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理上想知识产权法感想
知识产权法感想
岁月如白驹过隙,就在你不了解的瞬间世界就有很多东西在变数。学了知识产权,我在发现,回首这几年中的著作权纠纷,我们不难发现了传统的著作权纠纷案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类型的著作权案件。现代的著作权法所涉及的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演绎权和传播权三类权利。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现代著作权法陆续规定了“出租权”、“连载权”、“追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的权利,邻接权人的利益也逐步在著作权法中得到了确认。比如说,权利人的多样性在这几年中尤为突出,不仅有前些年经常出现的作者、出版社为图书维权,还出现了一些传统艺术作品的权利人到法院讨说法的现象。而网络的迅猛发展,当然也吸引了更多权利人的关注,许多网站这一年中都在被各种网络著作权纠纷所困扰,著作权自然也成为网络经营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再者,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现行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不仅包括传统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印制作品”,而且还涵盖了新技术发展所诞生的各种“数字作品”,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也成为著作权法所带来的挑战,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斗争与妥协。2010年1月21日,贵州省安顺市文体局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导演张艺谋、制片人张伟平及出品人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侵犯署名权案,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尽管2006年,文化部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基本上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明确,但对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权利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保护的具体方式等,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所以学习知识产权法以及连接社会上的部分案例,我都感到有紧迫感。就拿上面举的例子来说,从著作权的客体不断扩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法律对新出现,甚至未出现的客体所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慢慢的暴漏了她的缺陷性。我有一个建议,我国的立法者可以了解T《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RIPS协议中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扩大到著作权的相关权利上,对各协议缔约国也提出了在保护措施的更高要求。可以说,TRIPS协议不仅是我国是否很好履行入世承诺的一个有力的评价标尺,也是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个很好的参照标准。
从法理上想,从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角度看,著作权限制是平衡著作权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基本制度安排。著作权限制成为均衡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砝码。著作权限制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限制标准和程度,以实现作品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第二篇:中劳法学系知识产权法整理
【名词解释】
[1]巴黎公约:是工业产权国际保护的第一个公约,也是保护工业产权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它的缔结标志着工业产权以及工业产权的保护制度开始走向国际化。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产权的保护范围、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专利、商标独立原则、宽限期、取得专利权装置过境问题及临时保护等问题
[2]知识产品:即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
[3]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4]演绎作品: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5]抵触申请:指在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个人就同样的技术已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那么这一申请就被审查之申请的抵触申请
[6]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必须是新的技术方案
[7]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以方法为内容的技术方案不属于实用新型
[8]证明商标:又称保证商标,一般由具有公益性和检测监督能力的组织注册,功能不在于区分商品的来源,而在于表明商品所具有的特定品质
[9]驰名商标:是相对于普通商标而言,在广大公众中享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商标,因此也俗称为著名商标、名牌商标等
[10]商标权的权利用尽原则:指的是商标权产品如经商标权人或经其同意的许可人以合法的方式销售或转卖,商标权利人就不再享有商标权,无权禁止他人在市场上再次销售或使用该产品
【论述题】
指导思想: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战略重点:1完善知识产权制度A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B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C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2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A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B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防止知识产权滥用5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第三篇:2018法考知识产权法必背之发表权
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人身权的特点在于:
①除发表权外,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②著作权人身权具有专属性,原则上不得转让与继承。(一)发表权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只要作者将作品置于公众可以知道的状态,发表权就已用尽。
2.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一旦作品合法地公之于众,发表权便不再存在了 若作品被第三人以侵权方式擅自将作品公之于众,因为著作权人并未“用”,就不能认定发表权已经“用尽”,则著作权人仍拥有发表权。3.下列三种情形,推定著作权人许可他人行使其发表权(1)将未发表的美术作品或摄影作品的原件转让;(2)同意将未发表的作品摄制成电影(其他利用方式亦同);(3)将未发表之作品的著作权财产权转让。4.遗作的发表权归属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五十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真题】
甲生前曾多次表示要将自己尚未发表的书稿赠送给乙,但一直未交付。后甲立遗嘱由丙继承全部遗产,但甲临终前又将该书稿赠与丁并立即交付。该书稿的发表权应由谁行使?(2009年卷三21题)A.乙 B.丙 C.丁 D.丙和丁 答案:B
第四篇: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_法本答案_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早确认、保护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3、商品商标: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分为制造商标和销售商标。
