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政工工作面临的困难及思考
公安政工工作面临的困难及思考
公安局的政工工作是一项关于公安政治、人事、组织、思想的工作。随着当前公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执法环境日益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民警思想日益活跃,使得公安政工工作面临着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困难和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公安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一、公安政工工作的认识及定位
在公安系统里政工工作是由政工监督室牵头各科所队教导员组织完成的各项政治、思想、人事工作,那么政工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工作?笔者认为:是通过政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上级的指示、决定、决议变成每一个民警的具体行动。现在人们对于政工工作的定位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一些人认为政工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般的后勤工作,还有一些人认为政工工作是公安业务的打杂工作,林林总总,都是一些错误的认识。之所以说:这些认识是错误的,原因是政工工作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再就是政工工作出成绩不明显,它不像办案业务工作那样有具体的数字来体现,只能任劳任怨地做好领导交办的工作,这就是政工工作的初衷了,这样的后果就是,领导喜欢叫政工去做的事,那就是政工工作,政工就变成“万金油”,这与后勤打杂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之所以说:政工工作是为领导及部门不可豁缺的重要工作,这
是因为:一是政工工作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完成单位的政治、思想、人事等方面的工作。虽然,这些工作是多一些,杂一些,整天围着领导转,但都是具有前瞻性、决策性、指导性和引导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它起着指导全盘的包揽全局作用,这些工作决定着公安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的关键。二是政工是各项公安工作的方案、教育、动员、注意事项等的组织者,也是完成公安工作的进度、步骤、实施任务的方法以及完成后的总结、经验的形成者。三是政工是单位党务工作、作风纪律、表彰奖励等诸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就是说政工既是上述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也是领导智囊团,领导的参谋部,起着单位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决定、决议的参谋的重要作用。
二、公安政工工作的面临的困难
1、政工工作意识淡薄,领导干部和民警对政工工作概念模糊。在公安队伍中,绝大多数领导和民警,多数时间是从事具体的公安业务工作,如侦查工作、交管工作、治安管理、禁毒缉私工作,各项工作中都有一套可以操作的法规及工作流程,政策性、原则性很强,工作好坏易量化,易评比、考核,而政工工作的作用、内容、成果不具有显性。许多民警认为政工工作就是开会学文件,开展各类型的教育活动,搞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写自查报告,是上级的事情、领导的事情,是搞形式的工作,与己无关,做也好,不做也好,似乎不会给单位、个人带来立竿见影好处或坏处,认识不到
位,结果就是造成对政工工作意识淡薄、不重视。而实际上,政工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建设,教育训练、正规化建设、警察公共关系、警务督察、内务管理等工作,每项工作都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每项工作都触及到每个民警,每项工作都事关公安工作质量的好坏,由于宣传不到位,领导和民警认识发生偏差,工作形式单一,方式枯燥,措施操作不强,民警感受利性不强等原因,使得政工工作推进效果差。
2.政工队伍战斗力不强,缺乏工作激情。虽然目前公安警力紧缺,但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更少,占队伍比例更低,加上基层所队教导不足队伍的10%。当前政工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上级公安机关及组织对政工工作越来越高。以我局公安队伍为例,全局民警共计167名,共计3名政工民警,教导员14名,所占比例刚好是10%。但是所队教导员对政工工作重视不够,职责分工不清楚,作用不能发挥,工作偏离中心。在各所队警力紧缺的环境下,教导员的重心放在侦查办案和其它公安基础业务工作上去了,对所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教育训练工作就臵于脑后,这样的后果就是,全局民警的政工工作就放在政工科仅有的几个人身上。而这几个民警承担的工作任务是全局民警基本信息的录入,民警警衔晋升的各项表册,各项重大警务活动的督察工作,工资变动的各项手续,民警干部变动的各项资料,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生工
作,各类制度材料拟草,先进典型考核、回复上级和上级要求报送的各种表册,每年多个队伍集中教育整顿的组织、协调和总结等工作。可以每个民警一天都在打仗式的工作,才勉强应付,这种情况使得政工队伍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
3、政工工作繁琐,无具体流程,措施操作性不强。涉及到政工工作的范围很广,部署多,考核多,方案多;内容繁琐,三天一个制度,五天一次总结。没有主要的内容,有文件就学习,有通知就落实,有精神就传达。这样的结果就是政工工作没有重点。文件、通知、精神就搞成了形式主义的工作。比如每年开展大型教育活动2至3次以上,每次教育教育活动上级要求很高,写心得体会、写剖析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同时每项大活动都要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工作方案细而全,但是领导们都未必认真算账,若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和规定,开展这些教育活动,每个单位和民警就得放下手中的业务工作不干才才能完成,但业务工作一样是部署更多,考核更多,奖惩更严,基层不得已只有搞形式主义、走过程、大量造假、欺上瞒下。导致的结果就是每次搞大型教育活动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上面严格要求,下面积极造假。多数工作都落在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头上,闭门造车,搞成形式主义工作。
