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部发布2010年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0年全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一、2010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2010年我国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城镇受灾重,重复受灾、贫困地区受灾比例高,农业损失、民房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特别是年初北方大部严重寒潮冰雪、西南地区严重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震、汛期南方地区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数次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人数之多、灾情之重、救灾和恢复重建难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经核定,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综合判断,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灾情较为严重。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2010年,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夯实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暴雨洪涝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领导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央层面,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职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总先后两次召开联席会议,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召开全国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暨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等,科学研判形势,提前部署各阶段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国土资源部组织88名专家长期值守18个重点省份,派出150名专家协助各省市开展排查巡查,全面推进汶川和玉树地震区、三峡工程库区等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非水网地区水上搜救机构建设,全面落实“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各项措施。农业部召开全国草原防火工作会议,部署草原火灾防控工作,落实防灾增产和抗灾减损措施。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国森林公安森林防火工作会议、重点省区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会议等,研究部署森林防火、春季沙尘暴应急等工作。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委,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精神等情况。中国气象局召开了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4次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18次专题会议,对全年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国家海洋局积极开展海冰灾害防御工作,于汛前召开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动员会,组织开展海洋防灾减灾专项检查,督促指导沿海各地做好汛期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各地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的组织领导。
在地方层面,“4•14”玉树地震和“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青海、甘肃两省分别及时成立了救灾指挥部,全面统筹指挥协调抗灾救灾工作。云南省成立了省抗旱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方统一领导、省军区牵头协调、各部队通力合作”的抗旱救灾指挥协调机制。地方减灾协调机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10年底,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青岛、宁波2个计划单列市已经成立了减灾委员会,上海、浙江、河南、广西、青海5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市成立了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295个地市、2342个县(市、区)成立了减灾委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分别占全国总数的88.6%和81.9%。各大流域防汛抗旱指挥协调职能进一步完善,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重庆等省(直辖市)进一步完善防汛抗
(二)机制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围绕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天津市加强地方政府与军队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的协调组织和协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进东北四省区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建设,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建立了北方搜救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签署了《苏鲁豫皖四省应急管理合作协议》,中南五省(市)签署政府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协议。云南省建立抢险救灾军地联动长效机制,省民政厅与成都军区昆明指旱组织指挥体系,防汛指挥机构延伸到乡镇。挥所签订了《军地联合抢险救灾使用直升机工作机制》。
(三)法规建设方面。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围绕建立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长效机制,加紧研究、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民政部大力推进《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制订工作,条例已于2010年7月8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并于9月1日起施行,填补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法规空白。中国地震局组织修订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条例》。国家海洋局推动制订《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制订下发《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交通运输部组织制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水利部起草完成我国首部《全国抗旱规划》,编制并启动全国1836个县级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牵头组织编制了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相继制订行业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减灾救灾法规配套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四)预案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取得显著成效。民政、农业、林业、地震、气象等部门着手修订《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国家扑救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同时注重加强对基层各类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全国所有的省级、地级和县级人民政府,90%的乡镇(街道)、55%的行政村(社区)已完成救灾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在加强预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编制各类应急演练计划,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多点连发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远程观摩会商。交通运输部成功举办了“2010年海峡两岸海上搜救联合演练”,组织救捞部门开展了“北部海区海上专业救助演练”等10多次大型搜救演练,组织实施包括高寒地区、高原湖泊等特殊水域在内的多科目水上搜救演练。农业部在天津召开了北方四省重大病虫害应急演练。林业、地震、气象、海洋等部门也都结合自身职能,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吉林省各地市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地震救援、学校紧急疏散应急演练。江苏省全年组织各类演练4000多次,帮助社区居民熟悉社区避险路线、紧急避难和安置场所,掌握应急、自救、逃生技能。湖北省制订实施《湖北省中小学校安全逃生演练教育活动指导方案》。重庆市在近7000所中小学校开展了防灾减灾主题教育及演练活动,在近200个社区开展了防灾减灾演练。四川省组织汛前全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带动基层开展以防范地质灾害为主的应急演练60余次。政府部门应急指挥能力、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抢险救灾队伍技战术水平得到切实有效提升。
(五)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应急志愿者队伍。一是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已建立了重点防汛机动抢险队102支,组建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和武警水电应急救援部队,基层乡镇级抗旱服务队11753支。各类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规模已达1.78万支、56.6万人。中国地震局顺利完成国家地震救援队扩编工作,并会同武警总部共同研究制定加强武警部队抗灾救灾力量建设方案。山东省建成各级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186支约17万人。湖北、重庆等地也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规模逾万人。二是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江苏省全面建成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也基本建成。安徽省依托省消防总队建立了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全省17个市和绝大部分县(市、区)均依托消防队伍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山东省已建立综合应急救援支队17个、大队162个、中队256个,一线救援执勤力量8309人。重庆市组建各级各类综合应急救援队12007支。甘肃省已组建规模约25万人的各类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93万支。三是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国家防总、水利部组建152人的国家防汛抗旱专家组队伍。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完善应急专家体系,在全国范围遴选124名应急专家,并在7个重点地区成立片区专家巡查组。江苏、湖北、重庆、甘肃等地积极组建省级应急管理专家组,初步建立专家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四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民政部已组建47.6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超过10万人,气象信息员队伍已达37.5万人。浙江省县级以下应急队伍达1.8万支、近30万人。五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天津市建立了首支省级搜救志愿者队伍,黑龙江省注册应急志愿者达30万人,山东省建成932人志愿者协会,注册志愿者180万人。各级各类应急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日益加深,种类齐全、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初步形成。
(六)应急保障方面。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资金、物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理日益规范,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灾害防御、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
