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使用体会(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2: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BIM使用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BIM使用体会》。

第一篇:BIM使用体会

时至今日,关于bim技术的话题已不是要不要采用这项技术,而是如何采用,以及如何顺利过渡的问题。在应用及推广bim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必要消除几个关于bim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bim是高端技术。这是方向性的误解,bim是未来的“大众”设计技术,它还将成为每一位设计师和工程师必备的执业资格条件。

第二个误区是:bim很难掌握。bim的确难以掌握,但这仅是相对于autocad等2d设计软件来说的。bim设计与2d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bim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并“有法必依”,掌握这些规则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掌握之后并不需要高深的应用技巧或深厚的计算机基础。第三个误区与第二个想反,认为bim可以快速掌握。持这种观点很容易在学习和实施的过程中产生挫折感,甚至半途而废。bim软件供应商以及类似于“三天速成”之类的教程都可能给初学者以误解,认为bim技术一两周就可以掌握。实际上,掌握bim需要的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周,并且需要一个bim环境 第四个误区,是认为bim能大幅提高设计院的生产效率。实际上,bim技术提高的更多的是设计+建造+运营的综合效率,而非单一设计环节的效率。对设计环节来说,bim可能反而增加了信息量的输入,这会加大部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但这会通过体现协作优势得到加倍的补偿。长远来看,bim的综合效率会使得采用bim技术的设计院所在投标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五个误区,是认为单位有一个小组可以搞bim就可以了。实际上,未来只有全体采用bim,才能体现出单位竞争力。

本文将结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的一个管线综合项目实例,阐述bim技术与常规设计方式的不同点与二者的接合和过渡办法。2.项目概况

实施bim管线综合的mep项目为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一期工程门诊综合楼,总用地面积为 10.14 公顷,总建筑面积为9451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3层;建筑高度为63.45米;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该医院建筑构造复杂、布置变化多、管线最复杂的地下二层到地上五层均为不同的标准层,且层高也不一致。各类风管、水管不仅种类多、分布密集,而且要求布置精准,并尽量节省空间。对于这个项目,依靠通常的2d设计手段已很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bim中心与该项目设计人员合作,采用 revit mep进行了3d管线布置,与设计人员一起在3d状态下成功进行了管线调整,不仅避免了碰撞,也尽可能地提升了房间使用空间高度。在此过程中,还有效地开展了bim培训及推广工作。3.整体组织 该项目采取传统设计与bim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组分为设计团队与bim团队,两个团队的协作贯穿项目始终。软件方面,bim团队主要采用了revit 2011系列中的architecture和mep,另外还有一些外围辅助软件,如autodesk design review2011等。

4.团队协作模式 bim团队与设计团队的协作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阶段,二者相对较独立,合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设计团队与bim团队相对独立的协作模式

此阶段,设计团队采用传统2d设计方式进行,bim团队基于其设计成果(2d设计图)创建3d bim模型。然后,设计团队与bim团队合作,基于3d管线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以及管道调整。调整完成后,再自动形成2d参考图,设计团队基于2d参考图调整其设计成果,形成最终的设计交付文件。同时,bim团队基于3d模型形成3d发布文件,该文件将取代通常的2d管线综合图,该文件可利用免费的autodesk design review2011查看。由于设计团队此阶段几乎不需要任何bim培训,因此对工作的切入是非常有利的。采用这种方式,bim团队与设计团队顺利完成了一个标准层的管线布置与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设计团队也切身体验了bim设计的优势,对bim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接下来的bim培训打下了良好基础。接下来,bim中心对设计团队进行相关bim培训。由于是结合实际项目的培训,培训非常着重实用性,让每一位接受培训的设计人员能够在短期内“上手”,在bim中心的帮助下开始bim设计。这是很有效的培训方式。脱离生产的系统的培训可能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并且由于缺乏实战关联,培训的实用性往往不强。

另外,bim中心负责做好所有的周边工作,如设备配备、软件安装及调试、网络设置,以及项目相关的系统模板设置、常用族的开发、标准定制、协同辅助等等,没有bim团队的帮助,这些环节会耗费设计团队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这也是bim设计长时间以来不易推广的重要原因。

设计团队完成bim转化之后,工作配合的模式就有了变化,bim中心更多的是发挥其支撑作用。此阶段,bim中心将以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主。设计团队直接采用bim技术后,由于节省了前后两方面的成果重录入及校核工作,工作效率比前一种过渡式的配合方式大为提高。

5.协同工作 bim协同设计与当前2d cad方式下的基于网络沟通与组织的协同设计是完全不同的。bim设计中,协同即是设计手段本身而非辅助工具。

打个比方说,以前的2d协同设计,是采取网络沟通手段方便大家互相参照对方的设计文件,即需要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拿过来参考一下,知道到哪里找、以及怎么找到需要的东西,省去了设计人员网上找文件的过程。而bim的协同,则是大家自一开始就在共同构建一个虚拟的模型,包含建筑、结构、设备、管道等等,大家仿佛同处于一个虚拟模型之中一同工作。你会看到别人搭建和布置的东西,别人也会实时看到你的,碰撞与矛盾都是可以即时发现,你可以随时就一个碰撞同其它工种的工程师展开讨论。