三、对公安政工工作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安政工工作的知晓度。要紧
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使根本,也要保证”重要论断,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基层所队领导特别是教导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让每个民警都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的宣传公安政工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每个部门该抓什么,每个民警平时该做什么,提高公安政工工作的知晓度,调动全提民警参与政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公安政工工作的战斗力。在解决好基层所队领导和民警对公安政治工作的认识问题后,关键就是要抓好政工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政工队伍,真正的发挥每名政工干部的潜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政工工作的落实。主要明确政工干部的标准,要选拔人品好,作风好,有基层工作经验,懂业务。性格开朗,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民警。政工部门是民警之家,政治工作要求高,要发挥政工干部的标杆、示范作用。还要用好政工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基层教导员成绩突出的,表现优异的要及时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把政工工作部门作为培养干部的摇篮,在队伍中要起好工作辐射作用,形成政工干部良好的用人导向,才能永远保证政工队伍的战斗力。
3、紧抓细放,多点开花,重点捕捞。政工工作内容涉及的内容很广,上级公安机关的相关职能部门要求细而严,都制定了繁多的工作标准,下达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在现有的政工干部力量中,要面面俱到,抓好各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即使抓了,很多也是应付。只有抓好队伍在日常中的养成教育,在思想教育方面、内务管理方面、培训教育方面、公安宣传等方面多下功夫。在有文件、通知、精神的时候政工就只需抓住要害,突出重点,把思路方向点清指明,更多的事情民警自觉的执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县级专科精神病院面临困难与思考对策
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面临困难与发展思考
何新云李立文何新初何勋彭志娥*
湖南省安化县精神病防治院,湖南安化41352
2【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现状和资源配置,为医药卫生改革的进一
步深入,健立健全精神卫生三级防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县级精神病院的现状,分析当前面临困难和产生原因。结果 当前我国县级精神卫生机构存在配置不足、分配不匀、技术人员缺基础设施和医疗环境较差,社会保障功能不完关等困难,与政府
财政投入不够管理不到位,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末落实及法制不健全等有关。结论建立政
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依法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县级精
神病院“三项”基本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县级精神卫生事业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县级精神病院困境发展思考
在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精
神卫生已纳入了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重点建设”、“农村地区癫痫
免费防治”和“686项目”的开展,给精神卫生带来了生机,也给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
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主体的转换,县级精神卫生现状
和运行模式,与当前形势发展和患者的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县级精神卫生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1 精神卫生机构整体配置不足、分布不匀
据最新国家统计资料报道,全国有2544个县级行政机构(包括县级市、市辖区、自
治县、旗、特区和林区),而仅有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100多家,约占4%左右,就我省而
言,据2006年全省精神卫生资源状况一项调查,全省共有市、洲、县(区)136个行政区
划,可目前我省仅有各类、各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66家⑴,其机构布局见(表1),办医形
式见(表2);
表1湖南省精神卫生机构布局情况
机构布局省级市洲级县(区)级乡(镇)级合计
医疗机构数419281566
%6.1028.8042.422.70
表2湖南省精神病院办医形式
合 其中
类别专科医院综合精神科 计 卫生办民政办社会办
机构数462066401214
%69.7030.3060.618.221.2全省市级以下精神卫生机构仅62家,占全省市、县的45.58%,还有 54.42%的市、县
是空白,况且分布不匀,最多的市有9家,占全省的13.6%,最少的市只有 1家,占全省的1.5%,最多与最少的市与人口比之差达9倍。显著存在机构整体配置不足、分布不匀的问题。
1.2技术人员缺乏,网络不健全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精神科医生和护士的人口比率分别为1.46人/十万和2.25人/十万,大中专以上学历者仅占1/3,从我县来看,全县常住户口98.25万人,在岗精神科医师10
人、护士13人,医生、护士与人口之比,分别为 1.02人/十万、1.32人/十万,每100张
病床护士为6.5名,与全球、全国水平相比,差距甚远。