1.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民政部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确认17个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代储单位,协调落实中央救灾物资采购和管理费9.9亿元,增储一批救灾帐篷、棉衣、棉被、睡袋、折叠床等物资,新增约150万余人次的临时住所保障和160万余人次的御寒保障能力。国家防总、水利部新增6个中央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2亿元的抢险机具、物料以及救生器材等中央防汛物资。国土资源部初步配备国土资源系统应急信息采集装备。交通运输部投资建设部分内河航道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农业部建设草原防火指挥中心3个,物资库站26个,建设边境草原防火隔离带2944公里,新增风力灭火机、野外生存装备、防火服、防火车等应急物资储备项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储备总价值4000万元的扑火物资36250件,向有关省区调拨价值约2232万元的扑火物资27011件,全年租用95架飞机和直升机,部署在全国各主要林区执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务。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专门应急物资储备库,并实行数据库管理和动态调配,储备物品包括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油机、雷达配件、火箭弹及高炮、作业火箭配件等上百类应急物资。全国省、地、县三级采购救灾储备物资资金投入达9.82亿元。
2.应急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资金1559.37亿元,其中重点安排用于汶川、玉树、舟曲三个特大灾害救灾资金1142.76亿元;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79批次113.44亿元,救助受灾群众9000余万人次。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落实中央基本建设资金11亿元,同比增加83%;落实航空护林、预防管理、扑火准备金等预算经费3.2亿元。交通运输部安排公路水毁抢修补助资金5亿元,支持部分重灾省份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抢修和保通保运工作。水利部及时下达中央度汛应急资金和特大防汛抗旱经费30批次29.84亿元,有力支持地方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工作。各地也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资金投入力度,全国省、地、县三级财政共投入救灾资金约86.1亿元。黑龙江省投入4700万元,为省军区购置应急救援装备,安排近亿元资金用于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和物资基地建设。浙江省各级财政全年投入约19亿元资金,用于抗灾救灾以及中小学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工程、省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湖北省每年投入40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福建、陕西两省救灾资金投入数额均超过10亿元。3.应急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继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减灾救灾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民政部建成“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减灾与应急工程”两个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二期,完善PDA减灾终端移动信息平台建设。水利部建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农业部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草地灾害评估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验收工作。中国地震局推进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规范化运行工作,着力开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地震预报实验场、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等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中国气象局建设的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会议系统已联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均建成省内电视会商系统。天津市整合全市应急资源,进一步扩大市应急平台联网范围。山东、湖北省级人民政府应急平台建设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七)监测预警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责,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更加丰富、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1.加强自然灾害趋势预测分析会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不断规范灾情会商机制,会商单位增至16个,全年组织召开各类会商会议近20次。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召开防汛抗旱会商会、视频会议200余次,全国水文部门共计发布各类水、雨情材料10万余期,水情预测预报分析1万期。农业部完善信息采集报送和分析研判机制,深入调查土壤墒情、作物苗情和病虫情,及时发现灾害苗头;在冬小麦生长关键时节先后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8次会商会,在关键时期组织了两次虫情会商,积极推进蝗虫、条锈病和水稻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林业、气象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春季沙尘天气趋势预测分析会商。中国地震局对全球地震活动以及我国地震趋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多次专题研究震情发展趋势。各级气象台站加强上下联动,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完善了从中期展望、短期预报到短时临近预警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流程。国家海洋局组织对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进行趋势预测,为海洋灾害防御提供决策依据。
2.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协作机制。民政部积极拓展灾害遥感监测数据获取渠道,与水利、国土资源等国内60多个部门及科研院所签订数据服务协议,加强与涉灾部门的业务衔接,建立无人机站应急联络工作机制,提高获取国内外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能力。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成“月尺度全国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测系统”;协调将环境减灾卫星运用于林火监测。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圆满完成了世博会、亚运会、三峡试验蓄水等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任务。中国气象局牵头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制度,组建了由25个部委参与的部际联络员队伍,在汛期每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与国土资源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旅游局、国家电网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预警等技术研究,提高了气象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3.加强监测预警业务支撑体系建设。民政部加快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体系。国土资源部增建群测群防“十有县”526个,完善18万处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信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体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水利部积极组建覆盖全国各大流域的宽带水情广域网,水情测报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中国地震局加强水库地震台网建设和管理。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系统等装备加强实时监测,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国85%以上乡镇以及我国近海海域。国家海洋局加快海洋观测站(点)、锚系浮标、Argo浮标、海啸浮标等基础监测设施升级完善,初步建成覆盖沿海的立体海洋观测系统。
4.做好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国土资源部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166处,避免人员伤亡9577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8月中旬,四川绵竹青平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到位,3000余人成功避险。交通运输部实时发布交通阻断信息和绕行路线信息,全年共发布公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401期、路况短信4万余条。农业部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120多期,下发防灾紧急通知18份,与中国气象局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草原火灾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发布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警预报。各级气象部门积极推进气象预警手机短信全网发送“绿色通道”建设,河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等省(自治区)已与当地手机运营商达成协议,实现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影响区域内的全网手机用户免费快速发送。中央气象台全年共发布寒潮、暴雨、海上大风、台风、干旱、高温等各类气象灾害预警967次。国家海洋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通《海洋预报站》栏目,在海洋预报网站上开辟预警专栏,通过手机平台向广大涉海从业人员及时发布预警消息。
(八)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应对灾害时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转移受威胁群众,多方调集力量投入抢险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成效显著。
1.加强工作指导,协助灾区抗灾救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全年共派出85个工作组,协助和指导各地开展救灾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向防汛抗旱一线及时派出210多个工作组或专家组。国土资源部70多次派出应急工作组赶赴突发事件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农业部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先后派出83个工作督导组、专家指导组和11个科技服务团,组织1万多名专家和50多万名农技人员深入重灾区和粮食主产区,推动战低温、抗大旱、抢农时、促早熟等各项措施落实。地震系统全年派出22批400多人次,对国内4级左右有感地震和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开展震情趋势判断、地震流动监测、灾害调查评估等应急工作;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160人的工作队赶赴现场指导开展应急工作。各受灾地区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组织领导,普遍成立了由各级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抗灾救灾目标责任制。地方各级政府灾后迅速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协助和指导基层开展抗灾救灾工作,落实各项支持措施。
2.强化应急联动,协同应对自然灾害。各有关部门在抗灾救灾工作中注重统筹协调,加强应急联动,形成强大的抗灾救灾合力。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民政部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铁道、民航、商务等部门以及军队和有关地方全力做好救灾物资筹集和调运工作,协调各地民政部门向青海玉树空运大量面包、饼干、方便面、火腿肠等即食食品,调运4000台取暖火炉分发给受灾群众,解决灾区燃眉之急;与外交、商务、红会等部门积极搭建救灾捐赠平台,切实规范捐赠程序,加强全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指导协调。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商务、教育、财政、卫生、农业、工商、物价等部门协调联动,积极稳妥做好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住房、生活必需品供应、救助政策实施、安置点规划管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市场经营秩序监管等各项工作,全力维护好灾区社会稳定大局。
