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

第一篇: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

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

一、大力宣传科学人才观

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宣传科学人才观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基本内涵。加强对人才工作先进做法、创新实践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不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促进人才工作

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效益最大的理念,保证人才重点工程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鼓励引导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开发,认真兑现已出台的各类人才资金扶持奖励等政策措施。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组织的赴XX市学习培训班,推荐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浙江挂职锻炼,选派6人次科室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发改委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推荐单位职工参加各类文艺知识竞赛,我委职工郑丽荣获共青团安徽省委举办的“展望安徽、畅想中国梦”征文大赛优秀奖和安徽省图书馆举办的“纪念安徽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阅读演讲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全县重点产业发展紧缺专业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充分运用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干部在线学习等载体,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培训活动。选派中青年干部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招商一线和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推荐上报正科级后备干部1名、副科级后备干部2名待组织人事部门选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坚持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制定了《XX县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和责任。一是积极配合上级组织部门完成了干部调训任务,截止目前,调训县级干部33人(次)、科级干部56人(次)、一般干部(含村干部和农牧民党员)培训78人(次);二是突出教学重点,切实做好按需施教。科学确定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努力提升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二是抓好集中培训这个关键,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内容涵盖群众工作、法治工作、党建工作等,聘请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专家教授亲自到县授课,截止目前,举办各类集中培训班33场(次),培训各类干部1872人(次);大力强化实践锻炼,加大外训力度,选派28名专业技术人才赴XX区开展挂职锻炼工作,以“千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为契机,选派近500名干部职工开展驻村工作,增长基层工作能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干部队伍管理,修订完善了《XX县干部队伍管理暂行办法》,制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干部管理》、《规范干部考调程序》、《严格干部抽借调程序》等文件,从制度层面规范干部管理工作;在节假日和敏感时段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对全县干部队伍管理及在岗纪律等进行了不定期的督促检查;严格履行程序,抓好选人用人全程监督,全面实施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办法。制定出台《XX县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离任交接。

(二)逗硬政策强推专项清理工作。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清理工作。成立了超职数配备干部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编办、人社抽调人员对全县各单位超职数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超配正副科级实职领导干部11名,超配非领导职务干部65名;开展企业兼职人员清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对全县各单位公务人员的任职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清理出的初步名册进行了严格审核,审核了在企业兼职(任职)的原始文件和会议记录,严格审核了所在兼职(任职)企业构成及性质。经清理,对全县12名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进行了清理消化。其中:科级实职干部4人,科级非领导职务3人,公务员1人,参照管理人员2人,事业干部2人;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整理完善工作。针对干部档案内容不全、不齐等问题,整合人员力量,落实5名部内干部全脱产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档案整理工作;开展长期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对全县因病等长期不在岗人员进行了清理统计,并要求限期返岗上班,对确因身体原因不能返岗的,视情况执行了病假工资;开展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清理工作。要求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如实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登记表,并要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XX县级分管领导签字。组织部门对部分领导干部的报告登记表进行了抽查,对内容不全、不实的要求立即进行重报。

(三)积极做好优秀年轻干部遴选工作。及时成立了县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全面部署县遴选优秀年轻人才各项工作,建立了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为确保遴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XX县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遴选的每个规定环节和程序要求一步不错和不漏。县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3次,遴选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遴选工作5次以上。扎实开展公布方案、推荐报名、资格审核、笔试、面试、审查三本制、集中研究等程序,确定了34名年轻干部人才纳入集中培训对象。按照省州要求,组织34名年轻干部人才在州委党校进行了为期1周的理论教学,并组织全体学员赴泸定、蒲江、甘眉工业园区等地进行了现场教学。

(四)注重履职回访和分析研判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我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新《条例》进行了为期15天的系统学习和专题讨论,切实提升了组工干部做好干部选任工作的基本功。积极转变思路,从平常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掌握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履职情况,综合分析研判,力求对每个班子和干部的评价准确到位,确保为县委提供客观真实的决策依据;注重履职回访考察工作,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组建4个考察工作组对全县科级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了全面的履职回访考察工作,全面掌握了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整体运行和履职情况,形成了专题考察工作报告,并结合考察结果,建立了乡科级后备干部库;同时,进一步规范干部选任工作,对换届以来的干部选任档案进行了补充完善工作;配合省委考察组完成了对前XX县委主要领导的专项考察工作,并迎接省委考察组对组织部干部选任档案进行了检查;切实做好了省委巡视组的联络服务工作。

