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二)
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二)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而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基础。区域游戏活动因其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是一个自由发现探索的过程,对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个性潜能开发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幼儿真正感兴趣、易投入、能持久、有发展的活动。
为了开展丰富、有趣的区域游戏,首先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合理、科学地游戏环境,而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游戏位置的安排、游戏内容的划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区域环境创设中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环境的布置能引导幼儿自发地在自己的活动区游戏。
1、用桌子、柜子、隔板等物体将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游戏区域,让幼儿有选择的余地,能够在自己选择的区域专注地游戏,可减少打闹及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我们班活动室里的美工区、益智区、数学区和美工区就是用柜子将各区域划分开来。幼儿能比较清楚的知道个区域的界限、位置等。并有助于幼儿自主的选择游戏。
2、每个区域要有相应的吊饰,这样可以对区域的划分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如我们班在美工区吊了一些幼儿的手工作品、在语言区吊了一些图画以及嘴巴和书的图片、在数学区吊了一些数字等。幼儿看到这些吊饰就明白这是什么区。漂亮别致的吊饰还美化了活动室的环境。
3、用不同质地的铺设物(地毯、地板革、榻榻米)或改变不同区域的光照明度来暗示区域的界限,以界定游戏的范围和特性。铺设物还有利于消除噪声。
如在娃娃家我们铺上了地垫,这样既有利于暗示区域的界限,又让娃娃家看上去很温馨。
4、各区域之间要留有清楚的走动线,避免正在进行中的游戏被打扰。
5、分隔物的高低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变化。小班幼儿需要相对开放的空间,因此,分隔物不要太高,要能保证幼儿随时看到教师,使他们获得心理的安全感,也便于教师指导。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分隔物以幼儿坐下来抬起头能够看到教师为宜。大班儿童的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分隔物最好由幼儿自己选择并决定其封闭程度。
二、区域的创设要为幼儿创造游戏操作的便利条件。
1、将性质相似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使幼儿能够产生互动行为。例如:“娃娃家”与超市相邻,便于两区幼儿之间的交往;“娃娃家”与“照相馆”相近,也为两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考虑幼儿的需要,将需要水、采光的区域放在便于取水、靠近光源的地方。如我们班把美工区放在了离卫生间较近的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幼儿在画水粉时便于取水等。
3、游戏的创设要注意动静分开,以免区域之间相互干扰。
三、游戏的场地布置能支持幼儿相互学习、激发创意。
1、可用屏风、布帘、软泡等物来分隔区域,使幼儿能够弹性地变换和组合游戏区。如我们班的娃娃家就是用了软泡作为分割区。其中的两个软泡可以当门,来客人时就把“门”打开让客人进来。游戏结束时就把“门”关上。
2充分利用空间,相邻区域共用分隔物,使材料能相互通用。
3、操作台面不要完全靠墙,应便于幼儿围坐、欣赏同伴作品及相互交流经验。
四、提供分类的材料,便于幼儿运用单一材料或综合材料游戏。
1、每个区域都应摆放材料的分类架或收纳材料的收纳筐,便于幼儿选取和整理材料,减少无效游戏时间。
2、区域分类不要过细,以免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余地。例如:不要把手工制作区分为纸工区、泥工区、绳编区,可将这三类材料摆放到一起,鼓励幼儿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材料进行创作。
五、要充分利用场地、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1、我们可将教室角落、走廊、阳台、寝室、活动室等地都设置区角,利用桌子、柜子、纸箱等进行分隔,使幼儿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各类区角游戏。
2、要充分利用桌面。桌面是幼儿操作材料的主要台面,材料放在桌面上便于幼儿操作。
3、利用空余的墙面,提供一些布袋、轻巧的盒子挂在墙上,做好相应的标记,投放相应的主题材料,让有兴趣的孩子继续探索。我们还可利用墙面空间,增设作品展示区,及时将孩子的作品在教室里进行展示,引导孩子爱惜劳动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4、.活动室中间的空间可利用起来。平时在开展区域游戏时,桌子基本安排在教室的四周,孩子坐到桌子旁后,中间的地方就空了,老师可以利用可拼搭的地毯,将活动室中间的场地有效地利用起来。如我们班数学区的按数套圈就合理的利用了教室场地的空间。
区域游戏的环境设置,能给幼儿提供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与机会,通过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儿活动的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能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发展。在日后的区域活动中我会不断的实践反思,为幼儿能在游戏的海洋里尽情游戏提供便利。
看了这本《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书,好的方法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试行,去验证我的猜想。在实践中,我也不断地在反思自己的工作,开始真正学着了解、倾听、观察孩子,对自己教育专业化的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篇: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范文)
