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难救援的想法(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1:2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灾难救援的想法(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灾难救援的想法(范文模版)》。

第一篇:关于灾难救援的想法(范文模版)

关于自然灾害救援的总结

在我看来灾难,灾害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天灾,即自然灾害。二是人祸,即人为灾害。三是心理问题。当今社会中关于灾难,灾害的救援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公民的重视。特别是一般的群众,若能够学会一些基本的救援操作,不仅能在危急时刻避免灾害,还能够有效地救援他人。在这里我就自然灾害的救援做出具体的表述。

天灾,即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上、地震灾害,山体崩塌、花瓶、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可以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在我国常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与森林草原火灾。

一、气象灾害,它包括干旱、雨涝、热带气旋、寒潮与冷冻灾害、冰雹灾害等。对于气象灾害,主要是预防为主,大多数的气象灾害有其发生的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只要在时间的把握上准确和关注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关注天气预报,便可相对容易的预防气象灾害。

二、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灾害性海浪、海冰和赤潮。这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对于海洋灾害,首先我们要学会对于环境的观察,关注海洋的信息动态,以此来掌握海洋灾害的防护。

三、洪水灾害,众所周之,从古到今洪水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灾害,如黄河和恒河下游常泛滥成灾,造成重大损失。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范围主要是我国的七大江河(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珠海)及其之流的中下游。例如1950年7月,淮河大水、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1963年8月,海河大水、1985年8月,辽河大水、1998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几乎每过十年,在我国就有可能发生巨大地洪涝灾害。而且由与洪水所引发的洪涝灾害在不同地区更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如引发溃坝洪水,湖泊洪水,山洪的爆发等等。由此掌握洪水的自救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有关洪水的自救方法

1.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

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蒸煮可供几天食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

2.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1.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到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

2.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未很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3.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3.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

四、地质灾害,通常意义上为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产生的后果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等。面对地质灾害,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里做好预防措施。因为地质灾害中大多时都相伴发生,所以以下主要是泥石流的预防

1.人员建筑物应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房屋建设中,不能占据泄洪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而在沟岸两侧因建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避免泥石流伤害。

2.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场

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活动:;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3.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雨天是泥石流的多发时间,不可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响声,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一般泥石流发生时,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此时便要注意,并撤离。

五、地震灾害,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我国的地震主要是板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征;我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像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为20世纪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难: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8624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624万人。因此对于地震我们必须掌握相关的救援,以便不时之需

(1)地震的现场救援

应先分清伤员的身体状况,是轻伤,重伤还是死亡。然后根据以下情况具体救援。

1、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单人施救--以2:30 的比率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压法,即在胸部施压 30次,然后再深吹气2次,双人施救--由于体外心脏压法须与人工呼吸配合施行,因此最好有两名施救人员,其中一名在伤者身旁施行体外心脏压法,另一名则留在伤者头部侧,使其头部后仰,并继续灌气入肺部, 运用两人拯救法时,心外压速率为每分钟60次,如不停的进行,则可保持足够的血液流动量及血压, 并使血液流回心脏, 此心外压速率非常实用既可避免疲劳,又方便以每秒钟压一次来计算时间,并可在不中断按压进行下,每压5次,深吹,灌气一次,以达到最适当的灌气及血液循环比率(1:5),然后迅速转送医院。

2、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要迅速转送医院。

3、开放性伤应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物品包扎、止血。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4、四肢骨折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方法,如树枝或木板对骨折处进行妥善固定,然后迅速转送医院。

5、脊柱骨折地震多见。脊柱骨折现场不易发现。因此,搬动和转送时要格外注意。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有截瘫时同样要按上述方法搬动,防止加重脊髓损伤。脖颈骨折要用围领等方法固定。所有脊柱骨折都要用平板搬运。途中要将伤员与平板之间用宽带妥善固定,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

(2)室内避震措施

这里面我要特别强调,那些用“蹲下和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基本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的存活率。因此千万不要在地震中躲在桌子或是椅子下面,那基本上是没有作用的,简单地来说,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 “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选择躲在这些“三角区”才是正确的。

(3)室外避震措施

室外避震应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六、森林草原火灾

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应当尽力保持镇静,就地取材,尽快作好自我防护,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和逃生技能,以求安全迅速逃生:

1、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潜伏性,会降低人的精神敏锐性,中毒后不容易被察觉。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这样就多了一层保护。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延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

2、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风向的变化,因为这说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这也决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确。实践表明现场刮起5级以上的大风,火灾就会失控。如果突然感觉到无风的时候更不能麻痹大意,这时往往意味着风向将会发生变化或者逆转,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伤亡。

3、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切切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

4、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的多,火头会跑到你的前面。

5、一旦大火扑来的时候,如果你处在下风向,要做决死的拼搏果断地迎风对火突破包围圈。切忌顺风撤离。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主动点火烧掉周围的可燃物,当烧出一片空地后,迅速进入空地卧倒避烟。

6、顺利地脱离火灾现场之后,还要注意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的时候要防止蚊虫或者蛇、野兽、毒蜂的侵袭。集体或者结伴出游的人员应当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队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灭火救灾人员求援。

以上便是我关于我国大多数自然灾害的救援措施的总结,希望每个人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冷静沉着,这样既能救助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第二篇:云南省烟花爆竹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

云南省烟花爆竹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

目 录 总则

1.1 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指挥中心组成及职责 2.2 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职责 2.3 专家组 2.4 日常工作机构 3 预警预防机制

3.1 预防 3.2 监测

3.3 预警级别及发布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4.2 基本响应程序 4.3 应急决策 4.4 指挥协调

4.5 应急联动 4.6 新闻报道 4.7 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理 5.2 保险 5.3 事故调查 5.4 应急总结 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保障 6.2 装备保障 6.3 队伍保障 6.4 运输保障 6.5 医疗卫生保障 6.6 治安保障 6.7 技术保障

6.8 宣传、培训和演练 6.9 监督检查 7 附则

7.1 奖励与责任

7.2 省应急指挥机构联系方式 7.3 预案管理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烟花爆竹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应对、防范烟花爆竹事故风险和事故灾害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烟花爆竹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的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事故。

1.4 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烟花爆竹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3(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预警分析,搞好预案演习,提高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

(3)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烟花爆竹事故的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4)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省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省烟花爆竹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工作。州、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5)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实现救援队伍、物资技术和信息的有机配置,做到统一调度和资源共享。

(6)坚持科学应对的原则。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烟花爆竹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救灾能力。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成及职责

在省政府和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立省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省安全监管局负责同志任总指挥,省公安厅和当地设区的市政府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成员单位由省安全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委宣传部、省经济委员会、省卫生厅、省质监局、省交通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

(1)统一领导和指挥全省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协调与指挥中心以及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3)必要时,协调驻地部队参加特别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决定启动省应急救援预案。2.2 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职责

(1)省安全监管局:承接烟花爆竹事故报告;制定烟花爆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调各成员单位的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并传达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负责成立应急救援专家组并开展工作;组织协调烟花爆竹事故的调查处理。

(2)省公安厅:负责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以及人员撤离区域的治安管理,负责事故现场扑灭火灾,组织伤员的搜救,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参与 事故的调查处理。

(3)省委宣传部:负责事故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4)省经济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有关部门提供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5)省卫生厅: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医疗保障,组织对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统计、通报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情况。

(6)省质监局:负责涉及烟花爆竹生产产品及使用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7)省交通厅: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

(8)省劳动保障厅:参与有关善后处置工作;协调工伤保险相关事务。

2.3 专家组

专家组由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

(1)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议。(2)对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技术指导。(3)参与事故调查,提出事故原因分析意见。(4)参与制订、修订烟花爆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承担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等。2.4日常工作机构 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作为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由各成员单位联络员组成,设在省安全监管局,省安全监管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是:

(1)编制、管理和实施救援预案。

(2)对全省范围内烟花爆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提出预测和预警。

(3)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烟花爆竹重大事故,组织制订烟花爆竹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指导书。

(4)收集全省烟花爆竹应急救援资源信息,组建专家库和资源库,并负责联络。

(5)跟踪各地应急救援预案的执行情况,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6)协调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督促落实,做好应急救援联动组织网络的联系、协调工作,定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交换信息。

(7)汇集、上报事故灾情和救援情况。(8)承办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3 预警预防机制 3.1 预防

3.1.1 各级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分级建立烟花爆竹重大危险场所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危险场所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分布、地理位置以及危险危害级别 等内容;周边安全距离、地形、地貌、交通、电力、水源以及周围消防、医疗救护力量等情况。

3.1.2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依法履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职责,督促企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1.3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制定针对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2 监测

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负责收集有关烟花爆竹事故信息,并定期将事故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事故分析预测报告,报指挥中心。

3.3 预警级别及发布

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烟花爆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般(Ⅳ级):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或者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

较大(Ⅲ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者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重大(Ⅱ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特别重大(Ⅰ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以上,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按照事故等级分别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及险情时,应立即向119、120报警并及时报告当地县级政府和安全监管局,启动县(市、区)级预案,并及时逐级上报州(市)级政府和安全监管局。县级政府负责同志应在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州(市)有关部门视情况或按要求派员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发生较大事故及险情时,启动市级及以下应急预案,市、县级政府负责同志应在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省有关部门 应派员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及险情时,启动省级及以下各级预案,省、市、县级政府负责同志和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及险情时,在国家应急指挥机构指导下,组织应急处置。

