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总结

时间:2019-05-12 12: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总结》。

第一篇: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总结

南董小学德育活动总结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伟大祖国的新一代,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努力,将这种美德不断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尊老敬老活动引向深入。

一、抓宣传发动,大力营造敬老氛围。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电视、黑板报、手抄报等德育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明白老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社会的发展凝聚着老人们所作出的贡献,今天美好的生活是老人们昨天的努力换来的,明白尊老、爱老、助老是每个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以提高尊老敬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

二、开展系列活动,突出敬老主题。为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努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意识和良好道德风尚,安排了以下系列活动:

1、举办一次以“尊老敬老敬老”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尊老敬老助老教育。

2、召开一次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活生生的尊老敬老教育。

3、发动学生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向学生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为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力争形成习惯,让全社会的老人都沐浴在温情之中。

4、制作一张敬老卡。每位学生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并赠送给身边的老师。让学生铭记重阳节除了传统习俗中的登高、赏菊外,它也是人们向自己的父母、年迈的长辈以及许许多多老年人送上祝福、传递爱心、表达感恩之情的特殊日子。倡议全体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在此节日,我们要有一份对爸妈,爷爷奶奶长辈的关爱之责、感恩之情。

第二篇: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现代小公民

天长一小:朱少林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对孩子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校把“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整合教育的基础和切入点。一年多来,我们努力探索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公民素质整合的有效途径,构建富有实效的现代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小学生。通过课题组老师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让学生对传统美德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时代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

二、贯彻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必须有效地实施各项《守则》、《常规》。贯彻《守则》、《常规》要重在导行,应制定有力措施,加强具体指导、训练、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比。使学生学会规范行为,自觉遵守行为

准则,并在长期的规范化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管理。

三、狠抓课堂主渠道,加强荣辱观教育

把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课堂中去,通过课堂活动中情境设置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使感知得到内化,形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真正体现德育的有效性,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1、学科渗透,处处育人,全员育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深化学生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教书的同时,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认识名人古人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方法;综合实践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课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上好中队课,教会学生做人。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组织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通过主题中队活动,渗透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增强德育教育实效。因此,我们在组织队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把外在的灌输教育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把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八大美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和现代公民的八大素质(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向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和的主题队会课。例如:我校四(1)中队举行主题为“懂得感恩”的中队观摩课。通过这次感恩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陶冶了队员们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爱”,学会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回报,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的好少年。

四、丰富各项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内化学生荣辱意识

1、结合今年第四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的讲话,由少先队代表进行了“弘扬育民族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演讲,全校学生深刻了解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正在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的责任感。

2、“诵读典故,传承美德”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培养道德意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本学期我校举行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这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了我校平时注重诵读训练的显著成果。

3、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优秀队员组成“文明执勤队”,执勤的主要内容为检查全校当天纪律、整洁、推普、两操情况;负责检查、督促整队放学情况;发现有不文明行为或违纪行为应制止,值勤内容天天登记。他们佩戴着值日标志,穿着崭新的校服,认真负责地坚守岗位,有他们默默地奉献,我校学生养成教育会再上新台阶。

4、广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培育学生知恩品行。设计献给父母“十个一”的孝心作业。十个一”是:一句温存的问候,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写一封信,制作一个贺卡,煮一道菜,给一个表扬或一个戒语,与长辈合影团圆照等。这些“孝心作业”,培养了学生孝敬长辈的心智。少先队大队部举办“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中队活动观摩,学校组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美术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自下而上,人人参与,在体验、互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发,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

总之,传统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有它的特点和珍贵之处,我们在强调继承传统道德的同时,还应看到加强对学生进行自强自立、独立、进取和创新、开拓意识的教育,要不断更新传统的道德观念,消除传统道德观中的不利影响。赋予它新的活力,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代代传下去。

第三篇: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沈幼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历经忧患并取得巨大文明成就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山河和人民深厚的感情,是一个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这种矢志不渝、世代相续的爱国主义精神,用革命导师列宁的话来说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在当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我们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在去年教师节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强调了这一问题。他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道德传统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延绵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各国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继承和发掘我国优秀文化和伦理道德遗产,用以教育青少年一代。”下面试就为什么要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和怎样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谈一些浅陋的认识。

(一)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历史上一贯强调“厚德载物”,以德治国,以德化人,以德感人。应该看到,伦理道德文化历来是同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密切相联系的,并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既有反映统治阶级要求,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观念和规范,又有反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观念和规范。有精华,也有糟粕,良莠并存。比如封建伦理道德中宣扬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提倡“愚忠”、“愚孝”等内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应该否定。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如我们中华民族长期来发扬推崇的爱国忧民、天下为公、立志勤学、见利思义、律己宽人、惩恶扬善、见义勇为、孝亲尊师、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克勤克俭等传统美德,既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客观存在,又体现了当代国家对青少年一代德育要求的目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力量,以共同文化传统为内容的道德规范,造就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成为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正是中华民族“民魂”之所在。

