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调研现代农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自从进入大学后,总会听到很多师兄说:“现在的大学生啊,每一个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从来只会生活在象牙塔里,受不了一点磨难与挫折。”而“就业问题”永远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要面对的话题。如何面对?根本在于社会实践经验与个人工作能力,因此扩大自身与社会的接触面,拓展自身各方面的知识面与社会能力,为今后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并能更好地处理社会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承担祖国掘起的历史任务。但身在大学里的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升呢?无疑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实践,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动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面而不实践,那效用也就等于零,只做而不学,则会事倍功半,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大学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在这次的实践中,让我懂得了一样东西: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的机会。实践中,我深感事物变化之快,在我们的第六站芬村中,已经联系好的单位却突然不能接待我们,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怎么办呢?这要求用所学的东西去处理,更多地是在处理中有所得,有所获,也就是我所说的: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一路走下来不平凡,从一开始就不可置信的跌宕起伏,先是院级一般团队再校级重点团队,对我们的心态有着很大的考验,不过很高兴,因为我的队友们一直都有着火一般的热情,没有因为外界的环境而影响到自身的工作,毕竟我们开始就是冲着重点团队而来的。而在一整个活动下来,队员们的气质已发生改变,这是从心里的变化引起的,得益于下面暑假社会实践调研的磨炼。
7月18日踏上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调研之路,前往花都党校。7月19日到达花都区李溪村。
7月20日我们到访顺德的农业局。7月21日参观学习陈村花卉世界。
7月22日结束在中山都市开心农场的行程。
随后的几天,我们分别调研了芳村的农业局,坑口的花卉博览会及其附近的茂韵园艺、三力园艺,华南农业大学校内教学实习基地,龙洞村、岑村及广州市野生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在整个社会实践调研中,我是担当队长的角色。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团队的日常活动管理;组织全休队员撰写实践活动计划书,在调研期间协调好各位队员的工作与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期间炎热的天气在不断地考验我的能力,困难总是紧跟我的脚步,怎么才能写好计划书呢?团队又应怎样去管理呢?当时我真庆幸我是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让我学到了这些知识,而不至于在调研时无法解决。
在平时休息的时候我就在观察每一个调研的地点,发现农业所在的地区与城市并不会差别很大,其实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它还只是一个农村。农民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现代农业功不可没,虽然在城市中根本是小菜一碟,可是在农村就大不一样了,这说明农业真的在使人们富起来。
一个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下来,可以说对我们团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更是一个成长的机会。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炼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里更多的方面。
一个大学生,如果缺乏交往能力,以后走出社会如何能与他人交往,而这个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适应。是的,一个如果没有勇气去做他想做的事,他哪能成功呢?曾经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随随便便的成功,上帝不会白白馈赠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一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感觉自己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加深了我对社会各阶层人的了解,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开拓了视野,特别是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其实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我接触的每一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与社会上的工作人员相处的经历将永远使我受用,而且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把自己推向社会的机会,也感谢在实践中那些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研
音乐学09112009911027陈莉莉
【摘要】目的 探讨在读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方法 对75个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家庭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经济负担 高消费
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是指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否支付或是否需要支付高额学费及生活费用。凡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都存在经济负担的问题。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我对涵江区的75个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由于转学和复读等原因,我身边的大学生很多,且分布在不同的学校,家庭经济状况也不相同,于是我产生了调查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的想法。调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网络等途径发放问卷调查。二是与多位大学生面对面的交谈。问卷调查的内容一共有十四题,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以下为问卷内容:
1您现在的身份是:准大学生、大一学生、大二学生 2你的家庭共有几人: 3、4、5、其他
3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务农收入为主、打工收入为主、经商收入为主、工薪收入为主、其他收入来源
4您的家庭月均收入:1000以下、1000-3000、3000-6000、6000-10000、10000以上 5除开大学生的开销,家庭月均支出大概是: 600以下、6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10000
