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之于近代军事改革(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8:5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袁世凯之于近代军事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袁世凯之于近代军事改革》。

第一篇:袁世凯之于近代军事改革

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侵入,清王朝军队节节失利,使之丧失了许多国家利益。“庚子之变”以后,民族危机和晚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趋严重。为适应日益高涨的军事、政治斗争的需要,清王朝军队开始了强弱兴替的演化过程,其军制变化呈现出由封建化逐渐向近代化演变的趋势。而在这场变革中,获益最大且有成效的当属北洋军阀的头目——袁世凯。他一手编练创建的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军阀武装,在历史上起着反动作用,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袁世凯军事改革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应有的地位。

袁世凯认为,清王朝原有军队腐化,不具备国家机器的职能。他说:中国军政废弛,匪伊朝夕,其弊端之尤著者,在于营制不

一、操法不齐、器械参差、号令歧异。为将者不习谋略,为兵者半属惰游,平时而心志不相孚,临阵而臂指不相使。聚同乌合,散同瓦解。而当时清军的状况是:

一、原有军队腐化,形同虚设

八旗是清入关前原有的军队,始建于满洲户口编制上,是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但是入关后迅速腐败,1673年三藩事件发生时,八旗几乎不能打仗。清军入关后,新招募的汉人军队——绿营在平三藩的过程中取代了八旗,处于冲锋陷阵的地位,但不久也没落了。雍正八年以后,开始招募乡军和防军,绿营形同虚设,到鸦片战争时,已经“兵不见将,将不见兵”,纷扰滋事,全无纪律。八旗、绿营的蜕化,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武装力量在当权后的优越条件下必然走向衰落的一种现象,他们既不能对外御辱,也无力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于是清政府不得不依赖汉族地主武装——湘军、淮军。虽然湘军、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以及维护清廷统治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本身的缺点却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光绪政要》中关于清朝的军事作如下描述:“军需如故;勇额日缺,上浮开,下折扣,百弊丛生”,“各营员皆以钻谋为能事,不以韬矜为实政,是兵官先不知战,安望教民以战”,“同属一军,而此营与彼营之器不同,前膛后膛,但期备数,德制奥制,并作一家”,“攻守之法,又沿旧习,湘楚各军,尚有以大旗刀矛为战具者”。这是清军的如实写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清军既不能御辱于外,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更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二、外患促使国内有识之士觉醒,练兵呼声日高

第一次鸦片战争败北,朝野震动,中国传统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清廷曾经提出了一些加强国防的设想,要求沿海各省制造精良耐用的战船火炮,加强海防。但是清王朝却并没有采取什么重要措施,也拒绝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军事改革只是空谈而已。

光绪二十一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骤起,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战争的失败,卖国条约的签订,完全暴露了清政府及李鸿章集团过去所办军备的腐朽性和中国海军陆军的不堪一击,朝野上下得出“湘淮窳敝不可用”的结论。同时,战争的失败也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刺激,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正如梁启超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战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提出了众多的挽救民族危亡、要求变法的政治改革方案,而在众多方案中,改革军事、练兵自强则是共同的,创建一支新式军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时中外臣工也条陈时务,主张采用西法,创练新军。此间,最为活跃的就是袁世凯。

综观袁世凯的军事改革,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军队编制由单一制向多兵种协同作战转变。袁世凯从士兵的选募着手,严格挑选,以保证军队质量,并采用新式武器。新军一改湘军、淮军以营为单位的单一作战体系,在营的基础上仿照西方军队,内设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层层节制;在兵种上,除步兵外,还有炮队、马队、工程、辎重等,多种兵协同作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2、世兵制向义务兵制过渡。清初八旗兵、绿营兵都有兵藉,世代相袭,是世袭兵制。湘军开始,改暂兵制,袁世凯军队也是如此,并充分发挥其效能。暂兵制的长处就是军队能随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挑选素质优异的人员入伍,可以不断吸收社会有生力量,军队时刻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发展状态,这对于保持军队旺盛的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大有益处。袁世凯还在原来常备兵的基础上增设了续备兵、后备兵制,这就保证了兵源,避免了乌合之众,这也是后来义务兵役制的开端。同时,在军官的选拔方面,摒弃了军官出自行伍的旧制,废除武举而采用了新式的武备学堂培养将官,且在军官中实行优胜劣汰,保证了军官队伍的年轻化。

