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国家各部门三公消费公开透明的心得体会
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三样加在一起统称三公消费,去年,全国人大办公厅王锡锌在央视节目中透露,仅,我国三公消费一年的开支居然达到了9000亿,数额之大超乎出各界的意料之外,从而引发社会各界强烈不满。
刚刚闭幕的两会中代表们的提案议案也不少涉及了人们关注的“三公消费”,温总理在在政府关注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治理“三公消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截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央部委没有公开“三公”消费。从已公开的部门来看,审计署的数据最详细,其他部门则比较简单,而且,一些部门的“三公”消费不降反升。
让“三公”支出透明化,是预算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后,舆论就一直关注该方面的进展情况。在实践中,由于长期把政府预算看作国家的机密,只有少数领导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到这些数据,大众根本无权知晓,“三公”消费的公开也就千呼万唤出不来。其实,看一个政府是否乱花钱,“三公”消费是最好的镜照。从当前公布的部门来看,“三公”消费很多与政府的履职并没有多少关系,纯粹用于政府部门自身的“非生产性”消费,用于工作人员的个人福利。或许正鉴于此,更多的中央部委到现在迟迟未能公布“三公”支出。这对政府的公信力和中央的权威是一大损失。因此,如何确保“三公”经费的亮相不“卡壳”,接下来就成为我们需要从制度上考虑的事情。
此外,还应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公开以及公开后对所存问题的改进。乐观来看,由于有国务院的规定、舆论的压力以及已公开部委的 “榜样”,相信其他部委不管是被迫还是主动,最后都会公开自己的“三公”消费。但如何公开、公开的质量怎样,却是大可讲究的。已公开“三公”消费的部分部委,除审计署外,公开的项目非常简陋,明显有应付性质,这样的公开不利于民众进行监督。必须有对公开项目的进一步细化和说明,以防止在“三公”消费公开上做手脚、玩花样。
另一方面,仅有公开而问题得不到改进也不行。如果年年公开,年年存在同样的问题,就如某些审计查处的问题一样,这样的公开意义也不大。包括“三公”在内的预算公开的目的,不仅是让公众知道纳税人的钱政府是怎么花的,更重要是通过公开遏制政府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使纳税人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为此,需要完善预算公开的制度和程序,在问责上下工夫。
首先,建立硬性约束机制,对不能按时公开的部委以及存在挥霍公款造成浪费的,要进行严厉问责。过去中央治理“三公”消费效果之所以不彰,一大因素是惩处环节不到位。
其次,立法规定预算公开的内容、方式、主体、时限、说明语言等,并由各级人大对“三公”消费预算进行审定,确定细化标准,以做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目前公开的内容还很笼统,应该完善预算科目,细化具体项目,特别要严格限制以“其他支出”笼统化、模糊化“三公”支出,能列入相关细目的必须列入,不得化实为虚,化零为整。同时,公开的模式、说明等,也要做到“通俗易懂”;明确规定公开的时间表和每个公示周期的最后期限,防止有关部门将陈年旧账拿出来“忽悠”公众,或者故意拖延、拒不公布。第三,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将财政预算内外两种管理体制统一起来,严防地方和部门私设“小金库”。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专项资金等全部财政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各类预、决算全部公开,包括每年审计出的有问题的资金项目,以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第四,强化人大审查监督的力度,各级人大要承担起对“三公”消费的监督责任,同时突出审计独立监督的职能。这就需要我们尽快修改《预算法》、《审计法》等法规,使之相衔接和配套,成为能真正实施和违法后追究责任的法律。最后,还应加强舆论的监督力量。
近年来,随着预算民主化的推进,从中央到地方,预算公开的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正如温总理所说,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三公”经费的公开,必须从整体上有严格的制度、措施安排,从而确保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之实现。
第二篇:三公消费材料
资料1:所谓“三公”经费,是指各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行政成本高,而且没有向公众交代用于公务接待、车辆使用、出国(境)等具体情况,希望公开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的呼声日益高涨。
事实上,为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不断部署、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开展。
1998年和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在全国乡镇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要求各行政机关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包括财务状况等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多种方式予以公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200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形式载体、制度建设等作出明确规定。
2006年1月,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运行,各地方政府网站相继建设开通,有力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涵盖“三公经费”的财政预算报告、决算报告被列为应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
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加大主动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2011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并提出“三公”经费原则上零增长。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批准了2010年中央决算。之后,财政部首次公布了中央有关部门“三公”经费的总数目: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
7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要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特别是对“三公”经费支出等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随后,中央有关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步伐逐渐加快。
资料2: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第一步终于迈出。面对各部门“晒”出的从不足百万到超过21亿元的“三公”经费账单,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面对简单不过几行字,或洋洋数千言的情况说明,应当给予怎样的解读?