在 revit中,中心文件是这个虚拟模型的代表,基于中心文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前述的协同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revit中,从技术角度实现前述协同是很容易的可以说,没有协同,就谈不上bim。在revit中,从技术角度实现前述协同是很容易的,也很容易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人们更需要接受的是设计方式的改变,协同从根本上摒弃了以往单兵作战的设计方式。bim的协同需要良好的项目规划以及成员工作关系的划分及组织,它更多依靠管理者的协调作用。revit中,每一个工作单元叫做一个工作集(workset),规划合理的工作集会使得项目逻辑合理、结构清晰,并且除协同之外,还可以发挥许多衍生的功能,这在后面还将述及。6.结构模型创建

为管道碰撞检查的目的,我们需要创建结构模型而非建筑模型,但由于建筑墙体对管道布置同样有影响,因此我们创建的模型中也包含了建筑墙体。

带建筑墙的结构内部

对于高层建筑,按层划分工作集是一种有效的办法。revit虽然有层的概念,但并没有直接控制层的显示的办法。工作集作为一种协同工作概念下的操作单元,还可以被用作控制层显示的最有效的手段。下图显示的模型中,通过工作集隐藏了中间两层的结构,并隐藏了各层楼板的显示:

通过工作集隐藏了中间两层的结构,并隐藏了各层楼板的显示

与autocad不同的是,revit中没有“图层”的概念。尽管其它一些bim软件或造型设计软件如archicad、bentley architectur、bentley structure、rhino等仍然使用图层做为重要工具,revit还是走上了另外的道路。revit更倾向于按构件功能、类别来区分并控制。revit将构件按功能、类型做了很多分类,我们可以直接用这些分类控制构件的显示。例如,可以通过revit的显示开关直接控制楼板或梁、柱的显示。

而对于其它一些需要用户定制的分类标准,如高度小于800的梁、或顶标高比楼层标高低50的梁等,revit提供了过滤器以供使用。利用过渡器工具,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标准把构件分类,控制它们的显示效果,如是否显示,显示为什么颜色、是否透明等等。总的来说,revit按类型分类的手段也是很丰富的,熟练运用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缺点是定制不够直观,初学者掌握起来不象图层那样便捷。7.链接结构模型

管线建模时,我们并不直接在结构模型中进行。对于性质不同的工种(结构与mep),revit不推荐将它们的模型合而为一,而相互保持独立。链接是保持二者参照的有效手段。

在本医院项目中,我们通过链接的方式,将结构模型链接到mep模型中作为参考。通过中心文件的链接,可以确保结构模型修改后,mep模型中的结构也会自动更新。revit2011版本一个重大的更新是可以在主模型(mep模型)中控制链接模型(结构模型)中的工作集的显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mep模型中,按需要打开结构层进行参考。在revit2010中,这项功能要靠其它手段来实现,过程远为繁琐。8.mep模型布置及调整

由于是高层结构,工作集的划分同时考虑了管道所在层及管道类型。下图为第4层工作集的划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管线的复杂程度,这也再次说明了bim设计更多的是管理和协调的问题:篇二:bim技术应用心得

总承包管理精细化的宝刀------bim技术应用心得

为响应局里对bim技术应用的号召,在项目领导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人有幸在营口万达项目参与了bim技术的应用工作。通过本项目bim的创建及应用,我作为一名机电安装责任工程师,有如下的心得体会: bim绝不只是一个软件。

如果bim只是一个软件的话,就像我们熟知的cad或者广联达,那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bim技术的应用只是在大家会应用revit的情况下,就会想大家能看懂蓝图和cad图纸一样,只是图纸的形式变了而已。当然,bim技术的应用还是要建立的三维图纸软件基础之上的!

在一个建筑物的bim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它所涵盖所有施工内容、施工顺序、以及工程量的准确数值,为该建筑物从建设到拆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管理依据。

在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在一定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工人都可以拿着ipad,依托bim软件按照模型信息开展施工,我们每个管理人员也会拿着ipad上楼进行检查和验收。因此,他绝不只是一个软件,而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bim将打开建筑管理效率的大门。bim技术的应用,将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使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bim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在设计阶段就会避免很多图纸会审的问题,这是很直观的。通过建筑模型我们会很直观的看到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施工的交叉次序。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所以说这是打开管理效率的大门。bim是总包精细化管理的宝刀。

协调工作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出变更,做相应补救措施等进行问题的解决。那么这个问题的协调真的就只能出现问题后再进行协调吗?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真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妨碍着管线的布置,这

种就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解决吗?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所以,他为总承包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技术依据。

作为一个项目的总承包,我们管理的最大误区在于,我们只是尽力给各个分包提供作业面,而没有真正地管控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整个工程相关的节点问题。一个大的项目,没有谁会100%全面考虑到各个专业穿插、节点的质量与进度。除了建筑模型----bim.而往往对于精通建筑行业的业主而言,所有专业穿插、节点的质量与进度的管理是交给总承包商的。这给我们应用bim技术的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例如:某项目,“所有的非设计变更引起的拆改费用均由总包承担”。还好,我们的领导们慧眼看江山,从一开始就通过bim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解除了拆改带来的效益风险。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加强从建筑物挖图开始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尤其是作为总承包单位从质量、安

