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程报告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2 12: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遗传学课程报告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遗传学课程报告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遗传学课程报告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

课程报告讨论体会

这次课堂讨论使我们在制作PPT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更多有关遗传学的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对前沿课题的兴趣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在接到课题后,我们组便开始准备分工合作,细化各个步骤,尽量做到公平化,效率化。虽然人数不多,但没有感觉到压力的重大。虽然在事实上不排除组队中有部分同学持“走过场”的心态,但是我们还是按照能力的不同,让更多同学参与了进来。尽管在课程报告的最后,我们组是以单人报告的方式进行的,但同学们都能对所讲述的内容“了如指掌”。讨论的效果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内容上,我们主要对体细胞克隆做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从克隆细胞到克隆器官和个体都有涉入。特别是对克隆的意义和成功率的讨论,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和相关论坛,我们比较赞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后核重编程的研究成果。该理论认为,核的重编程是指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作为核供体,在移植入卵母细胞后关闭自身的基因表达程序,并启动胚胎发育所需的基因表达程序,从而获得全能性发育的过程,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X染色体失活、印记基因表达和端粒长度恢复等方面。而且相关文献表示,多次传代的细胞有利于克隆胚发育的原因可能在于传代后期的细胞中具有更少的后成性基因修饰,易于被再程序化;同时,多次传代的细胞中处于G。期。G。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多于早期传代的细胞。这也比较合理的指出了成功克隆的途径。此外,还有供、受体细胞的因素的影响,也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总之,能够提高克隆效率的方法,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是很多,但都基本上是基于对上述三者的研究,其它介入因素的改变还是很少。不论怎么说,克隆方法的提高也是局限的,我们常常关注针对性的个体,对广泛性的动物或生物,手段依然不能跟得上科学实验研究的步伐。

总之,我们对克隆虽然没有保持10年前的“兴奋”状态,但也保持了对它的好奇心,克隆课题仍然是时代前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和兴趣爱好者不断深入的探索,希望更多的有兴趣和有科研志向的人,齐心协力,使克隆这项技术能够早日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突破性进展。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报告给我们带来了多方面的收益,也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小组的认可度比较好。希望老师以后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类似这样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余发挥自己自主学习能力,调动起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这样也能逐步改变教学模式的“应试化”,使教师和学生共创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学习环境,达到教有所长、学有所用、共赢共进!

09水产(营养)

20091109 董宇文

2009103杨刚

20091098 陈之航

2009

何龙

2011/11/01

第二篇:《遗传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

《遗 传 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204 课程名称:《遗传学》 总学时数:48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有《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后续课有《基因工程》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机理的科学,是生物学科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物质基础及其内在规律;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改良,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

2、教学目标及意义

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遗传物质及其传递过程、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关系。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辨证关系,能够运用遗传变异理论解决生产实践上的实际问题。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有关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七学期。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注意与后续课程《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衔接。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弄清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其传递特点,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有效途径,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特征等内容。在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及其遗传学基础。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发展迅速,故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基础上,应广泛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发展,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态。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遗传学三大规律及其应用、基因定位、染色体结构与数目变异、细菌的遗传分析、分子遗传学基础和数量遗传学基础等内容。难点是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染色体数目变异与遗传分析;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内容。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提问、综述、实验、作业、教学辅助材料等,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应注意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和重要参考书:

教 材: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刘祖洞.遗传学(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杨业华.普通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宋运淳,余先觉.普通遗传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5)、徐晋麟,徐沁,陈淳.现代遗传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赵寿元,乔守怡.现代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刘国瑞等,《遗传学三百题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9)、李绍武,王永飞,李雅轩.考研精解-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H K Jain,1999,Genetics—Principles,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Science publishers, lnc USA.遗 传 学(Genetics)

7、其它: 从讲课内容上,删掉了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以避免与生物化学内容重复;删掉了第八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因在《分子生物学》中涉及到。略讲孟德尔定律,是避免与中学生物学的重复。简讲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避免与后续课程基因工程的重复。总之,便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重点、难点。

一、正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遗传学的发展及其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掌握遗传变异和遗传学的概念,以及遗传和变异的辩 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遗传学的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一)遗传学的概念

(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三)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第2节 遗传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类早期对遗传变异的认识

(二)遗传学的形成

(三)遗传学的发展

第3节 遗传学在科学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一)遗传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遗传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 : 1学时

