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2:4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

第一篇: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

得体会

《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

2014年6月10日至6月12日,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温州市九山湖畔的温州市籀园小学和温州市第四中学举行,旨在明确浙江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研究等在实际课堂中的实施情况。在浙江省教研员z老师、温州市教研员z老师和温州中学z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我十分幸运地开出了一节关于Arduino开源机器人的公开课《智能彩灯》。

一、问题描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教学

也逐渐地进入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然而大部分人(包括学生、教师)对机器人的认识却只停留在表层,认为只有带轮子的、会动的、有机械臂的才算是机器人;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机器人的应用,如:ATm取款机、交通红绿灯、超市的自动门等。而对LED灯的控制则是机器人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活应用,也是机器人入门学习的一般途径,故初步确定本节机器人公开课的主题为:智能彩灯——全彩LED灯光色彩的调制。

二、方案设计

方案一:

基础任务:利用word软件获取颜色RGB值,用数值控制全彩LED灯的灯光色彩;进阶任务:利用电位器控制全彩LED灯光色彩,电位器数量为:1~3个。

方案二:

基础任务:利用word软件获取颜色RGB值,用数值的设置调制全彩LED

灯光色彩;进阶任务:制作创意小台灯。

方案三:

基础任务:利用一个电位器调制全彩LED灯光色彩;进阶任务:制作创意小台灯。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是第二节课接触Arduino,但在Arduino机器人方面仍然是零基础状态。再结合40分钟的课堂环节的预设、机器人教学内容的难易情况分析,最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方案一:基础任务——利用word软件获取颜色RGB值,用数值控制全彩LED灯光色彩,进阶任务——利用电位器控制全彩LED灯光色彩。

三、RGB三原色原理

1、三原色原理:

利用红色(R)、绿色(G)、蓝色(B)三种颜色的不同浓度的混合可以调制出各种色彩,其中RGB三色值的范围:0~255。

2、获取颜色的RGB值:

在word软件的“字体颜色”工具的

“颜色”对话框中的“自定义”选项卡下,可以任意选择喜欢的颜色,同时可以获得该颜色的RGB值,如图所示。

四、硬件搭建

1、全彩LED灯模块

本节课所用到的全彩LED灯模块是由红、绿、蓝三个单色LED灯共阳极(5伏电压)组合而成的,该模块的三种颜色信号输出范围是0~255,可以通过Pwm端口控制三种颜色信号的变化得到多种灯光色彩(也可通过高低电平控制其中三个单色LED的亮灭)。

2、电位器

课堂任务中所涉及的电位器是采用奥松公司的Arduino旋转角度传感器,输入信号为模拟信号:0~1023,可调角度为:0~300度,接口为:S、+、-。

3、硬件连接

1)通过USB数据线,连接ArduinoUno控制器与计算机。

2)将全彩LED灯模块连接到ArduinoUno控制器板的Pwm端口上,记录LED灯颜色信号针脚所连接的Pwm端口的编号(3、5、6、9、10、11),如:11号(R针脚)、10号(B针脚)、9号(G针脚)端口,V则接正极:Vcc。

3)将电位器模块连接到ArduinoUno控制器板的模拟端口上,记录电位器所连接的模拟端口编号(0、1、2、3、4、5、6、7),如:7号、6号、5号模拟端口(以3个电位器为例)。

五、程序编写

完成硬件的搭建之后,通过程序的编写就可控制全彩LED灯光色彩的调制了。Arduino机器人可采用图形化的编程环境Ardublock。

基础任务——用数值控制全彩LED灯参考程序如下:

进阶任务——用电位器控制全彩LED灯参考程序如下(以3个电位器控制3种颜色为例):

六、拓展应用

根据“7E学习模式”,所有的学习材料都可以被组织成一个“7E”概念框

架,分别是:激励(Excite)、探索(Explore)、解释(Explain)、扩充(Expand)、延伸(Extend)、交流(Exchange)、测验(Examine)。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动手,已经掌握了用数值和电位器控制全彩LED灯光色彩;可以在本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延伸,发挥想象和创意利用不同传感器的结合使用,来控制全彩LED灯光色彩。例如:结合电位器、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声控传感器等实现全彩LED灯光色彩的控制,既是对学生创意的锻炼,又可引导学生主动接触更多的传感器,为各种传感器及输出模块的综合应用做好铺垫。

七、教学实践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在同学们眼里,机器人应该是和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一样(图)。

其实,机器人也可以这样(图,工业机器人)。

能自动执行工作任务的机器装置,都可以称为机器人。

我们上课用的机器人是小车样子的(展示实物)。

机器人可以划分为3个部分: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控制系统(、图)。LED灯是最常见的输出装置。

【灯光变色视频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呼吸灯的制作,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进行研究;请大家观看一个LED灯的视频。(播放yeeLight视频)

教师:视频中的灯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一下:可以用上节课学的LED灯显示多种颜色吗?