4、证明商标:也称保证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5、注册商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按你的理解给知识产权概念下个定义。
答:知识产权是治理成果所有人和使用人给予自己所拥有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的总和,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阀线圈、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概念
2、请试述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答:(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知识形态的产品;
(2)智力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它成为知识财富和知识商品的理论依据;
(3)知识财富经过法律的确认或授予才成了知识产权,成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
3、请试述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为两个主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所界定。
(1)1967年签订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指出,知识产权应包括下列权利: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 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2)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的范围,包括: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观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主要是商业秘密权.目前基本上国际上都是以这两个协议所界定的范围为知识产权的范围。
(二)狭义的知识产权,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即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4、你认为知识产权法有哪些作用(最少四条)。
答:(1)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调动了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机制,为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4)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现代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队对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5)节省了科技研究开发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科技进步周期,使得他人可以在已受法律保护且公开的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及早地进行新的发明创造。
三、案例(40分)
某公司新生产一种环保型纯天然矿泉水。经试销顾客反响很好,销售业绩不断上升,为防止他人假冒并树立市场形象,取得信誉,公司决定申请商标注册。公司想起名注册商标为“神怡”,但又怕别人利用法律侵害其商标权益,如何注册也不清楚。如果你作为商标代理人将提出哪些建议,并提供注册咨询服务。
要求:写一篇咨询意见书(包括怎样注册、程序是什么、如何防止权益被侵害、可采取哪些方案。)
咨 询 意 见 书
某公司:
根据我国商标法及相关法规,我作为商标代理人,谨对贵公司申请“神怡”牌矿泉水注册商标一事,出具咨询意见如下:
一、怎样申请注册商标及申请程序。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国内申请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办理商标注册手续:一是由申请人委托商标代理机构代为办理注册商标申请事宜,由商标代理机构带其向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二是由申请人直接办理。贵公司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办理。若选择委托办理,贵公司首先应当注意选择具有商标代理资质的商标代理机构就代理事项与之协商一致,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出具授权委托书,并向该机构交纳代理费以及贵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若选择直接办理,则应持企业介绍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有关申请文件,直接到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申请手续。无论采用哪种渠道,都必须按规定填写统一的《商标注册申请书》报商标局,并提交商标图样及申请人身份证讲的复印件,且据《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商标局在收到商标注册申请之后,将依法对该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经审查,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无异议者,予以核准注册。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驳回。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复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对复审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审结果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关于防止贵公司合法权益受损害的措施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贵公司一旦获得“神怡”牌矿泉水注册商标后,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保护的问题。关于商标保护,我国法律规定主要有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种方式。
行政保护是指商标管理机关通过行政程序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来保护商标专用权。贵公司一旦发现自己拥有的注册商标权益受到损害,如市场上出现假冒产品,就应当及时向商标管理机关报告,并配合管理机关积极搜集相关证据,协助商标管理机关打击任何人对贵公司注册商标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
司法保护是指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依法审理商标侵权案件,制裁商标侵权人,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来对商标专用权予以保护。当贵公司发现自身合法权益收到损害,通过行政保护未果的必要情况下,贵公司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保护。
此外,贵公司也应加强注册商标自我保护,包括通过学习增强商标保护意识,配备商标管理人员,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在发生侵权事件时及时请求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等方式来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再者,贵公司可以在日常中引导消费贵公司品牌产品的消费者的社会保护意识,通过消费者对商标侵权行为的监督与投诉行为来保护商标专用权,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以上意见,供贵公司参考。
╳╳商标事务所
商标代理人:╳╳╳
年月日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庄xx、某美术印刷有限公司诉某中心印刷厂侵犯专利权纠纷案
„„
原告庄xx、广东省深圳某美术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因与被告广东省南海市某中心印刷厂(以下简称印刷厂)发生侵犯专利权纠纷,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庄xx、深圳某公司诉称:“宣纸印品及其胶印制版、印刷方法”是原告庄xx于1995年12月30日取得的专利权,庄xx给予原告公司三年全国独家实施许可和三年后的普通实施许可,两原告有权一起对任何第三方的侵权行为进行追究。被告印刷厂未经许可,连续两年生产、销售宣纸仿真国画挂历,既侵犯庄xx的专利权,也侵犯公司的独家使用权。故请求判令:
一、官窖印刷厂立即停止侵权,停止印刷、销售侵权产品。
二、官窖印刷厂给二原告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
三、官窖印刷厂公开向二原告赔礼道歉。
四、诉讼费由官窖印刷厂承担。
„„
„„
试分析被告是否侵权?本案如何处理?