应该说,“五四”运动时,革命烈士和爱国学生打出“批判旧文化”的旗帜,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其极其伟大的意义。如果不对旧理论道德糟粕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就不可能把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的“全面打倒”、“全面批判”,忽视甚至否定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确实像列宁所说,在倒脏水的时候,把木盆里的婴儿也一起倒了出去。在“文革”浩劫中,这种极左思潮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殷鉴不远,历史的教训值得认真记取。

当前,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上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在精神道德上却没有同步增长,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 沦丧。青少年酗酒、赌博、吸毒、性的淫乱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一切都淹没在金钱关系的“冰水”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也绝不能重蹈西方的覆辙。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我们反对闭关锁国,自大保守,要善于借鉴别国的优秀文化道德,做到“洋为中用”;同时,我们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做到“古为今用”。唯其如此,才能坚持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实现“四化”的进程中,重塑我国中华民族伟大现象。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在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天下为公”。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天下为公”,“以国家社稷为重,以民生民瘼为怀。”从《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到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从《贾谊传》主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于明东林党人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联,更是千古传诵,为大家所熟知。

二是“精忠报国”。毋庸讳言,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众多的士大夫以一死报君王来昭示自身的气节,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从忠君报国发展到为正义事业、民族利益与反帝斗争而慷慨捐躯,表现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高风亮节。苏武吞雪饮毡;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浩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心昭日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汉朝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清朝吴趼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曹植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宋朝陆游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秋瑾的“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至于近代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死神拍案而起……这些体现铮铮铁骨、耿耿丹心的千古名句和悲壮事迹都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是中华民族迭遭内忧外患而永远不能被征服的民族之魂。

三是“见利思义”。义利之辨是道德伦理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先义后利”、“以义为上”,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从孔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墨子的“万事莫贵于义”;从东汉士人提出“义重于生,舍生可也”到《三国志》的“以仁为富,以义为贵”,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从传统道德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世俗社会人们对忘恩负义者的谴责、鄙弃。抗战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写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这里就给“义”赋予了崭新的含义。同样道理,传统的义利观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反对见利忘义,反对损人利己,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在今天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四是“立志勤学”。中华民族是一个奋勇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儒家学说非常注重立志,强调理想人格首先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主张刻苦磨砺,逆境成才。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代典籍中不乏这样的记载:“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明)……从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宋代诗人苏轼“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都说明在艰难困苦的逆境厄运之中,不因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经济上穷困潦 倒而放弃远大志向的人才能有所作为、名垂青史。古人所说的“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都是这样“志当存高远”的生动写照。古人许多勤奋苦学的故事给我们留下许多美谈佳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凿壁借光”,等等。做法虽不足模仿,但刻苦好学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五是“律己宽人”。儒家历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推己及人、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严于律己等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旨。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曾子提倡“一日三省吾身”,孟子说:“古人君子,过则改之”,孔孟都提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则勿惮改”,指出君子应该有“闻过则喜”的风格和气度。儒家很强调“自省”和“内讼”,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苏轼说“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所有这些,都强调了要严于律己,身为表率。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名著中引用了许多这样的名言,要求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注重自身修养。

六是“尊老爱幼”。《论语》记载:“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敬”,这对倡导家庭美德、净化社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七是“谦虚谨慎”。传统道德在人格修养上还十分强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宋代理学家朱熹要求人们做到“温、良、恭、俭、让”。民族英雄林则徐更是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孔子在强调言行一致、谦逊容人时,主张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八是“勤劳节俭”。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勤劳俭朴的美德,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贬抑懒惰、奢侈、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恶习。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在提倡勤劳的同时,也崇尚俭朴。宋朝司马光告诫人们:“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语重心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于《朱子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箴言更为大家所熟知。

中华民族的美德远不止上面罗列的八个方面,其他诸如惩恶扬善、尊师重教、诚实守信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中华传统美德,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动。只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思想之中,才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化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具体行动。要使学生在这方面有产生于内心的主动,而不是外力的强制的道德自觉,就必须加强道德认知的教育,提高其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和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牢固的道德信念。最后,通过反复引导和训练,使他们躬行践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一篇大文章,光靠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共同配合,取得整体效应。

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首先,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这方面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心领神会的咀嚼,做到入耳入脑,潜移默化。其次,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开展形象化的教育活动。比如可以运用声像教材,组织同学观看。可以把“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程门立雪”等古代传统美德的佳话编成小故事,广为传播。也可以举行爱国诗词背诵擂台赛或者布置学生搜集、交流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人名言等。结合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活动,凭吊遗迹,缅怀先烈;结合纪念日,纪念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都可以收 到良好的效果。第三是联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评比考核,使青少年学生不仅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做到树之以志,习之以行。最后,教师的以身作则,身为表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其一生。感化的力量来自示范,即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是其他各种教育完全不能代替的。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们五千年文化、道德、伦理的优秀传统集中起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使他们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为中华的腾飞而不懈奋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愿为此作出努力,为形成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规范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第四篇:中华传统美德(范文)

