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至上主义的学习心得
学习自由主义的平等和自由至上主义的收获
李维
“自由”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对自由的理解不同,发展出了不同派别的自由主义。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平等主义认为自由是以平等为基础的,维护自由,但同时也强调平等和正义。罗尔斯认为“所有的社会基本益品——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自尊的基础——都必须平等的分配,除非对某一种或所有社会基本益品的不平等分配将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由此产生了两个正义原则:(1)平等自由原则;(2)差别原则。这两个正义原则告诉人们,即使个人自由成为社会中最优先的事项,我们也应该重视平等,这样的社会才是正义的。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在社会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差别原则即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同时这两者不平等所依系的职务和地位应基于机会的公平平等条件向所有人开放。这种自由平等主义认为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应该实行国家干预主义,通过依靠国家进行的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征税)来补偿由自然劣势和社会劣势带来的不平等,即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自由至上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另一派别,他们坚决维护个人自由和权利,坚持自由至上,捍卫市场自由,反对国家运用在分配的税收机制去贯彻自由主义的平等理论,认为这种机制会对个人自由、财产、生命产生侵犯。同时,自由至上主义认为,为了补偿不平等境况带来的影响而实行补偿,不仅增加社会总支出,还容易走向平等主义,面临滑坡难题,最终个人自由会被境况平等的要求所吞噬,反而成为不正义的,不人道的。作为自由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诺齐克提出了著名的“资格理论”,他认为,如果我们假定每个人对他们当下持有的财物拥有资格,那么,正义的分配就只是那些源于人们自由交换的分配。在正义状况下凭着自由转移而产生的任何分配都是正义的。诺齐克认为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者主张对自由交换课税以补偿自然劣势者和社会劣势者是不正义的,即使这些税收将用来补偿某些人为自己不应得的自然残障所承受的额外开支。他认为人们对自己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财产拥有绝对的资格,这种资格排斥他人,甚至政府的干预,也排斥自由平等主义的再分配方案。读到这里,我立即产生了一个疑问,诺齐克凭什么就能做出这样的假定呢?假定每个人对他们当下持有的财物拥有资格,这个资格是谁赋予的呢?财物的初始获得是按照什么原则?那些没有获得某些资源或处于劣势的群体,明明知道这种劣势会恶化自己的境况,又凭什么接受这种不平等分配呢?
上述这些问题是自由至上主义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论证资格理论,诺齐克提出了“自我所有权”原则,认为绝对的财产权是不可避免的出自于我们信奉的“自我所有权”原则,个人拥有权力,而侵犯个人权利的事情是不能做的,无论是以个人还是以群体的名义,这是对康德式原则“个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的尊重。诺齐克的这种观点是想要反对功利主义为了整体效用而牺牲部分人利益的做法,但是在他看来,要把人当做自身的目的,最重要的权利是拥有对自己的权利,即自我所有权。因为人拥有自我所有权,在市场交换中,个人凭借对自己能力的运用而获得任何事物,从而从自我所有权原则推导出财产所有权。但是,诺齐克在这个推论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市场交换中,有一些事物是不能凭借着人自己的能力创造出来的。例如土地,它是先于人类存在。任何一个财产权捍卫者都想要避开对财产权历史渊源的深入考究,一旦追溯到资源的初始获得,就会发现,资源在最初是无主的,许多初始获得都是不正当的,或凭借先到先得原则,或是因为能力强者得。诺齐克借用洛克为圈地运动进行的辩护,“如果我们将做够多和足够好的资源留给他人,我们就有资格占用一部分外部世界”,同时他以公地悲剧来论证有些占用是正当的,将公地私有化反而有利于保护公地,促进对土地的生产性投入,不仅提高了占有者和无产者的生活,还避免了资源的毁灭。由此,诺齐克在洛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条新的正当占用的标准:占用的正当性就在于不使每个人的总体状况恶化。读到这里,我认为诺齐克还是没能逃离功利主义的包围,对部分资源的私人占有就意味着有人将失去对该资源的享用,谁会同意自已失去呢?就算在总体上,占有者这个群体将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非常好,而且未占有者的总体情况也没有恶化,但这仍然是不公正的,因为这样的设定就剥夺了那些没有占有到资源的群体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因为如果是他们占有资源,他们也可能会将其开发利用的很好,向更好的阶段迈进,而不是仅仅不恶化。我相信,谁都不会愿意当那个被剥夺牺牲的倒霉蛋的,我想,假设有谁愿意主动成为那个不占有资源的人,那一定是在这个群体里订立了一个大家都共同遵守的契约,以某种重要的条件进行交换,这样,才能在资源的初始获得时保持最真实的正当。如果有契约,交换,那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必然有付出和收获的平衡,在这里,我还是比较支持自由主义的平等观,支持在人类社会的制度建设中发展相应的福利措施来实现平等关照,以此补偿那些由于自然劣势和社会劣势而处于不利境况的群体。我觉得,人类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家所讲的那种“理性经济人”,除了自利以外,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品质,善,美德,爱心,这些重要的价值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运行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篇:论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区别
论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区别
摘要:1971年,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写出了《正义论》,这本书的出版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又现生机,它标志着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是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发展的两种倾向,两者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在政治领域的主张均有不同,也都有这自己的代表人物与代表性理论。本文将对两者的区别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试图从中得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自由平等主义 自由至上主义 罗尔斯 诺奇克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在自资产阶级革命时起的几百年间,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都保留着它的根本立场,即坚持个人主义的原则,维护资本主义秩序,但是对自由主义的调整和改造而产生的自由主义之下的新的观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倾向,即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两者在正义观、自由观和政治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正义观之差别