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有感
高邮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分园 李 丽
寒假里,我拜读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其中第十七章“户外环境创设”让我回忆起了与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由他们所发现的,经过交流讨论、收集资料而生成的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地上,由于场地面积和设备的限制,往往难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就会带领幼儿在户外散散步,聊聊天。然而,就是这次户外散步的机会,让我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真实性的东西。
案例:记得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进行游戏活动,但由于户外人数较多,我就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去寻找秋天、亲近大自然。我们来到了一棵老银杏树下,让孩子们自由地玩耍,我拿出手机准备给他们拍照。只见孩子们蹲在地上对银杏树叶产生了兴趣。有的捡起许多银杏叶撒向天空,说是下树叶雨了;有的在交流银杏叶的形状,像扇子、像手掌、像蝴蝶……有的用脚在银杏叶上踩来踩去,说是放鞭炮呢。这时,只见一个孩子大声地喊道:“好臭呀,好臭呀!”一旁的甜甜说道:“这个是银杏果的臭味,我听奶奶说过,银杏果虽臭,它可有营养价值了。”我很吃惊,孩子们竟然对银杏树和银杏果产生兴趣,于是,我顺着孩子们的话题接了下去,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我说:“今天回家,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看银杏树和银杏果的资料,明天我们一起交流分享。”由此,就生成了与“银杏”有关的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以及主题环境创设。
通过这则案例,结合《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中,给我带来了几点感想: 1.户外游戏的价值
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提到户外游戏的价值,书中认为有计划的户外游戏有许多好处。在户外,儿童可以大声呼喊、尽情地游戏并释放能量;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天气的变化,同时还能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认知力,视觉、语言、社会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2.保护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权利
某研究指出,现在的儿童已经很少有机会进行户外游戏并亲近大自然,导致这种现 象的部分原因是“恐惧文化”。《好棒的户外游戏》的作者利物肯描述过:“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机会,犹如阳光下的露水,蒸发殆尽。它与这个快节奏世界里的其他事物一样,发生的太快,以致我们没法很好面对它。”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儿童参与户外游戏的权利。
当下,许多幼儿园为了满足不同天气和环境下儿童的需要,对户外游戏场地进行了整改,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地了解儿童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购买器械和玩具设备。
第三篇: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户外环境创设篇有感
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户外环境创设有感
自从看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之户外环境创设后,我对户外环境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儿童在户外游戏时,各项技能会得到提高,比如:更好的身体素质、更多的锻炼机会、更少的肥胖症、更好的动作发展以及社会性和认知发展等。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也会得到发展。不同类型的游戏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有不同的侧重点。
高效的户外环境,能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创设高效的户外环境还包括有效的游戏场设计,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社会互动机会。
我园现有的户外游戏区也有很多,如何把它设计成高效的户外环境,这就引人深思了!个人认为:
1、虽然我园户外游戏区能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空间活动,但是缺乏一个吸引人的“入口”,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特别空间的视觉线索,也起到欢迎儿童的到来、激发他们的愉悦感以及控制出入人数的作用。
2、户外环境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吸引人。不同的户外区域环境创设应该不同,应把此活动的特色展现出来,让孩子来到这个区域就有浓郁的兴趣去玩。
3、同种材料应创设不同种玩法,这样孩子也不会失去兴趣,更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等
第四篇:读《幼儿园环境创设》有感
读《幼儿园环境创设》有感
