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共5篇)

时间:2019-05-12 12: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

第一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集平面设计、新媒体艺术、电脑绘画、市场营销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而存在。它既包涵以“数理”为基础的科学性,又兼有以“人文”为基础的艺术性,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最具基础性,涵盖面最为广泛的专业。目前,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多都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和十年前相比较并没多大改变,存在单

一、静态、僵化的模式。在以网络化、信息化为特色的新时代,已很难满足社会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创新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各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反思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并不算很长,由于这个名称能体现时代性要求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气息,很快成为各类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青睐的对象,不管是综合性大学、美术院校、师范类大学还是各类高职高专,都相继设立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就其本质却不难发现,这些院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结构等方面与之前的平面设计专业并没多大的改变,可以说是“穿新鞋走老路”,有些院校甚至将平面设计专业直接更名为视觉传达设计,以适应时代对新名词的需求。名字换了可就业却令人堪忧,从目前高职院校视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原本属于视觉传达专业就业岗位的,我们的学生却无法胜任。这种社会对视觉专业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培养目标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出来了。造成这一现象背后又有哪些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体现如下几点:

(1)教学观念与时代需求的矛盾

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还在沿袭上世纪90年代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模式,把对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提高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狭隘地理解为“越专越好,越窄越精”;把纯艺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艺术设计教育中来,片面强调学生作品的艺术性和高雅性;把普通本科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直接照抄过来,只是内容和时间的压缩版而已;把高职教育的高技能、实用性的特点错误理解为重实践轻理论。现今,社会对高职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专多能”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又有实践技能的创造性、复合型人才。这一矛盾在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广泛存在。(2)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专业特色不鲜明

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还是照搬以前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是普通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压缩版,我们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大一: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大二: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书装设计、包装设计,大三:VI设计,实习实践。期间还包括Photoshop、Illustator等软件课程。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和我们十年前读本科学平面设计专业所学内容基本相同,虽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人才培养还是以传统平面专业为主,而在目前信息化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视觉对象,视觉心理、视觉生理的视觉符号表达,和各类设计媒体中的视觉语言与表达。专业特点与时代要求决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平面视觉传达,还应有立体空间视觉传达和新型媒体视觉传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而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未能体现这一专业的特色,只是将平面设计专业换了一个时尚的包装而已。

(3)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我认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条件既包括硬件的要求同时也包括软件方面的。主要是配套资源、教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训教学及场地等方面。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上述方面建设与江苏省同类学校相比而言整体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实践实训场地有限或流于形式等。在此,重点谈谈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很多高职学校纷纷开设视觉传达专业,近几年学生人数增加很快,但投入却远远跟不上,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化的机房、网络、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该小班授课的课程迫于条件和师资的关系都是大班统一授课,需要上机动手操作的由于机房太少或网络资源有限都改为理论讲授和学生课后完成。需要实训或实践的课程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很多高职院校都流于形式,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工学一体,课内理论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职业化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材建设更是严重滞后,目前使用的教材很多是本科专业的同类教材,由于本专科学制、培养目标和学生基础等方面的差异,照搬本科教材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力量的局限,使得在短时间内很难系统的编写出符合高职层次的专业教材。教材建设的落后为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也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带来重重困难,这一问题在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还会长期存在。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在创新型思想、观念指导下,依据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定位,按照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结合地域特色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和程序,是一个从招生到就业,从人才定位到课程设置,从考核制度到评价标准,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教学管理等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按照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将培养创新型、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作为核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既包含人文艺术的特性也兼有自然社会科学的一面,集绘画、文学(广告文案策划)、信息技术(网络)、市场营销、消费心理等多个学科的特征于一体。这一特征决定了视觉传达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一改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专业细化性的特征。“一专多能”,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艺术的统一,邻近专业之间的互通性,把创新型、复合型、实用性作为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2)课程设置的创新

课程设置也就是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同课程内容组合成为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定来培养学生相关的专业能力,最终将各门课程的能力群化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时代特色,又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高职高专由于学时的限定,在课程设置时将传统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内容要简化、整合、重设以适应专业化教学。将专业课程分为三个板块即传统平面设计课程(如标志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等),空间视觉设计(如导视系统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新媒体设计(如网页设计、界面设计、二三维动画设计等)。合理安排好这三块的关系和顺序,只有这样的课程设置才能满足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定位。除了专业课外,还应开设体现人文艺术修养或艺术设计原理的选修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设计美学等课程。做到主修与选修相结合,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为培养复合型、实用性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从课程设置上创造条件。(3)考核评价标准的创新