(五)积极做好干部基础工作。对全县编制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统计,安排编办及时制作了全县各部门及各区乡镇编制数及缺额情况表,并制作了全县科级领导干部领导职数配备表;根据干部新录用、调入和退休、调出等情况及时更新完善全县干部职工花名册,建立全县科级领导干部信息库。

一、大力宣传科学人才观

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宣传科学人才观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基本内涵。加强对人才工作先进做法、创新实践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不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促进人才工作

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效益最大的理念,保证人才重点工程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鼓励引导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资人才开发,认真兑现已出台的各类人才资金扶持奖励等政策措施。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由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组织的赴XX市学习培训班,推荐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浙江挂职锻炼,选派6人次科室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发改委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推荐单位职工参加各类文艺知识竞赛,我委职工郑丽荣获共青团安徽省委举办的“展望安徽、畅想中国梦”征文大赛优秀奖和安徽省图书馆举办的“纪念安徽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阅读演讲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全县重点产业发展紧缺专业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充分运用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干部在线学习等载体,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培训活动。选派中青年干部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招商一线和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推荐上报正科级后备干部1名、副科级后备干部2名待组织人事部门选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坚持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2014年,XX县科技局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工作理念,突出了“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了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2014年人才工作完成情况

(一)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营造创新型人才创业环境

一是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等活动,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增强广大市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盐池。二是邀请区、市有关专家来我县开设知识产权培训班、科技项目培训班,解读国家、区、市各级科技发展政策,介绍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宣传专利申报知识、科技成果鉴定程序和要求等,着力提高我县科技人才的科技意识和水平。三是加大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通过送出去方式,全年安排了5次外出培训,共有25家科技型企业98人次接受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型企业后补助资金、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培训。四是加强科技特派员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全年科技特派员接受培训220人次,培训内容突出在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流通、深加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

(二)创新了科技人才工作方法

将科技人才的开发、集聚与领军人才建设三大工程作为人才工作载体,着重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

1、创新了科技人才引进的形式。一是做好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实验室XX县创新基地建设。2014年我县创新基地已接收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18名,并围绕我县县域经济建设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8篇。二是拓展校地产学研合作模式。2014年科技局积极拓展与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科院等合作交流,推动校(科研院所)地、校企多方合作,实现共赢。

2、实行科技人才与重大项目的对接。一方面向自治区相关厅局、科技部申报推荐重大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培育、使用人才。经过多次深入调研,精心筛选,今年共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62个,其中农业科技项目18个、工业科技项目44个,目前已下达批复有26个,完成各类项目资金达4200万元。这些项目的认定和获得,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工业和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与我县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促进了我县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办创新技术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转化先进技术、攻克技术难题等途径,实现产学研联合,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高校院所专家教授的积极性,同时也吸引了他们关注我县,积极主动在我县寻找成果转化的落脚点。

(三)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积极与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科院专家教授建立广泛的联系,组织实施农业科研项目,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推进科技基地与科教单位的紧密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充分发挥科技管理部门在农村人才开发中的作用。通过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和乡土科技特派员项目,把农村人才开发和培养工作纳入富民强县的重要内容,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农村急需的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促进农村科技发展。充分发挥骨干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和科普方面的作用和示范带动效应。

2、加强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阵地和平台建设。发挥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在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中的作用,把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成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吸引各类科技创业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参与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年初以来,已获批区级新农村科技示范村4家,区级农业专家大院1家,县级科技示范村15个,县级科技示范基地10个。

3、强化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行业协会农村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特派员共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61家,7家家庭农牧场。通过鼓励能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合作社,发挥农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能人效应,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锻炼和培养农业和农村发展急需的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选拔立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坚持外引、内挖、自培相结合,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共有科技特派员139人,2014年新选派科技特派员13名,并择优支持了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6项。

