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一、严把食堂进货关。坚决杜绝资质不合格、食品来源不明、无规范进货手续的厂商提供的食品。食堂禁止采购和使用下列食品;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经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二、严格按照食品储存的规范要求,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储存场所禁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需贴提示标志,必须做到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分柜存放。
三、严格按规范程序加工食品,所用工具、容器必须有明显标志,分类专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食品加工必须熟透,不得加工或使用腐烂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熟制品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均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四、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不得向师生提供腐烂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师生健康的食品。食品在烹饪后至师生就餐前一般不超过2小时,剩余饭菜不得隔餐使用。
五、食堂工作人员须经培训并持健康证上岗。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有关卫生管理规定,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症状时,必须立即离开工作岗位,接受检查治疗。
六、食堂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学校主管部门及责任人要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严防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
七、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卫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班主任、生活教师及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学生将校外不洁食品带到校内进食。
学校饮食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管理实施办法》,自觉接受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和学校师生的监督。
二、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从业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无卫生死角。
四、采购人员不买腐烂变质食品,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食品,营业员不卖腐烂变质食品,不使用和出售过期食品。
五、餐具数量与就餐人数相适应,餐具必须做到一清、二刷、三冲、四消毒,并有保洁设施。严禁使用未消毒餐具。
六、食品必须做到生熟分开,熟肉、卤菜有专人加工、专用工具、专用冰箱;熟食间应具备洗手、消毒设施,不得存放其它杂物。
七、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清洁工作衣帽上岗,必须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上班时不戴首饰、不吸烟。
八、食品仓库保持通风、阴凉、干燥。食品应分类、分架、离地隔墙存放,有食品名称标志。
第二篇: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1
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当您进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要立即组织自行救治,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以排出毒物。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有关工具和设备以备核查中毒原因。
第一篇 常见的食物中毒及其预防措施
一、豆浆中毒
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0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豆角要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
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龙葵素。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再食用。
四、亚硝酸盐中毒
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预防措施:⑴不吃腐烂变质蔬菜。⑵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3)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中毒;(4)加强宣传、不要误食亚硝酸盐。
五、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中毒原因:是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而不是葡萄球菌本身引起的,当食品加工者有皮肤感染,被其污染了的食物又放置在室温中,暴发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中毒症状 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地反复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3、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
4、预防措施(1)加强食品管理,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防止食物变质;(2)有化脓性疾病患者及带菌者,在治愈前,不能参加饮食行业工作;(3)隔离患乳腺炎的病牛。
第二篇 一般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了有毒食物、被化学毒物、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吃,因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一、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保质期”等食品安全标识。坚决不买不用过期、伪劣、假冒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4、购买熟食一定要到有卫生许可证和冷藏设施的零售店购买,尽量少购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因为街头熟食摊点大都无相应降温灭菌、防蝇防尘设施,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容易变质。
5、外购熟食(熟肉等)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并至少维持2分钟。
