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报告--创艺术教育特色 塑智慧幸福人生
创艺术教育特色
塑智慧幸福人生
——2017学年阳东广雅小学申报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材料
一、学校基本概况
阳东广雅小学坐落在阳江市阳东区美丽的那龙河畔。学校定位雅正,环境优美。于2008年9月,由广州振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由中国百年名校广东广雅中学主办并按照省一级标准兴建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校园建筑融园林艺术与岭南风格于一体,古朴、庄重、典雅,文化底蕴深厚。园内花鸟映趣,生机盎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鲜明的校园文化艺术交相辉映。校园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
建校九年多来,学校坚持百年广雅“务本求实”的办学思想,努力实现“魅力广雅·理想学校”的办学愿景,坚持以“先进的校园文化,高质量学科教学,多元化课程设置,个性化教育选择,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学校办学特色,立足两个永恒关注(关注现在、关注未来),实施三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推行四大质量体系(学科教学质量、德育教育质量、特色教育质量、学校服务质量),提高五项核心素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交往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优秀的学习品质、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高雅的艺术兴趣和鲜明的艺术特长、健康的锻炼习惯和优秀的体育技能),积极开展家校特色亲子活动,开展“最美学生”系列评比、“最美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培育会智慧生活的幸福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九年多来,阳东广雅小学力求在打造“魅力广雅·理想学校”“创建广雅艺术教育特色”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和“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等方面努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愿景,在培育“全面兼具特长”、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上,为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办学九年多来,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学校现有教学班53个,在校学生1871人。教职员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12人,大专学历28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助理讲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7人,小学一级教师51人。党员教师2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我校还结合学生养成教育的发展需求及其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成立了家长学校。在选拔艺术教育工作师资人才方面,学校面向全国各地招聘艺术教育教学优秀骨干和重点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重视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同时,注意选拔“一技多能”的优秀人才组成一支专业成绩优良、师资素养较高,一技多能,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年轻化教师队伍。
校园布局合理,分为四个功能主体,分别是生活区、办公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两栋教学楼宽敞明亮,都安装了安全疏散指示灯。并拥有两间不同规格的室内体育场,使得体育教学风雨不误。教学楼内各项设施齐全,共有教室60间,根据生源飙升趋势,现已启用教室53间,启用办公 室20间,大小功能室共30间。配备有计算机室、自然科学实验室、钢琴室、美术室、陶艺室、民乐室、合唱室、音乐室、舞蹈室、武术室、跆拳道活动室、综合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师生图书阅览室、各类器材仪器室、少先队活动室、荣誉室等。如此优越的硬件设施,使得阳东广雅小学成为粤西地区一块名牌。
为不断提高阳东广雅小学的办学质量,九年多来,学校每年都组织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参观学习,参加国、省、市、区大型教学观摩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业务能力的迅猛攀升。
九年多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深入课堂了解艺术教育教学情况,积极组织和参与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及时解决问题。
在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中,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一帮
一、以老带新、集备教研、新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课、生本教育研究、教学赛讲、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说评讲课一条龙、“一师一优课”、艺术作品竞赛或展演、艺术教学开放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研力量日趋强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们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九年多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质民办学校、全国民办十佳美育学校、全国名优学校、全国红领巾数字图书馆示范学校、全国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新课标作文示范学校、全国英 语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阳江市一级学校、阳江市德育示范学校、阳江市安全文明校园、阳江市金牌小记者工作站、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等荣誉称号。
学校艺术教育也突显成绩:器乐演奏《金蛇狂舞》获广东省一等奖、《欢乐的泼水节》获广东省银奖、《洗衣歌》获广东省二等奖;舞蹈《小蚂蚁》在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至今,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共获得市以上级奖项三百多次,涵盖体音美德以及各个学科。2015年9月,我校周堪德老师代表阳江市参加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蝉联四项一等奖,并荣获全省小学组全能“二等奖”;2015年12月,我校参加阳江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演的管乐演奏《西班牙斗牛士曲》《对手》和歌舞表演《中华民谣》《狼图腾》《我相信》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2015年12月,曹桂花老师指导的管乐演奏《对手》获得广东省艺术展演二等奖;2016年3月,李琴、肖江平、李昌勇等五位教师的美术(书法)作品均荣获市一、二等奖;2016年5月,我校参加阳东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赛荣获优秀组织奖,魏杨、彭云龙、黄俊明老师均荣获阳东区校园足球赛优秀教练员,我校学生均荣获小学甲组、乙组第一名;2017年1月,我校参加阳东区2017年元旦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17年6月荣获阳江市中小学生班际合唱大赛小学甲组一等奖。
二、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我校召开了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文件精神,逐项落实,制定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开展。
(一)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耀明(校长)
