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上好汉语口语课的一点感悟
关于上好汉语口语课的一点感悟
摘要:语音、词汇和语法是学习语言的三大要素,和学习英语一样,“听、说、读、写”也是学习汉语的基本技能。而人与人之间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说”这一基本要素完成的,因而口语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掌握基本汉语口语。本文从目前笔者对外汉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于如何上好对外汉语口语课进行了感悟和反思。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口语 教学法
一、我对对外汉语听力课堂一些问题的感受:
这一段是我根据自己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写,由于本人教学经验不多,因此在教学当中会遇到种种问题。现将遇到的问题大致归类,总结如下:
1、口语课要求学生开口说话,而这个和学生自身积极性有很大关系,有的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在课堂上愿意和老师与同学进行互动,因而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另一些学生则出于不好意思或其他文化方面的原因,在课堂上沉默寡言,没有能够做到积极发言。导致的结果就是只有部分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练习,而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师在讲课时有的时候没有充分掌握启发、引导学生的方法,没有很好的找到切入点,导致学生无话可说,上课气氛沉闷。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不知道如何去组织课堂,在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方面做的不足。
3、由于口语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进步比较缓慢,有的学生看不到进步,因而情绪上会有失落,产生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关于上好对外汉语口语课的一点感想:
汉语由于其表达形式复杂多变,若想学好汉语必须有说的练习过程,而口语又是汉语中难以掌握的一部分。只要开口说,才能有充分掌握口语的希望。通过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进行纠错,才能掌握汉语口语的规律,摆脱母语的干扰。以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上好对外汉语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1、教师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活动的安排者、课堂的管理者。因此,教师首先应在教学前大致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了解课程的难度以及知否适应当前学生。教师要从口语课的性质和课程地位把握这门课的节奏。首先应该有一定合理的导入,对于所要讲的课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轮廓,要学生知道将要讲什么,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知识、适量的文字或图片提示来完成。在讲课阶段,首先要提供正确的语音示范,这是最基本的,同时在声调、韵、语气、停顿等地方也必须严加注意。因为只有在正确的示范下,学生们的练习才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其次在解释生词的时候,最好能通过旁征博引的诱导来引导学生自己悟出生词的意思,这样记忆才会更加深刻。同时,因为是初级班,教师的语速应该比平时说话略微放慢,以方便学生理解。在总的原则上,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严格来说,一堂成功的口语课,学生的听、说时间应不少于一节课的75%。这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科学的组织教学,精讲多练。另外,中国人往往重视读,重视背,其实其结果是学生仍然不会说出来。“说”是指学生能够不借助任何媒介(如课本)通过自己思考,组合语言,将语言说出来,并能在不用场景中变换着使用。这不是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背诵能达到的。口语素材可以取自课本,也可以从周围环境中采撷,但要避免简单重复,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实现不了预期目标。
另外,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和管理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控制学生的表现而不是被学生控制。因此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首先要予以表扬,但是不可用任由这些学生占据课堂上所有的发言机会。教师需要在给学生更多发言机会的同时,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发言后,可以以“他说得很好,XXX,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呢?”等方式要求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在不打击爱发言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开口说话。对于儿童班级,也可以采取小组计分竞争的方式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2、实用性,趣味性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学完了没有利用价值,他们当然没有兴趣。所以教学的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体现实用性,我们就要设计不同的生活场景,在真切的场景中学习,他会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兴趣自然会提升起来。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来分别进行不同手段的教学。这个要求在分班时就应该考虑到。例如有为研究汉语本体来学习的学生,有为了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商务学习者,也有想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生,还有短期旅游想要速成汉语的学习者。对于这些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对一个商务汉语学习者,如果过多去涉及汉语本体研究方面的知识或中国历史文化,实用性不佳,就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
为了实现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就必须在备课方面下功夫。课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课程内容上尽量安排与学生学习需求相关的,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安排课程的进行。因此如果是需要长期带一个班级的话,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讲解教材知识点,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
3、文化因素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影响:
文化因素广泛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中,这些都是汉语所特有的。首先,文化因素在汉语语音中会有所体现,汉字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这种组成造成了汉语语音的一些独特组合,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往往在词义之外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汉语中的轻声和儿化也同样是充满中国文化特征的语言特色。轻声可以用来区别词义,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地道”一词,可以指在地表下挖掘的通道。也可以读作轻声,成为一个形容词。如“他的普通话很地道”。儿化音更是通过儿化的方式,除了表达词义,还兼具表达感情色彩的任务。如:猫儿、猴儿、狗儿„„这样的表达除了指称猫、猴、狗,还表达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其次,文化因素在汉语词汇中也有体现,文化和词汇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词汇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且在其他民族语言中不一定找得到对应的词语。有时在跨文化交际中,指称这种不对称的事物,往往还会形成一些误会。特别的,在口语课上,有些中文词句的发音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出现有歧义的空耳现象。如果不加以注意,轻则导致学生哄堂大笑,重则导致文化冲突。那么,关于文化方面,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在教授语音词汇的同时不忘适量教授一些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学到的汉语更加地道。