传统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强调学生的作品最终效果和平时的考勤,强调动手能力。评价学生是否优秀取决于学生作品所呈现的效果,专业老师往往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一些学生为取得好成绩往往投老师所好。这样直接的后果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未能真正打开,整个班级作品风格单一,很难出现百花齐放的设计思维。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核评价标准的创新,要改变以前重设计结果轻设计过程、重实际动手能力轻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重教师个人风格喜好轻客观设计规律等现象。在多门课程中都可以实行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某 项技能。如《标志设计》课程,可以将思维过程的草图和最终作品释义的讲解纳入到评分的范畴,模拟招标场景,学生到讲台当场讲解,并能对现场学生提问进行解答。《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还应把对作品的讲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这种从思维设计过程到作品最终效果、到作品介绍讲解的考评方式,可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方式相结合,成立专门的专业教师评分小组(根据情况不少于三人)等多元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夯实基础。(4)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主要从时代的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与特点,改变传统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做到更加的开放性和多元化。把理论讲授、案例讲授、实地考察、实践交流、学术讲座结合起来,做到多种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导视系统设计》时可以在课堂先讲授有关导视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再以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场馆导视设计为经典案例给学生做深入讲解,使学生对导视设计有初步的认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带着课程学习任务要求走出课堂,实地考察街道、公园、商场、车站、机场等地的导视设计并进行分析解读,找到合理与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设计公司从事导视系统设计的设计人员做专题讲座,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考察地方不合理、不规范之处进行改良设计。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完美结合,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和完成作业转换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除了上述的观点之外还涉及到国家艺术高考考试制度、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配套基础设施、学生就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以我们要真正实现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任重而道远。各个高职院校既不能墨守成规,画地为牢,也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跃进。要在研究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改革与探索,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直至全面展开,必将实现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目标。

第二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视 觉 传 达 设 计 专 业 建 设 总 结

2017年4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一、办学特色:

为适应我省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提高我省全体公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向我省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要,以培养全面的具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作、设计、教学能力的高水平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为目标,培养和塑造人才。具体作法: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课题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有机地将自己所学和市场结合起来。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整体结构合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师资团队,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有利于本专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专职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9人,硕士以上专人教师占90%。本专业专业教师均来自全国各地及境外校院,其中清华大学2人、厦门大学1人、四川美术学院1人、西南交通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河北师范大学1人、天津美术学院1人、河北工业大学1人、韩国岭南大学1人,非本校比例100%学缘结构合理。10名教师中,50-40岁2名,40岁以下8名,10岁以下教师比例占80%,教师队伍年轻化是该专业教师的最大特点,也特别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40岁左右的教师中已经在业务上变得更加成熟,学术上已有一定社会影响,这些教师已经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合理,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年轻化。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每门专业课配有讲师以上职称2人,专业基础课每门配讲师以上职称1-3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讲教师共10人,其中已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3人,占总数的30%。目前,本专业教师10名,在校学生105名,生师比:10.5:1。

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职工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艺术学院实际情况,我院特制定了《艺术学院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教学科研学术活动,以及服务社会活动。

由于我专业年轻教师较多,而且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采用的新型设计技术,针对该专业所开课程,制定了2015-2020年教师进修计划,已全部落实到人,目前已完成3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或访学,王永瑞老师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赴首都师范大学单科进修,主修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邢晓静老师参加2015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进修项目,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两岸文化艺术设计高端管理人才”进修项目,郝静老师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并逐一进行了落实,培训效果良好。

艺术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签订青年教师导师责任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此外,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全院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得优秀的教师给以奖励,重点培养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学大赛,以此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本专业青年教师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这是学院政策鼓励与重视的最好印证。

本专业专任教师秉持“教研并进”理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立项课题10项,其中省部级2项、厅级5项,校级2项。除部分新分教师外,其教师均具有科研能力,并有科研成果或作品发表,参加教学科研的人数达85%。专业教师均逐渐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地域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有了科研成果的积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既有知识和前人的成果,同时也将教师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专业特点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设计展览与比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参加国际、国家、省部级展览7项,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带动教学质量的进步。