全、进度、创新全方面对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分包队伍的管控,提升总承包项目的生产效率、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建筑信息模型将给总承包管理以及建筑行业的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新。

有了建筑信息模型,我们从一开始的图纸会审,到进度管理,到质量安全管理,再到各专业穿插的协调管理,最后到项目的成本效益管理,我们的总承包管理将会更加精细、直观、从容、自信,还可以说是完美。

要我说,bim就是总承包管理精细化的宝刀。篇三:我对bim的一些认识和感受

初学者对bim系列软件的感识 2014年2月初,借助在公司的机会,我初步了解并学习了revit这款软件,并通过这款软件了解了bim这个理念,虽然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并不能让我对revit这款软件融会贯通,却让我加深了对我所绘制的图纸的认识,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bim的一些认识和感受。bim自身存在着众多的优越性。首先,bim系列的软件呈现出的是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可以很形象的反映出建筑物的形状、体貌等特征,让大家对建筑物有直观上的认识,而不是靠对cad图纸的认识去想象。

其次,bim系列软件可以有效的解决各专业各系统中产生的碰撞问题,利用立体模型的模拟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不必要的碰撞和返工问题,这样既节省了材料浪费,又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工费用。然后,bim系列软件可以方便预算计算,很多材料都可以直接在三维图中显现并由电脑加以计算,得出详细的数据。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使得计算更为精细。

bim软件的优点还有很多,从我自身角度来讲,通过revit导入cad图纸并画出建筑物安装管道系统的三维图,可以让我更加熟悉cad图纸,并可以了解并掌握建筑物的管道走向与布置,方便了以后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及提高施工效率。当然,我认为bim系列软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现阶段bim系列软件对计算机的要求很高,比如使用revit 软件,图纸稍微复杂点,图元稍微多点,电脑就会出现卡机的现象。我们所买的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图纸进行绘制。二,bim系列软件实际展现的三维模型需要借助电脑才能得以体现,不能在施工现场灵活运用,不能很方便的使大家依靠bim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

三,bim现阶段在工程中应用的并不广泛,很多人根本没有bim这个概念,也就不方便bim在施工中全面的应用。

当然,没有什么能阻挡科技向前进步,可以预见未来的施工中三维视图会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而bim软件作为三维视图的一个载体,未来必然会成为大家广泛接受的一个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在将来以更高的姿态去适应未来的发展呢?根据我的个人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先向公司推荐,在培训施工专业技术课程时就附带bim这门知识的讲解,让公司的员工在施工生产中就有bim这个概念。然后,可以在公司成立一个bim研究试行小组,专门研究bim系列软件,并结合工程进行实际的运用,在运用中思考得失,总结经验,并在最后通过对比,检查这门新技术是否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果是,就可以向一公司甚至整个城市建设有效的推广应用,使我们的队伍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军者。

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可以拿着ipad,依托bim系列软件上楼进行检查和验收。篇四:bim体会

经过半年的bim 学习与运用,总结其心得体会如下:

1、revit族是revit软件的一大亮点,它构成了整个项目的基石,而且族的创建具有相当的

灵活性,一般来说,是可以创建任何形状的族。

2、revit所建立的三维模型,能够非常直观显示各种管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综合布图,调整

管线。结合navisworks等bim软件,将模型可视化程度加深。

3、bim 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通过revit软件所建立的

模型是包含建筑的大量数据信息的。比如,管段管径,长度,材质等等一些数据均可以通过选取改管段来读取。作为bim的主流软件revit有它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

1、revit不是专业的mep软件,软件自带mep族太少,一些通用族也要去建立,这使得作

图显得异常繁琐。

2、体量绘制没有族的灵活性。其主要体现在体量不能使用放样、融合等建模方式,只有单

一的拉伸。

3、绑定连接过后,所设置的系统均变为未定义,而且不能更改。

4、没有管道支吊架的选项,需建立族。篇五:对bim的认识和感受 我对bim的一些认识和感受 2011年11月初,借助在公司投标的机会,我初步了解并学习了revit这款软件,并通过这款软件了解了bim这个理念,虽然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并不能让我对revit这款软件融会贯通,却让我加深了对我所绘制的图纸的认识,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bim的一些认识和感受。bim自身存在着众多的优越性。首先,bim系列的软件呈现出的是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可以很形象的反映出建筑物的形状、体貌等特征,让大家对建筑物有直观上的认识,而不是靠对二维图纸的认识去想象。

其次,bim系列软件可以有效的解决各专业各系统中产生的碰撞问题,利用立体模型的模拟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不必要的碰撞和返工问题。然后,bim系列软件可以方便商务预算,很多材料都可以直接在三维图中显现并由电脑加以计算,得出详细的数据。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使得计算更为精细。bim软件的优点还有很多,从我自身角度来讲,通过revit导入cad图纸并画出建筑物的三维图,可以让我更加熟悉cad图纸,并可以了解并掌握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方便了以后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当然,我认为bim系列软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现阶段bim系列软件对计算机的要求很高,比如我所使用的revit软件,图纸稍微复杂点,图元稍微多点,电脑就会出现卡死的现

象。我们所买的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图纸进行绘制。

二,bim系列软件实际展现的三维模型需要借助电脑才能得以体现,不能在施工现场灵活运用,不能很方便的使大家依靠bim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

