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泰伯第八(8.4)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泰伯第八(8.4)详解及心得体会
8.4【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注释】:
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动:作,这里指整肃。
暴:粗暴无礼。慢:懈怠不敬。鄙:粗野。
倍:同背,背离,不合礼仪。笾(biān)豆:祭祀用具。有司:主管某方面的官吏。【译文】:
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来探问,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君子所重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让自己的容貌从容恭敬,就可以避免粗暴无理;让自己的脸色严肃起来,就可以得到信任;言谈优雅,就可以避免庸俗荒谬。至于祭祀和礼仪方面的事,自有主管这方面事情的官吏在那里管理。” 朱熹《论语集注》:
言道虽无所不在,然君子所重者,在此三事而已。是皆修身之要、为政之本,学者所当操存省察,而不可有造次颠沛之违者也。若夫笾豆之事,器数之末,道之全体固无不该,然其分则有司之守,而非君子之所重矣。程子曰:“动容貌,举一身而言也。周旋中礼,暴慢斯远矣。正颜色则不妄,斯近信矣。出辞气,正由中出,斯远鄙倍。三者正身而不外求,故曰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尹氏曰“养于中则见于外,曾子盖以修己为为政之本。若乃器用事物之细,则有司存焉。”
言行和道虽然无处不在,但是被君子所看重的就是这三件事情。他们都是修身和执政的根本,学习的人应当仔细审查自己,不可以随意颠倒是非和违背它。对于祭祀的事情,有具体事务的官员负责君子不应该太过于将重心放于此。程子说: 动容貌,就是言行举止。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暴是粗暴,慢是傲慢看不起人,人们应该远离它们。对人态度不妄自菲薄,这样接近诚信。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野无礼。这三样是不能从外面求到的,所以说祭祀的事情有具体事务官员管理。张居正讲评:
孟敬子是鲁大夫仲孙捷。昔曾子有疾,孟敬子往问其疾。曾子将有言以告之,恐其忽略而不加之意。故先发言说道:“大凡鸟之将死,恐惧迫切,故其鸣叫必哀。人之将死,本然之良心发现,故其言语必善。今我既将死矣,有言则善言也,子其听而念之哉!”
贵是贵重。道是道理。暴是粗厉。慢是放肆。信是信实。辞是言词。气是声气。鄙是凡陋。倍字与违背的“背”字同。笾是竹器,豆是木器,都是祭祀所用的。
有司是执事的人。曾子因孟敬子平日好琐屑于细务,而忽略了大体。故告之说:“道虽无所不在,然有紧要的,有可缓的,不可以泛求也。吾观君子于日用之间所贵重的道理,只有三件。三者何?盖人之容貌彰于一身,易至于粗粝放肆,此所以多失容也,惟君子不动容貌而已,才动容貌便雅饬恭谨,而远于暴慢。人之颜色形于面,对人多勉为端正,而中心不然,此所以多失色也。惟君子不正颜色而已,才正颜色便表里如一,而近于信实。辞气宣于口,易至于凡陋背理,此所以多失言也。惟君子不出辞气则已,才出辞气便成章顺理,而远鄙背。此三者乃修身之要,为政之本,所当操存省察,而不可顷刻违背,故君子所重在此而已。若夫用笾豆以供祭祀之事,如此类者,不过器数仪文之末,则自有执事者司之,君子亦何用屑屑留心于此哉?”盖人之为学,贵识其大,大行既无不善,而小节亦无所遗,固为全德。若舍其大而务其小,则大本既失,小者亦不足观矣。况于帝王之学,又与士庶人不同,则凡正心修身以立天下之极者,又岂在于仪文度数之末哉?有志于圣贤者,当知所务矣。南怀瑾讲评:
这里前后三节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曾子有病,快要死的时候,鲁国的一个大夫孟敬子来问他。问什么问题,书上没有说明。可是曾子答复的话我们看到了。再从下文连起来看,可知孟敬子所问的,并不是前面曾子所讲的这三个问题。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猜想得到,孟敬子这位鲁国的大夫,一定问他,对于处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秘诀?而曾子不管那些,把问题撇开了,只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因此下面一句话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所谓“笾豆”是古代的祭器,用竹制成。在这句话里代表了“执政”之事。曾子在这里是告诉孟敬子,我只能贡献你作人处事的修养。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后来汉文帝问丞相陈平天下钱谷出入方面的某些问题,陈平对以“有主者”;以及汉宣帝时的“丙吉问牛”都是同一道理。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去做。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论从政或者做别的事,都能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有关技术问题可以去问那些专家。【个人理解】:
这句话的背景:前面一则是曾子临终之时对学生的一番告诫,而这一则是对孟敬子的告诫,孟敬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仲孙捷。当年孔夫子临终之前,鲁哀公专门前去看望了孔夫子;这次曾子临终之前,由于鲁国的国君已经被执政大夫赶到国外流亡了,于是由执政大夫之一的孟敬子前来看望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国之大老,就是国之大宝,就应该爱护和尊重。曾子也是国之大老,鲁国的大老继孔子之后就非他莫属,他的门人已经看了他,当然作为执政者也要去看望他。
曾子见到孟敬子后,便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家对这句话都应该非常熟悉了,可以说《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当一只鸟陷入绝境时,它所发出的哀鸣声让人听上去非常悲哀。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就总想把心中的有些话交代出来,此时他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勾心斗角了,也不会躲躲闪闪,而是将自己心中的大事、后事老老实实的倒出来,这时所说的话一般都是善意的,也会流露出真情,即使是凶残大恶之人,在临死之前也希望子女不要步自己的后尘。有时候看到媒体采访那些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罪分子时,那些犯罪分子大多都是请记者给自己家人孩子说自己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现在感到非常后悔等等,这些言语也是“其言也善”。
人之将死的时候,肯定会真情流露,之前很多不明白的东西,在面对死亡的瞬间可以说是洗得干干净净。到了死亡之时,一切利害、是非、得失,乃至金山银山,不管是上至皇帝还是下至平民百姓都没有任何办法留得住,都会被死亡组成的滤网过滤得干干净净,此时能剩下的就只有“老实”二字了。在大道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人都必须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任何障眼手段、虚假不实的东西在大道面前都将无所遁形,所以此时只可能“其言也善”。
曾子作为君子,面对的是鲁国大夫,他说这两句话是为了提高后面几句的分量,以引起孟敬子的重视。“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什么是君子所贵之道?我们该如何表现君子之道?取自《尚书》“洪范”一篇,该文是周武王克殷以后,非常谦虚的向箕子请教为政之道,箕子这才把历代政治兴亡的关键——洪范九畴,即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献了出来。其中第二条是“敬用五事”,貌,如何展示我们的外部形象;言,如何正确使用语言;视,如何使用我们的眼睛;听,如何使用我们的耳朵;思,如何使用我们的心,从里到外,对自己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要想成为一个圣人,成为一个有为的国君,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这需要从方方面面对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面地进行一番调理。
在曾子看来,认为君子之道有三条,其实与《洪范·九畴》如出一辙。第一条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一定要使自己整体的精神状态振作起来,要庄重自己的神情,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轻慢。面对一个庄重的人,任何人都不敢随便冒犯。如果一个女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说不定就会引来狂蜂乱蝶般的轻薄汉子;反之如果打扮得很庄重,那就能大大减少甚至避免这样的是非。面对身穿执法制服一脸庄重的人,有谁敢去打歪主意。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心理表现确实就是如此。因此“动容貌”,就是要对自己整体的精神,包括衣着、形象、举止都要有一番整顿,这样别人才不会轻易侵犯你,欺辱你。
第二条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人与人打交道,其相处关系必然是直接相处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维系的根本基础就是信。大家在面对面的时候,就要正颜色,它同样是一种庄重的表现。前面说动容貌是就面对比较广泛的各种各样的人群而言,而正颜色是就一对一而言。在面对面交往的时候,如果你能够神情庄重,那么就会比较容易取信于人。如果此时你眼睛游移不定,言语油腔滑调,面色不正,不管是坐是站都是吊儿郎当的,那么别人肯定会认为你并不打算认真讨论事情。