“公布‘三公’经费无疑是巨大进步,但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满足其知情权,行使其监督权,不是公布几组数据、写一些说明那么简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首先要对“三公”项目和科目给出明确定义和具体解释。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要细化出公车购置、维修、运行等分项经费,包括有多少车辆、多少司机、公车用途等等。再如,公务接待费包括哪些费用,哪些人可以受到公款接待等。
这方面,审计署公布得较为详细:2010年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决算数为1229.65万元,其中购置支出115万元,购买了哪些车辆、花费多少都有介绍;运行维护1114.65万元,公车实有数和平均单车运行维护费也有数据,并解释了单车运行维护成本上升的原因;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公布了涉外接待费较为详细的情况,以及对内接待费的简单情况。
“公布‘三公’经费,是为了让公众能够监督政府的财政支出。然而,相当多的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都没有详细解释和分项数据,只有几个总数,这些开销是否合理,让公众无从评判。”许光建说。
从已经公开的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字来看,各部门数额高低不等、差距甚大。低的如国家信访局的98.25万元,高的如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的21.6亿多元,应当怎么评判“三公”经费的高低?
“看待这个问题要理性,不能单纯看绝对数字,因部门职能和性质不同。评价‘三公’高低的标准是绩效,关键是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该办的事办好。”刘尚希说。
他认为,政府保持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大家能够理解。例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部门有越来越多的涉外交往,这些相关部门的因公出国(境)费的开支较高有一定合理因素。
资料3: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决算的公开意义重大。
“财政预算公开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大进步,也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体现,是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沟通与互动的体现,有利于公众行使政府财权监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北京大学教授刘剑文说。
他认为,政府公开公众最关心的“三公”经费情况,兑现了政府重点推进财政预算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承诺,彰显了政府推进信息公开的决心和信心。而公众关注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内容,了解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哪些事,也体现了现代公民表达其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的内在需求和现实举动。
“‘三公’经费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刘尚希说,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步的迈出值得肯定,但社会公众对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表达,也为有效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建议,要充分重视这次“三公”经费公开过程中的公众意见,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判,为进一步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提供思路,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参考,形成从政府部门到公众再到政府部门的信息循环机制,有效提高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
在关注操作层面工作的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将关注点集中在如何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为这项工作提供保障。刘剑文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抓紧修改预算法,确保‘三公’经费公开不流于形式,把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有成效地坚持下去。”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2011年将对1995年施行的预算法进行修改,修改内容将涉及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预算执行以及增强预算监督的严肃性等。
“修改时还应增加相应的处罚性条款,让不依法公开相关信息的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还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刘剑文建议。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过,这一规定的操作性还有待加强。
“此次‘三公’经费的公开,表面看是社会公众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实则体现出社
会公众对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期待。”刘剑文说。
他认为,“三公”经费公开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应充分认识到后续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要充分利用这一难得契机,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动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早日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作出贡献。
资料4:“我们有定点的汽车修理厂,汽车维修费发票可以高开。”北京一家政府定点采购4S店的经理刘先生说,但汽车维修费可以高开发票,购车的费用则没法高开。而如果要高开发票的话,税收费用得由政府部门承担。高开1万,按照17%的税率,对方得再付1700元的税收费用。
作为政府定点采购的4S店,刘经理与政府部门合作已是轻车熟路,高开发票也并无顾虑。而北京另一家汽车修理厂的经理李先生,则更谨慎,“也不是谁来了都给高开,我还得考察,看给这个部门高开有没有风险。”李先生说。但具体如何考察,他却不愿再透露。
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是三公消费的一个种类,也占去了不少中央部委三公消费的大头。目前各部委公布的数据大都非常粗略,仅有总数,而无细节(特别是对高消费的公车购车和运行费更需要详尽的数据和解释)。
“只有细化,才能判断政府三公消费是否合理,民众也才能监督政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2011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曾对公车改革表态:“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我们能够做到,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国家发改委也曾表态,公车改革已经逐渐从各地“单打独斗的细枝末节的变革,进入到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的变局”。