三,bim现阶段在工程中应用的并不广泛,很多人根本没有bim这个概念,也就不方便bim在施工中全面的应用。

当然,没有什么能阻挡科技向前进步,可以预见未来的施工中三维视图会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而bim作为三维视图的一个载体,未来必然会成为大家广泛接受的一个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在将来以更高的姿态去适应未来的发展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先向公司推荐,在培训时就附带bim这门知识的讲解,让公司的新员工在工作初期就有bim这个概念。

然后,可以在上海公司成立一个bim试行小组,专门研究bim系列软件,并结合工程进行实际的运用,在运用中思考得失,总结经验,并在最后通过对比,检查这门新技术是否为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果是,就可以向一公司甚至整个八局有效的推广应用,使我们的队伍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军者。

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可以拿着ipad,依托bim系列软件上楼进行检查和验收。

第二篇:BIM软件使用的体会

时至今日,关于BIM技术的话题已不是要不要采用这项技术,而是如何采用,以及如何顺利过渡的问题。在应用及推广BIM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必要消除几个关于BIM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BIM是高端技术。这是方向性的误解,BIM是未来的“大众”设计技术,它还将成为每一位设计师和工程师必备的执业资格条件。

第二个误区是:BIM很难掌握。BIM的确难以掌握,但这仅是相对于AutoCAD等2D设计软件来说的。BIM设计与2D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BIM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并“有法必依”,掌握这些规则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掌握之后并不需要高深的应用技巧或深厚的计算机基础。

第三个误区与第二个想反,认为BIM可以快速掌握。持这种观点很容易在学习和实施的过程中产生挫折感,甚至半途而废。BIM软件供应商以及类似于“三天速成”之类的教程都可能给初学者以误解,认为BIM技术一两周就可以掌握。实际上,掌握BIM需要的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周,并且需要一个BIM环境

第四个误区,是认为BIM能大幅提高设计院的生产效率。实际上,BIM技术提高的更多的是设计+建造+运营的综合效率,而非单一设计环节的效率。对设计环节来说,BIM可能反而增加了信息量的输入,这会加大部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但这会通过体现协作优势得到加倍的补偿。长远来看,BIM的综合效率会使得采用BIM技术的设计院所在投标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五个误区,是认为单位有一个小组可以搞BIM就可以了。实际上,未来只有全体采用BIM,才能体现出单位竞争力。

本文将结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的一个管线综合项目实例,阐述BIM技术与常规设计方式的不同点与二者的接合和过渡办法。2.项目概况

实施BIM管线综合的MEP项目为清华大学新建医院一期工程门诊综合楼,总用地面积为 10.14 公顷,总建筑面积为9451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3层;建筑高度为63.45米;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该医院建筑构造复杂、布置变化多、管线最复杂的地下二层到地上五层均为不同的标准层,且层高也不一致。各类风管、水管不仅种类多、分布密集,而且要求布置精准,并尽量节省空间。对于这个项目,依靠通常的2D设计手段已很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BIM中心与该项目设计人员合作,采用 Revit MEP进行了3D管线布置,与设计人员一起在3D状态下成功进行了管线调整,不仅避免了碰撞,也尽可能地提升了房间使用空间高度。在此过程中,还有效地开展了BIM培训及推广工作。3.整体组织

该项目采取传统设计与BIM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组分为设计团队与BIM团队,两个团队的协作贯穿项目始终。软件方面,BIM团队主要采用了Revit 2011系列中的Architecture和MEP,另外还有一些外围辅助软件,如Autodesk Design Review2011等。4.团队协作模式 BIM团队与设计团队的协作方式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阶段,二者相对较独立,合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设计团队与BIM团队相对独立的协作模式

此阶段,设计团队采用传统2D设计方式进行,BIM团队基于其设计成果(2D设计图)创建3D BIM模型。然后,设计团队与BIM团队合作,基于3D管线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以及管道调整。调整完成后,再自动形成2D参考图,设计团队基于2D参考图调整其设计成果,形成最终的设计交付文件。同时,BIM团队基于3D模型形成3D发布文件,该文件将取代通常的2D管线综合图,该文件可利用免费的Autodesk Design Review2011查看。

由于设计团队此阶段几乎不需要任何BIM培训,因此对工作的切入是非常有利的。采用这种方式,BIM团队与设计团队顺利完成了一个标准层的管线布置与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设计团队也切身体验了BIM设计的优势,对BIM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接下来的BIM培训打下了良好基础。

接下来,BIM中心对设计团队进行相关BIM培训。由于是结合实际项目的培训,培训非常着重实用性,让每一位接受培训的设计人员能够在短期内“上手”,在BIM中心的帮助下开始BIM设计。这是很有效的培训方式。脱离生产的系统的培训可能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并且由于缺乏实战关联,培训的实用性往往不强。

另外,BIM中心负责做好所有的周边工作,如设备配备、软件安装及调试、网络设置,以及项目相关的系统模板设置、常用族的开发、标准定制、协同辅助等等,没有BIM团队的帮助,这些环节会耗费设计团队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这也是BIM设计长时间以来不易推广的重要原因。设计团队完成BIM转化之后,工作配合的模式就有了变化,BIM中心更多的是发挥其支撑作用。此阶段,BIM中心将以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主。设计团队直接采用BIM技术后,由于节省了前后两方面的成果重录入及校核工作,工作效率比前一种过渡式的配合方式大为提高。5.协同工作