3、改善军队的后备后勤体制:新军有粮油局、军械局、军医局。1906年,陆军部队全国后勤编制作出具体规定,中国军队近代后勤体制日臻完善,这样,就使封建化军队开始向近代化军队过渡。而这期间,袁世凯的军队可谓是遥遥领先。他的装备早已从刀矛箭斧等冷兵器和旧式火器向新式枪炮过渡;军队也采用新式训练法,并且执行彻底,还建立了近代军事学校,聘请洋员教习。

不可否认,袁世凯的军事改革,代表了清王朝统治者的利益,即

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而是应该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判断。我们可以说,袁世凯的军事改革是进步的,特别是他在军事改革中提倡的兴学育才的主张,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重视以及建立新式近代化的中国军事制度,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军事近代化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要正视他的功绩和不足,正确认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问题。

第二篇:袁世凯 演讲稿

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述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袁世凯生于官宦世家,幼时聪明伶俐,记忆非凡,理想远大,14岁曾作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千云萧,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老时也作“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可谓气吞山河。袁世凯年轻时科场失意,22岁投笔从戎,效力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因办事严谨,严于律己,秉公执法,不苟私情,很快得到上级赏识。

1882年,大清藩属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庭朝野瞩目。在朝期间,有官兵惹事生非,奸淫掳掠,无恶不做,袁世凯既向上汇报,并以辞职相威胁,要求严厉处罚,吴长庆为保大清名誉,批准他执行,他连夜行动,处罚起来心冷如铁,基本就是一个字“杀”,长官吴长庆的面子一点不顾,吴长庆也没办法,只得经常告戒手下不要犯法,避免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练兵也非常拿手,他的军队最有战斗力,他还帮助朝鲜练兵,并亲自制订章程,采用德式操法,英美装备,他训练的朝鲜军队也相当骁勇。朝鲜国王极为赏识,曾想挽留并许以朝鲜陆军大统领之位。1884年,日本挑起朝鲜内乱,袁世凯在没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把日本赶出朝鲜。

1894年,中国甲午战败,退出朝鲜,袁世凯看国力衰弱,军队素质低下,建议训练新兵。1895年受命以道员衔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在抗击八国联军中屡立战功,虽然无法取胜,但建制从没被打散,比别的军队要强悍的多。后来以此为基础,在河北保定编炼北洋常备军,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北洋军,实力居全国之首,为他以后强取总统宝座打下基础。

袁世凯善于收买人心,手下非常卖命,在军饷方面从不拖欠,同时期他的官兵待遇要高于其他军队。他对军队开销从不吝啬,但对家庭开销非常严格,他有1个正室,9个偏房,32个子女,发放零花钱时非常公平,每人一样多,没有谁有特殊待遇,就是死后遗嘱中财产的分配也非常公平。他的家教严厉,几个儿子基本上都有一定成就。

袁世凯有非凡的地方,在近代历上他是第一个完全击败侵略的英雄,非常难得,可惜镇压义和团,迫害革命党,签定二十一条,称帝等等事情将他订在历史的耻辱上。

第三篇:近代大国崛起历程之于现代中国崛起

近代大国崛起历程之于现代中国崛起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的相继崛起称霸全球,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性大国。而现代中国这头巨龙也正在从沉睡百年中,慢慢苏醒,它正以超高的经济发展速度飞跃发展,成为仅次于头号发达国家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经济体,但却依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世界性大国,而从近代八大世界性大国崛起发展历程看,不外乎都有对外战争,某场决定性战争决定了该国确定世界大国地位,中国是否也会在一场决定性战争中获得胜利从而确定其大国地位呢?