三、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业画室1个(面积75平米)、共有1个机房,总计面积75平米,实践教学平台2个,105平米,展厅140平,能满足教学需要,总实验面积395平,生均实验面积3.8平米。目前我专业共有计算机实验设备30台、大型彩色喷墨打印机3台、大型彩色激光打印机1台、小型彩色喷墨打印机1台、胶装机1台、裁纸机1台、腹膜机1台、曝光机1台、铜版机1台、丝印台2套、绷网机1台、展厅及设备1套等可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并能承担部分校内科研任务,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备使用上给予了极大的方便,现共用机房1个,可供本专业使用的机器30余台,约计14万元,展厅及设备一套,约计10.8万元,图文输出设备5台,约23万元,版画印刷设备,约8.5万元,模型输出设备1台,约3.5万元,画室及设备,约0.7万元,设备投入总额计,60.5万余元,生均设备值5700余元。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目前教材市场的情况,学院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选用适合的教材。目前,各类出版社纷纷竞争,市场上的教材质量情况。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必须严把关,争取选用能符合要求的教材。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推荐教材及获奖教材较少,要求每个专业每学期选用的教材必须60%以上的属于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主干课任课教师自编辅导材料和补充讲义对选用教材进行补充,部分课程使用挂图和采用幻灯片或自制教学课件完成教学。学校图书馆有艺术类藏书6869册,可供学生借阅。人均册数65.4册。

根据本专业特点,专业主干课程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自制课件、幻灯投影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课程比例达到100%,并具有一定的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能力。

四、教学运转情况

在2013年新生入校之前学院领导组织有关教研室,并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和学校有关要求,结合我院以及本专业的特点,制订了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并有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执行效果较好,无不良反映。

本专业教学计划是在专业建设规划指导下,按新专业目录要求制定的,在新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情况对专业教学内容给予了补充,以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依据国家教委和学校的要求,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由教研室组织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均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对教学有明确要求,能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本专业有建立初期就制定有课程建设规划,有较为得力的措施。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对部分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有目标要求,并在实现此目标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投入。在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优秀课程建设要求,对本专业课程建设制定有较为具体的课程建设计划,并确定了近期创建优秀课程的课程名单和时间表,有相应的措施的奖励办法。

根据本专业视觉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采用CAI课件教学,对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课程全部采用CAI教学和网络教室教学,对视觉与欣赏的课程使用播放幻灯片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多媒体课件使用率达到100%。

由于本专业特点,考试不采用题库形式。为使教学工作能有客观的反映,我院对本专业课程考试制定有教师上课程序、要求,学生作业评分办法,体现了教考分离。

对教师课堂教学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进行管理。目前教学过程中没有发生过教学事故。在教学检查中按学校有关规定,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每位教师每学期由学生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质量打分。

本专业实践教学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和实践实习大纲的要求。我院自制有学生作品收藏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较好成果进行收藏并发给收藏证书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好的成绩,同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拟根据专业方向模块划分设置教学工作室,把教学与实践广泛结合。实行工作室以后的教学,将由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一边教学一边参加各种实践、研究,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为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实践效果,对本专业实践、实习教学制定有考核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执行效果较好。

在学期初由教研室制定有较明确的教研活动计划,并确定本学期重点教研课题,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成效较显著;有对教研室活动进行考核的有措施,教研室每学期还组织观摩教学并写出观摩教学总结,教学质量有反馈,同时关注国内外同类专业教学动态,并定期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教研室活动记录。

教学管理机制改革,是我院力度最大,效果最好,收效最大的一项工作,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和专业总体改革规划。为深化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开始实行教学工作室制,以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条龙教学管理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期以后,根据学生特点,加大对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特色鲜明。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在专业建设方面全体教职员工付出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其主要问题是:

自编教材的力量不足。对于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材变化落后于实际,需要有及时配套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编写更加实际的教材,目前这方面的力量还不足,需要加大鼓励和投入力度。

图书资料明显不足,虽然学校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艺术类图书但由于该专业与时代结合较密切,知识更新快,学校图书馆藏书已经过时或相对过时,我院资料室尚在完善中,图书资料少。

