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访谈录策划稿
关于大学生学车热背后的冷思考
————《生活对对碰》节目策划书
一、节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飙升,学车、考驾照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时尚,这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校大学生考驾照的很多,不少人都把汽车驾驶当做一项就业竞争中的技能优势,也算是为求职做更好的准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留下了隐患。同时,在学车过程中,大学生们必然与驾校要打交道,两者之间产生摩擦是必然的,而这种摩擦似乎有日渐升温的趋势。
二、节目目的
本节目希望通过教练、大学生以及相关人士之间的沟通,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大学生群体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它,并且希望驾校作为教导的一方,能够发挥它的协调作用,尽量协调好与大学生学员之间的相处关系。总之,本节目期望相关人士能够对学车热这一现象冷静思考。
三、节目主题
关于大学生学车热背后的冷思考————《生活对对碰》
四、节目时间
2010年 5月20日晚19:30分
五、节目地点 XX演播室
六、工作安排
节目策划:唐敏芳、余兴红、陶莉莉 主持人:陶莉莉
嘉宾:学生嘉宾(唐敏芳饰)、教练嘉宾(余兴红饰)
七、节目内容
主持人简称主持,学生嘉宾简称学,教练嘉宾简称教练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这一期的生活对对碰。近期,大学校园掀起了学车热,而且有愈演愈火的趋势。但是现象背后存在隐忧,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期节目,让大家正确对待,冷静思考这一现象。在我身边的,是我们请到的嘉宾。首先介绍一下,在我左手边的这位是来自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得李同学,你好。我右手边的是我们城南驾校的周教练,你好。
嘉宾合:主持人好,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晚上好。
主持:那么,对于大学校园里的学车热,李同学持什么态度呢?
学生:作为我们大学生来讲,掌握开车这项技能已逐渐成为一项普遍需要,许多大学生选择利用暑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参加驾驶培训,都为获得驾驶证而努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这也是为毕业后找工作增添砝码,从而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主持:不知我们的周教练对这一现象又是持什么看法呢? 教练:的确,如李同学所说,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开车这项技能是可以增添砝码。我们驾校自然对于那么多学生来报名学车,是非常乐见其成。这毕竟是对于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而且大学生学车学得快。但是,学生族学车,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取得驾照后,他们会在迟两年再接触车子,买车、开车,到那时,肯定会手生,开车会有问题,很容易出事故。
学生:周教练,这一点,我不是很认同,开车是一项技能,学会之后,就像一项运动一样,稍稍回忆熟悉一下,应该是可以再熟练的。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拜托熟人带一段时间,熟悉路况。
主持:呵呵,节目一开始,我们的周教练与李同学就已经进入状态,各持观点,针锋相对。也就是说,学车作为一种就业砝码这一观点,两位都是同意的。那么,对于,这一观点,两位不知可否提供一些比较实际的例子提供参考。
学生:我的学长在上海某外企公司应聘时,和另一位求职者一起闯进了最后一关,双方在各个方面都旗鼓相当,但由于学长比对方多了一项驾驶专长,最终从这场选拔中胜出。同样,在我最近去参加培训的一位今年刚毕业于南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同学也告知,他们毕业后去竞聘时,几个差不多条件的人,公司最终录用的就是拥有驾驶证的。
教练:部分大学生暑假学车是家长要求的。一位同学的父亲说:“孩子现在有这么充足的时间,就该鼓励他多学点东西,不单是为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更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虽然学车后家里没车让他开,但还是先考了本再说。”
主持:如此看来,现实的确是很紧迫地要求大学生有这一技能。接下来,我们节目组也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那么下面来看一下我们的调查数据、。
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率逐年递减。
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6年71.9%、2007年71%、2008年68.5%、2009年68%。
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不能在当年找到合适的岗位,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
那么,我个人也有所耳闻,驾校与学员之间,有时会因为费用明细不清,或者教练的态度等问题,与驾校产生摩擦。不知李同学是不是有亲身体会?
学生:恩,我的确有一些个人体会。我报名的驾校,报名费用是2900元,但是具体这些钱时用到什么地方,不是很清楚。问教练或是联系报名的工作人员,他们自己也有些含糊。这就导致我们学员更见不清不楚。再者,除去报名费用,到了考科目
一、科目
二、科目三的时候,还有其他场地费、保险费、包车费等等,名目特别多,有些费用究竟是必要还是不必要,都搞不清楚。
主持:李同学对于驾校学车的费用问题比较关注。那么,周教练,对于驾校的费用问题,可否给自己的一些见解?