1.3病房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差,目前大多基层精神病院基本设施仍然落后,一是医疗用房陈旧,病房严重不足,大多
精神病院的医疗用房修建在七十、八十年代,多为砖木混合结构,还居住拥挤,一间约20
平方米的病房一般常住4--5个病人,有时还要加床。据2003年底我省的一份调查显示;
我省有各类重性精神病人约100万,仅有精神病床8000多张,平均每万人口病床数为0.99
张,最低的为0.42张/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5%(全国1.12张/万)。二是医疗设备简陋,诊断手段落后,目前大多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仍然是靠简易的设备、传统的手段和凭临床
经验治病。
1.4医疗环境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精神病专科医院,历来就受社会的岐视和偏见,地理位置偏辟,交通不便,服务功
能单一,在狭缝中生存,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80%以上是贫困家庭,医疗收费低廉,据
有关资料显示“精神病院的床日收费标准约为综合医院床日收费水平的1/5”⑵,医保病人
更低,我县精神病人的住院床日费用在60元以下,服务要求比综合医院更高,除要提供
医疗服务和生活后勤保障外,还要承担患者伤人毁物的风险,尤其是由公安机关遣送来的肇事肇祸、杀人纵火的病人及“三无”病人,不仅没有医药费交纳,连生活费也经常要医
院垫付。
2产生的原因
2.1 政府投入不足,分配不公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卫生的投入,但对精神卫生的投入仍然较少、据江
苏一项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对卫生投入预算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5%,而对精神卫生的投入仅占整个卫生投入其中的2.35%,这与占疾病总负担的1/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⑶,如98年由国家规定按人平0.1元的精防经费,十多年来不但没有提高标准,而且大多县、区还没落实。近年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又重点放在乡(镇)、社区或综合医院,精神病院
很少受益,资金短缺。
2.2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不够
由于受几千年封建迷信和巫医学的影响,社会对精神病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初发的精
神病人,因怕影响患者升学、婚姻与前途,隐瞒病情,信神而不到专科医院诊治,直到进
入重性期,才送入医院,其结果,最佳治疗时期错过,即浪费了金钱,又给治疗带来了难
度,最终给患者留下了终身难愈的遗憾。
2.3法制不健全,精神卫生防治目标差距大
从85年开始起草的精神卫生立法,至今还没出台,由于无法可循,在收、治、管病
人的问题上责任不明确,存在许多弊端,没病的“被精神病”送进医院,有重性精神病的反而流浪在大街小巷,无人监管。况且,精神病人受社会岐视和偏见相当严重,据调查;
“50%以上的人不愿与精神病患者为邻,40%以上的人不愿住在精神病康复设施附近,更
多的人认为精神病患者“有破坏性”容易危害他人⑷,不愿与他们接近。而我国精神分裂
症防治指南目标之一是;“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到2010年达50%、精神分裂症住院率达60 %”⑸。至今差距甚远,住院率还不到30。3发展思考
3.1合理布局精防机构,建立建全三级网络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精神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当前重大
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把精神病防治机构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公
共卫生管理体系,对边远、人口少无精防机构的县,合理布局,对条件不成熟的县,可由
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托管或交县级综合医院代管,以解决好机构空缺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防治网络,让在急性症状控制后的病人,回到社区接受维持期与康复期治疗,由乡、村二级负责服药督导与随访,才能落到实处。
3.2增加精神卫生投入,完善财政保障体系
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是当地精神病防治的主体,公共卫生职能繁重,服务对象特殊,接纳的都是弱势群体。可历年来,由卫生举办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均靠争收来维持正常运转,保障职工工资和福得的发放。因此各级政府要按照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增加财政支付比例,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财政投入增长长效机制,将人员工资、机构运营费用、精防工作经费及“三项基本建设”经费由财政全额负担,同时要整合医保、公安、民政、残联的资金,建立统一的针对重性精神病的财政投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3加强精神病专科医院三项基本建设,努力提高精神科医生的待遇和地位
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是基层精神卫生工作的中心,既要为辖区内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又要为当地民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二幅担子一肩挑,仍自身生计也难维持,谈不上继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立合理、长效补偿机制,在保障职工工资和福利等正常收入稳定发放的前题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专科医院房屋进行改造,对设备进行更新、对技术人员分期进行培训,是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其次是精神科医师面对特殊群体,在工作中不仅压力重,风险和劳动强度大,而且待遇少、地位低,还常受到社会的岐视和偏见,甚则还要遭受患者的欧打,所以,国家对精神科医生的晋升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应给予政策倾斜,确保队伍的稳定。