中国目前提出和平崛起,成为一个负责的世界性大国,可是我们也是立于世界这个大树林里,国与国之间不是你简单说和平崛起,你自己就能安安静静的搞发展,因为有人惧怕中国的强大,有人对中国崛起后的强大感到不舒服,所以他们便会尽一切可能阻拦,破坏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近期愈吵愈烈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南海领土纠纷;中国香港占中;中日钓鱼岛等问题统统是指向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大石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台湾问题,国不统,何以谈成为世界性大国。

崛起,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很轰轰烈烈的词语,想安静是不可能的了。英国日不落帝国崛起安静了么?一举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世界霸主,统治世界;日本崛起安静了么?甲午海战一举打败号称当时亚洲无敌的北洋水师,成为亚洲霸主;美国崛起安静了么?美英战争,美墨战争,美西战争,称霸西半球,确立他在西半球独一无二的霸权地位,这些世界性大国无一例外的都在某场战争或几次战役中决定了其崛起关键一步,为其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近年来的复兴崛起无疑是当代国际关系上最重大的事件。由于中国国势的上升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受到重视的同时,面临的猜疑、防范、遏制、分化等种种阻力也相应增大,摩擦增加,竞争加剧。中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的确想走大国和平崛起的道路,或许我们真正的有这样和平的计划,可惜周边的局势不一定允许。台湾问题,是中国命脉的问题,关系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问题,是绝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干预和阻拦台湾回归统一的,可是美国,日本等欧美各国,甚至东南亚某些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支援,声援台独势力,美国更是违法中美联合声明对台售武,罔顾历史,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和平崛起是有多么困难的,台湾不收回,何谈崛起,何谈国富民强,当和平统一台湾的道路被外国势力等因素阻拦无法实现,武力统一台湾是绝对无法避免的,因为台湾统一关系着中华民族切身的利益,而且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军事的价值,是中国海军出入太平洋的咽喉,统一台湾是不可久置的,总书记也说了台湾问题不会一直这样放置下去。对于南海诸岛问题,中国一直态度鲜明,主权在我,共同开发,是为了和平发展而提出来的,可是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做法可不友善,越南独霸中国岛屿最多,其次菲律宾,而且近期不断叫嚣,对于此,中国在统一台湾以后,必定需要考虑南海问题,因为一个过去主权领土都被人家侵占,又何谈成为一个大国呢?世界上也没有一个领土被他国侵占的大国吧,收复南海诸岛是势在必行,中国会先礼后兵,我们也一直提倡“主权在我,共同开发”,否则武力收回也是势在必行的,对于局部战役中国必须有能力,而且是毁灭性的能力,这样才能确定中国区域领导力的地位和世界大国的基础。中日钓鱼岛和琉球群岛也是必须处理的,以为《开罗宣言》明确宣布日本归还侵略中国一切领土,对于日本现在右翼势力猖狂崛起,日本政坛的右倾极其明显,和平谈判是微乎其微,中日可能必有一战,从而正真意义上确立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从而奠基中国世界大国崛起之路。对于中国崛起路上无法避免的战争,中国不可能选择打一场长期的,范围广泛的战役,这样对中国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只有选择一场局部的,短期的战役,具有敲山震虎效果的战役,这样的政治效果才是最好的,既维护了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又保证了中国的发展,我们绝不挑事,但也绝不怕事。

习总书记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从而在外交上为中国发展抓住战略良机,反制外国势力提出“中国威胁论”,或许战国时代秦国统一中国的战略外交现在依旧可用“远交近攻”,只有确保中国周边安全稳定,才能保证中国发展不受威胁,美国崛起亦是如此,美国通过美英,美墨战争确立自己在西半球的主导地位,保证了欧洲国家在拉丁美洲没有了势力,从而为美国发展提供了稳定机遇。中国也需要保证周边稳定。

科技与教育也是一个世界性强国所必不可缺的。一个国家,民族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纵观这几个世界性大国,哪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不是较高的,教育是他们国家大力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因为过去长期处于落后的封建文化,新文化起步较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消除文盲,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中国科技“两弹一星”、“一箭多星”发展迅速,保证了中国核大国地位,不受威胁,但没有一位中国籍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在许多科技也落后发达国家,中国也在以自己超快的速度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全面的强大才是一个世界性大国的根本,让其他国家认同的你价值观,用文化软实力征服其他国家,而不是用武力称霸,当大多数国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和在中国倡导的世界和平发展新框架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真正成为一个负责的世界性大国。