副组长:李昌勇(副校长)
聂晨光(副校长)成员:夏菊芬(办公室主任)魏杨(德育处主任)王中华(教导处主任)
陈震(教导处副主任)
邱伟穆(综合科组长)
各年级组长 梁丽蕾(档案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分别由各年级组长担任
(二)制定方案,明确意义。
学校领导小组从学期及全年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艺术教育工作特点,研究制定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方案,制定了各学期各项艺术教育专业队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工作日程,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根据艺术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使教职工明确抓好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三)确立原则,明确目的 我们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确立了阳东广雅小学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总体原则,分级分组逐条进行学习研究,明确抓好艺术教育工作的原则。
工作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推动学校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足开齐上好艺术类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广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建立具有阳东广雅小学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明确目的:
我们通过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工作,让每位教职工“人人参与,个个重视”。同时,各尽所长,各司其能,发现我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扬长补短,推动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我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水平,为打造“魅力广雅·理想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积极努力。
(四)落实任务,认真履职
为保证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质量,我们逐级落实了相应任务,制定了工作职责,将艺术教育工作质量与成效和教职工绩效考核挂钩,促使教师予以重视,并认真履职。
1、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及省市区关于艺术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市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人人 明确工作责任,保证落实到位,做到工作任务清楚,下级对上级必须认真负责。按时、保质、高效完成好艺术教育工作。
2、我们要求艺术学科教师收集整理好日常艺术教育工作相关资料,包括计划、方案、规划、图片、会议(活动)记录、音像资料、各项表彰、总结活动等原始材料,档案人员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3、举办大型艺术教育活动后,及时进行开展活动的总结和表彰,找出开展活动中发现的亮点,找到尚需改进和加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活动的开展有始有终,为今后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做好预案和预想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五)开展活动,形成特色
学校领导小组十分重视研究解决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每单周均召开关于艺术教育工作的行政人员(含年级组长、学科组长)联席会议,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之中,下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和工作安排,讨论具体实施思路及方法,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有组织、有落实,安全有效地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
如今,抓好艺术教育已成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地位以及在新时期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上都有正确、全面的认识,都能够认真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妥善安排好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工作得到协调发展。首先,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并上好艺术类课程。根据本校的特点,我们在努力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上下功夫,用精力。我们开设了芭蕾舞特色实验班,把民间舞、少儿中国舞请进校园,组建了各项艺术专业队进行特色训练。我们成立了民乐队,让古筝、琵琶、笛子、萧、管、鼓、大阮、中阮、二胡、葫芦丝等乐器的美妙韵律丰富广雅艺术时空,各种民族音乐使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气息,丰厚了广雅的底蕴。我们还把西洋乐器引进广雅校本课程,让萨克斯、黑管、号、钢琴、电钢琴、吉他、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钹、架子鼓、三角铁、沙槌、钟琴、木琴、排钟等乐器韵律汇奏广雅文化艺术,让艺术陶醉了孩子们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激起了孩子们向往美好,净化心灵。
我们还注重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注重中西结合,弘扬祖国的文化艺术教育。我们开设了各种兴趣选修班,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的第二、三节课时间,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
一、两个课程参加选修课程的学习。舞蹈艺术类课程:芭蕾舞、拉丁舞、儿童舞、民族民间舞、少儿中国舞等;语言艺术类课程:朗诵与演讲、讲故事、课本剧、小主持人、小记者等;声乐类课程:小歌手、合唱等;美术类课程:创意绘画、国画、陶艺、手工制作、剪纸艺术、毛笔书法、电脑绘画、摄影等;器乐类课程:钢琴、小提琴、古筝、民谣吉他、管乐铜管、电声乐、口风琴、葫芦丝等。体育艺术类课程:中华武术、跆拳道、网球、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等;还有中国象棋、编程机器人(小创客系列)、用GOC编程 绘图、3D打印(小创客系列)等。学校还根据学生特长组建了各种专业队,如:足球队、篮球队、网球队、西洋乐队等等,利用早上6:30至7:30和晚修后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或艺术课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当地艺术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获得生动的艺术体验。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做到学生100%参与到课外艺术活动中,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校的课外艺术活动均有老师专门辅导,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场所,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活动。学校自2008年9月开办至今,每年都举办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并邀请省、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局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嘉宾光临现场,予以指导。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艺术展演比赛活动。至今,我校成功举办了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还举办了阳江市“迎亚运”广雅学校——“鼍城广雅钟灵秀·歌舞青春闹元宵”大型专场文艺晚会;我校学生表演的合唱《牛背上的孩子》、《祖国像妈妈一样》、音乐表演《狼图腾》、英语童话剧《丑小鸭》、钢琴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乐器演奏《西班牙斗牛 曲》《对手》等艺术节目均获省市一、二等奖。办学以来,学校分别编辑出版了阳东广雅小学校刊《雅园新蕾》、《广雅小学校报》,师生书法书画作品集《雅苑》。
