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2 12: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

第一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后感

写作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力量不断状大并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舞台,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对世界无产阶级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一时期的斗争都停留在自发组织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有了一些社会主义的萌芽,但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因为其不科学性也没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进行指导,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他个人思想的不断转变中应运而生的。

马克思于1841年3月毕业于柏林大学,当时他在政治立场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立场上信奉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1842年4月到1843年3月在《莱茵报》工作的过程中,政治立场上开始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哲学立场上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1843年5到10月,他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朝着唯物史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认为要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所描绘的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即社会经济领域中去寻找和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并于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双刊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已初步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和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的转变。1844年9月到1845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清算了黑格尔之后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述了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并进一步揭示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但在《神圣家族》里,马恩并没有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批判,明显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并对费尔巴哈哲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政府的要求下将马克思驱逐出巴黎,于是马克思于1845年2月3日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进一步研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并不断地思考,终于于1845年春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提纲》的问世不仅表明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为建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内容提要:

《提纲》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二是对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并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以实践为基础。虽然费尔巴哈1841年写作的《基督教的本质》标志着唯物主义的产生,但这种唯物主义把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看不到人类是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去能动地反映世界。唯心主义虽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被动反映论的缺陷,但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客观物质内容抽象掉了,只剩下意志、愿望等纯主观的东西,把人的精神因素夸大为脱离了物质基础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接着先肯定了区别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然后又指出费尔巴哈轻视和贬低实践,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人为了生存而去适应环境的日常生活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部分,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旧哲学中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但社会历史观却是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及其观念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同时又认为环境由天才人物的意见所支配,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马克思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质疑,他提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具有一致性;实践是二者实现相互作用的基础。在此马克思指出了实践对环境和教育的改造作用。由于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最本质的特征,而实践也不是单个人的实践,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虽然从无神论角度出发,否认上帝,剥掉了宗教神秘的外衣,但没有看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三部分,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的市民社会实质是资产阶级社会,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则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从这一点又得出了旧哲学家们脱离实践,只是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而没有对改变世界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进而得出结论:新唯物主义则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为基础,为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理论和思想上的指导。

我的思考:

(1)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

黑格尔1829年就已经担任了柏林大学的校长,之前也是柏林大学的哲学教授。而费尔巴哈在当时思想界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马克思敢于在权威面前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敢于对书本和权威提出质疑和批判,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也启发我们一定要将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纸上谈兵。结合当前的形势,习近平主席也提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因此这也对我们青年学生提出了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将个人追求同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加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2)不断学习、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马克思一开始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后来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也给予了很大的评价,但随着自身不断的学习和知识的日益丰富,他逐渐认识到以前观点的片面性并做出了及时的更改,正是由于这种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成就了自身和整个世界。结合师范专业来思考,我们将来大多会从事中学政治课的教育工作,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此必须树立永无止境地追求真理的观念,并且要切实做到终身学习,这样才能做一名严谨、求实、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纲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实践。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实践明确了自己走什么道路,检验了真理。中国有今天的发展,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我们将马克思在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实践。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正确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篇:《有关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读书笔记

一、写作背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写于1845年春天的布鲁塞尔。这份《提纲》写在马克思1844—1847年自己的记事本第51—55页中。当时这个《提纲》只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发现了它,在做了文字整理之后,才作为该书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对于这个《提纲》,恩格斯给予了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又说,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页)

二、写作原因

马克思在1845年写这份《提纲》,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正确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当时的工人运动还没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当时社会上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反动的、保守的就是空想的、非科学的。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也是脱离工人运动,因而也是不能指导工人运动的。

这样,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面前就提出了一项任务: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条件下,进一步改造旧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建立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在无产阶级中间宣传这种新的世界观,使它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列宁在说明当时哲学界的状况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面临的任务是写道:“马克思、恩格斯和狄茨根出现于哲学舞台上,都是当唯物主义在所有先进知识分子中间、特别是在工人运动中间已经占据又是的时候。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意的不是重复旧的东西,而是认真的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就是说,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物的上层,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在认识论领域中只限于改正费尔巴哈的错误,讥笑唯物主义者杜林的庸俗,批判毕希纳的错误(见狄茨根的著作),强调这些在工人中间影响广名声大的著作家所特别缺少的辩证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十四卷,第255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马克思在当时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做的第一次尝试。

——出自百度摘录和自己的整理

三、内容简介

《提纲》的基本思想是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象一条红线贯穿《提纲》的始终。马克思依据社会践的观点,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心史观,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要点。恩格斯称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摘自百度文库

四、读书心得

《提纲》的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其基本内容是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了解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新旧唯物主义是原则区别的。新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这一伟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改造世界作为哲学的根本宗旨。

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基本观点,实践思想是《提纲》的灵魂,它像一根主线,贯穿于《提纲》的每一条之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观点的标准。马克思又运用实践观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马克思还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任务就是改造世界。总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同以前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知道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同时,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综上,在生活中要从实际出发,一切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检验我们做事的结果。