教师:(引导:将红色、蓝色、绿色三种颜色混合就可以产生其他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RGB三原色原理。)现在就让我们具体地认识一下“RGB三原色原理”。

讲解新知,操作演练

【RGB三原色原理】

教师:科学发现,所有的颜色都可

以通过红、绿、蓝的不同比例混合得到,这就是RGB三原色原理。

(播放PPT/教师讲述——调色案例)

1、颜料混合图片(引导:美术中的,颜色调制)

2、RGB三原色中,红、蓝、绿颜色值的范围都为:0~255。

RGB三原色值的范围

R(红)

0~255

B(蓝)

0~255

G(绿)

0~255

【全彩LED灯的工作原理】

教师:那么进一步地认识RGB三原色原理后,可想而知:视频中的LED灯是利用红色、绿色、蓝色三盏单色LED组合而成的,这种LED叫做全彩LED。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盏全彩LED。(实物展示全彩LED灯模块)

一盏全彩LED灯所包含的红色(Red)、蓝色(Blue)、绿色(Green)单色灯,与全彩LED灯的R、B、G针脚相对应。(PPT播放——全彩LED灯的结构简介)

全彩LED灯

单色LED

针脚

V

红色

R

蓝色

B

绿色

G

教师:RGB三原色值与LED灯亮度值范围一致。

RGB三原色值的范围

全彩LED灯

针脚

值的范围

R

0~255

R

0~255

B

0~255

B

0~255

G

0~255

G

0~255

【重点提示】这一款全彩LED的R、B、G针脚值与RGB三原色的R、B、G值相反。

【抛出疑问1】

教师:如何利用全彩LED灯显示出你喜欢的灯光色彩呢?

首先,必须获取喜欢颜色的RGB值。

【提示】颜色RGB值的获取方法

1)打开woRD软件

2)在“开始”菜单中,选择“字体颜色”选项卡中的”其他颜色”。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选项卡。

4)拖动光标与滑块,选择一种喜欢的颜色,获取该颜色的RGB值。

5)记录该颜色RGB值,并计算对应的R、B、G针脚值。

教师:演示连接全彩LED灯与Arduino主板

1)用“红线”连接LED灯V针脚与Arduino主板数字针脚中的一个正极针脚。

2)用“红线”连接LED灯R针脚与Arduino主板Pwm端口的S针脚,如:9号针脚S极。

3)用“蓝线”连接LED灯B针脚与Arduino主板Pwm端口的S针脚,如:6号针脚S极。

4)用“绿线”连接LED灯G针脚

与Arduino主板Pwm端口的S针脚,如:5号针脚S极。

全彩LED灯针脚

Arduino主板Pwm端口:3、5、6、9、10、11

V

Vcc

R

9号S极

B

6号S极

G

5号S极

【提示】记录连接的针脚编号。

教师:演示在全彩LED灯中显示该颜色

1)打开arduino编程软件的Ardublock可视化编程界面。

2)从“引脚”选项卡中拖拽出3个“设定模拟针脚值”,设置对应的端口号。

3)设置R、B、G针脚对应的模拟值为该颜色对应的“RGB”值。

4)选择正确的串口号,下载程序。

5)展示全彩LED灯效果。

【任务1——显示你喜欢的颜色】

教师:播放PPT任务1

任务1内容:利用word软件获取喜欢的颜色的RGB值,并用LED灯显示出来。

任务时限:5分钟

温馨提示:如遇问题,可以参考帮助文档。

【任务1作品展示——师生互动】

教师:大家举起LED,相互展示一下。

【引入电位器控制灯光色彩】

教师:如何让LED灯色彩变换更加智能?(引导:比如,上节课怎么控制灯光亮度?)

教师:全彩LED灯RGB针脚的数值范围为:255~0,而电位器的数值范围为:0~1023。那么,电位器如何来控制LED灯呢?(演示电位计与“映射”的编程)

【任务2——旋出来的颜色】

教师:播放PPT——任务2

任务内容:利用电位器旋出你喜欢的颜色。

任务时限:5分钟

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展示作品】

教师:任务的挑战时间已经结束,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几个小组的灯光作品。看到你们的灯光作品用了3个电位器(或1个电位器),可否给我们演示一下你们是怎么编程并调制出这种颜色呢?