6、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要保持清洁干净;加工储存食物也要做到生熟分开。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不吃变形、变味、变色食品和包装破损或异常的食品(如胀罐),因为这种食品可能发生腐败变质。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误食误用。
7、选择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店堂整洁,管理规范的餐饮单位就餐,不要光顾无证照的饮食小摊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关于亚硝酸盐中毒。
1.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常因管理不当,误作为食盐、食用碱面或白糖食用而引起中毒;
2.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可作为鱼、肉类及其制品的防腐剂或发色剂,如使用量过大,使食品含有大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食后亦可中毒;
3.菠菜、小白菜、芹菜等蔬菜不仅能从土壤中蓄积大量硝酸盐,且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尤其腐败变质或存放过久,其亚硝酸盐含量更会明显增高,食用后可引起中毒;
4.饮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蒸锅水,温锅水或苦井水,也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量为0.3-0.5克,致死量为3克。
亚硝酸盐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抽搐,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现,如何救护?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严重者可致休克。因此,及早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必要时给患者消炎、补充水分等对症治疗措施。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用手刺激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速往正规医院进行救疗。
如果是集体中毒,救护工作要有条理,还应迅速通知主管部门,保留吃剩下的食物,以利于诊断、治疗或检验调查。
第三篇 如何预防事物中毒发生
事物中毒是一种由于吃了不洁或有毒事物而产生的疾病.在吃了有问题的事物后,病人通常在1至72小时后发病.事物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发热、抽搐等.病
情严重者可以致命.我国食品卫生国家标准(GB14938-94)中明确了食物中毒的定义,即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一、食物中毒的特点
根据上述事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发病、病程较短,(2)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3)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莫种同样的中毒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人群,即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4)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食物中毒病原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细菌性、真菌(霉菌)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四类.其中细菌性和真菌性事物中毒统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资料都表明,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所引起的事物中毒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居其他各类食物中毒之首.(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没菌毒素食物中毒 因食入含有产毒菌产生的大量霉菌毒素的食物所引起.(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河豚鱼、能产生组氨的鱼类 2.有毒植物:毒蘑菇、未彻底煮熟的豆浆或豆奶
二、引起事物中毒的条件
一般而言,生物性食物中毒是否发生是必须取决于以下五个条件或环境因素的:(1)食物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2)有合适的食物适宜致病微生物生长.(3)食物的温度必须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生长.(4)有足够的时间让致病微生物繁殖或产生毒素.(5)食物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活体致病微生物或其产生的毒素.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六大危害因素,必须在加工经营过程中进行预防.1.不适当的冷藏食物.如:在室温环境下存放食物超过4小时.2.过早准备食物.食物在使用前过早准备,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存放,如果存放不当就容易造成治病微生物的繁殖.3.食物加工不彻底.使可能污染的治病微生物未被杀灭.4.加工过程受到外面治病微生物的污染.最常见的污染是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另外,处理过生食品的容器、设备也是对熟食品造成交叉污染的重要方式.5.食品解冻时间太长,造成治病微生物生长繁殖也具有很高的危险性.6.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的不良卫生习惯对食品造成污染.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条件,在某些方面与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条件有类似之处,如:一是食品首先受到污染;二是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三是被人食用并达到一定的数量.事物中
毒的预防就是要认识这些有毒有害物的危害,了解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第四篇 食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人的素质决定人的行为,恩加工人的行为决定切的卫生质量水平.企业的各项制度顶的再好,还要靠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去执行,从一定意思上讲,自身管理过程,就是塑造人的形象个行为的过程,因此,企业在抓自身管理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人的工作,要坚持不懈的把着个起长效作用的大事抓好
一、食品企业人员卫生素质包括的内容
食品从业热暖的素质是保证加工过程中食品卫生的决定性因素,素质的内容包括许多发面,但卫生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卫生素质主要包括卫生意识、健康状况、卫生知识掌握能力、卫生习惯、标准化操作等内容.(一)培养卫生意识