种种回应正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在当前财政资金使用仍旧缺乏监督及制约的背景下,公车改革仍需通过体制调整实现实质性突破。
资料5:对于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社会上有叫好声,也有质疑声。特别是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看得清。人们难免会打这样的问号:“为什么这些部门不能公布得更具体、更详细些?如果连看都看不懂,怎么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专家认为,“三公”经费是财政预算公开中老百姓最关注的内容,对于公众的质疑,政府部门理应做出回应,说明情况。只有告诉老百姓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并让老百姓参与到监督中,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纳税人的钱不乱花、不白花。
2011年是首次公开“三公”经费,在数据上还没有形成可以前后比较的“参照系”,只有每年定时公布“三公”经费,将公开延续下去,才能做更详细的比较。因此,要确保“三公”经费的预算公开不流于形式,很重要一点是要有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对“三公”支出的监督和制约,还需要审计、问责等配套措施的跟进。
尽管首次公开有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从“数里行间”仍能嗅出“三公”经费支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公车支出61.69亿元,公车费用占到“三公”经费的六成以上。在北京市日前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中,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合计11.3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9.1亿元,占到“三公”经费的八成左右。公车费用庞大,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个沉重负担。
“现在每天需要车接车送的,除了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还有单位的领导。”采访中,一些群众说,“领导出差、开会都是工作,坐公车合情合理;可一些单位只要是领导就安排专车,上下班还要公车接送。”
一辆公车,购车款要十几万元,汽油费、维修费一年要几万元,再加上司机工资、福利,花销相当大。那么,全国这样的单位有多少?配备的专车有多少?一笔笔算下来,就不难看出公车过多过滥、开支巨大、浪费惊人。
究竟有没有必要配这么多公车?减少公车数量会不会影响到政府部门正常办公?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以及近两年整治交通堵塞,都对公车进行封存。30%的公车被封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并未受到影响。
专家认为,社会呼吁公车改革已经15年之久,但至今仍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公车改革难度之大可见一斑。现在,个人收入有了大幅提高,轿车都已经进入家庭,很多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车,领导为什么还要“蹭”公车,而不能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从已经公布的“三公”经费构成来看,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彻底的公车改革,严格限制公务员配车,才能使“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
资料6:香港“三公”公开之透明:预算细化到一张办公纸。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基本不可能,因为香港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透明举世皆知,政府及各部门的财政预算是完全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并接受公众查询和质询。其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情况竟然能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你想滥用公款吃喝,门儿都没有。
类似于香港特首差旅费这种信息公开,在香港人看来,早已习以为常。面对记者的咨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曹景钧表示,这种信息公开,是香港政府一个相当寻常的做法。他解释,在某种程度上,香港政府是相当乐意公开类似的信息的,“因为香港的反贪、廉洁和高效,在国际上是非常出名的,公布这一类信息,对于塑造政府形象非常有利。”
财政透明。市民普遍认为,香港的廉洁和高效首先就是体现在财政透明上。除了特首、三司司长及一众高官的薪酬福利不是秘密之外,香港政府所花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征求市民的意见,同时要将政府各部门的详细收支记载,制作成为小册子、网页,方便市民查询。
资料7:截至2011年7月28日,已公布去年“三公”决算和今年“三公”预算的中央部委达88个,仍有一些部委尚未公布。在这些已公布的单位中,有观点质疑称,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老百姓难以看懂。(公开信息简单笼统,甚至一些部门未公开,不便于公众监督,一方面需要扩大公布三公消费的部门,另一方面需要细化公开的信息,)目前各部门公布的情况五花八门,有的就是一张笼统的收支表,只谈收支总量;有的则除总量统计之外,还公布了具体的明细。
网友直呼:一堆数据,看的云里雾里,无标准,各部门的人员数量不同,工作职能也不同,“三公”费用规模是大还是小,支出是高还是低,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评判。
太专业:特别是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看得清。
无对比:今年是首次公开“三公”经费,在数据上还没有形成可以前后比较的“参照系”,只有每年定时公布“三公”经费,将公开延续下去,才能做更详细的比较。因此,要确保“三公”经费的预算公开不流于形式,很重要一点是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
@新闻小点评:知情是监督的前提,如果连看都看不懂,怎么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晒“三公”,别让人雾里看花,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解释说明,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公车改革应加快推进,公车费用占到“三公”经费六成以上,公车过多过滥,浪费惊人,社会呼吁公车改革已经15年之久,但至今仍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勿忘我895:对于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社会上有叫好声,也有质疑声。特别是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看得清。人们难免会打这样的问号:“为什么这些部门不能公布得更具体、更详细些?如果连看都看不懂,怎么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岩林小子:廉洁就是把所有财产都能放在阳光下面晒晒。公民的监督和好的惩罚机制
是保证廉洁的基本要素(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监督的前提是信息,所以“三公”经费的公开要全要细才有用。终究会有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东西,但是,这种制度还是需要慢慢发展,从无到全„„
@见心鉴性:有总是好过没有,简单的数据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依据。我们对这样的事情应当给予鼓励,我们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完善此系统,还是鼓励吧!