答:本案中的被告所行之事已构成侵权。
本案就已提供的事实,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可以判定:原告庄xx于1995年12月30日获得的“宣纸印品及其胶印制版、印刷方法”发明专利权,依法应受法律保护。庄xx与原告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约定公司有权与庄xx一起共同起诉侵权方,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故公司与庄xx一起作为本案原告是适合的。
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和第五十九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可判定:被告印刷厂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生产、销售仿真宣纸国画挂历,经专家鉴定,该挂历已落入了原告庄志和ZL93114279.2号专利的保护范围。因此,官窖印刷厂的行为已构成侵权。
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判决:被告印刷厂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鉴于庄xx与公司已明确表示对被告印刷厂1997年5月以后生产、销售仿真宣纸国画挂历所得利润不予追究,故只以印刷厂从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底生产、销售仿真宣纸国画挂历所得利润作为侵权赔偿额。二原告请求官窖印刷厂赔偿20万元,依据不充分,不予照准,其他请求有理,予以支持。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3月31日,国家版权局发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并向公众征集意见。此举一出,引发音乐界的巨大震荡。多位音乐人都认为,如果草案被通过,将对本来就岌岌可危的中国音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关系到音乐行业的生死存亡。
„„
业界认为,这一条一旦实施,音乐著作权人的权利将被架空。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著作权人的权利不能被公权化,否则著作权人的权益会受到极大损害。
结合第 46 条和第 48 条的规定,可以看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的权利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若条款被通过,从法律来看,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就丧失了对每个人作品的支配权了。理由是:1.法定许可的条件过于宽松。2.该条款无视音乐作品的市场规律:本次修改意图设立”强制许可“制度,虽然给出了三个月的控制期,但是,由于该期限过短,并无实质意义。该条款明显与中国唱片业现状不符,一首歌从推出到走红最快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推广人对音乐作品的收益期最起码也要持续3年以上的时间。3.该条款不利于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第 48 条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能够从作品中被法定许可使用而获得的利益,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1.版权部门规定的付酬标准。2.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分配比例。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定将极大侵害优秀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利益,如果法律把著作权人权利几近彻底地剥夺,变成公权化,则意味着创作的积极性会受到近乎彻底扼杀。这样的规定必将扼杀他们创作的热情,照这样的发展,结果是音乐人没有办法再通过商业模式推出其音乐精品,中国的音乐产业令人堪忧。
从第 70条可以看出,本条完全是为我国集管组织定制的。为何已与集管组织签订合同,还需“停止使用”呢?这说明集管组织的授权违法,已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该条规定是对集管组织“故意侵权”的“特赦”条款。有了特赦条款,协会完全可以为 了“集管事业”的发展而侵犯任何第三方的权利,版权人的合法权利就成了集管利益的拌脚石。这一条一旦实施,音乐著作权人的全部权利就会被架空。
任何版权人希望进入版权交易领域,只能通过“入会”的方式来实现,否则即便起诉也只能获得停止侵权和标准极低的使用费。因此协会会形成对行业的垄断,最终实现其垄断利益。并且不仅危及到音乐行业,还能延伸到各种版权产业。
个人认为,著作权设计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不论是作为权利人还是使用者。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提出明面上似乎起到了对原规定内容的缺陷修补作用,从实际出发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可以作为其进步的一面。事实上却是根本未彻底解决一些属于国际组织讨论的诸如著作权的许可制度是否要变革等问题。中国目前的音乐行业实际上的发展已经在走下坡路,尤其是中国的原创极不足,濒临枯竭。国家应该是要保障音乐权人的权益,鼓励原创,促进音乐经济的发展。促进集体管理制度的健康发展应该从制度设计上入手,在集管组织的设立上 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授权活力,集管组织应该是著作权人及使用者的服务机构,其应该从扩大著作权人的收入和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入手,循序渐进的发展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而不是采用杀鸡取卵的方式,恶化著作权人的生存环境。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是治理成果所有人和使用人给予自己所拥有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的总和,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阀线圈、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概念
2、商标权: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权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3、专利权:是发明基于发明创造,通过申请专利的方法,公开自己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经审查程序而取得的专有有权,是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享有的独占权。