首先,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在正义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自由平等主义的支持者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概括了自由平等主义对于正义的理解,即“作为公平的正义”;而自由至上主义的支持者则认为自由市场的自由运行的结果就是正义的。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实质或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问题,是一个社会合理地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而分配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是社会主要制度,即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也 就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没有正义的社会会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公。罗尔斯的正义观具体体现在两个正义原则(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之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拥有最大程度的基本自由,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由要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自由并且是能够相容的;第二,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他们所从事的公职和职位应当在公平的机会和平等的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同时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罗尔斯通过自由原则主张个人自由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平等,也就是正义;又通过差别原则主张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平等。
德沃金是自由平等主义的另一个支持者,他的资源平等理论拟补了罗尔斯在“敏于志向,钝于禀赋”上面的不足,即在社会分配方面,德沃金主张在承认了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他主张人们应该为选择承担代价以及对自然劣势的补偿来缩小社会最不利成员与具有较高禀赋的成员的差距,进而实现社会正义。
自由至上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诺奇克,他在正义观方面的主张是与市场相联系的。诺奇克的“资格理论”认为如果每个人对其财物拥有资格,那么源于人们自由交换的分配结果就是正义的。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自由市场竞争中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利益就都是正义的,而不管结果怎样,社会的再分配是对人们拥有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因此是不正义的。
由此我们看出,两者在正义观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重视因为选择之外的因素所带来的不平等,不论这种不平等是存在于选择之前还是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在这一意义上,正义与平等似乎是统一的。同时,两者在正义观上的差别还体现在是否对前面所说的不平等进行补偿,也就是是否认为国家会对由于不平等产生的结果进行补救。
二、自由观之差别
其次,两者的自由观也存在着差异。自由平等主义的自由观是在突出自由的地位的同时,也注重平等,在保证自由主义的前提之下,强调一种公平的分配;而自由至上主义,从其名称我们就不难看出,是坚持自由至上的,主张维护个人自由并且以其为自由观之核心价值。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对自由加入了平等的因素,但是并没有因为平等而抛弃自由,相反,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是强调自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他的正义原则的优先原则中得以体现。罗尔斯的优先原则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自由优先于平等,自由只能因为自由的缘故被限制,这一限制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能够加强由所有人共享的自由体系,二是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能被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同时,他所主张的公民自由包含了许多方面,同时这些自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自由作为自由权利时对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他在主张传统自由主义关于自由观点的同时强调了每个人对于这种自由权利的平等。自由至上主义的自由观是极端的,它是以“绝对的个人主义”作为其思想基础的,即“在限定的范围内应当让个人遵循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和偏好;并在这个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高于一切,而不受他人任何命令的约束”。以这种自由观为基础,自由至上主义主张绝对的个人财产私有制度,认为只有财产权的分散才能使权力实现分权,而这种与极权对立的分权正是自由的基础。同时,自由至上主义激励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国家干预是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会导致政府极权而产生专制政府。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在自由观上的差别是明显的。两者的差别体现在政治思想方面就是在主张自由的同时是否还注重社会成员的在各个方面的平等;而体现在制度方面则是是否同意国家对社会成员财产的干预与资源的再分配。
三、政治观之差别
最后,自由平等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有着明显的政治观的差别,这种政治观的主要体现就是国家制度,而其中的重点则是国家是否对市场进行干预。由两者的正义观与自由观我们就不难看出,自由平等主义是极力主张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而自由至上主义则是极力反对国家干预市场。