(四)突出自主创新,鼓励发明创造 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机制,通过采取加强专利知识宣传培训、修订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中介机构合作、培育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等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科技人才进行发明创造。重点建设高水平、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全年举办两次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培训班,邀请区、市科技部门相关专家授课,全县30多家科技型企业近90人次参加了培训,同时组织全县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及专利工作人员参加区、市组织举办的知识产权培训和专利活动,全县知识产权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2014年1-10月份我县共申请专利20件,是2013年全年申请量的1.4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件,是2013年全年的1.8倍。

(五)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才集聚

一年来,全县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通过区科技厅专家组评审1家;组织申报区科技型企业12家,通过认定了7家;申报技术创新中心2个,通过认定了1个,为我县科技人才的发展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回顾2014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分布不尽合理、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贮备和培养意识不强等问题,为争取在2015年使我县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2015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完善和落实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

修订我县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重视人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引进我县急需的各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形成一支适应我县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吸引人才“绿色通道”。

(二)进一步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统筹科技资源,举办各类科技人才培训班,优化科技管理系统的人才队伍,加强对系统内人员的科技培训力度。同时,支持企业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可给予适当奖励。此外,规划组织开展长期的院校对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继续教育,为企业注入科技动力。

(三)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组织好有关企业和单位参加各级各类产学研活动,积极有效地为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技术合作平台,引导企业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切实为企业引进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解决一批技术难题。

(四)进一步加强人才创新载体建设

由于我县的科研机构和大企业都很少,这就限制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集聚。下一步将依托企业建立国家、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与鼓励优势企事业单位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硕博士工作站、实验室建设;以县一园五区为依托,加快科技孵化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中心的载体作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同时建议成立县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特派员创业基金,建立起以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孵化体系,从而引进核心人才、高新技术开发项目等。

第二篇:赣榆县发改委2010人才工作总结

赣榆县发改委2010人才工作总结

按照近日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知要求,我委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对今年以来的人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进一步摸清了人才工作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推动今后的人才工作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决策依据。

一、人才队伍现状

目前,我委在职干职工共33人,其中党员干部22名,占66.7%,女干部8人,约占24.2%,科级干部7名。大专以下学历7人,占21.2%,大专学历4人,占12.1%,本科学历18人,占54.5%,研究生学历4人,占12.1%。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完善了人才工作的日常工作运作机制。不定期召开会议,对人才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部署,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2、建立机制,健全制度。建立健全老干部慰问工作制度,利用每的“四节”,组织开展老干部慰问活动,为他们送慰问金和慰问品,向他们及时通报单位工作动态,征求他们对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议,让老干部发挥余热,促进了工作的全面开展。

3、引进人才,提升水平。针对年轻干部少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广招人才。去年来,通过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引进副主任一名,30多岁,年轻有为,工作能力强;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理、文秘、区域经济研究、投资管理;关于急需引进的人才一块,主要计划引进财会、土木工程或建筑学、化工等专业,并具有相应职业资质的人才。随着办公条件的逐步改善,我们将为人才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四、对策建议

1、立足实际,大力加强产业型人才队伍建设。产业性人才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运行质态和发展规模。就此出发,要切实立足赣榆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石化、钢铁、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在引才范围的选择上,重点倾向于创业型、管理型、经营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人人才保障。要从经营性人才培训着手,打造系统的人才培训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手段,建立健全人才库。通过开设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咨询等方法,努力提升经营性人才综合素质。为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创业空间和平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及住房等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工作条件和成长路径。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制进程,解决事业人才浪费现象,让他们到经济一线发挥聪明才智,使闲散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

2、加强督查,不断优化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在人才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完善、细化、优化各项人才政策,确保人才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工资补贴制度和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等项人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把重视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施人才工作的规划、促进企业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建设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

3、强化投入,为人才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逐步提高政府发展性投入中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使人才开发投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奖励和基础建设,以保障人才工作顺利推进。

4、优化环境,营造一流的人才发展平台。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对有关人才工作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推动人才工作的落实。着力抓好人才市场开发,利用连云港、赣榆地处江苏沿海的区域优势,在巩固已打开的西部人才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中东部人才市场及部分发达地区市场,全方位的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才来赣榆发展和创业。以“四城同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态度,努力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区发改委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区发改委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区发改委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配合组织、人社等部门,努力在规划编制、政策支持、强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我区人才工作。