4、著作权:也称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5、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行为人采取不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允许他人使 用别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
二、填空:
1、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国家专利局
2、自愿注册 强制注册
3、商标国际注册 逐一国家注册
4、个案认定被动认定
5、新颖性 创造性 实用性
6、形状 图案 色彩 组合7、责任 视为作者
8、许可 报酬 许可 报酬
9、直接
三、选择
1、根据商标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AB)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2、对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B)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B.3个月
3、使用注册商标,应当(BCD)。B.标明“注册商标”字样 C.标明注册标记 注 D.标明注册标记(R)
4、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包括(ABD)。A.植物新品种 B.教学方法 D.疾病治疗方法
5、外观设计专利权人有权(ABC)。A.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制造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B.禁止他人未经许可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C.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6、不适于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包括(AD)。A.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 D.时事新闻
7、作者署名权的保护期限(D)。D.不受限制
8、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侵犯著作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ABCD)。A.停止侵害 B.消除影响 C.公开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四、简答
1、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1)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具备构成要素;
(2)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显著性;
(3)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使用法律所禁止使用的标志。
(4)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已经注册或者初步审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5)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被撤销或者注销未满一年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2、授予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我国专利法第22条也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中国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包括实践性、再现性和有益性.3、著作权人享有哪些著作人身权利
答: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四项人身权利。
发表权:是作者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是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和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
修改权:是指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论述无标准答案,结合自己学习体会作答,以下仅供参考。
1、原因:考虑:(1)经济因素:如剽窃他人新技术能够减少开发成本,不用支付他人新技术的许可使用费,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获得巨大的利益。如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提高技术含量,使老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巨大的商机与经济利益。(2)精神因素:通过剽窃他人新技术,抢先进行专利申请,成为专利权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只要大家从“追名逐利” 上分析原因即可)
2、重要性:(1)保护发明创造推动技术创新,调动人们从事专利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促使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3)促进新技术的公开和传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4)为外国投资提供保障,促进国际交流;(5)为智力成果的完成人的权益提供保证
3、保护措施:(1)自我保护(2)司法保护: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予以展开即可)
1、原因分析:(1)受经济利益驱使。如剽窃他人新技术能够减少开发成本,不用支付他人新技术的许可使用费,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获得巨大的利益。如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提高技术含量,使老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巨大的商机与经济利益。(2)精神因素。通过剽窃他人新技术,抢先进行专利申请,成为专利权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但更多情况下,精神因素和经济因素是紧密结合的。(3)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在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淡薄,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专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在自己实施了违法行为后仍不知道其行为已侵犯到别人的利益。(4)打击力度不够。我国对知识产权方面的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刑法上虽有相关规定,可在具体实践中对这方面处罚力度很不够,致使违法行为日趋增多。