第三条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言辞和声调,大家一般都比较喜欢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的声音,那听上去是堂堂正正,没有插科打诨、市井俚语一类的语言。如果是小品相声,那大家肯定经常都会哄堂大笑,而且不管是坐是站都会比较随意,甚至前仰后合,但是当我们听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声调时,精神大都会为之一振,不会乱开小差。当我们把语言和声调摆正了以后,就可以避免鄙陋,一方面别人不敢轻易冒犯你,另一方面由于你在堂堂正正地传达自己的信息,那么这种信息同时对你自己本身就会有一种约束性。比如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端正自己的言辞和声调,那么就能透出一种力度,就可以影响与你一起处事的人,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警醒。
当我们处在一种端正的语言形式之下,反而能使我们的精力得到一种清理。当我用端正的、堂堂正正的语言说话时,自己心里面的种种杂念和妄想自然就放在一边了,就不容易闪现出来,进而也就慢慢的销声匿迹。因为此时精神的正气和言语举止的正气必须是相辅相成,如果精神中没有正气,那么堂堂正正的语言和思路就不可能维持下去,以至于根本就出不来了。但是既然堂堂正正的语言和思路得以展现,那么其他的杂念和妄想必然就会得到抑制,就如同森林中的狮子一旦出来巡视,那所有弱小的动物就会四处逃散,找地方躲藏起来。曾子这段话是对鲁国大夫所说的,他非常慎重地将这些事情交代给孟敬子,要他对此一定要留意。那曾子想交代什么呢?就是在面对一国的民众时,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形象和语言。“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笾豆之事”是指礼仪上的事情,笾豆指祭祀时候摆一些干果来祭祀祖先或神灵,做这些事礼宾司自然会料理,你不用去操心,你只需要把自己的仪态、容貌、语言把握好就行了。
虽然曾子这段话是对身为鲁国大夫所说,但是对于我们个人又该有什么样的启发呢?有的人不会说话,漫无边际,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说了大半天都是不知所云。总之如果我们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仪,要使别人信服,就应该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言有言相,要把握好曾子这里所说的“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尺度。
第二篇:论语泰伯第八(8.16)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泰伯第八(8.16)详解及心得体会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狂:狂放、急躁、急进。
侗:音tóng,幼稚无知。
愿:小心、朴实、谨慎。
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老实,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论语对“狂”的解释
中华书局版论语
P63公冶长第五5.22“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 P197子路第十三13.2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朱熹四书集注
侗,音通。悾,音空。侗,无知貌。愿,谨厚也。悾悾,无能貌。吾不知之者,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苏氏曰:「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张居正点评
狂是疏狂,侗是昏昧无知的模样。愿是谨厚,悾悾是愚拙无能的模样。信是诚实。吾不知之者是甚绝之之词。孔子说:“赋性疏狂的人,宜乎行事直率方好。今却只好高夸大,及至到那有利害处,自家要讨便宜,外面却以道理责人,这等样奸狡不直,赋性昏昧的人,凡事既不知道,宜乎谨厚方好,今却轻举妄动,又不谨慎重厚,赋性愚拙的人,凡事既不能干办,宜乎诚实方好,今却诡谲虚诈,又不诚信笃实。这三样人,我也不知道他是何等的人。”盖狂而直,侗而愿,悾悾而信,虽是气质有偏,然犹不失其本然之真,尚可以陶镕。若不直、不愿、不信,则本真已失,而习染愈蔽,终不可以化诲者也,故孔子绝之。
我的理解
孔子指出了三类人,分别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
“狂而不直”,狂妄的人多爽直,狂妄是其病,爽直是其值得肯定之处,孔子也认为“狂”并不是坏事,虽然他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但其心地坦然敢作敢为,能够慷慷慨慨地做人。但“狂而不直”则一无可取。一方面狂的没边儿,天底下唯他最能,一方面又狡诈得很。
“侗而不愿”,幼稚的人多老实谨慎,幼稚是其病,谨慎是其值得肯定之处。“侗而不愿” 则一无可取。明明无知,做起事来还不假思索,自以为简直就是万事通,无所不能。自认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赵括,接替廉颇后擅自改变军事战略,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却是各种“侗而不愿”的行为,因此也就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柄。