“三公”经费是财政预算公开中老百姓最关注的内容,对于公众的质疑,政府部门理应做出回应,说明情况。(政府信息要公开)只有告诉老百姓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并让老百姓参与到监督中,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纳税人的钱不乱花、不白花。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三公消费”存在的问题。(15分)概括问题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给定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部门“三公”经费消费和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度缺失,数据公开笼统简单,公众监督不力
(二)根据资料所体现的问题,谈谈如何解决我国政府的“三公消费”问题。
对策题:建立健全制度,晒出细化三公消费数据,加强公众监督(20分)
要求:对策合理,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我国政府公开“三公消费”的看法。(2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不超过300字。
(四)根据材料内容,针对政府“三公消费”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表述畅达。不少于1200字。
全面推进三公,打造阳光政府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要明确界定“三公”的范围,并相应调整政府收支科目,细化“三公”经费并纳入相应的科目。与此同时,要对有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及时跟进,并尽快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和审核程序。第二,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三公”经费本身就是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各种社会监督力量共同实施监督的结果。而要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不能只靠自律,还必须靠他律。中 公教育认为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发挥社会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种舆论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才不会使“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流于形式。
第三,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只公开而不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是难以遏制“三公”支出的。所以,除了公开预算之外,中 公观点认为还必须通过健全问责制度,将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纳入问责范畴,对那些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公职人员,要根据其性质、情节、危害程度,依法依纪追究其相应的责任。特别是要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努力建立责任政府。
【一句话点评】
减少三公消费,降低工作成本在我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开始,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央政府已经迈开了关键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公信力会随着步步公开逐渐提高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网评(三公消费应该如水般透明)
三公消费应该如水般透明
在近年的每次两会开始前,各大门户网站都会收集网民最关心的问题,官员的腐败问题一直“名列前茅”。这既反映了广大群众对官员腐败的痛恨,也时刻为执政者敲响着警钟。
三公经费的不透明是一部分官员贪腐的原因。只有把三公消费置于阳光底下,才能让这块滋生腐败的土壤变得干净。
近期,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三公经费逐渐向公众公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部门至今仍未公开其三公经费。由于没有硬性规定,它们采取的仍然是“能不公开就不公开”的态度,殊不知公开三公经费理应是政府部门的义务。用了纳税人的钱还不让纳税人知道钱是怎么用的,用在哪儿的。这怎能不让纳税人生气?怎么能不让纳税人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如同财政预算一样,三公经费过于笼统,给人感觉就是公开和不公开没有什么不同。三公经费应该公开到什么程度?共产党在革命年代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公经费就应该公开到一针一线。香港在这方面可以说为内地做了一个榜样。全香港17万公务员一共有公车20辆,这些车谁在用都清清楚楚。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如果内地不比香港做得更好,怎么能说“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三公经费的透明也不是一闭眼一睁眼就能看见的。但这也不能成为三公经费不公开、不透明的借口。政府各部门应该加快三公经费公开的步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地方政府作出表率,让三公经费如水一般透明,这样才能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第四篇:政务公开,公车改革、三公消费
考试申论热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二、财产申报制度
(一)财产申报概述