3.科学应对处置,应急工作成效卓著。汛期水利部门认真分析研判灾情形势,统筹上下游,兼顾左右岸,科学调配水量,实现了对洪水及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科学调度,极大地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进一步加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力度,高火险时段和敏感时期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充实值班力量,加大火情调度力度,协助指导各地妥善处置26起重特大森林火灾。国家海洋局在海冰灾害应急期间调动飞机、雷达、调查船以及岸边台站等多种手段,获得大量海冰现场观测数据,为各级海洋预报机构第一时间掌握灾害发展态势、及时准确预测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各受灾地区切实落实人员转移措施,解救洪水围困群众近百万人,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山东省在应对8月初全省大范围暴雨洪涝灾害中,调集武警官兵1000多人、机器1万多台投入抢险救灾,组织15.78万名群众紧急转移避险。云南省在应对严重旱灾时省先后出动驻滇部队18499人次、民兵预备役22.11万人次,全力投入抗旱救灾,有效解决965万人、22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出动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2万余支62万人,消除火灾隐患7000多处,扑灭森林火灾578起,堵截消灭入境山火8起。玉树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在有关各方的全力支持下,累计抢救压埋人员2008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8万人,救治伤员1.1万人,转移3109名重伤员到外地接受治疗,为6.55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
(九)恢复重建方面。各受灾地区、各有关部门提早部署、周密安排,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灾后重建,严把重建质量,认真研究解决重建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大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开展灾害评估,提供决策支持。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民政、地震、发展改革等部门主动协调受灾省份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圆满完成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两场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国家评估报告,为损失认定、灾后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2.出台支持政策,落实救助措施。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提高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对倒房户户均补助1万元、损房户户均补助1000元,高寒、寒冷地区户均补助标准则对应提高到1.4倍;全年安排34.11亿元用于灾区(不含玉树和舟曲灾区)恢复重建倒损民房。四川省对汶川地震重灾区“二次”受灾的重建农户,在参照汶川地震重建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户增加补助5000元;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房屋损毁需重建的群众,甘肃省在每户国家补助2万元或2.5万元的基础上,用省级接受的捐助资金将每户补助标准提高到10万元,受损房屋维修补助标准提高到农村居民每户补助4000元、城镇居民每户补助6000元,受损房屋需加固的,按每户3万元安排预算,同时政府还提供三年贴息贷款,切实解决群众住房恢复重建资金困难。
3.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恢复重建。各地坚持统筹规划和群众意愿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质量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将以人为本和科学重建的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全过程。福建省从以往的“分散重建”为主转变为以“集中重建”为主,集中重建户数占到总户数的62%;湖北省按照“住得下、建得起”的要求严把建筑面积关,对特困家庭恢复重建根据家庭人数严格控制建房面积,保证既改善居住条件又防止因重建增添过多债务。山西省倡导采用“砖混房、地圈梁、构造柱、现浇板”的标准,严把重建质量关口。
4.发挥群众作用,动员社会帮扶。各地多措并举,全力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湖北省采取部门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灾后重建。福建省采取地区对口支援方式,福州市出资3.8亿元援建三明市8个集中重建点,厦门市投资6亿元援建南平市13个集中重建点和5个社会事业重建项目。陕西省岚皋县对重点村组和重灾户实行一帮
一、人盯人,责任到人、帮扶到户,驻村驻户帮助解决重建困难。甘肃省舟曲县利用广电等设施广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政府要补助、群众是主体”的意识,全面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开展党员帮建、多户联建等多种形式的帮建活动,又好又快地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5.加强督促指导,加快重建进度。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建立恢复重建定期报告制度,与重灾区建立直接联系制度,对进度缓慢的灾区直接派驻工作组现场督办。陕西省减少拨付环节,2010年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全部由省里直接下拨到县。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已基本完成,中央“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如期实现。青海玉树“4∙14”地震灾区玉树州6县19个乡镇共开工建设农牧民住房11306户,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开工建设11697户,完成维修加固10939户,部分群众在入冬前已搬入新房。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的三眼峪、罗家峪、峰迭新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为灾后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础。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需重建民房65.7万户,已开工63万户,开工率95.9%,已竣工45万户,竣工率68.5%;需修复民房181.6万户,已修复151.2万户,修复率83.2%。
(十)科普宣教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减灾示范社区和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灾害应急管理培训成效显著,各级领导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1.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组织策划各类宣传活动,完善减灾宣传机制,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通力协作,为防灾减灾宣传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载体。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举办了首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组织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组织编写并发放城乡社区防灾减灾知识手册、挂图光盘。国土资源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大杰出监测员颁奖晚会”。水利部协调中央电视台5个频道密集播放防汛抗洪公益广告232次。国家林业局将沙尘暴应急基本常识以汉、蒙、维文印发给基层群众。地震、教育等部门联合组织以“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普及防震避险知识,开展宣传活动1500余场、发放宣传品200多万份,参与人数达数千万人。国家海洋局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和“海洋宣传日”期间,组织声势浩大的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黑龙江省组织开展“全省纪念《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三周年宣传周”活动,发放《公众防灾应急手册》约170万册。江苏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大赛,并组织500万人参加全国应急减灾知识书面竞赛,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万份,举办1500多场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
2.推进减灾示范区和基地建设。民政部制订下发新修订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积极部署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全国数十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国地震局积极推进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新增7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近百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新建地震安全农居示范点6000多个,惠及近70万农户。中国气象局组织河北、浙江、重庆等雷电灾害多发省份开展农村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和气象应急科普进农家活动,已建成多个防雷减灾示范村。国家海洋局组织沿海省市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示范区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浙江、福建省海洋防灾减灾示范区试点建设进展顺利,部分沿海部分省(直辖市)已发布省级海洋灾害区划。全国已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200个气象科普馆,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17个。省级现代农业气象试点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试点县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在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
3.组织开展灾害应急管理培训。民政部成立国家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鉴定站,完成《灾害信息员基础知识》、《灾害信息员工作实务(四级和五级)》等教材以及灾害信息员考试题库的编写工作,组织开展县级以上灾害信息员培训和鉴定工作,对全国20个省份2300余名基层灾情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针对汶川地震灾区教师、妇女等特定群体开展应急培训。水利部举办了第五期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地方和部队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农业部强化草原防火项目管理,对全国草原防火重点省区和52个Ⅰ、Ⅱ级地(市、州、盟)草原防火办信息管理人员等100余人进行了培训。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举办20多期防火培训班。国家林业局以提高地面监测站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举办沙尘暴灾害地面监测技术培训班。各地积极开展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以及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农民工的培训。重庆市分层次举办了3期应急管理培训班,对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分管负责人、应急办主任及业务骨干共270人进行系统培训,各区县共举办培训234期,培训人员达3.6万人。
第二篇:2011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1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来源:民政部网站
一、2011年自然灾害情况
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台风、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经核定,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因灾死亡(含失踪)人数减少85.6%,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减少49.5%,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13.2%,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40.5%,倒塌房屋数量减少65.8%,损坏房屋数量减少50.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2%。其中,死亡(含失踪)人口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损坏房屋数量为2000年以来次少。(本评估报告中关于全国灾情和应对工作的统计数据和表述不含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2011年,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和西藏亚东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领导方面。国家减灾委召开了2011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分析研判灾情形势,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召开了两次减灾委联络员会议,进一步健全了沟通协调机制。国土资源部先后召开两次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动员部署防治工作,派出50多个工作组,在18个重点地区派驻专家,督促指导工作。交通运输部对公路部门防汛抗旱、防抗台风及汛期公路桥梁保通进行全面部署,召开9次防台风视频会议。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召开了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和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科学合理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农业部多次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国抗旱促春管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农业生产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国家林业局多次召开全国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对各地方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召开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2013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书,全面落实防治责任。成立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进行沙尘暴灾害应急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指挥和协调。中国地震局组织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沿海地区汛前海洋防灾减灾专项检查,督促沿海各省(区、市)海洋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汛期海洋灾害应对工作。