一是坚持以规划为指导。

X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三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七节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引进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把X区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同时,在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坚持理念建区、实体强区、创新活区、精神立区”思路中,“创新活区”内涵包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支持国有大企业和科研院所走自主创新之路,帮助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是X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当前,全市提出X目标和X工作布局,X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期拟出台《X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在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第五部分加强组织实施中明确提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提高人才保障能力。加快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重点引进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熟悉先进管理经验、善于运作科技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在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占据技术制高点的创新团队。对新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分别给予X—X万元、X—X万元的在洛购房补贴。”

同时,区发改委立足部门职责,积极推进X国家大学科技园、X科技孵化器、清华启迪科技园等科技孵化载体建设,将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序列,积极研判国家政策,主动与上级部门加强衔接沟通,为项目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为X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争取X万元专项资金、为X大学科技园建设项目争取X万元专项资金、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X)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争取资金X万元。

三是强化服务优化环境。

近年来,区发改委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为引进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提高“软环境”,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积极推进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截止目前,全区省级工程实验室达到X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开通“X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发布最新扶持政策、在线提供咨询解答,制作并发放《行政审批一卡通》、《政府资金支持项目申报工作指南》等服务手册,提供项目备案预约服务,一次性告知办理流程。为了节约企业办理项目备案手续时间,避免企业多跑冤枉路,今年以来,每周三派一名业务精干、熟悉政策的同志到大学科技园现场办公,实地为企业答疑解惑,办理业务,有效地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问题

辖区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众多,科技人才密集,科技人才多隶属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绝大多数的科研服务停留在体制内,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创新动力、研发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三、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充分利用X市“X英才计划”的优惠政策,完善X区支持引进人才(团队)相关实施办法,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实现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创新创业的带动效应和群众满意的社会效应。

二是建议完善人才引进模式。

通过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科技咨询、创办企业、创立研发机构等形式,以及其他各类新模式,鼓励拥有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团队)来X区创业。

三是建议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培养措施,鼓励用人单位自主培养人才,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重点支持创新业绩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引领创新产业发展的人才(团队)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引导人才团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第四篇: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

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

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2019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精心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市委“四大战略”,紧扣主攻沿海、创新转型主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9年发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台金高速东延段正式通车,三门核电一号机组设备开始安装,炼化一体化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补充协议签约,沿海高速工可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首次组织参展海洽会,有14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00多亿元,被省发改委、省海经办评为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洽谈会展览展示先进单位和项目推荐和签约先进单位;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贯彻省里会议精神的全市服务业大会;优化民营企业股权改革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推广;物价工作荣获省物价局、国家发改委先进单位,等等。

一、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参谋助手能力有新提高

1、科学规划谋发展。一是编制完成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十二五”发展蓝图,提出打造“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的建设目标,顺利通过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并发布实施。制作了《新蓝图、新跨越》“十二五”

规划宣传片。二是加强规划综合管理,确定“十二五”规划体系,共60项规划,其中由我委牵头编制的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重大项目、市区发展、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2项区域规划和12项专项规划已全部完成。市区发展规划是首次编制,提出了“强中心、促融合”的思路,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加快工业发展、环保、教育、文化等其他市级部门牵头的专项规划审核报批工作。配合省发改委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衔接省、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三是制定《20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解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通过人代会审议后发布。年中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了《2019年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准确研判把大势。一是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在深入各县(市、区)、企业调研,组织召开市级部门分析会的基础上,完成一季度、半和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分析我市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讲观点、提建议,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出谋策划,“定调子,出思路”的地位得到市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二是加强专题形势分析,形成了《2019服务业发展报告》、《2019社会发展报告》、《2019改革形势报告》。三是加强物价监测分析。针对高通胀问题,每月开展一次价格监测,形成价格形势分析报告,反映价格变化趋势,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应对预防,努力管理好通胀预期。

3、课题研究明方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领导原则,重点围绕“十二五”规划、“四大战略”、转型升级及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做实精、深、新文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工作举措。全年共完成各类调研课题32篇,如《提升港口城市竞争力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超常规抓投资跨越式促发展》等,有些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依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有新进展

