建立却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全面最终的胜利。
因此,表面上看苏联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从体制上看是一种倒退。
正是这种过渡时期的理论造成了苏联体制的僵化。因为任何发展私有经济、开展市场竞赛、同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等等都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现在又反其道而行,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如果把这种过渡同新经济政策相比,那么,并没有进步,反而是倒退。首先,这种过渡从来不注意同农产品实行等价交换,同农民的结合,而是把一切资本集中在中心城市。其次,既不注意发展私人经济,又不注意发展国营经济同私人经济的竞争,而只把国营经济私有化为少数寡头垄断的经济。第三,在以上两个前提下,不可能建立起国家管理的竞争性市场体制。
从俄罗斯的经验教训来看,过渡时期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和曲折的,过渡时期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过社会主义的风云变幻,从俄国的国情来看,列宁当年把新经济政策看作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惟一正确的选择,今天仍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仍然要把建立有国家管理的发达的市场体制作为自己的改革目标,作为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目标。
2.向发达的市场体制过渡的途径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市场本身。
俄罗斯除了对过渡时期的认识弄错了外,对过渡时期的手段也弄错了。在俄罗斯所谓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用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剥夺私人资本,强制推行国家工业化,低价收购农产品,要农民向国家缴纳贡赋,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所谓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在俄罗斯所谓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中,推行休克疗法,并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目标似乎是发达的市场体制,但是仍然采用行政命令手段,企图用行政命令来制造一个市场,来创造一批私有企业,实际上是重蹈历史覆辙,只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竞争性市场体制之所以比行政命令体制好,就在于能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市场化的改革中也是要靠市场,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各人将为自己的经济活动创造合适的经济框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偏好,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思想愈多。形式愈多,成功机会就愈多,社会的组织极其复杂,单靠国家来建立一种制度,搞一刀切,必然损害经济的发展。
3.俄罗斯根深蒂固的行政命令作风来源于它的政治体制。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从政治体制上重新恢复了以党治国的体制,即通过党从上而下任命干部的体制,或者叫做номенклатура体制。“номенклатура”一词在俄语中原义是职务系列,或职务一览表,具体地是指其人选由上级任命的职位名称表。苏联干部体制的特点就是任命制,实际上各级干部是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任命的。最近公布的档案资料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体制的弊端。
“实行一长负责制的做法逐渐蜕化成个人对部下的一贯正确„„不管愿意不愿意,一贯正确的做法必然逐级下传。我在选择自己的助手时历来是 一贯正确的,既然我对某人给予充分的个人信任并承认他有能力办好某事,那末我选出的人也同样具有‘第二级’一贯正确的属性和不接受任何批评(除我本人的批评外)的特权。一贯正确的第二级同样也会派生出第三级,第三级又会派生出第四级,以此类推,一直派生到一贯正确的通讯员和门卫,如果上司对我的工作满意,别人与我有何相干?这就是根据唯一的、无所不知和一贯正确的上帝的方式和面孔进行管理的官僚主义的主要本质。对于任何善于钻营或和了解机密的精明人来说,经过长期验证的一条捷径就是,‘巴结’、‘讨好’和‘骗取’一长制领导人的信任,然后千方百计地坚信自己的保护人是一贯正确的,一刻也不忘记和强调自己本人对他的忠心和为他献身的准备,只有如此,才无愧于上级的信任。如果这种做法做得极其巧妙,灵活和连贯,那么这位精明人即使作出让不精明的人受到枪决或至少被关进监狱的事也会消遥法外。”⑨
这种政治体制对俄国的改革,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干部体制下,很难出现敢于改革又善于改革、有创新能力的政治家,而容易出现听从上级命令的行政技术官僚和见长于权力斗争,把不精明的人送去枪决和关进监狱而自己可以逍遥法外的人。对技术官僚来说,很容易接受那些数理经济学或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体制的改革看作是社会工程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改革无非是按照某种设计的蓝图进行施工而已。而那些长于权力斗争者正好利用改革的口号来争夺资源,谋取权力。
4.改革的最大危险是“制度真空”。
在俄罗斯激进的改革中,其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以党治国的体制走向了它的反面,苏共解体了。但是,实际出现的结果是制度真空,这种制度真空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在政治方面,在共产党领导被否定的情况下,各派政治势力纷纷争夺政治权力。在政治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可能致力于发展经济,扩大市场。相反,往往把经济上的许诺作为政治竞争的手段(例如把实现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时间长短作为盅惑人心的宣传手段),这样,只能进一步导致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的混乱。
在经济方面,原有的公有制被否定,纷纷争夺公有产权,盗窃国家资产,导致腐败犯罪现象激增。