我们把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的建设落实到年级组,落实到班级师生,形成家校共建,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还通过校园微信群、校园网站、校园广播,LED显示屏、校园文化主题画廊、文化艺术橱窗、教室与班级文化建设等环境布置,引导师生关注艺术教育,增强艺术教育思想,提升艺术品味。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我们明确提出校园内不推销任何文化艺术产品。
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的要求,我校配足配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艺术教育教师。我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6人、音乐6人、体育教师10人,其学历均为大学本科,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组成合理,师资队伍稳定、年轻化,富有朝气。评选先进、评聘职称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艺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合理(工作量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等)。
这些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教学态度端正,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能较好地完成各项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师坚持观摩其他优秀艺术教师的示范课,开展艺术学科的教学研究。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撰写经验论文,制作作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区的各类比赛,近三年,我校艺术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和教学设计、创作 的艺术作品以及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一百多篇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区的奖励。
学校领导分工明确,实施层级管理和学科管理制度。校长和分管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专门负责艺术学科的教学管理,建立了艺术教育工作议事制度;艺术教育列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系列。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艺术教研备课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艺术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
学校成立艺术活动的管理组织,负责指导全校艺术教育活动;能较好地发挥少先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参加校外艺术比赛或艺术活动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及有关规定,我校建有规范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并配齐配足艺术教育器材。有宽敞完善的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活动场地)。现有音乐舞蹈合唱室共6间,形体舞蹈室2间,钢琴室12间,美术专用功能室活动室共5间。我们还根据进行艺术特长生培养与训练的需求配备了8台钢琴和40台电钢琴。对消耗性器材,我们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更新和补充,全力达到艺术教育和特长生培养的需要。同时,各个艺术教室和功能室都配备了管理员,落实管理责任制,定期检查评定,将艺术教育设施配备使用情况列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我们还建立了比较完备、规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资料档案,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音像资料和图片,分类装订归档,以备查找和记载。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在艺术教育工作上的经费投入。每年都投入二十多万资金用于艺术设施建设、器材设备采购,以及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上,确保艺术教育活动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各类艺术活动、艺术教学、艺术教研、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不断改善艺术教师的待遇,激发了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三、努力进取,再接再厉
1、提高认识,提升水平。虽然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总体水平优良,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停滞不前。我们还要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积极进取,创新艺术教育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水平。
2、完善硬件,健全设施。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可谓日新月异。我校艺术设施器材配备虽然在区域性还算比较领先,但还需要与当今科技时代设备的飞速更新升级与时俱进。我们还要努力争取,逐渐更新升级到采用更先进、更具有时代感的新设施、新设备,力求做到合理、先进、科学、高效、实用,以更好地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抓好细节,科学管理。我们要在把握大局的同时,继续抓好抓细艺术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力求规范、细致。各部办、各年级组严格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科学管理力度,扎实细致地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各种问题。
4、查缺补漏,开拓进取。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一所学校师生综合素养、筑建幸福人生的重要依据。我们必当高度重视,正确对待,结合我校实际,查缺补漏,强化落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筑建广雅艺术教育工作的丰盈盛韵,营造广雅人智慧生活的幸福人生,为推进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关注心灵补养、关注学生成长质量,不断创新特色,不断提升品位,不断开拓进取,促进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升高水平!(撰稿人:阳东广雅小学校办 夏菊芬)
阳东广雅小学
2017年11月14日
第二篇:创艺术特色教育 促学生全面发展(艺术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创艺术特色教育
促学生全面发展