1、重点建设强推进。扎实开展“两年”工作和“双重”专项行动,做好百千对接、百千服务,制定投资计划,积极争取10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戴帽解决土地指标21038亩),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程督查协调,加大投资和重点项目考核,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重点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全年实现重点建设投资242亿元,超额完成计划。其中,省重点投资136.2亿元,完成计划的93.1%;市重点投资105.5亿元,完成计划的115%。

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等工程交工投运,三门核电一期一号机组设备开始安装,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综合楼主体结顶,74/75省道南延、椒江十一塘围垦工程、椒江二桥(椒江大桥复线)及接线工程、83省道临海至杜桥改建工程等进展顺利,路桥建筑装饰城二期工程、玉环县珠港大道、76省道复线北延工程椒江段、黄岩院桥污水处理工程等开工建设。

2、项目前期抢进度。千方百计挤进省批、国批前期计划,争取省发改委重视和支持。全年有14个重大项目前期列入省批前期计划、12个列入国批前期计划,其中国批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占全省的25.5%、37.3%,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国批、省批、市批51个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大工作考核,主动跑省进京,加强与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沟通汇报,紧密与各业主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报批进度。

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临海头门港一期、81省道市温岭段改建工程、市温岭市104国道大

第五篇: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

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精心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市委“四大战略”,紧扣主攻沿海、创新转型主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发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台金高速东延段正式通车,三门核电一号机组设备开始安装,炼化一体化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补充协议签约,沿海高速工可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首次组织参展海洽会,有14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00多亿元,被省发改委、省海经办评为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洽谈会展览展示先进单位和项目推荐和签约先进单位;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贯彻省里会议精神的全市服务业大会;优化民营企业股权改革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推广;物价工作荣获省物价局、国家发改委先进单位,等等。

一、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参谋助手能力有新提高

1、科学规划谋发展。一是编制完成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十二五”发展蓝图,提出打造“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的建设目标,顺利通过市四届一次人代会审议,并发布实施。制作了《新蓝图、新跨越》“十二五”规划宣传片。二是加强规划综合管理,确定“十二五”规划体系,共60项规划,其中由我委牵头编制的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重大项目、市区发展、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2项区域规划和12项专项规划已全部完成。市区发展规划是首次编制,提出了“强中心、促融合”的思路,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加快工业发展、环保、教育、文化等其他市级部门牵头的专项规划审核报批工作。配合省发改委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衔接省、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三是制定《20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分解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通过人代会审议后发布。年中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了《2011年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准确研判把大势。一是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在深入各县(市、区)、企业调研,组织召开市级部门分析会的基础上,完成一季度、半和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分析我市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讲观点、提建议,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出谋策划,“定调子,出思路”的地位得到市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二是加强专题形势分析,形成了《2011服务业发展报告》、《2011社会发展报告》、《2011改革形势报告》。三是加强物价监测分析。针对高通胀问题,每月开展一次价格监测,形成价格形势分析报告,反映价格变化趋势,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应对预防,努力管理好通胀预期。

3、课题研究明方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领导原则,重点围绕“十二五”规划、“四大战略”、转型升级及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调查研究,做实精、深、新文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工作举措。全年共完成各类调研课题32篇,如《提升港口城市竞争力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超常规抓投资跨越式促发展》等,有些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依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有新进展

1、重点建设强推进。扎实开展“两年”工作和“双重”专项行动,做好百千对接、百千服务,制定投资计划,积极争取10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戴帽解决土地指标21038亩),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程督查协调,加大投资和重点项目考核,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重点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全年实现重点建设投资242亿元,超额完成计划。其中,省重点投资136.2亿元,完成计划的93.1%;市重点投资105.5亿元,完成计划的115%。

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等工程交工投运,三门核电一期一号机组设备开始安装,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综合楼主体结顶,74/75省道南延、椒江十一塘围垦工程、椒江二桥(椒江大桥复线)及接线工程、83省道临海至杜桥改建工程等进展顺利,路桥建筑装饰城二期工程、玉环县珠港大道、76省道复线北延工程椒江段、黄岩院桥污水处理工程等开工建设。

