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

时间:2019-05-12 12:1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

第一篇: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

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

从休闲农业发展的渊源来看,休闲农业就是利用田园风光、自然资源及环境,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可以说,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目的是休闲,本质是体验。用体验来创新休闲农业,设计和开发适当的体验项目,更能体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

一、体验设计的要求

1、技术的可行性

休闲农业设计体验,技术必须科学、可行。比如,在耕作制度上,无论空间的利用还是时间的利用,都既要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又要满足一定的休闲需要。又如,在种养品种选择上,既要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或设施化条件,又不能带来或造成新的病害、虫害和生态灾害,于人们身体有害的植物必须谨慎引种。再如,技术与必要的设施要配套。对于体验尤其是农耕的设计,其全程配套技术和指定所需的设施、设备要求,必须有可应用性,并指明技术要点、技术关键。

2、落地的可操作性

这里所说的可操作性,指的是由技术可行性转化为现实性所必须达到的要求,它是项目实施的具体依据。

农业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所用品种以及设备的规格、数量要明确,种养方式和生产资料要明确,生产操作程序要明确,种养技术规格要明确。

3、生产和游赏的可契合性

休闲农业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设置体验,通常会面临农业的生产性和游赏性并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在休闲农业的体验设计中,就必须寻求生产需要与旅游需要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实现生产与游赏价值的互补和统一。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新、奇、特、稀、珍等品种)、技术处理(嫁接、修剪、造型等)等来实现,通过季节反差、品种反差或塑造景观氛围等方法加以调整、搭配,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作衬托(如艺术支架、通道花镜)或作为景点背景等方面形成美化的形象,从而使游客获得悦目感。

4、设计的可参与性

体验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旁观到参与的阶段,因此在设计中可提供一定的参与性,不仅可以让游客获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闲的乐趣,还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达到怡情益智的效果。

在休闲农业体验的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把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一般性操作转化为可参与性的操作,给游客提供尽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机会。如参与耕作、播种、采收、捕捞,或是学习修剪、嫁接、挤奶、剪毛等。当然,为保证农庄生产的正常运行,有的可单辟专区、专项提供农事参与的内容。

二、优化环境与改善设施,加深感觉体验

感觉体验所对应的临界体验是第一层次。作为休闲农业企业,最起码要满足游客的感觉体验,否则,游客就会感到不满意。感觉体验的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它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发挥作用。感觉体验是游客认识事物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游客最能有“感觉”的接受外界事物的方式。

根据感觉体验的内容,休闲农业企业应从景点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饮居条件等方面加以设计或改造,来满足游客对感觉体验的需要。

1、景点布局

景点布局要讲究景点之间的协调性,尽量保持自然景观的特点,重视植物造景,发挥生态作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景观效果,景点布局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创造弹性而多层次的体验空间,尽量让游客在游览时感到舒适、自然。

2、基础公共设施

基础公共设施应完备,设备的安装以及基本安全维护设施等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舒适感。

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要求防止休闲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外部污染物质的侵入,实现生态环境系统内部本身的内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防止在休闲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或者环境污染,防止不合理活动对人类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利益关系,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掠取,让游客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饮居条件

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安全舒适卫生的住宿环境,带给游客“宾至如归”的感觉。吃好、住好是玩好的前提条件,饮居设施的好坏将给游客造成味觉、触觉、视觉和嗅觉等方面的深刻体验。

三、农业生产资源的运用

1、农作体验方式

农作物,不管是特用作物、粮食作物或园艺作物等,从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都有多种体验方式。

(1)农作物观赏。根据不同的时令,安排有关农作物的枝、叶、花等形态的观赏,如春季赏油菜花,夏季赏荷花,并可制作成标本。

(2)园艺习作。体验选种、育苗、施肥、灌溉、修剪、除草、收获、加工处理等劳作乐趣,并学习相关知识。如农作物习性的了解,茶叶的采摘、储存、加工技巧和工艺等。

(3)农耕活动。如用犁翻土、用靶碎土、插秧比赛等。可将花田、果园、茶场的土地按块租赁给旅游者。游客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带领家人前来养花种树,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增进全家人的感情。