财产申报制度,是对官员有关家庭财产申报、登记、公布的制度,是科学反腐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财产申报机制,将国家公职人员的家庭财产置于人民群众和国家法律制度的监督之下,使其非法所得无处藏身,就会使腐败分子难以为所欲为,从而能够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财产申报的现状
关于财产申报,在我国已提了近15年,但目前试点地区的官员财产申报大多集中于科级以上干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路走来,可谓是速度相当缓慢。从1995年规定“温柔”地诞生,现在普遍沿用的还是这一套最基本做法。近几年,在“两会”代表委员的持续呼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之下,各地开始尝试破冰,试图突破现状,但仍旧陷在公开不彻底的争议之中。
(三)财产申报的障碍
家庭财产申报制的实施必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鉴于中国目前没有公开、统一、标准的公民信用保障系统,个人资信难以查实,反腐败工作缺乏坚强的技术支撑;二是腐败分子为了逃避财产申报和资金核查,必然会将大量腐败资金和非法收入转移到他人名下,或馈赠亲朋好友,逃避法律的制裁;三是腐败分子在国内无法藏身,必然想方设法外逃,势必给国家财富造成巨大损失,破坏法律的实施,损害社会的公正,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完善财产申报制度的建议
鉴于目前建立我国制定财产申报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如尚未实行全民信用卡制度),在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申报法出台之前,京佳教育认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制度资源,通过增加环节来完善现有的干部收入申报规定。
第一、申报对象可以逐步扩大到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就国家工作人员来讲,除了对他们进行任职、离任时的审计外,还应要求他们在任职前、任期间、离任时对自己和家庭的财产进行如实申报,其申报范围可依具体申报对象的工作性质及其重要程度作不同的规定,其具体操作除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外,可逐步交由银行执行或监督。
第二、加大对申报结果的监督和公开程度。增加二个环节:一是审核环节,即审查核对环节,通过检查核实申报内容;二是公示环节,申报结果的公示范围可以视条件的成熟程度而逐步扩大,可以先做到同级公示,即在班子内或同级干部中公开,由人大产生的干部的收入申报在人大中公示;这里不应有“秘密申报”部分,也即不应有暗箱操作部分;
第三、增强惩处力度。是追究环节,根据检查结果,对于不如实申报收入,或瞒报、漏报、谎报者做出严肃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多次谎报者应免去其领导职务;四是
信用记录环节,对于是否如实申报的情况应记录在案。建议各单位纪检监部门有必要对现任干部任职以来历次收入申报记录进行一次大检查,使检查结果进入干部信用档案(所以必须先建立干部信用档案),以供组织部门任免干部时参考。第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使得财产申报制度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在条件成熟之时出台已呼唤了十多年的《反腐败法》,并专设章节对于官员财产申报作出明确而完善的规定。
财政预算公开为“三公”消费设障
三公”消费转自
借出国考察之名公款旅游、公车接送孩子上学或为自家办私事、以接待为名大吃大喝结交朋友„„近年来,公款旅游、公车消费和公务吃喝这“三公”消费为广大民众所诟病。
据有关媒体分析,中国每年“三公”消费高达9000亿元。而据财政部、发改委、统计局联合调研,政府公务用车(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花费1500至2000亿元。
抑制公务消费腐败之所以成效不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玉歆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深层的体制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公务消费的问题,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存在缺陷的一个反映,涉及财政支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支出的有效监督机制、健全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等问题。”郑玉歆建议,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下猛药”,特别是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要实现精细化。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呼吁,应抑制“三公”支出,公款消费更应接受各界监督。他说:“过大的行政开支既造成浪费,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抑制‘三公’消费任重道远,老百姓和媒体的监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建议,政府向人大提交的财政报告,应把“三公”消费的部分单独列出来,便于代表们审议。另外,行政部门应把公款消费的活动记录在指定的科目中,在会计制度上加以规范。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也表示,解决“三公”消费最根本的是两条:
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
长久以来,公众要求公开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支出详单,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坚持做到全面、细致公开各级财政消费,不仅能使浪费公款的行为有所收敛,对打击腐败行为也有益处。
