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培训
今天在田录梅副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学习了《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我们眼前豁然开朗,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使其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学困生问题是全世界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每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都普遍存在:他们智力正常、五官健全,身体发育良好,虽然无任何显著可辨的生理上的困难,却难以适应正常的教育环境,跟不上学校常规的教学进度,表现出学业成绩不良,一般来说,这样的学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0%,它与学习落后不能等同。因此,学习困难既不是智力困难,也不是人格困难,甚至不是生理困难,而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缺陷造成的学习成绩低下。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班中也有10%左右的学困生,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经常是拖拉,成绩不尽人意,往往受到同学的排斥、教师的否定、指责和惩罚,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愈来愈焦虑、害怕和失落,甚至产生了厌学、惧学、放弃学习的心理。那么,这些孩子除先天弱智或存在生理缺陷外还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及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妥造成的。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要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找出每位学生的病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转化学困生。首先,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强的信心,在学习上耐心帮助、指导他们,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自豪,体会到老师在生活中对他们的特别关爱,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从老师的信任期待中体验到做人的尊严。
其次,学困生往往比较自卑,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教师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并发动学生干部建立学习小组,动时时提醒、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逐步把他们引入学习的殿堂,帮他们树立自信心。老师对他们还可适当地“开小灶”,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查、督促他们的学习,这样,随时对他们进行关注,逐渐克服他们懒惰的思想。
总之,就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的一样:“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只要我们及时地对这些孩子肯定,对他们充满爱心、耐心和信心他们就一定会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相信,九曲十八弯之后终会柳暗花明。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王美芳教授给我们讲了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讲座中她给我们罗列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案例,其中几年前发生在浙江金华的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这一震惊社会的惨痛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其实这样类似的事件在前不久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发生过: 2011年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后,汪某被警方刑拘,顾某8日才从特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
一个个好端端的青年,一生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葬送了!一个母亲的艰难的生命历程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我们的心中,好似刮起一场沙尘暴。冷静地想一想,今天我们的家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又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父母?
我们现在的好多孩子也像徐力一样从小是在非常压抑的环境中长大的,在家里没有秘密,没有自由,没有应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快乐。强烈的占有欲和过高的期望值,使做母亲的对儿子的爱扭曲了。她把儿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以为生下了他就拥有了他,他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自己的指挥,甚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认为“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了也没关系”。在这种错误心理的驱使下,把对儿子的关爱,扭曲成监视和压迫,使儿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在同学中失去了面子,人格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靠人格尊严支撑的,而在高压之下,孩子永远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一个人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他就不会去尊重别人,不会去遵守社会的规范。从小到大,徐母对儿子的看管、监视、打骂,早已把儿子的尊严消磨得荡然无存,促使他一天天地走向毁灭!事实上,徐力的良知已经在他杀死母亲之前就丧失了。失去了尊严,正是那些在压抑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强烈的占有欲和过高的期望值,使徐母对儿子的爱扭曲了。她把儿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以为生下了他就拥有了他,他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自己的指挥,甚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认为“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了也没关系”。在这种错误心理的驱使下,徐母把对儿子的关爱,扭曲成监视和压迫,使儿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在同学中失去了面子,人格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靠人格尊严支撑的,而在高压之下,孩子永远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一个人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他就不会去尊重别人,不会去遵守社会的规范。从小到大,徐母对儿子的看管、监视、打骂,早已把儿子的尊严消磨得荡然无存,促使他一天天地走向毁灭!事实上,徐力的良知已经在他杀死母亲之前就丧失了。失去了尊严,正是那些在压抑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当我们在痛恨这些将屠刀朝向自己至亲的罪犯,谴责他们的恩将仇报时,是否想过,我们教会他们知恩图报了吗?