——民勤职专创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6年,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5191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71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58人,学历合格率达到95.2%,在校学生4320人。学校现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6个三年制长线专业。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平安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成功理念,积极探索特色办学之路,成绩显著。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依照“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施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学校现有专职音乐教师3名,专职美术教师4名,兼职艺术教师3名,均是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5岁,艺术教师均具有良好的师德,专一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为了提升艺术教育老师的专业水平,学校一是要求这些教师除上好专业知识课外,每人必须有一技之长,要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拜师结队,互帮互助。三是学校领导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引导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上入行、升格,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四是通过业务自修、专业培训,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取人之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五是制定艺术教师考核条例,把指导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和取得成绩作为重要的评定依据,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我校艺术教师1人获武威市“教育园丁”奖,4人获县委、县政府“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6人在各级课堂评优中获奖,7人在各级学生艺术作品展和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优秀指导奖。
四、搭建多元平台,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使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达到“立德励志”目标,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给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学校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器乐、舞蹈、素描等课程。针对普通学生普及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面对专业学生教授专业理论,进行强化训练和专业培养。要求艺术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坚持“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反复实践”,注重指导过程,以探索、实践生成式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撰写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效率。
(二)学生社团多元发展。
学校先后创立了“春之声”合唱团、“踏歌”军乐团、“舞动青春”舞蹈团、“东韵西风”器乐团、“喜洋洋”腰鼓团、“阳光动力”课本剧团、“模拟法庭”巡演团、美术兴趣小组等学生艺术团队,由艺术教师担任辅导员,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固定时间进行活动。学校要求各社团定期扩充招募成员、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展示活动成果、定期进行评价考核。现每个社团已初步成形并有活动成果。
(三)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1.校园艺术节全面展示学生才华。学校每年在5月份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时间一个月。通过现场书画大赛、歌咏比赛、文艺节目表演、艺术作品展览等形式全面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在校每一个学生或唱一支歌,或参加一个文艺节目表演,或画一幅画,或参加一项其它艺术活动”,使每一个在校学生都能在艺术节中受到艺术熏陶,展示艺术才华,接受美的教育。
第三篇: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管理,进一步推进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是形成争创一流的艺术教育激励机制、进一步发展我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工作。鼓励中小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好艺术教育普及工作的同时,积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
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申报、创建验收和艺术教 育特色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德育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负责。
三、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规程》,艺术教育成绩显著并形成鲜明的特色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类演出、比赛,成 绩良好。
第四篇:申报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自评报告
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申报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淡竹乡中心校
二○一四年十月十号
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申报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淡竹乡中心校位于仙居县淡竹乡尚仁村,是镶嵌在这块美丽土地上的明珠。学校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现有教学班7个,教职工18人,学校设施完备,有标准教室10余间,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音乐、美术、电教、自然实验等专用教室,有各种行政、教师办公室和活动室10余间,有学生图书阅览室50余平方米,所辖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校园占地面积10330平方米。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崭新的面貌。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省级三类标准化学校”、“县级创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了“仙居县生态体验教育基地”、“路桥区四点钟学校生活体验基地”。
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为出发点,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为依托,以“生态教育”为主导,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挖掘开发,探索创新,建立手工艺制作体验场(包括竹工坊、石绘坊、捣磨坊、泥塑坊)、体能体验场、劳动体验场、大自然体验场等四大学生实践活动场所,具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原生态性等特点。并认真扎实有效的开展相关实践体验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和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思想道德,完美心灵人格,提高科学素养,促进了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办学内涵不断发展。
一、落实学校办学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的能力。
学校提出“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的理念,注重结合学校区域特征,挖掘开发本地的教育资源(地域文化和自然资源),确立“生态立校、生态立德、生态育人”的教育宗旨,创建“生态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把创建生态体验教育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构建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 2 的适合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