各地结合本区域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求,切实加强对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山西省将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作为“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督促落实,做到了组织、人员、职责三明确。上海市建立了市、区两级的灾害管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了应急救助、防汛指挥、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疫情防控领导责任制度。浙江省成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加强对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海南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各市、县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制度建设方面。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相关政策法规。一是推动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国家防总、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积极做好《洪水影响评估管理条例》、《地震应急救援条例》、《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起草修订工作。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发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指导各地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二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组织修订编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农业部草原寒潮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修订,中国气象局修订并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三是编制出台防灾减灾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全国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继续推进基层应急预案建设。截至年底,所有省和地市、98%的县制定了应急预案,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应急预案数量分别达到5.6万个、40.8万个,分别占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总数的89.8%和55.4%,全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
(三)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机构、制度、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将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起草完成规划实施任务分解方案,明确未来10年我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二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民政部有序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全国灾害信息员人数达63.1万人,通过职业鉴定的灾害信息员人数达4.7万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增加到35万人,在汛期看守2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国地震局协助武警部队在全国组建了33支武警工化中队应急救援力量。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达49万人,覆盖71%的行政村。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村级森防员近100万人,基本实现了1村1林场1名森防员。三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民政部组织开展地方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河北、江西、山东、湖南、广东、青海、西藏等地设计实施当地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地方救灾志愿者队伍发展。
各地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强化。北京市对应急志愿者进行注册管理,全市有志愿者队伍24支2.3万人。山西省在105个县(市、区)9个省直林业局组建30人以上的标准化森林消防专业队。河南省黄河河务局通过签订责任书组织群众防汛队伍101万人,对800余名专业抢险队员进行专题技术培训。海南省“三防”办对农村青年组成的抢险队伍进行核实、登记造册,各市县增加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人员450人,专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四)应急保障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全国救灾物资储备布局更加合理,物资储备品种不断增加,救灾补助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救灾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灾害应急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
1.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部继续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中央储备库建设,格尔木、乌鲁木齐储备库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建设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35个,租用18个,仓储面积共计29.6万平方米,304个市和2212个县建立起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各中央储备库将民政部组织采购的7.5万顶单帐篷、30万床棉被、5万件睡袋和5万张折叠床及时入库,进一步充实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国家防总、水利部新设立11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中央仓库总数达到26个,现存防汛抗旱物资规模达到5亿元。农业部建设物资库站15个,新增风力灭火机2870台、野外生存装备1300套、防火服3830套、防火车41辆等。国家林业局共采购扑火物资41055件,向有关省区调拨价值约2122万元的扑火物资24644件。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专门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品包括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油机、雷达配件、火箭弹及高炮、作业火箭配件等上百类应急物资。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本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由5000万元调整到1亿元,省民政厅启动了4000平方米大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浙江省与大型商场、超市签订协议,代储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灾后12小时到位。四川省各级防汛部门储备冲锋舟、编织袋、救生衣、探照灯等应急物资近3亿元,自贡市投资2260万元建成了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完成1个自治区级、5个地(市)级、51个县级、36个高海拔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并投入使用。
2.救灾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经国务院批准,提高了灾害紧急转移安置补助、旱灾救助、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补助标准,全年财政部、民政部安排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86.4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各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25亿元。交通运输部全年安排2亿元公路灾毁抢修保通补助资金,投入2011年公路灾毁恢复重建计划项目20亿元。农业部商财政部向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7亿元。全国启动重点火险区建设项目183个,中央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全国省、地、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约56.6亿元,其中省级32.7亿元、地级7.9亿元、县级16亿元。
3.应急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继续强化高新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不断引进新技术,添置装备,积极开展新项目研究,不断提高减灾救灾工作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民政部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方案论证,“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论证取得初步成果。交通运输部启动了6个“十二五”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行动计划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完成技术研究125项、硬件开发集成44项、软件开发32项,完成全部44项标准规范制修订大纲,12项示范工程已开始实施。农业部农业大棚育秧、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抗灾增产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得到大力推广。国家林业局完成了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研发了灾害预测及信息发布软件,明确了林业生物灾害气象预警指标,提出了应对对策措施。中国气象局组织试点省围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五)监测预警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逐步改进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制定监测预警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不断增强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提高灾害预警预报社会服务水平。
1.加强灾害监测分析会商。民政部继续健全部际灾情会商机制,灾情会商成员单位增至17个,全年组织10次月度灾情会商会、1次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和2次灾情会商会。水利部汛期每日进行防汛会商,11次召开有关部委和重点地区参加的防汛抗旱异地视频会商会。农业部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沟通会商,与中国气象局开展10多次会商;在年初冬麦区抗旱期间,中国气象局、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灾区,会商研判旱情发展动态。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和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分析会商会议,做好沙尘暴及重大突发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工作。中国气象局组织各类灾害性天气会商和应急服务专题会商60次,发布灾害预警615次,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712次,为防汛和强对流天气防御提供及时的监测预警服务产品。
