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第一篇: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及可行性方案,以为这一新兴学科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培养模式 媒体 技术 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数字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应用型学科,它借助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重点,制定课程建设的规划思路,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形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案。

一、创新型数媒艺术A才的素质要求分析

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它涉及到许多相关的传播媒体,数字影视、特效;多媒体网页设计、电脑游戏与电脑动画;卡通漫画、数字插图与数字艺术设计;数字音频、虚拟仿真等等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字媒体艺术源于文化、艺术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在这一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高度结合的学科,知识的更换速度对媒体创作人员和教学人员的考验是严酷的,创作者随时可能因技术的更新而落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向我们提出了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教育的新使命。因为面临的将是全新的学科,无法照搬与沿袭传统的艺术样式。数字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留给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受到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表述数字时代全新的艺术语汇,很多是未知的空间。数字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求从业者有熟练的操作技巧之外,更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个人创意。这就需要数字媒体人才具有“多才多艺”的才能。它对原先媒体的承传性造成该专业对美学素养的需求,它作为高科技的时代产物从各个方面与艺术的结合更加密切。

技术教育应与文化、艺术融合。正如厉无畏先生在其著作《创意产业导论》所说:“在获得知识和操作技能基础上突破前人模式的独创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创新型数媒艺术人才要求数字制作相关人员既要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又要能够运用最新的数字制作技术手段。因此,真正具有人文艺术修养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制作技术的数字制作、创新、创意人才能够成为符合这个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数字变革时代的媒体艺术创作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它要求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认知与判断方式,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更需要掌握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

在这一领域里,专业的技术操作需要协调与沟通,团队精神非常重要。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在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人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人是有思维、感情、个性和丰富思想的。传统的大学教学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的全过程,一切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为归宿点,一切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怀疑批判,探索创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思维,把学生的头脑作为开发的对象,而不是作为灌输的对象来进行教育培养。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挑战。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素质才能逐步形成。另外,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教学,而是创新的复合型教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拥有艺术创意和审美能力,又能掌握新媒体技术的高级复合人才。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分析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可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理念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理念首先它应该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要塑造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与独立自主人格三者的统一,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有创造力专业人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素质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更应该强调素质教育,很多高校教育在方法上重灌输而轻启发、重复制而轻创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所谓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命,而且是教育内容、方法和思路的变革。

高等教育学校是正规的学历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与社会机构的各种相关专业培训相比。人才培养的周期要长很多,整体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3个月培养一个数字媒体制作精英,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些办学机构面对毫无专业基础的学员,在极短时间内恶补各类专业软件技巧,很难达到高端人才培养的真正效果,其对口就业率往往不到10%。”另外“社会人员太复杂,层次参差不一,大学生素质就高一些”。

所以。一定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素质教育向着更加高度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开放性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时空的开放性,注重激活学生的心灵,开发人的心智,发展人的个性。21世纪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和信息就一定具有了竞争力,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因此,要转变单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求实创新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实践表明,独立人格的养成,正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把“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个性化教育理念

个性是创造的基础,个性化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或教育的过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在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影响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创新精神的培养、以至于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实践方向探索招生中生源素质结构的思考

招生的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改变中国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将目标锁定在具有创新和潜力的人身上。改变不适时宜的传统分数录取制,按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发展目标要求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将考试分数与人的整体素质相结合,对学生的脑力和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潜在的智力发展进行综合评判,招进人才。以创新为先导,发展多元化办学模式,把我们的教育理论转化为能动的实践。

在高等教育界要推动学科交叉,打破技术科学与艺术科学之间存在的种种壁垒,联合培养相关人才。目前,我国数字媒体教育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相关潜质人才的短缺。这是由基础教育开始的文理分又、艺术学习与文化科目学习分叉造成的。这种分叉导致学习艺术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开阔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短腿的毛病这一问题需通过加强通才教育来解决;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简化,这是由高等教育中技术科学与艺术科学问学科壁垒森严等造成的。在这种学科分立的情况下艺术类的学生只会学习如何更好地使表现形式好看,而忽略这种形式表现所需要的技术是否可行成本是否过高,是否会带来安全性问题;技术类的学生则追求技术的先进,而不管这种技术是否能与艺术很好地结合,会不会因技术手段的限制而带来美学意义上的不足。所以,确定招收的生源结构是数字媒体创新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实践为核心的专业课程项目组合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真实课题来强化教学过程之实践性内涵。可以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方式推进教学,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积级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开放性的项目或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策略之一: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但同时体现其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而布作业不必拘泥于教材。打破教材的单元安排及学科的界线。同时,拓展的程度要控制好,要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

