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弘扬“吴文化”的心得体会
关于弘扬“吴文化”的心得体会
府巷村党委书记——惠忠
中共苏州市吴中区三届委员会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吴中的发展主题导向是“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对当代吴中人来说,“吴文化”既是物质层面的“山水苏州”,也是精神层面的“人文吴中”。新吴中”是“强富美高”新江苏新苏州在吴中落地的具体实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吴中探索。
苏州是著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择此筑城至今,苏州古城尽管经历沧桑,但基本保持了“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2500多年来,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经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使苏州成为吴文化的发祥地,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区和主要代表。
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吴地儿女尽管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曲折磨难,但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吴地人民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吴地文化,它为吴地的繁荣发展、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发掘弘扬吴地文化,将优秀传统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凸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本质上说,也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生存状态的要求。推动吴地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发挥吴中发展的软实力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是吴中又好又快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篇:吴文化教案
[吴文化教案]
吴文化教案
课题:第5课 江畔峰峦 第6课 湖光山色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以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类目标)
1、了解宁镇山脉的走向、物产与矿藏,吴文化教案。
2、知道宁镇山脉南部的茅山、东部的“京口三山”的景观特色。
3、知道由于人类活动,“京口三山”只有焦山仍立于江中。
4、知道苏州太湖洞庭东山丰富的物产。
5、知道苏州太湖西山“七胜”并入选国家地质公园。
6、知道宜溧山区著名的溶洞;知道我们家乡宜兴是“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是“全国生态城市”和“全国山水城市”,进一步增强自豪感,为建设美丽的家乡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茅山、“京口三山”各不相同的景观特色。
2、了解金山、北固山如今已和陆地连接的原因。
3、太湖“洞庭”的位置和特有物产丰富的原因。
4、联系课文,交流对家乡溶洞、陶瓷、毛竹等的认识。
5、溶洞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1、“京口三山”的小故事。
2、歌颂宜兴山水的诗歌。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课文:第5课 江畔峰峦 第六课 湖光山色
同学们经过了预习,你们知道这两课的重点是介绍江南的什么?(山)
(二)、欣赏同学们对第5课前言的朗读,一起理解前言的主要内容,教案《吴文化教案》。(朗朗青山)
(三)师生一起阅读课文,理清重点,记住有关知识。
1、学习“江畔起峰峦” a、“宁镇山脉”的位置和物产、矿藏 b、“考考你”:认识丘陵和山地的高度、坡度;知道家乡有“张渚山区丘陵”和“铜官山区丘陵”等。
2、学习“第一福地数茅山” a、茅山的位置
b、道教圣地;有道教祖圣老子的铜像
3、学习“三山美名扬” a、知道“京口”——镇江;“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 b、知道“北固山、金山”为什么已和陆地连接 c、交流“水漫金山”和“刘备招亲”(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
(四)、师生一起阅读第6课,理清重点,记住有关知识。
1、欣赏同学们对第6课前言的朗读,一起理解前言的主要内容。(山水画卷)
2、学习“洞庭仙境美”
a、知道洞庭东山的位置和丰富的物产 b、考考你:
太湖的位置:北至无锡,南至浙江;东至苏州,西至宜兴 东山岛三面环水,是半岛 太湖中最大的岛是西洞庭山 c、欣赏西山“七胜”;西山入选国家地质公园
3、学习“宜溧山地雄”
a、课文里是怎样介绍宜兴的?有谁知道我们家乡宜兴是“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
b、详细交流对善卷洞的了解(三层;神奇在水洞)c、考考你:石笋;石钟乳;石柱
(五)总结课文:
吴文化地区的哪些山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怎样概括家乡宜兴突出的优美风景?(洞的„„陶的„„茶的„„竹的„„)
吴文化地区山水优美,景色秀丽„„
五、布置作业:预习第7、第8两课。
教学反思
第三篇:吴文化教案
第一课 家在江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的含义。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3.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4.了解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与吴文化的关系,以及吴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5.交流吴文化地区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6.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江南”的含义。
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3.交流吴文化地区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
三、教学准备: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 言
1.教师提问:我们属于什么省份?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我们生活在哪个部分?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在长江南岸,上海和南京之间,有四个珍珠般熠熠闪光的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南。
(二)江南好地方
1.教师讲解: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丽的山水风光、发达的经济、聪慧勤劳的人们。2.学生完成“试身手”中的两道题,同桌交流。
(三)长江三角洲
1.学生自学课文中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描绘。
2.教师提问: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 3.学生回答:地理特征:低平。气候特征:湿润。
自然环境:优越。4.学生完成“考考你”。
(四)锦绣江南
学生自学“知识窗”,了解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与吴文化的关系,以及吴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五)课外拓展
学生交流吴文化地区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
第二课 烟雨江南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江南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2. 了解南北的气候差距。