要扭转当前一些官员“乱花公款不眨眼”的局面,就必须从制度上扫清公开每一笔财政金的收支障碍。从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的“会审”变为“常审”,甚至做到“一款一审”、“网上公审”,这样方能动态而及时地挤掉“预算水份”。而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的动态公开,也必将促进廉洁、高效政府建设的推进。
热点探讨:1万公务员仅10辆公车并非只为治堵
在3月1日《广州日报》刊登的日本东京治堵报道中透露,“以东京都厅为例,只有都知事(相当于中国的市长)这样的级别才可以配车。”整个东京都厅有1万多名公务员,但是公务车的数量却仅有10辆左右,因为“很少用到”。
如今很多大中城市都出现了道路的拥堵问题,治堵,就成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大问题,由此,也引发了公车太多、公车私用加剧道路拥堵的议论,并且提出了治堵先治公车的主张。其实,城市治堵与公车私用管理混乱,这是既相关又绝然不同的两件事。前者主要是城市有序管理和道路建设如何适应人民生活需求的问题,后者却是如何坚持政府的廉政,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追求个人享受的反腐倡廉问题。为了治堵才去整治公车私用,甚至要靠着治堵的“动力”,才去改革公车管理制度,恐怕只能是瞎子摸象——抓住了枝节而放过了公车改革的真正目的。
如果不是为了对纳税人的税金负责,如果不是为了让百姓信任政府的廉洁,仅仅为了道路不堵车,我想东京恐怕不会出现如此严格的公车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配置公车官员的级别,只有都知事一级的官员才能配置公车;其他公务员如果办公需要开车,必须是先坐地铁到单位,再去申请开车办事,公事办完后必须将车子开回单位,然后再乘地铁回家;由于严格执行制度,使用公车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审批手续,所以平时很少有人要求办公使用公车,即使只有10辆左右的公车,也很少使用。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首都级的大城市,1万公务员只有10辆公车,对国人的我来说,简直犹如听了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然而,这样的消息登在了我们的报纸上,相信并非虚言。但只要的一点“国情观念”的人,恐怕谁也不会提出咱们的地方政府应当照此办理或者稍作借鉴。但是,每年两会都会有人提出公车改革的提案,又证明了群众对目前公车使用状况的强烈不满。虽然有些地方政府出台过若干“改革”措施,诸如给各级干部发放“用车补贴”,以平息公务员不得不减少公车使用的不满;有的地方给公车贴上标签,“接受群众监督”;有的地方搞公车有偿使用,干脆把公车私用合法
化,据说都曾有过一定效果,但其结果却都是或者遭受更大的质疑,或者昙花一现,无疾而终。
然而,公车改革却是我们的政府必须过的一道坎。为此,我认为,在听了“东京1万公务员只有10辆公车”的“天方夜谭”故事,别把它只是当作东京治堵的一项措施看待,还是值得有志于真正实行公车改革的领导借鉴,不知有关领导以为然否?
考试热点天天读:公车改革
(10)国外及地区公车管理对策借鉴。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公车管理方面都有一些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借鉴他们这些成熟的做法及经验,对于加强我国公车管理与改革,缩减公车消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据对日本、英国、德国、瑞典、芬兰、美国、印度、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务用车管理情况分析和研究,他们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
对公务配车和公车标准及适用范围有严格规定。一般只有内阁部长可以配备专车,但也仅限于执行公务,下班以后的私人活动一般乘用私家车,并且部长的配偶或伴侣通常不可以使用公车进行私人活动。香港特首董建华离任后的当日,便不再乘坐公车。
对公车使用全过程实行严格的管理。公车由专人保管、维修,保证其性能良好、使用安全。每辆公车都有用车登记卡,卡内详细记录起始时间、地点、行程、油耗、计费等信息,登记卡定期上报主管部门,车辆使用完毕及时交回车库。并且严格执行因私用车的收费制度,倡导为纳税人节省开支的理念。
对公车使用情况实行科学监控。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由指挥中心对公车实行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并在每辆公车上分别安装带有“公务”和“私用”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任何人用车都必须先按下其中一个按钮,使得监控中心能及时地掌控全部用车情况。鼓励私车公用。对于使用私车或公交车等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实行按行驶里程或票据给予一定补贴。
重视社会舆论对公车使用的监督。所有公车都会贴上特殊标志,便于公民对政府实施监督。法国曾有一位部长因公车私用被拍照(因公车有标志),囿于社会舆论压力,被迫辞职。
【核心观点】
(1)我国的公车改革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专家认为,公车改革探索面临“政策不明确”的难题。由于中央对公车管理制度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操作原则,使得长期以来公车改革只是在少数部门、少数地区自发并分散地进行。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导致一些地区和部门的车改模式、适用范围、公车管理、补贴标准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给国家对公车统一监管造成了不便;对未进行公车货币化改革的地区和部门,会因为无政策可依或操作难度大而推迟或拒绝公车改革。
(2)加强公车管理与改革,应在客观地总结我国公车改革地区及部门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国外公车管理的经验,综合考虑公务活动需求、财政支出成本、行政运行效率、预防和遏制腐败、社会承受能力、节能减排降耗等因素,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实事求是地积极稳妥推进。以逐步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相统一的公车管理新机制。