4.2 基本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在报告事故的同时,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救工作,初步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物证。

当地政府应当紧急启动相应级别的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先行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 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伤员抢救、事故抢险、人员疏散和隐患处置工作。

封锁事故现场。根据人员伤亡和波及范围,设定现场抢险救援警戒区域。同时设立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保证救护车辆畅通。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社会动员。当地政府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负责动员、调动有关人员、物资、设备、器材以及征用场地,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配合并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阻拦和拒绝。

4.3 应急决策

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和可控情况,提出具体处理意见报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情况,做出如下处置,其中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还应在国家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处置:

(1)对事发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要求,协调省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向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必要时请求给予支持。

(3)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事发地进行指导。

(4)调集专业处置力量和抢险救援物资救援,必要时请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给予支援。

(5)省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同志赴事发地,现场指挥。(6)发布启动应急预案指令。

(7)落实国家和省领导有关指示,进一步采取相关处 置措施。

4.4 指挥协调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成立由事发地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等参加的现场指挥部,负责研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开展以下工作:

(1)对应急救援行动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2)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援。(3)组织人员疏散、安置。

(4)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保障和支援工作。(5)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及时报告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

4.5 应急联动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可成立若干工作组:(1)抢险救援组:由公安部门负责,安全监管、交通、气象等相关部门参加,组织专业抢险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根据需要随时调遣增援队伍。

(2)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组:由卫生部门负责,公安、交通等部门参加,组织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工作。

(3)交通管制组:由公安部门负责,交通等部门参加,负责事发地道路交通管制工作,确保运输畅通。

(4)治安警戒组: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现场警戒,维护治安秩序,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调查处理提供取证依 据和资料。

(5)人员疏散和安置组:由民政部门负责、公安等部门参加,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和安置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疏散措施。同时,要保证被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

(6)社会动员组:由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7)物资和经费保障组:由经济委员会负责,财政、商务等部门参加,根据需要负责调集、征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用于应急救援。

(8)应急通信组:由通信部门负责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确保通信畅通。

(9)综合信息组:由现场指挥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工作。

(10)生活保障组:由事发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应急工作人员必需的后勤保障工作。

(11)新闻报道组:在政府新闻办领导下,制订新闻报道方案,设立新闻发言人,及时、有效向有关媒体发布事故和处置情况。

4.6 新闻报道

由宣传部门统一负责对外新闻报道工作。4.7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事故险情得到根本消除,经现场指挥部检查确认,不存在造成次生事故因素,不会对事故现场和周围环境造成火灾及环境影响时,由现场指挥部向批准应急预案的指挥机构报告,经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理

5.1.1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租用场地,所发生费用由事故单位或事发地政府负责解决。

5.1.2 对伤亡人员和家属做好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5.1.3 事故救援结束后,应当尽快恢复受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5.2 保险

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应立即勘查,核实受损情况,向购买保险的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和受灾人员支付保险金。

5.3 事故调查

应急结束后,进入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工作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事故调查,并提出调查报告。事故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经事故调查组同意,方可进行现 场清理。

5.4 救援总结评估

应急结束后,应将应急救援期间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录像资料整理归档,并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按程序上报。保障措施 6.1 通信保障

各级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应配备相应的通讯设施,确保应急参与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6.2 装备保障

针对可能发生重大烟花爆竹事故危险场所分布,配备相适应的救援装备,保证在应急情况下及时调用。

6.3 队伍保障

公安、消防、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医疗卫生是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队伍。同时要加强以企业、乡镇为单位的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6.4 运输保障

公安、交通等单位负责运输保障。保证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6.5 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组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技术队伍,及时开展医疗救治,根据需要及时提 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

6.6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负责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事故现场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必要时及时疏散群众,保持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

6.7 技术保障

各地应根据辖区内烟花爆竹的数量和分布,建立由当地的烟花爆竹安全评价机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组成的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专家库。专家参与起草本地区的烟花爆竹应急救援方案工作,参于事故调查分析。

6.8 宣传、培训和演练

6.8.1 应当加强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6.8.2 应当组织、督促对有关职能部门、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和专业抢险救援机构开展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提高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救护、防护撤离、消除危害等应急救援技能的综合素质。

6.8.3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适时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6.9 监督检查

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的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附

则 7.1 奖励与责任

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事故中玩忽职守,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2 省应急指挥机构联系方式

省安全监管局应急救援办公室电话:0871-8025622

传真:0871-8025602 省安全监管局监管二处电话: 0871-8025587

传真:0871-8025587 7.3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省安全监管局制定解释。

各级安全监管局制定烟花爆竹应急救援预案后,应当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安全监管局备案。

各级安全监管局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烟花爆竹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新邵县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

新邵县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

目 录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3 专业工作组 2.4 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 3.预防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 3.2 报告制度 4.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级别 4.2 应急响应启动 4.3 先期处置 4.4 指挥与协调 4.5 应急处置 4.6 信息发布 4.7 应急结束 5.善后工作 5.1 善后处置 5.2 调查分析 6.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6.2 队伍保障 6.3 技术保障 6.4 救援装备保障 6.5 交通运输保障 6.6 医疗卫生保障 6.7 物资保障 6.8 经费保障 7.监督管理

7.1 宣传、培训和演练 7.2 奖励与责任 8.附件

8.1 预案管理与更新 8.2 预案解释部门 8.3 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全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下简称矿难)救援体系,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灾难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全县煤矿生产建设健康发展。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新邵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范围内的矿难应急救援工作。1.4 工作原则

(1)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煤矿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2)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依法规范煤矿安全事故管理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等基础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做到控制事故,安全生产。

(4)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救援装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确保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各镇乡人民政府设立矿难应急救援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矿难应急处置工作。2.1 应急组织机构

县人民政府设立矿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安监局、县煤炭局局长、事发地所在镇乡人民政府镇乡长任副组长,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娄底分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煤炭局,由县煤炭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新邵县矿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图。

县矿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事故调查组

事故抢救组

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组 办公室

专家小组

镇乡政府

省煤矿安全监察娄底分局

抢险救灾指挥部

总指挥

镇乡政府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领导小组

贯彻落实市矿难应急指挥部各项工作部署,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汇报工作;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矿难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矿难应急救援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审议批准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置工作报告。

2.2.2领导小组办公室

贯彻落实市、县矿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部署,制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工作细则,开展具体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矿难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检查、督促和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应急处置各专业组的工作;及时向省矿难应急指挥部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报告应急救援工作重大事项;发布矿难有关信息,必要时可接受媒体采访;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2.2.3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县煤炭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指导应急预案和救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动态,预测趋势;指挥调动全县煤矿矿难应急资源,开展煤矿矿难应急救援的宣传、教育和预案的演练工作,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娄底分局和县安监局:参与煤矿救灾方案的制定、实施,参与应急救援事故抢救和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控制事故责任人,组织指挥维护矿区及事故关联地区的治安和社会稳定,保证应急救援等工作顺利进行。

县交通局:保障应急救护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等工作。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和协调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县监察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县人民检察院分别参与事故的调查、事故灾难抢救和善后处理等工作。2.3专业工作组

事故抢救组:负责组织、指导事故抢救方案的制定,在全县范围内协调、调度矿山救护队和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聘请技术专家。县属煤矿和乡镇煤矿矿难由县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县煤炭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等部门负责及特聘技术专家组成。

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原因和经过进行全面调查、写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由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县煤炭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人民检察院、县总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及特聘技术专家组成。

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组:负责组织救治受伤人员,维护矿区稳定和生活保障,死难人员的抚恤、亲属的安抚等后勤保障工作。由所在镇乡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事故煤矿企业及县卫生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2.4 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事故抢救方案和作战计划,对抢险救灾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度使用,下达抢险救灾命令,批准救灾人员入井许可。

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领导或其指定的人员担任指挥长,事故煤矿矿长协助指挥长工作。指挥长负责组织实施事故抢救方案,积极营救遇险遇难人员,下达救灾命令,防止事故扩大;根据预案和现场实际需要指定副指挥长及其它指挥部成员,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第一副指挥长:原则上由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担任,是指挥长的第一助手。其职责是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遇难人员的方案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组织编制保障抢险救灾工作正常进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指挥长批准后实施。机电副指挥长:根据作战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提出需外购或外单位支援的设备、物资清单;组织对主要提升机、通风设施、变电所、主要排水泵等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确保正常运行;保证提升运输系统完好,通讯系统畅通。

通风副指挥长:根据作战计划和指挥长的命令,对矿井风流进行监控和调度;对井下通风、瓦斯、煤尘及其他有害有毒气体、火情等情况进行监控。

后勤副指挥长:根据救灾作战计划,为抢险救灾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人、财、物;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伤员救治、家属安抚等后勤保障工作。

救护队长:根据救灾作战计划,全面负责领导指挥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如与其他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联合作战部,由发生事故的煤矿企业的矿山救护队队长担任作战部指挥,协调各矿山救护队战斗行动。3.预防预警机制 3.1 预防预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各类事故灾难的预防预警工作,是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和工作环节。(1)建立和健全煤矿企业安全信息网站,负责收集并登记井下安监员、瓦检员及职工提供的各种安全信息。

(2)健全完善安全隐患公布及排查制度。由煤矿企业负责定期把安全信息网站获取的安全信息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各类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矿井的安全隐患排查表,明确整改的措施、负责人和完成时间,并在井口和调度室(站)张贴公布。