从理念出发,我们制订了五项具体工作目标——通过竹艺、泥塑、石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多了解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知识,认识手工制作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创造性的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通过竹艺、泥塑、石绘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二、健全管理机构
为了落实学校理念,更好地组织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我校已成立“艺术特色——手工制作活动”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王植定任组长,副校长张文武任副组长,张金田、张光土、邓景霞、王巧飞、陈志岳、吴宜泽、应丹军等教师任组员。下设后勤组、艺术组、宣传组、接待组、安全组,具体实施艺术教育工作。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活动教师队伍。每项活动至少配备2名活动专职教师(相关人员从本校教师、白塔小学教师、退休教师、社会爱心人士等中选取并确定,建立管理名册和统筹安排方案),确定实践活动课程的项目负责人、活动对象负责人,建立“固定、协作、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学校经常对管理人进行分层次、分批次开展实践活动队伍培训,开设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定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队伍实施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为了落实学校理念,使艺术教育工作管理更健全,学校制订了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实施方案——《淡竹乡中心校艺术特色—手工制作活动实施方案》,并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将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纳入对班级、教师的考核。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近年来,省、市、县的财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好地给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学校对现有的各艺术教育专用教室(手工艺制作体验场(包括竹工 坊、石绘坊、捣磨坊、泥塑坊)、体能体验场、劳动体验场、大自然体验场等四大学生实践活动场所加大设备投入。每年设立专项经费,保证“艺术特色——手工制作活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重视课程建设
基于“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这样的教育宗旨,学校编撰了配套体验教学校本教材,体验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回归生活本真。课程结构涵盖传统节日文化、天然风景资源、饮食文化、人文、生活、实践操作等。一些具有综合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形成了课程内容。而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这样的体验课堂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也更为活跃,他们积极探索、思考,初步具备了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活动地点,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检过程中,感受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根据活动项目资源内容,房屋场地资源实际情况,利用学校一楼东边的底楼5个空置大教室,作为手工制作坊。并且以学校校本课程《综合实践》为指导,加大了竹艺、泥塑、石绘三方面活动内容的教学力度,把它纳入到学校常规管理中去。具体如下:
1、竹艺
学校根据本乡竹多的资源,开设课程和开展活动。用竹子做成各种竹制品,如竹筒、弓箭、刀枪、竹篮、竹椅以及各类竹玩具„„
2、泥塑
让学生用泥土塑成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自然景物等,然后再在上面绘上图案,变成了一件件小艺术品。
3、石绘
寻找溪滩里的鹅卵石:开展象形石、矿石晶体和石头彩绘的创作,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描绘自己美好的生活和希望。
学校注重本土文化资料的收集、积累、开发、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活动地点,让学生参与活动,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感受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四、保障办学条件,稳定师资力量
淡竹乡中心校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现有教学班7个,教职工18人,学校设施完备,有标准教室10余间,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音乐、美术、电教、自然实验等专用教室,有各种行政、教师办公室和活动室10余间,有学生图书阅览室50余平方米。学校还根据活动项目资源内容,房屋场地资源实际情况,利用学校一楼东边的底楼的5个空置大教室,作为手工制作坊。
近几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局“三个转移”为工作指导精神,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以“自立、自信、自励、自强”为校训,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奋斗。学校坚持以教育科学管理、教师队伍优化、学生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发展、学习环境改善为目标,强化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起了电脑室、多媒体室、图书资料室和多功能实验室等,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在教育教学方面,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走科研兴校之路,构建了融德育工作,课堂教学,个性发展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五、艺术活动收获的成效
1、形成规模
广泛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主要以竹艺、泥塑、石绘为实践活动内容,加强学习与交流,积极自学与手工制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组织工作,辅导学生时要精心指导。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多出家庭手工作品。校内每年级每周必须有一节制作活动课。课外、课间操时间向学生开放活动。注意阶段性材料、总结性材料的积累,注意及时总结回顾与反思,过程材料要归档。学期末举办作品展览,在过程教育中要注意搜集留存作品。
2、拓展领域
淡竹乡中心小学“生态体验教育”已经成为我们仙居“中部板块”教育的一个“样板”,在仙居县乃至全市,淡竹乡中心小学“生态体验教育”同样吸引着 教育界以及公众的“眼球”。学校今后还将继续为每个孩子搭建自我展示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更要为全县、全市的学生提供一个素质能力发展平台。
3、树立品牌
2014年6月17日,淡竹乡中心小学迎来了一群远方的客人——路桥小学60多名师生来到学校体验乡村生活。两校开展了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手拉手”乐学农,体验学校特色活动让原本寻常的“手拉手”,变得似乎不那么寻常。竹制品制作、捣米、磨豆浆、包粽子、泥塑等活动让城里孩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
今年5月22日,县教育局应明安局长亲临指导“生态体验教育”实践基地、“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6月24日,“仙居县教师培训基地”挂牌仪式暨骨干班主任培训开班典礼在淡竹乡中心小学举行。首个仙居县教师培训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中部板块教师培训开始了新的里程,标志着仙居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的又一种突破!