第二章 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

一、教学要求

了解细胞核结构、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雌雄配子的形成;世代交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掌握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减数分裂;雌、雄配子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要点: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第2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知识要点:1.染色体的形态特征,2.染色体的数目。第3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知识要点:1.有丝分裂的过程,2.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第4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知识要点:1.减数分裂的过程,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第5节 配子形成和受精

知识要点:1.雌雄配子的形成,2.受精,3.直感现象,4.无融合生殖。第6节 生活周期 知识要点:1.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2.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3.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三、本章学时数:6 学时。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复习《生物化学》中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掌握DNA复制,RNA的转录、加工和翻译等基础知识;遗传密码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DNA复制过程;RNA的转录及转录后加工过程及研究进展;遗传密码;中心法则。

三、本章学时数:0学时(作为课后阅读处理)。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显性的相对性、基因互作以及两个规律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

掌握分离规律和自身组合规律的实质、重要的名词概念和统计学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分离规律 知识要点: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2.分离现象的解释,3.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4.分离规律的验证,5.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6.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第2节 独立分配规律

知识要点: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三对和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3.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第3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知识要点:1.乘法定理,2.加法定理,3.二项分布。第4节 基因的互作(略)

知识要点:1.互补作用,2.积加作用,3.重叠作用,4.显性上位作用,5.隐性上位作用,6.抑制作用,7.多因一效,8.一因多效,9.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

第五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一、教学要求

了解连锁交换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别分化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性别异常的现象及发生的原因。

掌握连锁遗传机理,连锁遗传的分析方法,性别决定方式和性连锁遗传机理;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的表现

知识要点: 1.相引相,2.相斥相,3、连锁遗传的解释

4、果蝇的完全连锁,5、不完全连锁,6、交换。第2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知识要点: 1.交换值概念,2.交换值的测定。第3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作图

知识要点: 1.基因定位:1.1 两点测验,1.2 三点测验;2.干扰与符合,3、连锁遗传作图。

第4节 真菌类的连锁和交换

知识要点:

1、红色链孢霉的生活史,2、四分子分析,3、着丝粒作图,4、着丝粒距离和重组频率。

第5节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6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知识要点: 1.性别决定:1.1 遗传因素决定性别:1.1.1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1.1.2 遗传平衡与性别决定,1.1.3 染色体倍性决定性别,1.1.4 H-Y抗原与性别,1.1.5 性别决定基因。2.性别与环境:2.1 激素与性别,2.2 营养与性别,2.3 环境温度与性别,2.4 环境条件与植物性别分化。

3.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3.1 X染色上隐性基因的遗传,3.2 X染色上显性基因的遗。4.Z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5.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5.1 限性遗传,5.2 从性遗传。

本章学时数:5学时。

第六章 染色体的变异

一、教学要求

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鉴别和染色体畸变在实践中的应用。

掌握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遗传效应。尤其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和易位的减数分裂行为;整倍体、非整倍体的类型、遗传效应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知识要点:1.缺失:1.1 缺失的类别,1.2 缺失的遗传效应。2.重复:2.1 重复的类别,2.2 重复的遗传效应。3.倒位:3.1 倒位的类别,3.2 倒位的遗传效应。4.易位:4.1 易位的类别,4.2 易位的遗传效应。

第2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知识要点:6.1 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6.2 果绳的CIB测定法,6.3 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

第3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

知识要点:1.染色体组及其倍数的变异:1.1 染色体组及其整倍性,1.2 一倍体,1.3 整倍体的同源性与异源性,1.4 非整倍体。2.同源多倍体:2.1 同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2.2 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3.异源多倍体:3.1 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3.2 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4.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其应用:4.1 未减数配子的结合与多倍体形成,4.2 合子染色体数加倍与多倍体形成,4.3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应用。5.单倍体。6.非整倍体:6.1 单体,6.2 缺失,6.3.三体,6.4.四体。7.非整倍体的应用:7.1 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7.2有目标地替换染色体。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七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原核生物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特点。掌握如何进行细菌和病毒染色体的遗传作图。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

知识要点:1.1细菌,1.2病毒,1.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知识要点:

1、噬菌体的结构和生活史,2、噬菌体的突变型,3、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遗传作图。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

知识要点:

1、转化,2、接合,3、性导,4、转导。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八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调控的类型。掌握基因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基因的概念

知识要点:

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2、基因的微细结构,3、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达。第2节 基因调控

知识要点:

1、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2、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3、翻译水平的调控。

三、本章学时数:0学时。

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一、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的内容和应用。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基因工程

知识要点:1.基因工程概述,2.限制性内切酶,3.载体,4.基因的分离与鉴定,5.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2节 基因组学。

知识要点:1.基因组图谱的构建,2.基因组图谱的应用,3.后基因组学。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十章 基因突变

一、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突变的诱发。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特征与鉴定;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知识要点: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4.突变的平行性。

第2节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知识要点:1.突变类型,2.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3.外显率和表现度,4.大突变和微突

第3节 基因突变的鉴定

知识要点: 1.植物基因突变的鉴定,2.生化突变的鉴定,3.人类基因突变的鉴定。第4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知识要点:

1、突变的分子机制,2突变的修复。

第5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

知识要点:

1、物理因素的诱发,2、化学因素的诱发。

第6节 转座因子

知识要点:

1、转座因子的发现和鉴定,2、转座因子的结构特征,3、转座因子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

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和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的特点

知识要点:1.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第2节 母性影响

知识要点:短暂、持久的母性影响 第3节 叶绿体遗传

知识要点:1.叶绿体遗传的花斑现象,2.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4节 线粒体遗传

知识要点:1.线粒体遗传的表现,2.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5节 其它细胞质颗粒的遗传

知识要点:1.细胞共生体的遗传,2.质粒的遗传。第6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知识要点:1.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其遗传特点,2.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3.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利用。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十二章 遗传与发育

一、教学要求

了解个体发育的特点及其遗传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知识要点:1.1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1.2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1.3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第二节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知识要点:2.1个体发育的阶段性,2.2基因与发育模式,2.3基因与发育过程.第三节 细胞的全能性

知识要点:细胞的全能性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以及杂种优势的理论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和基础、遗传率的概念及其估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1、2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其遗传基础

知识要点:1.数量性状的特征,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第3节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知识要点:

1、平均数,2、方差和标准差 第4节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知识要点:1.遗传率的概念,2.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不推导公式),3.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4.遗传率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5节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知识要点: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第6节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知识要点:1.近亲繁殖的概念,2.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3.回交的遗传效应,4.纯系学说。5.杂种优势的概念;6.杂种优势的基本特点,6.1 F1的优势表现,6.2 F2的衰退表现;7.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7.1 显性假说,7.2 超显性假说。

三、本章学时数:5学时。

第十四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一、教学要求

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遗传基础,群体遗传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物种形成机制。教学内容

第1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知识要点: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温伯格定律。第2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知识要点:1.突变,2.选择,3.遗传漂移,4.迁移。第3节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

知识要点:

1、生物进化的概述,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3、分子水平的进化。

第4节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方式

知识要点:1.物种的概念,2.物种形成的方式。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研室:生物技术

执笔人:解绍儒

李玉晖

系主任审核签名:

第三篇:遗传学课程论文写作方法及要求

遗传学课程论文(综述)写作方法和要求

一、综述性论文写作程序

——找到感兴趣的问题,以此为关键词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最新论文

——根据这些最新论文的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总结出对应的英文名词

——通过EI、SCI、Wiki、scholur.google 检索英文词,得到近3年相关论文的出处和摘要 ——总结出最重要的综述,深入阅读

(如何判断重要性?影响因子高的期刊)

——用一段文字总结每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和手段,根据研究对象、原理、手段、应用等对阅

读的论文进行分类。

——列出综述论文的写作提纲

——论文写作

二、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内容反映2008年以来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2、;论文字数:2000-3000字;论文摘要300字左右。

3、论文格式:正文用宋体,小四,行距20磅;大标题黑体,小三;小标题黑

体,四号。

4、引用参考文献至少6篇;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的格式及范例如下:

期刊论文类:作者名.论文题目[J].期刊名,年份,卷序号(期序号):页码。

[1]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 42-52.书籍类:

[2]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02-357.学位论文类:

[3] 孙虎.柿树炭疽菌基因组文库构建及致病性相关突变体的筛选分析[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4.5、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按零分处理。

6、交稿时间:

7、电子稿文档名称统一为:学号姓名论文标题。如:

11141021王路遥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进展

第四篇:遗传学实验体会及课程设置建议

09生科二班 杨梦甜 0907040123 遗传学实验心得体会及建议

关于遗传学这门学科,其实我觉得并不会很简单,遗传学在高中的生物学习中也算是表较难的一个部分,注重理解,而在我们大学生涯中又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我们的遗传学实验。对于这一点,其实我是很兴奋的。可是接下来我又纠结了······作为实验我没有感觉到遗传学实验的特殊性,这是我的感受。周而复始地围着染色体,细胞的观察打转,而且一而再地实验失败观察不到现象,使得我们很无奈。

或许是自己本身缺乏经验,所以看似简单的实验老是做失败;也有缺乏耐心的原因,每每到了五点来钟,生物钟就提醒我了,该吃饭了,于是置失败的实验于不顾。而缺乏交流也是其中的问题了,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当然实验就更不能了,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积极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也是致使实验失败的重大原因之一。其实遗传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它包含了生物体很多奥秘,它是一门既要结合理论知识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科学,所以遗传学实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它,认真学习好理论知识,使之付诸实践。

再说说对于这门课程的建议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最大的难处是把实验做成功,由于实验的多次失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我们的自信心,我们对于实验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言。所以在这里希望老师每次讲解实验的时候能够实际给我们操作一遍,或者是事先下载好网上操作的视频给我们观看,了解其具体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我想可以更好的让我们完成实验,成功率和效率都会提高很多.其次,就是对于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的问题,个人觉得遗传学实验课程设置所包括的内容涵盖面太过狭窄,大多都是对于染色体的观察操作,重复性较高,没有涵盖到遗传学里面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遗传学内容。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遗传学学习和研究深度不够。希望这方面在课程设计之中能够得到加强。

再者,遗传学实验本身就和其他实验不同。它应该包含一个实验设计的项目。我建议在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当中,可以让我们事先对实验进行设计,再拿到实验室进行验证操作,大家相互讨论,通过实验结果等等一些因素来判定设计的完善与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实验室器材的缺乏,每次我们实验室的显微镜数量都不够,就算够了质量也不太高,这样很影响我们对装片的观察,希望学院对这方面能重视起来。

以上就是我对于遗传学实验的体会及建议,句句肺腑之言,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海涵。谢谢!

第五篇:《医学遗传学》课程简介(临床等)

《医学遗传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

英文名称:《Medical Genetics》

开课单位: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限选课

总 学 时:42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12学时

学分:2.3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法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目前只能达到

了解)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基本原则,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初步解决一些实践中的遗传学问题。

内容简介:《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前沿学科,本课程是研

究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采取电化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基本按理论讲授与实际动手操作、形态学观察等方式上课。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理论考试占70%,实验成绩占30%。

教材:《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蔡绍京,1版,2006年。主讲教师:李学英副教授路健助教

下载遗传学课程报告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遗传学课程报告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称解释: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成对成双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大小、形态、着丝粒的位置、染色粒的排列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non-hom......

    遗传学教案

    遗传学教案 Genetics 课程代码:10102104 学时数:72学时(讲课:58学时;实验:14学时;实习:无) 学分数:4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遗传分析的一般方......

    遗传学教学大纲

    遗传学教学大纲 序言 §0.1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 遗传的定义;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遗传、变异与选择在生物进化与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遗传学的任务。 §......

    遗传学教学大纲

    本科生教学大纲 教 学 单 位: 畜牧兽医学院 课程编号: 09281058 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授课对象:课程性质:学时数:学分数:执笔人:审核人:编写日期:动物遗传学B Animal Genetics 动物科......

    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五篇]

    题目: 课程名称: 作 者: 学 院: 学 号: 评阅成绩: 2012年4月 《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课程论文要求 1、论文内容参考范围(题目自拟)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意义; 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遗传学问答题(精选5篇)

    四、问答题 1、简述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 2、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的概念、类别、细胞学鉴定方法及遗传效应。 3、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的概......

    医学遗传学习题

    医学遗传学习题 1、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类?对人类有何危害? 2、简述基因概念的发展。 3、简述HGP的整体目标和任务。 4、何为基因突变,它可分为哪些类型、基因突变有哪些......

    遗传学听课感想

    基因治疗——谨之慎之 古人常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为两类——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简单来说,我认为前者就是治标不治本,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正如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