3.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技术队伍素质;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医药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 场激烈的竟争中,营造现代医院文化,是加快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因此,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敬业爱院,廉洁行医的观念,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当前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⑴李育成.湖南省精神卫生资源现状调查.中华精神卫生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06.302.
⑵张广岐.顾牛范.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2].120—121 ⑶接雅利.汤先析.谈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I);64-66. ⑷ 王俊成.张瑞玲.周芹.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与建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5.348—349
⑸ 张明园.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卫生部疾控司.2003 8.
作者1何新云男1955.4出生副主任医师安化县精神病防治院手机***
作者5*彭志娥湖南省安化县二人民医院邮编413522
第三篇:乡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乡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对于领导和指导农民脱贫致富,特别是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乡镇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乡镇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济工作力不从心。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衡量乡镇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我们为抓经济,可谓是用尽脑子,想尽法子,但总感到力不从心,有一种沉重感觉。这种沉重感,除乡镇主要领导能力水平有限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乡镇调控能力差。乡镇的上级是县委、县政府,而不是县职能部门,这一点虽然是明确的,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有少数部门对乡镇工作指手划脚,有难事往乡镇推,有好事一杆子到底,以致乡镇调控能力差,政府难以发挥整体效能。二是抓经济缺乏手段。由于乡镇缺乏权力、财力和物力,抓经济调控手段脆弱,特别是在发展二、三产业方面缺乏调控手段。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发展个私工业是“雷声大、雨点少”,金融部门对发展个私工业很少有贷款扶持;乡镇投资环境是“收费多,优惠少”,过去,对办工业有农转非指标、税收特殊优惠等,现在这些政策不管用了,但收费却没有减少,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税费名目繁多;部门服务企业是“指责多,指导少”,有的业主反映说,现在的干部,服务企业的本领没有,卡企业的本领却不少。三是乡镇财政压力大,现在乡镇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而财政收入渠道则不多,多数乡镇财政困难,保吃饭都有问题,少有财力扶持农村发展经济。
干群关系改善缺乏良策。从总体上讲,现在乡镇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依法行政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十分强调依法行政,但乡镇干部为了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难免干出一些越规事情。其次是收费问题,现在的乡镇干部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收费上。群众称乡镇干部是“收费干部”,教育附加、农业税、优抚款、社会保险金、社保扩面、合作基金等都要乡镇干部去收。还有报纸、杂志,有报刊的部门都发文下征订任务,有的部门领导还亲自打电话或上门征订。所有这些,不仅给乡镇干部增加了压力,而且给群众造成一种错觉,乡镇政府只向他们“要钱”,不帮他们“赚钱”,没有很好为他们解决难题,无形中增加了干群之间的对立情绪。第三,干部工作作风不容乐观。现在乡镇干部工作作风亟需改善,除主观因素以外,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干部是“五多”干部,开会多、参观多、培训多、文件多、订报多。由于忙于应付“五多”,农村工作深入不下去,人蹲不下去。
乡镇机构臃肿庞大。现在,乡镇机构日趋庞大,人员日益增多,办事效率日益低下,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约因素之一,乡镇领导职数过多,难以形成合力。制约因素之二,乡镇机关人员猛增,财政负担过重。制约因素之三,乡镇干部出口不畅,“进来”容易“出去”难已成了一大弊端。乡镇干部一方面存在青黄不接、整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
村级组织薄弱,经济困难。当前村级组织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第二,农村支部书记总体素质偏低;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第四,少数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不协调,甚至闹矛盾、闹派性,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好乡镇工作的对策和思路
切实提高和发挥乡镇的地位和作用。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带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前沿指挥所,更是面向“三农”最直接的操作者和引路人。因此,在人民群众眼里,乡镇党委就代表着党,乡镇干部就代表着政府。如果乡镇干部不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勤政廉政办实事,党和政府的威信就不可能提高。