【课堂总结】

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值和电位器调制全彩LED灯光色彩。

还有其他方式来控制LED的色彩吗?

我们还可以用声音、温度、光线等信号来控制LED灯光的变化。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智能彩灯》的设置为机器

人课程的第二课,意在为学生呈现直观的全彩LED灯光色彩的控制,消除对机器人的片面认识和对机器人编程的恐惧心理。从学生掌握的角度去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全彩LED灯的控制使用——调制出自己喜欢的灯光色彩;虽然部分学生比较安静、不活跃,但从学生课堂的具体行为上分析,他们对本节课是十分感兴趣的,甚至有学生敢于自主地探索、尝试全彩LED灯与电位器的结合使用。学生的探究精神、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正是机器人课程开设的初衷,而学生的兴趣则是探究精神、动手能力培养的前提,个人认为本节课基本上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课堂还有许多问题与不足,此教学设计共在两个班级中进行上课实施,然而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情况却截然相反。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平时课堂中都很活跃,且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在公开课的过程中,却只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十分地活跃,而另一个班级的学

生却是十分地安静、沉闷,甚至不敢大声说话。分析其原因,两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相差不大,唯一的不同是两个班级学生的位置排列与听课老师的就坐位置。

一班学生是竖排就坐的与平时上课相同,学生自然地适应该上课环节,同时听课老师基本就坐于后排对学生的影响不大。二班学生的就坐位置是六角形桌子,同时听课老师比较多且都分布于每组学生周围,学生很拘谨且难以自由地开展小组的合作讨论活动;因此相对一班的学生,二班学生在上课中的反馈与互动环节相对减少了很多,进而对课堂的教学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此,针对这些问题,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1、面对不同活跃程度的班级,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上课过程中,多多预备几个教学方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1)、任务的难度:根据课堂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及时地调整课堂任务的难易度。

2)、任务的数量: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适当地增减课堂任务的数量。

2、活跃学生课堂讨论的氛围

1)、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引导、带动他们去讨论,活跃课堂讨论气氛。

2)、面对学生起身发表个人观点或小组讨论结果时,教师可以提供几个方面的思路让学生去表述。

3、学习应该是轻松的、愉快的,如何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呢?(值得继续思考)

第二篇: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课程也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呢?本文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做了初步探究。

一、充分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提高学生总体信息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 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⑤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 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二、分析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针对以上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分析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从学校领导到信息技术教师本人,以及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课都是不够重视。尤其是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可有可无,学生也只是认为

就是计算机课,可以放松玩游戏的课。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2、课程目标理解有误,把信息技术科作为计算机操作课。

在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中信息技术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并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小学、初中信息技术归属到国家新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目前一些教师不明确“课标”、“纲要”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没有给自己一个清楚的教学定位,仍然滞留在纯粹的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教学层面,以传统的传授、讲练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没能明确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与计算机技术员、网管的教育教学基点。这就很难把握课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起点难以平衡。教师往往忽视教学对象分析,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由于初中硬件差异,课程设置不同,那么学生基础不同,差异也很大,这是教师不容忽视的。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教师该思考的是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

4、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仍然是传统教学的改良。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等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教学内容灵活地采取不同的驱动方式来驱动学生的学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多的教师认为:“任务”应该由教师来精心设计。这样做的优点很显然,它可以较好的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但这样做,学生实质上就是在教师“牵引”下被动的“学习” , 它与传统的教学并无多大差异,只能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良,而没有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再有“任务”的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个性差异,对于所有的学生用统一的任务要求,对学生创作空间小,内容单一,缺少梯度,从而也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如何合理应用任务驱动,如何设计“任务”,如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这才是教师该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单一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5、教学评价环节的忽略。

⑴由于信息技术未能成为升学的必考科目,因此,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评价未能给与重视,忽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造成认识上的缺位。

⑵评价形式。对于信息技术课评价,要么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单一的凭借学生的作品(结果)作出评价;要么单凭一张卷纸,通过分数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⑶重视结果评价,忽略过程评价及情感评价。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谈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粗浅看法

1、加强重视程度。

信息技术课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利的。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应该重视起来,只要你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喜欢你的课,在你的课堂有收获、有提高。让领导、其他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它也关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问题。

2、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加强知识技能、教育理论学习,改变以往“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我们要充分学习课改理论,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新型教育思想、新型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这也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确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过程要确立五个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

3、优化课堂教学。

⑴优化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它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因此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很多,如直接导入、复习导入、情境导入、悬念导入、趣味导入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进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信息技术第一节课《信息及其特征》,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导入,但是问题是什么?是“什么是信息?”还是“信息从哪里来?”显而易见,“信息从哪里来?”会更好,它把一个抽象的概念问题,转为我们生活周围问题,更能吸引学生;再配之与一个随机点名的小软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这样的导入我想比直接导入会更好。

⑵优化教学过程。

①课堂教学应体现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成为一种典型的“放羊式”课堂。实际上,“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这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略。“任务”的设计、引导,组织学生研究“任务”的解决,对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必要的强调、小结,操作实践内容的安排,学生操作中共性问题的解决等,都与教师主导作用密不可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明确指出与学习相关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这里每一要素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紧密相联。缺少必要的课堂教学组织,教师的作用又怎么能体现?