2、项目前期抢进度。千方百计挤进省批、国批前期计划,争取省发改委重视和支持。全年有14个重大项目前期列入省批前期计划、12个列入国批前期计划,其中国批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占全省的25.5%、37.3%,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国批、省批、市批51个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大工作考核,主动跑省进京,加强与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沟通汇报,紧密与各业主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报批进度。

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临海头门港一期、81省道市温岭段改建工程、市温岭市104国道大溪段改建工程等完成了报批;三门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湾大桥及连接线、乐清湾大桥及连接工程在2月份国家发改委已批准项目建议书,9月已将可研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3、炼化项目新突破。在省市领导高度重视下,我委领导多次赴京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外交部等相关部委领导进行汇报沟通,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纳入了《国家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送审稿),国家发改委近期将上报国务院审议。在原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经过多轮艰难谈判,10月10日,市政府与业主三方签订了炼化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补充协议,明确了将黄礁涂围垦区周围的白果山、黄礁岛、子云山、道士冠全部削平作为厂址。加快项目前期推进,按照2012年2月28日前完成编制、报批的时间要求,分解落实任务,全面启动核准所需31项支撑性文件的编制、报批工作。编制石化园区招商手册,选择了15个重点项目。

4、多元融资破难题。一是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补助。紧紧抓住国家、省投资方向,紧扣转型升级和民生保障的主题,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全市有171个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及省级项目投资计划,共争取到补助资金11.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50%,创历史新高。其中,农口1.06亿元,城市交通5.57亿元,工业9280万元,社会保障4602万元,服务业1500万元,循环经济1145万元,海洋经济5.2亿元(分两次下达,今年已到位3.47亿元)。二是积极申发企业债券。椒江区、玉环县分别拟发12亿元和13亿元企业债券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温岭市拟二次发行16亿元债券已经省发改委原则同意,黄岩区已完成拟申发10亿元企业债券材料组织,临海市、市基投公司二次发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做好国开行授信贷款对接工作,截止年底,国开行在地区共支持贷款39个,所签订项目贷款合同金额总计152亿元。8月29日,召开市区银企合作签约会,共有4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与相关银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授信金额达到28.77亿元。9月份,组织74/75省道南延、港头门港区等项目争取申报保险资金贷款。

5、对口援疆开好头。制定出台《对口支援新疆农一师阿拉尔市项目管理办法》,下达推进市对口支援农一师阿拉尔市五年实施规划。我市援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农一师高级中学教学楼、十一团花桥中学改扩建项目交付使用;阿拉尔一水厂扩建和配套管网项目、2个新村项目完工;阿拉尔医院住院楼项目主体结顶,八团保障性住房丽苑项目完成主体验收,16个基层组织阵地项目已完成15个。产业援疆扎实推进,产业园已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被省援疆指挥部列为阿克苏产业园三大区块之一,共引进浙商投资企业9家,项目计划总投资394.26亿元,到位资金9.23亿元。

三、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有新步伐

1、海洋经济谱新篇。今年是作为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一是编制《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试点市实施方案》,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工作计划》和《海洋经济示范区2011任务书》。二是编制《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规划》,规划石化基地、沿海高速、头门港区、滨海汽车城等“十大建设”工程,安排基础设施、海洋装备制造、三位一体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重点项目200多个,总投资超过5800亿元,预计“十二五”投资3100多亿元。101个项目列入《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居全省第二位,占20.6%。三是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定位研究,提出了建设“中国海洋经济循环发展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两基地两区”的建设目标,即建设循环型临港产业示范基地、“三位一体”港航物流重要基地、民营经济促进海洋开发开放示范区,海洋海岛海湾综合保护提升发展示范区。四是加快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加大考核,制定《2011沿海产业带考核办法》,各重点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11月底,沿海产业带累计开发面积11958公顷,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88亿元,投产企业2644家,其中,当年新开发面积384公顷,当年新投入50亿元,当年新投产企业185家。五是加大产业招商。精心组织参加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有14个项目在海洽会上签约,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积极参加海洋经济投资洽谈活动,促成浙台海洋科创基地项目在-台湾经贸交流会(台湾)签约。加大与五矿等央企的双向对接合作。成功组织市参加省央企对接活动,与中国石油集团、中化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广核4家央企签订LNG接收站、成品油库等5个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居全省各地市第一。