7月3日,“仙居县青少年生态教育体验基地”挂牌成立。7月10日,台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惠良带领市政协委员到淡竹中心小学视察指导。陈主席一行实地视察和参观了学校“生态体验教育基地”,走进了竹工坊、泥塑坊、石绘坊、捣磨坊等实践体验场所,对淡竹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创建青少年实践体验基地,开展“山水文化、竹文化、生态教育”为主题的体验实践教育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基地建立以来,约有1000余人次参加了指导和体验。基地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今日的成绩可喜可贺,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今后,我们将继续执著于“生态教育”之路,我们坚信——
生态教育让孩子们乐此不疲,收获着健康、快乐、幸福!生态教育让老师们寓教于乐,生命样态饱满、丰润、靓丽!
生态教育让学校从创新走向规范,从特色走向品牌,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建设跨越式发展!
淡竹乡中心校 二○一四年十月十号
第五篇:发展艺术教育特色
发展艺术教育特色,打造特色高中
作者: 课题组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07日
株洲市四中建校于1957年,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80号。1997年2月,学校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之一。2003年6月,省教育厅发文确认学校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9月,改授“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牌匾。学校占地118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9人。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被株洲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作为株洲市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2009年9月,学校申报的课题《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成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校”。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课题引领,发展学校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教育选择多元化特点愈益明显。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人才个性化发展趋向、人才类别多样化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失败的学校、失败的教育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建设特色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遍重视。90年代初美国把艺术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并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艺术可以使多种智能得到同时和协调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艺术教育的培育目标、功能和具体的教学形式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直到本世纪初在素质教育大改革背景下才逐步繁荣。
从目前国外艺术教育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来看,主要重视理论上的整体构建和研究,重视对艺术教育共性问题的探究和研究;对学校具体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微观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学校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落实教育功能等研究相对缺乏。就国内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教育学科建设和特色培育及艺术教育实施途径、方式的策略等具体问题上。
国内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研究比较注意已经形成的学校特色,而往往忽视学校教育特色的发展过程;注重对特色的培育探究研究,缺乏对已有特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以及现有特色今后再创性提升研究,艺术教育特色“短命化”现象较为突出;研究内容肤浅化、片面化,强调实用艺术技术教育和“特长生”培养研究,忽略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研究;研究局部性特征明显,研究对象以城市中优质高中为主,农村学校极少,城乡结合部高中几乎没有。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地处株洲市明照乡八角亭,办学之初仅有6个初中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全体四中师生52年的风雨兼程,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6人,学生2454人,校园面积77981.77㎡,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株洲市前三。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学校地理位置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目前地处城乡结合部,东临明照乡,北接龙头铺乡、云田乡,西、南面为株洲市市区。学生来源于城市和农村(目前仍有近1/3的学生来自周边农村)。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是指地处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生源为城市与乡村混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艺术教育特色: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我校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而成集理念、机制、评价等为一体的我校独有的艺术教育风格、形式。
可持续发展: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传承弘扬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结合时代变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实际,进行再创造,实现现有特色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探索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体系;创新艺术课程教学模式和课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营造良好艺术氛围和学校文化,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文化品位和幸福指数;夯实我校传统艺术教育特色,塑造艺术教育品牌,促使艺术教育特色与学校整体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较为鲜明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
2、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3、艺术教育与师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4、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5、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6、艺术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五、课题实施的主要工作
1、因才分工,实现项目负责制
姜野军(课题总负责人):负责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课题组其他成员完成相关研究任务;侧重于新课程背景下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艺术教育特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的研究、学校文化促特色发展的研究等)。
章帆(课题项目负责人):潘民华:负责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进行分析提炼。汪瀛: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熊景明: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并协助课题组组长做好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贺新民、张波:负责音乐、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张军红(课题项目负责人):艺术班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官孟琼、欧阳敏:重点进行构建以“学校为中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肖向晖、姜婷:负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郭克勤、刘芳:负责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胡新铭(课题项目负责人):吕国祎负责教师队伍的艺术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赵中华、贺志华:负责艺术教育特色成果的宣传和艺术教育特色网站的建设。
2、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对参加课题的成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把握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的介绍;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等。培训形式包括聘请省市课题专家来校培训、派课题主要成员外出学习、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课题组成员相互研讨交流等。提高培训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的实践能力。