(3)突出矿井要在井口和调度室(站)预警预报栏公布突出严重采掘工作面的名称、地点,石门揭煤或震动性放炮的地点、放炮时间以及停电、撤人的范围。

(4)水患严重矿井要在井口和调度室(站)预警预报栏公布井下进行探放水的地点和时间,受水害威胁地点工作人员的通知办法和安全撤退路线。

(5)煤矿企业要和当地气象、地震、水利以及供电部门建立信息热线。一旦得到灾害性天气、地震、洪水、地质灾害及停电事故预报必须提前通知矿区职工家属,必要时停止生产,人员不得下井。

(6)加强市煤矿救护大队对企业的安全预防检查工作,熟悉作业场所情况,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协助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以书面材料报告企业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

(7)煤矿企业应建立专职或兼职救援队伍,不具备条件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必须与市煤矿救护大队签订救援协议。救援队伍应根据企业灾害情况配置救援设备、仪器,保障足够的救援人员,加强训练和战备工作。3.2 报告制度

3.2.1 死亡事故上报程序

(1)煤矿(公司)发生死亡事故,在报告县煤炭局的同时,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邵阳市煤炭局、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娄底分局和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本单位主管煤矿安全工作的领导,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政府报告。

3.2.2 报告内容与时间要求

(1)报告内容:事故单位及所在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伤亡(含失踪、中毒)人数及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事故简要经过,对事故原因和性质、影响范围的作出初步分析判断;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对事故发展趋势的预测及请求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

(2)时间要求:报告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报告市人民政府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报告省人民政府,不得超过1小时,并在2小时内做出书面报告;报告国务院不得超过4个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4.应急响应 4.1 响应级别

(1)Ⅳ级:一般矿难,指一次死亡1~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足5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

(2)Ⅲ级:重大矿难,指一次死亡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不足10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

(3)Ⅱ级:特大矿难,指一次死亡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足3000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4)Ⅰ级:特别重大矿难,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4.2 应急响应启动

县属煤矿遇险或死亡1-2人/次,启动矿级应急救援预案;县属和乡镇煤矿遇险或死亡3-9人/次,启动县级应急救援预案;县属煤矿死亡9-30人/次,启动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市级应急预案时,由市人民政府立即上报省人民政府,必要时启动省级应急救援预案。4.3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立即按本矿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成立现场救灾指挥部,积极采取措施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按煤矿矿难级别,分别启动各级政府的煤矿矿难应急预案。启动高级别应急预案时,事发地低级别预案先行启动。在低级别预案先行启动后,要密切注意和防止次生、衍生、耦合事件(事故)的发生。4.4 指挥与协调

县级应急预案启动后,县煤矿矿难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或指导,协调事发地镇乡及县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事发地镇乡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及煤矿救护队参与抢险救灾;指导现场抢险救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防止引发次生、衍生、耦合事件(事故);协调镇乡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应急保障、调度各方应急资源;部署做好维护现场通讯、交通畅通和治安秩序稳定工作;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应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4.5 应急处置

4.5.1应急预案启动后,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及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专家组、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按已批准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尽快安全撤出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和中毒人员;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

(2)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3)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通风、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4)根据救护队侦察情况迅速制定救灾方案和救灾作战计划;

(5)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条件具备时,应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救灾基地。井下基地的指挥由指挥部选派具有救护知识,并熟悉井下情况的人员担任。井下基地必须装有直通地面救灾指挥部的电话。4.5.2 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及方法。

在编制抢险救灾方案和救灾作战计划时,各类矿难的施救原则与方法参照《新邵县煤矿主要灾害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及方法》。包括:火灾事故救援;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救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救援;水灾事故救援;顶板事故救援;淤泥、粘土和流砂溃决事故救援。4.6信息发布

县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政府新闻办,按照《新邵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做好矿难信息发布工作。4.7 应急结束

遇险遇难人员全部升井(特殊情况除外),事故隐患消除,并制定和采取了防范措施后经县煤矿应急领导机构同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撤消,应急状态结束。5.善后工作 5.1 善后处置

后勤保障及善后处理组要会同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及其亲属,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或部门的物资按价付款或归还。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5.2 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在事故处置阶段就应介入,以便收集有关一手资料。应急状态结束后,要通过下井勘察、现场模拟、计算以及找当事人调查询问、查阅相关图纸资料等手段,找出事故的原因、性质、责任、经验教训及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并写出调查报告报县人民政府。6.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煤矿的矿难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重、特大矿难信息报告系统。县煤炭局办公室和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娄底分局为全县煤矿矿难应急救援信息枢纽,负责收集和传递煤矿矿难信息。各煤矿企业、各级地方政府及煤矿监管部门、矿山救护队、定点医院也应成立矿难信息中心,并确保信息畅通。

规范事故信息获取、分析、整理、发布、报送的格式和程序。保证各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6.2 队伍保障

县煤炭局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各煤矿企业应筹集一定资金,加强煤矿队伍建设。建立、充实、完善县煤矿救护大队的队伍建设、矿难救援专家库和矿难应急救护信息数据库。

邵阳市煤矿救护大队为全市煤矿矿难唯一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同时也是湖南省矿山救援基地、国家矿山排水基地,平时负责全市范围内煤矿事故的抢救。6.3 技术保障

建立新邵县煤炭系统矿难应急救援专家库,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故类别和严重程度随时调集相关专业专家协助事故的抢救、调查和分析。

各煤矿应有及时填绘的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必备的图纸资料;国有煤矿必须有《煤矿安全规程》第12条规定的11种图纸。这些图纸资料要有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并可随时提供。

6.4 装备保障

市煤矿救护大队和煤矿企业辅助救护队,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505条配备救援装备;不足或损坏、报废的,必须及时补充,并保证状态良好。6.5 交通运输保障

县内煤矿发生特大矿难后,县煤矿特大矿难事故抢救组根据需要及时向县煤矿矿难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请求县应急领导小组出面协调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做到在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事故矿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必要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确保救灾人员、伤员、物资和器材运输畅通无阻、及时到位。6.6 医疗卫生保障

重点产煤镇乡人民政府必须加强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应明确1~2个矿难伤员救治定点医院。县卫生局要会同县煤炭局建立医疗救援小分队,与救护小队一同参加事故救援。各镇乡人民政府要根据需要建立煤矿矿难应急医疗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或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医护人员,提高定点医院应对煤矿特大矿难的救治能力。6.7 物资保障

产煤镇乡人民政府以及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6.8 经费保障

事故救援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如暂时无力承担时,应由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中协调解决。7.监督管理

7.1宣传、培训和演练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要定期举办矿难应急预案业务培训班。县煤炭局每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县煤矿特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及相关工作。7.2奖励与责任

对在矿难应急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在矿难应急处置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有关部门(单位)要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8.附件

8.1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县煤炭局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依法修订和完善本预案。8.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县煤炭局负责解释。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必将在灾难中崛起doc

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必将在灾难中崛起

“5.12”国殇周年祭

谨以此文献给灾区的同胞,献给英雄的人民,献给从灾难中挺立起的中华民族。

目 录

1、与你生命攸关,一篇不可不读的文章.........................................2

2、我国应急救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4

3、依赖传统的习惯不科学....................................................8

4、用科学的安全观推动我国航空救援产业的展.................................11

5、在阵痛与反思中觉醒.....................................................13

6、危机中政府更应加强航空救援体系的投入与建设.............................16

7、我国航空救援将从历史的警醒中崛起.......................................21

8、航空救援是一个带动性、成长性极强的高端技术产业.........................23

9、航空应急救援专业性强,必须尊重科学规律.................................25

10、几点建议..............................................................26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副秘书长

重庆航空救援基地建设筹建办技术总监:唐继龙

2009年5月12日 整理

电话:*** 邮箱:cqfeiyun@163.com 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必将在灾难中崛起

“5.12”国殇周年祭

与你生命攸关,一篇不可不读的文章

“5.12”汶川惊天灾难已一年多过去,一年时间太短,转眼已过周年的国殇祭日;一年的时间太长,渴望期盼的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至今还没有纳入我国各级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和发展规划,至今中国航空界的院士和专家们仍以赤诚的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忧心,在期待中呼吁和荐谏。

在“5.12”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悲痛和抗震救灾中,那一幕幕美丽得使人伤心的情景和故事,那些感动得使人荡气回肠的英勇事迹,那一根根众志成城宁折不弯的民族脊梁,那一个个坚强不屈令人敬畏的生命和人间大爱,总理那感天动地的嘶哑声音和红肿的眼圈,那举国上下半旗默哀沉痛的国殇,无不绽放出时代精神与人性的光茫!