“悾悾而不信”,无能的人多诚实,无能是其病,诚实是其值得肯定之处,“悾悾而不信”则一无可取。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样子,但一个人貌似忠厚,而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表面诚恳老实,骨子里却不知道恪守信誉。就像郭冬临同志演的小品《有事您说话》,抱着棉被去排火车票,硬是说自己有关系。郭子还算好的,总知道吹完牛要办事,不管能力有大小,总是在拼命做。但现实中有一类人却只负责吹牛,不负责做事,结果就是越发的被人瞧不起。
相关典故
“狂而不直”的洪承畴
洪承畴,他一直想做个忠臣,在皇帝、大臣和官兵面前都说要以死报国、绝不降清,结果还是投降了,当了汉奸,遗臭万年。
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之战兵败被俘。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得知洪承畴好色,于是让自己的妃子携人参汤到洪承畴的居所。见到洪承畴后娇嗔地说道:“洪将军,您对大明江山如此赤胆忠心,实在令人敬佩。将军即使绝食,难道就不喝口水而后就义吗?将军,您还是喝一口吧!”洪承畴望着这迷人秀色,听着这温柔劝话,闻着这诱人香味,顿时心神激荡。美人不断劝饮,同时以壶承其唇。洪承畴不知这“水”是人参汤,便出乎意料地喝了一口。丽人又如此再劝,洪承畴竟连饮了几口。洪承畴只觉下腹燥热难当,忍不住便胡天胡地起来。投降清朝。
夷吾的故事
晋献公去世后,为逃避后母骊姬的迫害,夷吾和二公子重耳分别出逃国外,在晋国经历了一系列血腥的弑君案后,由于重耳对弑君行动心有余悸,拒绝回国继位,大臣里克找到了夷吾。这位流亡中的公子,诚恳地表示,即位后把丰饶的汾阳之地封给里克,接着郑重地承诺,割让晋河以西的土地给秦国。如此,在实力派大臣里克的支持下,在强大的秦国护送下,夷吾幸运地成为晋国的新君。这位晋惠公即位后,很快展现出了孔丘所说得三组品格:
悾悾而不信——首先,以正义之名,诛杀了曾屡次弑君,从而为夷吾上台创造了绝对条件的里克。接着,以割地予秦,无法律依据为由,回绝了秦国对晋河以西之地的要求。
侗而不愿——秦国最初亲睐夷吾,及至夷吾对秦国在割地问题上毁约后,仍在晋国大饥荒时,满足了夷吾粮食援助的请求,乃至秦国对夷吾背信弃义,所表现出的罕见的大度,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夷吾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宠爱的夫人。夷吾无视阿姐这种无形而决定性的作用,自认为绝世聪明,可以玩弄秦国于手掌之中,因而一再重复卑劣的无赖游戏。
狂而不直——在屡次成功戏弄里克、秦穆公后,夷吾狂妄到了顶点。在晋国大饥荒的第二年,秦国也发生大饥荒,秦穆公理直气壮地向晋国提出了援粮请求,夷吾和他的亲信大臣商量后一致认为,邻国饥荒时,借粮是愚蠢的,不借此机会攻打更是逆天而行,因而理所当然拒绝了秦国,并陈兵晋秦边境,不断挑衅。
终于,秦国上下忍无可忍。转年春天,穆公御驾亲征晋国,活捉夷吾后班师回朝。夷吾终于无法再耍秦国了。
启示
① 不要做上述表里不一的这三类人 ② 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到第一点,需要在平时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注意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做到第二点,即善于识别这类人,一是需要有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二是要用时间来检验之。
第三篇:论语泰伯第八(8.17)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泰伯第八(8.17)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
第八篇十七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又生怕丢失。” 【朱熹】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程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才说姑待明日,便不可也。” 【张居正】
孔子说:“人之为学将以致知力行,而求进乎圣人之道也。然使无勤敏之功,则其心徒劳而无益。使心(?感觉应该是“无”字?)警醒之心,则其功终怠而不前。所以,君子之为学也,研穷以求进其知,体验以求进其行,孜孜汲汲,惟日不足,常如有所追而不能及的一般。其用功之勤如此,而其心犹不敢有一时之或惰,当日进之时,怀日退之惧,惟恐失其所学,而果有所不及也。”夫以君子之学,其勤励警惕有如此者,此所以能成其学也,不然,则心不在焉,或作或辍,终亦岂能有成也哉? 【评析】
本篇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做学问不能有所懈怠,要有明确的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要有追逐的目标,才能终有收获,学有所成,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他还说“学而不厌”。但是只顾着追逐也不行,不能学了新的,忘了旧的,还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才能始终保持在“赶上”的状态,既要追逐新的,还要复习旧的,才能不失,所以他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当学到新的东西以后,就要锁定下一个目标,开始新的征途,这时候原来新的已经变成旧的,变成需要温习的知识,如此循环,不断前进,唯有如此,才能逐渐积累,学问才能越做越深,越做越大。《增广贤文》中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和追赶某种东西一样的道理。学习不能松懈,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感、危机感,没有保持原状,要么进,要么退,不仅要前进,还要付全力,当别人在全速前进时,你的速度慢下来就会离竞争对手越来越远,其实就已经在退步了。【体会】