3、以我校为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源、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都有其区别于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的实情,因而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类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现状实情,明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实施应对策略,确保工作的实效。基于上述考虑,我校课题组研究人员决定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他们精心编制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和网上调查的形式,对我省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近20所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
4、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具体实施策略实践探索。
首先精心开设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足开齐艺术欣赏课,为学生奠定一定的艺术素养;开设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其次改革现有的分班培训模式,逐步实行分类培训、分层选择的策略,使培训指导更加精细化,更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完善艺术班专业培训模式,提升艺术类竞技水平,建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完成专业培养模式向高端化的转型。第三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测控体系及标准,完善艺术专业成绩数据库的建设。第四大力发展校外艺术培训,逐步建立艺术生源的初中基地,改善艺术生源质量。
5、以艺术课堂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
学生享受美、体验美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是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传统艺术教学以简单的唱唱、画画为主,教学内容简单、肤浅,教学方式重说教,轻实践体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艺术教育在艺术素养养成的教育功能缺失。我校对艺术教育课堂进行改革。以“学科能力”提升为导向,以 “精致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全面探索“四导一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尝试生活化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的能力;
6、创新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课外活动则是艺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是将课堂内外与社会相连接的纽带,能有效加强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原望,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学校以提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品牌的辐射度和知名度为指导,广泛开展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摄影等艺术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渠道得以拓宽,使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艺术特长教育,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率;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艺术活动。做好“春之声”音乐会的提质改版和“金画笔”美术节的改进创新工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艺术活动。
7、挖掘校本资源,总结艺教经验,开发、编写艺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受到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课改的一个重大热点和亮点。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有计划地开发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艺术教材。最终建立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在学校现有音乐、美术必修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艺术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联系,特长生培养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交叉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一个思想二个保障三个平台四个品牌”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一个思想是“让高雅艺术走进学生,让高雅艺术伴学生成长”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两个保障是建立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机构保障;制定《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章程》,有制度保障。三个平台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成立了艺术教育部、艺术班和系列艺术团体(春之声”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金鸣”音乐培训班、“尚艺”画室)。四个品牌是在校内和社会都广有声誉的活动节目: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金画笔美术节和对外交流活动。
2、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群众化,艺术教育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三大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和金画笔美术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班级合唱比赛,举行元旦文艺汇演,这些活动让师生们尽情地享受一道道精神大餐,沉浸在艺术与文化的浓浓熏陶中。每年4、5月份举行的“春之声”音乐晚会面向社会公演,引起了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家长、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已成为株洲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亮点。金笔画美术节里的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美术教师的创作作品展、校园现场书法赛已成为师生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舞台。学校的三个艺术社团活动红红火火。管弦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株洲市的大小舞台上,参加过很多重要的赛事活动,一直获得市级最高奖励。舞蹈团曾受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央视之邀晋京参加全国第四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株洲市春之声学生管弦乐团曾接受市教育局领导的亲自授牌;合唱团代表株洲市参加过全省的第二届艺术展演比赛。
3、艺术师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初步打造了一支进取心强,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准高的艺术教育团队。
我校艺术组老师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专门搭建的艺术教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与培训,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不少老师的教学论文、艺术作品在评比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在各级各种教学比赛中艺术组的老师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张波等3名艺术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进入了省市专业学会担任领导工作,8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6位老师的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
4、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校学生广泛接触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加了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大多数学生自主参加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高校提供了优质生源,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艺术专业考生本课录取率保持在70%以上。近年来,向高校输送二本以上艺术专业生900多人,有18名艺术专业生被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录取,在省、市三独比赛中,100多人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300多人参加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5、编写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艺术选修课校本教材,精品艺术教育课程初步成形。