第四篇:俄罗斯的军事改革

俄罗斯立国后,面临着重新组建军队的重大任务。从一开始,俄就强调,其建军过程不应是在原苏联武装力量基础上的一种简单的恢复和重建,而必须从旧模式中走出来,走军事改革之路。几年来,俄军在组建工作中的确采取了包括裁军撤军、重建领导与指挥体制和修改兵役制度等一些改革措施,尽管动作不算小,但实际上还是一种恢复与调整的性质,并未触及俄军的根本体制。连俄官方都承认,“真正的军事改革并未开始”。1996年以来,随着俄经济形势逐渐趋缓,新的政体基本确立,在对军事政治形势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作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俄决策层认为正式实施军事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1997年7月16日签署了对武装力量进行重大结构改革的命令,正式拉开了全面军事改革的序幕。在总统、议会、政府和军方的参与下,有关军事改革的具体构想和方案正在陆续出台。从初步公布的改革方案和俄军政要人的讲话看,俄罗斯全面军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支高效率的人数不多、机动灵活、编成合理、装备先进、有充分的遏制能力的现代化职业军队,一支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能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的军队。这一目标将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为1997-2000年,主要是采取措施使军队结构更趋合理,减少无助于增强国家防御能力的浪费性支出。第二阶段为2001-2005年,按照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军种结构,完善指挥体制,装备新型技术兵器。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俄罗斯初步制定的军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以减少军费负担,建立精干的军队为目标,继续压缩军队员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原苏军75%的兵力,约280万人。俄军从1992年5月开始裁减,截止1996年已经裁减了112.28万人。尽管如此,俄认为维持如此数量的军队仍然力不从心,而且有碍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叶利钦的改革方案中提出1997-1998年再裁减50万人,使总兵力降至120万人。裁减的具体方案,一是重点裁减中央指挥机关,计划把拨给国防部机关的资金削减到占军队总预算的1%,这样一来,中央指挥机关的人数将裁减三分之一。将军的数量将由目前的2865名(其中军队为1928名)减少至2300名。二是重点裁减各军兵种中缺编严重、技术装备程度差的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机构,保留并充实部署在受潜在威胁的地区以及西部、南部和东部等重要战略方向的部队集群,此外,还将利用裁减下来的部队来补充、加强战略遏制力量、指挥-侦察和通信系统、前线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等。三是重点裁减部队中的士兵,最大限度地保留军官和准尉。四是把国防部道路管理局转交给地方政府,此一项将裁员5.6万人。五是进一步减少军队院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

二、以加强战略遏制力量为重点,优化军种结构经叶利钦批准的军事改革方案中提出在1998-2000年期间要把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力量和反弹道导弹防御部队合并成“战略火箭军”;国土防空军与空军合并,仍称空军。这样一来,俄军就由目前的五大军种变为战略火箭军、空军、海军和一般任务部队四大军种。[!--empirenews.page--]此次结构调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战略遏制力量的重新组建。近年来,经过《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实施,俄武装力量自身结构的调整和俄军工潜力的严重下降,俄军的常规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其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与维护国家安全相适应的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将不得不把确保国家安全的砝码主要压在战略核力量上。通过对战略力量的合并,裁减多余人员,优化内部结构,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节约资金,二是有利于集中指挥与控制,“大大提高战略遏制力量的战备水平和可靠程度。”

三、按“战役-地域性质”的原则,改革战区指挥体制目前,俄罗斯设8个军区,军区的设置与职能基本与前苏联时期相同,即军区按地区设置,是一种“地区性高级军事行政单位”,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陆军实施指挥,对空军和防空军也有一定的指挥权。新的军事改革方案提出,1999-2000年,军区的数量将由8个减为6个。不仅数量减少,职能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后的军区将具有“战役-地域性质”,赋予军区“战役战略指挥部的地位”。新的军区指挥机构不仅对辖区内武装力量各军兵种的军团、兵团和部队拥有战役指挥权,对其他军队,如边防部队、内卫部队和紧急情况部所属的部队等也拥有战役指挥权。与此同时,宣布将取消陆军总司令一职,其职权由各军区司令部行使,原先属陆军总司令部指挥的防空力量和航空兵将改由军区指挥。这一改革可以达到如下目的:一是减少了指挥层次,提高了战区对突发事件和局部冲突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加大了战区的战役-战略指挥权,使军区真正成为能对各种军事力量都能实施指挥的机构,将有效地避免在同一战役方向上指挥不统一,行动不一致的弊端。