(4)特色农艺。体验纺线织布、剪纸、手工酿酒、土菜烹饪等。还可开展艺术插花、干花书签、花卉风景彩照等制作,以土特产的形式出售给游客当做旅游纪念品。

2、农具体验方式

农具能加深游客对农业发展的认知。传统农具更是先民智慧和经验累积的精华,其在农业体验中的利用不仅能让游客了解过去,还能唤起游客对以往岁月的追忆和怀念。

(1)农具展示。如展示耕田机,传统织布机、风车、水磨器具等等。并通过影视记录,图片展示等加以解说,使游客对历史和现代农业技术水平都有所了解。

(2)农具操作。如牛车、水车、耕耘机等。

3、家禽家畜体验方式

(1)荤菜烹饪。根据当地菜肴特色,运用特殊烹调工艺进行加工和制作。

(2)亲近动物。组织游客认识、观赏、喂养或骑乘家畜类动物。

四、农民生活资源的运用

1、日常体验方式

农民拥有本身的特质,在语言、宗教、性情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均与城里人有所区别,其日常的吃、穿、住、行,可以作为当地特色的一个发挥。并选拔和培训一些懂旅游、善交流、有专长的人员从事导游讲解工作。

(1)体验具有农家特色的烧火煮饭。用大土锅、大蒸笼、大土碗等器皿,采用家传的烹饪技巧,制作出正统的农家味道。

(2)在农庄居住,使用农家家具摆设及设备。

(3)教授游客纺线织布、做衣,可作为展示或作为纪念品。

(4)跟客人促膝聊天、拉家常。游客尽情享受农村生活,喝茶、打牌、聊大、下棋等。这些活动让客人了解了当地,加深了对农业的认识。农庄可邀请村里的负责人、农业技术人员、致富能手、村里的老人等,利用聊天的形式,向住客介绍当地的建设、发展,浅显的农业种植、养殖知识经验,致富经验,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轶事等。

(5)为旅游者提供农村传统服饰的租售业务,供其体验劳动或游玩时穿戴和照相。

(6)教授、分享传统民间游戏之乐。

2、农村节庆体验方式

(1)修建陈列农业文化、活动庆典、民俗相关的展室,普及农业文化。

(2)为客人安排庆典角色,参与庆典表演。

(3)组织农庄文化游,如婚俗、丰年祭、赏花灯、舞龙舞狮、皮影戏、歌子戏、布袋戏、划龙舟、雕刻、绘画、泥塑、剪纸、赏花节、采摘节等民俗节庆体验。通过观赏、解说、参与特色活动,增加游客对农庄的认识。

五、农村生态资源运用

1、农村气象体验方式

(1)制作气候与农事知识的展板,指定专人讲解。

(2)组织与天气有关的游憩活动。

(3)开展风筝比赛,欣赏特殊的天象和气象等。

(4)根据季节,开展食疗进补等。

2、农村地理体验方式

(1)利用农村资源提供远足活动,如穿越挂满累累果实的果园等。

(2)围绕水资源,开发相关的休憩项目,如捕鱼捞虾、打水仗、观赏蝌蚪等。

3、农村生物体验方式

(1)向游客提供捕捉、收集、烹饪的必备用品,使游人感受从田间到饭桌的全过程。

(2)教授各类鱼的不同制作方法,并现场进行烹制、品尝和习作。

(3)开展识别野菜活动,包括挖野菜、洗野菜、烹饪野菜、品尝野菜的全过程。

4、农村景观体验方式

(1)增加景观小品,增设宣传配套设施。

(2)建立可供游客休息的场所,安装休息设施,如亭子、板凳、垃圾筒等。

(3)设立观景台,供游客登高观景。

经营者可以根据实际能力,为游客提供各类体验式服务,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刺激,体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自然美景。这些活动将无形中增加游客对休闲农庄的特色个性化服务、家庭氛围的体验和感受。