3. 了解江南地区的降雨特征以及“梅雨”的含义。4. 了解江南气候与苏南旱涝灾害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江南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2.了解江南地区的降雨特征以及“梅雨”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 言
1. 教师板书书中古诗。
2.学生朗读古诗,体会江南气候的特征,小组进行交流。
(二)冷暖两重天
1.学生朗读书中对江南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2.学生自学“考考你”。
3.教师提问“考考你”中的问题。4.学生交流“想一想”。5.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三)无边雨朦朦
1.教师讲解:江苏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一般在800—1200毫米之间。苏南地区降水较多,但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2.教师提问“考考你”中的问题。
3.学生朗读书中对“梅雨”的描述,掌握它的含义。4.学生讨论“议一议”。5.学生欣赏“请你欣赏”。
(四)台风威力猛
1.学生观察图片,讨论这是什么天气?怎么办? 2.教师小结:江南气候与苏南旱涝灾害的关系。3.学生齐读文中描述江南气候与苏南旱涝 灾害的关系的句子。
第三课 大江奔流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长江的发源地、全长,及在世界江流中的排名。2. 了解长江的“母亲河”作用。3. 了解长江水系。
4. 了解近几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环境的破坏对长江的影响,及人们应怎样减少洪水灾害。5. 了解长江面临的六大危机,以及我们应怎样治理长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长江的发源地、全长,及在世界江流中的排名。2. 了解长江的“母亲河”作用。
3.了解长江面临的六大危机,以及我们应怎样治理长江。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
1.学生欣赏《长江之歌》。
2.教师提问:歌中描述的是谁?(板书课题)3.学生跟录音学唱《长江之歌》。
(二)滔滔长江水
1.学生看图自学文中对长江的描述,以及“知识窗”中内容。2.教师针对以上内容提问:长江发源地在哪儿?全长有几米?
在世界江流中排名第几?
(三)母亲河
1.教师展示长江对人们生产、生活发挥作用的图片。2.学生具体讲述长江有哪些作用?
长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土壤肥沃,便于耕作;
长江水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减少旱涝灾害的影响;
长江还提供丰富的水源,供沿线居民饮用;
长江还提供便捷的水道,方便货物的运输等。3. 学生自学长江水系。
(四)愤怒的江水
1.学生看“抗洪抢险”图。
2.教师描述近几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环境的破坏对长江的影响,及人们应怎样减少洪水灾害。
(五)长江,请不要哭泣
1.了解长江面临的六大危机,以及我们应怎样治理长江。2.学生小组讨论“议一议”中的问题。3.布置课后小组完成“活动与研究”。
第四课 江南水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烟波浩渺的太湖的位置、面积及在淡水湖中的排名。2. 了解世外桃园天目湖的位置、面积。3. 了解城市明眸金鸡湖的位置、面积。4. 了解京杭运河的位置、面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烟波浩渺的太湖的位置、面积及在淡水湖中的排名。2.了解城市明眸金鸡湖的位置、面积。3.了解世外桃园天目湖的位置、面积。4.了解京杭运河的位置、面积。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烟波浩渺太湖美
1. 学生欣赏歌曲《太湖美》。2. 教师介绍太湖的有关知识。
太湖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千米,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附近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形成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太湖散布着48个岛屿。
3. 学生讨论“考考你”。4. 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二)世外桃园天目湖
1. 学生自学文中介绍天目湖的内容,然后完成“考考你”。
(三)城市明眸金鸡湖 1. 教师介绍金鸡湖。
金鸡湖位于苏州东部,是苏州的城中湖泊,是苏州市重要水产基地之一。金鸡湖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城中湖泊公园,面积超过7平方千米,是21世纪苏州“人间新天堂”的象征。
2.学生自己完成“请你欣赏”中的内容的阅读。
(四)悠悠运河情
1. 教师介绍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等等。
2. 学生自学“知识窗”。3. 学生组内完成“活动与探究”。
第五课 江畔峰峦
教学目标 1了解宁镇山脉。2了解“道教圣地”茅山。
3了解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宁镇山脉。2了解“道教圣地”茅山。
3了解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教学准备挂 图 教学过程 江畔起峰峦 教师介绍宁镇山脉。宁镇山脉位于南京和镇江之间,是海拔不高的低山丘陵,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资源,是江苏省唯一的铁矿和石灰岩矿的产地,还有著名的温泉。
学生自学“知识窗”。
介绍温泉的形成,以及温泉对治疗疾病和养生的作用。学生小组完成“考考你”。
教师校正答案,注重丘陵与山地的区别。第一福地数茅山
1.到过茅山旅游的学生介绍茅山。2.学生自学“第一福地数茅山”的内容。3.教师提问:茅山位于哪儿?山体呈什么形状? 山的高度有多少?最高峰高多少米? 4.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三山美名扬
学生自学介绍三山的内容。
教师提问:“京口三山”是指哪三座山?“京口三山”位于哪儿? 学生小组讨论“议一议”。
第四篇: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得体会1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我们上党老区的传家宝。无论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长治人民奋勇前进。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太行精神,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从坚定理想信念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今天,我们面临着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以我们身边鲜活的典型申纪兰、段爱平、申飞飞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定信仰,忠诚不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太行儿女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革命战争史,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作风建设史。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各级干部要勤思勤为不懈怠,真抓实干不浮躁,清正严明守纪律,以经济发展的新成效,造福一方百姓。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攻坚克难,大胆实践,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长治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我们要紧密结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和节能降耗减排率,既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地下资源的文章做好,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地上资源的文章做好,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早日实现资源城市向经济文化城市的转型。