BIM协同设计与当前2D CAD方式下的基于网络沟通与组织的协同设计是完全不同的。BIM设计中,协同即是设计手段本身而非辅助工具。

打个比方说,以前的2D协同设计,是采取网络沟通手段方便大家互相参照对方的设计文件,即需要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拿过来参考一下,知道到哪里找、以及怎么找到需要的东西,省去了设计人员网上找文件的过程。而BIM的协同,则是大家自一开始就在共同构建一个虚拟的模型,包含建筑、结构、设备、管道等等,大家仿佛同处于一个虚拟模型之中一同工作。你会看到别人搭建和布置的东西,别人也会实时看到你的,碰撞与矛盾都是可以即时发现,你可以随时就一个碰撞同其它工种的工程师展开讨论。

在Revit中,中心文件是这个虚拟模型的代表,基于中心文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前述的协同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Revit中,从技术角度实现前述协同是很容易的

可以说,没有协同,就谈不上BIM。在Revit中,从技术角度实现前述协同是很容易的,也很容易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人们更需要接受的是设计方式的改变,协同从根本上摒弃了以往单兵作战的设计方式。BIM的协同需要良好的项目规划以及成员工作关系的划分及组织,它更多依靠管理者的协调作用。Revit中,每一个工作单元叫做一个工作集(Workset),规划合理的工作集会使得项目逻辑合理、结构清晰,并且除协同之外,还可以发挥许多衍生的功能,这在后面还将述及。6.结构模型创建

为管道碰撞检查的目的,我们需要创建结构模型而非建筑模型,但由于建筑墙体对管道布置同样有影响,因此我们创建的模型中也包含了建筑墙体。

带建筑墙的结构内部

对于高层建筑,按层划分工作集是一种有效的办法。Revit虽然有层的概念,但并没有直接控制层的显示的办法。工作集作为一种协同工作概念下的操作单元,还可以被用作控制层显示的最有效的手段。下图显示的模型中,通过工作集隐藏了中间两层的结构,并隐藏了各层楼板的显示:

通过工作集隐藏了中间两层的结构,并隐藏了各层楼板的显示

与AutoCAD不同的是,Revit中没有“图层”的概念。尽管其它一些BIM软件或造型设计软件如ArchiCAD、Bentley Architectur、Bentley Structure、Rhino等仍然使用图层做为重要工具,Revit还是走上了另外的道路。Revit更倾向于按构件功能、类别来区分并控制。Revit将构件按功能、类型做了很多分类,我们可以直接用这些分类控制构件的显示。例如,可以通过Revit的显示开关直接控制楼板或梁、柱的显示。

而对于其它一些需要用户定制的分类标准,如高度小于800的梁、或顶标高比楼层标高低50的梁等,Revit提供了过滤器以供使用。利用过渡器工具,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标准把构件分类,控制它们的显示效果,如是否显示,显示为什么颜色、是否透明等等。总的来说,Revit按类型分类的手段也是很丰富的,熟练运用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缺点是定制不够直观,初学者掌握起来不象图层那样便捷。7.链接结构模型

管线建模时,我们并不直接在结构模型中进行。对于性质不同的工种(结构与MEP),Revit不推荐将它们的模型合而为一,而相互保持独立。链接是保持二者参照的有效手段。

在本医院项目中,我们通过链接的方式,将结构模型链接到MEP模型中作为参考。通过中心文件的链接,可以确保结构模型修改后,MEP模型中的结构也会自动更新。

Revit2011版本一个重大的更新是可以在主模型(MEP模型)中控制链接模型(结构模型)中的工作集的显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MEP模型中,按需要打开结构层进行参考。在Revit2010中,这项功能要靠其它手段来实现,过程远为繁琐。8.MEP模型布置及调整

由于是高层结构,工作集的划分同时考虑了管道所在层及管道类型。下图为第4层工作集的划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管线的复杂程度,这也再次说明了BIM设计更多的是管理和协调的问题:

Revit布置和调整各种管道

在Revit布置和调整各种管道时,由于涉及到BIM团队和设计人员的配合,需要更加明确管道布置的规则和优先级。

一般来说,无压有坡度管是关键,如污废水管,空调冷凝水管、蒸气凝水管、雨水管等,这些管道的布置要优先考虑,因为它们要求一定的单向坡度,以便管中液体能够在自重作用下顺利流动,这类管后期调整的余地不大,布置不当甚至影响建筑吊顶高度。

各类风管尽可能靠上布置,对于比较紧张的无压有坡管,要考虑风管避让它们。

其它管道,原则上本着有压有坡管优于于有压无坡管,上下转弯有限制的管优先于可自由转弯的管,以及小管让大管等指导性原则进行,实际调整中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比较自由的管道,如医疗气体管、通气管等优先级可适当靠后。但需要注意相应的特殊事项,如通气管不能形成U型弯,以免形成凝水堵塞管道。

热水供、回水管,空调冷热水管等,按一定坡度“抬头”走,但延伸较长时需要较大的竖向空间,需要在一定距离后向下折,此时需要注意在下折的地方预装放气阀。风机盘管本身可以当做放气阀用。