自由平等主义者主张在自由与平等中间寻求一条道路以追求平衡,也就是在既定不平等的前提下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再分配以调节不平等。自由平等主义在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注重权利平等和公平正义,这在社会上必然就由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来体现和保证,其方式就是福利国家。国家通过税收等再分配的方式调节不平等,帮助社会最不利成员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但是,福利国家在带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持社会稳定等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政策无法与理论匹配,政府财政困难,帮助好逸恶劳者而惩罚勤劳者等。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观同样是与其自由观和正义观相互联系的。自由至上主义的自由观是坚持绝对的个人自由,其正义观是在坚持个人绝对自由的前提下的交换都是正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观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认为国家干预容易导致政府专权和极权政治,同时会影响市场的功用的发挥和市场效率的提高以及对社会利益的干预而导致的侵害。总之,自由至上主义坚持的是一种“最弱意义的政府”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虽然能够避免自由平等主义的一些问题,但存在着忽视社会公平、社会平等的问题。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政治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坚持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否赞成国家应当承担利用再分配维护社会平等的职能以及广泛上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理论观点在政策上的运用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两者的利弊似乎是互补的。
四、总结评价和个人观点
自由平等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两种倾向,两者都有注重自由,注重个人权利的因素,同时也有上述几个方面的区别。总体而言,自由平等主义是在关注自由的基础上强调一种社会平等与公平,强调通过国家干预实现对社会既有不平等的拟补;自由至上主义则是单纯地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两种主义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自由主义内部的两个不同方向,都有其合理的方面,强调公平正义与反对国家对个人的干预所导致的对个人权利的侵犯都是合理的;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两者也都有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如国家的干预会造成以侵害勤奋而保护懒惰与政府财政困难,和绝对个人自由造成的不平等与政府失去一定的存在意义等。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两种主义,肯定其中有益的部分而避免盲目接受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是否存在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路线,或者说在不同方面接受两者的合理部分的理论观点。对于理论而言,我们必须关注自由,关注平等,肯定自由的个人权利是基础,同时肯定社会公平是必须的;在这一意义上,我比较认同自由平等主义的观点,对于它存在的适用于实际政治生活的问题,我们则可以适当地接受自由至上主义的观点。具体而言,福利国家所面临的政府财政困难的问题以及遭受到的福利政策是在奖励好逸恶劳而惩罚勤奋者的批评,我们应该认识到,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原初的不平等造成的,这自然就需要我们以国家干预消除原初的不平等;而对于后来的不平等结果,就不能单纯以福利政策加以解决,而应将重点置于鼓励勤奋者对不利成员的帮助以及为好逸恶劳者提供机会而不是提供直接的生活所需,从而达到缓和矛盾和减轻福利国家负担的目的。以这种肯定合理而否定扬弃不合理的方法论处理两者的关系,或许能找到另外的道路。
第三篇:“两个至上”学习心得
“两个至上”学习心得
当前烟草行业正在深入学习国家局提出的“两个至上”活动,即国家利益至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战斗在一线专卖的基层负责人,不仅要深刻领会两个至上的含义,更要把它践诺到实际工作中去,为新时期烟草行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做贡献。我是这样理解“两个至上”的。
1、践行“两个至上”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俗话说:“大河水满小河溢,大河水低小河浅”,只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地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不去计较行业和个人太多的成败得失,从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够保证烟草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把“两个至上”作为烟草基层工作者的首要工作目标。国家利益至上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消费者利益至上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专卖执法人员必须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的价值观,以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解决当前专卖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3、把“两个至上”是作为专卖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基层专卖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管理理念,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对待不法分子,要运用法律武器坚决予以打击,确保辖区卷烟市场的净化率,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对待广大的守法经烟户,切实作好平时的监督和服务工作,与业务各部门密切配合,想客
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提高广大经烟户的守法意识和经营能力上下工夫。
4、把落实“两个至上”与严格依法办案相结合。对专卖管理工作而言,“两个至上”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办案,坚决查处违法经营行为,为卷烟市场的规范经营构筑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作为基层专卖管理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应该提高认识,要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二十字基本要求,依法依纪严格按程序办案。对收集的证据材料要先运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鉴别,全面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再对案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基层专卖管理人员必须公正、公道、正派,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办案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各项专卖管理工作始终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5、把落实“两个至上”和开展“双诚信”等级管理相结合。在现有的“计分制”诚信等级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双诚信”等级管理。不断深化专卖管理人员和广大经烟户对“双诚信”这项工作的认识及理解程度,发挥分值的警示作用,科学合理地结合业务经营中的各项指标和客户分类管理制度,开展好双诚信等级管理、等级划分和等级评定的统一性工作,力求“双诚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6、坚持两个至上,还要抓好各项专卖工作的细化落实。专卖检查工作不仅仅要体现在月度、季度和年终的查获卷烟、罚没款的数量上,还要真正的把“烟草专卖,利国利民”的口号,把“国家利益至