孔子说:学习就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丢掉。此语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孔子时代比于当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远不及现代人,然而孔子却有着这样的求知精神与态度。这种积极的求学态度与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这种消极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庄生
自己这么说,但他自己的学问做的却很深。这恰是他不断学习积累的体现。古人犹如此,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孔子的话仍有其现代意义。
一、向往与追逐
学习很重要。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懂得道理,逐渐认识世界,也认识我们自己,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古如此,当今时代也不例外。学习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自于自己的人身阅历等诸多方面。我们从呱呱坠地的蒙昧状态开始接触外部世界,通过逐渐的模仿学习慢慢成长,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处于不断的学习中,是因为我们一直有自己向往的目标,小学的时候为了考上初中,上了初中为了考了高中,进入高中以后目标逐渐明确,那就是考上大学,而到现在,已经是一名研究生,这个曾经全新的目标已经达到,下面的目标呢,可能具体而言每个人不尽相同,但是一个相同的目标就是不断学习,再做研究以便顺利毕业。这一路走来,新的目标不断达到,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这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动力和力量和源泉。
孔子说的是做治学做学问,其实我们在学校做科学研究是做学问,与人相处也需要做学问,在社会上获取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也是做学问。人们其实往往在自主或者不自主的学习,但是总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看不见灯塔的船只,最终只能迷失方向。目标就像诱饵一样,源源不断的给你前进的动力,让你不停的追逐,加油,再加油。
为了达到学习的目标,就需要朝着目标前进,这种感觉就像在追逐什么东西。有了目标,就该采取行动了,为了实现理想,我们不停地追逐。有了目标而不去追逐,那个目标也就永远不能达到。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生都在追求,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为了实现每一个阶段目标,我们都要付诸行动,只要你有一路追逐的执着,你就会成功的。孔夫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习不能有厌烦的情绪,要好学,学习时间长了也不能有厌烦的情绪。如果我们也拿出这股不厌不倦的精神气来,没有什么理想实现不了的。明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在《与友人书》中开篇即云“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就说人做学问,如果不天天向上,天天进步,那就会天天退步。不能有一时的疏忽大意,不能有一丝的懈怠情绪。
二、呵护与积累
学到的东西不去温习,便会忘掉,所以学到的还要不断温习,要精心呵护,时刻存在一种危机感。孔子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这“犹恐失之”有两个好处,不仅可以使人将旧的知识记住,还可以“知新”,即理解获取新知识,这样好了,就可以自学了,不用别人教了,可以当别人的老师,去教别人了。毛泽东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到了“犹恐失之”的第三个好处,即还会有新发现,新创造,新突破。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熟读中国古典小说和中国历史,尤其四大名著,对于《三国演义》更是烂熟于心,在
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常常食不果腹,那样艰苦的岁月,《三国演义》仍随身携带,随时翻看,有时间还边看边作批注。对《二十四史》同样有精彩点评,毛泽东从一个农村走出去的“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与他孜孜不倦,汲汲以求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做科学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对基础知识的深刻全面理解,没有不断的温习和呵护所学到的,没有对旧知识的归纳整理,就很难理解新知识,也就很难有所突破。