这一切不堪回首的悲伤,虽然一年过去,可每当回想起去年那个被泪水淹没的春天,我在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沿阵地,跟飞生死航线,深入灾区第一线,那一幅幅惨不忍睹悲痛欲绝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地浮现在我眼前——那么多祖国的“花朵”被咆哮的大地摧残,那么多人走了,那么多学校和家园遭受沦陷.....然而,眼泪却像除夕之夜的凄风苦雨直往我心中倒灌。

如今灾难的伤口还未完全愈合,悲伤还未远去,在我看到一年来人们用悲伤与灾难中的进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时,同时也看到了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缺憾:在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预案》和民政部着手编制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中,很可惜,在这浩如烟海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预案中,至今看不到汶川地震中那震撼人心、无可替代的航空应急救援。这既暴露了各种预案的缺陷,更反映出人们平面思维的观念,眼睛只盯着地面传统的“收获”,忽视了空中救援的优势、作用和资源,使各级政府的预案不完善、不全面,给今后面临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的应急救援留下重大缺陷和隐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关心眼下、地上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这个论段用在这里感觉虽不是十分恰当,但很说明问题,形象地揭示出人们的一种心态与思维观念,折射出各种《预案》、《指南》中缺少立体思维——空中应急救援这个与生命攸关的重要方面。

中国人通过去年开春的冰雪肆虐和“5.12”惊天灾难,举国上下,有目共睹了巨大灾难中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的优势和巨大作用。一年来,我们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中,确实取得了历史性和里程碑式的伟大胜利和进步,人们用悲伤肯定了灾后的成绩与进步,歌颂了创造的人间奇迹和英雄的人民。

但问题是,这样的胜利和进步能否用先进科学的制度和机制巩固和积累起来,这是问题的重要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进步,特别是在巨大灾难的悲痛之中这种进步显得尤其明显,关键的问题是这种进步常常不能积累和巩固,只要“伤口”愈合不疼了,公仆们自然又回归到漠然与传统的老路上去了。所以一年以后,直升机空中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仍然没有列入各级政府的总体预案和发展规划中。

我国致力于现代化多年了,社会与人民生活进入了现代化,如今提倡政府服务现代化,抗震救灾中航空救援也应与时俱进地列入国家和政府的现代化服务范畴。古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饮水,耕田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古代帝王鞭长莫及,科学技术落后,百姓安危也未必有求于他,所以百姓不把“帝力”当回事。但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政府,与世界共同经历了航空百年的发展,自当用现代化的航空技术服务于百姓之需。

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对于灾难中遇难的同胞,对于与人民生死攸关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我们绝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赶热潮、走形式,灾难总是不期而至的,我们随时都应做好准备,任何时候都要加强建设和宣传,唤起人们的警醒!把与生命攸关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搞得更加完善,使国家和民族长治久安,这是死者对生者的托付,也是生者对死者的承诺。

今年2月25日由中国航空学会牵头、国家交通部、民政部、中国民航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了“全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层论坛”。航空航天相关领域的27余名两院院士和航空界50余名专家学者,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应急救援专家组、国务院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民政部、交通部、国家民航、陆航、空军等国家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近百名代表参加了论坛。本次高层论坛是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层领导提交建议和为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做题案而专门召开的专题研讨会。

摆在您面前的这篇论坛发言,因全新的观念、鲜明的主题、独道的见解、创新的模式、丰富的信息、详尽的分析、有力的议论,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给以了肯定,认为此文是“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和较高参考价值。会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通用航空委员会分别行文呈报国家民航局,呼吁支持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期盼、都想探索、都在打算怎样加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启蒙”时期,这篇文章对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与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相关的人们,是一篇不可不读的文章。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现状和未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隐藏的危机,安全与风险,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分析,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和模式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市情,我国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究竟该怎么搞?如何正确决策?看罢此文,你会找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答案。

我国政府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情况分析与建议

根据“全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高层论坛”发言稿整理

我国应急救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应对和战胜各种挑战与危机的历史。我们经历了2003年非典,2008年大雪灾和汶川大地震,以及频发的水火旱涝灾害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袭击后,我国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进一步完善了应急管理预案和机制,在传统的救援方式上有了不少新的突破,对于加快我国减灾能力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社会系统工程,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预测预警能力低,应急救援体系功能“缺失”和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职能“缺位”的严重问题。我们应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维护国家最高利益的高度来重视和加强我国 政府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社会紧急救援服务体系。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天灾人祸与日俱增,各种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在逐年增加,其破坏性和杀伤力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有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出台三年来,在政府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同时,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却越来越严重,后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从“5.12”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和效果看,我国政府在应急救援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我国缺少空中预测与防控救援的手段,缺失空中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这是我国不应该有的一块历史空白。

从去年1月全国性大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实施过程中,明显地暴露出我国政府,严重缺失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和机制的建设,缺少政府空中救援的行政能力和应对能力。同时在整个救援活动中也明显地暴露出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保障设施不健全、救援机场建设和临时起降点严重不足,空中救援装备数量小、机型不配套,专业救援队伍不多、总体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和互相矛盾等问题。

由于我国政府目前空中救援能力薄弱,缺乏战略应对的基础设施和措施,面对重特大灾害、次生、衍生等群灾齐发的局面,往往是束手无策,事发地每当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才不得不向中央求救,接着就是兴师动众,举国上下全民皆兵,一个世界上拥有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一下进入恐慌紧张的状态,几乎都是在这种紧要危急的时刻才调动军队飞机救援,政府在航空救援方面无能为力,这是我国政府行政能力的弱势和软肋。这种被动局面不仅暴露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通用航空领域里的缺失、缺位,同时还隐藏着国家相关部门长期来发展航空救援观念滞后带来的危害,凸显了建立我国政府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和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建设的现代化程度已有显著进步,然而,因为一场火灾、水灾,甚至一场暴雨大雪就兴师动众,甚而危及地区陷于被动瘫痪。电视里让我们看 到太多的弱势群体“雪上加霜”,成为现代社会的高危人群。这说明支撑经济社会运转的基础设施比较脆弱,由于政府空中救援功能缺失,拿不出完备的应急预案和有效的空中救援手段,面对各方面“中断”的巨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灾情和悲情扩大,看着太多的生命在灾难中无助的守望,使我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和沉重的代价:

2005年,全国各种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53亿元,2007年2363亿元,2008年全国性大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1752亿元;一般年份,全国受灾人口约2亿,死亡数千,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

据2004年初,联合国开发计划暑发表的《减少灾难的危险报告》中显示:1990年,也就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的第一年,世界上共发生了261起自然灾害,受灾人数为9000万。而到了2003年世界上共发生了337起,受灾人数为2.54亿,减灾14年损失却不降反升,可见人类应对灾难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减少灾害的危险报告》指出:自然灾害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报告》将发展中国家面临灾难的脆弱性和科技与贫困联系起来,指出真正的杀手不是自然灾害,而是落后的观念、手段和贫穷(犹如汶川灾难中,校园中学生们遇难的真正杀手不是地震,而是校舍建筑)。报告说:在全球面临暴露在自然灾害的人当中,贫穷国家只占11%;但在死于灾害的人中贫穷国家占了53%;我国虽已基本上摆脱了贫穷,但我国灾害事故导致死亡率占20%以上,发达国家仅9%。

有备无患。日本是遭受地震、火山和海啸最严重的国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日本面对灾难的损失却比其它国家低。2003年9月,日本北海道发生8级强烈地震,地面和空中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一齐出动,先进的救援手段相当有效,使施救工作井然有序,极大的减少了人员伤亡,面临这样的巨灾竟然只有1人死亡,几百人受伤,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准备充分、手段先进创造的奇迹。

各种情况表明:目前我国空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在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面前存在着五个严重不适应:一是航空救援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形势严重不适应;二是救援的手段能力 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需求严重不适应;三是航空救援的缺失与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和责任严重不适应;四是通用航空紧急救援的现状与民航大国高速与和谐发展的形势严重不适应;五是与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我国航空救援的期待严重不适应。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的现状不仅严重制约着“民航强国”目标的实现,还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发展我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产业,建立政府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增强救援能力,提高政府抗御风险的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已刻不容缓!

应对各类错综复杂的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和群灾齐发的局面,仅靠国家政府地面的力量和投入难以满足社会对紧急救援的巨大需求。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和机制,尽快加强航空救援体系的建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发挥军队、公安、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方救援资源和力量,采取“政、企结合”,建立社会化空中紧急救援服务的新机制,作为国家救援力量的补充。这是全面提高政府应急救援能力、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面积和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象复杂,山势险要、河流纵横,是城市密度、高楼密度、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各种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和灾害频发。据国家地震部门报告: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地震活跃区,是地震多发国家,在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未来较长的时期中我国地震形势仍然十分复杂而严峻,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政府救援力量主要依靠军队、警察、社会志愿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等传统的方式组成,然而,政府与企业的空中救援力量至今还是一个空白。

依赖传统的习惯不科学

一、我国救灾,解放军历来是主力和中流砥柱,功不可没,未来仍然是主力。但不能替代政府行政职能和政府应对灾害的主导能力、在航空救援方面我们长期来习惯依赖军队的传统作法应注重科学性。