6您每月生活费:600以下、600-1000、1000-2000、2000-3000、3000及其以上 7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不够用、差不多、有结余
8每年学费(包括住宿费等等一切学杂费):4000以下、4000-6000、6000-8000、8000-12000、12000-18000、18000及其以上
9您所就读的学校性质是:本
一、本
二、本
三、大专、自考
10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
完全由家庭供给
大部分由家庭供给,少部分靠自己打工和奖学金
部分是自己打工和奖学金 部分由家庭支出,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部分由自己打工赚取,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由家庭支出,自己打工、奖学金和贷款共同组成11你觉得您觉得家庭的经济负担重吗:不重、差不多重
12大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是否为家庭经济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否
13您觉得中国目前大学的费用收取是否合理:很不合理、比较合理、略有欠缺、非常合理
14您觉得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收费改革,按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分段收费
国家补贴,设立更多助学金并进行有效监管
学校帮助,设立更多勤工俭学岗位
出台措施,对学生的消费进行限额补贴
自力更生,减少不必要消费并勤工俭学
其它
15对于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您还有什么意见与想法:
2统计和分析
这次的调查一共收收回有效问卷64份。运用了最简单的统计方法将结果整合起来,然后与访谈的所得进行了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数消费较少;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数消费较多。家庭较贫困的家庭,月花费基本在600以下,中等家庭的学生大概是在800元-1000元这一幅度。而家庭较好的同学,月花费则会达到2000以上。
2.合理理财观念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就像在调查过程中,一位大学生黄悦的妈妈所说:“现在的大学生金钱的管理能力很弱,花钱如流水,没有吃过苦不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父母辛辛苦苦的赚钱,孩子不懂得珍惜。没有金钱管理的观念。从小就养成习惯,以至于给将来留下不好的后果。”而身为学生的黄悦则反驳道:“现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不是说我们理财方面欠缺,而是根本就没有财可理。每个月就那些钱,月中就觉得有危机了,还怎么理。”
3.饮食方面的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而我自己也切身体会到了那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4.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太少。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表示,在校外打工难免会有些不便,还是希望国家能出台措施,让学校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给非贫困生,帮助大学生自力更生。
5.学校的部分收费欠缺合理性。大学的专业学习需要很多器材材料之类的东西。而学校往往没有配备,需要学生自己花钱买。虽然不是强制购买,且价格不会太高,但学生为了学业肯定要买,长久以来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6.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占25%、75%,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
3结论
“知识改变命运!”在今天的中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上大学依然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最有效途径,教育在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的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即使是在现在高等教育收费并非十分合理的状况下,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仍未改变,只要不是面临远远高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经济压力,绝大部分的家长仍会竭力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在家长们心中,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更是他们对子女,对家庭,对未来的一种长期的投资,对这种投资的高期待度,造就了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坚决而积极的态度。而孩子们往往对家长花大钱送他们去学校读书觉得心安理得。花些无所谓的钱也是应该的。较少对父母有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往往不能确保毕业后就能找到工作,这时还需家长的支持,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还参杂着些心理的负担。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只有少数的专业,国家有发给专业奖学金;而绝大多数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这样,读少数有专业奖学金的家庭负担要稍轻一些,读绝大多数无奖学金的专业的家庭负担就要重一些。而中等家庭,不能申请贫困生助学金或申请贷款,可能会有负担较重的情况。而如果家里有两个大学生,那对家庭来说,负担就算是很重的了。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重一些。读这些院校的本科,仅学费家庭一般一年要支付出5000元以上。读独立院校(或分校)、艺术类院校,一年的学杂费就在1.5万~2.5万元,有的甚至更高。读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国防生,家庭基本上无经济负担。所以奉劝还未上大学的同学们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结合学校专业的情况,再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农民要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往往消费掉整个家庭全部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虽然农村在大学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与收益相比显然不成比例,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承担大学教育后购买房子的资金。鉴于此,我认为随着农村越来越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分化,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让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学习一门手艺更加有效益。发展教育当然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手段,但是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要遭受到相当大的困苦,因此对于不同的孩子应该实行不同的教育,没必要都攀比读大学!