乡镇工作面对千家万户,面临千变万化的市场,职责之大、责任之重不言而喻。然而,乡镇的权力有限,有时的确难以保证职责任务的有效完成。因此,为便于乡镇机关开展工作,县机关职能部门应当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下放到乡镇。县机关部门和乡镇都要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互相支持,共同为振兴地方经济作贡献。
必须大刀阔斧进行乡镇机构改革。首先要减少领导职数,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可以一肩挑,乡镇党委委员和乡镇政府副职也可以交叉兼职。仅此一项,乡镇领导的职数至少可比原来减少一半左右。其次对乡镇机关的其他岗位,也要压缩编制,一人多岗,兼职使用,大大精减人员。与此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录用、晋升和辞退制度,营造一个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对优秀的乡镇干部要
及时表彰使用,对不称职的乡镇干部及时进行辞退,缺编人员公开向社会招聘,从而形成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生动活泼”的用人机制。
重视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村级组织是乡镇政府的基础和延伸,因此,要做好乡镇工作,必须抓好村级组织。措施主要是三条:一是强“龙头”,即配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强“龙”身,即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培养和发展中青年党员,为农村培养一批思想进步、观念先进、文化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三是通过多种措施,兴工兴农发展第三产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切实转变乡镇干部工作作风。从乡镇干部本身来说,虽然多数还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不思上进,有的贪图享受,有的向群众吃喝拿要,个别的甚至腐败堕落,跌入犯罪的泥坑。对于这些问题,决不能马虎了事,而要通过教育、诫勉和辞退等办法,促进乡镇干部改进作风,弘扬正气,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一个称职的乡镇干部。
第四篇:关于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精选)
关于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突现期,各类案件的高发期和群体事件的多发期,使得社会矛盾和社会治安日趋复杂,这对广大公安民警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对民警教育训练工作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更加必要。近年来,公安机关落实“三个必训”制度,深入广泛开展“大练兵”活动,对提升公安民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因各种限制和先天性不足,当前公安教育训练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难。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参加公安教育训练的实际情况,就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公安教育训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公安专职教育训练机构本身 “短板”。一是资源短缺,教育训练工作运行不畅。虽然上级公安机关在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对公安专职教育训练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用于教育训练上的经费仍是杯水车薪,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严重“短腿”。如今,笔者所在的市警官培训中心虽然有 “专门训练场地”,但地方小,设备不齐全、经费不足。“在哪练”成为当务之急,更谈不上建设地区性民警综合实战训练基地。二是教官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训练工作效果打折扣。较高水平的教官队伍是民警教育训练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多警官培训中心因尚未建立一整套完善而有效的教官选拔、培训制度,使得教官素质不同程度存在理论知识不系统、实践操作经验缺乏、眼界不开阔等问题。同时,因为没有有效完善的教官考核制度,使得许多教官在单位上“和稀泥”,使教育训练效果欠佳。三是训练机制不完善,教育训练工作不灵活。当前的教育训练,大多拘泥于“课堂教学”、“以会代训”等,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具体表现在培训计划原则性强而灵活性不够,培训内容层次不清,知识更新少,缺乏人文关怀。突出表现在现有的培训中,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如何做群众工作方法等培训内容。
(二)县级公安机关教育训练体系难成。在基层公安机关的教育训练实践中,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大多投入不足。一是经费、器材、场地等基本保障严重不足,无经费、无器材、无场地是许多基层公安机关在教育训练上的现状。二是适合基层派出所教育训练的教材十分匮乏。现有的教材内容滞后,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距高速发展的公安工作实践和社会治安形势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差之甚远,而且针对基层派出所的教材少之又少,直接制约了基层派出所教育训练的水平、质量和效果。三是基层公安机关教育训练体系难以建立。公安民警的教育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资金、人才、场地等诸多因素,而这些仅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是难以完成的。