灾害发生后,用军事体制调集飞机救灾反映过程慢,加之军队航空器装备目的是作战、消灭敌人,军航缺乏专业救援技能训练的经验和专业救援设施装备,不完全具备复杂灾情的救援条件。即使到达灾区,面对复杂情况和难度较大的任务也无法开展施救,难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灾情和实施救助,丧失宝贵的时机。救灾和打仗不一样,除了勇敢,还须要十分专业的救援飞行技术和专业的装备设施与相应的机型,不然就力不从心,留下安全隐患,出现“灾中灾”!汶川抗震救灾米-171失事一例,就是因为航空器缺少专业先进的仪表配置,前视红外和防撞系统又没经过专门复杂救援科目的训练,更没有指挥与通信预案,在复杂的气象和恶劣的地理环境中发生事故很必然。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我一直在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沿阵地,战斗在第一线,我非常了解救灾过程。由于军队的性质和任务特殊,空救机制不顺,执行不力,在十万火急的紧要时刻急得总理生怒。同时,民航抗震救灾的全体同志切身感受到,用军事体制来指挥民航抗震救灾的弊端甚多,有效的空域得不到充分利用,民航专业的有效资源和救援装备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公安警航的性质和职责受限,无力持续发展。近年仅北京、南京、上海、广东、郑州、武汉、山西、沈阳和重庆等几个城市,以购或租机的形式成立了警用航空,多数装备的是2—8座直升机,仅上海、南京、山西公安各装备了一架10—12座直升机,全国总量不到20架,主要任务是负责当地治安。警用机型和规模小,单打独斗、力量分散、不成阵势。由于公安性质和职责决定,只能履行公安部门职责,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支撑,形不成产业,无力持续发展壮大;同时各地警航与当地通用航空救援的优势和力量不对接,有效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重复建设、多头操作的现状。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警航几乎于事无补,发挥不了作用,去年汶川抗震救灾就没有出动一架警用飞机。面对无情而巨大的灾害,政府必须建立起自身的航空专业救援队伍为主导力量,再整合军队、公安、武警等各方资源和力量,“军政合力”,集 中优势兵力,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应对机制和预案,才能在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争取主动,有效应对。

三、部分通用航空公司虽能开展空中救援业务,但企业为了生存必追求利润和经济效益,主要力量是放在服务社会的其它经营项目上,不然企业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社会贡献。通用航空企业中有救援装备和力量的不多,而且力量分散。同时,通航企业经营范围是中国境内,飞机作业天南地北。如首都通航公司在北京,它的直升机常在三峡、在云南作业,如北京突发灾情,直升机却在宜昌或昆明,这是通航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如河南菏泽市近年几次灾害与大型活动,省市领导每次调用当地通航企业飞机参与救援,可当地通航企业飞机却在大兴安岭护林救火,每次调机落空;又如2006年7月14日震惊全国的重庆铁山坪森林火灾,持续燃烧几天。汪洋书记和王市长带领一万多名解放军、武警、干警和机关工作人员用灭火瓶、仍矿泉水、用刀棍铲扑火,晚上7时多,面对气焰嚣张的冲天大火束手无策,在十万火急的紧要时刻,汪洋书记用手机向中央求救,调派飞机,结果部队飞机无反应,直升机落空,整整两天过后在16日晚成都三星通航公司的一架Y-12飞机才到,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巡视了一下灾后的惨状!于事无补,远程调机反应迟钝,无法做到机动灵活、快捷迅速。

交通部救捞局建立的海上救助队技术过硬,但规模小,主要职责是负责海上救援。陆上空中救援不同于海上,环境和方式区别很大,系统复杂,从水上向陆上救援扩展难度大。

所以有专家提出依靠军队、公安和通航企业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不现实,很难形成国家和政府总体的空救机制与体系,难以形成完备的国家预案。

上述军队、公安与通航企业等几方面骨干力量的现状说明,面对巨大灾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缺憾和不足,都无力替代政府航空应急救援机构和专业队伍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应建设一支专业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已迫在眉睫。平时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何况建立起来以后,各个方面时时处处都需要它,大有用武之地。

香港特区政府从1993年就建立了政府飞行服务队,16年来在香港,从政府官员到市民百姓对政府飞行队的不凡表现十分赞赏,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肯定。去年“5.12”在汶川抗震救灾中香港政府飞行队高超的空中专业救援技术表现十分出色,成为攻克复杂艰巨的生死航线和空中救援任务的主力。

很显然,救灾除了需要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外,更需要的是各种功能作用不同的专业队伍,专业技能及专业装备设施的优化组合,才能达到共同应对、协同作战的目的。那些身陷灾难中水深火热的同胞们,最期盼的是及时的专业化人员和专业化救助。日本政府的航空救援是主力,反应灵敏,消防救助队员设施配备齐全,救灾需要什么,应有尽有,手段非常有效。如果救助人员仅凭热情与勇敢,靠赤手空拳就很难达到最佳的救援救助效果。因此,在地面专业救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航空救援体系与体制的建设,以航空救援技术的专业化促进救援救助效率的最大化,才能向国民提供优质及时的救援救助服务。

我查阅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各级《预案》和各种联动机制中,我发现人们全是平面思维,缺少立体思维,人们只看到地上,忽略了空中,缺少整合协同的规划和机制,缺乏应对像汶川地震这样巨大自然灾害的措施与处置手段,更看不到航空救援高端技术应急救援的机构和预案,就连某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在报上公开发布的《高层建筑火灾救身知识》中,尽没有一条涉及空中救援。这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讲不能不说是一项重大的遗漏。作为现代化程度不低的中国,特别是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苦难的中国人,是不应该有的忽视。然而,在各级一些平面的预案中不少办法措施、救助物资重复交叉,大家只想到了巨灾发生时迅速启动人员队伍和运送救援物资,由于各级预案千篇一律,导致灾区大量救灾物资重复堆积,如潮水般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却陷入无用武之地的混乱中,各级政府组织一时又无法顾及。

在”5.12”救援过程中,救援队伍人员和物资,不断的从四面八方涌来,面对公路、通讯和电力摧毁中断的情况下,由于以往各级预案都把航空救援——这条空中生命大通道忽视了,结果使大量的人员和物资无法送达救助现场,帮不上忙,生死线上的受灾群众当然只能“吃自助餐”,在生死时刻无助地守望。

去年“5.12”,全国人民通过电视新闻被威力无比的直升机航空救援所震撼,当灾区人民看到天上直升机满载着救援物资空降和救援他们时,无数灾民像见 到大救星,跪在地上向直升机磕头作揖,仰天长呼,感天谢地!这说明灾区人民最需要的就是及时的航空救援。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才事过一年人们就淡忘了,仍不敢往天上想,向天上发展看,这究竟是怕担风险,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和私心杂念!怕出事故,消极保安全。

用科学的安全观推动我国航空救援产业的发展

关于对航空安全问题的认识,我们应该树立与国际接轨的观念。

我国不少人对航空安全的要求是:没有危险、没有风险,不出事故叫安全。但国际民航组织把安全事故作为一种状态,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出多少事故,出多大事故,事故机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不超过限制的事故机率规定也是安全的。国际组织把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偶尔出现的事故,看着是人类或交通工具中固有的错误常数,如发生了这个错误常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飞机设计性能上不断改进,加强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来达到有效的安全保障,我认为这才是科学的安全观,这才是为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然而,我们却反之,有的公仆们不管多长时间、不管事故大小、不问事故机率多少,只要偶尔出一次安全事故,就认为航空飞机不安全,乘飞机是种冒险行为,发展航空救援风险大,“明则保身”。这种观念很不科学。

不妨,我们比较一下水陆交通工具后就能发现,航空飞机飞行仍是各种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

2003年,国家公安、安监局发言人称:2002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2.6万人受伤,每天有300余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每7分钟有1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3.2亿元,比1998年全国交通事故率增长100%。中国一年全国交通事故就死亡10多万人,全世界航空运输事故半个世纪也死亡不了10万人(除军事战争)。中国水陆交通事故亡伤这样严重,天天出车祸海事,我国当局就应该下令关闭水陆交通。但为什么不能关闭呢?人类社会和时代进步需要发展,社会各种运行系统组织和经济发展需要依靠交通来循环连接,不然这个世界就凝固了。

我们再看一下世界民用航空事故的机率:2005年美国对航空事故调查结果 显示:在二十世纪60年代飞机失实概率为百万分之一,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事故率已降到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到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座一班飞机,要8200年才有可能会不幸遇到一次飞行事故。你能活到几十年?那一辈人才能遇上一次?这样的事故机率比水陆交通少数百倍。

2003年至今,时隔6年后的航空技术、电子信息、机载雷达、材料技术相当发达,设备非常先进,各种仪表十分精密,各种系统不断改进,飞行技术和空管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代航空器的性能和安全系数更高、更安全、更环保。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天约1200万人在天上飞行,每年约有43亿人在天上飞行,年均事故率37起,年均死亡不到1000人。2008年我国航空运输完成1.93亿人,每天有53万多人在天上飞行,从2004年“11.12”内蒙空难事故后,至今5年,我国共运10亿人左右,竟没出任何一次安全事故,百万飞行小时事故率为零,由此可见,航空飞机飞行最安全。

因此,个别地方政府认为加强航空救援体系建设不安全,乘飞机是冒险,怕出事,因过份谨慎而制约发展的思维观念和心态须克服和改进,应与时俱进地用科学的头脑来武装自己,为灾区人民的需要和国民的期待承担起政府应有的责任。

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强专门专业的空中救援体系主导力量的建设,完善预案,用先进的航空技术来强化我国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应对航空紧急救援的装备和力量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整合。

土地和海洋是资源,低空空域也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极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美国的空域资源利用非常充分,分为战时与和平时期两种状态,在和平时期划分出民用、通用、公务等有利于航空发展的空域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放开大片“非管制性空域”。我们中国正好相反,一管就死,我们很多航路规定不是直线飞行,而是绕飞。据空管局统计:今年春节半月时间里为缓解空中交通拥挤,开通了数条直飞航线,惠及了9800个航班,节省飞行距离28万公里,节省燃油24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0多吨。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只盯着地上的收获,盯着高空的运输航空,人们面对宝贵而丰富的低空资源和财富不敢去跨越、不敢去触动、更不敢去开发低空 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使通用航空非凡的作用和价值难以体现和发挥。低空空域一天不开放,就等于我们在一天天地浪费大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我国低空空域的现行管制已成为阻碍发展的一大“瓶颈”,阻碍着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制约发展的空域管制必须改革。