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重要性的认识,要让从业人员认识到食品卫生不仅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餐饮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加工人员的个人前途,培养卫生意识的目的在于时刻以卫生的操作要求自己,同时也能够以卫生的观念来对待他人的操作行为.(二)保证健康上岗
保证健康上岗的要求是要求职工按规定参加体检,并在患有规定应报告的疾病或出现谷地感的症状时能够主动向管理人员报告.《食品卫生法》规定,“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不能等到这些疾病确诊以后才调离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岗位,因为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甚至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开始排除病原微生物.当观察到下列症状时,应暂停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的工作或爱区特殊的防护措施:(1)腹泻;(2)手外伤、烫伤;(3)皮肤湿疹,长疥子;(4)咽喉疼痛;(5)耳、眼、鼻溢液;(6)发热;(7)呕吐。这些症状都潜伏着病原微生物污染食品的可能性,应及时治疗,知道排除友爱食品卫生的疾病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三)学习个掌握食品卫生知识
作为一名食品加工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食品加工技术,还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卫生部规定,厨师必须经过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培训证后方可上岗,之后每两年还要接受一次复训,各个岗位的厨师必须掌握岗位卫生要求,并自觉执行。
1.食品加工人员
(1)能具体说出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2)能说出入伙保持手的卫生清洁
(3)能具体说明本岗位如何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制作卫生按的食品
(4)能具体说出如何对本岗位所加工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或成
品进行卫生检查
(5)能描述如何测定加工温度以及安全的时间温度关系(6)能说出食品的安全储存方法
(7)知道如何实施本岗位的质量控制检查,以及知道测定质控指标
(8)知道在某项工艺措施不能正常工作时如何处理(9)能具体说出食品加热应达到的温度(10)能说出如何加工厨房的剩余食品 3.服务人员
(1)能描述影响食品卫生的因素及如何保持工具、设备的卫生清洁
(2)了解个人卫生要求和预防符合健康上岗的要求
(3)懂得并能应用有关卫生知识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服务的规定;(4)知道如何测定食品的温度
(5)能描述在食品供应场所内正确储存或保存食品的方法(6)知道正确操作工具设备的重要性,防止在本岗位操作过程中食品受到污染
(7)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以及主要致病菌生长的时间-温度关系
(8)能掌握本单位对食品的卫生要求的规定,判定哪些食品不能够提供给顾客食用.2.清洗消毒人员
(1)知道如何进行工作前的个人卫生清洗准备,以及如何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2)能说明如何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以及对工作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3)知道如何使用热水进行清洗、消毒
(4)知道如何配备清洗剂和消毒剂的浓度,并能正确监测其浓度;
(5)知道如何判断设备或用具是否卫生安全;(6)知道如何清洗设备以及正确的清洗方法
(7)知道如何保持食品用具和食品服务场所的清洁卫生;(8)能描述防止食品发生交叉污染的方法;(9)知道如何人正确处理剩饭和垃圾
(10)了解哪些食物会受到化学有害物的污染,并知道如何管理杀虫剂和化学物品
(11)知道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并能联系自己岗位操作予以预防
(12)了解那些化学物容易近期食物中毒以及如何预防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存在于食品加工人员体内外的致病生物体若污染食品并且繁殖到感染剂量,就很容易带来危险。因此,经常发生因食品加工人员造成食品的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事故。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危险,每一位食品从业人员都应掌握如何做好个人卫生的知识,并养成习惯。
食品从业人员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尤其要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食品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正确的清洗手方法是,先在水龙头下用水湿润双手后,擦上肥皂或皂液,双手反复搓洗,最好用刷子刷洗指甲,用流动水把泡沫冲净,而且要重复进行两次,才能达到洗手的效果。若需要对手进行消毒,可用75%的酒精擦拭双手,干手器吹干或自然风干。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
(1)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前,加工施加过长时,中间应随时洗手;(2)处理食品原料后;
(3)接触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后(4)上厕所后;
(5)直接触摸宠物或动物后。
2.注意衣帽整洁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入车间或工作恰,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工作服(衣、裤、帽)以浅色的比深色更显得整齐、卫生,能较容易发现污垢,有利于搞好个人卫生。要求工作服上半部分不应有口袋,以防口袋中的笔记本、笔等落入食品容器或食品加工器械裤子后面和两边的口袋应有带扣的口袋盖。平时应对制服上松动的扣子和标志经常检查,以防其落入食品生产线。同理,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加工、经销食品时,禁止佩带珠宝和首饰等。
3.重视操作卫生
(1)食品加工人员进入车间前,不应浓艳化妆、涂抹指甲油、喷洒香水,以免玷污食品。
(2)食品加工人员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涂指甲油,加工食品时不得带戒指和手表。
(3)上班前不许汹酒,工作时不得抽烟、吃零食、挖耳、揩鼻涕,食品加工人员不要加工用具直接尝味。
(4)操作人员不得接触不洁物品,手外伤时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带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5)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服、食物、烟酒、雨具、药品以及化妆品等。