四、根据实际需要和国家的财力水平,分步骤建设全职业化军队俄罗斯建军伊始就宣布实行义务兵役与合同兵役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并且逐步扩大职业兵的比例。截止目前,俄军共有23.1万名合同兵占全部现役士兵总数的25%。1996年,叶利钦总统在大选前后提出了取消混合兵役制,全部实行合同制,“按职业原则建立国家武装力量”的改革方案。虽然叶利钦的方案遭到了种种非议,但现在看,建设全职业化军队已经势在必行,只是时间可能不是叶利钦提出的2000年以前,而可能是2005年前,甚至更晚一些。主要障碍是财力不足,据俄总参部组织动员总局估算,维持一个合同制军人要比维持一个义务制军人的费用多2.5倍。因此,俄军打算分步实现建设全职业化军队的目标。第一步,2000年前,首先把参加维和部队和在军事冲突地区执行任务的兵团和部队改为合同制。第二步,2005年前,完成全部建成职业化军队的目标。据透露,1997年秋季,国防部将向政府提交实现职业化的具体计划。

五、以稳定军队和提高战斗力为目的,加强对军人的社会保障自1993年以来,俄已通过了涉及军人生活保障问题的19部联邦法、3项议会决议、20多个总统令和75个政府令。虽然提高军人待遇的口号叫得很响,但对军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却越来越低。据报道,国家拨给军队的大约70%的资金都用于发放津贴、购买食品和支付工资上,既使这样,军队的基本物质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为军人建造住房的计划一再落空,无房军人家庭已超过10万户,严重影响了军队的社会地位和稳定。为此,俄把加强对军人社会保障也列为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1997-2000年军人社会保障措施。准备从1997年开始,从根本上解决军人工资、退休金和保障金的问题。将大幅度提高军官的工资,目前,俄军上尉和少校级军官平均月工资为140万卢布,到2001年,军官的工资将比目前提高1倍,到2005年,将比目前提高1.5倍。计划为安置退伍军人而建造10万平米的住房,其中国防部将出资建设5万平米,地方政府出资建设5万平米。继续实施保障军人住房的国家专项计划,包括动用国家和地方预算资金购买住房以及对私人建房给予无偿贷款等。[!--empirenews.page--]

六、加强对国防工业的调整,主要包括:1.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由多个国防工业部门的设置转向国家综合部门管理。1992年撤消了前苏联部长会议所属的9个国防工业专业职能部,成立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委员会统管国防科技工业,并于1996年升级为国防工业部。1997年撤销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部,由经济部和俄联邦国家邮电和信息委员会分别接替原国防工业部的一部分职能。2.制订武器装备发展计划1997年俄罗斯制订和通过了《2005年前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计划》。根据该计划,今后武器装备研制的目标是开发和制造未来武器,研制重点放在侦察、指挥、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发展可进行战争打击的情报系统,同时还要更新和发展已有的军事技术装备,其中包括对已装备部队的米-24直升机的现代化改造,以便使其性能最大限度地接近KA-50黑鲨鱼作战直升机的性能。国防工业工作的重点是保持生产第四代、第五代武器的能力,以便在财政状况改善后以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支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俄罗斯军队。新的发展武器装备计划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改装打下了基础。3.加强科研拨款促进研制和发展尖端武器的工作对有发展前途的武器样机的研制以及最新的军事技术予以优先的财政保障。尽管军工生产问题较多,但俄罗斯力图保持其军工领域技术优势的思想并没有变,俄罗斯始终没有放松对新型武器的开发和研制。目前苏-35新型歼击轰炸机已完成试飞并着手装备部队,T-90主战坦克研制工作已经结束,“北德文斯克”号新型核潜艇、“彼得大帝”号重型导弹巡洋舰的建造已经完成。为了保住俄罗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保持多年形成的国防工业人员的培训体系、保持俄罗斯的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竞争力的新型武器的开发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军事工业科研和生产潜力,财政部和经济部对于军工部门的科研设计工作将给予20-50%的财政支持(四分之一的贴现率)。如果军工部门自行为科研项目找到了国内国外银行的财政支持,政府出面承担40%的风险金。4.调整军转民计划为了给军事工业寻找出路,1993年俄罗斯制订了在军工企业中推行军转民的政策,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利用军事工业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实验基地等优势开发和研制高科技民品,1996年2月政府又制订的《1995-1997年国防工业转产专项计划》包括8个分类计划,涉及国防工业各个领域。该计划要求将国防工业民品生产比例从1994年的78.3%提高到87%。最近,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军转民工作政策又从原来的“全面军转民”转向“以武器出口促军转民”的方向,因为多数有关人员认为,前者是避长扬短,后者是避短扬长,能发挥俄罗斯的优势,保持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以便于在面临战争危险和战争时期,能迅速地返回原来轨道,大规模生产军品;又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军转民需要资金的支持,不能只靠国家预算拨款,必须重返武器市场,以出口武器获得的资金解决军转民的问题。