策略之二:化繁、杂项目成多个子项目,大型项目难以完成,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我们可以把大的项目分成好几个关联的子项目在课外完成,然后到课内展示、讨论。注重专业能力提升的“创作型”课程体系

注重能力”是创新型数媒艺术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一些数媒艺术专业主干课程结束后。(如3D、AE、PREMIERE等)设定一些综合制作类与联合作业类课程。完成特定主题的影视作品。主题包括MV作品、影视广告和艺术短片等,要求每个学生分组完成影片制作中的各门类的工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发展愿景在创作小组内选择更具体的专业方向,这样一方面满足高年级团队创作成员专业侧重点需要,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创作综合素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特点,这或许是他的专业某个方向的切人点。作品完成后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进行点评。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从剧本到拍摄和剪辑的所有制作过程。打造与行业接轨的教学环境

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行多区域实习,与基地签订协议。配备工作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通过产业基地内企业群安排实习生,分配实习任务,布置实习内容,为满足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鼓励参赛为主的创作团队

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以大量的影视类作品比赛为鼓励学生创作的机制,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和制片能力,将大学四年中学习的理论课程运用到有时间压力的创作进程中,也增加与社会的接触面,提高了个人交际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法在理论上要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要注重创新潜质的挖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方式要具有开放性,培养过程要尽可能具有行业参与性,培养环节要具有实践性。要实现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了解世界先进科研成果,向国际视野拓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拓宽专业口径,精炼专业内容,淡化专业界限,实行专业交叉与整合。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所形成的观念、教学方法对培养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将是一种以全面开发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数媒人才整体素质的有益的探索。

第二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研讨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规范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降低老师们的工作难度,针对前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内容供老师们来参考和讨论。

一、专业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数字艺术设计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够较熟练运用数字媒体工具,从事有关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动画制作、数字音视频编缉以及游戏设计等工作。

二、毕业设计选题

1、选题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最好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2)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健康。

(3)应以设计应用型题目为主,尽量避免纯理论研究型题目。

(4)选题难度及范围适中,能够起到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核。

2、选题方向及要求

原则上只要是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相关的都可以。以下几个类别供大家参考:

类别一:平面设计与制作,包括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

设计、平面媒体广告、刊物封面、Vi设计等。

(1)应包括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全过程,最终制作一个有一定创意的、制作精美的作品。

类别二:网站设计与制作,包括企业网站、个人网站等。

(1)应包括网站的规划、设计、制作全过程,最终制作一个主题明确、创意新颖、内容较完整的网站。

(2)网站应有动态网页。

(3)单人制作,不少于10个网页链接。

类别三:动画设计与制作,包括Flash动画、传统动画、三维动画,主题可以是叙事类作品、搞笑短剧、宣传广告、互动娱乐作品等。

(1)应完成动画的创意、构思、设计与制作,最终形成一个主题明确、创意新颖、制作优良的动画作品。

(2)动画长度不少于1分钟。

类别四:影视多媒体设计,可以是叙事类作品、MTV作品、宣传广告类作品、互动娱乐类作品等。

(1)应影视多媒体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及合成,最终形成一个主题明确、创意新颖、制作优良的影视作品。

(2)作品长度不少于3分钟。

三、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原则上一人一题,如多人同做一个设计题目,应在申报书中有明确分工,且论文重复率不超过30%。

(2)论文格式规范,逻辑结构清晰,语句通顺,最好图文并茂。

(3)论文能较清楚、完整地表达出作品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及设计结果。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前言、引言、绪论(有关作品设计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及主题介绍)

(二)作品构思(准备如何表现主体)

(三)作品设计,包括作品总体设计(策划)和详细设计(即作品脚本、分页面、分镜头、分场景的设计)

(四)作品美术风格的设计

(五)作品的制作与合成(如何用相关多媒体制作软件来实现)

(六)效果展示(作品制作效果,可用作品截图来展示)

(七)设计总结(总结作品设计中所取得的成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论文字数为正文部分5000字以上。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11年6月

第三篇: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就职企业对于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一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一些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我们非常值得庆幸的。这篇文章,主要对于如何培养创兴型财经人才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叙述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对于如何改革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这一条件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创新型财经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不断变化更新的社会能够适应,并且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能够完成自身的最终目标,对于本学校的教学体制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更加重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1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方案自己专业方面的建设