考虑到结构跨度大,梁高有一定的空间,经协调我们将消防管穿梁布置,有效地节省了布置高度。对于竖向空间紧张的区域,我们还考虑增设同类管道避免空间交叉的办法。如:为避免污废水管交叉,我们将污水管分为并行的两根,引入管井后再交叉合并,这也有效降低了的空间高度需求。

地下一层结构及管道布置

管线碰撞检查是Revit提供的一个有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检查需要查看的部分或全楼的碰撞情况,碰撞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如只检查风管与结构的碰撞、风管之间的相互碰撞、或污水管与风管的碰撞等等。但Revit提供的碰撞检查功能比较单纯,只能检查到管道之间的硬碰撞,条件更复杂的碰撞检查,如间距检查,则需要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9.困难与不足

仅从设计单位内部来说,实施BIM最大的困难在于初期环境的建设。这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人们从2D到BIM设计的观念转变并非易事。这在前面已经述及,不再重复。

其次,Revit系列软件的本地化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制作了大量符合中国标准并适合我院做法的族,如各种风机盘管、管道连接件,结构构件如变截面梁,门型梁等,并对模板进行了多处定制以适合中国规范。我国的设备厂商尚未象国外厂商那样直接提供产品的族文件,这使得模型在造价估算及运营管理上缺乏依据,模型的精确性受到影响。欲使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另外,软件运行效率依然存在问题。随着Revit2011版本的推出,软件运行效率较之前的版本有了较大提升,曾被广泛诟病的硬件需求过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为提高生产效率,Revit依然需要强大的硬件作为支撑,为此,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图形工作站及Windows7 64位操作系统运行Revit,实施BIM的成本问题依旧不容忽视。我们期待Revit在优化程序内核,提高运行效率方面加快研发步伐。

最后,培训所需要的时间、资金成本需要仔细规划,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影响正常生产。总之,初期较高的综合实施成本,包括软硬件投资、人才招募、BIM团队建设、管理跟进、人员培训等均是阻碍BIM推行的因素。

第三篇:伴读网使用体会

伴读网使用体会

使用伴读网后,有什么想说的呢?心得体会该如何写呢?下面一起来看下!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伴读网使用体会

伴读网是为中小学生迅速提高英语口语发音,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互联网音频矫正技术而推出的。利用电脑、手机、平板即可随时随地锻炼英语口语发 音,其内容贴近课堂教材,提升学生标准发音,流利度!教师、学生、家长一键登录、布置作业。简化教师工作量开拓新的教学思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推动数 字化教学,家长轻松辅导可监控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免费而丰富的教学内容,创造互动学习方式的教学平台!覆盖全国中小学教材版本并可有针对性提供个性化制定教材,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一对一辅导,结合先进的云计算和世界领先的语音识别技术。为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能力提升提供贴身的语言环境。

1、伴读APP是伴读网为高中小学生迅速提高英语口语发音,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互联网音频矫正技术而推出的;

2、通过手机即可随时随地锻炼英语口语发音,其内容贴近课堂教材,提升学生标准发音,流利度!教师、学生、家长一键登录、布置作业;

3、简化教师工作量开拓新的教学思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推动数字化教学,家长轻松辅导可监控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伴读网使用体会

亲子阅读,即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也包括家长指导孩子阅读。亲子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智力。孩子从小就接触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好书,能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并进而从对书的兴趣激发起对学习文学的渴望,这对孩子的后续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阅读,是一种能给我和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渠道。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孩子阅读的趣事。

自我们实小提倡进行亲子阅读以来,我在家也一直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通过一段时间的亲子阅读,不仅使孩子得到很大的进步,而且让我受益非浅。孩子渴望认识世界,图书使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我们家长重点为孩子创造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使孩子能安心投入学习,养成认真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时间一长就能感受文学作品的真谛。学习所得的词句能充实孩子看图说话的文章,使文章优美,受人喜欢,孩子获得了别人的赞赏,自然就激发了孩子好学的兴趣。

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可能会如何发展。这是一种想象阅读法,它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孩子天生就非常好奇也充满着各式的幻想,书本就是满足这些欲望最好的媒介。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就和孩子一起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

我发现,通过亲子阅读,也让孩子在平时讲话和理解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有的时候,他的一番讲话能让我们大吃一惊,从来没想到他的话里能够迸出一些不常用的语句,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他总是很自豪地说是从书里。

儿童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大手牵小手,营造书香家庭的气氛—— 在每一个星月蓝天、透出温暖灯光的窗内,睡前陪孩子共读一本故事书,让孩子带着笑容进入甜美的梦乡。伴读网使用体会

读书不仅是一种爱好,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要通过教师、家长读书来示范、感染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一直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毕竟童年是美好的,每个孩子的童年对于她的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三四班老师的精心教育和积极引导下,女儿渐渐的喜欢上了阅读书籍,每晚睡觉之前都阅读半个小时的书籍,她在书籍中自由的傲游。从书中她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切从小事做起,因为生活让我知道孩子成人比成材更重要,从小要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生活学习观。特别是老师推荐的阅读书更是孩子阅读的好伙伴,通过一个个优美动听的小故事,让孩子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小故事大道理”吧!每当生活中出现与书中同样的场景,女儿就告诉我:“妈妈,故事里讲过的,我知道应该怎么办。”听到女儿这样回答,我心里高兴极了。原来那个任性的女儿不见了,在我面前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通过这学期间陪孩子的读书。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么,让孩子懂得了什么是自尊,什么是爱心,真正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正的含义,使孩子更加喜欢读书和爱护书了。伴读网使用体会