在思想文化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被彻底否定,社会主义的道德被一概抹杀,使人们变得精神空虚,变得自私和贪婪,这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都起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这里使人们想起了现代政党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伯克在200年以前的观点。伯克鉴于法国大革 命后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出现的制度真空,强调政党在治理国家中的领导作用。但是,他所主张的以党治国并不是人治,而是法治。但是,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在确立了行政命令的计划体制后,一直是靠номенкратура体制来管理国家,实际上是人治,而非民主和法治。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始终没有解决民主和法治的问题,最终导致自身的解体,造成制度的真空,这可以说是俄罗斯改革中的最大教训。
注释:
①参见Sutela.P.1991: Economic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the SovietUnionrj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②参见阿甘别吉扬主编《经济体制的改革》莫斯科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84-85页。
③参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年第5期。
④参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⑤科勒德克《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⑥参见波兹南斯基《波兰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载《波兰的稳定化和私有化》第32-33页。
⑦参见《俄罗斯的私有化和公司治理:错在哪里?》,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6期。
⑧《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第73页。
⑨参见俄《历史档案》1992年版第1页。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所。
第五篇:俄罗斯的军事改革
俄罗斯立国后,面临着重新组建军队的重大任务。从一开始,俄就强调,其建军过程不应是在原苏联武装力量基础上的一种简单的恢复和重建,而必须从旧模式中走出来,走军事改革之路。几年来,俄军在组建工作中的确采取了包括裁军撤军、重建领导与指挥体制和修改兵役制度等一些改革措施,尽管动作不算小,但实际上还是一种恢复与调整的性质,并未触及俄军的根本体制。连俄官方都承认,“真正的军事改革并未开始”。1996年以来,随着俄经济形势逐渐趋缓,新的政体基本确立,在对军事政治形势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作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俄决策层认为正式实施军事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1997年7月16日签署了对武装力量进行重大结构改革的命令,正式拉开了全面军事改革的序幕。在总统、议会、政府和军方的参与下,有关军事改革的具体构想和方案正在陆续出台。从初步公布的改革方案和俄军政要人的讲话看,俄罗斯全面军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支高效率的人数不多、机动灵活、编成合理、装备先进、有充分的遏制能力的现代化职业军队,一支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能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的军队。这一目标将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为1997-2000年,主要是采取措施使军队结构更趋合理,减少无助于增强国家防御能力的浪费性支出。第二阶段为2001-2005年,按照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军种结构,完善指挥体制,装备新型技术兵器。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俄罗斯初步制定的军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以减少军费负担,建立精干的军队为目标,继续压缩军队员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原苏军75%的兵力,约280万人。俄军从1992年5月开始裁减,截止1996年已经裁减了112.28万人。尽管如此,俄认为维持如此数量的军队仍然力不从心,而且有碍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叶利钦的改革方案中提出1997-1998年再裁减50万人,使总兵力降至120万人。裁减的具体方案,一是重点裁减中央指挥机关,计划把拨给国防部机关的资金削减到占军队总预算的1%,这样一来,中央指挥机关的人数将裁减三分之一。将军的数量将由目前的2865名(其中军队为1928名)减少至2300名。二是重点裁减各军兵种中缺编严重、技术装备程度差的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机构,保留并充实部署在受潜在威胁的地区以及西部、南部和东部等重要战略方向的部队集群,此外,还将利用裁减下来的部队来补充、加强战略遏制力量、指挥-侦察和通信系统、前线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等。三是重点裁减部队中的士兵,最大限度地保留军官和准尉。四是把国防部道路管理局转交给地方政府,此一项将裁员5.6万人。五是进一步减少军队院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
二、以加强战略遏制力量为重点,优化军种结构经叶利钦批准的军事改革方案中提出在1998-2000年期间要把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力量和反弹道导弹防御部队合并成“战略火箭军”;国土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仍称空军。这样一来,俄军就由目前的五大军种变为战略火箭军、空军、海军和一般任务部队四大军种。[!--empirenews.page--]此次结构调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战略遏制力量的重新组建。近年来,经过《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实施,俄武装力量自身结构的调整和俄军工潜力的严重下降,俄军的常规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其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与维护国家安全相适应的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不得不把确保国家安全的砝码主要压在战略核力量上。通过对战略力量的合并,裁减多余人员,优化内部结构,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节约资金,二是有利于集中指挥与控制,“大大提高战略遏制力量的战备水平和可靠程度。”