实验设备目前不完备,特别是本专业改革力度较大,从数量和质量上要适应本专业的改革需要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师资队伍在学历和职称结构上不尽合理,高职称教师数量偏低。

在探索师资的培养,促进美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方面还有待提高与深化。

虽然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师资,但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困难。

开设实践实训课程的力度不够,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

根据以上不足,我院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拟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根据目前自编教材力量不足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制定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的制度,并对自编写教材给予经费投入和奖励政策,以适应本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教学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思维,它更多需要直观图形来启发学生,其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图书资料,但我校属综合类校院,图书馆缺乏适合该专业的图书资料,鉴于该情况和其专业特点,拟向学校领导反应在图书建设方面给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以支持。

在学院层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修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称评定。

围绕学校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合理配置基础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丰富第二课堂资源,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开展以核心课程为引领的课程群课程建设和特色课程为主的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编写一批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从而整合一套符合我校视觉传达专业特色的实践性强的高质量教材。

为了突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下一步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增强师资团队的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计划的外派教师到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院校访学,有计划地拓宽与设计企业的交流。二是提高师资队伍学缘比例,通过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三是提高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划今后逐年扩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力度,增加开放的实验室数量,增长开放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创作,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资源优势,科学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资源为本专业学生快速掌握实践创作技能、创作能力服务,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使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创作项目,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学生获取的教育资源更广、更好、更有特色,受到的训练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自创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来,教学团队牢固树立质量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创新实践的改革,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坚实的动画专业知识,掌握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将动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动画队伍建设要求,能在动画领域从事动画的研究、教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积极开展课程和实验教学的建设改革。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核心课程为主干,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综合素质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设计与艺术创意结合”课程体系。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创作能力和实验内容为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

第四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艺术采风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艺术采风总结

短短的10天采风活动结束了,学生们都回到了校园。这次采风活动收获最大的就是参加了第2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让学生们接触了解到现今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广告载体与传播技术,包括户外广告、网络技术、印刷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并且有今年国内的优秀作品是学生学习借鉴的好素材。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论坛,有国内外知名广告人讲解当今广告行业的新动态及发展趋势,设计创作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作为广告学的学生,这是对我们很有意义的一次采风,不仅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接触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看到了很多人文知识,让我更加理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深蒂,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这个团体更加和谐统一,今后的路更加有希望与方向。除了广告节,我们还接触到不同的人文,学习到历史的创造之美,文化的艺术之美,生活的变迁之美,还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来自于不同地区的风情文化,建筑,服饰和饮食。我们还在这次的活动中相互学习,增进师生间情谊,同学间关系。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学习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在今后的专业道路上有一定的铺垫和提高。感谢学校给予的这次采风实践课程的机会,让我们在学习中放松自己,更增加了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对艺术设计创作的突破,对实现自我价值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采风活动结束之后,作为考察实践的一个必要内容和个人总结,要求每个学生都撰写一篇与广告专业相关的论文。须2000字以上。

通过这次的艺术采风考察,让学生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新状况,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积累了必要的设计素材,为其今后的创作汲取有益的养分,可以说很好地完成了考察任务。

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第五篇: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为学生能力的欠缺和能力发展的不均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其组成要素是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1]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探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 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 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 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 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2] 张建华.生存——20 个卓越的企业领袖20 家有影响力的企业25 年生存发展历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3] 岑丽阳,黄河,魏格坤,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高教论坛,2007(4):52~54.[4] 向秀英.地方商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思路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4):125~126.[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下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及可行性方案,以为这一新兴学科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 :教学模式 培养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学生自荐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学生自荐书 自荐书是向学校管理机构或用人单位自荐谋求职位的书信,后者是踏入社会、寻求工作的第一块敲门石,也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短兵相接。下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3年-2016年) 一、专业现状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成立于2013年,前身源于艺术设计专业,我校艺术设计专业2009年设立,涵盖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学生自荐书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名字叫xiexiebang,我是XX商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3级的一名学生。在大学一年里,在计算机方面,我已考取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能熟练Word、Excel等MicrosoftO......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河北北方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2017年4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开设至今,已经开始为社会输送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对社会特别是本地区经济作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自评整改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自评整改总结 根据评价指标有关要求,我院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评价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拟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大课程和教材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效果说明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与效果说明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3-1

    201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文字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3.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符号化表达的研究 4. 浅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