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要求,认真落实贯彻到每个专卖环节中去,认真检查,严格执法,确实做好市场净化工作。
在烟草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要把自己比做一滴水,融入到企业这个大江里。在企业这个大江里,我们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做着一件件普通的事,我们不需要华丽的语言,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那就是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让我们在“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指引下,更好地担负起“两个维护”的神圣责任,为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而贡献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第四篇:两个至上学习心得
“两个至上, 两个维护”学习心得
近段时间以来,通过深入学习讨论,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局在全行业开展“两个至上,两个维护”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立意深远,意义重大。“两个至上,两个维护”是加强烟草行业干部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烟草行业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烟草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烟草,促进行业改革,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深刻认识和领会《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巩固烟草专卖体制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烟草行业的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应深入学习和领会“两个利益至上”、“两个维护”的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要把这个全行业的共同价值观放在任何工作的首位,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来。
一、坚定不移地巩固完善烟草专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规范烟草市场秩序是实践“两个维护”的重要保证“两个维护”是烟草专卖法的立法宗旨,树立“两个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实践《烟草专卖法》立法宗旨的必然要求。姜成康局长反复强调指出:“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制度,其目的就是要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国家利益,除此之外,没有烟草行业自身的特殊利益,否则就失去了专卖的意义;烟草专卖制度能否巩固完善,关键在于行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为国家作出
1应有的贡献”。如果我们背离了这个宗旨,不能坚持把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切实地去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那么烟草专卖制度将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切实按照“两个维护”的宗旨要求,巩固和完善专卖制度,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努力做到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
漯河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主要工作职责任务就是执行烟草专卖管理和做好卷烟销售服务。我局(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发展与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牢记《烟草专卖法》立法宗旨,行业就能得到较快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我局(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切实以“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执行烟草专卖制度,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我区卷烟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服务和保护好守法经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服务、文明执法;进一步创建城区规范的、持续的、稳定的卷烟市场秩序,为实践“两个维护”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不断加强管理与提高服务水平,充分保证零售户利益,是卷烟商业企业实践“两个维护”的基础
维护卷烟零售户的合法利益,是“两个维护”的题中之意。卷烟零售户是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专卖管理,还是市场营销,无论是网建质量的提升,还是品牌结构的调整,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广大的卷烟零售户是我们构建“和谐烟草”、实践“两个维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卷烟作为商品最终必须通过零售户传递到消费者手中,零售户的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卷烟流通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断裂,烟草行业实现“两个维护”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卷烟商业企业必须通过对广大零售户的服务,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利益;从感情上、经营方式上和利益机制上拉近与零售户的距离;把他们当作我们的“业内人士”和“合作伙伴”来真诚地对待、热情地服务,保持合理的批零利润,从而不断提高零售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加强管理,通过广大卷烟零售户的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来进一步达到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我局(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认真按照上级要求治理整顿我市卷烟市场秩序,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的网建经验,严格按照省、市局(公司)卷烟销售和网建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城区卷烟销售网络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访销线路、开展电子结算、网上订货、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等现代营销运行方法模式,规范经营、强化服务,使我局(部)的卷烟销售工作步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卷烟销量较为稳定,经营税利大副增长,较好地体现了“两个维护”。