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理论的收获与感想
“民理”课程的收获与建议
提要: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非常注重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民族之间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民族关系、民族问题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时间的退移,人们对民族的定义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见解。在中国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在《夏夷论》中提出:“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徙,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①而在20世纪初,奥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卡。伦纳尔和奥托。鲍威尔他们把民族看成一个抽象的、由人们主观认定的东西,成了人的观念意识和性格的产物,一种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东西。在这个民族定义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民族定义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我们看事物不能局限于当前的状况,应当设想其未来的发展,从而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更能沉着应对千变万化得世界。正如中国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民族实际,理论与行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继续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国家的蓬勃发展。
民族关系是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它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状态,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民族间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受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制约和影响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有一个国外的社会学实验:在某大学一个宽敞的房间里,事先在场地画很多边长25厘米的正方形格子,画满全场,然后,邀请等量的欧洲人、中东人及东方人在他们不知道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在这个场所举办一个交流会,研究者发现,不同的族群交流时对距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中东人交流时喜欢拉近距离,东方人其次,欧洲人在后。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谈话时保持的距离这么一件小事情上,也有文化差异。每个民族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联系、交往、学习,从而缔造了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最好的,所以文化差异,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因此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注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只有尊重了解差异的不同之处,才能更好更合理地去处理民族问题。
然而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斯大林说:”社会生活在变化,‘民族问题’也跟着在变化。在各个不同时期,有各个不同的阶级出现在斗争的舞台上,而且每一个阶级都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理解‘民族问题’的。因此,‘民族问题’在各个不同时期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比且有各种不同的色彩。“②所以西藏问题,东突问题一直层出不穷。西藏内部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所鼓吹的所谓“西藏独立”,最初不过是英国为了分裂我国西藏而抛出的一个钓饵,后来则成为西藏少数反动上层在帝国主义的怂恿挑唆下产生的一个梦想。矛盾冲突的不断产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缓慢,损害了西藏人们群众的利益。对此,我们能认识到虽然中国现今在不断的蓬勃发展,但是民族问题形势仍然严峻,民族之间的相处矛盾冲突依然很多。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和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应对,加强边境地区的建设,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处理好民族关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百年风雨,万事沧桑,当今中华民族关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民族之间动荡和冲突仍然存在,所以我们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应当在逐步的完善,我们的民族关系在光阴中慢慢的融洽,我们的民族问题在岁月中慢慢的缓和、解决、消逝。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结合中华民族实际问题,恰当合理的运用理论,付诸行动,争取中国伟大复兴的梦尽快实现。
第二篇:民族理论与社会实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江西井冈山红色文化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任课老师:
完成时间: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江西井冈山旅游文化
摘要: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同时还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关键字:红色革命,旅游,发展,文化保护
一.红色历史文化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荣历史。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形成了令人称赞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里保留了大量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同时井冈山的自然景观也让人心驰神往。
二.自然景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风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笔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今天,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国内外佳宾的光临。井冈山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10月份。而最精彩的莫过于每年的4、5月份,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正是游览井冈山的绝佳时机。井冈山上的杜鹃种类繁多,有云锦杜鹃、鹿角杜鹃、猴头杜鹃等约30个名贵品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这里独有的珍稀树种“井冈山杜鹃”。它不仅有清新扑鼻的花香,而且还拥有独具一格的“渐变”色:初开时为粉红色,然后逐渐变成紫红色,色泽绚丽、妩媚多姿,非常独特。被誉为“杜鹃山”的笔架山是井冈山杜鹃花的最佳观赏点。每年四、五月间,各色杜鹃花沿着笔架山山脊两侧竞相开放,在高峻的山崖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十里杜鹃长廊”,仿如仙境一般。杜鹃已被评为井冈山市的市花。除了杜鹃花还有以下值得参观的景点:
1.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峻险,至今杳无人迹,还是个“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和风景如画的高山流水,为避暑和旅游观光提供了大然场所。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和1992发行的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神游于此处的游客,往往会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这也别有一番情趣。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2.杜鹃山(笔架山)主要由中峰(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故名笔架山。整座山峰雄伟壮丽,葱茏峻拔,逶迤奇险,风光秀丽。在一片杜鹃密林处,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形态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头望天,人们称其为“蛤蟆叫天”石,是笔架山美景之一。
3.茨坪,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这是游览井冈山到的地方。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在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白云翻腾,犹如汪洋大海。
4.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连接湘赣边界,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8年8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1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4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1981年建立,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499公顷。保护区植被起源古老,植被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第三纪型森林”、“天然动植物园”和“亚热带绿色明珠”之称,区内还有目前全球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是研究中国乃至全球中亚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成为江西省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三.经济旅游发展