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的乏力,越来越觉得看课外书的重要性。我自己也或多或少地学会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所以我便决心平时要同孩子一起看书,一起学习。

每次得到学校给孩子们推荐的课外书目后,我便会尽可能地把书都买回来。然后和孩子一起看看哪些书吸引力比较大,便先看哪些——有时我们共同看一本,有时我们各自看,看完再讲给对方听,然后再交换着看。如果看完学校推荐的书后,我会带着孩子上书店让他自己挑选一些他自己喜欢看的书,甚至买些回来。我一般是要求他每天有规律的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但他有时也因为贪玩,不想看,可我并不会逼他看,因为这样并没有效果。但有时他又会拿起一本课外书就不愿意放下,叫他睡觉都不愿意,这时我也不会强迫他把书放下。

这样,我自己也就很自然地养成了每天晚上入睡前看书的习惯,而且平时白天有空也会拿起书看。有时看看教育方面的书籍,有时看看孩子的课外书籍。其实,这些孩子看的课外书籍,我也似乎爱上看了。比如最近看的这本《烦恼门诊部》,一下子就把我带进了故事情节里面,以至于吸引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这是一部超级幽默好玩、极具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主要写了笑笑鼠和毛毛虫为了突如其来的忧郁像瘟疫般席卷了整个嘻哈镇的事而展开的幽默故事。笑笑鼠突发奇想,决定开一个“根治烦恼门诊部”!她从幸福宝典中找出一个又一个秘密武器,“根治”了一次又一次,却一点作用也没有,反而引起了很多副作用,以至于嘻哈镇的“人们”都对她失去了信任。但她仍然不厌其烦地不停钻研着“根治办法”。最后还是那个叫纽扣的流浪汉道出了自身的秘密。。。这本书不仅写得诙谐幽默,活灵活现,而且运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我便让孩子一一记下了。这个故事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捧腹大笑,而且可以教给孩子坚持不懈的道理。同孩子一起看书,不仅可以与孩子同学同乐,还可以起到表率作用——当孩子不愿意看书时,看到我在认认真真的看书,一旦没有什么吸引他的时候便会主动拿起书来看。这种感觉很好。

第四篇:新教材 使用体会

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体会

刘欢静

小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全面使用,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我也加入了新教材的使用行列。刚开始我是抱着既怀疑又担心的态度。一方面怀疑新教材是否适合我们师生;另一方面则担心自己能否教好、学生能否学好这套新教材。经过快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的怀疑和担心逐渐消除了,而且真切感受到了实施新课程运用新理念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和给自己带来的观念、思想、行为上的冲击。下面是我使用新教材的一些体会:

一、新教材,新理念

1.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基础上。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运用中学习词汇,掌握语法

我国的英语教学原来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哑巴英语”现象。以往,人们一提到英语学习,就会自然地联想到靠死记硬背的词汇和条条框框的语法知识。但是,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面对世界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摆脱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创设新的自主学习模式。

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语言丰富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充分体现英语这一门语言的交际性,实用性。教材的英语知识被融入生活,从而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学习英语像在生活中运用母语一样轻松。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学习词汇,理解语法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知识得到了实际的运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强调“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形成有效的策略。

4.强调跨文化学习

学习英语,不但要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还要学习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熟悉异域文化。新教材设立了专门学习异域文化知识的部分,让学生了解与每一个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美、英两国的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扩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教材,新教法

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新理念体现出相当大的效能。经过实践,我们初步认识到新理念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调动和满足。

首先,使英语教学形象化、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初学英语者来说,他们对学习一门新语言感到好奇,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因势利导,抓住这个机遇,把语言丰富、形象生动的教材内容融入生活使其形象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积极创设真实的情境,同时以生动形象的实物辅助教学而不是纯文字教学。在运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每一节课我都动手与学生一起准备大量的图片、简笔画、单词卡片、实物模型、表演道具等,整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的目光、注意力集中在生动形象的事物中,使学生对所教的英语内容感兴趣,让他们一看到图片就想起英文该如何表达,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语言学习。如:有一次课上,我教学的内容是 What’s your name?时,我运用了举一反三的方法,扩大英语词汇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使语言得到了实际的运用,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始学习这个句型时,我先连续发问个别学生What’s your name?接着马上话锋一转问What’s hisher name?为了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意思,我做了手势和动作,然后又指着自己来说What’s my name?学生非常理解英语句意,踊跃地回答,积极性高。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我还把一个会叫的木偶人带到课堂上,让木偶人做老师问或被问What’s your name?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潮,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语境中掌握了知识,活用了英语句子。

其次,要全面吃透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次面对新教材,倍感生疏。在讲授新教材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通读了全册课文和课程标准,明确了应掌握的词汇和短语,列出三会英语单词、短语、会话和诗歌、韵文、歌曲等等,以便自己在授课过程中,能抓住重点精讲多练、重点突出。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象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关。优美的画面、逼真的情景、巧妙的构思,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了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地学。