教练:费用的话,按照实际花费,的确需要这么多费用。可能平常稍微会贵一些,驾校在针对在校大学生这块潜在的巨大蛋糕,也会在暑期这个黄金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措施。我们城南驾校报名点,凭学生证可享受一定的学费优惠,学费可以分期付款,对应届生毕业生实行优先送考。暑期是大学生学车的高峰期,也是驾校盈利的契机,优惠措施是也重要的“促销”手段。假如,学生觉得在校学习阶段学车太贵的话,可以选择在暑期报名学车,这样也更容易集中练习,提高开车技能。主持:既然如此的话,我个人建议,考驾照也不是求职必需,而且学车费用较高,大学生要考虑自身经济状况量力而行。
学生:周教练,除了费用问题,我想向您请教,很多驾校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潜规则,然后,这些所谓的规则可能就会影响学员与教练之间的良好关系,您对此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吗?
主持:我们的李同学,向周教练发难啊,希望周教练不要介意,能够在我们的节目上尽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练:关于潜规则,这个不太好说,虽然各方面都曝料比较多,但是真假难辨。对于我自己所在的城南驾校,这种潜规则还是可以避免的,驾校提高教练的收入,月收入5000,学校一旦发现有人向学员索要好处,立马处分辞退。这种做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主持:关于学员与驾校之间的关系话题,先到这里,下面,我想请两位嘉宾重点阐述一下大学生驾驶存在的隐忧,周教练,先请。
教练:每期驾驶学员中,大
一、大二的学生和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占了八成。而合格驾驶人应具备过硬的驾驶作风,娴熟的驾驶技术,成熟的的心理。这些素质的取得,是要经过长期的精心培养、刻苦磨炼才能得到的。但是,许多大学生驾驶本一旦到手,认为目的已经达到,立刻就会产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心理,很少有人再把练车、学习交通法规当回事;再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是无车可开的。
学生:那么,周教练是否想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学生学员的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安全行车意识和驾驶技术,不但不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提高,相反,已经掌握的本领还会与日俱“退”。因此,大学生驾驶人充其量不过是一群有证龄无驾龄的持本族而已,一旦驾车上路会给整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给用人单位,甚至给自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教练:对,李同学,我的观点就是如此,但是,这些如你之前所说,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克服的。首先,严把驾驶人培训、考试关。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驾校和驾驶人考试机构要不断增强对社会和驾驶人负责的责任心,决不放松或降低对大学生培训、考试时的要求和标准。
主持:我个人认为,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学驾驶。会驾驶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但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提前学驾驶弊大于利。依我主持人的愚见,除少数有车开的大学生外,其他同学考驾驶证的最佳时间应在毕业后、就业前。因为这时候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把驾驶技术学到手;对于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车管所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向他们陈述利害关系,劝说他们不要考驾驶证。
学生: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就是加强对持本驾驶人的管理。建议公安部出台规定,对长期不开车的驾驶人实行登记管理,即要求他们按年度向车管所提供已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和实际驾驶训练的证明,从制度上保证他们驾驶等各方面的素质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主持:关于大学生学车隐忧,我们的周教练与李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总体来说,大学生学车热,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广大大学生莫盲目跟风,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清楚再付诸实践。包括学生在内的周边人群,也应该冷静看待这一火热风潮,不要一味褒或是贬。驾校方与学员方也可平心静气进行足够的交流,来协调彼此之间的矛盾。那么,感谢我们的嘉宾来参与我们的节目,非常感谢李同学与周教练在节目中的真诚见解,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收看我们的节目,下期节目准时再见!