2、现代服务业进快道。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创新业态的总体要求,主攻重点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强化平台支撑,培育骨干企业,全面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完成《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市区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198”工程,促进市区融合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城市能级。二是加快载体推进。下达《2011年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加快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制定出台《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扶持政策》,首批认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5家,加快中央商务区、温岭总部经济基地、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等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进度。制定出台《市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扶持政策》,首批认定市服务业重点企业63家。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强化机制保障。8月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的全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大会,将省政府下达的服务业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并列入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的服务业工作责任书;加强服务业季度和形势分析;组建市现代服务业管理工作办公室;加大考核,增加服务业集聚区和项目的考核内容,每个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考核1个服务业集聚区和2个服务业项目。

3、新兴产业重培育。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华海药业、钱江摩托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和海正抗体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指导帮助九洲药业、惠中工贸积极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和北京大学工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合理安排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一批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促进电子政务建设集约共享。积极筹备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争取工作。

4、循环经济树示范。编制《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典型示范,加快推进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和风电产业基地两大省级循环经济基地及2011年市循环经济“511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向上申报国家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和产业,国家节能技术项目等。

5、农经工作夯基础。围绕4万亿水利投资,对全市未来10年水利项目进行摸排,建立水利项目库。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朱溪水库工程进入移民实物调查阶段,仙居盂溪水库工程、温岭白溪水库工程、长潭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五期、临海牛头山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八期等一批项目可研获批,椒江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项建书、临海红脚岩三期围垦工程可研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待批。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项目建设。

四、深化改革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

1、面上改革抓统筹。一是制定出台《市体制改革要点》。制定了《2011年市体制改革要点》,分解有关改革任务,着力推进转型升级、海洋开发、融资领域、要素配置和社会管理等五大方面体制改革。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改革工作推进机制。起草了《2011市改革创新奖申报评选办法》(送审稿),进一步健全改革激励机制加大改革推进力度。三是深化改革研究。撰写《市十一五改革形势分析报告》,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改革成就和经验做法,分析了当前推进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起草《关于公车改革模式有关调研情况的汇报》。

2、改革试点出经验。坚持改革项目化原则,加大推进改革试点项目,一些重要改革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在优化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改革方面,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情况与建议》(第69号)专题刊登《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积极探索》调研文章,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呈报给中共中央办公厅等有关领导机关,进一步扩大了改革工作的影响力;“参与式预算”改革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得到了上级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评价,在全省得到进一步推广。总结提炼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挖掘亮点,及时完成《2011年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在《经济》改革试点专栏专题刊载,扩大对外影响。

3、专项改革求实效。一是全面完成两项政策性涉农保险工作。据统计,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投保户数3135户,保费收入850余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共承保农房128.91万间,保费收入1933.67万元,农户续保率达99.24%。二是加快中心镇培育,重点抓好泽国、楚门、杜桥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工作,积极申报温岭市泽国镇、路桥区金清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帮助指导黄岩区院桥镇“三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安全监管中心)项目争取省中心镇专项资金补助。三是认真做好企业改制信访案件复核工作,并指导信访人员通过正常渠道反应利益诉求。

五、服务改善民生,价格监管有新举措

1、社会事业保民生。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后续工程,以及开发区学院路小学、文华小学、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二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医改工作方案,于5月12日召开了全市医改工作推进会,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分别签订了医改责任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面完成医改任务,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提前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三是推进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这项工作列入今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全市已建成村邮站4631个,建成信报箱140041个,全部开始运行,完成率100%。

2、价格监测创新路。一是加强粮、油等民生重要商品价格监测,每半月一次在《商报》、《晚报》、《广播电视报》刊登12家超市158个品种价格信息,在电视台图文频道和市区主要街道6个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并在委网站上公布;编印《价格信息月报》手册1800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多的民生价格信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成长潭水库原水和城市发展公司、市区3家自来水公司、3家污水公司实地成本监审,协助国家发改委对仙居制药的药品价格调查;核定了椒江、温岭3家建筑垃圾处置价格和4家小水电上网电价,适时调整了椒江、黄岩、路桥、玉环、仙居、临海等地污水处理费标准,制定了路桥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三门县管道然气预埋收费标准,出台了机动车排气检测收费标准。