2.建立灾害预警协作机制。民政部与19家单位签订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用户服务协议,实现22类气象数据资源的共享,向国内100多家用户提供数据2万余景,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站点增至8个。中国气象局召开了24个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与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手段及时将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发给39个部委和相关单位。3.构建监测预警支撑体系。国土资源部以县(市、区)为对象开展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十有县”建设,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337个,覆盖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国家林业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全国近600个森林火险监测站并网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中国地震局以地震监测台网扩能增效为重点,强化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全国成场、区域成网观测。中国气象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建成7个气象海洋广播电台。全国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个,农村高音喇叭逾10万个,乡村电子显示屏近7万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近4万个。国家海洋局完成了31个海洋站升级改造,在天津滨海新区、苏北沿海、浙江台州、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等地初步建立了精细化的预报系统。
4.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民政部利用减灾卫星监测、数据共享渠道,持续开展新发灾害风险监测与预警业务,累计向12个省提供86期灾害遥感监测产品。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制作预警产品153份。交通运输部发布360余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和21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编写路况信息快报40期,发送路况短信3万余条。水利部在国新办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组织召开2次新闻通气会,播发防汛抗旱信息500余条。农业部全年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60多期,针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发紧急通知14份,提前部署防御工作。国家林业局发布火险信息近600期,提供火场气象服务70多期,监测热点11000多个,发现林火1580起,保证了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处置。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23期,报送专题材料25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198期、《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543期,向43亿人次发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国家海洋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海洋预报节目1089期,国家、海区和省三级预报机构全年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3300多期、短信1760多万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
(六)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专项预案,密切关注灾情,及时组织会商,加强部门协作,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及时投入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33次,启动救灾预警响应9次。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30多次,交通运输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2次,国家防总、水利部启动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应急响应14次,农业部针对冬麦区旱情启动抗旱二级响应,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全年启动应急响应10余次,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部分省(区、市)为紧急应对自然灾害群众生活救助,启动省级救灾应急响应127次,其中,江西启动响应次数最多达15次,贵州其次为14次。
2.加大抗灾救灾督察指导。民政部全年共向灾区派出41个救灾应急响应工作组,完成现场工作组报告43份,动态反映灾区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交通运输部12次赴重点省份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通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150多个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督查组、工作组指导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工作。农业部共组成6个督查组赴重点草原防火区,对草原防火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国家林业局派出火场工作组近20个,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督导组12个,实现突发火情、疫情及时有效处置。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地震局共派出工作组30批、300多人次,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队3批23人次,协助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做好震灾处置工作。3.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民政部通过国家减灾中心和各地民政部门加强应急值班,累计报送《救灾快报》370余期、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150余期。国家防总、水利部汛期坚持全天侯应急值守,共编发防汛抗旱简报382期,国家防总汛(旱)情通报164期。国土资源部加强应急值守,报送《国土资源部值班信息》100多期。国家林业局建立3月至5月沙尘暴应急值守和监测值班制度,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跟踪监测沙尘天气过程,及时报告灾情信息。中国地震局动态开展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与研判,组织实施华北、南北带强震监视跟踪,对云南盈江、保山2次地震作出了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测。
4.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民政部商财政部安排23.9亿元用于保障灾区群众应急期和过渡期生活困难,共调拨7万顶救灾帐篷,解决近100万人次临时住所需求;调拨36.8万件棉大衣、46.4万床棉被,解决80余万人御寒问题;调拨1.32万张折叠床、5100条睡袋、20个简易厕所、112吨彩条布。陕西、贵州、四川、青海、云南、湖南、江西、西藏、山东、湖北、广东、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区)各级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投入数额均超过1亿元,占全国地方资金投入总量的80%。
5.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分析研判水旱灾害形势,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838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98万人,解决了205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和有关流域、地方防汛指挥机构,通过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适时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和杜家台分洪道拦洪削峰、分流减压,成功应对了汉江、嘉陵江、渭河严重秋汛。国家林业局及时组织南方各省开展越冬代松毛虫防治,有效扭转了松毛虫暴发势头。各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跨区域飞机、火箭、高炮等人工增雨作业,组织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012架次,开展人影地面作业62131次,有效地增加了降水,缓解了旱情。
(七)恢复重建方面。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合理统筹、科学规划、通过投入资金物资、制订政策方案、调动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灾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全国共完成倒房重建24.3万户、73.4万间,损房维修加固62.2万户、174.1万间。
1.加强指导,科学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民政部领导亲自带队赴甘肃舟曲、吉林永吉等受灾地区,调研了解灾区农房恢复重建状况,帮助解决灾区农户住房重建困难,督促指导地方扎实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倒房恢复重建需求,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有序推进重建任务顺利完成。湖南省召开了全省救灾工作会议对灾民生活安排和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组织7个工作组对民房重建情况进行了督查。海南省民政厅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灾后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灾民生活救助及灾后倒塌民房重建工作的指导。
2.以人为本,坚持科学规划。各地坚持统筹规划和群众意见相结合,合理规划,科学选址,确保房屋重建质量,注重经济合理性,将以人为本和科学重建的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全过程。在重建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重建方式,强调灾害风险意识,避开灾害易发地段,提高建筑质量标准。西藏以地震烈度分布图为依据,确定恢复重建范围,制定恢复重建规划,科学选择建设场地,有效避开活动断裂带以及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玉树地震灾区在重建规划中,优先考虑地质灾害治理,合理规划利用地理条件,既保证恢复重建房屋安全,又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性,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3.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在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实施办法后,中央财政加大重建资金支持力度,地方各级根据自身财力状况,统筹安排本级财政资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倒房恢复重建。湖南省本级财政投入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000万,较去年增加了50%,地市及以下各级财政累计安排1.5亿元。陕西省在中央财政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省级财政补助5000元,对损房群众每户补助1900元。各市、县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投入本级补助资金,提高重建补助标准。西安市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整合其它资金,农房重建每户补助达到4.24万元。
4.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各地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倒房重建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浙江省建立恢复重建通报制度,要求各地每半个月报告重建工作进展,及时汇总通报,加快重建步伐,要求各地管好用好重建资金,坚持资金发放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定期公示。同时充分考虑受灾户的自救能力,突出重点,优先保证低保户、自救能力差的全倒户和军烈属,做到专款专用,按建房进度,分阶段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建房补助款真正用在建房上。
(八)科普宣教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增强基层社区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民政部参与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舟曲灾后一周年纪念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防灾减灾活动主题,各地发放科普书籍和宣传手册4000余万册,发送公益短信1.16亿条,举办讲座3000余场,演练6000多场次,5600余万人直接参与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国土资源部积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受威胁人员的识灾辨灾和临灾避险能力。交通运输部在全行业部署开展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记者赶赴灾区一线,现场采访防汛抗洪情况,广泛宣传防范暴雨洪水、地质灾害和群众转移自救等相关知识。农业部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对本部门和各地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在人民日报推出森林防火专版,向各地发放1.5万套《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挂图》和2万册《画说森林防火》宣传册,在沙尘暴多发期,加大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宣传力度。中国地震局组织全国各级地震部门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大众传媒加强宣传,提升科普宣传效果。中国气象局接待国内外媒体采访800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播出气象新闻2000余条,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刊发气象类新闻稿件1万多篇。国家海洋局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6•8”海洋日等重要契机,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社区、学校和社会公众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北京市组织专场减灾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参与市民达200多万人。海南省举办各类防灾减灾大型广场宣传教育活动5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多万份,印发科普资料读物10万多本,举办了“海南省第二届地震应急救助知识技能大赛”。云南省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发放《公众安全应急手册》1300万册,发放应急小包157.5万个,开展应急小演练1434次。