八、节目总结 多一门技术,就如多一扇窗户,它会使房间更加明亮!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要边走边看,边走边学,更要的冷静的思考,不可狂热的去追随一种所谓的风尚。大学生、教练,以及相关人士在学车中的沟通也是一项考验,学问多多。希望这档节目——《大学生学车热背后的冷思考》,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这是“生活对对碰”节目组最大的欣慰和快乐。
第二篇:校友访谈录活动策划
校友访谈录系列活动
“校友访谈录2010——追梦”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据成功事例了解当代社会,促在校学生坚定学习信念
二、活动名称:校友访谈录2010——追梦
三、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显严
峻,以成为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在校大学生,除保证圆满地完成学业之外,还应及时了解社会信息和就业动向。同时,由于许多当代大学生不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认为只要有个大学文凭,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造成基础理论不扎实、动手能力弱的现象严重。为此我们举办此次活动以减少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困惑,改善当前不良学风。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对象:2008级本科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积极分子。
七、活动意义:通过采访校友的人生经历,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他们珍惜时
光,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今日我以师大为荣,明天师大以我为荣”的责任意识和作为师大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更进一步了解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差异,提早做好关于走上社会后角色转变的准备,更好 地适应工作环境。
八、活动准备:
九、活动流程:
1)寻找校友。将全体参与人员分成组,分别采用网络查询,咨询老师等不同的方式去寻找近几年从我院毕业的优秀校友人。寻找目标为曾经在校期间表现突出,毕业后小有成就,一路奋斗追梦,内心或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其经历能够给在校学生以启发和鼓励的优秀校友。
2)深入校友。对确定的校友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正面对该校友的大学经历和毕业后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充分的采访,同时通过曾经的老师,同学以及现在的同事进行侧面的了解。采用文字,照片,录像等多种手段做好记录。
3)宣传校友。对于所掌握的校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然后通过展牌,海报,网络等方式对位校友进行全方位宣传,让同学们对位优秀的校友进行初步了解,为参与访谈校友的积极性做好铺垫。
4)访谈校友。采用模拟访谈节目的形式,融入青春校园的元素,对 位校友进行现场访谈。访谈的过程紧紧围绕着本次主题——“追梦”展开:
①将 位校友的奋斗的经历进行浓缩定位,分别采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的歌曲名字定义(例如《倔强》、《梦的怒放》、《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等),对位校友的生活纪实与歌曲融合以mv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②邀请校友上台就坐,开始正式访谈,从在校期间的大学时光到毕业时的选择启程,再到现如今的小有成就,通过时间线展开访谈,主持人恰当把握访谈氛围,轻松而充实。期间融入信件,照片,音乐,物品等具有代表性的道具,让访谈不失乏味和枯燥,一同畅聊追梦的心路历程。
③现场互动,每个气球中提前装入了一位同学的问题,通过扎气球的游戏,位校
友来回答在座的同学们的问题。
④访谈最后,主持人进行全场总结,位校友共同献上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台下的同学跟唱并掌声感谢。
十、活动预算:
第三篇:2010年高考状元访谈录策划方案
2010年市高考状元访谈录
策划方案
【片花制作】
学生1、2、3、4(轮流说):大家好,我叫***,2010年高考文科/理科成绩是***,被录取在***大学。
学生1:我一直相信,心有多大,你的梦想就有多大。学生2:有梦想就有希望。
学生3:有梦想就有未来。
学生4:我在***大学等你们。
学生1:我在***大学等你。
学生2:我在***大学等你。
学生3、4:我们在***大学等你。
【场景】可选择:
1、室外。龙泉景观带标志处。安静。景物优美。主持人与被采访者环坐。
2、室内。具备专门制作的背景喷绘墙。主持人与被采访人面对面。
【访谈宗旨】
能在万马奔腾的独木桥上一步领先,从而一生领先,高考状元都有哪些成功经验。
访谈是为了给以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以经验的借鉴和学习的参
考。
【访谈内容】
零距离接触高考状元
采访对象:学生
1、进入高中,需要具备怎样的心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
2、进入高三,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技巧。
3、如何处理兴趣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4、高考前夕,如何调整心态,安排作息时间。
5、高考期间,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考试。
6、给高考失误的同学,传授经验教训。
家有考生
采访对象:家长
1、孩子进入高中,作为父母有什么压力。你们是怎么面对压力的。
2、平时是怎样面对孩子的成绩的。给孩子定不定分数目标。
3、如何面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影响了学习,你们的态度。
4、如何给孩子谈高考的性质。
5、孩子考得这么好,总结你们作为父母的做法,有哪些经验。
高考与家教
采访对象:老师
1、高考状元在平日的学习中都有哪些特点。
2、面对学生偏科的现象以及忽上忽下的不稳定成绩,学生应该注
意什么。
3、高中学生家长应该努力做好哪些方面,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繁重的学习。
4、高考状元的产生和家庭教育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5、作为老师,对家有高考学生的家长,有何建议和要求。
第四篇:三农问题访谈录
三农问题访谈录
2012年5月2日至4日,夏日乐悠悠,也正值五一劳动节期间,我们组成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这三天里我们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劳动人民进行了采访。
记者:现在许多人都在讨论并关注三农问题,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了解三农问题的实质,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
人物甲:三农问题即指: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农业不得以发展的话,“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三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记者:国家提出三农问题后,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过程中有没有给农民工带去实惠呢?