3、清费减负大力度。一是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工作,共对全市本级30个部门75个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全面验审,验审收费总额7.96亿元,对8家存在不规范收费单位及时责令整改,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二是根据油运价格联动机制,出台出租车和市内跨县(市、区)燃油附加费规定,理顺客运价格。三是合理制定医疗收费标准,分批公示政府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四是核定了实验中学等2所民办学校收费和全市32所高中择校人数与收费标准及台二期经济适用房价格和物业收费标准。

4、价格检查稳预期。一是开展涉农涉企价费专项检查、重点对水利、环保、广电、民爆等系统相关收费检查,共检查了47个单位,查出涉嫌价格违法案件18件,违法金额700多万元。二是加强医药卫生服务价格、教育收费、涉车行业价格、商业银行收费、商品房销售价格等涉及民生的价格收费专项整治。三是加大市场巡查力度。重点加强对粮油、农贸、超市价格巡查,结合节假日开展商贸、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重点检查,查处了3家超市价格欺诈行为;及时快速妥善处理3月16日发生的“食盐抢购事件”。四是在9月-10月,组织开展“关注民生稳定物价”为主题的“民生价格监管服务月”活动,集中整治,优化服务,努力稳定通胀预期。

5、价格服务体民意。一是深入开展价格宣传。4月29日,在世纪联华广场开展“纪念价格法实施十三周年暨12358举报电话开通十周年”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宣传价格政策,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深化“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二是畅通价格举报渠道。共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299件,调查走访54个单位,举报办结率100%,价格举报办理满意率达99%以上。三是加强价格认证服务。充分发挥价格认证“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专业优势,全市共完成涉案财物价格鉴定4695件,开展园区企业投资强度、经济适用房成本和政府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认证工作,服务经济发展。

六、着力打造“快乐工作、和谐发改”,机关建设有新气象

1、快乐工作树新风。一是更加注重干部素质提高。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加强网络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全委机关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更加注重行政效能提高。扎实开展“双重”专项行为,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比对省内最低办理承诺时限要求,缩短办理承诺时间,规范工作流程,实行工作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率;组织召开发改局长务虚会、碰头会,加强全市发改系统联动。做好议提案答复工作,全年共签收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的代表和委员议提案85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答复,满意率100%,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三是更加注重主题活动开展。积极开展庆祝建党70周年活动日和社会劳动实践日活动及支部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2、和谐发改塑形象。一是创建廉洁机关。今年我委是全市廉洁机关创建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这条主线,致力实现保廉和提效两大目标,突出责任制、惩防体系和效能建设三大重点,认真落实责任制,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廉政从政教育,修订完善13项制度,加强重点工作和关键岗位监督。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推行政府性投资项目代建,规范价格执法自由裁量权,积极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三是扩大政务公开。凡不涉及保密事项,均按规定在政务公开网上公开,全年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29条。

3、机构改革结硕果。主动做好与市编办的衔接,制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实施。经市编委批准,新增2个副处级机构和1个正科级处室,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机构性质转为参公单位,价格认证中心由差额事业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强发改干部队伍建设,提拔3名处级干部和5位科级干部,发改事业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全委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与人民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将克难奋进,再创佳绩。

下载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改委年度人才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9发改委工作总结

    2019发改委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9发改委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一、XX年的主要工作 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发改委工作总结

    县发改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中国共产主义党成立90周年,也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

    2012发改委工作总结

    一、XX年的主要工作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委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和“......

    发改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发改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和谐、高效、务实、争先”为准绳,紧紧抓住强化分析研究、加快......

    发改委最新工作总结

    发改委最新工作总结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部署和领导下,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围绕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把积极抢抓历史机遇与实施“生态文明城市......

    发改委工作总结

    发展改革委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思路 **市发展改革委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思路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推......

    县发改委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XX县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县发改委 按照会议安排和要求,现将人才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加强领导,深入学习。 我委做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领导班子成......

    赣榆发改委人才工作情况汇报五篇范文

    赣榆县发改委2011年人才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赣榆县发改委十分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培育战略,获得很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 多渠道多途径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