②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信息技术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事实上,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解决这些差异不仅要在预设中给予关注,设计开放的多元化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组织与引导中特别重视,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呢?这便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如备课、课堂讲解、实际操作、个别指导、课堂作业、评价等。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高水平的学生提供具体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教会他们使用帮助、上网查询自行解决问题;也可以采用分组,是学生相互协作,进而提高学生素养。

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不要太死板、单一,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开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基础差的同学可能在技术能方面差,但是创造力并不一定差。这样最后往往每个作品都会有亮点。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进而激励每个学生。

③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欲。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很多,有讲授法、小组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正日益广泛地应用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正因为如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时代对学生的迫切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成了摆在每位专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激情创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科学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认识键盘”一课中主键盘区的学习,仅仅让学生进行键盘练习,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不能产生兴趣。但教师制作一些多媒体游戏课件,在情景游戏中,输入动物的中文拼音让学生顺利帮助小动物走出困境。这样,不但锻炼了指法、熟悉了键盘,而且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学生往往都能很快熟悉键盘,掌握指法。再如“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我根据学生学习喜欢新鲜、好动、好游戏的特点,在教学生怎样使用鼠标的时候,我就简单地教学生去玩windows自带的“扫雷”游戏和一个叫做“纸牌”的游戏、并且安装一个小的学习软件“明天打字员”利用软件中的“拍蚊子”小游戏,让学生在积极的态度中去练习,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学生学习自然感觉就轻松了。当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要加以适当引导,并不是真正把计算机房当成游戏厅,要让学生明白玩游戏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使用鼠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这样学生既感到有兴趣,练习起来也不枯燥乏味,老师的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给操作方法,使学生“会”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教学,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条普遍的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和工具性学科,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而且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能很快将新的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技术课中的操作更是举不胜举。信息技术课程仅仅学习计算机的简单常识和基本操作,学生在接触计算机中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地操作方法,达到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住操作,遇到困难疑惑主动提出,举一反三的目的。如教学鼠标的操作方法,如果老师就操作讲操作,双击“打开‘我的电脑’,单击选中图标……”这样学生亦步亦趋,仅仅学会了这一次操作的方法,遇到其它图标时就不一定会了。我在教学这一单元时,一开始就把鼠标的指向、单机、双击、拖动等方法教给学生,并告诉他们“选中用单击,打开一个图标或执行一个程序时用双击……”这样,学生掌握了普遍的操作方法,遇到类似的操作就不会被难倒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领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将学习活动讨论、信息技术学习征文、“我与信息技术”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活动纳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展现自己,畅谈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收获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或小故事,通过与同学们的共同分享与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先进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帮助后进同学,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加入到先进同学的行列,有利于在全班营造出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出发点,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枯燥、单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被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所取代,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新知,就会主动参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传统的“教――学”变为“学――教――学”。首先考虑学生学,再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考虑教师的教,最后学生在新一轮的起点上再学,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

总之,信息技术课不仅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简单常识和基本操作,而且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应用上。选择、编制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令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从精彩的讲座中,使我深入解了什么是微课堂以及微视频的制作,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念。下面我就谈一下感受颇深的几点:

自从学校号召大家学习微课堂教学法后,自己开始默默地关注并研究它,但总感觉对它一知半解的。这次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把微课堂的溯源、发展和概念给大家讲解的漓淋尽致,不光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微课堂,还说明了什么不是微课堂,纠正了我们平时对微课堂的一些误解:微课堂不是辅助老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也不是课堂教学实录的教学切片。它是针对某个知识点以辅助学生学习为目的而制作的短小精的视频。接下来,教授又告诉大家怎么设计微课堂:选题要选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设计要有创意,他不仅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制作微视频的方法,还让他的两位研究生教给大家常用的几种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个教学过程也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把原来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计算机学习变得简单易懂了。在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必要性。这次讲座中,教授通过他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再加实用性的教学操作,使这么专业的学术报告不再枯燥无味。这也给我一种震撼:把这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中,我们的课堂会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这样的课堂还会有学生不喜欢吗?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觉到自己现在一些观念的落后,比如在对待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上。在培训学习中,很多老师都带着先进的手机,录象机、平板电脑等工具,随时扫描专家团队的微信二维码,加入微信,学习过程中实现在线互动讨论。而我对手机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打电话发短信上,还没把它当作一个可用于随时随地学习的工具上。这些观念的滞后,必然会导致学习工作的落后,在一个信息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闭门造车必然不会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当然我开始也暗自为自己辩解,觉得自己的落后与周围环境的避塞是有原因的。但在听了张渝江老师的报告后,却再也无法为自己找到任何借口了。张渝江老师是来自大山里的一位高中教师,但人家却是在国内最早认识翻转课堂的,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那么他们就用盗版的平板电脑;支付不起高昂的软件费用,那么就找免费的;买不起高档的摄象设备,就去淘宝淘便宜的录象工具;无法说服老师们习惯复杂的软件,那么就把支持系统简化。在他面前,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应刃而解,他把翻转课堂成功的引入一所农村高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除了翻转课堂,他对国内外发生的一切前沿的教育研究都如数家珍。如果这些出自一个大学教授的口中,我们会觉得很正常,但他却是一个一线的高中老师,让我不由的暗自惊叹。同时,也给了我们一次心灵的震撼:在一个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无论你处于什么地方,只要你肯用心,没有学不到的知识,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那么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刻感觉到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给我一个终端,我将拥有整个世界。”在这样的社会潮流下,微课堂的推广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了。

第五篇:智能机器人课堂教学略谈

智能机器人课堂教学略谈

一、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颁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在“通用技术”科目中设立了“简易机器人制作”模块,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的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组合的一个选修课程模块。与此同时,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在“信息技术”科目中也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迈出了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

目前各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由科协、电教馆(站)等单位组织通过学校吸纳机器人爱好者,由学校出资购买机器人器材,指导老师对学生培训一段时间后,代表学校或地区参加各种竞赛。目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还处于这个阶段;②把机器人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为此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③机器人教育以综合实践课程的方式进入中小学课堂。由于机器人教育能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此种方式使机器人教育更具顽强的生命力。

二、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目的

开展机器人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的动手能力,也借助机器人融合了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知识培养青少年综合素养。活动开展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机器人基本概况,揭开机器人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结构体系、工作原理、机器人发展历史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程序的编写和反复调试机器人,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缜密逻辑思维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2.加强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呼吁未来接班人应具备多种能力,机器人学科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兴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综合能力培养的平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的进步需要改革、创新,需要推陈出新。机器人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富有创造性地搭建各种机器人以适应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鼓励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②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机器人活动牵涉到的内容广、工作量大,需要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互相交流探讨,对搭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获得最佳方案。机器人竞赛活动中所需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相之间的包容之心,不仅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这种真实体验,这比常规的教育方式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更富有成效。

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坚韧的毅力和情感体验。由于机器人的工作受设备性能、场地、接受信号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选手能临场应变,根据参赛现场的具体情况冷静、沉稳地搭建、编程、调试、修改以获得最佳效果,指导老师在平时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机器人课堂教学的开展

机器人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机器人项目的设计、制作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探索性强等特点,因此它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方法会有所不同。

1.建立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的开放式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授学生“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我们不一定要在乎结果,但在这过程当中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合作能力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2.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机器人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评价观,要站得高、望得远,从多个角度、多层面看待学生,少在意功利性与结果,多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让他们随时收获成功的喜悦。

3.建立“点、线、面”相结合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取得社会、家长支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机器人教学与实践活动,逐步探索构建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

总之,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是一个综合创新的平台,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领域与空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借助这个教学平台和载体,为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不懈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开创一个新局面。

下载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智能彩灯》课堂教学及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心得体会 丰都县三合街道新建完小张勇琴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慢慢地摸索着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课堂教......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断逐渐走进了课堂,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图、文、音、形、光、色综合一体......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组织与引导心得体会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焦平在了解学案导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我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产生了一些感想。我以为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课堂......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1 为了迎接中学生信息技术考试,我所带的班级即将进入复习阶段,提到复习课怎么上,大多数教师的反应是:把握考纲,加强训练,熟能生巧。的......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让学生照着“葫芦画瓢”,还要尽可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每节课除了教师范例,我还会给学生准备更多的拓展......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从诞生起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领导不重视,师资力量弱;老师不当回事,上课凭经验,没有任何资料和模式可参考;学生也只把......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们对新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不少的问题,也尝试了各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