总之,不管是从思想观念、政策体制、管理法规、人才培训、装备设施、机场建设、空域管制等方面看,还是从经营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看,我国通用航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历经半个多世纪仍未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直接导致我国空中救援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处于无序和无人管理的状态。每当重大的天灾人祸突如其来时,拿不出有效的空中救援手段,使无数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时,才临时到处调集航空救援力量,这种被动局面很不科学,危害极大,有失大国的尊严,我们应低头俯视曾经的愚昧与无知,应深刻地自审和反思。

在阵痛与反思中觉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应居安思危。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球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提速,经济增长和对外关系不断扩大发展的“黄金期”,又处于社会关系和各种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亚稳定期”,在自然领域和社会生活中都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导致公共突发危机事件频发和效应倍增,存在巨大的危机隐患。因此,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中国安全吗?大大小小的城市安全吗?用什么手段来有力有效处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这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命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政府和社会协同,全面提高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强化城乡防灾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008年的大雪灾和汶川大地震,震醒了国人,灾难的惨重损失和无数同胞 的生命,强劲地“论证”了加快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和空中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用航空救援具有机动灵活、快速高效、反应敏捷和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等优势和特点,汶川航空抗震救灾生动有力地证明了直升机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任何空间畅通无阻,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是其它任何交通工具和救援装备都无可替代的,这已成为先进发达国家应对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

经历了2008年大灾大难后的中国人,都醒悟了,都认识到通用航空紧急救援的巨大作用;目前不少城市、不少部门、不少通航企业、不少人都在想、都在问、都在打算如何加强空中救援建设,专家和民间的组织呼声很高,杞人忧天。可惜,至今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空救机制和整体的规划方案,国家相关部门还在调研之中,很多地区还停留在酝酿和准备阶段,急切盼望我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统筹规划。

汶川地震后,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看清了这一发展趋势和历史契机,抢占先机,和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等相关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后,进行了全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场点总体布局规划研究。他们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按直升机覆盖半径80—100公里计算,全国共规划救援场点352个,利用现有民用机场150个,通航机场106个(包括临时起降点),新建96个;建议配置各种救援飞机500架左右。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队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但从大陆目前的国情和市情考虑,还不宜完全照搬香港政府飞行队那种全依赖政府财政供养的办法搞。他们9架飞机,200来号人,全靠财政支撑,每年政府拨2亿多港元。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每年就得七、八十亿元来支撑,这是大陆国情和市情暂时不允许的,我们一定要将航空救援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在绝对保证空中应急救援任务的前提下,发挥装备资源作用,为社会提供服务,力争做到以机养机,常年运行费用以市场来支撑,争取自给自足,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上海正阳集团金汇通用航空公司看准了这一历史机遇和发展的趋势,在通用航空委员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于去年7月开始在重庆、四川、江苏、上海、福建、陕西、武汉等地派驻工作组,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大量调查研究。他 们按照我会创立的新机制,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载体、以空救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走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空中救援事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的思路和机制,正在进行积极的摸索,按这种机制运行才能持续发展。

这一创新机制得到了民航局法规司、全国通航协会和业界的认可与赞同,认为符合国情和市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目前在全国城乡统筹改革先试先行的“试验区”重庆试行,该公司正与当地政府紧锣密鼓地合作,得到了市政府、市应急办、市发改委和市安监局的重视和支持。

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办公厅于2009年4月17日召集了市发改委、公安局、消防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安监局、应急办、民航重庆监管局、空管分局、市府驻川办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专门召开“重庆市直升机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研讨会”。

会议指出:重庆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特大型城市,反恐处突任务繁重,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加之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因此建设空中应急救援基地,组建空中应急处突救援力量迫在眉睫。

会议认为:根据我市空域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直升机航空救援基地建设须整合资源,集中力量。

1、按照直升机基地建设与航空器运营管理分离,应急救援与通用航空相结合的原则,近期科学规划先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直升机基地,以满足空中紧急救援和通用航空发展需要;

2、直升机基地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委托专业商业机构作为业主,市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支持;

3、采用湿租方式经营,由直升机基地业主提供全套空中应急救援服务,政府职能所需采购服务的方式约定,选址工作在今年6月底完成。

会议对我国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的模式概括得相当完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民航重庆安全监管局十分重视重庆通用航空发展,对重庆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并对基地筹建办下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配合市政府加快推动我国首家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的建设,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

很显然,从政府的专题会议精神和民航重庆监管局的重视程度中不难看出,重庆人的觉醒程度和创新精神,看到重庆市政府领导层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全国率先将胡锦涛总书记去年10月8日讲话的指示精神落实到市政府航空应急救援的工作中来。这篇短短的千字《纪要》,初步实现了我致力于通用航空发展和空中救援多年的梦想,是全国首例省级政府把航空应急救援摆上了议事日程,这份《纪要》在我国航空救援领域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预示着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化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须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我相信重庆市政府“4.17”直升机航空救援会议精神将改写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历史,会议采用的空中救援产业化发展的运营模式必将引领我国航空救援的发展。

重庆空中应急救援基地筹建办团队多年的努力,终有收获,有望成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空中救援体系,旨在通过试点,摸索出可行的运作模式推向全国,可供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参考,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由国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平灾结合、属地管理;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为了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入,上海正阳金汇通用航空公司于去年10月分别在温州乐清和浙江宁波聚集数百名浙商,举办了两次“蓝天梦想话商机”论坛,由技术总监唐继龙和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李忠作主题报告,宣传空中救援产业的重要性和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引导浙商在金融危机的迷茫中投资通用航空救援产业,不少浙商颇有兴趣、拭目以待。此外,不少海外资金也十分关注,这为我国空救产业和通航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间资本来源。

危机中政府更应加强航空救援体系的投入与建设

当前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今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在经济危机时期加强航空救援建设(以下简称空救),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乎违背“常理”。工作中,我听不少部门的公仆们讲:现在政府关心的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摆脱危机的影响,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怎样解决下岗职工劳动就业的问题,保持社会稳定,这些都忙不过来,那还顾得了天上的事情。其实不然,从世界百年航空发展的历史看,在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时期增加航空业与空中救援建设的投资,不但不会增加国家经济困难,相反,对经济建设还有提升和促进作用。加强航空防务和救援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讲和加强国防建设同等重要。本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的杀伤力和破坏性远远超过现代战争,“

5、12”汶川大地震比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的杀伤力和破坏性更大、更残酷、更惨烈、更严重!

不妨,让我们推开这沉重的“门窗”,回顾一下世界百年航空的发展历程,来个“以国借鉴”吧!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有了用武之地,战争带来的灾难成为航空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是战争把当年只用于军事的飞机推向了民用,造福了人类。

美、英、法、俄、德、意、日、奥战后加大了对航空装备制造的投入,特别是在一战后、二战前,美、俄、欧洲等国在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上述国家把航空作为应对战争的重要国防力量来建设和发展。1945年二战结束,各国经济都不景气,有的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但政府当局为了防御战争的侵略,保家卫国,从维护国家最高利益的高度出发,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航空业的发展,使军事航空技术迅速转为民用。当年54个国家联合签署了“关于国际航空运输的芝加哥公约;1947年联合成立了国际民航组织,至今全世界有188个国家参加了国际民航组织,(我国于1974年加入国际民航组织)。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时期,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正在迅速成长,高技术是一种战略资源,有极强的竞争性和垄断性,高技术领域的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家和政府的产业政策作为参与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从国计民生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运用公共权利,推动产业发展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这已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因此,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注重运用“杠杆”的作用来推动航空航天高科技术的发展,来维护国家在政治、科技、经济、军事领域的战略主导地位。

美国是世界航空强国,美国政府从航空产业的战略地位考虑,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地扶持,是企业按照政府的政策导向发展。因此,在上世纪30年代经 济萧条时期催生出波音、麦道、雷神、比奇、赛斯纳等航空制造公司,世界三大航空公司,美国的波音、麦道就占了两个,美国民用飞机保有量30万架,与我国的2000架相差15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帝国”,不仅是世界航空强国,也是第一经济强国。

法国是经济强国,也是航空强国,二战结束时,同德国的航空业一样是在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政府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航空发展的政策和资金的投入,长期来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使航空业发展保持了领先地位。

加拿大是航空强国,政府对航空产业战略性研发和生产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同时政策还鼓励产业聚集在蒙特利尔,50%以上的业务收益来自航空领域,不仅生产的航空器先进,而且航空发动机技术至今为世界一流。

日本也是地震频发的列岛国家,和西德、意大利是二战中的三个战败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不久,日本除加大对自卫队装备建设力度外,还加大了国防与航空救援两大项工程建设的投资,不仅如此,还加强了救援保险和空救预案的建设。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这些极具战备意义的工程又得到了大力推进,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三个战败国都在航空领域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这都是经济刺激计划在国防和航空领域结出的硕果。

38年前,世界航空市场基本上是美国人一统天下,久居霸主地位,占有世界90%的市场份额,欧洲当时仅占3%。在这种悬殊的差距中,欧洲航空界有识之士不甘落后,认为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加快发展本国的航空工业。但当时欧洲各国的航空业独立分散,财政和研发水平有限,形不成规模,难以抗衡强大的美国。当时美国称霸世界,危及多国安宁。在这种形势下,法、英、德三国与不久后加入的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航空企业联合组成了——欧洲空中客车集团公司,以各国政府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来联合推动空客公司发展。

