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胡绳著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们一步一步地侵略,同时国人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技术和制度上的优越性,国内逐步出现了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派和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新派。但是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国人对洋务派彻底丧失了信心,同时一批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维新派人士深深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的不足,呼唤变法,力求图强。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变法运动,但仅仅在103天之后,光绪帝便被囚禁,维新派惨遭屠杀,变法宣告失败。这篇论文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前后国内形势,阐述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对光绪帝做法的分析,解释了导致其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走狗
冲击
矛盾
农民起义
洋务运动
变法
改良主义
维新派思想局限
光绪帝的困难处境
抛弃人民
理解式的同情
一、内容梗概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部书是由胡绳先生于1980年初写成的,全书共27章,包括绪论、第一到第五编六大部分,讲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前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因而没有以《中国近代史》作为书名。我读的这部书是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经过修订的再版本。全书将每次革命的高潮时期和之前的准备时期合并起来,把中国近代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年)书中第一编;第二,从太平天国失败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年)书中二、三编;第三,从义和团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1912年)书中第四编;第四,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1912—1917年)书中第五编。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将这四个阶段作为基本结构,议述结合,具体地分析了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中国历史,总结了中国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腐朽清政府统治中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对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做出了高度赞扬,肯定了革命的积极性和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又客观地指出了各次革命运动的不足。作者激烈地批评了软弱腐朽的封建专制政权,抨击了以慈禧太后、奕䜣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派,就各次农民起义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做出了评价。
二、作者思想及写作背景、特点
胡绳先生1953年在中央党校讲课时,曾写下4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提纲》,并“逐渐地对这段历史形成了一些看法”,后来有了三次革命高潮的看法后,就想写出一本书来,以后经过多年的收集资料等准备工作,“到了1966年后,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条件,虽然可以说曾有相当多的“空闲”时间,却又脱离了一切材料……直到1973年,才获得了接触材料,进行写作的可能。”(文革时期胡绳先生曾受到冲击,但复出较早,于1973年重新担任原学部领导工作),胡绳先生以这一时期发生的革命为主线,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几次大的革命。作者通过对革命发生的社会根源与历史背景、革命前奏、经过和结果的介绍,继而深入分析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封建统治者、地主阶级及帝国主义势力的动机,并在最后对革命结果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作者也都做出了介绍。这些能够让读者深入地理解在特定时期下,某一事件会发生的原因,从而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理解时代的局限性。这部书内容上跨度不大,但也同样表达出强烈的历史宿命,一种必然性贯穿始终,很有说服力。
三、对戊戌维新的一些想法
读完全书,我尤其对第三编中戊戌维新运动印象深刻。戊戌变法中,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在十九世纪末,维新派虽然仅仅走了一小步,但却为二十世纪开拓了新局面。重回1898,再次感受那段历史。
我们先梳理一下维新运动之前中国的历史。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占着绝对优势。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曾经自诩为天朝上国的统治者们低下了头颅,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思想大行其道,懦弱无能的统治阶级无疑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了机会。政治上,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帝国主义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品市场,白银外流,中国实际上成为帝国主义实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市场,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文化上,自签订《南京条约》以来,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先锋的外国传教士深入到中国内地,进行间谍活动,剥削当地人民,极力鼓吹发动武装侵略,引起了群众性的仇恨和反抗。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在矛盾先生的《子夜》一书中,吴老太爷一到上海,就受到强烈的刺激。机械的噪音,耀眼的霓虹,薰人的香气,时髦的男女,都令他神经发疼。一进吴府大门,他就因脑溢血而断了气。可见冲击程度之大。
战争中国家军费开支增加,战后付出巨额赔款,再加上官僚的贪污腐败……这些负担最终都落到了农民身上,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受到残酷剥削,使得他们无法再照旧生存下去,他们得不到稳定和正常的职业,为寻找生存条件而流向各处,成为游民。而“统治者自己也承认,封建官僚机构已再也不可能做任何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了。”这实质上是腐朽的专制统治下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被压迫的农民大众站起来了,全国多地发生了多次农民武装起义——伟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这样的革命形势下轰轰烈烈的酝酿起来了!