4、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个体的差异会对于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年龄、汉语水平、文化以及性格特征差异明显。一般来说,年纪稍大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会试图努力跟上教师的节奏,课后也会主动来提问;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相对更有自信一些,更愿意开口说话;在性格方面,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与老师互动,有的则较为腼腆,相对被动;另外国别也是一个区别因素,日韩国家学生虽然课堂上沉默寡言,但是可以看出是认真听讲的,记有很多笔记而且课后会单独找老师提问。既然是大班教学,那么就应该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做口语练习的时候,如果过于简单,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会感到厌倦;过于难又不适合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因此,在设置课堂练习的时候,难度适中是一个必须把握的源则。另外,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总是主动回答问题,这种学习态度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都让他来参与课堂练习,那些性格腼腆的学生就难以得到充分的练习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求所有学生开口说话,把机会分配给每一个人,同时还不能打击一些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加以解决。
5、对外汉语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利用图片、语音和动画等来表达所要教的内容。容易提起学生兴趣,在记忆上也比较直观。例如在解释颜色“深”和“浅”的问题上,只需要一组图片就可以清楚明确地表达出这两个字在这里的意义。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省去了写板书和额外解释的时间。特别是在口语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可以用视频和录音等方式,直观地让学生听到标准的发音并看到发音的口型,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模仿。还可以重复循环播放,方便学生反复训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也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要点,运用多媒体软件的能力也应该成为评判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指标之一。
6、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由于文化差异出现摩擦。因此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信任包容机制,互相尊重。中国教师和外国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理应是彼此包容、友好共存,而不可能像同文化交流那样把维系价值观的一致性作为目标。交流双方应尊重对方的文化观,摈弃盲目的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理想的跨文化交际方式为平等对话型,自我中心型或控制对方型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于中国教师来说,坚持自己的价值标准固然重要,但尊重对方的价值标准更容易得到外国学生的信任,信任程度对交流有着极其复杂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我们无权要求外国学生向自己的文化体系靠拢,更不能强求他们按自己的价值标准办事,但是却有可能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中,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适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逐渐向其靠拢。当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改变对方,以使其与汉语文化群体的文化观念保持共同方向,而是要在交际过程中进行相互调整,降低发生障碍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就是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求同存异。参考文献:
[1] 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刍议 刘新春 [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定势及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应对策略 蔡绿 [J] 黑河学院学报
2013.3 [3]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体现 王皓 [J] 价值工程 2013.3 [4] 如何上好对外汉语听力课 王雪融 [J] 艺术科技
2012.12 [5] 试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主要内容 刘瑜 [J] 艺术科技
2013.8 [6] 逆向式教学法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王韬 [J] 创新教育2013
第二篇:如何上好口语课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会有不同等味道,所以常常有人讲,这个人很有修养,那个人说话太丑。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综合效应。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它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比如专题口语交际训练“自我介绍”,教学的重点是交际时如何说,学会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父母亲工作单位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别人在自我介绍时,其它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如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等等,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坚持整体原则,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灵活地用好教材