人物乙: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对我们农民来说说无异于锦上添花,以前种粮户需要上交粮税,而今此种制度早已被废除,我们不仅不需要纳粮税了,每年都还可以按照土地的多少,获得相应的现金补贴或者其他。
记者:现在子女随父母去其务工的城市上学和高考户籍都不再受限制了,取消了本省户籍只能在本省考试的限制,异地也能就读高考了,留守儿童就多了很多,您觉得取消户籍限制实际作用大吗?
人物丙: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取消户籍限制对外来务工者的意义很大,外来务工者常年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回家,大多都只能在春节回家陪伴家人,并且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孩子和辅导他们的学习及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感觉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教,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学习,一天就知道瞎混,而以前在外读书的异地考生又不能在省外高考,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在那个极少回去的老家,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而且外地教材也与本省的有所不同,这种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里产生了变化,他们难以适应这种现状,高考结果就不言而喻了。现在子女可以随父母去外地读书高考了,再也不用担心异地高考的问题了,子女也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学习成绩也就日渐提升。
记者:你觉得进城务工保障多吗?
人物丁:我们作为外来务工者,拿着外地户口,自然就不能享受到当地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福利政策了,而且也很难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大多城市都没有针对外来务工者来制定出一定相应的保障政策;还有就是大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都没有多少文化,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工作也不签合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时常被骗,导致工资被拖欠,呈现出农民工“打工难”的社会现状,在城市里租不起好的房子,只能住着漏雨的棚屋,吃着粗茶淡饭,日子很是清苦。
第五篇:父母访谈录
父母访谈录辛¥2010级法学(2)班 2010¥¥¥¥¥¥
一、访谈问题:
1、向父母汇报自己的上课情况,与听课态度询问家长的建议。
2、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情况,征求父母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意见与建议。
3、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生活状况,了解父母对自己在校生活的想法。
4、向父母汇报在校期间的财务支出,各项支出的大概比例并征求父母的看法。
5、和父母交流自己对未来就业的想法。
6、了解父母对自己常与家里联系或多回家的看法。
7、了解父母在家的生活情况及父母的身体状况。
8、向父母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期望,要求。
二、访谈记录:
问题一:向父母汇报自己的上课情况,与听课态度询问家长的建议。
记录一:自己上课的出勤率还是可以保证的,没有一些其他的事,都能去上课,很少逃课。在听课态度上,专业课比较认真,选修课的听课效率就比较低了,也有玩手机的情况。在班里也很少坐到前排的位置,一般都比较靠后,或者在侧面。家长希望我能够对所有课都能够去认真听讲,能不逃课尽量不逃课。选修课也是对自己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也要尽量认真听课,珍惜大学的每一节课。不旷课,不早退。至于座位,还是希望我往前坐,但是也不能脱离了宿舍,朋友,争取找到一个平衡点。技能好好学习,也能和大家很好的相处。
问题二: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及自习情况,征求父母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意见与建议。记录二:已经上大学一年半了,基本已经熟悉了工商学院的周边环境,已经从入学最开始新奇步入了正常学习生活。没有课的时候也经常去上自习,学习成绩在班里也能保持在前十名的位置。英语四级也已经考过一次了,成绩没有出来,还是要抓紧复习英语。父母希望我能学习再认真些,不能以不挂科为目的要追求更高层次,不能只在考试之前努力,要在平时多一些学习时间,多读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扩宽知识面。在英语上要付出更多努力,争取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基础。英语过级要抓紧,以后的考研或者司法考试留出时间。
问题三: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生活状况,了解父母对自己在校生活的想法。
记录三:自己在学校基本在12点左右睡觉。早上七点起床,有的时候起晚了会不吃早饭,午饭晚饭有的时候也会在外面买,不去食堂。有比较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般都是在宿舍,参加学校活动比较少。锻炼身体方面,天气暖和的时候会起来晨跑,天气冷了就没去。家长希望我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前提。要加强锻炼,身体是第一位的。要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在素质上有一个飞跃。也能扩宽视野,增加学习兴趣。
问题四:向父母汇报在校期间的财务支出,各项支出的大概比例并征求父母的看法。记录四:大学以后,消费都已经不再像在家里那样节省,吃、穿、用的费用都需要自己安排,除了每天必要的花销,吃饭、还有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有时候会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也锻炼了我们理财的能力。一般生活费一个月平均也在六七百元左右。