2.推进示范社区和示范点建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新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81个。黑龙江、浙江、广东等省利用福彩公益金鼓励支持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新确定24个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安徽省、重庆市依托省级行政学院组建了应急管理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重庆永川区依托气象业务系统开展信息发布试点,获得上级部门好评,通过典型示范,大部分县(区)按“永川模式”完成平台建设方案。3.加强灾害应急专业人员培训。民政部针对新出台的有关条例政策制度,培训地方救灾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培训基层灾害信息员近700人。农业部对全国草原防火重点地区草原防火办约65人进行了培训,强化了草原防火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管理、GPS使用和维护等技能。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风暴潮预报培训教材》,组织开展了“海洋台站观测业务管理培训班”。
各地结合灾害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大力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工作。上海市举办防汛专职干部培训、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培训、动植物疫病检疫培训,3000多人得到专业培训。浙江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送一套书、贴一幅画、放一部片、讲一堂课”的地质灾害防治“四个一”活动,对1万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开展培训。
4.开展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共组织开展不同规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600次,参加人数达100多万人。农业部在吉林省举办了全国草原防扑火队伍应急演练,新华社、中国草原网等媒体对演练进行了宣传报道。国家海洋局组织沿海各地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太平洋海啸演习,对海啸预警产品制作、信息发布、部门联动、人员疏散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检验。辽宁省举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利用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向省政府总值班室传送演练实况,提高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的实战性。黑龙江省全年举行各种应急演练120多次。上海市民政局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开展“国家自然灾害现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提高“天-地-现场”一体化信息获取、传输和指挥的通信保障能力。浙江省中小学坚持每年开展1次以上应急演练,并纳入教育部门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举行了汛前洪涝灾害应急指挥、人员转移安置、物资调度保障和地质灾害抢险救助、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加强了各有关单位灾害应急协调协作机制。
第三篇: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
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
来源: 救灾救济司 时间为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2004年审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灾害损失情境,将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定为四个响应等级,明确工作规程如下:
: 2004-07-13 13:44 四、一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境
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境之一的:
(1)死亡200人以上;
(2)紧急转移安置100万人以上;
(3)倒塌房屋20万间以上;
或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1)死亡200人以上;
(2)紧急转移安置100万人以上;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万间以上。
或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一级响应(见流程图4):
(三)响应措施
1.响应等级确定后,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建议国务院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成立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全员参加灾害救助工作。民政部视频通信系统保证与灾区省份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
2.灾情发生24小时内,以民政部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并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慰问电的建议。
3.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民政部部级领导带队的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建议国务院派出由国务院领导带队的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组或慰问团。4.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商财政部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
5.建议减灾委主任或副主任率有关部门赴灾区,现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6.建议由减灾委主任主持会商,减灾委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7.及时收集、评估、报告灾情信息,每日向减灾委主任报告一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8.每日14时前汇总减灾委成员单位提供的灾害信息,向国务院报告。9.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内、国际救灾捐赠款物。
10.建议以减灾委名义对外通报灾情,呼吁国际救灾援助。
11.协调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确保抗灾救灾资金及时到位,协调气象、地震、海洋、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灾害的监测、预报,协调发展改革、商务、粮食等部门协助做好灾区粮食、食品等救灾物资的筹措工作,协调铁路、民航、交通等部门负责抗灾救灾人员交通和物资运输,协调卫生部门负责灾区的防疫治病,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等武装力量做好抢险救灾,协调信息产业部门提供通讯保障,协调外交、商务等部门协助做好对外通报信息和国际救灾援助工作,协调公安部门负责灾区社会治安,协调红十字会协助开展灾区医疗和生活救助工作。12.及时协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的指示。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救灾救济司建议,分管副部长审核,部长确定一级响应终止。
五、工作规程的修订和完善
本工作规程由救灾救济司根据实际工作开展和人员变动情况每年进行修订并报分管救灾工作的副部长审定,由部办公厅发布。三、二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境
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境之一的:(1)死亡100人以上,小于200人;
(2)紧急转移安置80万人以上,小于100万人;
(3)倒塌房屋15万间以上,小于20万间;
或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1)死亡100人以上,小于200人;
(2)紧急转移安置80万人以上,小于100万人;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5万间以上,小于20万间。
或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二级响应(见流程图3): 二、三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境
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境之一的:
(1)死亡50人以上,小于100人;
(2)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小于80万人;
(3)倒塌房屋10万间以上,小于15万间;
或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1)死亡50人以上,小于100人;
(2)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小于80万人;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万间以上,小于15万间。
或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三级响应(见流程图2):
(三)响应措施 1.人员值班保障
响应等级确定后,向部长报告,救灾救济司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部视频通信系统保证与灾区省份的畅通,以备急需。2.慰问电的发布
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30人时,以民政部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灾情发生24小时内,视情况向国务院提出发慰问电的建议(救灾处负责代拟建议稿,报送救灾救济司领导审核后,送部领导签发)。3.灾情信息管理
由备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1)从灾害发生开始,每4小时与灾区省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一次,每日15时前要求灾区省级民政救灾部门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必要时可越级与受灾地级或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直到灾害稳定。
(2)接到灾害信息后,迅即编发《重要灾情》,报送民政部部长、副部长、党组成员,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地震局、水利部和气象局等部门通报;会同办公厅,编发《民政信息专报》上报中办、国办。
(3)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20人时,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编发《中国灾情信息》,报救灾救济司领导签发,分送民政部新闻办、民政部外事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京办事处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机构,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
(4)会同救灾处和部新闻办不定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灾情和救灾信息。
(5)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评估灾害损失情况,对灾害的发展进行预测。4.开展紧急救助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建议派出由部级领导带队的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现场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和财政部门申请,在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3)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协调备灾处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调配和临时购置工作。(4)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规范使用。
(5)灾情稳定后,根据受灾省份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报告,制定中央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5.灾情评估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会同备灾处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赴灾区进行现场灾情和需求评估,必要时向国务院报告情况。