作为航空业的发展仅38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可空客公司拥有各国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迅速成长,研发生产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空客系列宽体飞机,从最初只生产一种机型发展为当今世界民航业的领先者,特别是超巨型超运力550座空客A-380成为航空业的典范,打破了波音747几十年的垄断局面。2003年巴黎航展是空客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各国订单猛增,其中包括21架超巨 型飞机空客380。按架数计算,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9%,按金额计算占72%,当年超过了竞争对手的1119架。与波音747并驾齐驱,成为全球性企业。

回顾历史,38年前航空业处于弱势的欧洲,如不在落后中奋起,今天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

俄罗斯同样与上述各国同一时期发展航空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航空业的发展,在全国面临经济瘫痪、国内**、国外武装干涉的艰难时刻,在列宁的亲自过问下,在各种危机中于1918年建立了,后来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科研中心之一的中央航空动力研究院,经几十年的发展早已步入航空强国之列,军事航空技术令世界惊叹,谁也不敢轻看这个“航空帝国”。我们中国空军就是半个世纪前苏联空军一手帮助建设起来的。我国装备的米格战斗机和图系列轰炸机、伊系列运输机在国内外战争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大家回想一下,去年“5.12”汶川地震,如果没有世界巨无霸俄米-26巨型直升机来吊运数十吨重的大型机械设备,解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需,打开通道,保住堰塞湖,我们民族遭受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在灾难中米-26成了灾区人民的大救星!建国初期,我们依赖“别人”的帮助,半个世纪过后我们还得依赖别人的帮助,在世界和国人面前有失尊严!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在航空领域里不甘落后而奋起,长期来政府采取了全面推行企业私有化,政策向私有化倾斜,巴西飞机制造水平的提升,得益于税收激励与政策扶持,航空市场一直在政策和制度背景下发展。巴西是市场经济国家,拥有独特的政策环境,政府对航空产业的发展,除提供财政支持以外还利用政府采购、技术转让、技术支持等特殊政策规定来促进航空产业的发展。因此,巴西人很精明,把“美国和欧洲忽略的支线客机打入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支线机和通用飞机的主要国家之一,圣保罗成为世界直升机数量最多的城市,屋顶直升机平台遍地开花,平均每三座商业建筑上就有一座屋顶上建有直升机平台,多得来很难统计出他的准确数字。巴西1.6亿人口中的1%的人个人拥有或部份拥有一架直升机,空域开放为经济发展服务,空管简单而有序。

之所以巴西这个发展中国家的航空业这样发达,在世界上跻身于航空强国之列,成为巴西的经济支柱产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巴西人几十年前,从圣保罗 安德鲁斯大厦的一场火灾中觉醒的,吸取教训,某种意义上可说是灾难改变了巴西航空救援产业的命运,推动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我国今年2月9日北京中央电视台高达159米的主体北配楼失火,地面消防救援力不从心、望而却步,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燃烧数小时无能为力,造成10号地铁全线停止运营,这样严重的损失,事后又有谁为这栋首都的名楼失火受灾想到空中先进的救援手段,像巴西那样通过灾害催生出一个强大的航空产业,巴西航空业的成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尤其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和借鉴。

对比之下,中国落后不言自明,在航空救援建设与装备上我们还不如瑞士、韩国、新加坡。我在研究中发现,以上航空业发达的国家都有一个突出的共性,即:各国政府和政策在各个时期始终积极支持航空产业的建设,航空产业与航空救援是按政府的导向发展:

1、在战争与灾难中,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战争与灾难的威胁,在经济衰弱萧 条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国民的安全,政府在资金与政策方面全力支持航空业的发展,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

2、各国航空业发展是在政府的导向下,由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来共同完成研发和生产,政府组织分担技术开发风险,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政府引导航空企业发展,政府扮演了主角;

3、这些国家把国有研发的技术专利无偿或低价转让给民间企业,各国政府对航空业高新技术的扶持,体现在为企业创造市场空间与保护,政府采购政策扶植促进了本国航空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4、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航空业高新技术投入的有效方式,建立起良好的投入回报机制,并制定政府法规鼓励航空产业发展,为企业创造发展环境,以航空高新技术产业来带动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强势经济。

5、航空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通用航空的发展,都是从通用航空由小而大、由弱到强的规律发展,通用航空包括航空救援在内已成为发达国家航空业发展的基础,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产业,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6、发达国家政府当局勇于承担风险,用战争中的勇敢精神去推动航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却成了是专家和企业呼吁政府发展航空救援产业,推 着政府走。

结论:航空强国必然是经济强国。

我国航空救援应从历史的警醒中崛起

“以史为鉴、能知兴衰,以人为鉴、能明得失,以国为鉴、能知先后”。我国通用航空救援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蕴藏着多少有益的启示和警醒啊!

“5.12”至今一年来,尽管我们在恢复重建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对各级应急预案的完善作了不少努力,但是与航空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不得不悲哀的承认自己的落后与差距,而且在这个巨大的差距背后隐藏着危机中的危机!我们应深刻的反思和警醒!我们应冷静地找找“病根”在那里?

在这个“与狼共舞”的国际环境中,狼毕竟是狼,我们仍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和防范,如果我们长期在航空高技术领域里不能“与狼共舞”、同台竟技,总有一天会不堪一击。

中华民族百多年的血泪史,落后挨打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上烙下了苦难的印记,饱尝了被践踏蹂躏的耻辱。5年前我就撰文发表并向有关部门反映,警醒人们:我们同世界一起走过百年航空,如今在中国的天空中却看不到国产飞机,政府没有航空救援的功能和队伍,如果我们再不加强各类航空产业体系的发展,长期陷入清代官吏的刻板、漠然与迟钝,在当代经济和军事上首先以现代航空制胜的世界里,再过半个世纪,我们将从另一种形式上重新回到鸦片战争的年代!这一切看似遥远,却近在尺呎。

众观历史,历代帝王的衰退,只有少数败于强敌之手,很多因战乱年代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无力应对救治不力,国计民生难以维继,民不聊生,很多是自然灾害加剧了灭亡;如,大唐盛世的衰落不完全败于外敌之手和“安史之乱”,还有唐末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因救治不力、农业欠收、危及百姓、民不聊生,这是农民起义作乱导致盛唐衰败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认真记取历史教训。

居安思危。我们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才能体会到落后挨打的深刻教训,才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与风险树立前瞻意识,才会多一份清醒与警觉,少一 点盲目与迟钝,才能看清我们的差距与落后,找准“病根”才会不甘落后而奋起直追。

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应对残酷的灾难,也应像对待残酷的战争一样,灾害和战争的结果都是灾难,人民的苦难,加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抵卸灾难、就是抵御敌人,把空中救援产业作为一项拉动内需的建设项目来发展,国家安全、国计民生才有进一步的保障。

我国政府应像发达国家一样,应主动积极的引导航空救援产业的发展,政府增加对航空救援产业建设的投资,也会产生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的功效。现代空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投资航空救援建设,必然会带动制造业、机场建设、电子与钢铁业、通信业,以及其它高精尖技术行业的发展,并能为社会解决大批就业人员,这与政府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殊途同归的,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它所产生的国家和城市的安全效益是深远的,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

如果将国家比做人,强大的空救体系就是健壮体格的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无力应对巨大的灾害和突发事件,即使拥有了其他的一切,终归相当于零。我们创造了财富,但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就很难实现安全有效的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空救产业相关的基地建设、装备制造、人员培训、电子业等领域的投资,其成果向商业转化后,为社会其他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绝不会比投资一些钢筋混凝土等基础设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

6000多万元修一条高速公路,那里也去不了,用同样的钱修一公里跑道,通用飞机可以飞遍天涯海角;一架大型飞机由数千家供应商生产数百万个零部件,直接和间接解决了数十万人就业和生活出路,还将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

很多专家学者在谈到目前正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危机时,都认为中国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来加速完成产业升级,在产业升级中能起到中坚作用的就是航空产业,在民政部委托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初步方案中,首期的机场建设和500架通用飞机的研发与制造要牵连多少产业,在我国有了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的升级,同样可以带动多个工业领域的升级。因此,解决当前经济困难不仅需要加大投入,更需要从航空救援整体布局考虑,加大对航空救援机场基地、装备制造、人员培训等重点项目的投入,通过这些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发展,扭转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落后局面,让中国的通用航空救援和航空工业全面、稳步地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与世界接轨,并将成为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活力,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中国的发展战略来看,未来对航空救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个要在世界上肩负起更多责任的国家,就必须提升自己应对灾难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执政水平,否则我们只能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只有中国应对灾难的能力提升了,更加安全稳定了,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就会更大,也更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像美国、欧盟、俄国、日本、巴西、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这些航空救援已经相当先进的国家,仍在借助政府经济刺激的作用,不断提升政府航空救援建设的水平和能力。这对于那些航空救援建设水平与政府航空救援职能相差较为悬殊的国家来说,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航空救援是一个带动性、成长性极强的高端技术产业