但我们的整个工作距上级局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资源配置,访销线路整合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在服务营销工作中,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是我局(部)最为薄弱的环节,市场经理、客户经理的工作技能,整体素质还达不到新型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营销工作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卷烟销售网络功能的发挥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因此,我局(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线路、提高资源利用率、挖掘潜力、降底运营成本。针对客户关系管理这个薄弱环节,加大对市场经理、客户经理的工作技能培训,迅速增强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能力,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尽快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营销理念,充分发挥服务客户、培育品牌的网络功能,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有效地控制市场、高效地服务市场,逐步建立完善更加科学的、规范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不断加强管理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充分保证零售户的利益,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
姜成康局长指出:“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市场,谁拥有了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谁就拥有了真正的市场”。烟草商业企业只要高举“两个维护”的旗帜,积极推行卷烟服务营销,着力打造新型客户关系管理,最大程度满足和服务消费者实际需求;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文明执法的水平,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我们就
有理由相信,烟草行业就会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就会取得长足的、稳定的、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政法系统“三个至上”学习心得
7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全省政法系统为期三天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三天的封闭学习使我受益非浅,感受最深的是,坚持“三个至上”,对人民法院来说,实在是太必要、太重要了,可以肯定地说,“三个至上”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履行司法职能,做好审判工作的法宝。
“三个至上”集中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高度统一,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我们基层法院,如何体现和践行“三个至上”的重要指导思想,把“三个至上”变成全体法官的行动,成为全体法官的行动准则,切实把基层法院建设成为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是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人认为,应突出解决好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切实用“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武装法院干警头脑
xx提出的“三个至上”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人民法院的必然要求。“三个至上”中,“党的利益”是根本,“人民利益”是核心,宪法法律是保障,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坚持“三个至上”,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构建和谐司法、民生司法,必须坚持用“三个至上”思想武装基层法院干警的头脑。
要使法院干警们懂得,“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是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障。党的事业本质上也就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法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要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就要始终把人民法院工作置身于党的绝对领导下,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司法工作放在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护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去谋划和思考,坚决抵制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的影响,把思想统一到“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上来。
要使法官们懂得,“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要求。法院的人民性决定,人民法院不能为了审判而审判,而应当通过审判执行活动体现司法为民,把司法为民作为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案件司法不公、少数干警作风不正问题,认真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和事关群众利益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始终坚持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思想统一到“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上来。
要使法官们懂得,“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我国,宪法和法律集中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党的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讲“宪法法律至上”就是讲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因为我国的宪法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的体现。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必须始终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要通过自己全部审判执行活动,教育公民和全体社会成员要以法辩是非,以法定纠纷,以法促和谐,以法约行为,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把思想统一到“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上来。