第三,课堂教学多法并举、情知并重,激活学生思维,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并形成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为了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取得学习的成就感,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的措施,加之以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情感交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贯穿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课堂中我将直观教学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讲编故事法、体语教学法贯穿于教学始终,每一节课的设计都不雷同,让学生始终在一种企盼和愉悦中轻松地学习。

第四,开拓视野、积极交际、完成任务,协调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形成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大量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活动,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各方面修养,可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尤其重要。我每当接新的英语教学任务的时候,首先去做的事情是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让学生通过对我的了解和喜爱来沟通我们之间的心灵之桥。我在进行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时,让每一个学生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在师生互称英文名字的时候,不经意间拉近了与学生学习英语的距离,同时也创设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课堂上,我还采用小组竞赛活动。学生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相互交流,从而培养了合作的意识。我通常把学生分成几个竞赛小组,小组分别以apple、orange、banana、pear或red、blue、green、yellow等为代号,小组竞赛可以贯穿全课,也可运用于某个游戏中。例如:抢答单词,用形体语言表述词意、句意等。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都是对小组的贡献。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组员的共同努力,这也成为学生自觉投入的动力。

新教材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比旧教材有很大改进。它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小学英语教学“活”起来。

第五篇:BIM汇报

BIM技术汇报

xxxx房建项目引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用软件为鲁班软件,该软件为CAD衍生产品,该项目利用其主要功能特性为体量计算与图纸问题梳理(云端碰撞检索)、BE、MC(可视化技术交底与成本管控)、利用模型模拟施工方案。

体量计算方面主要为精细化建立数字模型,此功能在投标阶段意义较大,鲁班软件建模方式基于CAD立体建模,所建立模型进度高但手段较(3DS MAX、REVIT、天正建筑软件)复杂。

图纸问题梳理方面主要体现在利用已有设计图纸所建立模型对管线、钢筋、结构物进行碰撞检查(例如在大型复杂建筑当中管线发生碰撞,通过云端检索可以再施工过程中及时规避与绕行,避免返工),此功能在施工前期意义较大,但需将模型发送至网络终端且需付费后才能实现,核心技术无法掌控。(REVIT软件可替代此项功能)

BE(鲁班BIM浏览器)可起到成本管控,此项功能需要提供准确的材料价款与模型进行属性绑定才能实现,但材料价属于波动状态,在具体运用方面可变性较大。

MC(鲁班管理驾驶舱)可进行可视化细部构造技术交底,此功能类似于建筑漫游,即在模型建立后在其内部实现行走漫游,提前知晓建筑结构内部情况。(3DS MAX软件可替代)

利用模型模拟施工方案,即利用BIM模型制作施工方案动画,快速、成本低、真实感强。此项功能非鲁班软件所有,具体实现过程需多种软件协同配合,将鲁班软件检索出的图纸问题用视频动画或图片的形式予以表现,对施工过程与施工工序的衔接的展现到位准确,使施工管理者与社会大众直观了解工程前景与施工工艺。

现阶段保障房项目BIM技术应用主要以体量计算与碰撞检索和利用模型模拟施工方案为主,辅助以成本管理方面功能(成本管理方面的功能,软件自身还不完善且处于探索与拓展阶段),对于现阶段施工真正意义上的BIM技术应是将BIM软件所生成内容与3D技术紧密结合,做到图纸变成模型,模型变成信息,信息变为直观表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BIM技术对施工阶段的指导与展现。

下载BIM使用体会(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BIM使用体会(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bim工作总结

    BIM工作总结 一、BIM工作总目标 1、 初步建立了****项目综合实验楼revit工程模型、广联达算量模型; 2、 试运用BIM 5D平台。 二、BIM工作遇到问题 1、在创建模型时,一般都是按......

    BIM年终工作总结

    BIM年终工作总结 在建筑业整体向精细化管理方向的转型之际,BIM技术作为建筑业转型几大利器之一,得到了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随着BIM技术在中华大地的各大施工项目......

    BIM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姜老师跟我们讲述了BIM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一些建筑业趋势,并铺以案例加以说明,我有很大的体会。 我国建筑业的行业门槛比较低,因此拥有大量的从业人员,他们之......

    BIM感想

    BIM的应用 摘要:作为建筑业信息化下一阶段发展的支撑技术,BIM不仅改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手段,而且还同时改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内容。因此,我们对BIM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实施都需......

    计算机使用教程体会(汇编)

    计算机操作实用教程学习体会 最近一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速度惊人。美国大型计算机经过40年的发展才生产10多万台,小型机用了20年时间就生产了100多万台,而......

    讲学稿使用的一点体会

    讲学稿使用的一点体会2007-3-14 8:34:00 唐山18中孟庆军 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过程为线索,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形式,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

    电子书包使用体会

    电子书包使用体会 栾恩英 电子书包的优势: 1 移动性支持泛在学习电子书包作为学生全部学习用品的整合体,相比学生传统书包的重量,极大减轻了学生的身体负担;此外,电子书包因其不......

    使用新教材的体会 - 副本

    使用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人教版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对于贯彻《语文课程改革标准》之精要令人内心折服,之广博令人眼界大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一些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