(三)民警个人自身主客观因素诸多。一是领导观念错位,教育训练工作难落实。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在公安工作、特别是公安队伍建设中,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在部分领导意识中,“重业务,轻训练”和“业务工作是硬任务,教育训练是软指标”的观念根深蒂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有出现,“会议上讲得很响,书面上写得很硬,行动上做得很软”的情景也不乏存在。二是民警任务繁重,教育训练时间难以保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安机关的任务越来越重,基层派出所民警常年加班加点,教育训练的时间无形中被大量挤压。就以笔者所在县为例,常住人口26万,全局共有警力160余人(包括交警),警力仅占全县人口的万分之六,警力严重不足,事务繁重,民警们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极其疲劳,参与教育训练的人员、时间难以落实。三是参训动力不足,教育训练缺乏自觉性。尚未建立完善的民警教育训练考核机制,教育训练结果与真正与民警的使用、晋升、提拔、经济等直接挂钩,因而导致基层对教育训练重视不够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的主要原因
对当前在公安教育训练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及方面的因素:
一是资金上的紧张。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效果好坏与后勤保障密切相关。目前,笔者所在市县因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教育训练场地、器具都奇缺。随着一些袭警案件的发生,中央、省等各级领导都充分意识到教育训练的重要性,在培训经费上加大了投入,教育训练经费标准都得以提高,但与不低于公用经费5%的标准还有差距。培训经费的不足够,导致民警的专业培训、技能培训不足,从而致使民警的自防能力较差、准确使用武器的能力不足。
二是人才上的缺乏。一支充足而素质合格的教官队伍是公安培训机构的关键,但就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由公安部直接管理的警官培训中心中不乏优秀教官外,其他培训中心都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局面。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事公安信息化、民警心理辅导、群众工作方法培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从笔者所在市县来看,警官培训中心教官知识更新慢,人才引进少,致使在培训教学中,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的问题存在。
三是警力上的短缺。目前国际通行的警力配备标准为人口的万分之三十,国内警力配臵也达到了人口的万分之十五,而目前笔者所在县人口26万,民警162人,仅占全县人口的万分之六,警力严重短缺,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基层公安机关民警本身承担着大量的警务活动,致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在超负荷运转,还要抽出警力脱产参加教育训练,警力更加紧张,所以不少基层领导和民警对待教育训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参训民警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既要参加教育训练,又要牵挂工作精力难以集中,影响教育训练效果。四是机制上的不全。近年来,公安教育培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提高民警业务能力和实战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但在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的机制建设上,还未真正形成科学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教学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程序和训练效果检验的标准。尽管上级部门在教育训练中提出了一些训练方式与方法,但是,各类训练要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控制训练过程,如何考核与评估训练效果,至今拿不出标准和办法。凡参加训练者都能合格;凡参加训练者都发给证书。这样一个无竞争、无压力的培训机制,无法取得好的训练效果。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要进一步抓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着实提高公安民警的整体素质,使公安民警能真正担当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抓好硬件建设。经费投入是硬件建设的先要条件。目前,教育训练经费标准有所提高,但以往所造成的历史欠帐太多,要想彻底改变以往现状,必须从根本上保证训练经费足额到帐。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积极争取将公安队伍教育训练经费单独立项,并列入财政预算。着力建设好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改善培训基地的设施,尤其是对基层民警进行实战训练的施设建设。二是引进人才,抓好软件开发。好的教官是队伍培训的重要保证。在抓好教育训练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加强人才的建设。一方面应加快对警官培训中心教官的知识更新培训。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安机关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知识,组织对教官进行“充电”,提升教官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快对新型人才的引进。如引进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加强如何推进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培训;引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才,加强如何推进警民管建设的培训;引进心理辅导方面的人才,加强如何为民警减压,疏导民警情绪方面的培训。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从基层一线遴选教官、培训教官、考核教官、轮换教官,以及教官责任制等有关教官的系列制度。注重从基层一线实战中发现、选拔、培养、运用教官,不但能为民警教育培训带来新内容,减少与实战的差距,也能减少传统“教师”教学的模式影响,让一线民警能够学以致用。要积极推行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讲课制度,着力培养一支“能干会讲”的领导干部兼任教官队伍。