(3)严格强化对确需保留公车的监管。严格公车编制和配置标准;对公车实行统一车牌标志,统一喷涂车体,统一标明使用单位和举报监督电话,便于社会监督。自己。专家认为,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或在公车上安装行驶记录卡。
(4)公车出行要登记时间、事由、目的地、里程,乘车人和司机要分别签字,公车用后一律入库,并定期公布用车记录;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将对公车使用的监督纳入到纪检监察工作的范围,将交通补贴经费的发放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提高公车使用效率和监管水平。
(5)建立健全与公务员绩效考核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细化对公务员勤政廉政表现的日常考核指标,避免车改后公务人员因吝惜交通包干费而不愿意外出执行公务等现象发生。
(6)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私车公用”。允许经常性私车公用人员报销一部分费用或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妥善安置好司勤人员。可通过组建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运行的机关出租车队的方式,为原有编制内司机提供就业岗位,为其他司机提供就业机会,避免出现新的失业群体,减少社会震动和摩擦。
申论热点:公务接待改革
[综合分析]
近10万人次坦然接受当地政府的公务招待,一方面是不少官员借助各种工作上的由头,或者以“自助游”形式,到平遥休闲观光,食宿、门票费用由当地政府悉数买单。所以,一些人对此趋之若鹜。另一方面是,纪检监察部门对这类看似不显眼的另类“旅游************”,至今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更没有将其纳入监管视野。
公务接待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必将产生很大的危害。
首先,助长党政机关的奢靡、铺张和攀比之风,推高了行政成本,挤占了公共资金。其次,给一些人提供了贪腐的机会。
再者,恶化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因此,遏制吃喝成风、走出公务接待困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治理公务接待需要自上而下的启动,也需要全国各地一起行动。如果只是少数地方施行,就会像四川的白庙乡,受到冷遇。
[措施]
治理公务接待中的吃喝玩乐风,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必须从上至下都要公开公务接待信息,打破“自我监督”的模式,加强监管,敢于处罚。这样,才能逐步推进问题的解决。
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凡疲于接待的基层干部都有着一些说道和借口,比如说,“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等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公务接待成风,首先必须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破除吃喝就是工作的错误认识,自觉抵制吃喝风、接待潮,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造福”、“让人民得实惠”的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
其次,必须打破官场“潜规则”。“既怕来人,更怕人不来”,是基层干部矛盾心态的写照。“酒杯一端,原则放宽”这些所谓酒文化充分暴露了目前盛行于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都和接待工作紧密相连。现在各地都很重视接待工作,哪个地方的接待工作做得好,其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成功率就高,上级的了解就更深入,获得支持的力度就更大,经济发展也就较快。
再次,必须从上到下治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打破“潜规则”,对基层政府来说,就要冒得罪上级部门、单位的风险。当一个地方的发展过多受到条条块块行政权力掣肘时,它必然需要用“讨好”这些权力的方式,为地方发展打开通道。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坚决整治上级部门领导的不正之风、滥用职权等行为,才能为基层“减压”、“松绑”,也有利于公务接待走出困境。
最后,必须加大信息公开和处罚力度。在很多单位,公务接待成了一个大箩筐、无底洞,什么都可以往里扯,什么都可以朝里报,一笔糊涂帐,招待费居高不下、吃喝风屡禁不止。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在一些地方,再穷不能穷干部,资金再紧张,也得保证干部有饭吃有酒喝。
第五篇:关于三公消费的公开思考评论
截至7月20日,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54个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看一个政府是否乱花钱,“三公消费”是最好的镜照。谁公开了?如何公开的?公开的质量、速度怎样?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成了近期舆论的焦点,这里面既有公众对三公消费逐步揭开神秘面纱的欣喜,也有对公开细节的质疑与期待。
可喜但不满意的“三公”公示
乐
观的预测是,本周将迎来三公经费公开的高潮。三公消费虽只是预决算公开的一小步,却是阳光财政的一大步—至少,总算没有只停留在口头上,雷声过后开始有雨点了。知名网评人令狐补充认为,千呼万唤始公布的三公经费,甫一亮相即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公共财政公开透明已成潮流,不可逆也不可挡;而且参差多样的账单,不仅让公众比较参详,也可以形成竞争机制,促使各部委在信息透明方面不甘落后,从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忧的则是,公共财政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还亟待进一步通俗化、明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并亟须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以使阳光财政的明亮和谐得以实现和巩固。