从1851到1864年,在经历过金田起义、进军南京、北伐和西征、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天京陷落,伟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走向了失败。但“封建统治者们再也不可能一切照旧的恢复他们统治下的社会秩序。在遭到农民革命沉重打击的封建主义基地上,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倾向。”
封建主义联合外国势力镇压农民革命,屠杀人民,严重摧残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大革命失败后,地主阶级已完全无力恢复和发展他们视为根本的农业。在内外交困之时,统治者内部一场被称作“洋务运动”的自救运动兴起来了。洋务运动早期封建官僚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一些军工企业,他们购买新式机器,生产洋枪、洋炮,雇佣洋人教练,但机构庞大、坐吃空饷、腐败盛行、耗费不赀,“有了自造的枪炮轮船就能抵御外辱”仍是句空话。甲午海战一役,装备了洋枪洋炮的北洋水师仍然全军覆没便是铁证。
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相继失败后,具有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一部分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危机,一些以资产阶级观点提出“变法”主张的人开始出现。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等待发榜。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群情激愤。康有为写成“上今上皇帝书”,并由一千三百多人连署,即“公车上书”,这也是维新变法的前奏。
康有为青年时期受到过严格的正统儒家教育,他一生主张“尊孔”。在领导维新运动期间,他把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渗入到他所宣扬的“孔教”中,他的维新主张以不破坏君权为限度,并未越过传统儒学的藩篱。在香港、上海等地游历时,他开始通过读讲述世界大势和工艺技术的书籍,他得到了一些比较粗浅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世界之势有了一定了解,这些知识成为他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重要部分。康有为由此出发,抱着狂热的政治雄心期待争取皇帝的赞同和官僚阶级的同情。他胸怀救世大志,曾上皇帝七书,均急言局势的危急,必须大行变法、实行新政。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讨论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但仅四个月后,便被弹劾,由慈禧下令封闭。之后,上海强学会成立,发行《强学报》,不久也随之瓦解。之后,维新派创办《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报》、《国闻报》等,又在北京组织了粤学会、蜀学会等,并于1898年创立保国会,他们大声疾呼,痛切申述国家的危亡状况,旗帜鲜明地表示他们所主张的变法不仅是搞所无谓的“洋务”,而是要在政治上有一番改革。过这些途径,维新派通动员了力量,扩大了舆论影响。在政治上,维新派以庸俗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同洋务派就是否变法、允许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并实行君主立宪进行了激烈的论战,维新派全面地批判了洋务派的主张,并从中阐明了自己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路线,从思想上驳倒了洋务派。
在第六、七次上书中,康有为同样阐述形势危急,主张以日俄为榜样,向西方学习。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变革。但在仅仅103天之后,因为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一场“戊戌政变”便将维新派推上了断头台。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回头来看,在维新派内部,改良主义是他们的指导思想,总的宗旨是学习西方,改革旧社会、旧政治。维新派代表的上层资产阶级离不开封建地主阶级的帮助,他们的思想是混杂着封建思想的不纯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虽然是新鲜和有锐气的,激发了人们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积极性,但却无法在根本上动摇体制。他们打着传统的孔子之道作招牌,并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立场的表现。在对外政治方面,维新派在如何摆脱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上抱着改良主义的幻想,他们甚至提出了一套为帝国主义侵略者辩护的说法,但事实上,帝国主义是想成为中国的“主人”而非“朋友”。凭着这种思想,维新派显然是不可能提出反帝反封的口号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
在外部,维新派选择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作为理想中的圣主,光绪帝形式上是采取了维新派的路线,但细究新政内容,他采纳的实际上是李鸿章的路线,他是把维新派当做洋务派的后起之秀使用的。一方面,他不想做亡国之君,因此希望借助维新派变法图强;另一方面,光绪帝想通过变法,依赖维新派、洋务派,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摆脱慈禧太后,使自己行使皇帝的权力。康有为的重要奏议或议来议去或不了了之或面目全非,这种现状反映了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的困难处境,也反映了光绪帝的政治态度,他显然是不能代表要求自由发展的资产阶级的利益的。
显然无法承担起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大任;变法的性质是改良,是为了继续维系清朝统治者的统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体制改变,它超出了政治常规,但又不是革命;在这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中,站在前列的是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上层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并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从这一系列矛盾中就不难看出,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从整段历史上看,真正的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这是最令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最为害怕的但又在维新运动中未出场的角色。维新派选择依赖封建统治者而非人民,改革中并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斗争,这同样决定了改革必然走向失败。
当然,对待维新派,我们也要报以“理解式的同情”,要看到其思想的先进性和进步性,但又决不能宽容和落后一面:在那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能敏锐地看到国势衰颓并自觉承担救国大任便是了不起的举动,但其错误选择的代价又是沉痛的。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它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第二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摘要】中国近代史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让我们向历史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吧!的确如此,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面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成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而其根本内容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中国处于被侮辱、被损害、被宰割的地位。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但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斗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
理所当然,中国的独立落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身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其一,我们必须明白,清晰的认识到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大革命运动,截止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沦陷,共十四年,它的余波又继续了四年。这次大革命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近代的第一个革命高潮。
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惊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它向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不可估计的强大的革命力量,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在太平天国大革命和两次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朽性,也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极端反动性。从西方国家来的资产阶级侵略者,在世界的东方充当了绞杀人民进步事业的主要角色,他们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结成了反革命的同盟。在洒着千千万万农民哥革命的勇敢战士的鲜血的大地上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建立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但是一切反动势力都不能阻止由太平天国大革命所启导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代代继承下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1982年出版 页73)