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扭住发展不动摇,奋力实现我市经济浴火重生。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致力发展。唯有发展才能破解制约长治发展的瓶颈进而以发展之力蓄积突破之势。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既要把两学一做抓好抓出成效,又要把活动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百姓的实际行动。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省委骆惠宁书记的安排部署,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在项目建设上下苦功,坚持在回稳促增上做文章,坚持在改革创新上出真招,狠抓安全生产不松懈,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继续办好民生实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干事激情,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xx振兴崛起作出长治应有的贡献。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得体会2
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回顾沂蒙历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沂蒙精神的淬炼下,沂蒙党政军民也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沂蒙这片沃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沂蒙历史文化和感天动地的沂蒙红色文化。作为沂蒙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沂蒙精神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又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果说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党政军民的文化基因,沂蒙精神就是沂蒙党政军民的灵魂,这种基因与灵魂构成了沂蒙党政军民的特质是沂蒙党政军民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本所在。
20xx年11月,在视察临沂时指出:xx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习的重要讲话启示我们,沂蒙精神含着双重主体、双重内涵,一方面是沂蒙党政军及其精神,另一方面是沂蒙人民及其精神,两者构成沂蒙精神的内涵体系。
从沂蒙党政军这个主体看,表现出胸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的大仁。这种大仁是仁政的升华,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念的深度融合。从沂蒙人民这个主体看,表现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大义。这种大义是义理的升华,是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深度融合。沂蒙党政军民还共同具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战争年代表现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和平时期表现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种奋发有为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展现,深刻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精髓。
由此看来,与沂蒙精神的双重主体相匹配,沂蒙精神的内涵体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大仁大义、奋发有为。大仁大义、奋发有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是齐鲁文化在现当代的传承发展,不仅能够完整概括沂蒙精神的双重意蕴,也可以充分展示新时期xx精神的精神内核。弘扬新时期沂蒙精神,就是要在深刻把握关于沂蒙精神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定沂蒙文化自信,弘扬沂蒙党政军民大仁大义、奋发有为的精神,重铸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
就弘扬沂蒙精神的内容而言,要做到一个深刻认识把握三个着力点。一个深刻认识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沂蒙精神不仅是人民群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是党政军胸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的精神。三个着力点一是要充分运用沂蒙文化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深刻揭示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内在联系,弘扬中国精神,凝练中国共识,汇聚中国力量,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把握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就弘扬沂蒙精神的主体而言,要牢固树立双主体思维。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与军队这一主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这一主体要高度信任党、真心拥护党。沂蒙精神生成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双主体意味着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也客观存在着双主体任何一个主体的缺位,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无以为继。
就弘扬沂蒙精神的路径而言,要做好三个节点的有效衔接。一是做好沂蒙精神的理论研究。要尊重历史,着眼现实,与时俱进,加强研究,充分挖掘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二是做好沂蒙精神的宣传教育。要把沂蒙精神融入区域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三是做好沂蒙精神的实践。实践沂蒙精神,党员干部要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要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青少年学生主要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得体会3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好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为重要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格,已浸润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和气魄,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对其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为追求独立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科学性,即革命文化坚持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既扎根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实践,又发展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品格,锻造民族风骨,促进民族自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充分展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秀品质的文化。