目前,优化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完善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极其重要的。一些职业院校建造了一种新型的多学科体系。结合了多个方面的知识,以财经知识为中心,涉及了经济、法律、文学等等多个方面。鼓励实现多个专业的相互结合,力求把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更加的重视综合性的教育。此外,这些职业院校依据自身主要专业的各个方面的优势,从而带动了学校里其它专业学科的全面的发展,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的提高,学校要求学生们必须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的发展。

2如何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的综合素质

2.1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

对于现如今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注重实践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只有科学、合理的设定综合性的实验科目,才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只有合理的、高效率的设定开放性的一些实验科目,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室钻研有关专业方面的技术性难题。只有适当的创造网络教学平台,不断的完善模拟的实验室,才可以明显的提高学生独立钻研知识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与生产实际密不可分的。正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我们在进行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的道路中,不仅仅要将理论知识以最专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难题的能力最大化。

2.2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第二课堂:

事实上,我们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的去完善我们的实验教学的体系以及不断的增强我们的实践基地。必须要承认的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熟练地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此外,定期的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方面的有关的科技型竞赛,对于展开学生在培养目标下的第二课堂,使学生们能够完全的利用课后的时间去参加课外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如何进行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教学管理改革

3.1如何进行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教学管理: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下,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采用学分制的教学方法,然而,职业院校也不例外,与传统的学年制不同之处是,学分制一种学习的计量单位。更详细的说,就是根据学生们所选择的课程来取代学生的学年成绩。然而,这一种制度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充分的带动学生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建完整的教学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创建完整的规章制度后,我们应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调整制度,力求在将来的某一天做到最完善。然而,创建明确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则是能够清楚的掌握一个科目的教学质量,可以最大化的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的效果。有关方面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大体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实验室的管理、教师队伍的管理、实习基地的管理、学风管理等等方面。此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3.2创建有质量的教学监控系统:

为了达到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的监控系统。从某一方面来说,职业院校必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有关方面的专业性的管理工作。这些有待深化改革的主要方面包括:教学的内容、给学生们进行考试的方式、教学的方法等等一些方面。同时,职业院校必须设置良好的资源,对待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到严格认真,对教学实践的这一方面更应做到重视。职业院校最好能够严格的监管教师的教学的效果,并且努力提高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的质量,严格的把握好教学实践环节这一关。

3.3提升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从当前的形式分析,想要做到职业院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方便化,我们必须尽最大的能力提升全方位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努力增强教学管理资源方面的信息化,进而做到教学管理的透明化以及科学化。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充分的利用一切有利的科学手段,提高信息化的管理的水平,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应当全方位的考虑学校的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财经教育理念的创新改革,谨慎的挑选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进行辅助。结论: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总的来说,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会谨慎的观察社会市场的实际的需求,全面利用好各个方位的资源优势。不仅包括了经济学、市场学还包括营销学以及管理学等等多个方面。本文结合了当今社会的实际的情况,提出了如何改革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教学管理的模式。这实际生产中,我必须做到全方位的使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定期的频繁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训练,注重给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企业运营的流程,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加强职员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石丽军,刘海霞.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华章,2014(19):125-126.

[2]张昭琼.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资讯,2011(21):145-146.

[3]张政文,田刚健.面向全体探索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旨的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58-159.

[4]宋树理,严焰.《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147-148.

第四篇: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论文

摘要: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仍然存在着导师制形同虚设,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强及实践教学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应从师资配备、导师制、经费保障及人才质量控制方面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卓越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针对黑龙江省“大农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2013年黑龙江省启动了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支持农、林、牧、副、渔、水利、粮食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专业改革建设,将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解决重要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问题的高级人才。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3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014年被国家遴选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

一、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招生实行计划单列,按照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单独编班进行培养,各省均在重点本科(一表)批次招生,只招收当地考入我校高考分数在前10%的学生进入拔尖班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班自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本专业在校生94人。其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为目标”,秉承“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为先”“自主学习”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理念。针对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构建以“能力+素质”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现“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的理念,服务于黑龙江省建设农业强省的需要,服务于“三农”的人才培养需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具体来说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宽厚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农业企业、农垦系统、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和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差异化专业教育,在课程修读、科研训练和实践锻炼等方面突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构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

(一)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共性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创新设计了“基础课程精品化,专业课程模块化,研讨课程国际化,拓展课程网络化”的“四化”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课程设置上,所有专业课程均按模块化设置,如对所有学生实行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数理化类、计算机类、导论类、公选类、艺术类等)模块、大类课程模块(大类必修课程、大类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实践)模块培养。学生通过宽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并养成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通过专业教育课程学习,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跨学年修读的选修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学习,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特色。