2、保护专利权的重要性:(1)对专利权的保护可以更好地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进而保护发明创造推动技术创新,调动人们从事专利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促使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新技术的公开和传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2)对专利权的保护可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3)对专利权的保护可以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更好的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3、专利权的保护措施:(1)专利权首先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手段。一要增强保密意识,完善制度建设,做好保密工作;二是与掌握商专利技术的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确定有关专利秘密保护的条款,防止某些人员利用手中掌握的专利技术捞取个人利益;要与知悉或可能知悉企业专利技术的员工签订同业禁止协议;三是对专利技术尽可能减少涉密人员,并将各关键部分进行分解,使每一步涉密者不能拥有完全的专利技术;四是在专利转让方面,对受让方进行必要的约束;五是在发现侵权行为后,可以通知侵权人停止侵权,并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2)通过行政手段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专利管理部门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专利管理工作量大又有实际处理能力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专利管理部门有权认定侵权行为成立、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就侵权引起的纠纷进行调解。(3)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进行保护或提起民事诉讼,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以获得救济。在发现侵权行为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即申请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有关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以获得救济;(4)通过向司法机关举报并提出请求,追究侵权人的刑事制裁。对发现有严重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向司法机关举报并提出请求,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第五篇:恶法亦法感想
在西方法学理论演变的整个历史过程当中,恶法与良法之争贯彻始终。对于这个由来已久且至今争论不休的问题的解答,也促使了自然法学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两派对立观点的形成。自然法学从道德出发,认为二者有着必然联系,法律应当是合乎道德的良法,不合道德的恶法不应叫做法律,即“恶法非法”。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从法律事实出发,认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法律就是国家制定的实在法,不道德的法律只要合法制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即“恶法亦法”。
不管是“恶法亦法”的理论,还是“恶法非法”的主张,在此我无意对二者来一次追本溯源的活动,亦不打算上升到抽象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高度来讨论这场纷争,因为这样的讨论已有前人付出过大量的劳动且收获颇丰。我所要做的只是抛开理论上的分歧,从最基本的语义学的角度对该争论做一简要的分析。
“恶法非法”的意思是说邪恶的法律就不是法律,而“恶法亦法”则是指邪恶的法律也是法律。“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其实是针对“恶法是不是法”这个命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这个命题的主体是“恶法”,这里的“法”如果被理解为实在法或制定法(positive law),大概是没有不同意见的吧。这里的“恶” 是指邪恶的,但是关于什么是“邪恶的”可能会存在分歧,通常我们会理解为不符合自然理性或一个社会一般的道德观念,但是也有人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推定其著名的法治概念里的“良法”并未包含符合自然理性的法才是良法,而仅仅符合法治的形式特征的法就可被称为良法。在此为了避免陷入另一个纷争,而且该纷争对于我们讨论的问题并无影响,所以暂且我们把“恶法”理解为不符合普遍的道德观念或哈特所言的“社会接受的道德”。
统一了前提之后,我们再分别来看这两句话。“恶法亦法”侧重的是“恶法”的“法”(positive law),即邪恶的“法律”也是法律,那么“亦法”的“法”则应该理解为实在法或制定法(positive law)。因为分析实证法学研究的对象是实在法,他们尝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法律规范,分析实际存在的法律制度。作为分析法学的开创者,奥斯丁坚决主张法学或法理学的对象是实在法,至于道德要求则应该从法学中剔除出去,道德乃是伦理学或立法学的任务。不管实在法是良法或恶法,只要它是通过正当的程序制定出来的,它都是实实在在的法律,都应该获得尊重和遵守。而“恶法非法”强调的是“恶法”的“恶”,即“邪恶的”的法律就不是法律,但是后面的“非法”中的“法”则应该理解为自然法(natural law)。因为从自然法学的角度讲,法律应当具有良善性,必须符合正义、理性等道德要求。只有这样,法律才能获得正当性和合理性,才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服从。法律和道德具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因此自然法学在回答这个命题时,是内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他们所说的“恶法非法”实际上是指非良善的法律就不是正义观念、人类理性的自然法。
正如很多分歧和争执都是起源于理解的偏差一样,“恶法亦法”和“恶法非法”之争也是源于理解偏差,二者的话语并非是站在同一层次上展开,而是存在一定的错位。但是这种错位我现在并不希望就此结束,站在不同立场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问题的不同思考和回答,将会激励人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继续展现人类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