六、需注意的问题

1、建立企业品牌,打造企业文化,促进关联体验

关联体验所对应的溢价体验是是要使得顾客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到非常地满意。这一体验最能使顾客在心中树立品牌,增加重游率。关联体验是在感觉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与行为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是体验的最高层次。休闲农业企业应该让顾客的认知超越对产品本身而去体验与企业相关联的品牌、文化和价值等。休闲农业企业应尽量提供感性、生态的环境,让人们回归自然,感受农村特有的精神和心理的享受,建立企业品牌,打造好企业文化。

2、重视文化含量,提升体验品质

在一定程度上,体验性产品和文化性产品是相互交叉的,就是通常说的文化体验型产品。它是指游客亲身参与农事习作,或参加民俗文化体验,或亲手制作工艺品等。这种模式加强了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游客的重游率。

3、目标市场细分,提高体验参与度

对目标市场细分是休闲农业体验需要着力推行的部分。如学生的娱乐教育性体验,新婚情侣的农场摄影、农场婚礼等体验,老年人的体验,可以和社区结对,邀请社区的老人来休闲农业园区体验诸如森林浴、农家餐饮等活动。还可以联系相关的协会组织,如摄影协会、钓鱼协会等,来园区开展采风、沙龙等体验活动。对于一些喜欢在网上“种菜”的人士,则可以邀请其在园区认领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真实体验“地主”的感觉。总之,可根据休闲农业企业的自身资源和社会条件优势,定位不同的市场目标群体。同时应做好目标群体的需求调查,不断完善体验活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

4、重视员工培训与游客信息利用,加强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要让游客感到满足,觉得物有所值,不虚此行。情感体验诉求游客内在的感情与情绪,其范围可以是一个温和、柔情的正面心情,到欢乐、自豪,甚至是激情的强烈的激动情绪。情感体验营销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游客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休闲农业要加强游客的情感体验,就应该重视员工培训、利用好游客信息。

(1)员工培训

对从事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员工,使员工举止得体、能察言观色,既不过分热情又不过于冷漠,能与游客保持良好的沟通。高素质的员工能使休闲农业的消费过程变得富于情趣,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要素方面的不足之处。

(2)游客信息利用

休闲农业同样要研究市场,进行市场调查,认真分析游客的来源、构成与消费取向,建立专门的游客信息系统,对游客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收集与分析。还应建立游客的意见反馈系统,对游客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其目的就是根据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项目和产品,根据游客的合理化建议与意见来改进自己的服务与设施,突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只有以游客为中心,开发适销对路的项目,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才会真正提升游客的体验价值。

总之,体验是休闲农业企业提供给消费者高层次的产品,体验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体验农业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同时还创造出新的服务,带动新兴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对于我们的休闲农业企业来讲,借鉴他山之石,大力倡导休闲农业体验活动,必将极大推动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勇先创景乡村旅游规划中心指出,休闲农业体验是通过认识和了解游客,创造有价值的游客体验,它可以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维、行动、关联五个方面来设计、操作,注重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注重开发产品和服务的心理属性,注重整体体验的协调性,注重设计游客接触面等。

第二篇:国内休闲农业与创意体验案例分析

国内休闲农业与创意体验案例分析

1.莫干山的乡村改造

1.1朱胜萱先生刚进入浙江德清县莫干山山区的时候是2011年,当时莫干山存在很多问题:

这里有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但景区属于浙江省,本地享受不到任何门票收益;该地又作为湖州水源保护地,所有产生污染的畜牧业、加工业都被清退。整个乡村,几乎没有更多除了小农耕作之外的更多收入来源;小农户经营一年,劳动力投入和收入完全不成正比。小农经济已衰落,年轻人留在村里,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他们宁愿离开土地去城市,留下很多凋敝的建筑,社区被废弃,没有业态发展。1.2方法:

他看到乡村凋敝的现实,引入了台湾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建设模式,力图在莫干山建立农垦、乡居加集镇的乡村生态圈。

他们2011年开始推行“山间民宿、山腰农耕、山下休闲”的联动经营模式,分别对应三个项目:清境原舍、清境农园、庾村文化市集,位置分散在山间、村里、镇上。(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莫干山体现的玲离尽致)

1.2.1农园:恢复土地产能

他们采用标准的自然农法种植。由此,清境农园诞生。他们还制定出了一份详尽的农业运营计划。比如,会员馈赠制度,会员可以在不同季节享受我们的应季农品。(这些制度都非常新颖、灵活)1.2.2原舍:营造乡情

对原舍建筑景观的设计,他们要求,营造回到乡村的感觉。(这是一大特色,很多失败的乡村建设失败原因都是失去了乡村的本色)而且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地化的主人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1.2.3文化市集:以交流激发活力

他们提出文化“市集”的概念,即将空间、场所、舞台、市场、作坊等元素及其职能进行聚集,以之作为城乡互动的空间节点、物资集散的商业节点以及邻里关系的社区节点等,并凸显当地文化价值。

1.3尝试引领一种新的文化生活

1.3.1莫干山一带有很多骑行者,由此,我们植入自行车主题,以一位台湾收藏家的20件藏品做展览,营造骑行氛围。装点好餐厅后,我们又招聘厨员,开始运营。由我定菜系,观察村民饮食特色,采摘当地有机食材,根据不同时节引入当地的做法,加上大厨的创意,列为餐厅菜品。切合当地的口味,又提升了传统的品质。

1.3.2他们做了一间“属于乡村的书屋”,布置上简单亲近,便于乡间孩子随意进出。

1.3.3咖啡厅、面包坊、青年旅社等

乌镇模式

2.1乌镇成为了一个古镇开发保护的新样本。光保护好一个个点还不够,乌镇的保护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或者天赋异禀,而是随着保护理念的推进,不断在与时俱进。

2.2乌镇保护发展的三个阶段:

2.2.1 初步阶段:1999年,乌镇的开发保护正式开始,当时以观光旅游为主。不能在古镇上选几个点,光保护好一个个点还不够,一定要强调整体风貌的保护。比如,很多古镇的天际线,几乎都被杂乱的电线分割得支离破碎,乌镇一律采取管线地埋。(所以现在的乌镇,你几乎看不到一根错乱的电线,视觉感觉很好。)还重新整理了水系,把曾经填掉的河道重新疏通开来,让水乡里的水真正流动起来。把作坊请回街区,比如酒作坊、布作坊等,请本地人在景区里展示手艺,这样既可以作为一个参观点,也可以成为展示乌镇风貌的一扇窗。

2.2.1.2古镇发展不能光靠门票收入。还需要其他的消费来带动古镇的发展。2.2.1.3古镇的的改造是由表及里的,如直饮水管道、消防管道、雨水管道的排置。

2.2.2发展阶段:细节决定成败。

2.2.2.1许多来过乌镇的人,都对西栅的街道从早到晚几乎一尘不染、卫生间干净整洁赞不绝口。

2.2.2.2好的度假环境,离不开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细节很重要。东栅、西栅他们都采取管线地埋。统一用装饰设计过的垃圾桶,所有空调、消防栓,都做了木架子,与古镇风貌协调。(这给游客带来高质量的视觉体验,从内心感受到乌镇带来的缓慢,悠闲的古镇气息)