第五篇:收入分配改革之于中小企业影响浅谈

收入分配改革之于中小企业影响浅谈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杨灵爽

贫富分化请STOP!

力图惠及民生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据相关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发改委正在就《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果真如此,则如某知名媒体5月底所言“一份从启动至今长达6年时间、已经6次易稿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有望出台。”变得愈加现实起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据此,不少媒体疾呼:中国必须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不”;而粗粗列数下来,笔者也深感变革势在必行:

暴富与赤贫——分配失衡挑战容忍底线

3800万元的超级豪华跑车在北京车展首日即被神秘买家收入囊中;数百万元的名表和珠宝销量节节走高;LV、GUCCI等品牌店里人头攒动……一边是出手阔绰的富人群体和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的名号,一边却是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攀升至0.47,这意味着各占10%的最高收入人群和最低收人群之收入差距,已经高达20多倍。

偏离正常曲线——收入分配差距之巨

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25%,人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值为分别为58%、5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世界平均值为2倍;中国国企高管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世界平均值为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世界平均值为70%。极度失衡——

行业、地区、群体之间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与收入无关,大家都在“抢身份”和“抢行业”;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垄断行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身份,就等于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正是基于上述因素以及相类似因素,4月《求是》杂志上刊载温家宝总理《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文章,指出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5月《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领域,中国将提

出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希望能够推进竞争性行业一线员工工资在5年内实现倍增,并有可能把这一方案写入„十二五‟规划。”

针对《意见》所谓“竞争性行业一线员工”,笔者在此特别指出,该群体正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中长期拿最低工资标准的产业工人。那么,国家的政策与中小企,尤其是这些企业中的低收入群体,会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变革根本:用人观念之变

相对于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小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其中的组成成员之一,国家收分配制度将通过企业等环节的配合才得以落实,不同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概括而言,国家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分配制度,以政策的手段来调控经济杠杆,企业则以微观的角度来看待分配制度,以发展及适应市场大环境为前提,来调控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更重要的并非是那些立杆见影的影响,而主要是长期的作用,即用人理念的根本转变,而非短期薪酬上的升、降。

目前,中国很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行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企业规模偏小等现实情况,企业员工90%以上都是一线的基层员工,除了技术等级较高的高级技术型员工外,其他技术等级较低的基层员工的薪资都在最低社会工资线以下。因此,以收入分配制度上调最低社会工资线为例,该举措无疑将使这类基层员工的收入直接上涨,影响非常直接。对于企业而言,以规模有限的汽修、汽配企业来讲,其影响也将是巨大的首先将直接导致中小企业用工成本再次增加。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一政策事实是再一次加快了中国低成本用工时代结束的进程。

事实上,如果继续压低劳动力成本,意味着全球制造业所产生的污染会继续往中国集中;同时原材料和终端产品“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仍无法改变。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持久,对中国的环境和资源破坏就越深,长远的角度上也对中国企业的产业发展越为不利。

但与此同时,企业利润与劳动力成本一直以来是劳资双方的矛盾焦点,企业不可能自觉自愿地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基层员工也没有能力仅凭自身力量来与企业讨价还价,于是才需要政府直接干预,一则通过政策上调最低社会工资线;二则,通过集体议价让普通工人与企业管理层达成一致,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而相比直接导致工资成本的上升,变革所导致的用工观念变革,会更具有更为根本和长期效果。特别是中小企业,必须彻底转变基层员工“铁打营盘的流水的兵”这种盲目、滥用的用工现状,以及无限度压缩用工成本为已达到利润点的自残模式,逐步向科学用工、人性化用工转变。