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引导同学低消费,鼓励利用放假时间,如节假日或寒暑假出外打工,减小家庭的经济负担。多提供些勤工俭学的机会。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建议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家庭状况,在消费的时候要清醒,不必要的东西少买,虽然
现在学费什么自己改不了了,但是个人的消费还是能够改变的,为家里减小负担,也是一门必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2] 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06)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调研日常总结
(1)开始活动的第一天,也是调研的第一天,有些小激动,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里的人们真心热情,对我们就像自家人,很热情的“招待”我们!(但是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很严格的遵守)今天的调研收获就是这片土地,确切的来说是山地,农作物以土豆、玉米、红薯为主,基本上不种小麦或者说水稻。还有这里的农户基本都属于那种自给自足型的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自家地里都会种植一些常规性的季节性蔬菜,而且品种很多,但是他们主要是给自己提供日常食用,而不会去进行贩卖或者其他途径进行出售。另外这片山地给当地的人们很多优惠,或者可以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种馈赠吧!山上有许多可供使用的野菜,药材„„我觉得最棒的是山中随处可见的野核桃树。每到成熟的季节,当地的居民就可以在山上打到好多的野核桃。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去的时间也恰逢核桃快要成熟的季节,有些同学就会捡那些掉在地上的来吃,新鲜的核桃和晒干后的味道还真是不一样呢!
(2)今天主要去了几家老人的家里,怎么说呢。山里还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比较多,多数成年男子和有能力的成年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很少有留在家里进行农业活动的。这也就将一些家里和地里的农活全部留给了在家留守的孤寡老人,而这里的老人也许是因为经常干活的原因,都显得很年轻,很有力气,而不是老人应有的那种衰老的感觉,更多的是力量和活力的感觉。听村长说,据不完全统计像这种孤寡老人仅他们村里就能有100多户。山里的村子本来就不是很大,而这样一个数字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比例了。比较值得高兴的是一位老人说道:政府对他们也很关照,尤其是医保,看病方便多了,给他们这些年纪大的人也给了一些优惠„„
(3)应该是调研最后一天了吧!村子本来就不是很大,很多东西都已经了解得很多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继续深入了解的,有些小迷茫!但是还是比较有收获的,就是在一个阿姨家里,和她聊到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她说的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觉得受益匪浅,或者说对这位阿姨更多的是一种崇拜和尊敬。她为了自己的孩子,放弃了在外面打工挣钱的一些很优厚待遇的机会,回到家里来教育孩子,而且是很有成效的。因为她觉得挣钱就是为了孩子,如果因为这而使孩子不能够很好的成长,那又有什么用呢。她对孩子真的就像朋友,什么
事情都会商量着去做,但也是有底线的。她说自己每周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孩子周末回家的时候。可见当地的一些居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看重的,而且其中也不乏有些家长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式。
调研总结
通过三天(确切来说是2天半吧)的调研,对当地的一些人文,教育等其他方面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当然还会有当地居民对我们的一些印象!对这几天的走访所了解到的东西做一些整合。
第一点是当地的农业概况,专业点叫农业产业结构。由于当地的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这里的人们主要以土豆、玉米和红薯为农作物,我们去的时候也恰逢土豆的收获季节。其实从某些方面可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主要农作物,因为据老人们说自从国家号召山区应该退耕还林,为了响应政府和国家的号召,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农田都改成了树林,绿化环境。因此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没有多少土地用来种植作物,大多数居民都是选择在距离房屋比较近的地方开垦一片平地,并且一般也不会大规模的区种植某一种作物,较为普遍的就是种植玉米,红薯和土豆,所以我才说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土豆、玉米和红薯。除此之外,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在田地里种植一些事以当地气候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蔬菜,以供自己家庭的日常食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还属于古时候的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们种植所有的作物和蔬菜都只是为了自己日常的食用,而不会去用来出售或者贩卖。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关于作物和蔬菜的质量问题,先说质,因为当地居民种植所有的作物的初衷就是只为自己食用而不是用来出售的,因此在种植作物时,就不会按照市场上所需要的品质去培育,这也就导致作物和蔬菜的品质不符合市场所需。就比如当地的土豆因为不疏果就比市面我们平时买的要小一些,黄瓜也和市面上普遍出售的形状和色泽就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就是量的问题,退耕还林本来就给农户生的土地不多,再加上种植的种类过多,当然每种作物和蔬菜的产量也不会很多,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也就没有客商愿意专门收购了。第二个原因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的问题,虽然说山里已经通了公路,但毕竟山路蜿蜒曲折,如果客商前来收购,运输成本就会很高。其次蜿蜒的山路可能会导致作物和蔬菜在运输中的损失过大,对客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这也就导致虽然有些家庭可