2.2.2.3乌镇的服务水准也非常的高,比如说,景区里所有餐馆,菜价统一,还有统一标准,标准细到番茄炒蛋这道菜必须放满3只鸡蛋,2只都不行。(这让游客产生了对乌镇最直接的好感,不像其他景区,物价高出几倍,有种被宰的不好影响)而在乌镇,你可以彻底放松,不用怕被宰。无论酒店还是民宿,全部都由乌镇游客服务中心一个入口,统一分配,不能私下接待游客。2.2.3第三个阶段:文化转型阶段

乌镇是平台,是一个能承接现代艺术、科技、文化的平台,通过乌镇的平台,向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和经济发展辐射,而不仅仅是旅游观光之后,简单的农家乐。他们以戏剧为入口,是因为它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文化需求。

2.3“乌镇模式”可以借鉴的地方

首先必须要有中长期的目标,切忌急功近利。其次,乌镇不教条,而是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突破口。第三,乌镇一直谨慎平衡文化与商业的关系。

第三篇:休闲农业

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分析

摘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旅游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东北地区的现代休闲方式和观光农业发展为中心,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特色和资源优势,分析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探究了农业休闲旅游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 观光农业 旅游特色 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农村、农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这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方式将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农村的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高效、环保、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旖旎的冰雪之色、怡人的边境风光、壮阔的草原森林,这些充满豪情的自然资源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下面我们对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的景观自古以豪迈著称,其自然环境自然拥有壮阔激昂的特色。近年来,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旅游等皆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

第一,东北地区的景色以冰雪风光为品牌向外推广。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仅每年国外游客消费总量就超过20亿美元,而每届冰雪节的总收入更是多达70亿美元。滑雪、赏冰灯、做雪雕的乐趣让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东北其他大型城市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像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冰雪度假村、莲花山竞技滑雪场等,吸引的游客不计其数。

第二,东北地区以草原森林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占80%,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组成了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大小兴安岭则是喜欢森林养生和动植物科考的游客们的天堂。当下,森林和草原旅游十分切合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需要释放学习

工作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以大中城市为目标,面向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将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不断热播,东北的乡村风情和带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色彩的文化赢得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致使东北“农家乐”系列的旅游形式受到火热的追捧。许多城市人口在节假日来到东北农村感受来自剧中的氛围,坐热炕头吃农家菜,看大秧歌听二人转,吃土鸡,摘野果„„正是这种曾被认为“土得掉渣儿”的形式得到众多城市游客的喜爱。丹东凤城大梨树村正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以农业观赏为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诗歌般的美妙生活。

第四,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也为这片白山黑土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东北地区边境省份共有全国53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观光旅游的重点。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蒙古族特色、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以长白山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以驯鹿和雪原为代表的鄂温克族特色等等。广袤的东北大地养育了这些少数民族儿女,而这些少数民族也以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片土地。

(二)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东北地区正处于老工业振兴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打造出品牌与知名度,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注意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不断扩大规模与覆盖面。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行政边界与空间的格局,实现东北地区大范围生态旅游网络结构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季节性过强,旅游旺季较短。农业观光与其他景观观赏最大的不同在于季节性明显。无论是赏花还是摘果,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时节一旦过去,旅游立刻进入淡季。而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主打的冰雪品牌更是被局限在了冬天,淡季期间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也相应的减少,而巨额的场地维护等费用给产业造成巨大负担。

二是观光农业数量众多,而项目过于单一。观光农业的火热发展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建设生态园区,致使经济效益过于分散,收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全

国90%的观光农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东北地区的状况亦十分严重。而且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东北很多观光园区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形式单调,且雷同状况严重。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东北地区很多农业旅游产业处于小型民营资本进行运营,加上执法渠道不畅等原因,经营管理十分混乱,游客意见很大。而作为主要运营方式,很多“农家乐”不具备经营条件就开张,存在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和“宰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