三是与时俱进,抓好内容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都在不断升级,以往的单纯的教育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工作要求。因此,全面推动“从实战出发”的民警教育训练模式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材的更新。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和现实公安工作需要,对新的公安业务知识及时予以充实到教材中去,尽量避免出“培训年年搞,内容不翻新”的情况。另一方面,应及时更新培训模式。建议在日常民警“大练兵”教育训练工作中,要尽快走出“重学习、轻操作;重理论、轻实战;重队列、轻技能”的训练误区,采取实战演练、模拟训练、案例教学、专案课堂、讨论答疑等方式,切实解决民警教育训练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专业不具体的问题,提高一线执法值勤民警的实战能力。
四是健全机制,抓好长效保障。建立和完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组织领导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确保培训有效进行的必然。笔者认为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训练组织领导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就应当把岗位练兵作为公安机关教育训练重要的、“法定的”组织形式,应当把组织领导岗位练兵真正列入各级领导岗位的工作职责;应当详细制定各个警种或各个岗位的训练规划,包括各级各类人员岗位练兵的目标、要求和训练大纲,并严格落实。在确立岗位练兵战略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训练考评机制,对教官、参训学员和基层单位都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训练评估、考核机制,真正把教官的教学、学员的学习和基层单位的组织工作融为一体纳入考评工作中,使教育训练工作真正成为提升民警素质的一大抓手。
第五篇:民营医院面临的外部困难及解决办法思考
民营医院面临的外部困难及解决办法思考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并纷纷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可以说目前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好时机。“支持社会办医”,不单纯是指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创办的设置许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扶持、推进、拓展上下功夫,保障民营医院的“有效补充”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职工受益、投资者发展”的医院。
当前,民营医院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急需改进。笔者认为,除了民营医院自身原因产生的困难外,外部原因带来的困难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上医学人才短缺,致使民营医院发展缓慢;二是分级诊疗政策未真正落实,致使民营医院有力使不出;三是社会部门不公正对待,致使民营医院生存困难。这些困难,仅靠民营医院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现我们就这些困难,谈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医学人才短缺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前,民营医院医生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职称相对较低的人员。他们想进公立医院,但由于学历文凭、编制名额等各种原因,多数不能成为体制内的人;二是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但在城区无单独执业资格的人员。这类人员公立医院往往不会接收;三是公立医院已退休未被返聘的医生。他们职称相对较高,但年纪偏大,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稍差;四是刚毕业的大中专医学生。他们多数文凭低、无执业资质。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要求,这批人必须至少应该在医院工作一年,才能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而这批人公立医院基本不接收,只好托关系来民营医院工作。
上述阐述的民营医院医生的构成,显然不符合医院发展的要求,“老的老,小的小,两头大,中间小”,这种人才队伍不稳定,质量不高。很多民营医院为解决这一问题,多采取高薪聘请的方法,在行业内四处寻找学科带头人。寻找得来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名不符实,有的待价而沽,导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无形增加了民营医院的医疗成本。
笔者认为,要解决民营医院人才短缺的问题,应该从源头上入手。一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医学院校。我们身边有许多医疗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子女大都不愿意学医;2017年全国40位高考状元,只有一人选择医学专业,其他多选择金融、计算机等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当前的“医疗环境不佳,医生地位不高”引起的。二要启动医学院校与临床的无缝对接。当前医学生在校就读时间有三年、五年、八年之分,最后一年都要到医院实习,但他们毕业后还不能算是医生,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要求,他们还必须到临床上工作一年,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国家卫生计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应统筹考虑,把医学生的毕业考试同时视为执业医师考试,“宽进严出”,让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取得医师资格,参加岗位后以等级考试区分级别。三要取消执业助理医师不能在城区单独执业的限制。《执业医师法》规定,执业助理医师在城区应当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工作,在乡镇可以独立执业。这种限制致使城区医生队伍空缺加大。我认为,城乡人员无高低贵贱之分,执业助理医师能在乡镇独立执业,理应可以在城区独立执业。四要真正落实好多点执业政策。2014年,国家出台了医师可以多点执业的文件,各地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是解决民营医院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公立医院为维护本院利益,借口各种理由加以限制,致使多点执业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梅奥诊所采取购买式服务,不限制执业地点的做法,笔者认为是可以借鉴的。