能会有剩余的,但是无法销售出去,只能放弃这些东西了。有一个奶奶家里就有很多土豆,但是只有两个老人在家,根本吃不完,我问到他们对多余的土豆怎么处理时,他们说用来喂猪或者倒掉。用来喂猪或许也是一种处理方式,起码不浪费,但是倒掉就显得很可惜,老人辛辛苦苦种植的东西,却要白白扔掉,这让人情何以堪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其实当地的村子或者镇上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在走访时发现一些在家的妇女绝大多数人在闲暇时间都是打麻将来打发时间,这其实也是村长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村长就让我们队伍中的擅长舞蹈的同学给当地的居民教一些简单的扇子舞,一是丰富他们村子的业余文化活动,提高整个村子的文化氛围;二是可以给他们闲暇的时间多一个打发时间的途径,总比打麻将赢钱这种“娱乐”游戏要好得多吧。那么饿为什么我们不能组织当地在家的居民去大量的种植一种符合市场需要的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呢?第一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第二就是减少他们的闲暇时间,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减少了聚众“赌博”的行为了。其次,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去收购居民的作物或者蔬菜,这样也就解决了上一个措施中所得经济作物的销路问题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方法吗?
第二点是当地的孤寡老人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走访时就发现这个村子里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老人经常是独自在家,孩子一般都到上外去打工了,而好多也是和孙子相依为命,稍好一点就是母亲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基本上男子都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了!可能这也是所有类似于商南这样的地区的共有的特点吧,其实在中国这样的地方又何尝少过呢?据村长说孤寡老人仅他们村里就能有100多户,而孩子就更多了。看着那一张张经过岁月冲刷过的脸庞,记录着他们们的过去,有些蹒跚的在山路上行走的背影,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老人心中那种对爱的向往,以及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对孤独的恐惧和厌恶。记得和有位老人在聊天的时候,谈到他远在外的孩子时,他脸上所展现出的的那种喜悦之中又夹杂着些许伤感的表情,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继续这个话题。而小孩子们因为纯真依然保持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可那些大一点的孩子似乎并不是那样,他们会有些让人不是很理解的表情,但是我觉得那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惋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多多的帮到这里的老人和孩子们,虽然说短短的十
几天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在这十几天里对他们有些或多或少的影响,或许这样就够了。我也很希望国家或者政府能够尽快的对这方面的问题出台一些政策或者解决方案,不要让老人在孤独中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要让孩子的童年里没有父母的爱。
第三点是当地的医疗状况和教育状况。因为村子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所以在调研时也特意的了解了一下当地的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老人看病是否方便,孩子上学是否容易等等。是首先是关于医疗问题,有位老人说到: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很好,有了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前几年开始实施的时候,感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近几年他们感受就会比较明显,看病感觉也比以前便宜了许多,医疗报销也方便了许多。也就是说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当地的居民看病已经不是问题了,而且当地的居民也从中受益很多。政府的实施力度也比较到位,并没有因为此处地方偏远而有一些政策不会落实到。其次是关于教育问题,说到这一点,我对这个村子的校长表示很敬佩,因为以前的学校已经很破旧了,孩子在那里上课很不方便,环境也很差,于是校长自己出资盖了一所学校,并且学校里的水电支出费用都是由校长承担,虽说村子里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学校也不需要很大,但是校长这种行为是值得赞颂和宣扬的。身为一位校长,能为了学生做到这样的地步,我不知道学生还会对校长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所以说这里的教育状况因为这样的一位校长也变得不再是问题,并且发展的很好。
第四点是一些当地的风俗。其实关于这方面也没什么太多的了解,因为我也是陕西的人,虽说关中和陕南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绝大多数节日的庆祝上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春节放鞭炮、吃年夜饭,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是有了解到当地的一个庙宇,叫做黑龙洞,里面供奉的是龙王,黑龙洞位于他们所吃水的源头,据说全村吃的水就是从这个庙宇里流出的。而且我们去的时候,据说有一个庙会,但是实在我们活动结束离开的时间,所以也就没有去看,但是能想象的到那种盛大的场面。