面对经济下行和旅游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2013年,井冈山科学调整重心,以旅游品牌国际化、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管理规范化、景区建设精品化、宣传营销立体化、旅游队伍专业化“六化”建设为主抓手,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完善旅游设施,强化景区管理,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井冈山旅游经济得到平稳有序发展。3月份共接待来山游客59.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03.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1.85%、36.76%。
为积极策应吉安市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城市战略,井冈山积极开展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等创建工作,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创新红色拓展训练载体,进一步完善了红色培训课题研究、场景设置、现场教学等教学项目。截止目前,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中信国际会议中心、红军故乡情景工程、泰井高速杜鹃花长廊、茨坪城区景观提升工程、白银湖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建设等一大批涉旅项目得到全面推进,井冈山“申遗”和旅游上市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开展 “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高考学子成人礼之旅”、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参观活动、第一届山地自行车赛道越野邀请赛、第四届国际杜鹃花节、海峡两岸媒体峰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等系列活动,有效拉动了井冈山旅游市场,井冈山的旅游影响力和形象持续提升,2013年,井冈山荣获“中国十大旅游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称号。
四.文化保护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的保护,坚持保护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强文化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地政府需要落实责任,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还要加强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还需要加大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内容和文化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的良好氛围。
保护传统文化靠大家,我们需要实现经济与文化保护的统一,真正的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篇:民族理论
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颗新星。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营造的一块绿洲,循环经济中净化的一片塞北蓝天,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列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探索中,鄂尔多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处于自治区落后水平,全市8个旗区中5个“国贫旗”、3个“区贫旗”,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自治区前列,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成功实现由贫困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跨越式、高起点、节约型、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共享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坚持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鄂尔多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
要务,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地方财政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发展,经济整体素质和协调性显著提高。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有后劲、可持续的发展。
(三)坚持节约型发展,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节
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形成了一大批耗能高的“五小”企业。进入新世纪以后,鄂尔多斯市委和市政府对落后产能进行了大力度的淘汰。
(四)坚持友好型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保护和优化生态环
境的基础上实现的。2007年,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森林覆盖率由12.6%提高到18.07%,入黄泥沙量减少了12.5%,沙尘暴由过去每年20—30次下降到8次以下。占全市总面积48%的沙漠、48%的丘陵沟壑和干旱硬梁区全部披上了绿装,局部地区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胜景。区域环境质量大为改善,个别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昔日的“黑三角”变成“金三角”.(五)坚持和谐共享发展,人民生活实现小康。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的,是惠及全体鄂尔多斯人民的发展。近6年来,累计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达45亿元。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位居全区领先水平,市旗乡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第四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琼州学院社会工作系
课程论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 业: 社会工作 班 级: 2012级 姓 名: 孟令娇 学 号: 12203022 指导教师: 黄星溦
2015年6月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研究
——以海南黎族地区的婚恋风俗习惯为例
社会工作系12级社会工作 12203022 孟令娇
摘要: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就是黎族和苗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所谓风俗习惯,简言之,就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会对该民族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与社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黎族地区的婚姻风俗习惯与政策,以及该风俗习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黎族地区;民族政策;婚姻;习俗;作用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内涵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显著特点之一,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目的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民族风俗习惯,一般都具有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行为心理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也体现了该民族特定的行为心理。例如,民族风俗中表现出来的喜好、崇尚、禁忌等,反映的是民族的一定的行为心理,但这些又是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民族风俗习惯反映一定的民族心理,又具有一定的物质的和具体的活动方式。
总之,民族风俗习惯是在民族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由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决定的,通过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并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它反映了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等,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黎族地区的恋爱婚姻风俗习惯
(一)婚姻成立
黎族婚姻习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自己民族的独特之处。在黎族父系氏族公社中有许多母系氏族时期的残余,黎族妇女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地位,母系氏族时期婚姻习俗的长期存在和遗留,是影响黎族婚姻风俗习惯发展的重要因素。
1、婚制
黎族婚姻的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由于经济结构和地域性差异,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夫兄弟婚、妻姐妹婚、交换婚、入赘婚等。