紧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这一研究主题;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以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科学制定了《株洲市第四中学“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开发方案》,科学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目前《装饰剪贴画》(美术)、《合唱指挥》(音乐)、《舞动人生》(音乐)等校本课程经过专家论证和教学实践验证,几修其稿,即将出版。
6、初步了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明确了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课题组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座谈会和实地考查的形式,就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课堂教学、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课内外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调研资料的初步统计、分析后,课题组总结了各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共性问题。集中表现有: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边缘化;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艺术教育课堂组织松散,教学效率低下;热衷于少数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和训练,群众性、普及性艺术教育严重缺乏;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缓慢,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
7、初步总结出效果明显、操作性强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学校不是校长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教师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全体教师的学校,更应该是学生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师生的学校,还应该是社会的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要取得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艺术素养要取得群体性的提升,光靠几节课的时间,几个专业艺术教师的努力和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让广大教师和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其中,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和学生家庭的教学资源,必须拓宽艺术教育渠道、拓展学生艺术实践空间。学校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从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着想,科学构建了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整体筹划 创建特色学校
有了学校特色不等于就成为了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学校特色指的是学校工作的某个方面形成特色,是局部特色,称之为特色项目或优势项目,而特色学校则是特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学校特色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但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漫长的艰辛的过程。为贯彻落实“打造成全省一流的优质高中和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一、统一思想,整体规划。
科学制定《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作出实事求是的回顾、总结和反思,对学校未来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以特色高中建设为中心,对学校管理、德育、教学、教师队伍教师、校本课程建设、校园建设等具体工作作出安排。并组织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分项规划,即《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德育实施规划》、《株洲市四中学科及教师中期发展工作方案》、《株洲市四中基础设施建设及校园提质攻坚计划》、《株洲市四中教育装备建设规划》。
二、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人文关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人文化和效能化,切实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和生活品位。探索“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的全员参与式学校管理”模式。坚持上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党政工团、德智体美、人事劳资、总务后勤等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实施科部室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专项工作项目管理制。
2创新方式,增强德育实效。加快工作型、引导型德育转型,全面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德育工作艺术化,以美育德、以美养心。抓好正面教育,培养示范群体。建立健全特色班级的管理体制,完善特色班级建设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德育“创新案例”“精品工程”评比为抓手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打造具有校本德育特色、专题德育特色的德育品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正、善、慧、美的四中学生形象,创建多个学生示范性群体,实现德育艺术化、课程化、序列化、生活化,进一步强化四中德育特色。
3、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科中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科学精神,建设研究型、发展型学科组,打造品牌学科,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艺术化。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工作,通过“压担子,指路子”培养年轻教师,通过提升备课组在教学中的责任意识,提高集体备课内涵和质量。着力课程建设,挖掘、整合、完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落实学校文、理、艺学科三年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校本化实施水平。加大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设精品校本课程,初步构建科学、文化、艺术系列校本课程框架,形成高质量的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全国特色学校建设课题引领下,推进“特色班级建设”课题研究,开展“学科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并获得“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成果。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实施“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创设以教促学,以教助学,以学提教,以学富教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教师队伍“数量基本稳定,结构更加优化,素质显著提高”。塑造勤、和、智、艺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本校名优特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教职工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成长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5、营造艺术教育氛围,加强艺术品牌建设。更加重视群众性艺术活动与艺术素养提高培训工作,保持和发展现有的艺术常规活动、赛事,继续办好春之声音乐会、金画笔美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广场秀活动,建立经典艺术团队,形成特色艺术活动模式。认真抓好艺术班的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推进与国际艺术高校和国内艺术院校的联系,将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引进学校挂牌教学;充分利用本土艺术教育资源实行交流合作,多途径、多形式地建设校外艺术生源基地。塑造艺术团队品牌,通过做好艺术模块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档次,探索并实施美术、音乐教师工作室制度,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引进优秀艺术专业教师。
6、以“教育化、标准化、精致化”为目标,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启动普通教室和功能教室的标准化建设,维护设施设备完好,塑造美丽校园、精致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