《中华礼仪之美》选修课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中华礼仪之美》授课对象为2—3年级是学生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能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当受到表扬、奖励、鼓励的时候,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自信心会大增。2—3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因此需要开设礼仪课程帮助孩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开设的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你不讲礼仪,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于学生而言在学校更要学习礼仪,这是保证自己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前提。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作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外修其行,内修其德,将文明礼仪融入进我们的灵魂,使之为我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课程设置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品德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外修其行,内修其德你才能做一个真正明礼的人。

《中华礼仪之美》选修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礼仪的内容,我分3部分来教授。

第一部分:学习中华传统童蒙经典(蒙以养正上册)内修其德 内容:孝亲、尊师、敬长、友悌、爱国、诚信、知礼、尚义、守规矩、习劳、节俭、廉耻、知耻、善恶、仁爱

第二部分:学习中华传统童蒙经典(蒙以养正下册)内修其德 内容:孝亲、尊师、敬长、友悌、爱国、诚信、知礼、尚义、守规矩、习劳、节俭、廉耻、知耻、善恶、仁爱

第三部分:礼仪常识全知道(外修其行)

内容:赢在礼仪 仪容礼仪 仪态礼仪 服饰礼仪 寒暄礼仪 称呼礼仪 握手礼仪 名片礼仪

介绍礼仪 日常交往礼仪 交谈礼仪 电话礼仪 书信礼仪 拜访礼仪 待客礼仪 办公场合礼仪

面试礼仪 现代科技礼仪 送礼礼仪 宴会礼仪 婚礼与舞会礼仪

寿礼和葬礼礼仪 孩子养育礼仪 校园礼仪 出行与浏览礼仪 涉外涉教礼仪礼仪 世界各地礼仪

2016—2017学年课时系统安排

第一课时

课程题目 《孝亲》 教学内容

“百善孝为先”,理解“孝亲”的含义。学习《弟子规》里面关于“孝亲”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孝亲”的故事。认识“孝”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孝亲”的含义。2.学会如何“孝亲”。3.将“孝亲”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孝亲”的含义。

难点:将对“孝亲”的理解付诸实践,真正敬爱父母。教具 Ppt、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孝亲”,敬爱父母,尊敬长辈。

第二课时

课程题目 《尊师》 教学内容

理解“尊师”的含义。学习《三字经》里面关于“尊师”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尊师”的故事。认识“恩”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尊师”的含义。2.学会如何“尊师”。3.将“尊师”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尊师”的含义。

难点:将对“尊师”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师。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尊师”。

第三课时

课程题目 《敬长》 教学内容

理解“敬长”的含义。学习《弟子规》里面关于“敬长”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敬长”的故事。认识“敬”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敬长”的含义。2.学会如何“敬长”。3.将“敬长”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敬长”的含义。

难点:将对“敬长”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孝敬长辈。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敬长”。

第四课时

课程题目 《友悌》 教学内容

理解“友悌”的含义。学习《弟子规》、《千字文》、《德育启蒙》里面关于“友悌”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友悌”的故事。认识“悌”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友悌”的含义。2.学会如何“友悌”。3.将“友悌”付诸实践。4.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友悌”的含义。将对“友悌”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友悌。

难点:将对“友悌”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友悌。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友悌”。

第五课时

课程题目 《爱国》 教学内容

理解“爱国”的意义。理解古诗里面的爱国名句,讲诉两个关于“爱国”的故事。理解“国”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认识到“爱国”的重要意义。2.懂得如何“爱国”。3.将“爱国”行动付诸实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爱国”的意义。将“爱国”付诸行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国。

难点:将“爱国”精神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爱国”。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国”。

第六课时

课程题目 《诚信》 教学内容

理解“诚信”的含义。学习《弟子规》、《德育启蒙》里面关于“诚信”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诚信”的故事。理解“信”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诚信”的含义。2.将“诚信”付诸实践。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诚信”的含义。将对“诚信”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诚信。

难点:将对“诚信”的理解认识付诸实践,生活中做到诚信。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诚信”。

第七课时

课程题目 《知礼》 教学内容

理解“知礼”的含义。学习《常礼举要》、《小儿语》里面关于“知礼”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知礼”的故事。理解“礼”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知礼”的含义。2.将“知礼”付诸行动。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知礼”的含义。将对“知礼”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知礼。

难点:将对“知礼”的理解付诸行动,生活中做到知礼。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礼”。