二、切实用“三个至上”指导思想贯穿和指导司法实践人民法院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判工作中坚持践行和体现“三个至上”,必须以统筹的视角,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好一些重大关系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好独立审判与服务大局的关系。依法公正独立审判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之一,是审判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而服务大局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人民法院不是为了审判而审判,而是通过审判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最终服务于人民。独立审判与服务大局二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既要克服“就案办案”、“教条执法”倾向,也要防止以服务大局为名,该作为的不作为。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服务辖区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立足于审判工作职能,依法公正独立审判,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是正确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殷切期待。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重要条件,脱离开了审判效率,审判公正就不存在。现代法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就是二者之间的均衡。在审判工作中,我们要把公正与效率作为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努力追求公正与效率的最佳结合。一方面要防止把二者割裂或对立起来,以司法公正为借口,久拖不决,久执无果,最终损害公正。另一方面要反对以提高办案效率为借口,忽视审判质量。要针对基层法院实际,多实行庭前调解、执行和解,坚持巡回办案,就地化解纠纷,方便群众诉讼。进一步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又好又快地依法审判好案件。
三是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要求我们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要求我们要服务民生、保障民权。在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要通过司法手段保护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正当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在司法实践中强化民生理念,转变审判作风,克服“衙门”作风,着力提高四种能力。一是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思考,以能否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来检验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以能否实现案结事了来判断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真正实现公正高效和谐司法。二是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事人的诉求,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妥善处理问题。三是提高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努力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案制宜。四是提高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精髓的能力,做到善于把法律精神适用到具体的案件审判中。
四是正确把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审判活动只有始终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三个至上”。在具体司法活动中,我们既不能离开法律将社会效果庸俗化,以牺牲合法性为代价去追求所谓的社会效果,也不能脱离国家政策、社会情势和民间情理,单纯的就案办案、机械执法,单纯强调法律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要善于总结司法实践经验,要善于发现和分析新问题,要善于抓住纠纷特点,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统筹兼顾两个效果的统一,用法律的手段妥善处理好重大社会问题。
五是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打击犯罪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根本要求。无论是打击还是保护,都是人民法院重要的司法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以及“涉黑”、“涉恶”等刑事犯罪;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依法保护民权,服务民生,充分发挥好民事、商事、行政审判的导向功能,依法妥善处理好各类纠纷案件,加大执行力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我们基层法院应注重克服“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观念,侧重于把司法观念转变到“重保护”、“重服务”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打击和保护的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功能。
六是正确处理案结与事了的关系。基层人民法院对依法受理的各类案件必须坚持依法及时“案结”,杜绝超审限和超期羁押案件,克服久拖不决、久执不果现象。否则就是违法,就是不公正。但是,案结不等于事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把审判活动的重心放在事了而不是案结上,以能否实现事了来判断办案的最佳法律效果,真正实现公正、高效、和谐司法。要从有利于案结事了出发,进一步改进审判方式和工作方法,防止只重过程不求结果,走了实体错了程序的倾向。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体制机制和有效方法措施,最大限度地依法及时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法制的尊严和权威。
总之,在基层法院,践行和体现xx提出的“三个至上”,应当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既要作为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一以贯之,又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只有坚定不移地以“三个至上”指导我们的审判工作,才能使基层法院的工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创民生司法、和谐司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