(二)突出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目标,强化“创新创造创业素质训练———三创一训”的能力培养模式。坚持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四年不断线,提出“一年看,二年练,三年带人干,四年能实践,全程创新不断线”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开放实验、创新项目、创新竞赛、创业实践项目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教育课程和科研训练环节。除创新教育课程和科研训练外,要求学生每学期听取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或教授学术报告2次以上,本科期间必须完成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至少一项,参与学术导师科研课题,并结合课题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三)实行学分制管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学年选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将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勤学好问和自我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逐步推行国外原版教材的英文授课。在实际教学中创新设计“小班上课,小班研讨,课外跟进”的“三层次”教学新模式,让教学从“教”向“学”转变;从“课堂”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和结果结合”转变。学生考核从“多人一题”向“多人异题”转变,再到“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的“三自”模式。

(四)构建多级实践教学平台,深化实践教学建立“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个结合”的“1234”四级实践教学平台。“一个基础”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搭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平台。“两个平台”是指构建为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课内实践平台和课外实践平台。“三个层次”是指实施课程实习、社会调查、研究创新性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项目。“四个结合”是指在两个实践平台上,突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素质训练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优势学科、优秀教师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校外合作企业渴望与大学合作,提高企业知名度,加快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企业发展需要吸引人才的特点。在知名企业多建立校企合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并与老师科研和学生培养相结合,研究、探讨、寻求大学生校外实践实习的新模式。同时针对拔尖学生培养特点搭建学术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学术平台,建设中外网络开放课程,利用国家交换留学生项目,以及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访学等方式,提供机会将有潜力的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强化学生国际化意识,开阔国际视野。

(五)实行“三个一”导师团队为学生配备1名学院专业教师,1名实践导师和1名高年级学生,分别负责指导熟悉和了解专业发展、学生课程选择和创新实践、实践方案制定和毕业设计、学习实践督促等。专业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其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其指导下实现“实践训练四年不断线”,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各类科技竞赛,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导师负责督促和监督,实施“一帮一”助学制度,将同学间的水平关系拓展为“高年级-低年级”的纵横立体模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三、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尽管实行了导师制,但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并不密切为鼓励创新,强化创新教育与科研训练,学生进入第三学期后,专业为每位同学配备专业学习指导教师,拔尖学生的导师均为在专业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教授或副教授,由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结对,每个导师指导的同一届学生不超过2名。在每年分配导师后会举行师生见面会,导师的职责主要包括:

(1)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并指导学生选课;

(2)导师必须亲自负责学生的学业、考研和科研实践的指导;

(3)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实习及其他的教学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对其进行辅导和点评。

(4)定期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辅导;

(5)要求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进行指导,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近几年拔尖人才培养来看,尽管学校与专业都实行了导师制并对导师的职责做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导师制的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在导师分配初期与导师保持较为紧密的关系,但随着学习阶段的推进,渐渐与导师失去联系,师生之间关系并不像硕士生导师及博士生导师与学生关系那样亲密。

(二)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强,“悖农就业”现象比较普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输送科技、管理和经营人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而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培养方向出现了背离,学生期望就业地区大多在城市,选择非农就业岗位,就业意愿出现了“悖农”倾向。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性较低,学生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楚,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的盲目性,没有把专业作为择业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学生不看好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这也导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出现“悖农”的倾向。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度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较弱,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对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调查过程中,只有8.91%的学生认为专业所学知识是实用的且能够指导实践,其余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实用或一般。此外,48%的学生不清楚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96.12%的学生不看好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三)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落后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目前有专业教师16人,14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全部为高校毕业生,只有1人挂职任科技副县长3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余教师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或基层的实践检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此外,由于专业教师的科研、教学工作压力较大,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没有机会到基层或企业锻炼,这也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差。

四、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实行学术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促进的师资配备制度为拔尖创新班学生配备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若干名教授(副教授)为导师。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负责指导学生按自身能力及兴趣选择个性化课程、学生作为助手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中。利用东北农业大学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来校)工作政策,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人才。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知名教授或学者为学生授课。建立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行业和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承担各层次专业课程教学,指导企业学习、实践和训练,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和论文。兼职教师实行聘任制,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

(二)实行学年主任与拔尖班主任制强化学院领导直接管理拔尖班职能,实行学年主任与拔尖班主任制。学院主要领导、副书记、教学副院长作为学年主任,分别负责一个学年学生的管理工作,并担任拔尖班主任。大一主任由副书记担任,侧重入学思想教育;大二主任由教学院长担任,侧重学习方法与专业教育;大三主任由院长担任,侧重专业提高与创新教育;大四主任由书记担任,侧重择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实现交叉融合,协同配合。