其二,为了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二次革命高潮(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经过甲午战争,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有声势的政治运动。这就是梁康所领导的维新运动。维新派用各种方式制造舆论,组织社会团体,初步形成政党式的组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的确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是混合着封建思想的不纯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比起传统的封建思想来,毕竟是新鲜的和锐气的。它冲破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空气,激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一时社会大变。他们把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卷入政治运动之中,使他们在思想上资产阶级化,他们又通过学会、学校、报刊而使资产阶级政治化。他们在宣传组织活动所起的影响,超越了他们自己的意愿,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1982年出版 页313)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称为义和团的自发的农民运动像火山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这个火山的爆发,按时间说,几乎紧跟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后,它构成中国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的勃起正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危机的时候,又是在最靠近封建统治势力的中枢神经的地区。
光绪帝二十七年(1907年)四月,川东一带出现了义和团的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的口号,号召人民起义。次年,从资阳县开始,川东各地,以至川北、川南的一些地方爆发了,焚毁教堂的群众斗争。同时,在直隶省南部的广宗、巨鹿也发生了以景廷宾为领袖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扩展到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一些省份在这些地方潜伏下来的义和团群众参加了这次起义。川东和直隶省南部的两次斗争虽然可以说是义和团运动的余波,然而它们又是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同反对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清朝统治者的斗争相结合起来的先声。
其三,发生在第三次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虽然没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度过的。把延续两千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次以后,任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的革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其次,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得爱国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人、群众以罢工的形式参加斗争,不但是北京政府,而且是帝国主义感到十分震惊。
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众起了先锋作用。占中国人口中最大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的突出意义是工人阶级显示了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即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的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归功于各个阶级的努力(当然也不排除经济原因的影响),正是一次次的革命的发展,才使今天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历史任务,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人,我们要铭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参考文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胡绳
第三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摘要】中国近代史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让我们向历史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吧!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
维新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的乐园,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的把她建设 成人间乐园。” —巴金
“我荣幸的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的我的祖国的人民。”
—邓小平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胡锦涛 的确如此,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面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成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而其根本内容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中国处于被侮辱、被损害、被宰割的地位。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但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斗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
理所当然,中国的独立落在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身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其一,我们必须明白,清晰的认识到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大革命运动,截止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沦陷,共十四年,它的余波又继续了四年。这次大革命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近代的第一个革命高潮。
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惊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它向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不可估计的强大的革命力量,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在太平天国大革命和两次鸦片战争中充分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朽性,也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极端反动性。从西方国家来的资产阶级侵略者,在世界的东方充当了绞杀人民进步事业的主要角色,他们和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开始结成了反革命的同盟。在洒着千千万万农民哥革命的勇敢战士的鲜血的大地上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建立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但是一切反动势力都不能阻止由太平天国大革命所启导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代代继承下去。
其二,为了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二次革命高潮(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经过甲午战争,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有声势的政治运动。这就是梁康所领导的维新运动。维新派用各种方式制造舆论,组织社会团体,初步形成政党式的组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新派的宣传、组织活动,的确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是混合着封建思想的不纯粹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比起传统的封建思想来,毕竟是新鲜的和锐气的。它冲破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空气,激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一时社会大变。他们把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卷入政治运动之中,使他们在思想上资产阶级化,他们又通过学会、学校、报刊而使资产阶级政治化。他们在宣传组织活动所起的影响,超越了他们自己的意愿,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称为义和团的自发的农民运动像火山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这个火山的爆发,按时间说,几乎紧跟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后,它构成中国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和团的勃起正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危机的时候,又是在最靠
近封建统治势力的中枢神经的地区。
光绪帝二十七年(1907年)四月,川东一带出现了义和团的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的口号,号召人民起义。次年,从资阳县开始,川东各地,以至川北、川南的一些地方爆发了,焚毁教堂的群众斗争。同时,在直隶省南部的广宗、巨鹿也发生了以景廷宾为领袖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扩展到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一些省份在这些地方潜伏下来的义和团群众参加了这次起义。川东和直隶省南部的两次斗争虽然可以说是义和团运动的余波,然而它们又是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同反对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工具的清朝统治者的斗争相结合起来的先声。
其三,发生在第三次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失败了。虽然没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度过的。把延续两千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并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次以后,任何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的革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其次,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得爱国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人、群众以罢工的形式参加斗争,不但是北京政府,而且是帝国主义感到十分震惊。