(6)加工食品时不得抽烟,更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或咳嗽。因口腔内可能存在的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喷嚏或咳嗽污染食品。(7)工作时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以免头发和头皮屑混入食品中。
(8)下班后应将自己分管的范围清洁干净后离开。
除了加工人员外,所有在生产过程中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上述各项规定。
(五)按规定的规程进行本岗位的工作
食品从业人员良好卫生素质和个人卫生习惯的体现是按规定的规程和方法进行岗位操作。例如。餐饮业食品加工从原料粗加工、烹饪、配餐到餐饮具洗刷消毒、环境清洁等工作都应与个人卫生习惯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起来,否则,即使一个环节或一个人出了问题,都会导致食品的污染或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也会影响本单位的形象和利益。
二、重视卫生培训和人员管理
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是企业自身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素质的最好方法。为了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培训管理办法》,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制定学习和培训计划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单位,应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联系,制定企业职工的学习个培训计划,要求厂长经(经理)或法人代表每年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卫生管理人员不少于59学时,一般食品经营人员不少与15学时。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人员要经过必要的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
(二)确定学习内容
不论哪类人员都要学习《食品卫生法》,是其知法、懂法,明确法律责任;学习食品卫生基本知识。搞清污染概念,了解食品污染的因素,学习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食品中毒的方法;学习有关食品卫生要求和标准,学习识别掺杂、掺假食品的一般方法。
第三篇: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
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饮料保洁不当所致,其中毒症状多见于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保障住店宾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证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预防措施:
(一)饮食安全事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1、肉、蛋、家禽、水产类及乳类等引起的沙门氏毒中毒,多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足或运输贮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由剩饭、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肠杆菌中毒。预防措施:
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B、食品低温冷藏5摄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细菌生长; C、食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禽蛋类在食用前必须煮沸8分钟以上;
2、由带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杆菌中毒,中毒食物为肉、奶等熟食。预防措施:
A、患者和带菌者严禁炊事操作; B、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C、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净;
3、由海产品、暴腌蛋品、肉类、凉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预防措施:
A、炊具分开,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B、物烹制时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C、盐渍海蛰等水产品时保存需用40%盐水浸渍保存,食用前反复用清水洗净,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饭、牛奶、糕点、熟肉、冷荤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常见肉类、鱼类及其制品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由剩米饭、熟肉、奶制品、鱼类、肉菜汤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中毒。预防措施:
严禁化脓性皮肤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绝质量不合格的牛乳。A、有计划做饭,尽量不剩或少剩; B、剩米饭食前应高温灭菌;
C、剩米饭不得掺入新米饭中微温即食;
D、有异味、变质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掺入面粉中发面食用。
5、由发酵豆谷类制品、肉类和罐头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预防措施:
A、自制发酵豆谷类食品时,制作前要做加热灭菌; B、贮存发酵后的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食用。
6、由霉变玉米、茶生、小麦、大米等引起的黄曲霉素中毒。食用霉变甘蔗轧得汁、腐烂的生姜造成的中毒。预防措施:
A、粮食水份应保证在14%以下,湿度不超过70%; B、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
7、赤霉病毒中毒,常见为被禾谷镰刀菌污染了的粮食或面粉。预防措施:采购来把关,杜绝食用霉变的粮食;
8、吃了没炒熟的四季豆、芸豆,鲜黄花菜、鲜蚕豆、鲜木耳、没煮熟的豆浆。预防措施:厨房要按照程序、工艺加工。
二、重要领导、贵宾重大宴会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采取专人、专购、专人验货、专人管理。
2、专人进行制作烹制。
3、专人服务上桌。
4、食品留样待查。
5、质检部全程跟踪检查。
三、应急处理机构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餐饮部:检查后厨房日常菜品操作与食物储藏的规范,如遇紧急事故,做好留样工作;
(二)采购部:严格把好采购关,对购进原料的质量负首要责任;
(三)人事部与财务部:在总经理的指挥下紧急事故发生时负责资金主调配工作;
(四)保安部:维持酒店正常工作秩序,负责伤员疏散、护送工作;
(五)工程部、管家部、餐厅部,协助保卫部进行伤员的护送工作;
(六)餐饮部: 不定期对后厨房的食品卫生进行抽查。
(七)行政办公室:负责车辆运送及本部门员工调配。
四、紧急预案
1、中毒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员工或是顾客,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保安部负责人,驻店总经理。及总经理,最迟不超过五分钟。