最后一点就是当地居民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印象。刚开始所有的人对我们的到来都是充满新奇的,每个人都认为我们是客人,对我们就像对待很尊贵的客人,每到一家,都会很热情的给我们倒水,请我们坐下。但随着我们逐渐的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此次活动的目的,他们对我们就变得更亲近一些,不再那么拘束,会将自己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与我们分享,有时也会有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也会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但是当第三天调研的时候,我们便遇到了问题,就是有些村民似乎对我们的行为有些误解,认为我们压根就是来游山玩水的,而不是什么支农,支农只是教育局分配的一个任务而已。因为调研要深入到居民的家中,而山里的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所以会经常在路上走动,因此给他们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把这个情况反映给队长以后,队长对此表示意料之中,因为上次他们去支农使=的时候,在起初调研的后几天,村民们也对他们有这样的误解,但是随着他们活动的展开,村民们对他们的误解开始消除,并且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也让我对后来的活动有了更大的期待,而事实证明队长是对的。
其实我还想说一件自己看到的事情,就是关于河流里的垃圾,听居民说村里根本没有垃圾箱,一般垃圾都会直接扔进河里,等到涨水的时候,将垃圾冲到下游。可是这样做,根本就没有解决垃圾的问题呀,而且是对下游的一个很大的污染!我不知道村里为什么不给村子配备垃圾箱,这成本并不是很高呀?或者说弄一个垃圾处理点也行呀,稍微处理一下,也比这样直接扔进河里好的多吧!
经过这几天的调研,了解到不少,也看到不少,也触动不少,为后来的工作安排和活动开展有很大的支持及帮助作用,继续加油吧!
第四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一点心得体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者:胡世裕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笔者有幸连续两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参加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此期间社会实践期间受到了锻炼,让我们看到了在学校里所看不到的层面,站在了另一个角度去认知了这个社会,让人思考良久。现在就暑期社会调研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了社会政治、经济中来,充分结合实践地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接触了国情、关注 民生、接受锻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社会实践中受了教育、长了才干、做了贡献。更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暑期社会实践是在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部门、共青团委员会、学联等部门联合指导下开展工作,并给予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组织、领导、指导教师一直在帮助着我们,没有他们的力量我们也是出不了任何成绩的,我们得感谢组织,领导、指导老师。除此之外还应该特别感谢的就是这个社会,是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可以实践的平台,我们才能开展一系列工作,才能有后面的调研成果。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1929年就提出过“注意社会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工作策略与方法,离开了实际情况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通过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是纠正主观主义的良好途径之一”;习近平同志也曾多次强调:调研工作务求深、细、准、效、当点面结合;作为一名当代青年经过多次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社会的思考,对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关系有了更多的认知。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周详的计划,在社会实践内容的事先计划上也充分体现了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灵活性运用,做人做事都是如此,要做到心中有个谱,心中有个底线,能拿得出几套方案,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工作中迷失方向。
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规则和规律,进入任何一个部门或行业,都要先学会“入乡先问俗”,多听多看,快速适应新环境,对于自己不懂的学问更加应该努力学习,多请教老师和前辈,多做笔记,多思考,从事什么行业就要有什么行业的样子,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要做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回归到我们本身,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学生,就是应该要有做学生的样子,要铭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古训,加紧理论知识学习,莫让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路就在脚下,话说起来感觉很简单,但许多人却都没有真正的发现路就在脚下,而只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怨天尤人”,亦或“好高骛远”;全无求真务实之心态,不知道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古训,做人做事就是要克服浮躁的习气、克服好高骛远、“天马心空”的习性,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做的实、做得细、做的有效率,做一个有心人,娇气少一点、谦虚多一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一点、服务他人多一点。心烦气躁是表象,实质是对人民缺乏感情,对社会主义阵营缺少认识。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独思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一个当代青年,更要将个人进步与国家的事业联系起来,脚踏实地,克服浮躁,不要妄想一蹴而就,天下之事必作于细。故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屋,起于累土。戒骄戒躁,慎终如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则无咎,则无败事。