因为《中小学普通话口语训练》这本书都是一些由词语、句子、对话、儿歌、片段等口语化内容 组成的训练,而这些内容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实施方案,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三、创设情景,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在口语交际这类课中。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不失为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种好办法。创设情境来上口语交际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锻炼,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好教学内容 创设的情境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所以选择内容的时候要注意:第一,要选择有价值的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内容的难度要适当。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还不够,所以不能选择太难的,要不然会让它无从下手;但也不能太简单,那样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要选择难度适当的内容。2.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两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这样在上课时才有足够的材料。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方面可以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知识,避免教师被学生问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冷场的发生。3.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口语交际课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说,特别是对那些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大胆的说,已达到提高口语表到能力的提高。
(二、)在比赛中进行口语训练。魏书生说:大脑这部机器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学生好胜、渴望成功,期待受到奖励的心理特征,注重创设一种竞赛情境,给他们设置好拼比的舞台。
(三、).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口语训练
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还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有密切的联系。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调动。例如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挖掘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方法灵活,扩展生活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明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明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明。下
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小明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小明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明马上轻声说:“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节汉语课
如何上好一节汉语课
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节汉语课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优秀博学的教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上好一节好的汉语课?这恐怕是所有辛勤耕耘在汉语教坛的老师们的困惑。近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些优秀老师的公开课,悟得一节好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
一、驾驭教材的高超能力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使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凭借”作用。教师只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在教学语文课的过程中才能信心百倍,气势恢宏。教师用这种恢宏的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汉语课,从而提高汉语课的教学质量。
二、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有的人说汉语教师应该是一个书法家,应该是一个播音员,应该是一个作家。当然这话说得有些太严重,但是我想其实这就是让所有的汉语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执教的几位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普通话发音准确,上课语速适中、声音响亮;并用适当的动作姿势助说话,使语言形象生动、高低抑扬有致、感染力强。有的甚至巧用修辞,典故、古诗名句。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篇,听了简直是一种享受。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富有表情、感情,语言循循善诱。三笔字工整规范,对教材熟悉,运用多媒体设备娴熟自如,得心应手。如果汉语教师的基本功不过硬,不会教出好学生来,也不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三、主动参与的全体学生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教案并非一定要一步一步的精心设计,学生都还未参与进来,怎能完全确定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定会是什么样?如果课前就能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写好详细的教案,那学生就成了教师手下控制的机器了。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始终都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因此,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每一节课都显得生机勃勃。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汉语课堂,是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真正实现平等、民主、和谐交流的过程。一堂课如果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少参与,老师的水平再高,对学生自身而言也没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就不能称之为好课。
四、激情飞扬的学习情境 作为一个老师,首先我们得十分明确,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虽然他们比儿童要大点,但我仍想把他们归为一类)。人小情多,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汉语老师应该利用学生的情感,使其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只有恰如其分的运用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把情用在课上,情到深处课自优。艾里克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首先通过三次读题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入情;接着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做到以情感动学生,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入情”“动情”以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移情”,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这时,艾里克老师就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使激起的情感深化,从而实现了移情。听一节好课是一种享受,听好几节好课是一种震撼!我决心以这几位老师为榜样,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第四篇:怎样上好一节汉语课
怎样上好一节汉语课
在对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对汉语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的文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把握好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