(2)灾情稳定后,会同备灾处组织召开灾情评估会,通报相关部门。6.综合协调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当涉及其他部门的灾害损失较大时,视情况由减灾委秘书长率有关部门赴灾区,现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或协调有关部门组成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2)及时与救灾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灾害信息。
(3)根据国务院指示或受灾省份请求,通过召开抗灾救灾综合协调会或发函形式,商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抗灾救灾支持。
(4)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情况汇报。
(5)及时落实国务院有关抗灾救灾协调工作。7.开展救灾捐赠
由社会捐助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每2日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
(2)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
(3)必要时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受理捐赠事宜。
(4)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全国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
(5)定期对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进行公告。8.实时工作报告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会同备灾处完成:
(1)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灾情,48小时内报告救灾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2)按照国务院要求,定期向国务院报告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
(3)救灾工作结束后,向国务院报告灾害总体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救灾救济司建议,分管副部长确定三级响应终止,报告部长。一、四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境
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境之一的:
(1)死亡30人以上,小于50人;
(2)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小于30万人;
(3)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小于10万间;
或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1)死亡20人以上,小于50人;
(2)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小于30万人;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小于10万间;
或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四级响应(见流程图1):
(三)响应措施 1.人员值班保障
响应等级确定后,向分管副部长、部长报告,救灾处、备灾处24小时待班。2.慰问电的发布
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30人时,视情况以民政部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救灾处负责联系协调并报救灾救济司领导批准)。3.灾情信息管理
由备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从灾害发生开始,每日15时前要求灾区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灾情动态信息,必要时可越级与受灾地级或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直到灾害稳定。
(2)接到灾害信息后,迅即编发《重要灾情》,报送民政部部长、副部长、党组成员,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地震局、水利部和气象局等部门通报;会同办公厅,编发《民政信息专报》上报中办、国办。
(3)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20人时,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编发《中国灾情信息》,报救灾救济司领导签发,分送民政部新闻办、民政部外事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京办事处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机构,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4.开展紧急救助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民政部司(局)级领导带队的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现场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和财政部门申请,在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3)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协调备灾处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调配和临时购置工作。(4)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规范使用。
(5)灾情稳定后,根据受灾省份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报告,制定中央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5.灾情评估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会同备灾处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赴灾区进行现场灾情和需求评估,必要时向国务院报告情况。
(2)灾情稳定后,会同备灾处组织召开灾情评估会,通报相关部门。6.综合协调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及时与救灾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灾害信息。
(2)视情况以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名义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开展救灾。(3)根据国务院指示或受灾省份请求,通过召开抗灾救灾综合协调会或发函形式,商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抗灾救灾支持。
(4)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支援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事宜。7.实时工作报告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会同备灾处完成。
灾情相对稳定和救灾工作开展后,向国务院报告灾情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救灾处提出建议,救灾救济司领导确定四级响应终止,并报告分管副部长、部长。
第四篇:201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2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总结评估报告
根据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乌政办【2013】8号)的有关要求,现就我区自然灾害组201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如下:
一、2012年基本情况
2012年达坂城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极寒天气、大雪等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影响有限。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措施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无较大经济损失。
年初,我局深入柴管会和各乡、镇、街道,对年初分配的救灾款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核对领款人名单、查阅原始凭证和随机走访款物发放对象等方法,进一步规范了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制度,严格了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纪律,保证救灾款物发放公开、公正和公平。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组织领导方面。初步建立了区委领导、政府主导的防灾减灾建设体系。确立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模式,成立了区防灾减灾应急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8个街道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防灾减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二)预案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全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我局于今年年初制定完善了《达坂城区民政局自然 灾害应急预案》,对工作职责、组织体系、应急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给我区的灾害救助工作提供详尽的政策依据。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区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乡镇、街道、村及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也根据总体预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订完善相应预案。
(三)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全区共组建防灾减灾应急队伍8支,提高了我区防灾减灾能力。
(四)物资保障。由于2012年至2013年冬春交际之期气温普降,发生受寒灾害的几率提高,我局通过协调,购置了一批价值12万元的被褥、大衣及鞋帽手套等御寒物资200余套,将御寒物资发放到需要的居民及农牧民手中,为我区五保户43人每人发放一套被褥,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储备一部分御寒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监测预警方面。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防灾减灾应急指挥技术通信系统。整合本区现有的信息通信等资源,初步建立区级防灾减灾指挥平台。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情况:电视电话会议系统1套。
(六)科普宣教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大防汛应对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防汛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效果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救灾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积极努力,但是客观分析我局应急管理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2 和不足。一是对救灾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单位和个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保护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对应急管理的投入,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投入,就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投入。二是工作机构不够完善。个别乡(镇)和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还没有真正落实。三是基层和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工作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文件会议精 神,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落实好防灾减灾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加强对防灾减灾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灾减灾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灾减灾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五、典型案例分析
由于我区地域宽广,交通不便,为做好我区“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我区居民受到灾害侵害,在极寒天气来临时,我局采取以预防为主的防灾减灾工作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我区防灾减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宣传到位
为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区在 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了“巴扎日防灾宣传”、“防灾减灾进校园”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协调组织教育局、安监局、农牧局、广电局等部门将根据各自职责制作的共16块宣传板报、6条横幅在巴扎日进行了宣传展示,向群众发放《首府市民防灾应急手册》300多册,《防灾减灾知识问答》宣传材料600多份,在现场向群众们讲解气象、地震、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同时详细讲解了自救和互救常识,以帮助群众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学会保护自己。