四是不注重生态效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农业旅游应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的原则,景区的开发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很多所谓的“废品”(如秸秆、粪便等)等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五是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对客源市场的分析还不够到位,结果就是不能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缺乏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旅客的重游效率很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三、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内容选择和市场需求在布局时皆应该统一考虑。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突出当地特色而非盲目跟随风潮,避免盲目建设。其次要兼顾层次,尽量避免季节性明显问题,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活动,可以尝试利用各个文化节日来设立不同的主题,增强景区的利用效率,提高收益。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景区管理,宜采用“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以法律为核心,通过经济调控和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农民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让游客舒心的乡村环境,并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提供有素的服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新景区的开发应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采用添加、点缀的手段,而非损毁重建。例如,与其削平山头间旅馆不如山林之中隐映木屋。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景区内水库河流的水质,对污染水源的单位进行处罚。另外,应在各个景区推广可再生资源或新能源的利用,比如使用沼气或太阳能等。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并结合本地资源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较好较

快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也祝愿家乡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述.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若干思考.2006,5:105--107

[2]李长健.欧阳柳萌.旅游观光农业中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社科纵横2011,2:50—53

[3]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1,12:42--43

[4]沈伶俐.辽宁兴城市观光农业管理浅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3:90--91

[5]钟春艳.周连第.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9,8:71--74

[6]高敏.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城市建设下旬.2011,4:24--24

第四篇:休闲农业

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编辑整理:北京农家院网 发表评论:说两句 展示农家:

广告服务

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黟县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黟县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1986年,黟县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发设立了西递旅游服务点,标志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黟县提出了“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农业委、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目前黟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即: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观光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龙头;

以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里、深冲为代表的旅游专业村不断发展;

以木坑竹海、打鼓岭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正在发展壮大;

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效益日益明显;

以“猪栏洒吧”“南山堂”等为代表的度假体验旅游新业态正引领古村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以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柯村胡门皖南花猪、黑鸡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富民效益日益壮大;

以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金星工艺厂、民间工艺厂为龙头的旅游商品产业初具规模;

以4万亩桑园、2万亩有机茶园为基地、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盛集团、惠达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致富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黟县境内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处(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7家,涉及全县8个乡镇;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已形成四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同时,发展了5个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和700多个购物摊点、门面;叶村、黄姑村、宏潭村、五里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万亩蚕桑生产标准化生态基地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受益3.8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30%,对地方税收贡献达34%,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7000元,其中67%来自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40%以上。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成为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

二、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势与潜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目前,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无论从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2007年已超过10万)等方面来看,发展应当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加彰显其自身的特色。一是资源一流、品牌一流,与国内其它类似县相比毫不逊色。二是连续四届举办的两大国际性节

庆活动和休闲农业展示活动,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培育了自行车、户外运动、摄影采风、写生修学、农业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开展中法乡村旅游国际合作,并在法国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参与黟县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古村落乡村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四是以旅游商品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农民家庭作坊为支撑,带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商品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方面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潜力分析。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地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乡村资源保存良好,除西递、宏村外,黟县目前还保存有大量的有原住居民居住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仅黟县盆地就有古村落23个,古民居2000多幢,且周边田园风光优美,是国内罕见的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的典型代表,也是最具有国际旅游市场价值和文化休闲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二是黟县西北地区四乡4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态环境绝佳,自然风光优美,山村风貌一流,人口仅2万多,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基本处在未开发状态;三是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土特产品和传统的手工艺为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有利于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黄山市大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黟县的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黟县已经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写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把黟县打造成一个以国际市场需求为标准的世界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是以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为重点,依托黟县盆地内非遗产地古村落和农业生态乡村资源,打造高端的国际化农业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游新业态。

二是以黟县西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山区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国家级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新板块。

三是以实施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为契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影响,打造世界级的徽文化遗产地旅游区新典型。

四是以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为平台,依托一流的乡村山地车赛道,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专项旅游项目,打造前景广阔的体育和户外休闲旅游新亮点。

心动了吧?美妙京郊游从这里开始:请进入京郊旅游线路超市!