二、分级诊疗政策未真正落实,致使民营医院有力使不出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有公立医院12708家,占全国医院总量的43.6%,民营医院16432家,占56.4%;公立医院床位占全国医院床位的78.3%,民营医院占21.7%;公立医院年诊疗人次28.5亿人次,占全国医院诊疗人次的87.2%,民营医院4.2亿人次,占12.8%。以上数据说明,尽管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其服务对象的数量、服务的整体水平远不能与公立医院相比。这就说明,我国现阶段不是民营医院少了,而是要如何做大做强民营医院的问题。
大家知道,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健康意识的提高,一般老百姓为了疗效,看病就诊习惯到大医院,到公立医院。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分级诊疗做得很好。而内地二、三线城市的公立医院,往往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提高业务收入,都来者不拒,大小病通吃。这样,就造成了病人集中在某一个城市的三级、二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便由此产生,民营医院也就因此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应该是实行分级转诊。笔者认为,实行分级转诊必须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原则。
基层首诊,就是要分片分区,用政策来引导、鼓励常见病、多发病病人首先到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就诊。凡在基层首诊的,医保报销比例应远高于上级医院。这样不但可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而且还可以有效分流病人,缓解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使上级医院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危急重难病例,也有利于首诊医院掌握居民健康动态,有利于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
双向转诊,就是要坚持上下联动,首诊医院和上级医院应建立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对于超出首诊医院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首诊医院应将病人转上级医院治疗;对于慢性期、恢复期的病人,上级医院应开通向下转诊渠道。同时,要实行上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同级医院检验结果互认制度,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医疗成本,还可以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
三、社会部门不公正对待,致使民营医院生存困难
由于民营医院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社会民众对其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大多数民营医院的投资者都明白,办医院是一个长远的项目,其本意是想通过自己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将自己的医院办成一家“百年医院”,办成一家“凭技术立院,靠疗效说话”的老百姓身边的医院,并且能够正当赢利。事实上,大多数民营医院确实也担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他们不但解决了几十上百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周边的老百姓解除了疾病痛苦,他们每天都在做好事、做善事,其社会价值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有的部门重视民营医院只是停留口头上,致使民营医院处境尴尬。
一是在医保政策上与公立医院有区别。申办医保定点资格后,某些地方的民营医院需再等3 个月到1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医保报销,而公立医院则在开业之时就可获得医保报销;有的地方,同是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报销起付线为100元,报销比例为90%,而民营医院的起付线为400元,报销比例为80%;民营医院医保补偿资金到位不及时,有的一拖就拖两三个月,致使民营医院工资发不出,直接影响了民营医院的正常运行。笔者认为,在医保政策上,应该不存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分,在医保申办、资金分配、资金审核、监管力度等各方面,都要一视同仁,因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二是在监督管理上与公立医院有区别。公立医院由于公办的原因,虽然每年也要接受来自卫生计生、财政物价、医保审计、药品监督等部门的检查,但查出问题,多半是强调得多,落实得少,教育得多,处罚得少。而民营医院就不同了,监管频次大于公立医院,一项工作存在多头检查、交叉检查、重复检查现象,致使民营医院难以应付;处罚力度大于公立医院,一经发现问题,就以罚代管,不予改过机会。笔者认为,相关部门检查是对民营医院的有效帮助,民营医院在发展中,确实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完善。但是,民营医院有些不规范,确实不是故意为之,不是一犯再犯。因此,希望检查不要重复,不要交叉,不要过度,应该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帮助民营医院规范诊疗行为,促使民营医院逐步走向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