(二)储备到位
一是由于2012年至2013年冬春交际之期气温普降,发生受寒灾害的几率提高,我局通过协调,购置了一批价值12万元的储备物资,包括被褥、大衣及鞋帽手套等御寒物资200余套、米面油1400余份,切实增强了我区应对严寒天气的救灾处置能力,确保了我区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二是由于我区地域广阔,农牧民较多,居民居住分散,多采取冬季燃煤进行冬季取暖。某些地区的困难群体很有可能由于买不起煤炭而受冻,了解到这一情况,我局对此类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及时为阿克苏乡及西沟乡等乡镇的困难群体购置并发放冬季取暖用煤216.8吨,确保我区困难群体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三)监测到位
我局在极寒天气来临时,要求我区各乡镇街道、村委会及社区层层把关,逐级上报,及时掌握各地方情况,确保无一人因极寒天气受灾受冻。通过一系列措施及办法,我区救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避免了我区在极寒天气下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达坂城区民政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2010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0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总结评估报告
根据《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涵政办明电[2011]1号)要求,现就我区自然灾害组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如下:
一、2009、2010年汛情、灾情对比
(一)2009年汛情、旱情、灾情
2009年6月3日至8月11日,我区先后遭受了“6.3”暴雨、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第8号台风“莫拉克”和“8.11”暴雨的袭击或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汛情;2月初和10月初开始,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和秋旱,出现连续53天(9月20日至11月11月11日)无有效降雨的中旱天气,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其主要特点:
1、全年降水总量偏少,发生中度旱情。2009年汛期我区降水总量偏少。据统计,今年全区平均降水量为1228.3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减少二成多。降水分布也不均匀,特别是部分山区乡镇降雨量明显减少,倒致全区中小型水库蓄水量普遍不足,山区大部分小山塘干涸、机电井出水严重不足。造成春、秋季大部分乡镇发生中旱,主要原因:首先出现了连续53天(9月20日至11月11月11日)无有效降雨的中旱天气,加上今年主汛期影响的台风也不是很多,台风带来的降水也偏少,造成五到九月份的降水量偏少的较多。
2、台风影响次数少,但“莫拉克”台风带来的降雨集中、强度大。虽然我区2009年汛期降水总量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但8月7日8时起,我区受莫拉克”台风外围云系影响,全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过程降雨量为:金芝280 mm,大洋265mm,新县246mm,外度电站169mm,庄边165 mm,后溪139mm,东方红水库149mm,木兰130mm,过程降雨量金芝为全市最大。降雨造成部分地区道路、小区短时积水。
3、灾害损失严重。
受二个台风两场暴雨袭击或影响,全区12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受灾,受灾人口达6.63万人,转移人员6787人,倒塌房屋36户57间,面积664平方米,受损房屋234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5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812万亩,减产粮食0.2718万吨,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185万亩,损失0.363万吨,死亡牲畜1650头;公路路基毁坏13处,长1.615公里;公路中断2条次;工矿企业停产16个,损坏输电线路3处850米,损坏通讯线路0.168千米;损坏堤防13处,长2150米,损坏护岸23处,损坏水闸5座,损坏山塘3座,冲毁拦水坝8座,损坏灌溉设施42处,直接经济损失0.3582亿元。
(二)2010年汛情、灾情
在汛期期间,我区先后遭受了 “6〃13”暴雨洪水、第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强台风“圆规”、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第10号台风“莫兰蒂”、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和第13号超强台风“鲶鱼”的袭击或影响,出现了较为严峻的汛情,其主要特点:
1、台风影响时间怪异、密集程度高、组合形式劣。“6〃13”暴雨洪水过后,7、8月没有热带气旋影响我区,这是历史罕见的,第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强台风“圆规”、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和第13号超强台风“鲶鱼”都集中在9、10月影响我区,第13号台风在10月23日登陆福建漳浦,这是建国以来登陆我省最晚的台风,也是登陆我省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今年从9月1日到9月20日有6个台风相继生成,其中4个影响我区。“凡亚比”台风登陆时,形成强风、暴雨、天文大潮“三碰头”的不利组合形式。
2、降雨较集中、强度大。2010年全区平均降雨量1768.31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近二成。其中6~10月降水量达1038.7mm。其中受“6.13”暴雨洪水影响,我区过程雨量在171~404mm,尤以大洋404mm为最大;受第13号超强台风“鲶鱼”影响,10月23日08时~10月24日08时,我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日最大降雨量为新县达183mm。
3、溢洪水库多。受“6.13”暴雨袭击,据统计6月25日早上,全区33座小
(二)型以上水库有26座水库溢洪。
4、灾情。受暴雨、台风影响2010年全区14个乡镇14.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700万元。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1千公顷,其中成灾0.9537千公顷,减收粮食0.4168万吨,水产养殖损失0.2271万吨,农林牧渔直接经济损失3350万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980万元。
二、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组织领导方面。初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防灾减灾建设体系。确立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模式,设立了2个区专项应急指挥部,成立了区防灾减灾应急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14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防灾减灾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二)预案建设方面。5个专项应急预案、6个应急预案,共 11 个。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乡镇、村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在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也根据总体预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订完善相应预案。目前,全县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并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国土、水库管理单位等重点部门和行业开展了应急预案演练。
(三)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全区共组建防汛抗旱抢险队伍15支,计2860人。
(四)物资保障。防汛抗旱系统防汛物资储备情况:
1、一线防汛物资储备有编织袋5.6万条,桩木296立方,砂石料2650立方,防汛抢险舟5只,救生衣132件、帐篷26顶、棉被424床、鞋1250双、大衣60件等各类防汛物资,集中专库管理,以备抢险急需;
2、二线防汛物资储备有纺织袋11.56万条,救生衣75件、桩木196立方、块石965立方、砂石料420立方。以上物资存放在区、镇两级。
(五)监测预警方面。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防灾减灾应急指挥技术通信系统。整合本区现有的信息通信等资源,初步建立以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图像监控、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综合保障 4 5大技术系统为依托的区级防灾减灾指挥平台,初步实现无线通信指挥、有线指挥调度、社会公共区域监控和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情况:雨量监测站14点,卫星云图接收系统1套,山洪灾害监测点为国土资源局负责,重点水利水电工程5处设有专门管理单位(东方红水库管理处、秋芦溪管理处、南北洋海堤管理处)。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情况:电视电话会议系统1套。
(六)恢复重建、调查处理方面。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台风暴雨过后,强调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各乡镇迅速组织力量检查倒塌、受淹的房屋,设臵必要的警示标志,确定受淹房屋没有危险后才能回迁,坚决制止已转移的人员擅自返回存在危险的受淹房屋,避免灾后重灾。对房屋倒塌没新房住的群众,乡镇及时就近安排,确保群众有房住。镇村干部包村包户,在灾后对受淹房屋逐一排查,会同卫生部门做好灾后卫生大清理及消毒,防止灾后疾病蔓延。国土部门积极组织有关乡镇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带进行检查,并在危险地点设立警戒标志,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各乡镇防汛重点地段防汛责任人对所有水库、山塘、海堤、水闸、渠道等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安全大检查,继续密切监视水库运行,尽快把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并及时转移水库下游受威胁的群众,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民政部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迅速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业部门 5 及时发动群众对受灾的农作物,抓紧做好受淹作物的清苗、排水及改种工作,切实做好群众灾后生产自救。
(七)科普宣教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大防汛应对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防汛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效果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的防洪、抗台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由于水毁工程多,各级财政困难,修复难度大。
(二)各乡镇防汛物资储备不足。
(三)防汛、水务部门人员缺少,特别是技术人员缺少。
(四)水利、渔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五)危房面广量多。
(六)预测预报水平不够高。
(七)我区防汛办工作人员少,防汛值班工作强度大、周期长、压力大,请求上级在防办能力建设上给予支持,同时明确防汛值班补助标准,提高值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
神,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 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抗旱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五、典型案例分析
全区14个乡镇14.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700万元。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1千公顷,其中成灾0.9537千公顷,减收粮食0.4168万吨,水产养殖损失0.2271万吨,农林牧渔直接经济损失3350万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980万元。
6月13日—28日左右,我区突遭历史罕见长时间暴雨的影响。全区14个乡镇有10个乡镇受灾,全区受灾人口4.65万人。经核查统计,此次灾害造成全我农作物受灾面积8423公顷,其中成灾8192公顷,绝收3673公顷;因灾损坏房屋240间;因灾转移安臵人口52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18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24万元。面对突发自然灾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导救灾工作,看望受灾农户;召集农业、水利、民政、交通等部门和受灾乡镇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救灾工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分赴各受灾点进行农作物改种、补种、抢种指导,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农民的损失。受灾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决策执行、上下联动和部门协调机制,做到了赶赴现场快、应急救灾快、资金下拨快,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了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