当我们突然有一天感觉到与孩子有了距离,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陌生感时,是否还记得我们与孩子最近一次的亲切交流已过去了多少年? 当我们因无力负担或包揽一切而决定放手时,是否想过我们可曾给过他们独立支撑自己的机会,可曾培养他们已形成了独立的人格? 教育是多方位的,教育是要身体力行的,教育是有一定规律和原则的,教育是长期的,因而,教育是艰巨的,也是伟大的。每位家长都必须要肩负起这项艰巨而又伟大的教育工程。
今天下午我们小组在山师大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张景焕教授引领下展示了小组活动,分别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讲解,每位组员把自己在成长经历中影响自己情绪最大的事情及自己的感受向我们娓娓道来,我静静地聆听着,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说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挫折和困难,发生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工作中的压力,有失去父母双亲的沉痛,有婚姻的变故,有事业的打击,但不管怎样,每一个人总有能力用独有的方式让自己变得轻松一些,快乐一点。从这些成长经历中,我们也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动力,使其成为我们生活的源泉。
张教授用热情洋溢的话语给我们做了精彩的结语:风风雨雨才是人生,酸甜苦辣才是生活。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活在当下,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要快乐得活着,不要想太多,而且当下(现在)的事情,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变的,我们不要轻易的丧失这个机会,抓住它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做好应该做好的事情,珍惜当下的一切!如果轻易逝去这个机会,只会让我们抱憾终身。
活在当下,用心珍惜眼前的亲人,在面对挫折困难时都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心灵获得安顿、滋养和成长。只有这样,心存感恩,快乐就在眼前。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天气:雨
今天有幸听了山师大心理学院副院长高峰强教授的报告《走进心理学》,受益匪浅。他通过多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为大家讲明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对人们行为和思想意识的差异的影响,随即转入心理学的范畴。高教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丰富案例,深入简出,娓娓道来。他幽默的谈吐风格、智慧豪爽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参训的所有学员,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将讲座气氛一次次推上高潮。
高教授在讲到人本主义学说的代表罗杰斯时就一些传统观念谈了一些个人的见解:谈到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比作燃烧的蜡烛,每到教师节,就会发现很多人形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说这种教师形象很恶劣,老师不应该是园丁,因为在苗圃里永远培养不出参天大树,生长的只是豆芽菜,老师也不应该是蜡烛,蜡烛燃烧不了一会儿就会熄灭,老师应该当长明灯,当日光灯。高教授的话我也非常认同,我个人也很反对把老师比作蜡烛,无论教哪个班,看到有哪位同学写关于老师的作文时我总会说:“你可不要把老师比作弱不禁风的蜡烛,那多没活力,多可怜啊!”所以很多学生会把老师比作大海中灯塔、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创意都不错。高教授还讲到了人活着是否幸福取决于几个方面:
1、平和的心态。
2、健康的体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有稳定的工作。高教授的这些话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许多的启发,耐人寻味。
在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人格和价值观引领出现了问题,对幸福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有车有房就是幸福,我个人的理解是平常心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大情小事都顺心也是一种幸福。首先是要学会满足,如果太贪心压力就会很大你也不会太幸福。学会知足常乐离幸福就会更近一些,看到亲人们曰子都过得很好,你很开心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就看你会不会感受得到。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包容真心爱你的人,这些都能给你带来幸福的感受。别等明天就从现在做起,别等失去了才感觉到那是一种幸福,到那时后悔药没处可买,学会珍惜是幸福的唯一保障。
2011-5-16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陈英敏副教授给我了做了《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培训,我深深地被她那优美的谈吐和高雅脱俗的气质所吸引,也真正地体会到了马丁.布伯所说的“一切真实的人生皆是一种相遇”这句话的含义。其实今天和陈副教授的相遇,不也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一次美丽的邂逅吗?
一粒微芥长成参天大树是一粒种子的自我实现;从新芽初绽的花苞到阳光下的傲然怒放是一朵花的自我实现;从月初的弯弯细月到十五的盈盈满月是月亮的自我实现,从涓涓流淌的小溪到浩翰无垠的大海是一汪水的自我实现……那么我们的自我实现是什么呢?
陈教授对我们说:“发现自我,找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的潜能与价值,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快乐。”这就是我们人类的自我实现。
生命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还要活的有价值,要不断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虽然我们都在追求完美,但是不能刻求完美;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都有责任绽放自己的美丽。每个人都是一件未完成的艺术品,都在自我成长的征途中去雕啄,塑造,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并通过努力拼搏最终成为你自己。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会遇到无数的激流和险滩,会遇到许多的泥潭和漩涡,抛开所谓的烦恼、失望与无奈,放下所谓的挫折、包袱和抱怨,抬起头,挺起胸我们要大步往前走。擦干最后一滴悲伤的泪,梳理好情绪,把悲观失望全部抛在脑后,因为“如果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你还将错过星星(泰戈尔语)。”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遇到困难与挫折,感到懊恼与失望时,就用这首《真心英雄》来鼓励自己吧!
关注老师心理健康
塑造完善人生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会从各种途径得到这样的消息:某某老师用抽耳光、打手心、罚抄作业等直接或变相的手段来体罚学生,某某老师因解答不出学生提问竟然自杀。每当我们为这样的负性消息去指责老师或为老师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长期以来,老师承受着社会、学校、家长各方的压力:他们面对的是塑造完美人性的工作,也是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一句话他们的工作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未来,社会赋予了他们神圣的职责,希望老师无私地奉献,学校要求老师教导的学生达到一定的升学率,家长由于望子成龙的心态也对老师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学生更要求老师表现完美,如此种种造成了老师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紧张的工作节奏、繁重的工作量等等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给他们带来了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失调和苦恼。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宣泄和自我调节、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找个耳朵去倾诉一下;要学会放松和娱乐,不要局限于看书、喝茶、散步等;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听听音乐;要对自己的未来有科学的规划;还要学会选择和放弃。能解决的,可以内化,不能解决的,想开点,尽了力也就可以了,因为会放弃才会成功,一个人想得到的太多最终他什么也得不到。
最后,希望全社会都来用心体谅老师,关注老师所面临的压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轻松地走上讲台,我们的孩子才会有一个充满阳光的未来。
愿灿烂的笑容从我们老师的脸上一直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颇多,现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勉。就教师而言:
其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在学校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善于学习。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
其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情绪不稳、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同样积极,积极的学,积极的思考。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其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现在,有的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要么阳奉阴违,使教师难以下台,这里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心理素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学生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其四: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成人,是参照,是榜样。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体罚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如何解决: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一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先天的,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乐观就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毕淑敏说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我发现幸福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比较积极乐观,而乐观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既定方向去迈进,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顿挫,有失败,有遭人误解,你虽然不能保证你一生将会有怎样的困窘出现,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有意义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受。既要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快乐,如是,便离幸福很近。只是,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与泪水。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二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心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比较适合这一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们经常讲现在独生子女多了,逐步会在孩子中形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些孩子不关心班级集体,自私自利。所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习惯、学会与人相处,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针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特点,我上了一节《同学间的互助》的心理活动课。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很害怕,怕撞到课桌上”。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为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我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