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群众起了先锋作用。占中国人口中最大数的农民没有卷入这个运动。这个运动的突出意义是工人阶级显示了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那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即从俄国无产阶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得到的启发,又从五四运动的经验中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归功于各个阶级的努力(当然也不排除经济原因的影响),正是一次次的革命的发展,才使今天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历史任务,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人,我们要铭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参考文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
第四篇: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推荐)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英国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记录了人类的过去,也能预示人类未来,历史就是我们走过的日子,人类对于历史中智慧的渴求恒古如斯。
关于中国历史,相对于屈辱黑暗的中国近代历史,更多的人喜欢繁荣大气令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中国古代史,又或是振奋人心前途光明的中国现代史。而我则更多的偏爱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在众多的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著作中,我选择了胡绳先生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这本书是胡先生在养病期间完成的。全书约70万字,包括绪论在内共六篇二十七章,采用的是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论述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前半期,即 1840年到 1919 年之间的政治史。
所谓知人论世,要阅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之前,我先了解了胡绳先生。胡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近代史专家,其代表作品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等等。胡绳老先生生于1918年,去世于2000年,经历过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在各个时期都有他的身影,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一生。他的研究和写作能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了这本历史沉淀下来的著作。胡绳先生带我走近了那百年前那一段段神秘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所以胡绳先生并没有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胡绳先生把1840-1919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二个是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第三个是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1901—1912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期;第四个是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年),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酝酿的时期。
胡绳先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作了全新、独到的解读。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胡绳先生冠以了“伟大”一词,他在此书中这样提到:“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扰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胡绳先生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显示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蕴藏着的不可估计的强大的革命力量,阻止中国殖民地化。值得一提的是,胡绳先生关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从各个阶层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分别进行了阐述如第六章
(一)外国侵略者初期对太平天国的态度
(七)封建统治者把谁看成是真正的敌人 第八章
(四)知识分子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这样一来使得我们从多种视角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
关于义和团运动,胡绳先生是这样解读的,在他看来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以贫苦农民为主的自发的群众运动,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反复发生的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继续,是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最后一次。表明了中国已不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封建主义的中国。世界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中国已经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胡绳先生对农民运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中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只有在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辛亥革命,胡绳先生指出如同毛泽东所指出的,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的革命。
······
历史实践证明,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能够把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也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革命才取得了真正的胜利。读完整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全面了解这本书,我又查阅了很多对胡绳先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书评。1982年祁平“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1986年苗作斌“生动的历史再现 深刻的历史分析”2001年刘慧勇“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典范教材”
很多人都给予胡绳先生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了高度的评价,我从这本书中也读出了胡绳先生的爱国主义,对农民运动的肯定及其对无产阶级共产党的赞扬。
伟大的中国人民过去敢于反抗外来的压力,今后也不会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曾经的屈辱,看书时只顾着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愤怒,现实生活中却忘记了曾经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痛。让我们吸取教训,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第五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引会,在封建阶级的统治下生存、发展了几千年,经过隋唐经济鼎盛时期,以及各朝代的零星的光芒,我们陈旧的生产工具,与世隔绝的信息流通,使我们被世界先进抛弃却不自知。当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海上掠夺的时候,中国刚进入清朝;当荷兰崛起发展贸易的时候,中国当时的皇上坐在龙椅上等待接见蛮夷人使;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混合的自然经济,一点工业的影子都不能见到。固步自封的中国还是以为自己是最强大的国家,直到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外国侵略者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我们带来了文化、宗教的侵略。这时,才有一批知识分子觉悟到我们发展落后的情况。如何发愤图强救中国呢?这个时期也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观看过大国崛起的视频。真正感觉到欧洲的那片大陆在探索世界,建立殖民地,发展贸易的同时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制度也纷纷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转变。那种强国间的盛衰转变,此消彼长加速着世界的发展,而我们那时的中国真正的落后了。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 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本书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作者不同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而坚持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主体来论述中国近代史。作者认为,在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给予内外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作者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着墨不多,笔锋上凝聚着的鲜明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 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