吃饭花费的比例比较大。其他的就是一些日用品,手机费之类的。有的时候还会和宿舍的同学出去玩,增进友谊,放松一下。家长认为,我对自己的财务安排还是合理的,要吃好喝好,不能过于节省,但是也不要浪费。安排好自己的财务,生活要有条理。可以适当的出去旅游,但是不能耽误学习,找一些假期去。放松一下自己,也能增进友谊,不错。
问题五:和父母交流自己对未来就业的想法。
记录五: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存在好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现在随处可见,“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很多人都是毕业以后不能从事自己所学专业。我认为就业难是因为能力差不多的人太多了,要想让就业机会乐观些就是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具体将来找什么工作我还没有一个规划,只能到时候看情况而定了,现在要先打好基础,为了将来做好准备,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自己各方面的锻炼。家长认为应该早点有个打算,大概往什么方向发展要有个计划,不能盲目,但是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保持乐观,有信心。
问题六:了解父母对自己常与家里联系或多回家的看法。
记录六:我一般会在周末给家长打电话,让父母放心,把这周的事情和父母说说,回家一般是一学期中间回家两次吧,一般都是在3天小假期的时候。父母希望能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很好,让家长能时刻知道自己的状况,至于回家,不要逃课回家,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回家,让家长放心。
问题七:了解父母在家的生活情况及父母的身体状况。
记录七:父母在家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母亲退休了去哥哥那看孩子。爸爸自己在家,白天上班,晚上看电视,饭后经常去走走锻炼身体。父母的身体状况都很好,没有什么疾病。心里也比较轻松,就是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变化,等我放假就会比较的热闹。希望我能认真学习,也让家长知道什么时候回家,不用太担心家里。
问题八:向父母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期望,要求。
记录八:希望我能后认真学习。这是我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的一次实践。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要努力的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一定要不悔的度过。爸妈希望我在学校能搞好好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在学校积极的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处世技巧,多多的与同学交流,变得开朗、活泼。不仅能够很好的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更能学习到学习的方法。
三、访谈心得
也许是平时很少关心家长的感受,放假也只是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上网,或者去和同学聚会。很少有这样和父母交流的机会。这次谈话自己的感触很深,很深。自己的确是和父母交流太少了。作为子女,上了大学,已经算是离开了父母。自己干什么父母会牵挂,以后一定要多和父母联系,不让父母担心。
访谈中的体会很多。在学习上,我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但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三个学期以来的感受与刚来大学时的感受有了太多的不同,大学仍
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自习成为了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老师讲课的内容是一定的,学习的任务就交给了自己,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课下更加的努力。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的期望和嘱托不时在耳边响起,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多去上自习,努力学习。
在生活上,家长希望的是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生活方式。要早睡早起,好好吃早饭,要加强体育锻炼。也许以前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后也要加强对自己生活的安排。使自己生活的更加合理。不能像往常一样的谁懒觉。不能总是在宿舍里窝着。要经常的出去走走,既能锻炼了身体,也给了自己与别人交流的机会。
父母为了给我好的学习环境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他们努力满足我的一切要求,宁可自己吃些苦也从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我要通过更努力的学习回报父母,让父母安心。以后也要多联系父母,多和父母聊天,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作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最高目标。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或参与各种勤工助学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不反对勤工俭学,但是要注意安全,一切都是自己做主,最主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现代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要求学生的人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在大学期间,要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找机会多多练习自己应付各种场合的能力。追主要的仍然是抓紧学习,学习英语,不辜负父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