面向现代化,就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面向世界,就是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面向未来,就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上的旗帜,为当代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升国民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10月28日下午,市水利局党组召开弘扬太行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专题研讨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宋辉文主持会议并讲话,局领导孙景峰、李文艺、张晋、郭晓光、梁志忠、尚治安出席会议。会上,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围绕主题,结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畅谈了认识体会,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宋辉文在讲话中指出,太行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不断开拓奋进、推进新的伟大事业发展的独特政治优势和不竭力量源泉。他强调,一是要深刻理解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太行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要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把太行精神植根到理想信念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保持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清醒、行动上的自觉。二是要自觉用太行精神来指导工作。要把学习弘扬太行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骆惠宁书记在长治调研时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越是面临压力大、困难多,越要用革命精神滋养思想、激励行为,真正把太行精神转化为推动长治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要突出抓好市域大水网建设、浊漳xx源河流生态修复、水利扶贫攻坚、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要把太行精神体现到改进作风上。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全方位推进水利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过硬的作风。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百日行动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动员和引导水利系统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主动担当,不断推动长治水利事业取得新成效,为全市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第五篇: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心得体会
邓天碧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显示了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我们党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最终还要通过文化力量来展示。提出文化自信,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注释。
什么是文化自信?我理解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代代相传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广泛地深入到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谓凡有人在则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既深且厚,深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一切活动的“基因”,厚到铸就每个人的抗争耐力和思维定力。唯其如此,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该如何认识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涵呢?通过深入学习,我认识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的关键内容。这里的中华文化,一是指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从和而不同到中庸之道,从精忠报国到匹夫有责,从天下为公到舍生取义,从以人为本到民惟邦本,从居安思危到载舟覆舟„„其间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文明素质,都值得我们传承弘扬,自信自豪;二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都值得我们发扬光大,自信自豪;三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使中华民族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有了这三方面的文化自信,我们就能认清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文化依据和精神支撑,就能全面辩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整合、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的重大课题,才能深刻认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溯源、文化根基和历史必然,从而吸取更丰厚的文化滋养以使中华文化更臻完善。作为文联理论研究室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修养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使我受益颇深。
讨论间,大家仍旧保持着对党初心不改的忠诚和情怀。通过学习,大家不断认识我们党一路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建设成就,一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最大政党的战斗历程。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共产党怎么可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和生命力。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源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加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自强,实现文化自主,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品格、优良作风,比如,信仰坚定、追求理想、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传承发扬,以“不忘初心”之本,行“继续前进”之路,在本职工作中做合格党员,当模范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