工资上涨是柄“双刃剑”

针对于“最低工资标准5年倍增的建言”,曾有人评论这不过是“政府请客,企业买单”。原因是大家认为,“最低工资标准5年倍增”政府给出的是时间和数据而非具体的措施,真正得以实现的途径还是企业自掏腰包上调基层员工的薪资。

事实上,面临激励的市场竞争,垄断以外的中小型企业正面临微利时代的挑战。这类企业的低工资,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操作简单、机械化作业岗位价值决定的,换言之,是由于基层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有限因此薪酬不高。特别是基层员工在企业员工总量中占有着很大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要落实“最低工资标准5年倍增”的收入分配政策,一部分基层员工确实是受益人群,而企业如果不上调最低工资无疑将增加招聘难度。此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能力具备,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人工的转型升级,必将成为首选,而目前城镇化进程还有待加快、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吸纳就业的能力相比就业人群的总量,总体还不够强大,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必然是就业更加成为社会难题,稳定也无疑受到严峻挑战。

仍然以汽修、汽配企业为例,首先,工资“5年倍增”计划对于很多个业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本来薪酬便一直是其劳、资双方利益争夺的焦点,最低工资线的提高除了可能导致市场薪酬水涨船高,以及原本就十分困难的基层员工招聘更加举步为艰,更加可能因为利润空间本来就十分有限,基层员工人数众多的汽修、汽配企业对基层员工的用工成本更加敏感,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被迫大量精减用工、缩小规模。

改革“阵痛”难免

目前,只有那些原始工资水平长期徘徊于最低工资标准上下、或者近几年一直没有涨过工资的企业,才跟进了涨薪的政策。然而,通过提高最低工资从而实现企业各层次员工工资水平整体上升的现象,目前仍属少见。

而由于前期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不重视及过度使用,中国的很多企业要还清清欠几十年的人力资源债,对于规模、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场艰难的决择。收入分配制度中再次提高最低工资低线,更是给中小型企业用人观念与机制的根本转变打了一针催生针。所有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基层员工,也逐步完成由黑领向转蓝领的转变。在中小企业用工观念与战略上转变的同时,其原有的收入分配比例也必将随之而改变,基层员工将不再是从前的简单的效益工资,将根据其自身的技术等级领取含带着技术含量的薪资。

当然,基层员工的用工成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但随着技术、科技、品牌、管理等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将得到逐步的解决,合理用工、高性价比用工将成为中小企业未来用工的趋势,低成本用工时代必将不再。应该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国家政策的规定是一项硬指标,市场大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将最终推动企业收入分配的变革。原来低用工成本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转而是向管理要效益,以及

以技术、科技、品牌等综合竞争力最终赢得市场的一席之地。“收入分配方案”之于国家是惠及民生,之于企业则是一个风向标,之于现今社会的大环境更是势在必行。

下载袁世凯之于近代军事改革(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袁世凯之于近代军事改革(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军事改革详说大全

    中国军事改革总体方案 ——部队战斗力跨越发展的重大措施 一、扩大国安委,做实国防部,将军委总部机关划归国防部,军委决策职能并入国安委,国防部列入国务院序列,但受国安委直接领......

    论习近平的军事改革思想

    论习近平的军事改革思想 ( 班别:13级国贸7班姓名:刘正汉学号:111333070148 ) 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11月24日至2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

    近代改革的先行者黄遵宪

    近代改革的先行者---黄遵宪 在中国近代进程中,有一位历史人物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影响早已超越中国国界,在日本、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国的声誉长盛不衰,这人就是近代杰出的外......

    军事体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军事体育论文 —浅谈军事体育 军事体育是军队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指一种直接与军事技能相融合,为培养和掌握军事技能并为军事目的(武装斗争)服务的体育运动。目前,在我军开展的军事......

    近代中国石油发展史(优秀范文五篇)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

    图解:史上最牛中国军事改革

    图解:史上最牛中国军事改革 为何本轮军改被称为史上最牛? 改革后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示意图 作为“中国60多年来最大一次军改”,本轮国防和军队改革重点在于高层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