《云南信息报》也有评论表示,公开三公经费,自然不是为了让民众看个热闹,而是要让民众有效监督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但在公布三公消费举步维艰的现实语境下,过于苛求已经公开的中央部门,盲目表达对“三公消费”的整体性焦虑和不满,显然也是一种不够理智的作为,鉴于此,不妨宽待当前的三公消费公开。
“三公”公开当重视公众情绪与期待
“这几天我在微博上与一些博友一起跟踪,并坚持转发国务院下属单位本年三公消费的公开情况。”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日前在《环球时报》撰文表示,从各部委在遵行国务院规定公布期限的情况看,大家就知道预算与决算信息的透明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且很重要的,就是大家公布了,公众也有对于它们公布信息不信任的倾向,越拖延越不信任。但是不管怎么说,透过微博表达的公众情绪与期待值得这些部委重视。
对于公众对各部委三公消费普遍存在质疑,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20日在《东方早报》撰文认为,其原因在于三公口径。以公务接待费为例,财政部的数字一出来就遭质疑,网民说:在北京,财政部会请谁吃饭,还不都是别人买单。外事接待经费如何处理?民政部、商务部与众不同,单独列出。公布三公时口径不仅要统一,而且宜大不宜小,口径大了,更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老百姓也会觉得数字更加可信。不能将一些真实信息隐藏在压缩的数字之中。
《南方都市报》20日刊发朱述古的评论坦言,近来国家部委密集发布的三公支出数据,让公众看到的不是明确的答案,而是一道扑朔迷离的谜题。时下各部委公布的三公经费,只是经费管理的末端,而不是始端和中端。经费管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没有对始端和中端的全面了解,就没有对末端的正确判别。
地方、国企“三公”经费何时公开
虽说国务院规定的公开大限到来之前,还有很多中央部门尚未付诸行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公公开这个多米诺骨牌已然开了个头,三公公开接力棒能传多远?
叶青认为,中央机关公开三公绝不能止于公开,之后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在中央机关公开三公的榜样力量推动下,地方三公公开才是重点,百姓希望看到从中央机关、省级、市级、县级、乡镇街道级的完整三公数字。有的人匡算,从上到下的三公花费是9000亿元,笔者希望各级政府用数字来更正这种说法。二是,希望看到国有企业的三公数字。国企的三公浪费已到了让老百姓难以容忍的地步,有的公司领导享用天价酒,有的公司300多个处级干部享用拿公款办好车牌、保险的“私车”。类似问题不胜枚举,不公开行吗?
中国青年报19日刊发郑根岭评论也认为,更有挑战性的是,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情况能否公开,公开得能否准确、具体并经得起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拷问。不少地方政府行政领导随意花钱,迂回曲折的办法多得是,可说是“花钱不眨眼”。在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三公公开的同时,应尽早在地方各级政府全面推开,并确保真实可靠不走过场不作假。
用严格制度保“三公”消费公开到位
公开的目的,不仅是让公众知道纳税人的钱政府是怎么花的,更重要是通过公开遏制政府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使纳税人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邓聿文21日在《每日经济新闻》撰文指出,确保三公经费的亮相不“卡壳”,需要严格的制度保障:首先,建立硬性约束机制,对不能按时公开的部委以及存在挥霍公款造成浪费的,要进行严厉问责。其次,立法规定预算公开的内容、方式、主体、时限、说明语言等,并由各级人大对三公消费预算进行审定,确定细化标准,以做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第三,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将财政预算内外两种管理体制统一起来,严防地方和部门私设“小金库”。第四,强化人大审查监督的力度,各级人大要承担起对三公消费的监督责任,同时突出审计独立监督的职能。此外,还应加强舆论的监督力量。
破解三公消费的难点需作顶层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执行院长陈宪18日在《文汇报》撰文表示,要解决三公消费难点问题,就必须在整个系统内部达成高度共识,尤
其是各个政府机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要达成共识。共识不仅仅是“必要性”、“重要性”之类,而主要应是对三公消费相关制度及其有效执行的认识,以及一旦出现各种情形的违规如何分别处理的共同约定——或问责,或追究,总之要以党纪国法严加整肃。达成共识并协力遵循,是这一设计的逻辑起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中国经济导报》19日刊发编辑部时评说,公开“三公消费”,在技术上、运行方式上、程序上都不存在障碍,只是还未真正被纳入严格的运作模式。在此次“初体验”中,超支部门也都是以工作为由回应,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香港。香港政府及各部门的财政预算是完全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并接受公众查询和质询。其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情况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并严格要求官员开支,一旦超支将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