做人要真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甘于立足平凡岗位,做一个谦虚的人,一个不讲空话大话的人,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不求职位有多高,但求问心无愧。做人最难能可贵的恰恰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大局面前,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更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要甘于做铺垫的事,严格要求自己,践行求真务实。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人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就应当懂得珍惜,做一个朴素的人,做一个有高贵品格的人,会吃苦,乐于吃苦。保持艰苦奋斗的自强情怀。艰苦朴素也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共产党员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就是应该时刻将艰苦朴素放在心头,人无欲则刚,保持艰苦朴素,保持良好斗志也是开展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心中装着人民,那么人民心中也必然装着你。一定得艰苦奋斗。在社会调研中可能工作环境较差,有的情况下甚至遇到高温、暴雨、台风等情况,这也都考验着一个人的意志力、体质,在这也建议同学们平时能在校加强体能锻炼,搞好身体素质。
“为人民服务”,我拿什么来服务人民?如何服务人民?我够为人民服务的资格吗?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想应该是凭着对业务的熟悉,凭着对人民的崇高情感,凭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爱。一个特定的人,就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业务知识培训,从而练就一身真本事真本领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假若停止学习,停止前进的步伐,那么因为你的服务质量不到位,就会失去为人民服务的资格,假若我们都不思进取,则“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假话。这是很可怕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培养服务意识。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答案是肯定的,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培养高度责任感,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团结就是力量,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毛主席当年的这句话放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总书记也曾经指出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进者,我们要深入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办法就在群众中。
基层问题往往涉及利益多元化,实际处理起来往往比较复杂,棘手,空谈理论谁都会,但实际操作还是有许多技巧需要我们学习,困难面前,作为在思想上要求进步的我们就应该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因为困难面前正是检验一个当代青年是否合格的时刻。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进者,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办法就在群众中。要解放思想,不要固步自封。
作为青年人,做为国家的未来,更是要注意提升理论水平和加强实践,在实 践中检验理论,并将实践总结上升到理论,新的理论再反过来更好的指导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作为一个当代爱国大学生党员就更应该重视自我学习,珍惜每一次理论、实践的学习机会,坚持党性,注重培养大局意识,爱党爱国爱家乡,将自己的青春和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调研)格式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
调研报告
题 目 所在学院
队 长 联系方式 团队成员
指导教师
标题:黑体小三 居中
团队:楷体5号 居中
摘要(300字左右):黑体小四 关键词3个:黑体小四
前言:宋体小四 正文:宋体小四
一级标题:序号统一使用:
一、二„„ 宋体四号加粗 居中 二级标题:序号统一使用:
1、2„„ 楷体4号加粗 三级标题:序号统一使用:(1)、(2)„„ 楷体小四加粗
参考文献:采用尾注形式,楷体5号。
文献需标注:作者、文章、文章出处、时间。
附件:可附上论文辅佐材料
其他要求: 页面设置:A4 行距:1.5倍行距。每行字符:38字 每页行数:33行
页眉:统一设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页码:右下角,阿拉伯数字。
※字数:调研报告不少于五千字※
※内容:要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及图表分析※
备注:调研报告要求统一封面,模板已发给各学院、学生组织的负责人,请务必按上述要求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