近几年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随着学前教育儿童观的转变,幼儿园管理的逐步规范,以及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特色化,为幼儿提供一个既符合他们成长需要又能促使其健康发展德环境,逐渐成为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幼儿园可谓幼儿的第二个家,其重要性不亚于幼儿的家庭环境。一起,如何为幼儿设计一个是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就成为我们保教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满足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我阅读了《幼儿园环境创设》这本书,该书从实际出发,根据环境创设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将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总体探讨了幼儿与幼儿园环境的关系,优秀的环境设计应具备的要素等问题。后两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幼儿园的布局和规划、功能空间的设计与布置。让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方面的专业知识,使我在环境创设时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对孩子们的人文关怀;设计出来的环境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使幼儿获益。该书由整体到局部,精炼地呈现了环境创设中的关键性问题及操作的基本要求。可以使我们在实际环境创设中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同时该书还采用了理论论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在书中还提供了很多环境创设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让我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能够有参考的案例信息,更好更快的完成幼儿环境创设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张姗姗
2017.04
第五篇:《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读后感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读后感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xx幼儿园的xxx,《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我选读的是第十三章——创设艺术区。
艺术区并不等同于美工区,儿童会从他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事物中学习艺术,所以,大到教室的布局、装饰的风格,小到区角材料的呈现方式,教师墙上的一幅作品。
虽然大部分儿童不会在长大后成为专业的艺术家,但他们的生活中总会充满图像,作为当代社会中一个有文化的人,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些图像是必要的要求。儿童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但激发了创造力,丰富了艺术的知识、技能,还促进了情感、社会性、认知和身体能力的发展。而且儿童在年幼时接触的艺术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发展对艺术的爱。
那如何创设有效的艺术区呢?在书的275页中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这些建议中,有一些条件是我们比较容易满足的,比如充足的自然灯光,容易清理的桌子,靠近水源,相对比较安静的区域、足够大的空间,大量的多样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展示作品的空间等等。还有一些,对我们教师自身的水平有一定的挑战。比如“美观地摆放材料以吸引儿童。”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有挑战的,我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保证给孩子们呈现的材料是整洁有序的,但美观这一方面就没有信心了,所以,当我走进某些班级看到一些老师所呈现的普通材料却散发着那种自然美与和谐的时候,我是既羡慕又敬佩的。这需要老师自身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和品位,也要求我们老师在生活中时时去留心这一方面的东西,去感受美发现美传播美。另外一条建议“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和启发资料”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做的,我们需要树立一个资源意识,每当艺术区更换一个主题时,我们给孩子提供的这些参考资料和启发资料就要跟上,这些资料应该像活水一样流进孩子的视线和心田,而不是一个主题开展前有就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领域的两大目标第一是感受与欣赏美,第二是表现与创造美。针对这两大目标,书中提供了以下参考:
一、为孩子提供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需求来操作和改变的材料,而非那些“可爱和新奇”的材料。
二、鼓励创造有深度的艺术作品。具体的方法有重复使用媒介,回访以前的作品以及运用不同的媒介表达同样的想法,都能促进儿童深入地理解并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同时书中也提到“高层次的创造力,通常来源于知识技能与创新愿望的互动。”,因此对于艺术创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艺术探究法,也就是艺术作为一种对知识的理解、对思想的交流工具。
教师在促进儿童获得艺术技能、性格和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提供人生经验,和儿童一起探讨艺术,教授技巧,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记录并评估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通过提供与文化相关与适合发展的材料,并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教师还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
在本章的最后为我们提供了一张艺术区的环境评估表,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班级的艺术区环境创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