三、按“战役-地域性质”的原则,改革战区指挥体制目前,俄罗斯设8个军区,军区的设置与职能基本与前苏联时期相同,即军区按地区设置,是一种“地区性高级军事行政单位”,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陆军实施指挥,对空军和防空军也有一定的指挥权。新的军事改革方案提出,1999-2000年,军区的数量将由8个减为6个。不仅数量减少,职能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后的军区将具有“战役-地域性质”,赋予军区“战役战略指挥部的地位”。新的军区指挥机构不仅对辖区内武装力量各军兵种的军团、兵团和部队拥有战役指挥权,对其他军队,如边防部队、内卫部队和紧急情况部所属的部队等也拥有战役指挥权。与此同时,宣布将取消陆军总司令一职,其职权由各军区司令部行使,原先属陆军总司令部指挥的防空力量和航空兵将改由军区指挥。这一改革可以达到如下目的:一是减少了指挥层次,提高了战区对突发事件和局部冲突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加大了战区的战役-战略指挥权,使军区真正成为能对各种军事力量都能实施指挥的机构,将有效地避免在同一战役方向上指挥不统一,行动不一致的弊端。
四、根据实际需要和国家的财力水平,分步骤建设全职业化军队俄罗斯建军伊始就宣布实行义务兵役与合同兵役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并且逐步扩大职业兵的比例。截止目前,俄军共有23.1万名合同兵占全部现役士兵总数的25%。1996年,叶利钦总统在大选前后提出了取消混合兵役制,全部实行合同制,“按职业原则建立国家武装力量”的改革方案。虽然叶利钦的方案遭到了种种非议,但现在看,建设全职业化军队已经势在必行,只是时间可能不是叶利钦提出的2000年以前,而可能是2005年前,甚至更晚一些。主要障碍是财力不足,据俄总参部组织动员总局估算,维持一个合同制军人要比维持一个义务制军人的费用多2.5倍。因此,俄军打算分步实现建设全职业化军队的目标。第一步,2000年前,首先把参加维和部队和在军事冲突地区执行任务的兵团和部队改为合同制。第二步,2005年前,完成全部建成职业化军队的目标。据透露,1997年秋季,国防部将向政府提交实现职业化的具体计划。
五、以稳定军队和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对军人的社会保障自1993年以来,俄已通过了涉及军人生活保障问题的19部联邦法、3项议会决议、20多个总统令和75个政府令。虽然提高军人待遇的口号叫得很响,但对军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却越来越低。据报道,国家拨给军队的大约70%的资金都用于发放津贴、购买食品和支付工资上,既使这样,军队的基本物质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为军人建造住房的计划一再落空,无房军人家庭已超过10万户,严重影响了军队的社会地位和稳定。为此,俄把加强对军人社会保障也列为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1997-2000年军人社会保障措施。准备从1997年开始,从根本上解决军人工资、退休金和保障金的问题。将大幅度提高军官的工资,目前,俄军上尉和少校级军官平均月工资为140万卢布,到2001年,军官的工资将比目前提高1倍,到2005年,将比目前提高1.5倍。计划为安置退伍军人而建造10万平米的住房,其中国防部将出资建设5万平米,地方政府出资建设5万平米。继续实施保障军人住房的国家专项计划,包括动用国家和地方预算资金购买住房以及对私人建房给予无偿贷款等。[!--empirenews.page--]
六、加强对国防工业的调整,主要包括:1.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由多个国防工业部门的设置转向国家综合部门管理。1992年撤消了前苏联部长会议所属的9个国防工业专业职能部,成立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委员会统管国防科技工业,并于1996年升级为国防工业部。1997年撤销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部,由经济部和俄联邦国家邮电和信息委员会分别接替原国防工业部的一部分职能。2.制订武器装备发展计划1997年俄罗斯制订和通过了《2005年前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计划》。根据该计划,今后武器装备研制的目标是开发和制造未来武器,研制重点放在侦察、指挥、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发展可进行战争打击的情报系统,同时还要更新和发展已有的军事技术装备,其中包括对已装备部队的米-24直升机的现代化改造,以便使其性能最大限度地接近KA-50黑鲨鱼作战直升机的性能。国防工业工作的重点是保持生产第四代、第五代武器的能力,以便在财政状况改善后以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支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俄罗斯军队。新的发展武器装备计划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改装打下了基础。3.加强科研拨款促进研制和发展尖端武器的工作对有发展前途的武器样机的研制以及最新的军事技术予以优先的财政保障。尽管军工生产问题较多,但俄罗斯力图保持其军工领域技术优势的思想并没有变,俄罗斯始终没有放松对新型武器的开发和研制。目前苏-35新型歼击轰炸机已完成试飞并着手装备部队,T-90主战坦克研制工作已经结束,“北德文斯克”号新型核潜艇、“彼得大帝”号重型导弹巡洋舰的建造已经完成。为了保住俄罗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保持多年形成的国防工业人员的培训体系、保持俄罗斯的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竞争力的新型武器的开发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军事工业科研和生产潜力,财政部和经济部对于军工部门的科研设计工作将给予20-50%的财政支持(四分之一的贴现率)。如果军工部门自行为科研项目找到了国内国外银行的财政支持,政府出面承担40%的风险金。4.调整军转民计划为了给军事工业寻找出路,1993年俄罗斯制订了在军工企业中推行军转民的政策,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利用军事工业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实验基地等优势开发和研制高科技民品,1996年2月政府又制订的《1995-1997年国防工业转产专项计划》包括8个分类计划,涉及国防工业各个领域。该计划要求将国防工业民品生产比例从1994年的78.3%提高到87%。最近,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军转民工作政策又从原来的“全面军转民”转向“以武器出口促军转民”的方向,因为多数有关人员认为,前者是避长扬短,后者是避短扬长,能发挥俄罗斯的优势,保持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以便于在面临战争危险和战争时期,能迅速地返回原来轨道,大规模生产军品;又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军转民需要资金的支持,不能只靠国家预算拨款,必须重返武器市场,以出口武器获得的资金解决军转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