一、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讲好一堂对汉语课的前提条件。我们要给外国学生讲汉语课,首先要想用什么来吸引他们,除了多媒体讲课的方式,就是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开阔视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要在课前多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对于学生,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也喜欢问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一些内容,那么我们必须做到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喜欢博学而幽默的老师,学生更是这样,因此全面而充分的准备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让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更有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
二、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在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老师对学生越严厉越好,可以不留情面的批评,到了老是真的发火的时候还会打学生。家长认为是老师对学生负责,这样的老师常常被大家说成是好老师。
第一、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看年龄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教材,设计活动,准备道具。
懂职业 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供其所需。
摸程度 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设计巧妙的引入活动,使用恰当 的课堂用语。
记姓名 提前拿到学生的名单,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最好第一节课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
做名片 提前把学生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做成名片,最好带拼音和解释,还要一式两
份,一份摆在课桌上使用,一份带回家供他们在作业本上写中文名字用。
知兴趣 要向当地老师请教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喜欢的
影视剧、舞蹈及歌曲,爱吃的饭菜等,以便设计活动做到投其所好。
晓习惯 要知晓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第二、备环境,做到因地制宜
了解软件和硬件环境是上好第一课的保障。要充分了解所派驻国家对汉语或其他语
言教学的要求,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中对于学生考勤记录、课堂要求、学分标准和 作业给分标准最为重要。提前一两天去看看你要用的教室,将环境中有可能成为学员兴
趣点的知识编入到教案中。看教室要做到以下三点:
知位置 准确知道要上课的教室的位置,估算一下从住处到教室的路途要花费的时间。
看布局 看看教室的布局是否适合做游戏,是否适合粘贴或悬挂图片、地图等。站在
讲台上试讲几句,感觉一下声音的传播情况,以判断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用多大的声音
才可以让最后一排听清楚,并决定在上课时是否需要用麦克风。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写几
个大小不同的字,然后走到最后一排去,看看自己能看清那种大小的字,以确定自己在 正式上课时要写多大的字。
查设备 先看有没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黑板或者白板、笔、板擦等。再看电化教学 的视听设备是否完好,检查麦克风、幻灯机、投影仪或者台式电脑等是否工作正常;看
看电源的接线是几项的插头,是否与自己用的录音机或者电脑的插头匹配。顺便看看灯
是否都亮,照明和通风怎样,还有安全通道及疏散方式等。第三、备教材,做到了然于胸
作计划 整体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进度以此确定第一课的进度,最好在第一节课把教学 进度情况印发给学生。
写教案 最好提前备出一周的课程,至少第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教
学方法、教学步骤、活动设计都认真思考写出。第一课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要重点
难点突出,最好在每个步骤下标注所需时间。
建议第一课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中国概况介绍;
汉语及汉语课程介绍;学习方法介绍;课堂要求(包括出勤、作业要求、发言、活动参
与、实践等);学分评价(出勤、作业、阶段性检测、笔试、口试各占的比例);教会
几个简单的问候语或课堂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上课、下课、跟我读等等)。
听示范 提前看完汉办志愿者中心发放的资源包中的示范课程。如果可能联系到先期
到的汉语教师,去听他们的课程,了解当地的汉语教学情况,体会课堂氛围。
做试讲 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请其他汉语教师帮你听听试讲,或者自己模拟串讲一遍,及时 发现不足加以完善。
做录像 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把他们人生第一次(至少你的第一节课上)说汉语、写
汉字的时刻留下来作个纪念,今后随时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学期课程结束时,把每个学生的汉语成长经历刻录成光盘送给他们,也为研究汉语教学积累资料。
第四、调心理,做到乐教乐学
在国外的第一节课难免让人有些紧张。了解派驻国的文化习俗,可以帮助把握教学
体态语言。提前跟学生见面聊天,发自内心的跟你见到的每个人微笑,紧张自然消失。
如果遇到学生扰乱课堂的情况,尽量不要正面冲突,可以放到课后解决,或者巧妙
地利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这是你的最大目的。如果学生问到的
知识我们没有把握回答,可以坦诚地告诉学生,课下查阅后于下节课为他们专门讲解。
相信志愿者教师认真做好以上工作,做到有备而讲,一定能上出精彩的第一节课。
当你陶醉在第一节课成功的喜悦时,别忘了写课后反思,这是完成每节课教学的最后一
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会使你的教学日臻完善。希望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汉
语及中国文化推广的广阔舞台上奏响精彩的第一乐章!
第五篇: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
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
新课标中口语交际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主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它是听方与说方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我在教学口语交际时往往会出现唱独角戏,学生基本处于只听不说的状态,无法调动起学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后来我查询了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范例,总结了一些教学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乐学情景,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流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兴趣走进口语交际情景,采用多样化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交际活动,减轻学生交际时产生的疲劳,从而增强交际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尽量把
课堂交给学生。
三、优化教学流程,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率,要提高口语交
际的教学效率,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根据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四、开辟多种实践渠道,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口语
交际的能力的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