2、各负责人到达现场后,了解中毒人员身体状况,身份国籍、中毒原因,数量,驻店总经理根据情况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决定是否报警和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急救。
3、无论是否报警,保安部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安排保安,保护现场清退闲杂人员。
一、不报警,不报急救中心。
如果现象很轻微,总经理确定不报警,视中毒人员身份分别处理,如果是员工,中毒严重且人数较多则由部门负责人、行政办公室人员、人事部人员,陪同分散就近就医,安排车辆运送。如果中毒者是员工不严重,则由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做好安抚工作。如果中毒者是客人无论轻重,则由大堂经理,分管副总经理立即就近送医院治疗,并做好安抚。
二、报警、报急救中心。
1,总经理确定报警后,由保安部经理负责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大堂经理向急救拨打“120”中心呼救,若中毒者情况危急可由人事部安排专车送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单位或家人。
2,保安部应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到现场保护,不让任何人接近有毒或可能有毒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食物残留、呕吐物等。
3,保安部负责安排车位,人员等候警车、急救车到来及离开。4,保安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闲杂人员围观
5,大堂经理协助对中毒者私人物品进行登记,并一式两份留存、上报。并记录警车、急救车到来离去时间,警方人员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6,如怀疑有人投毒,保安负责人应排查可疑人员,发现后保安部立即滞留并交警方处理。
7,保安部负责人配合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情况严重时随中毒者前往医院,适时做好对中毒者的访问记录。
8,如中毒者已死亡,应保护好现场,按总经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员、法医的工作。
第四篇: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
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饮料保洁不当所致,其中毒症状多见于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保障住店宾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证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预防措施:
(一)饮食安全事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1、肉、蛋、家禽、水产类及乳类等引起的沙门氏毒中毒,多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足或运输贮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由剩饭、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肠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
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B、食品低温冷藏5摄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细菌生长;
C、食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禽蛋类在食用前必须煮沸8分钟以上;
2、由带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杆菌中毒,中毒食物为肉、奶等熟食。
预防措施:
A、患者和带菌者严禁炊事操作;
B、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C、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净;
3、由海产品、暴腌蛋品、肉类、凉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预防措施:
A、炊具分开,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B、物烹制时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C、盐渍海蛰等水产品时保存需用40%盐水浸渍保存,食用前反复用清水洗净,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饭、牛奶、糕点、熟肉、冷荤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常见肉类、鱼类及其制品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由剩米饭、熟肉、奶制品、鱼类、肉菜汤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
严禁化脓性皮肤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绝质量不合格的牛乳。
A、有计划做饭,尽量不剩或少剩;
B、剩米饭食前应高温灭菌;
C、剩米饭不得掺入新米饭中微温即食;
D、有异味、变质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掺入面粉中发面食用。
5、由发酵豆谷类制品、肉类和罐头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
预防措施:
A、自制发酵豆谷类食品时,制作前要做加热灭菌;
B、贮存发酵后的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食用。
6、由霉变玉米、茶生、小麦、大米等引起的黄曲霉素中毒。食用霉变甘蔗轧得汁、腐烂的生姜造成的中毒。
预防措施:
A、粮食水份应保证在14%以下,湿度不超过70%;
B、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
7、赤霉病毒中毒,常见为被禾谷镰刀菌污染了的粮食或面粉。
预防措施:采购来把关,杜绝食用霉变的粮食;
8、吃了没炒熟的四季豆、芸豆,鲜黄花菜、鲜蚕豆、鲜木耳、没煮熟的豆浆。
预防措施:厨房要按照程序、工艺加工。
二、重要领导、贵宾重大宴会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采取专人、专购、专人验货、专人管理。
2、专人进行制作烹制。
3、专人服务上桌。
4、食品留样待查。
5、质检部全程跟踪检查。
三、应急处理机构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餐饮部:检查后厨房日常菜品操作与食物储藏的规范,如遇紧急事故,做好留样工作;
(二)采购部:严格把好采购关,对购进原料的质量负首要责任;
(三)人资部与财务部:在总经理的指挥下紧急事故发生时负责资金主调配工作;
(四)保安部:维持酒店正常工作秩序,负责伤员疏散、护送工作;
(五)工程部、管家部、餐厅部,协助保卫部进行伤员的护送工作;
(六)质检部: 不定期对后厨房的食品卫生进行抽查。
(七)行政办公室:负责车辆运送及本部门员工调配。
四、紧急预案
1、中毒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员工或是顾客,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保安部负责人,分管副总。及总经理,最迟不超过五分钟。