夫兄弟婚,即弟弟可以娶兄长遗弃之妻或遗孀为妻,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因为弟弟娶嫂子可以免交身价费。
妻姐妹婚,亦称“姐妹续婚”、“姐终妹及”或“接婚”,即姐姐去世了,姐夫可以娶妹妹为妻。
交换婚,实际是包办婚姻的一种,即甲乙两家子女的嫁娶均由父母做主,前提是甲乙两家都必须各有一儿一女,双方家长商定后儿女互为夫妻,即甲儿娶乙女,乙儿娶甲女。
入赘婚有两种类型:一是丈夫过世后,妻子在原夫家招郎,免收男方身价费,只举行“入室”婚仪即可:一是男方交不起聘礼到女方家“短期入赘”或“入赘”以劳力抵偿聘礼,3—5年以后将妻子带回家或长期居住。
2、通婚范围
同氏族、同血缘不能通婚是黎族婚姻风俗习惯的基本原则。在黎族,同部族、同血缘不通婚,同村绝对不通婚;结拜兄弟的子女不通婚;有的地方甚至仇家也不通婚。如有违者,将受到一种叫做“神罚”的惩罚,在打雷下雨天,违背祖训的男女爬在草地上吃草。该惩罚通常由双方父母提出,若不接受就将被赶出部族。
3、结婚年龄
黎族社会有早婚的习俗,很多人在11—12岁时就由父母做主结了婚,很多男子在15、16岁时就由父母做主成婚。
(二)婚姻缔结程序
1、恋爱
黎族人谈恋爱就是年轻人通过传统节日认识自己喜欢的对象。与通婚范围一致,即凡是可以通婚的男女能够在一起谈恋爱,彼此不能通婚的男女严禁在一起谈恋爱。谈恋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隆闺恋、节日恋、集会恋和劳动恋等。“隆闺恋”即在未设火炉的小屋里谈恋爱,在隆闺里,通过搭话、对歌、吹奏乐器等形式物色对象;“节日恋”即在节日活动中,不同血缘的未婚男女在一起互恋;“集会恋”利用举办婚丧、祭奠或做
七、做佛等机会互恋;“劳动恋”即青年男女利用放牧、砍柴、帮工等机会互恋。
2、订婚
订婚即男女双方合意订立婚约。自由恋爱后,男女双方应带槟榔、酒、茶等物品亲自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应在双方父母在场的情况下作出同意或是不同意的表态。如果同意,男方家又要第二次带上述物品来女方家举行定亲仪式。定亲后,两家可以互相往来。当孩子达到当地习惯认可的婚龄,男方家就会与女方家共同协商结婚吉日。婚约在黎族的婚姻成立过程中充分发挥习惯法的效力,对订立婚约的男女具有财产上以及道德上的约束力。订亲后,若是男方提出退婚,托人告诉女方家长,取得同意,聘礼一般不退回,双方未申明解除婚约前,都不得另择婚,违者受到村寨众人的斥责,被认为是侮辱别人的家门,要赔礼道歉。
3、结婚
黎族婚礼秉承了中国传统婚礼的隆重与热闹。在结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第一,要向女方家送聘礼;第二,要筹备婚礼物品;第三,要动员亲属为新郎盖新房。女方家要办两件事:第一,要备好酒菜招待接亲队伍;第二,要组织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队伍。黎族结婚礼仪的大致步骤是:接亲—迎亲—饮福酒—逗娘—对歌—送亲—收席—回门——请妻等程序。
(三)婚姻解除
黎族传统的离婚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男女双方协议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然后各自向父母报告,男方家请来村中最有威信的“奥雅”主持离婚仪式。男方家要杀猪摆酒,男女方的亲属代表对面就座,并请村里乡亲参加。在宴席中,男女双方申明离婚的理由,双方父母表明态度,众亲评议,如果一致同意离婚,就举行离婚仪式;第二种,离婚当事人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经过“奥雅”和双方父母调解无效后后,则由当事人自己处理。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必须退还男方家结婚时的彩礼,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女家不退还彩礼。男女双方离婚后子女一般留在男方家里。婴儿则由女方哺育,男方家给一定数量的抚养费,待孩子长大后要送回男方家,或者按照孩子的意愿,自由选择跟父亲或是母亲生活。如果女方离婚时坚决要求带一个孩子走,则由男方家的“奥雅”和女方家代表协商裁决,若男方同意,女方要付一定费用,但是随母的小孩不能改换姓氏。
(四)再婚的问题
黎族男女的再婚、改嫁现象很正常,不会受到人们的歧视。不论女方是由于丧偶而回娘家,或是与丈夫分开而回娘家,都没有人指责,黎族人对此采取开明的态度。女子再婚全由自己的意愿,没有人会干涉。女方若是丧偶,再婚时则没有其他特别的形式,但是财产由儿子掌控,如果孩子年纪小就带回娘家抚养,大了就回男方家,但也有女方带着孩子改嫁的情况,女方和孩子也不会受到新夫家的歧视。年纪比较大的寡妇,儿子已经结婚或长大就很少考虑再婚了,而是选择留在夫家和子女一起生活。有的寡妇为了照顾子女,也可招夫入赘。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作用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的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对社会的影响力度也不一样。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个民族中好的、有益的风俗习惯,对于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提高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推动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和繁荣,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促进民族间的交往联系、团结和睦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对于黎族地区的一些好的婚恋习俗,比如,恋爱是相对自由的,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继续交往下去;黎族的婚制也奉行一夫一妻制,这充分体现了男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是平等的;至于妇女改嫁的问题,也不必担心受到别人的歧视,无论是由于女方丧偶而回家,还是因为与丈夫离婚而回家,都没有人指责,这一点对于妇女来说还是比较开明的。以上这些婚恋风俗习惯都是好的、有益的,对于民族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与繁荣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二)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作用
一个民族中不好的、有害的风俗习惯,是对社会和自然等条件的歪曲的、片面的和不正确的反映,这种反映对民族的发展起滞后作用。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反映出听天命、信鬼神的宗教迷信观念,有的反映出剥削阶级的偏见和意识,有的反映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还有的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仇视和隔阂心理。这些都是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其对本民族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甚至是破坏作用。
黎族的婚恋习俗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取的风俗习惯,比如,婚制中的夫兄弟婚、妻姐妹婚和交换婚,都反映了传统思想观念中妇女地位低下的不合理信念,一方面也表现出人们的愚昧;黎族的通婚范围中不允许仇家通婚,这反映出民族之间的仇视与隔阂,对于民族关系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在婚姻关系解除时,黎族男女双方的权利是不对等的,相对而言,一旦离婚对妇女是很不公平的,甚至不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这也是婚姻风俗中不好的一面。以上这些“糟粕”都是应该摒弃的,否则就会阻碍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有害处的。
综上所述,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的一些“糟粕”成分,我们必须果断摒弃,而对于那些有益的方面,我们也应该发扬继承下去,最终促进我们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尧:《中华文化通志之民族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 吴永章:《黎族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 王学萍:《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 海南省民族学会编:《黎族田野调查》,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 中南民族学院编:《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五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填空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空题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
2、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3、5.12四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老城主要居住的是(羌)族。
4、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节日。
5、(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6、维吾尔族的乡村,每年(3)月(22)日过(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水)族。
10、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11、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1979年识别的是(基诺)族。
12、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
13、我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大昭寺)。
14、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辽宁)省。/ 7
16、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赫哲族)。
17、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23、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24、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
25、发明云南白药的典焕章,是(白)族。