(三)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教学科研经费充足多渠道筹措经费,包括由学校联合知名企业发起设立“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大对卓越农业人才试点专业的经费投入,资助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保证对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训实习补贴、购买学生保险的投入。除了日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对各种专项经费在预算中单列,以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在学校正常水平上浮50%,加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的资助力度,对参加挑战杯、大学生SIPT、创新竞赛项目并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四)创新人才质量控制机制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实时沟通反馈信息,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数据库,分别在毕业半年、1年、2年和5年向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进行调查,反馈信息,并分析整理。根据分析结果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函[2013]14号,2013.[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5-09-05].http://www.xiexiebang.com.[3]东北农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班管理办法[A].东农教字[2014]22号,2014.

第五篇:高校创新型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PHP软件已经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机械建筑、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PHP传统教学模式集中于理论教学,与高职院校教学目的不相符,因此需要创新PHP软件教学培养模式,与PHP软件研发企业共建实验室,开展项目教学、虚拟教学、融合教学、分层教学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PHP软件教学成效。

1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PHP是一种通用的开源程序设计语言,PHP语法吸收了Java程序、C程序和Perl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有利于用户使用,可以扩大其在分布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范围,更加适用于Web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与CGI程序语言和Perl程序语言相比,PHP程序开发的软件可以更快地解析动态网页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相比,使用PHP做出的动态页面能够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快很多,另外,PHP还可以执行编译后的代码,优化代码运行。因此,高职院校开设PHP软件开发语言课程,可以满足社会实际应用以及软件设计师的需求,更好地为软件研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教学环境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的经费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只能由教师按照PHP程序设计语言的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因此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也不能够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辅导时也更加吃力。

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迫切希望接触到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以便能够将自己设计的软件作品及时展现出来,査看自己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熟练程度。但是,传统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无法突出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特色,不能够实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软件项目中,不能够从根本上实时掌握和获取PHP应用前沿技术和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的特点,掌握的知识比较落后,各个知识点也比较分散,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够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3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PHP软件人才培养方法脱离实际应用需求,以填鸭式进行教学,无法满足现代软件研发需求,为了改善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实践,提出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融合教学、虚拟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调整,完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方法。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操作技能,扎实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来源于实际的PHP软件研发项目,应用背景与现实一致,并且学生可以参考相关软件作品完成内容,提高PHP软件项目设计能力,提高软件可靠性、实用性。

(2)理论实践一体化PHP教学。PHP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PHP软件设计需求,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上机编程实践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精髓。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在机房里讲解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讲练结合,学生边学边练,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授现场理解吃透,能够学会PHP程序设计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操作,加深对PHP程序语言的感性认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其反馈给教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时效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便于培养拔尖的技能型人才。

(3)融合教学方法。目前,中国计算机协会举行多种软件程序大赛,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前沿的程序设计技术。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社会职业能力考试、程序设计大赛,成立软件设计协会等,进一步营造学习PHP语言的氛围,通过各种知识竞赛了解PHP设计语言的实际需求,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PHP程序设计语言后续学习动力。

(4)分层教学方法。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基础训练层、技能提升层、创新设计层,不同的层次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逐级训练学生的PHP程序设计语言操作能力,满足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

(5)虚拟化创新教学。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虚拟的教学环境,同时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云端账号登陆云服务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进行PHP程序设计,并且辅以教学导航解释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6)互动式学习。教师、学生和PHP软件研发企业人员组成实践团队,构成互动式学习小组,定期跟随企业人员进行互动学习,掌握现代软件研发企业操作要求,及时满足实践需求。

4结束语

综上,随着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探索,PHP软件研发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满足现代软件研发设计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

下载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5篇材料]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为学生能力的欠缺和能力发展的不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 今年寒假,本想去一些媒体单位实习,充实自己新闻的专业知识,但因为寒假实践较短,没有联系好媒体单位,因此只能另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电影电视美术设计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电影电视美术设计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电影电视美术设计专业)简介: 这是一个艺术类的专业,也许各个学校偏重的方向不一样,但报考这个专业是要参加美术考试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范文合集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数字媒体艺术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

    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

    凤凰商业服务中心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集团公司层面,都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尤其在我们公司,关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交流在......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1班季守群20082989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科教兴国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针对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 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高职类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日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