第八课时

课程题目 《尚义》 教学内容

理解“尚义”的含义。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德育启蒙》里面关于“尚义”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尚义”的故事。理解“义”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尚义”的含义。2.将“尚义”付诸行动。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尚义”的含义。将对“尚义”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尚义。

难点:将对“尚义”的理解付诸行动,生活中做到尚义。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尚义”。

第九课时

课程题目 《守规矩》 教学内容

理解“守规矩”的意义。学习《弟子规》、《孟子》、《俗语》里面关于“守规矩”的内容。讲诉两个关于“守规矩”的故事。理解“规”字的含义。教学目标

1.理解“守规矩”的含义。2.将“守规矩”付诸行动。

3.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守规矩”的含义。将对“守规矩”的理解付诸实践,生活中如何做到尚义。

难点:将对“守规矩”的理解付诸行动,生活中做到守规矩。教具 ppt 短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评价

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守规矩”。

第五篇:中华传统美德

八鱼中学创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特色学校工作计划

(2008—2009)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系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充分突出学校教育特点,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目标与要求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克服学生的人格缺陷,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孝亲爱国、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勤劳节俭、严己宽人”的合格初中生。

三、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影响更大。围绕 “师德生规”学教活动,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大学习、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努力使教师们明确师德的核心是“爱心、责任、敬业、博学”,优秀的教师应该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来塑造“诚实、自信、勤奋、感恩”的合格中学生。

(二)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用传统美德精神来营造校园文化,无疑会对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1、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 在全体教师学生中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在每位教师、学生问卷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汇总合并完善,对照栾传大教授的德目体系,形成西一中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集萃”,以此使全体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一个初步感受。

2、设立美德文化墙

在教室、走廊等布臵上,我们采用传统美德故事、传统美德故事图片、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言等加以系列化装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用丰富多彩的美德教育活动实现育人目标

1、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系列主题班会,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精髓,在感悟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班会上,把传统美德教育分主题、按阶段、循序渐进实施,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促进了学生

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挑战自我,树立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一阶段主题,弘扬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开学初,同学们刚离开家庭、离开家长、离开亲友,浓浓的家庭氛围历历在目,浓浓的亲情依依不舍。

此时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是对亲情的怀念,是亲情的延续,更是对亲情的感恩,学生们更为容易接受。

第二阶段主题,立志勤学教育。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孔子的韦编三绝、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黄生借书、匡衡隔壁偷光到今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学等,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品格,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开展立志勤学主题教育,把家长的希望、亲友的关怀、老师的期望、民族的未来,通过古今名人成才故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的学习动力。

第三阶段主题,自强不息教育。

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精神支柱,他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因而历经艰辛却不衰亡。

以此为主题,充分利用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等感人肺腑、催

人奋进的生动事例,来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进而塑造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第四阶段主题,勤劳节俭教育。

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颂扬的美德,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等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历史上有不少勤劳节俭方面的格言警句,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这一主题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克服轻视劳动、铺张浪费的不良品格。

第五阶段主题,严己宽人教育。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对于当时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

会,更需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通过这一主题的教育,使中学生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以上各主题会随着学期的不同以及德育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也会随着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而发生改

变,各班级也会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调整或加入一些其他传统美德教育主题。

2、开展美德精神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不断内化成自身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伴随着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各个阶段学校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在校的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美德、弘扬传统美德、内化传统美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1)五个一活动

读一本传统美德故事书,使学生们在“读”中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髓;

讲一则传统美德故事,在“讲”中传承并弘扬传统美德; 写一篇学习传统美德故事体会,在“写”中把传统美德内化成自身的优良品德;

唱一首传统美德有关的歌,在“唱”中抒发情怀; 做一件发扬传统美德的事,在“做”中实现人格的升华;

(2)自下而上筛选组织一台歌舞晚会,在“筛选组织”中培养人际协调能力。

(3)敬老爱老活动月

通过对家中老人以及敬老院老人的爱心奉献,实现孝道的延伸。

(4)革命传统教育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宿迁变迁”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县、乡关公委,组织老干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教育。

(5)法制安全教育

请法制校长、乡派出所长到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善待生命。

(6)爱心捐款

积极组织学生为地震灾区、病困儿童、困难群体捐款,养成学生仁爱之心。

(四)通过学科渗透,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教育 中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挖掘可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择机渗透。

(五)家校联手、社会参与,共同构筑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网络

在学生品德教育上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经常与乡关工委、团委、派出所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商学生道德建设大计。

下载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传统美德征文总结

    “中华传统美德”征文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勤俭节约,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东黄坨镇完全学校 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同维小学“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西平县第三小学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篇一: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爱 国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人生自古谁无死......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范文大全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敬师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 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它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你发现有人需要帮助时,你是否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在一旁无动于......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 吴悦颜今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成长教育读本》,心中无比感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国,有着独一无二的“中华传统美德”! 今天,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