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这也就是团队协作的魅力,也是我心理课要达到的目的。
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又让学生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经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三
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5、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也就是说是由我们对事物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感受而定,而不是由社会地位、银行存款等外部条件所决定。幸福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幸福没有客观标准,只是某种比较方式下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否幸福也取决于我们采取哪种比较方式,我们只能追求更幸福。
6、常识并非那么平常,特别是应用于实际,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常识更平常,学习的目的是用于自身的转变,没有转变就没有成长,那些快速见效的说法都是皇帝的新衣,是不存在的,是过高的承诺和过低的兑现,真正起作用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经常的记起这些常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解除那些阻碍我们对已熟知事物产生新的认识的认知束缚,解除我们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纠正和改变那些束缚我们的行为习惯,促成我们自身的转变和成长,那么这些常识就会显得不平常。
第四篇: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心得
2009年5月至6月,有幸参加了教育系统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班学习,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通过这十天的学习,收获了许多,也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
调查显示,51.98%的小学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学生心理问题;40.2%的初中教师为“如何搞好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教育”而苦恼;进入高中以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愈发重要,有26.05%的高中学生因压力过大而失眠,17.02%的高中学生因学习成绩上不去而焦虑,13.25%的高中学生心情郁闷难以排解,10.65%高中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此外,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基本有这么一个共识,心理健康的人心理调适能力比较强.当一个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北师大沃建中教授利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如何提升中学师生的成功心理素质”结合案例,对国内外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发展作了详细的诠释。通过学习,综合专家观点,参照现实生活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我觉得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例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情绪适中。
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的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心理健康的人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一般情况下,总能保持满意的良好心境,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不会产生消极情绪,而是消极情绪持续增长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心理健康的人积极的情绪状态占优势,面对失败、疾病、死亡等因素他们也会产生焦虑、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但是不会长久。他们能控制、调节、转换消极情绪,善于避免消极情绪对身心的伤害。
3、意志健全。
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其中行动的自学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
4、人格统一完整。
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或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出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5、自我意识正确。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自傲也不自卑。一个人没有自知力,其行为就会与社会发生偏差。
6、人际关系和谐。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相互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健康的人际关系了解他人,理解他人,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
7、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好的。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需而及时的。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秩序,保证每个家庭的幸福。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通过对心理学的深入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的发展正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能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就会乘机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样正确地运用奖励和处罚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和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说明的问题中的一部分。心理学的开设,不是为了让人类去研究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为了让人类更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理解别人,通过不断的心理调整,让人生达到更好的生活境界。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以及文化的缔造,关键在于人本身。社会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人心的向往和需求的发展。社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把人的愿望与渴求引导到社会总目标的规范之下,这就需要认识人、了解人、认识人的心理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直接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同时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使人不断的自我完善,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也是一种生活本能的方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犹如人们如影随形的朋友一样,心理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调味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它渗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每一位开放教育学生来说,在职学习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体验,在学校里或工作中,当开放教育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此时,以积极的心态、精心的准备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将会成就新的美好人生。现代社会,职业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人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个人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分工的日益精细、用工体制的变革,人们不再向往那种稳定而无创造性的职业,不再固执于那种从一而终的工作方式。岗位、职业的变动,不仅是人们实现工作理想的整个过程,更是人们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位置的过程。身在职场,要想获得更多的成功,尽管会受到态度、细节的左右,但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角色认同,怨天尤人,成就不了职业发展。
因此,开放教育学生应当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进,做一个健康的、自知的、快乐的人!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团麻,不理自乱,理还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压力、心理疾病和亚健康正成为现代人最大的困扰。如何快乐健康的生活、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质也前所未有地成为更多现代人的迫切心理需求。
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认为,除了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心理学还应该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除了帮助病患过上正常生活,还应该帮助正常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理论生动诠释了心理学和生活的关系,探寻了个人心理的正能量对其积极人生的重要作用。
对于开放教育学生来说,紧张的学习、忙碌的工作、生活的重担,身心俱疲在所难免,关键是要获取开启生活的金钥匙,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出发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
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处理好人际关系,让沟通更加和谐;要管好自己的情绪,让内心更清明;要处理好恋爱、婚姻、家庭,让爱变得充实、温馨;要做到健康的休闲,让生活更加精彩;要灵活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将压力变成动力,让人生更加精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的许多缺点与不足,今后,我将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这些坏毛病,提高自己!我相信,我的人生之路将更加精彩!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学校:池州电大
班级:2013年秋法学本科 姓名:何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