第五篇:休闲农业园区品牌提升战略

休闲农业园区品牌提升战略

作者:山合水易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休闲农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休闲农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区域越来越广泛,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然而,早期开发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由于建设时间较长,设备使用过度等问题出现设施损坏,游客不舒适等情况,同时由于大批新兴建设的休闲农业园区主题新颖,活动创新,导致在市场竞争中早期仅以农业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园经营效益差,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农业观光园中都有出现。怎样解决这一题,成为各投资商和规划机构都在思考的问题,据此山合水易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认为,品牌战略首当其冲。

走品牌战略首先应解决模式单一,功能单调的问题。通过长期考察研究我们发现,多数休闲农业园区游乐项目单一,功能上以观光为主,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出现设备劳损,甚至一些游乐设施已经不能使用。这就要求景区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意识,要求投资商对老旧景区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或者早周边开发二期项目,以吸引游客。

其次是解决旅游产品严重趋同,缺乏特色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导致休闲农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总是蔬菜水果,也可以开发文化创意用品等。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可以走品牌路线,多渠道营销。

最后是还原自然,还原景观。在一些原本就有良好资源的地区,我们不提倡大搞人工建设,适当的还原自然本色也可以成为开发的一种特色。

针对以上事项,山合水易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从多年的景区规划提升改造中总结经验,以北京蓝调庄园项目提升改造计划为蓝本,向您展示休闲农业提升改造的行业典范。

项目概要:北京蓝调国际庄园项目位于北京市郊区,占地1000亩左右。随着近几年北京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品质化与高端化的郊野休闲产品已经成为需求趋势,而将时尚与浪漫融入休闲农业项目开发,蓝调国际庄园是一个典范。

山合水易规划团队在分析了项目的各项优势特点后,抓住项目中的特色种植产品——蓝莓,并提出“蓝色”休闲文化的设计创意,形成集蓝莓种植、薰衣草大地景观、蓝色古堡温泉泡浴、地堡式手工DIY体验项目等多个特色休闲产品,可同时满足婚纱拍摄、户外露营、公司酒会、特色餐饮、温泉养生等旅游功能。让三小时经济圈内的游客,体验真正的“蓝色的浪漫,低调的奢华”。本项目一期约500亩,已顺利开业,日接待游客达3000左右,二期温泉度假项目正在实施中。该项目得到了农业部、北京旅游局及北京市休闲农业协会有关领导及专家的一致认可。目前一期450亩已经开发完成,2010年接待游客量达到40万人次,项目二期已经启动。

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势,在植被种植上下功夫,形成以蓝色为纽带的发展新模式,通过改造提升,蓝色庄园项目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知名旅游品牌!

下载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休闲农业体验感构建与提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休闲农业与地方发展规划

    休闲农业与地方发展规划实例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资源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是农业和乡村特色结合的交叉性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环保、教育、游憩、保健和文化活动的......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

    走进台湾,深度体验特色休闲农业与民宿

    走进台湾,深度体验特色休闲农业与民宿 日本、台湾农业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让我们趋之若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们中国的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休闲农业论文

    生态休闲农业创意理论研究与案例探讨 摘要:休闲农业是结合当地田园景观、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农村文化,配合各种农业生产和体验活动,在活用农村资源、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原则下,......

    休闲农业调查报告

    南昌市休闲农业实地考察报告 毛主席语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现在不仅是我们要往前跑,政府领导也在推着我们往前跑。”这几句话是休闲农业业主们的感慨。他们说得多好啊......

    休闲农业调查报告范本大全

    休闲农业调查报告范本 简要来说,休闲农庄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它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与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它......

    休闲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 期末论文 题 目:天津市休闲渔业产品的创新 课程名称 休闲农业 任课教师邵逸甫 学生姓名 学 号 0907074124 系 别人文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一班 成绩评定 休闲农......

    休闲农业基本原则

    休闲农业基本原则1、坚持规划先行与统筹发展原则。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合理开发、特色经营与滚动发展相结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