学习是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执着追求。你得到了,你还要百般呵护,还要温故知新,要不然它马上就会溜掉。只有这样点滴的积累,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才会有厚积薄发的时刻,才会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奇迹,才会有最后成功的喜悦。成功的一刻那样令人激动,人们乐此不疲的追着,或许为那短暂的喜悦,或许为了证明自己。所以得之不易的成功要呵护,心里唯恐丢掉也就可以理解了。
古人学习犹如此,尤其在当今只是爆炸的时代,我们学习更加应该如此,做事做人也是如此,要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时时反省,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第四篇:论语泰伯第八(8.15)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泰伯第八(8.15)详解及心得体会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解释:师挚:鲁太师名挚;
始:开始;
乱:一说结尾,一说**。
句意: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的乐曲,到结尾时的《关雎》,都美好而盛大,充满双耳啊。
朱子集注:
师挚,鲁乐师名挚也。乱,乐之卒章也。《史记》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洋洋,美盛意。孔子自卫反鲁而正乐,适师挚在官之初,故乐之美盛如此。
张居正讲评:
师是太师,掌乐之官。挚是太师之名。《关雎》是《诗经-国风》首篇。乱世乐之卒长,洋洋是美盛的意思。盈是满。孔子说:“昔吾自卫反鲁之时,既曾正乐,适遇师挚在官之始,又能审音,故其时乐之残缺者已为之补,失次者已为之许。但见大乐之作,自其始奏之时,直至于《关雎》之卒章,一皆清浊相济,高下相宜,洋洋乎极其美盛,满耳而可听也,惜乎今也不得复闻矣。”盖以孔子之圣而正乐,以师挚之贤而掌乐,故一时音节美盛如此。自师挚适齐,继者皆不能及,圣人所以追思而叹美之也。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是说文王思得淑女,以为后妃。诗人以睢鸠所鸣的和声,兴起文王思求后妃之意。后妃必须是贤才,始得采取荇菜,供祭宗庙,故求淑女,以为匹配。求之未得,寤寐思服,以至辗转反侧,其情可哀。求得之后,钟鼓乐之。然而,乐是为得贤内助而乐,哀是为未得贤内助而哀。乐是钟鼓乐之而已,哀亦是辗转反侧而已,皆不过分。所以孔子评论此诗,所抒哀乐之情,不淫不伤,而得其正。其求配偶,如此慎重。所以诗序认为,可以风劝天下,端正夫妇之伦。
《关雎》是《国风》的第一篇。孔子说:音乐如果不快乐,就不能抒发快意,如果不哀婉,就不能感动人心。而最为可贵的是适中,如果过于享乐,不免有淫荡邪僻之声,如果过于哀伤,不免有忧思伤神之意,都会使情感过于偏颇。《关雎》这首诗,不论诗词还是曲调,都优雅柔和,平稳适中,欢乐而不淫逸,哀婉而不悲伤。人们听了这首诗,都会平息心中的欲望,释解心中的烦躁,帮助人们修心养德,是盛世遗留下来的美好音乐啊。
《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
《诗经》,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风”“雅”“颂” “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可推断出诗产生于如今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中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第五篇:论语泰伯第八(8.18)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泰伯第八(8.18)详解及心得体会 论语《泰伯篇第八.共二十一章》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注释】
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舜、禹:传说中的圣君明主。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乎:语气词,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和“呀”。有:富有之意。
而:表转折,相当于“却”和“但是”。不与:不私自占有。【译文】
孔子说:“伟大崇高啊!舜和禹得到了天下,而他们不把天下当作私人所有。” 【评析】
朱熹四书集注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与,去声。巍巍,高大之貌。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
张居正讲评