2、各负责人到达现场后,了解中毒人员身体状况,身份国籍、中毒原因,数量,分管副总根据情况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决定是否报警和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急救。
3、无论是否报警,保安部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安排保安,保护现场清退闲杂人员。
一、不报警,不报急救中心。
如果现象很轻微,总经理确定不报警,视中毒人员身份分别处理,如果是员工,中毒严重且人数较多则由部门负责人、行政办公室人员、人力资源部人员,陪同分散就近就医,由行政总监安排车辆运送。如果中毒者是员工不严重,则由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做好安抚工作。如果中毒者是客人无论轻重,则由大堂经理,分管副总经理立即就近送医院治疗,并做好安抚。
二、报警、报急救中心。
1,总经理确定报警后,由保安部经理负责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大堂经理向急救拨打“120”中心呼救,若中毒者情况危急可由行政办公室安排专车送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单位或家人。
2,保安部应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到现场保护,不让任何人接近有毒或可能有毒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食物残留、呕吐物等。
3,保安部负责安排车位,人员等候警车、急救车到来及离开。
4,保安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闲杂人员围观
5,大堂经理协助对中毒者私人物品进行登记,并一式两份留存、上报。并记录警车、急救车到来离去时间,警方人员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6,如怀疑有人投毒,保安负责人应排查可疑人员,发现后保安部立即滞留并交警方处理。
7,保安部负责人配合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情况严重时随中毒者前往医院,适时做好对中毒者的访问记录。
8,如中毒者已死亡,应保护好现场,按总经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员、法医的工作。
第五篇:关于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食人正常数量被致病性细菌、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因误食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一、食物中毒的分类
常见食物中毒按病原分为以下4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多发生于炎热的夏秋季,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原因是食物被病原菌污染后,在适宜条件下,病原菌大量繁殖,食物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或熟食再被污染并在高温下存放,以致食物中含有大量活菌或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是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致病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中毒。
2.自然毒食物中毒 食入某些有毒动植物,如河豚、含组胺高的鱼类、毒贝、毒蕈、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由霉菌类寄生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赤霉病麦、黄变米、霉变甘薯、霉变甘蔗等引起的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 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亚硝酸盐、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
4.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食物中毒有以下特点: 1.突然暴发,潜伏期短。
2.临床表现相似,且多有胃肠道症状。3.集体发病,但一般无传染性。
4.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症状即停止。
5.夏季发病多。
因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其表现也有所区别。一般常有发热、头痛、呕吐、腹泻和脱水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抽搐、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
三、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
1.中毒原因 详细询问所吃食物的来源、性质,根据症状判断为何种食物中毒,立即进行抢救,井同时报告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2.排出毒物 对潜伏期较短的患者尽快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排出毒物。服用萝卜汁或绿豆汤等有助于解毒。
3.对症处理 脱水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腹痛者止痛,呼吸循环衰竭的应及时进行抢救。
4.特殊治疗 一般细菌性食物中毒者可用抗生素,但葡萄球菌中毒时慎用。有些化学性食物中毒可用拮抗剂解毒,如用二巯基丙醇治疗砷、锑中毒。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防止食品污染 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做好牲畜宰前宰后的卫生检验,防止感染沙门菌属的病肉进入市场。海产品是副溶血弧菌的主要污染源,应加强卫生管理。化脓性疾患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愈前不应参加与食品有关的工作。从患乳腺炎的奶牛挤出的牛奶应禁止出售。
防止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被病原体污染。生食与熟食应严格分开。厨房、食堂要防蝇、防鼠,并严格遵守饮食行业及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制度。
2.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形成 食品应低温保存,食品中加盐在10%以上也可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形成。
3.杀灭病原体及破坏毒素 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并保证加热时间。剩余饭菜应彻底加热后再吃。
4.加强对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污染源的管理 加强宣传有毒动植物的危害及识别,并严禁出售,防止误食。对化学污染物严格管理,防止其污染食品和误食。
5.执行卫生法规及管理条例 食品行业、饮食行业、学校食堂均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并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