航空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通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是一项全新的朝阳产业。国家民航局于今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通用航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航空救援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重庆市政府与上海正阳金汇通航公司联合试行的空中紧急救援产业新机制,它将从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与国家政治稳定的高度上,集成地方政府发展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如“重庆模式”成熟将示范推广全国,必将强劲地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直接拉动飞机制造业、小型机场建设、科研院校和教育培训业的发展,同时还将拉动内需、带动金融保险、运输旅游、电子仪表、服务三产的发展;还将引进新的观念、新的管理和技术,引进大量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人流,能为社会解决大批劳动就业人员,锻造出大量高素质人才,还将缓解我国飞行员及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加快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美国仅有3亿多人,2006年通用航空直接和间接为美国经济做出了1200亿美元的贡献,而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市场大国和运输航空大国,2008年通用航空市场规模才3亿美元,差距太遥远。如果政府重视,能以航空救援体 系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国家安全、国民经济的贡献将无可估量,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

我们相信,再过15年通用航空救援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进生产力,必将成为我国标志性的高科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

航空救援是一项与国民命运息息相关,与国民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朝阳产业。在国外是继邮政、银行、保险业之后的第四大公益性产业,发展十分成熟。然而,在我国由于观念所致,却成了一个与社会难以交流、与生活难以对话、与人们难以沟通的产业。在改革开放30年中,给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和空中紧急救援产业的建设,留下许多的矛盾问题和空白,成为当代中国人最陌生、受制约最大、受惠政策措施最少,历史欠帐最多、发展建设最缓慢、与国外差距最大的产业,与发达国家拉开了数百倍的差距,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畸形现状。

进入21世纪后,高速公路和枢纽航空运输网络,将不同程度的出现涌堵,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正积极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在低空构架世纪“空中高速公路”,并称之为“第四次交通运输革命”。因此,在我国发展通用航空救援产业,仍然需要在相关领域里掀起一场历史性的产业革命,一场航空救援产业的革命,首先是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产业发展滞后的命运。

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大胆创新公共政策;各级政府对通用航空紧急救援机制和体系建设的重视支持,应转化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措施,在建设这项与国民命运和人民生命攸关的重要事业中应与法治政府建设相结合,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通用航空紧急救援新机制、新体系。我们希望政府从长治久安百年大计出发,把这项伟大的“空救工程”,能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来建设、来推动,创新我国政府的治政方式,提高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平安中国和平安城市,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应急管理和航空救援的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目前,发展我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产业正逢其时,我们应紧紧抓住历史契机,抓住中央产业振兴的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我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产业的发展。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和全国通航委员会积极支持重庆空中救援产业的发展,并指导帮助重庆空中紧急救援基地的建设,我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重视支持这项航空高端技术产业的发展。

航空应急救援专业性强,必须尊重科学规律

航空应急救援产业是一项特殊的高科技产业,是特种行业中的特殊行业,必须要有正确的思路、科学的机制,可行的规划方案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来实现,这里我特别要向大家强调政府如何支持发展,依靠什么样团队发展的问题:

通用航空与空中救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而又十分特殊的产业,一些地方政府一提到要加强通用航空和空中救援体系建设,就把当地的运输机场、运输航空企业、空管、空军和政府主管部门找来征求意见,依靠上述部门的意见来规划决策,这是一个误区。搞运输航空的人不一定熟悉通用航空与空中救援产业,它的管理方式、运行程序、飞行空域、机型配制、装备设施、人员培训、科目训练、空域管制、作业环境、操作方式、服务对象、预案编制、法规标准、规律特点等各方面与航空运输业截然不同,非常专业。很多航空领域的相关部门都不熟悉了解通用航空和空中救援的专业和规律,没有在这方面作过专门的研究。有的地方政府参照上述部门意见,制定出的方案措施因程序规律和机制不适,无法操作而束之高阁,这也是导致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在规划决策上应十分慎重,必须请真正懂得通用航空救援的专家来指导和建议,我们要学会辩识智慧,特别是要辩识“自己”的智慧。

在这方面我们认为,重庆在试点工作中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依托企业的规模和背景上,而是尊重科学规律,把注意力放在建设业主单位的实力,团队能力,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规范的建设方案上,有了专业一流的团队和科学规范的方案就可以打开局面。重庆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基本形成了空中紧急救援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共识,目前项目在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正在健康地向前推进。重庆筹建办的团队成员决心做好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探路人,创新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庆模式”,今后将 发展成为以直升机为主、小型固定翼飞机为辅的全国航空救援网络,带动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产业体系的发展。

几 点 建 议

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造福百姓、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只有得到党和国家高层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实现。这一项全新的产业,国人十分陌生,知之甚少,国内尚无先例,也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社会工程,目前正在起步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要办,很多的关要过,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为此建议:

1、党和国家应把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和机制的建设,摆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作为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经济危机,拉动内需的建设项目和国家财政规划,并明确定位、目标、任务和政策。

2、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发改委分别牵头主持,组织相关部门协同制定国家和地方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设立专项、列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政府的财政规划中。

3、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应将航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十一五”规划,分别编入国家和地方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作为各地应急处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与其它应急机构形成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使各级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更加完备完善。

4、加强飞机制造业、空救小型机场和基础保障设施的布局与建设,装备先进的空管设施设备,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和航空救援管理机构,组建专业队伍,以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及自然灾害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

5、由国家空管委主持,组织军、地有关方面尽快制定有序的《开放低空空域的工作计划》,加快推进东北和珠三角地区低空开放分类管理的试点工作,科学规划空域,在实施空中紧急救援时,应享受军用航空空域管制的同等权利。建立起适应通用航空救援产业发展的“空域服务保障机制”,尽快实现有序的低 空开放,促进航空救援产业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通用航空救援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空管系统。

6、从国情、市情和救援的职能作用与性质考虑,政府建立起了航空救援专业队伍,警用航空完全可与政府的空中救援体系合并,减轻财政负担、减少重复投资和多头操作,整合资源优势、调整资源配置、形成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优势兵力,充分发挥装备、人员的资源优势,切实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灾害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7、现重庆市政府与上海正阳集团意向搭建起了发展平台,已建立起了管理机构和工作班子,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编制了可行的规划方案和《项目建议书》,目前已进入选址阶段,发展思路和方向明确,拟在这个基础平台上,在市政府发改委的主持和市应急办的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出:地方政府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最后,我们恳切希望民航系统、中航工业集团的工程院士和人大代表,能将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建议,上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科学决策。从积极的意义讲,如果政府能将“5.12”灾难中航空应急救援的临时性措施和采取的非常手段,亡羊补牢、未雨绸缪,转化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法规和科学的运行机制,使之成为国家和政府行为,积累成一种恒久的进步,在今后的灾难面前赢得主动,那么这次高成本的惊天大震是有价值的,可告慰那些无数遇难同胞的在天之灵。也可算作是不幸中的万幸,此乃中国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也是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之大幸!

作者:唐继龙 手机:***

第五篇:演讲稿 灾难

Good morning, everyone!I’m honored to stand here and give you a short speech!I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chose “idol” as their topic, but I don’t have a clear idol in fact.And I want to make some difference.So, today, my speech is about disaster.In recent years, disasters have killed thousands of people's lives.On April 25, 2015, an earthquake happened in Nepal.Only after a week, 5000 people were confirmed dead.And on June 2, the boat “west star” sank into The Yangtze river.Until now, it is confirmed that 14 people were rescued and 441 people were dead in this sinking, including a little girl who was only three years old.We can see that our government has tried its best to reduce the injury and death rate in this accident.However, when a ship down in the river, maybe whatever we do is to no avail.So,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what we should do when we face to disasters.Firstly, we should improve our disaster forecasting.Secondl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Thirdl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arthquake relief work.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s that we should face positively rather than avoid them when disaster comes.Now, let’s pray the dead people can be happy in the heaven.That's all.Thank you.

下载关于灾难救援的想法(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灾难救援的想法(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灾难》观后感

    《灾难》观后感周四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学校里看了一场电影—《灾难》。《灾难》主要描述了地震发生前后的一些情况。在地震发生前,小动物们都感觉到了不正常,鸟儿们都失去了方......

    灾难后感想大全

    灾难过后感想 记录汶川地震的特别节目——《汶川相册》终于完成,栏目负责策划宣传的徐哥就邀请参与这次报道的编辑、记者们整理一下各自的工作日志,放在我们的网站上,能让喜爱......

    灾难电影推荐

    地震类:10.5„空前大地震导致美国西海岸从大陆分裂 ---------- 纽约地震(Aftershock: Earthquake in New York)„纽约发生大地震---------- 加州大地震(Miracle on Interstat......

    灾难感谢信[本站推荐]

    灾后重建感谢信 1、灾后重建感谢信尊敬的xx: 2014年1月23日上午11时,始丰街道塘下丁村遭受火灾,一排二层七间民房着火,房屋、财产毁于一旦。村消防队、公安民警第一时间接警,及......

    慰问信灾难

    灾区慰问信范文 1、寄灾区慰问信亲爱的四川灾区人民:你们好!我是高安市灰埠二中初一年级的一名学生。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西部东经103.4度,北纬31度的四川汶川发生了一起里......

    想法简单一点

    想法简单一点,方法多想一点 ——记包头服务中心听说包头服务中心3月份利润达到8万元,总部的人都很吃惊。趁着4月下旬到南京出差,我们直接飞到了包头,希望解开心中的谜团。 我们......

    一点想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三阳初中黄协娟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苏......

    空中灾难救援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_观《中国机长》有感[推荐五篇]

    电影《中国机长》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四川航班3U8633在飞机遭遇极端险情,机长及机组全体成员凭借过硬的本领和专业操作,使得机组成员和全体乘客转危为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