巍巍是高大的模样。不与是不相关的意思。孔子说:“圣人之识见度量迥与常人不同。常人之情即有一命一爵之荣,未免自视侈然,志得意满,何其卑小也!若乃巍巍乎识量高大而不可及者,其惟舜、禹乎?盖舜、禹二圣人,本以匹夫之微,一旦有天下为天子,其崇高富贵可谓极矣,乃舜、禹则视之漠然,不以为乐,全似与己不相干涉的一般。此其心直超乎万物之上,而众人以为可欲而不可得者,举无一足以动其中,其胸襟气象视寻常真不啻(chì)万倍矣,是何其巍巍矣乎?”盖舜、禹之心只知天位之难居,虑四海之不治,日惟兢业万机,忧劳百姓而已。若夫有天下之可乐,奚暇计哉?此万世颂圣明者,必归之也。后世人君,诚能以其不与天下之心,而尽其忧勤天下之实,则二圣人之巍巍不难及矣!
对现代人的启发
新解 孔子说:崇高啊!舜禹拥有天下,但是他们并没有参与谋求得到天下这件事。舜、禹为何能有天下?
(1)禅让制(2)崇高的品德和功劳
结合当时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谁都想通过武力雄霸一方,百姓生活困苦。孔子借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崇高的德行,舜、禹以自己的功劳与品德受禅,靠的是恭敬无为而使天下归心,不刻意追求而拥有了行政天下的大权,不将天下据为己有。讽谏那些搅起战争的人,真正的君王,当如舜、禹那般,“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同时,结合我们现代的每个人的实际,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追求,也不可能没有追求,有的人想走捷径,有的人踏踏实实,怎样去实现,则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性。
舜、禹二帝的典故 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liè)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禹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开国之君,而且是上古最伟大的治水英雄。他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方法,如“导河积石”、“岷山导江”、“导淮自桐柏”等等,引全国主要河流入海,“以四海为壑”,救民于倒悬。古籍记载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记载其谦逊退让的美德:“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以及虚心听取意见,自奉节俭的品格。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shào)的完人。
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舜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那里就成了村落。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尧舜时候,水患严重。舜命禹去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禹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
禅让典故一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舜和禹。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历山一带,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便到了田间。看见一个青年,身材魁伟、体阔神敏,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舜犁到地头,便问: “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觉得这个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对牛尚如此,对百姓就更有爱心。尧与舜在田间扯起话题,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舜的谈论明事理,晓大义,非一般凡人之见。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禅让典故二
舜帝61岁时,很想找一个品德高尚、聪明仁爱的继承人。这时,曾经向尧举荐过舜的四岳又出班奏道:“臣以为禹可用。”舜想了想说:“就是那个治水无功被我杀死的鲧(gǔn)的儿子吗?”
“正是”,四岳说,“大王切不可根据父亲来评价儿子,这禹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舜笑道:“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久,舜不避前嫌,启用禹子承父业去治理洪水,也想借此验证一下四岳的话。
禹深感舜的信任,力图报答,因而治理洪水时不辞劳苦,兢兢业业。他经过长期实地考察,确认仅用父亲堵决口的办法根本不行,而必须以疏导为主。他就率领人民开山通泽,疏浚河道,不仅消除了洪灾,大致确定了九州的区划,更使各州恢复了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舜帝很高兴,便效法尧帝,将帝位禅让给了禹。禹推辞不就,于是舜就暂时缓行,却让禹开始主掌百官,管理国事,虽无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