第三篇:费尔巴哈提纲读书报告(本站推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马克思在1845年创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纲》共十一条,一千多字。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机械的、形而上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束缚。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提纲》的第一条中,指明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成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观点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中,认识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和抽象人。而新唯物主义从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承认人依赖于自然,并强调了自然的人化,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这样的自然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会受一定的关系制约。

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人们在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了“环境”,而且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也改造了人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同时又根据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一致的过程,而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的实践。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

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

《提纲》第七条讲到: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进到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就在于人们受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

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的时候,会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把市民等同于资产阶级。《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市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术语,用来表示当时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提纲》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旧唯物主义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其他人没有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提纲》第十条中“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从阶级立场来看,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系,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人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最后,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辩证唯物主义和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认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

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

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第四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从内容上看这本著作并不长,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只有1400多字。但是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对于马克思的影响之深远。马克思、恩格斯都肯定过,在他们创立新哲学中,费尔巴哈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1865年在《论蒲鲁东》一文中说:“和黑格尔比起来,费尔巴哈是极其贫乏的。但是,他在黑格尔以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恩格斯1888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我认为我们还欠着一笔信誉债,就是要完全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经一度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在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继承了他的辩证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接受了他的唯物主义,创立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但是,我认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马克思一开始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但他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一者,创立科学人学体系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批判。探讨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思想有一定的帮助。

费尔巴哈既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又超越了费尔巴哈。一马克思从来不是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者。在宗教批判中,马克思既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又超越了费尔巴哈,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在构建科学人学中,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但对黑洛尔辩证法的解释马克思却不赞成,而且,马克思的人学与费尔巴哈的人学也根本的不同,在人的本质观上,人与自然关系上,马克思远远地超出了费尔巴哈。在新世界观的萌芽和建构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采取批判的态度,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创立了他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这一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第五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作者:杨逸飞 序号:26 学号:3150104662 年级:大二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张彦

这是一篇仅仅由十一条论点所组成的文章,但寥寥千言,马克思便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的基本缺陷,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在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追溯当时的时代背景,在19世纪上半叶,英、法等欧洲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日渐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高涨,十年内便出现了数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席卷在内。这些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工人阶级内部仍流传的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严重阻碍了无产阶级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于是马克思在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也开展着理论研究的工作。于是在这一特殊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应用于社会领域,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的同时,强调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提纲》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条,是在总体上对费尔巴哈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明确缺点的提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并不认识实践这个概念,后者只是把它当作生活中的琐事,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与此同时,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原理,认为人们应该自觉地通过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第二部分的第三到九条中,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并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而是一个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其中,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能正确把握社会的本质,进而不能正确衡量社会经济关系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决定作用,因此在社会观上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最后的两条中,马克思综合之前的分析对整个《提纲》进行总结。马克思在这部分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指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提纲》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实意义,它间接的找出旧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相同点,即只能看到个别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而看不到阶级、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实践思想是《提纲》的灵魂,它像一根主线,贯穿于《提纲》的每一条之中。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性,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革命性原理,为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良好的改革愿望,并不一定能导致良好的实践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在改革开放中,不仅要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良好改革愿望,而且要有能够将良好的改革愿望付诸实施明能够取得良好成效的正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从而保持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改革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受损失。

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对《提纲》的照搬照抄是错误的。形势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在新世纪征程中将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因此,我们在运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时需要结合国情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遵循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不懂得或不愿意遵循客观规律的人,例如那些留恋权力搞审批经济的领导干部和部门,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相应客观规律的惩罚。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深入认识、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规律相互结合的新途径。除此之外,在社会主义改革中,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体制转轨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基本制度,其阶级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市场经济体制则不具有阶级属性,只是一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能够比计划经济体制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的经济管理手段。但是市场经济毕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因素,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必然会对社会主义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体制转轨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才能使社会主义改革真正成为马克思所讲的“革命的实践”,使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中健康快速发展。

《提纲》不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了革新,也逐渐成为后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坚持真理,并通过社会实践寻找人们思想产生的根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

下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读书笔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寒假之余,再次阅读了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文章只有短短的十一条,一千余字,但其中却蕴含着超强哲理和智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读书报告

    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 ——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撰写的,最早发表于1888年。尽管......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基本思想的形成,以下简称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报告

    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心得 学院名称:********学院 班 级:**级*班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2 年 8 月 20 日 在暑假期间,拜读了......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马 克 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88年由恩格斯发表的稿本)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读后感林振110900723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

    费尔巴哈提纲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信息安全 周培垚 10385050 摘要:《提纲》对旧唯物主义根本缺陷进行揭露;以及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 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金融三班 201304020329 阎娇娇 在我们读像马克思这样的历史伟人倾其毕生经历给后人留下的财富瑰宝时,需要抱着很虔诚的心态。我觉得这是表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