26、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的少数民族喜欢干栏式房屋,(吊脚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代表。
27、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西藏建造的(布达拉宫),后经历代的不断整修,如今已成为藏族地区最宏伟的建筑。
28、我国最早的航海家郑和是(回)族。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航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9、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是(高山)族。
30、鼓楼、风雨亭、风雨桥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3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32、闻名全国的红(枸杞子)、黄(甘草)、兰(贺兰石)、白(滩羊波)、黑(发菜)产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33、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举行那达慕大会,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比赛。
34、青海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35、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是(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
36、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又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
38、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9、(撒拉)族被我国列为人口较少民族。4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自治权)。
41、在民族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始终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43、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44、民族识别的原则包括(民族意愿)原则和(民族特征)原则。
4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
47、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和(行政级别)的顺序组成。
48、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4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51、世界上约有(3000)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约(80)%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
52、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左右。
53、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
一、填充题
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7
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0、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1、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2、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13、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14、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20、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23、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4、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5、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26、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27、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28、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29、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30、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31、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3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33、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4、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5、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3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7
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39、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4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3、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5、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46、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47.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8.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9.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0.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5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
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5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5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6.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57.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58.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59.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60.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6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6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6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6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6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7
6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69.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70.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71.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72.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填充题
P1)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P4)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P2)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充题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
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一、填充题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5.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一、填充题 . 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7
3. 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4.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8. 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居民)制度等。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一、填充题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一、填充题 .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填充题/ 7
1.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填充题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一、填充题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